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携带者有多少会发展成慢性肝病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转变为乙肝吗?
核心提示:乙肝病毒携带者会转为乙肝吗?我国现阶段有1.2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症状,正常地生活、工作、学习着。但是,他们经常会有种种恐慌,“乙肝病毒携带者会转为乙肝吗?”。这些问题很多人都不太清楚。
  病毒携带者会转为乙肝吗?我国现阶段有1.2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症状,正常地生活、工作、学习着。但是,他们经常会有种种恐慌,“乙肝病毒携带者会转为乙肝吗?”。这些问题很多人都不太清楚。
  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会转为乙肝吗?广州肝病专科专家组组长王玉林主任说: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确会有转为乙肝患者的可能,但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必为,因为每年只有很少一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转为乙肝患者。那么,“到底是多少呢?从2000年我国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中得知,全年乙肝发患者数为54万人。在这54万患者中有急性乙肝,也有慢性乙肝的复发,也就是说这54万乙肝患者并非全由乙肝病毒携带者发展来的。有人估计,每年真正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展成乙肝患者的数量大约30~40万人,也就是说全国1.2亿带毒者每年约有0.25%~0.4%会变成乙肝,绝大多数不会变成乙肝患者。
  其次是面对现实,既然你已经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不要怕,不要慌,心理上要保持平衡,相信自己是“不会变成肝炎的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乐观向上,不要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注意保健,如不饮酒,生活规律化,不要过度劳累等,更为重要的是不要“过度治疗”,不要道听途说什么偏方、秘方,相信不实宣传广告,今天用这种药,明天用那种药,误认为自己的带毒状态就是乙肝患者,大量用药,滥用药,结果是破坏了体内的免疫功能,增加了肝脏负担,损害了肝功能,甚至使自己真的变成了乙肝患者,我们在临床上不时遇到这种情况。
  最后告诉乙肝病毒携带者,你们的预后大多数是良好的,可能携带病毒到终身,也可能有少数人“自然转阴”而结束带毒状态。我国调查,HBsAg自然转阴率为3%左右,随着年龄增加可达到6%左右。关于HBeAg自然转阴率,国内没有系统全面报告,但美国亚裔人中HBeAg自然转阴率很高,对454例携带HBeAg随访51~54个月,转阴率为13%。另有报告,90%出生时感染乙肝病毒并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到59岁时HBeAg均会自然转阴,中间不发病。
  我国研究表明,70%~8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可能有“轻微病变”,甚至有一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带毒,可能就是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乙肝患者,甚至是患者。这就要求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查肝功、B超及病毒指标,必要时进行肝穿刺和肝活检。已被确诊为慢性乙肝、肝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当然就不是带毒者了,这部分人毕竟是少数,需要积极治疗。
(实习编辑:吴春丽)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清肝解毒,理气活血。用于治疗乙...[]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我国乙型肝炎发病多年来呈总体上升趋势,处于传染病发病率前列;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散在发生;农民、学生较多,农民发病构成比为59.55%,学生18.73%,年龄25 ~40岁为高发年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由于十多年乙肝疫苗的接种,儿童发病率低。如今乙肝疫苗接种已纳入国家计划免疫规范内,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将得到控制。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2017年春节就要来临了!逢年过节,人们总会大鱼大肉一番,……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乙肝大三阳患者饮食要注意补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要戒酒、忌熬夜,要定期去医院复查。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乙肝患者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区别
本文导读:乙肝患者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要分清楚两者之间的不同点,这样才可以很好的进行治疗。乙肝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而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反应。
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婴传播及性传播,皮肤粘…
  病毒携带者(AsC)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HBV),没有肝炎和体征,肝功能等各项正常,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的群体。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的群体。
  乙肝患者是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且正在发病,表现出肝脏在受损状态,仅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称为乙肝患者。
  两者的区别
  感染乙肝病毒并非都需要根据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免疫清除期是抗病毒治疗最关键时期。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又称为免疫耐受期。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无肝病相关症状和体征,转氨酶基本正常。这一人群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载量很高,HBeAg阳性。此阶段不是抗病毒治疗的时机,但具有传染性,因此,有一些工种,如幼职、军人、餐饮业、野外作业,为限制性工种。但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包括结婚生育等。免疫耐受期患者应每年随访1-2次。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又称为免疫清除期。处于这个时期的患者肝功能异常,ALT高于正常值的2倍,乙肝病毒载量很高,大于105拷贝/ml,这是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时期。经过正规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相当多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乙肝病毒载量明显下降,甚至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实现了e抗原血清转换(e抗原转阴或产生了e抗体),ALT恢复正常。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又称表面抗原携带期。这类人群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正常,HBsAg阳性,HBeAg阴性或者e抗体(HBeAb)阳性。处于此期的患者基本没有传染性,但还存在病情反复的可能,故应该定期随访。
  传染性
  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方式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日常工作生活接触,如拥抱、握手、公用洗手间等是不会传播的,基本等同于人,只要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几乎是不会被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的。
  乙肝病毒携带者护肝注意以下五大要点:
  1、注意饮食平衡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要暴饮暴食或常饥饿,这种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要保持均衡,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尽量少吃辛辣,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2、养肝护肝需多
  多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以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3、养肝护肝少饮酒
  肝脏代谢酒精的能量是有限的,多饮酒会伤肝。据医学研究表明,体重60千克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谢60克酒精,若超过限量,就会影响肝脏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4、保持心情舒畅
  乐观使人健康。由于肝喜舒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要想肝脏强健,首先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5、适量运动
  乙肝病毒携带者要多做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健身体,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责任编辑:实习刘丽君)
乙肝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转归有四种可能。
  1.自然转阴慢性病毒携带者(含慢性患者)乙肝病毒指标自然阴转的情况肯定存在,但并不普遍。我国的权威资料调查显示:HBsAg的年阴转率在2%左右,一般来说母婴垂直传播的携带者一般低于2%,18岁以后的青壮年慢性HBV感染者的HBsAg阴转率在1.5%~3.4%,但乙肝“大三阳”者更难转阴;HBeAg的年阴转率(即乙肝“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在6.3%~14%。阴转率的个体差异较大,影响阴转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点:
  (1)机体的免疫功能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识别能力低下,无法识别并清除体内的HBV,出现所谓“免疫耐受”状态,乙肝病毒长期占据肝组织,并不断复制病毒。
  (2)年龄因素:自幼感染HBV,由于机体免疫防卫功能尚不健全,病毒一旦入侵,往往长驱直入,扎根于肝脏,HBV?DNA与感染的肝细胞基因整合,血清中的HBsAg持续阳性,日后多年,病毒已是顽固不化,若再想清除,就十分困难了。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乙肝病程将经历免疫耐受—免疫活动清除—免疫恢复3个阶段,这三个自然阶段可历时数十年,直到最后一个阶段,病毒指标可能出现持续长久的阴转。有关资料显示,70岁以上的老年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就极低,8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没有表面抗原阳性者。
  (3)遗传基因因素:虽然乙肝病毒感染的遗传基因因素尚无定论,但我国慢性乙肝发生与家族血缘因素密不可分,乙肝的家族聚集性十分突出和明显,乙肝往往呈明显垂直传播倾向,乙肝代代相传与种族和遗传多态性密切相关,遗传基因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控制点决定了乙肝的易感性和携带病毒的长期性。
  (4)乙肝病毒的复制状态因素:如果乙肝病毒处于高复制阶段,一般都为乙肝“大三阳”,HBV?DNA呈阳性,在这种状态下,HBV的自然转阴率就极低。
  (5)病毒变异因素:HBV是一种变异发生率较高的病毒,为了适应机体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逃逸、躲避治疗药物的打击,乙肝病毒就产生基因变异,这种基因变异可能发生在乙肝病毒基因片段的多个部位,变异后的HBV更富有欺骗性和顽固性。乙肝病毒变异往往是病情加重、甚至肝癌发生的直接因素。
  由于乙肝病毒感染者往往具有一个相同的自然过程,如果想要打破这一自然过程,改变乙肝的发展归宿,提早进行抗病毒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的种种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对于HBV的复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尚不能彻底清除病毒。这就使得乙肝抗病毒治疗只能起到部分有效的结果,根治乙肝尚难以实现。因此,HBV的自然阴转和治疗后阴转的概率都不高,使众多乙肝患者长期携带,乃至终身携带乙肝病毒的情况比较普遍。
  2.持续稳定的终身携带有相当一部分HBsAg携带者终身携带HBsAg,但最终死于非肝性疾病。曾有人报道218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中,有78.2%的肝脏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可能这种变化就是相对稳定的一种乙肝病毒持续感染的低反应状态,在我国这种状况十分普遍。有人称这是人体免疫系统与乙肝低水平病毒的“和平共处”、“长期共存”的现象。
  3.急性发作有一部分HBsAg携带者在乙肝病毒携带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发生急性肝炎。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乙肝e抗原(HBeAg)持续阳性者易发展成慢性乙肝。还有少数人与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个别还不能排除其他病毒引起的肝损伤。从目前的乙肝发病情况看,急性发病者(以往没有明确的肝病史,平常身体良好,突然出现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眼黄、小便黄、皮肤黄等症状,去正规医院就诊,经血清化验检查出现转氨酶、胆红素升高,乙肝病毒指标阳性),绝大多数并非真正的急性乙肝,而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或慢性乙肝)的急性发作。其特点是患者早就感染了乙肝病毒,并长期携带,乙肝病毒处于“潜伏”状态,到了一定时期,机体免疫功能发生改变或是HBV携带者由于酗酒、劳累、感染其他病毒等诱因,导致急性发病。
  (1)判断HBV携带者急性发作的依据:一般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分析判断:①既往体检曾经发现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②有明确的肝病家族史,其母亲或父亲为乙肝患者;③查体可能发现肝掌或蜘蛛痣等阳性体征;④B超等检查提示慢性肝损伤;⑤肝功能检查转氨酶或胆红素急剧升高,肝功能系列中以ALT、AST、球蛋白相对升高明显;⑥肝穿刺组织学检查提示慢性肝损伤;⑦抗?HBcIgG滴度明显升高(急性乙肝患者大多数是抗?HBcIgM滴度升高,两者可依此而区别)。
  (2)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叠加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如甲型、戊型、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②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彻夜劳累、纵欲狂欢,乙肝病毒变异等。
  (3)慢性HBV携带者(或慢性乙肝)急性发作的预后: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大部分患者经过正确(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治疗和适当的休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个别甚至彻底治愈;②极少部分(1%~2%)患者会发生重型乙肝,也称暴发性肝坏死,病情危重,肝细胞广泛坏死,出现昏迷、腹水、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此型肝炎必须争分夺秒救治。在我40多年患乙肝的病友中,目睹发生过这类病例有2例,都是慢性乙肝急性发作,肝细胞广泛坏死而丧命,从发病至死亡都在3~5天;③多数患者经过正规治疗,适当休息,病情恢复平稳,再次回到乙肝病毒携带状态。
  4.慢性化恶变个别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可演变为慢性轻、中、重度肝炎及重型肝炎、,甚至。已发生肝硬化的患者中的9.9%~16.6%有发生的危险。研究表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比非携带者发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危险概率大。演变为肝癌的关键是阳性者的HBV?DNA的基因序列是否已经整合到该携带者的肝细胞核中。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上一篇:下一篇:
乙肝相关问答
今日医学顾问乙肝病毒携带者与慢性乙肝不同,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无肝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检查肝功能正常,乙肝两对半检查中乙肝表面抗原持续存在六个月以上,这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是乙肝大三阳,也可能是乙肝小三阳,而乙肝就不同了,乙肝患者肝脏存在持续的炎症损伤,病毒可能在不断复制,是需要治疗的。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能正常的工作、学习,不需要做任何治疗,但是同样需要定期检查,只要体内存在一点点的乙肝病毒,对身体健康就存在潜在的威胁,而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有可能演变为乙肝的,从下面一组数据中可以得知:从2000年我国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中得知,全年乙肝发病人数为54万人。
在这54万病人中有急性乙肝,也有慢性乙肝的复发,也就是说这54万乙肝患者并非全由乙肝病毒携带者发展来的。有人估计,每年真正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展成乙肝患者的数量大约30~40万人,也就是说全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约有0.25%~0.4%会变成乙肝,绝大多数不会变成肝炎病人。
有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长期携带病毒,却常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血清转氨酶长期正常,体内乙肝病毒可机体长期&和平共处&。大部分人寿命在70岁以上。还有一些乙肝病毒携带者身体清除病毒的反应间歇式地进行,引起病情时轻时重,肝功反复活动,有些乙肝病毒携带者在40岁左右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由此可见,乙肝病毒携带者也是需要及时治疗的。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在寻医问药您还可以
百万医生在线解答问题,100%回复
手机客户端,让您随时随地问医生
免费咨询、预约三甲医院专家
马上与专家通话,解决相关问题
查看药品信息,帮您合理选择药品
帮您了解疾病知识,一本疾病百科全书
擅长:治疗面瘫、头晕等[第152期] [第151期] [第150期] [第148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