渐冻症能活多久到底是怎么得上

老板患渐冻症 妻子不离不弃员工一年不拿工资上班-中新网
老板患渐冻症 妻子不离不弃员工一年不拿工资上班
面对记者,妻子辛女士坚定地说:“我不能放弃”。
  “我不是植物人,只是身体渐渐不能动了;我有话要说,只是说不出来;我很想吃东西但是不能吞咽;我很想抓痒,但是手不能动;我很想站立,但是脚站不起来;我头脑清醒,但只有两眼会动,请帮我尊严地活着,安宁地死去。”这是台湾作家沈慧心写的关于渐冻症的一首诗。
  对于渐冻症,我们也许很陌生,甚至对一些医务人员来说都很陌生。但这厄运就降临在家住昆明北市区今年37岁的刘福平身上。2010年刘福平发现身体异常,直到2012年确诊。期间一家人没有停止治疗,特别是妻子辛女士,从没放弃过希望。无论多难多苦都始终坚持下来。“我不能放弃。”辛女士昨天坚定地对记者说。
  医生 只能尽最大努力维持生命
  渐冻症,记者带着这个陌生的概念来到刘福平治疗所在的省红会医院了解到,渐冻症是世界五大重病之一,又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目前没有可以治愈的方法。
  急诊内科主任刘子梦告诉记者:“刘福平状况不稳定,随时可能出现危险,我们医院甚至国际上都没有治疗此病的方法。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病人身体内部感染,像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再给病人提供适当营养,尽我们最大努力,让病人能再坚持一段时间。”
  护士长张女士说:“辛大姐的坚持我们也看见了,也很佩服她,有时候也会跟辛大姐聊聊天,开导开导她,但是这种病也没办法,只希望不要把整个家都拖垮。”
  妻子 “我还要撑起这个家”
  刘福平家有70多岁的老母亲,10岁的女儿和4岁的儿子。一老两小加上其医疗费,所有的重担全压在辛女士一个人身上,但她从没放弃希望。辛女士说:“他垮了,我不能再垮了,我还要撑起这个家。”
  两年前,刘福平病情加重,四处求医,没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孩子还小,就将远在山东的母亲接到昆明来照看孩子。辛女士说,女儿现在10岁,读五年级,学习成绩特别好。辛女士跟记者说:“原来女儿的成绩就保持在中上水平,他爸爸病这几年,进步特别快,老师都向我夸她。也特别懂事,会帮着做做家务。有些事情她也懂,她爸爸做手术那天,她就一直在哭。儿子现在什么都不懂,他爸做手术时就在那吃他的棒棒糖。4岁都还没上幼儿园,想着主要的心思先投在他爸爸这边。”
  员工 一年没拿工资仍在坚守
  2008年,刘福平在北市区开了一家电脑店,是店里主要技术人员。2010年刘先生病倒后,小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只能勉强维持。拖欠了员工一年的工资,但店里5个员工还是坚守岗位,留下来支撑着店铺。
  辛女士跟记者说:“这些年,一直想着给老公治病,我都欠了他们一年工资了。他们也没管我要,还在店里好好工作。还轮流着来医院帮忙守夜。真是太感谢这些兄弟们了。”在医院,记者恰好遇到来看望刘福平的小王,小王说:“我原来在电脑店当过学徒,因为结婚就回家了。前天听说师傅现在的状况后便带着妻子女儿赶来探望。”
  谈到刘福平夫妻的为人,小王和妻子都赞不绝口,小王的妻子告诉记者:“他们就像对待亲兄妹一样对待我们,有什么困难都会帮助我们,现在他们有困难了,我家里虽然不富裕,但会尽我的努力去帮助辛姐一家。” 随后记者还采访了店里的员工小岳,小岳跟记者说:“刚来昆明时,我什么都不懂,找到了现在这份工作,师傅一家就像对亲弟弟一样对我,不收我的伙食钱,有时候还给我们买东西。现在师傅被病魔折磨,我什么也做不了,我能做的就是把店经营好,能为他们减轻点负担吧。店里的兄弟们都是这么想的。”
  征兆 无名指僵硬原是厄运降临
  2010年10月份,刘先生感到左手无名指有些僵硬,揉了揉,就觉得没事了。过了一个多月,整个手掌到手腕部分都有些僵硬,刘先生按照老办法,揉了揉,也没太在意。可又过了一段时间,整个左臂都出现僵硬,没有力气,连拿碗都有些吃力。这才引起了刘先生重视。在妻子辛女士陪同下到医院检查,发现左臂肌肉萎缩严重,具体病因没有确诊,虽一直在做相关的辅助治疗,但效果不佳,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全身开始抽筋。辛女士跟记者说:“自从生病后,他上五楼都觉得特别费劲。身体的力气一点点被抽空了。”
  无奈 把病历投到网络国际诊所
  为确定刘先生具体病因,两人几乎跑遍了昆明所有医院。钱也花了不少,但还是没能查出病因。几乎绝望的辛女士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刘先生所有检查化验的结果投到网上的国际诊所,医生在网上为刘先生会诊。其中新加坡的一位医生推测刘先生得的是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辛女士说:“当时我不太相信,这个病连听都没听过,怎么可能会降临到我老公身上。但这是唯一的希望,我通过朋友、上网各处打听治疗机构。”在亲人劝说下,夫妻两人到打听好的北京北医三院神经内科就医。
  崩溃 排15小时专家号等来噩耗
  隐藏在刘福平体内的病魔让医生和家人束手无策,加之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揪出病因已变得刻不容缓。2012年4月底,经多方打听下,夫妻两人到北京北医三院神经内科,为排专家号,辛女士从下午4点一直排到第二天早上7点。辛女士告诉记者:“排队期间,每隔上一段时间,保安都要来点名,超过3次人不在,就开始刷号,前面等的时间就白费了,那段时间,我连上厕所都不敢去,生怕排不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排上号后,经过一番检查,结果出来了。但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打在辛女士一家人身上。刘先生确诊为渐冻症。北医三院院长樊东升告诉辛女士:“要接受这个现实,这种病属于世界五大重病之一,目前医学上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辛女士告诉记者:“医生建议我可以开始着手准备轮椅、呼吸机等东西。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服用一种叫力如呔的进口药,但也只能起到减缓的作用,每年需花费五六万元。”苦于经济原因,夫妻两人只好辗转回到昆明。谈到这时,辛女士声泪俱下:“他当时还能走,医生就让我准备轮椅、呼吸机,到底是有多严重,我想都不敢想。”
  守护 “我连上厕所都是小跑”
  回到昆明,辛女士一直没放弃对丈夫的治疗,中医、西医只要听说有希望就去。一次,辛女士听朋友说,德宏有个老中医,医术高明,就马上收拾东西,带着刘先生到德宏医治了两个多月。辛女士跟记者说:“当时他腿已使不上力,只能搀着走。我对他说了一句话‘要是治好了,我们以后可以常出去旅游,要是治不好,这就是我们最后一次出远门了。’治了这么长时间,我多希望去德宏那次能出现奇迹。”
  刘先生情况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出现紧急状况。出现状况必须马上叫医生。所以辛女士除了缴费拿药,基本上都不离开丈夫。辛女士说:“我现在是不敢也不想离开他半步,连去上厕所,我都是跑着去的。我怕就在我离开的这几分钟时间出个什么意外,这会是我永久的遗憾。”从刘先生7月17日入院至今的40多天里,辛女士就离开医院过一个下午,去帮10岁的女儿开家长会,连每天的饭都是有人帮忙送过来。
  愿望 “让丈夫有尊严地活着”
  辛女士决定在照顾家人的同时,把丈夫刘福平辛苦经营的事业继承下去,既可以续上丈夫的治病钱,又可以不让家里断粮。自食其力撑起这个家。辛女士说:“要让爱人看到是他还在养活这个家,疾病并没有把他变成无用的人,要让他有尊严地活着。”辛女士告诉记者,她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爱人的病出现奇迹,二是希望店能继续经营下去。
  刘先生、辛女士两口子经营的店名叫新天地电脑科技,地址在昆明市北市区美Z欣城449号商铺(小康西路60号),电话是2。如果你的电脑有问题,不妨去这儿修理,要知道――这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和安慰。
  记者 周平洋 实习生 杨茜琨 郭娇娜 摄影报道(春城晚报)
【编辑:马婷婷】
>社会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我近两个星期经常怀疑自已得了渐冻症,一
我近两个星期经常怀疑自已得了渐冻症,一
基本信息:女&&17岁
病情描述及疑问:我近两个星期经常怀疑自已得了渐冻症,一感觉手臂肌肉跳动或手麻都让我心慌焦虑,无法上课听讲。我到医院做了脑部磁共振,检查了血液都正常,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检查及治疗情况:脑部磁共振,血液都正常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精神心理科_心理咨询科
擅长:擅长婚恋咨询及各类神经症的治疗。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山东济宁心岸心理咨询中心&&&精神心理科_心理咨询科
你过度紧张引发的。放松了,多转移注意力,不要乱想,有感觉不害怕,顺其自然,告诉自己都好好的,身体都健康,不是病,这样放松了,也就好了。不是抑郁症,你放心吧,你太紧张了。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热 词& && &
神经丝损伤可能是渐冻症的致病源
&&&&来源:&&&&
&&&&&&字号
图为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为霍金出现做的预告,霍金――著名科学家,渐冻症患者
新华网武汉5月20日电(记者黎昌政)最新研究发现,神经丝损伤可能是导致渐冻症的根源。以这个早期病理学为靶点研制新型药物,对渐冻症患者可能是一大福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康复科陈红、生殖医学中心钱坤两位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研究发现,神经丝缠结是渐冻症的早期病理变化,缠结的神经丝会阻碍神经纤维通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及死亡。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著名《细胞?干细胞》杂志上。
渐冻症即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由于运动神经元突变导致肌肉组织逐渐萎缩,身体好像被“冻”住一样,患者会渐渐无力瘫痪直至呼吸衰竭而亡,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渐冻症有家族性遗传特点,多数国家患病率为5/10万至7/10万,高者可达40/10万,我国尚无较准确统计资料。
一直以来,渐冻症研究获得的数据来源于人疾病相关的转基因鼠。课题组应用患者特异性的皮肤细胞,加入四个因子逆转为可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并用这些细胞获得患者的脊髓运动神经元,有了上述重大发现。
陈红介绍,这一发现除可研制新药外,还可将患者皮肤细胞转化为可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获得患者运动神经元祖细胞或神经系统其他细胞,用于量身定制细胞治疗。研究成果还有利于推进脊髓损伤等其他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疗研究。
(责编:陈鑫宇、周斌)一个认识的人得了一样的病,我才知道这叫‘渐冻症’_一升的眼泪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9,149贴子:
一个认识的人得了一样的病,我才知道这叫‘渐冻症’收藏
刚才刚得到他的新消息,心里真难受,我能想到的就是到这里来说说。。。。。。
2017年在职研究生有没有取消,具体的政策有什么变化
早就看了‘一公升的眼泪’,电影和电视剧版的都看过。那时只觉得亚也的坚强,但没有很体会这种病的痛苦!知道这个‘渐冻症’患者,还是因为我四叔。四叔学了按摩和中药知识,他一位朋友的亲戚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让我四叔试试治这种病,因为这个亲戚也被医院下了死亡通知书!而且,这个病人的女婿,听说也是医药方面的人才,请过很多国外的专家来会诊,也是没用。——————————————————写的可能有点乱,随手打字。。。
我就从头说说吧。我四叔第一次去看这个病人的时候,这人骨瘦如柴,全身只有眼珠会动,好像喉咙里会发出‘咕噜’的声响。一个月没有排便了,肚子硬邦邦的,很胀。听说是去年发病的,以前身材比较壮,身体很好,发病前吃过河豚。一年之内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到现在,我四叔去给他开药和按摩,已经有1个多月了吧!开的中药,前两服药就很管用,大便一下排出了很多,人看似舒服多了。没过几天,这人就能由家里人扶着,自己慢慢移动去厕所。2、3个星期之后,脸色红润了,吃的很多,排便也好,情况很乐观!前几天听说,又可以发出简单的发音了。上个星期,他竟然用笔歪七扭八的写了‘黄连素’三个字。(原因好像是他发病前吃过这个药,他脑子很清醒,想要告诉我四叔这件事)还没说,他具体年龄我不知道,但好像50多岁,之前身体挺结实的。唉!60前都还是壮年啊!我每隔几天,就能听到一些他的近况,知道他越来越好,我心里挺高兴的!
先来讲几个我听说的小事。吃过药,变得能吃能排便的时候,家里人怕他吃坏了(吃的超多,一小盆啊),就想给他少吃点,结果病人还不愿意了,闹脾气!——这是家里人当笑话给我四叔讲的。还有2星期之前吧,我四叔逗他说:“我老来给你看病,你都不跟我打招呼,太没礼貌了,你今天不跟我打招呼,我下次就不来了!”结果那人一听,好像真当真了,着急的喊了一声:“小胡。”(额!说出来了,我家的姓|||)声音比较连,但也能听出来,他家里人都挺高兴的,我四叔也特高兴,回来给我们讲的。再有,就是上星期,居然又可以写字了(就是写了黄连素),虽然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但比只有眼珠能动,真是好太多了。(他发病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不能说话了,就是拷写字跟家里交流的)
好像渐冻症跟亚也那个还是不太一样吧。不过。。。祝福啦。
唉!再然后,就是今天了,就是我今天为什么想要上来说一说,心里真是超难受。刚刚,我姑给我打电话(我姑也是身体特不好,所以有点久病成医的感觉,经常跟我四叔讨论这个病人),让我上网查查这个病出现抽搐情况的相关的东西,我就去查了。我家人也不懂这个病,只是受托不收费帮忙试试的,毕竟按摩和吃中药,都不会有害的嘛。所以也是外行啊。我查的结果,都是随便都能百度出来的东西。貌似‘渐冻症’早期的症状就有抽搐了。后期会每晚都惨叫!全身强烈的抽搐,疼得全身湿透。查到这儿,我真是哭了,包括现在打字也是。。。但是,我讲述的这位病人算是不错了,今天好像是第一次抽搐的严重,之前都还好。我刚百度的一个女性患者,她在还能说2、3个字的时候,就没晚疼的惨叫了。
亚也的病,翻译是‘脊髓小脑变性症’。我说的这个病人的渐冻症,百度百科解释是:“渐冻症”是一组运动神经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简称M.N.D.)、卢伽雷氏症的俗称,主要类型是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简称A.L.S.)(也就是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 因为特征性表现是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俗称“渐冻症”。由于目前没有特效药,而与癌症、艾滋病等疾病并列为世界五大顽症。————————————————————————我总觉得是一样的病啦,虽然名称真是不一样。记得之前看过亚也的妈妈,在后来写的东西,说亚也的日记或者电影里,没有提到这个病的痛苦和一些不好的医院护工、还有医院爱互相推诿等等的事。还提到事实是,亚也也后期也是抽筋和抽搐的总是惨叫的。唉,反正真的没有什么差别了。。。。。。
反正目前这个病人出现了厉害的抽搐了,我真怕他以后会越来越不好过。希望他可以至少不受那么多苦。我姑说,要和我四叔一起再去看看这个病人(之前我姑就去过一次)。他们估计和吃河豚什么的也有点关系,因为河豚是不能食用的,中毒后也是损伤脑神经的。如果有新情况,我可能还会来说说的,也可能不再说了,也不想影响大家心情都不好。总之,看到的帮忙祝福一下吧,好人一生平安!!!
ps:我也是刚刚突然才反应过来,好像跟亚也的病差不多。亚也的电影版和连续剧版,一直保存在我电脑里呢!
愿你认识的人可以好些,我朋友的太太当年是小脑萎缩,最后。。。。唉,总之一说到她,朋友就很难过。----╭〉o○ゅ Sメ 、s㏕e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渐冻人”最后的日子(1/7)
图片购买热线:010-
为了照顾小宇,全家老小都辞去了工作,24小时轮流为她按摩全身。&&&&日,江苏南通,渐冻人症,全球五大绝症之一,今年来盛行一时的“冰桶挑战”引起全社会对“渐冻人”的关注。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20万余“渐冻人”,家住南通市城港新村的小宇(化名)是其中之一。&&&&44岁的小宇皮肤白皙,眼睛很美。两年前的一天中午,正在厨房劳作的她突然左手乏力,手中的菜刀砰然落地。没过多久,乏力感蔓延至四肢,送到医院后被确诊为“渐冻人症”。&&&&往后的日子里,情况不可避免地越来越糟。全身肌肉萎缩,让曾经丰腴的小宇瘦得皮包骨头。渐渐地,舌头功能也完全退化,只能通过一根插在胃部的导管输入流质维系生命。最后,周身上下只剩眼球能动,这也是她与外界交流的唯一方式。她的思维依然清晰,还为上小学的儿子的学习成绩操心。&&&&为了照顾小宇,全家老小都辞去了工作,24小时轮流为她按摩全身。全家的经济来源仅靠其夫小华(化名)蹬三轮车所得,每月收入不过2千,而每月开支仅药物费用一项就达4千多元,而治疗“渐冻人症”的药物尚未纳入医保。&&&&社区党委、亲戚邻里、热心人士虽然慷慨解囊,却都还是杯水车薪。绝望的小宇曾想过自杀,好心人的帮助一度让她重燃求生的欲望。&&&&小华说,他们眼下最缺的不仅是钱,还有人。24小时不间断的按摩,让不少保姆都望而却步。全家老小都已精疲力尽,70岁的婆婆身患糖尿病,仍要忍着头晕半夜起来为儿媳按摩。&&&&11月15日,医院表示已经无能为力,小宇返回家中,停止用药。她能洞察一切,却也无可奈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渐冻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