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了x线和ct区别,还要做CT,MRI

做CT还是做MRI
做CT还是做MRI
王师傅患高血压病多年,一天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偏瘫等症状,儿子小王赶紧送其就医。医生初诊其为脑溢血,建议做CT检查。
小王曾听人说核磁共振检查(简称MRI)比CT更先进,执意做MRI,但被医生拒绝了。那么CT和MRI有何不同呢?
MRI是目前诊断许多疾病最先进的手段,在显示病变方面比CT更优越。MRI具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率,可多方向切层成像,且无放射性损伤及无骨性伪影,在脊髓、脊柱疾患、肾、膀胱、肾上腺、妇女盆腔与生殖器官疾病、骨关节和软组织疾病等方面已被证明是最安全、方便、精确的影像学诊断方法。MRI虽然检查费用高,但可一步到位,省时省力,也可减少其他检查费用。此外,MRI还适用于五官、头颈部、肺、心脏大血管、肝脏等部位疾病的诊断,尤其是病灶较小而用其他方法难以确诊的病变。
但MRI也不是万能的,它检查费用昂贵,检查时间长,有极少数病人对此项检查产生幽闭恐怖。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动脉瘤夹、金属假肢、眼球金属异物及体内弹片残留者,不要进行MRI检查,以避免因磁体的吸引力而引起金属异物的移动损伤脏器和血管。另外,三周内有过心肌梗死的病人、癫痫病人以及妊娠三个月以内的孕妇也不宜做MRI检查。
MRI的缺点基本上是CT的优点。
CT简便快捷、诊断迅速、费用稍低、适用人群广。它主要应用于诊断脑部、胸腹部、后腹膜腔以及盆腔等部位的多种疾患。尽管MRI较CT有许多优点,但对下列疾病的诊断CT仍优于MRI,比如脑溢血、显示钙化灶和颅骨病变等。鉴于CT和MRI各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所以患者及其家属不要自己盲目选择哪种方法,应听从医生根据病情的需要做出的选择。
 选稿:高彬翔&X光,CT,PET,MRI,超声波等的辐射,会致癌吗?_辐射_宝宝树
1共2页 直接到页
X光,CT,PET,MRI,超声波等的辐射,会致癌吗?
在医学中的应用很广,比如体检和检查中的X光、计算机断层成像(CT)、核医学试验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和骨扫描等、核磁共振(MRI)、超声波等等。这些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诊断手段,但一个问题让很多人担心,就是辐射致癌。
辐射分为两大类,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指能够使物质发生电离的高频辐射,这种辐射会损伤 DNA分子,因此有诱发癌症的可能。非电离辐射是低频辐射,没有足够的能量直接损伤DNA分子,因此还没有这种辐射可以诱发癌症的证据。
对于普通人群来说,体检是接触电离辐射的主要机会。在体检中,X光、计算机断层成像(CT)、核医学试验等,都属于电离辐射,是值得小心的辐射源;MRI、超声波等属于非电离辐射,相对来说是安全的。
有关电离辐射致癌的研究有很多,主要来自接受高剂量辐射的人群。比如日本的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波及者、接受放疗的病人和在工作中接受大量辐射的人。至于低剂量电离辐射能否增加患癌的危险,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但专业机构和科学家倾向于认可低剂量电离辐射会增加患癌症的危险,只不过这种危险是很低的,而且和接受的辐射量有关。电离辐射只会增加患癌的危险,不会助长已经存在的癌症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和电离辐射有关的肿瘤主要是白血病,而且在接受辐射后几年就出现了;其他肿瘤如肺癌、皮肤癌、甲状腺癌、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和胃癌等,通常要在接受辐射10到-15年后才出现。患癌和接受辐射的部位有关,儿童比成人更为敏感。
电离辐射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辐射的剂量单位是毫希沃特(mSv)。根据美国的资料,居住在美国的人们平均受到的天然电离辐射的量为每年2-3mSv,有些地区比如科罗拉多州高一些,每年达到10mSv。而所谓高剂量辐射指200mSv以上。
一张胸片的辐射量为0.02-0.1mSv,相当于2.4-10天的自然辐射量;牙科的X光辐射量只有0.01mSv左右,其致癌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筛查乳腺癌的钼靶检查(MAMMOGRAM)的辐射量约为0.4mSv。这方面的研究有几十项,其中少数几项发现对健康妇女进行MAMMOGRAM年检和不年检的高危人群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加1.5倍;高危人群接受筛查和不接受筛查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加2.5倍。这几项研究规模很小,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电离辐射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辐射的剂量单位是毫希沃特(mSv)。根据美国的资料,居住在美国的人们平均受到的天然电离辐射的量为每年2-3mSv,有些地区比如科罗拉多州高一些,每年达到10mSv。而所谓高剂量辐射指200mSv以上。
一张胸片的辐射量为0.02-0.1mSv,相当于2.4-10天的自然辐射量;牙科的X光辐射量只有0.01mSv左右,其致癌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筛查乳腺癌的钼靶检查(MAMMOGRAM)的辐射量约为0.4mSv。这方面的研究有几十项,其中少数几项发现对健康妇女进行MAMMOGRAM年检和不年检的高危人群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加1.5倍;高危人群接受筛查和不接受筛查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加2.5倍。这几项研究规模很小,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目前的看法是,健康人群40岁以后年检不会导致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年度MAMMOGRAM筛查要等到45岁以后的原因。因为其致癌的可能性是很多年以后才出现的,如果45-50岁以后再筛查,人未必能活到因为接受这种辐射而得癌的岁数。对于那些有BRCA1/BRCA2突变的人,则要格外注意,因为低剂量辐射对基因突变者影响大。
CT的放射性辐射要比X光高500到1100倍,头部CT达到2.6mSv,相当于一年的自然辐射量。全身CT更达到10.6mSv,因此只能偶一为之。引入辐射致癌因素之后,可以发现CT滥用很严重。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估计,2007年全美一共照了7200万张CT,导致29000例肿瘤,使得美国总人群年癌症发病率增加2%。2009年的一项研究认为每400到2000次常规胸部CT会导致1例肿瘤。
肺癌筛查使用的是低剂量CT,辐射量约为1.5mSv,相当于6个月的自然辐射量;虽然比头部CT和全身CT辐射剂量低,但有关机构依然非常慎重,直到最近才建议烟民年检,而且不是所有的烟民。符合条件的烟民是有30年来每天吸1包烟的吸烟史(如果每天2包烟,15年就够了);他们或者还在吸烟,或者戒烟不到15年。制定这种比较严格的标准,就是权衡了利弊、确定低剂量CT利大于弊之后才推荐的,其他人群包括吸烟史不符合上述标准的烟民并不推荐进行年检,就是因为很可能弊大于利。
这种慎重态度并非否定放射线的效果。放射线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诊断技术,很多疾病要靠这种技术来发现和确诊,包括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能因为可能的致癌性而因噎废食。
经过研究分析,FDA认为接受10mSv的电离辐射会增加死于癌症的几率0.05%,这样的辐射量相当于一次腹部CT。提高0.05%是什么概念?美国人一生死于癌症的几率为20%,照一张腹部CT后就可能变成20.05%了,增多了0.25%,算不上什么;但如果经常照CT,累计起来就算得上了。比如照了100次,死于癌症的几率就从20%变成25%,增加了25%,这种增加幅度就很显著了,足以抵消一些健康习惯预防癌症的效果。
总的来说,体检接受的辐射所增加的患癌危险或者非常低,或者可以忽略不计,但前提是体检不能太频繁。体检是一个贫富差距很大又过度使用的领域:许多人不体检,而有些人则过度体检,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做了很多检查,接受了不同程度的电离辐射。如果年年这样做,累计起来,所引起的患癌风险就会很高。
凡事过犹不及,在健康体检上,既不能不体检,也不要一体检就什么项目都做,这样才能保证利大于弊。
因为一个宝妈的私信,重点说说CT…
CT是1970年代发明的,也就是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可见其射线源是电离辐射,从电离辐射的本质来说,是会提高人体细胞突变率,增加患癌风险的。而CT利用的X射线强度,要高于普通的X射线强度。那么具体到这个话题,CT提高癌症风险确实有相关论文。
首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http://www.cancer.gov/cancertopics/factsheet/detection/CT
的网页明确表明,CT提高的癌症率与自然癌症相比,是1比2000。也就是说毎2001例癌症中,有一例是CT导致的,这个比例在儿童中会有所增加,而女性对辐射剂量比男性更敏感。网站上也同时说明,对个人而言癌症的几率仍然不高,同时,一次常规CT(美国是7 mSv)相当于一次性接受两年的本底辐射量,一次低剂量CT(美国是1.5 mSv),相当于一次性接受6个月的本底辐射量。
再看几篇论文
一篇以色列医生发表的论文 Chodick G, Ronckers CM, Shalev V, Ron E. Excess lifetime cancer mortality risk attributable to radiation exposure from computedtomography examinations in children. Isr Med Assoc J. ):584-7.
http://www.ima.org.il/IMAJ/ViewArticle.aspx?year=2007&month=08&page=584
提出根据他们对CT扫描强度,对照辐射致癌率的模型计算,算出来CT导致的癌症应该占总癌症死亡患者的 0.29% (原文是
This number represents an excess of 0.29% over 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who are eventually estimated to die from cancer in their lifetime )
表一是他们医院的病人年龄和接受CT的分布状况,最后一栏是CT的剂量,单位是mGy
图一是他们根据辐射量估算的病人接受辐射年龄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右上角的标签(标签,不是曲线),四个组从上到下依次是女性头部CT,女性其他身体部位CT,男性头部CT,男性其他身体部位CT。
美国密歇根大学发表的论文
Kuhns LR, Oliver W J, Christodoulou E, Goodsitt MM. The predicted increased cancer risk associated with a single computed tomography examination for calculus detec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he natural cancer incidence.Pediatr Emerg Care. ):345-50.
根据扫描强度与致癌的关系计算,对十岁以下儿童,相对自然发展的1000例癌症,有3例是CT扫描导致,对十五岁以上儿童,比例是1000例比2例。
除了这两篇论文,还有其他很多篇论文都明确认为,根据科学家总结出来的辐射量致癌模型,CT扫描提高人的患癌风险是实实在在的。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发表在柳叶刀(Lancet)上的回溯实验论文
Pearce MS, Salotti JA, Little MP, McHugh K, Lee C, Kim KP, Howe NL, Ronckers CM, Rajaraman P, Sir Craft AW, Parker L, Berrington de González A.
Radiation exposure from CT scans in childhood and subsequent risk of leukaemia and brain tumour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2012 Aug 4;380(5.
他们研究了英伦三岛(而不是一地一家医院)的22岁以下做过CT,并且之前没有癌症史的人群(也就是CT是因为其他原因做的)后来患白血病和脑瘤的比例,并且排除掉了接受过CT之后马上--2到5年内--患癌症的人群。他们发现接受的CT量越高的人群患白血病和脑瘤的比例越高。
以下上图是骨髓接受照射量和白血病风险相关图,下图是大脑接受照射量和脑瘤风险相关图。
中国中山大学
Feng ST, Law MW, Huang B, Ng S, Li ZP, Meng QF, Khong PL,
Radiation dose and cancer risk from pediatric CT examinations on 64-slice CT: a phantom study.
Eur J Radiol. ):e19-23.
发表的论文使用一个假人实际探测身体各部位接受到的辐射量,经计算所得,也认为跟癌症发病率正相关。同时他们发现乳腺,甲状腺,结肠和肺是辐射敏感度较强的器官。
而针对@gokeri 提出的问题,如何设计实验,一篇发表于2012年的综述论文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Krille L, Zeeb H, Jahnen A, Mildenberger P, Seidenbusch M, Schneider K, Weisser G, Hammer G, Scholz P, Blettner MComputed tomographies and cancer risk in children: a literature overview of CT practices, risk estimations and an epidemiologic cohort study proposal. Radiat Environ Biophys. ):103-11.
说到,还没有流行病学的研究,也就是说上面的实验要么是根据现有的辐射致癌的模型计算得出,要么是回溯性的研究。究其原因,是首先,很多病照CT仍然是首选,没有可替代的办法,其次,人们对辐射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CT的致癌可能性是近十年以来才有人研究,因此仍然是比较新的话题,现在大家的重视仍然还不够。而这样的临床研究从批准,到最终的临床实验的结果出来,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根据论文和这篇综述,以及美国癌症研究所的网页,CT提高癌症发病率,是公认的说法。
最后安慰一下:平时一两次的CT并不会带来这种健康风险。既然做了,就不要太自责了,以后要小心啊!虎摸…从自责后悔抑郁里走出来吧,与其纠结在这里,不如多放心思陪宝宝呢…
做CT也没有什么间隔多久做比较好的说法,如果有需要,那也没办法,所以不要太纠结48小时内做两次这件事,重点还是需不需要做…
谢谢亲爱的会长!有了大家的安慰和开导,我现在好多了!再次谢谢会长为我开的贴子!
回复 &公众号-科学小熊会&
09:12:28发表的
最后安慰一下:平时一两次的CT并不会带来这种健康风险。既然做了,就不要太自责了,以后要小心啊!虎摸…从自责后悔抑郁里走出来吧,与其纠结在这里,不如多放心思陪宝宝呢…
赞一个万能的美铝会长
全心全意陪宝宝吧
回复 &三月阳光格外温暖&
10:37:45发表的
谢谢亲爱的会长!有了大家的安慰和开导,我现在好多了!再次谢谢会长为我开的贴子!
嗯,谢谢亲耐嗒天天麻麻!
回复 &咳嗽远离健康的天天&
11:52:54发表的
全心全意陪宝宝吧
我觉得第二次完全没需要做。。。
回复 &公众号-科学小熊会&
09:28:17发表的
做CT也没有什么间隔多久做比较好的说法,如果有需要,那也没办法,所以不要太纠结48小时内做两次这件事,重点还是需不需要做…
娃前两个月 生病为了确诊 一个星期两次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啊
宝妈,你宝宝是照的哪个部位啊?其他部位有用铅衣遮盖吗?
回复 &健康开心慢慢长的小浩宇&
20:55:25发表的
娃前两个月 生病为了确诊 一个星期两次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啊
X光,CT,PET,MRI,超声波等的辐射,会致癌吗?相关的更多内容: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宝宝树孕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t mri 鼻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