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神能告知宾得k1人像有什么便宜的挂机头

刚入k1,镜头方面有人能分享一下吗?_宾得k1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09贴子:
刚入k1,镜头方面有人能分享一下吗?
还有适合k1的长焦镜头吗?
最好是定焦的 谢谢啦
美橙互联-十年品质,建站顾问,一对一顾问服务!
你用1.4光圈,跑焦不?
等吧,明年没准会有135 f2
我在想买蔡司猎鹰系列口花500改口用。。。
da?300+1.4x增距镜
fa85/1.4,小金,我在出,绝配
小金不比定焦差,上几张我拍的人像
新百微dfa定焦,防水,你不二的选择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关于宾得镜头的一切!非常有参考价值
我的图书馆
关于宾得镜头的一切!非常有参考价值
随着200D的推出,宾得推出了一款新套头Pentax SMC DA 18-55/3.5-5.6 AL II。加了ED镜片,结构有小的变化,目前卖价800多。不过我认为二代套头二手能降到600左右才有购买价值。1645。 广角端明显强于1855,风光是优势。但是论挂机,论用途,略不及套头了。做工成像等等均比套头强一些,但是F4的恒定光圈对于最长45mm的镜头实在是 没什么可炫耀的。重量365克。目前此头水货卖价不到2000。就这个价钱,还是值的,但是比较超值的1855,我不会买。1770。名 字好长。数码版的28105挂机头,还有超声马达。刚刚上市,评价不多,我认为这个头的成像大概定位在等同于或略高于1645的水平。论其优点,除了长出 的25mm,就是安静了。目前价格4000,水分大的很,我认为如果我对它的估计准确,水货价降到2500可考虑。50200。轻便好头,重量只有250克。作为长焦第二套头,轻便是不可忽略的优势。成像相对于价格已经是非常好了,200端最好,50略差。人文抓拍都很实用。售价1400左右。如果喜欢长焦米又不多,可以考虑。如果想要二手,估计1200左右就能搞到。55300。据评测,定位在长焦狗头的标准,这是一款成像非常好的头。重量400克,价格目前是行货2700左右,目前货还不多,大量铺货后还会有降价空间。个人认为2300以下值得购买。18250。 我虽然向来对一镜走天涯很不屑,但是这个头的评测确实很好。两片ED、两片非球面,有效地保证了画质。虽然因为IF,250缩水到了200左右,但是素质 上普遍略高于的组合。重量455克也比较轻便了,目前售价3100左右。相比两个套头的组合,这个价格已经有了一定的竞争力。如果能 降到2700以下,估计50200就要退休了。除了DA头,在产头中还有非常奇怪的组合:FA J镜头。这种头有3个,18-35,28-80,75-300。我很难想象这机个头也是原厂,塑料屁股,色彩淡。虽然有人说解像度还可以,但是几乎没有几 个P友会买它的帐。镜头的形状打上了深深的图丽烙印,姑且当成宾得和图丽合作的试验品吧。包括那个在产的28-105/3.2-4.5,虽然光圈不小,但 是几乎没人理。小结:在产变焦中,两个套头的组合和18250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我持保守态度。看看价钱吧,套头真是值啊!最后说说二手全幅变焦虽然少,精品仍然是有的;虽然停产,二手还是能搞到的。好头不怕旧,镜片好照样出好片。这里介绍3支很好的变焦头:唯一的高档全幅广变 PENTAX SMC FA 20-35/4 AL替代小小金的假狗头 PENTAX SMC FA 24-90/3.5-4.5 AL IF穷人的小金,假狗头 PENTAX SMC F 70-210/4-5.6 (红字)2035。暗星。啥都不说了,要不是做工太塑料了,估计就会在脑袋上顶个星星了。无论是色彩还是相差的矫正,都刚刚的。目前二手3500左右。2490。 从名称到参数到外观,怎么看都是个挂机狗头,但是不要被蒙蔽了,这个头不但有两片AL镜片,还使用了星星头和LE头的FREE技术和星星头的镀膜。最近对 焦距离在90mm端只有不到0.5m,焦段在数码上非常实用。如果说有什么缺点,除了做工糙点,就是90mm端的形变略大,但是长焦端的形变,通常是不容 易发现的。仅从焦段和成像考虑,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挂机头吗?目前二手售价。70210。此头是F头,比一般的FA头早些,所以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技术,但是就是凭着扎实的成像、油而清爽的画面,这个头就得了个穷人小金的名号。虽然光圈小了一点,没关系,我们成像好!对于的镜头还说,能和小金攀亲,实在是值得购入。至于其他变焦,找准两个原则:1、要带smc(通常都带);2、不是如下镜头:FA J,28-80段,28-105/3.2-4.5,100-300/4.7-5.8。除此之外的头,性能都不会差,二手交易,价格就看口才了。简单解释:FAJ就不说了;2880段型号复杂,只有一款尚可,还是胶片套头,好成色别想了;2.6的才好;100-300要4.5-5.6的才好,不要搞混。关于宾得数码的自动变焦配镜自动变焦配镜,一是要保证方便,二是要好歹成像说的过去。宾得原厂头虽然选择不多,但是狗头镜头少有孬种,某种程度上讲配镜不难。1、全覆盖性价比之选:或者70210。不到2000配镜,超值。2、喜欢300段,基本覆盖全焦段:或者55300。前者2200可搞定,后者3200。3、喜欢300段但是必须覆盖人像段,外拍少换镜头:28105或者。前者约4000,后者不到6000。4、非要全幅,追求画质的选择:。4000出头。5、不太顾及广角,长焦害怕伸出太多碍事或者易损:2。2500左右搞定,画质还可以。6、我就喜欢数码优化,我也有钱:。12000左右拿下。7、超级发烧全幅配置:2035,小小金,小金。25000配齐,你很牛!8、追求画质和光圈,不需要全焦段,但是又没钱:1855,手动定焦35,50,55,135,200。按照标头段平均400一个,长焦段平均600一个的标准,配一堆也不过3000元。玩宾得的,喜欢手动和只玩的起手动的兄弟不少,而且宾得的手动也很值得玩,所以有一定人群会在配件时选8。手动头该怎么选择?请看下集。宾得器材介绍(九)宾得可用的手动镜头【更新完毕】宾得器材介绍(九)宾得可用的手动镜头一、为什么选择手动镜头?手动头目前都已停产,而且都是至少10年以前的产品。相比现在的镜头,这些手动老头为什么还值得把玩呢?原因1:宾得的AF技术发展相对晚些,新镜头无论是品种还是产量,都跟不上机身的成功热卖,所以老镜头温度上升是必然的。原因2:老镜头用料十足,做工扎实,几十年经久不衰,做为艺术品也有一定的收藏和把玩价值。原因3:现在狗头变焦横行,镜片少,成像好的老定焦能让你花很少的钱体验到近乎在产牛头的成像效果和亮丽通透的画面。原因4:宾得数码机身对老镜头的支持还算不错,使用习惯了也很方便。原因5:由于都是N手的老头,不存在贬值问题,只要入手时候把好关砍好价,保证原价出没问题,不怕折腾费钱。二、宾得机身都支持什么卡口的手动镜头?1、pk-a口:这种卡口是有电子触点的。相比自动对焦镜头,只少了一个AF的触点。使用这种卡口的镜头,可以实现除了AF之外的所有功能。可以使用相机上的任何档位进行拍照。2、K卡口:这 种卡口是光PP没有触点的,但是后面有个光圈拨杆,所以虽然不能传输光圈值,却可以通过光圈环预设光圈。装上机身之后,机身上的光圈联动杆卡住拨杆,实现 最大光圈取景;按机身的绿键可以释放联动杆使光圈瞬间收缩进行测光,然后才能拍照。因此使用K卡口的镜头,只能使用M档拍照,用绿键测光(详见器材介绍 一,机身图)。3、m42螺口:古老的卡口,却是实现“大一统”的卡口,多数机身都有此类卡口的转接环。pk-m42接环有两种,如下图:(大小0k)a(左),带法兰环。接环全部覆盖了镜头的后口,法兰环上的缺口可以卡住机身的卡销来定位。使用了这个接环,镜头就相当于K卡口,使用方法见2。但是因为有法兰环的存在,使得像场距增长,镜头不能在无穷远合焦。b(右), 不带法兰。接环会陷在机身里,靠卡口内侧的簧片固定(也需要专用工具才能取出)。这样就不会改变像场距,可以无穷远合焦,机身类似于m42机身。m42卡 口虽然安装麻烦点,却提供了一个奇妙的功能——自动测光。也就是开到Av档,机身会随着取景器自动测光,实时给出测光值。这为镜头的使用提供了相当大的方 便。这种功能和真正的Av有区别吗?有的,区别就在于m42的Av只能实现拍摄光圈下的取景,而不能使用最大光圈取景。有时取景亮度是个问题。这三种卡口的手动镜头,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最 方便使用的显然是pk-a口。但是由于这种卡口推出时间较晚,而且就当时的发展趋势而言,自动光圈只是一个过渡,之后就到了AF时代。因此没有太多镜头厂 商跟风造pk-a口的镜头(当然,造了我们也不希罕用),所以这种卡口几乎成了宾得原厂头(A头)的独有财产。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A头是后期各项技术成 熟之后的产物,也是宾得镜头的一个高峰,所以成像上与之后的F、FA不相上下甚至强于之后的塑料镜头,相应的,价格在手动头里面就显得尴尬了。K 卡口相比m42口,优势是装卸方便,最大光圈取景,劣势就是拍照时候操作不够便捷;相反m42操作就方便多了。这二者各有所长,人们选择各异。个人以为, 只要不频繁替换不同卡口的镜头,m42在操作上有优势,因为多数近景拍摄是使用较大光圈的,极少出现光圈小不易对焦的情况,而风光摄影要求小光圈的时候往 往光线强烈,同时对对焦要求并不高,不能使用最大光圈测光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价格上,原厂K卡口镜头虽然不及A卡口那么高,但是却仍然高出m42镜头不 少(有炒作因素),而成像上区别不是很大,况且m42头客户群广泛,市场大,因此我在选择廉价手动头时候,通常优先考虑m42卡口的镜头。也 曾有人希望获得自动测光的优势而改造K卡口的镜头,说白了就是锯掉光圈拨杆。对于这种方法,在100元的凤凰头上我可能会干,在原厂头上,我舍不得。同 样,很多m42镜头也是可以通过一个小突起自动收缩光圈,在m42机身上实现最大光圈取景的,有的人也会做类似粘死或者切掉的改造,使得镜头的收藏价值大 大下降,购买时候要注意。三、都有什么样的镜头可以选择?原厂头:Takumar镜头:m42K头和M头:K卡口A头:pk-a卡口先 来说A头。A头可以说是宾得镜头的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随着技术的日臻完善,A头不但继承了Takumar时代的成像优点,还结结实实的做出了一批名 头。除了出于成本考虑带来的做工相对下降之外,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当然,作为手动头,价格普遍偏高是让人不爽的,相比其他手动镜头,缺乏竞争力(一个普 普通通的A50/2可能都要600以上才有像样的成色)。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值得期待的名头的。比如价格比杯子还高的A85/1.4和A135 /1.8(都在万元以上),还有超广角名头A15/3.5(只见过一例,卖6K)。当然还有那可遇不可求的钩子A*200/4 macro。这些镜头与我们的定位相去甚远,不理它也罢。再看看K头和M头。其实K头和M头除了外观有点区别,基本上就是改了个名字。K头上并没 有K的字样,而是K卡口最初使用时候没有系列标号的一批镜头。后来再发展下来,出现了M头,但是无论是结构还是卡口,都没有大的区别。按照我对于镜头的使 用定位,这些头不及m42方便;成像上比起m42的经典结构,又没有很明显的提升;价格上,好歹是年代近一些的镜头,卖家也不愿降身价。所以交易量感觉上 不是很大,所以m头向来是评价较少的。但是它的价格已经接近了takumar,遇到了成色较好的还是可以毫不犹豫的拿下的(如果不像我这样对m42有着某 种偏爱的话),毕竟宾得的手动头里面是没有弱旅的。最后是大名鼎鼎的Takumar镜头了。这些在70年代在欧洲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的镜头,以其扎 实的做工、一流的手感、亮丽的成像征服了无数爱好者。现在它征服我们的另一个看点就是价格了,因为有着较大的市场,所以用400~500拿下标头段的好成 色takumar并不难,而700元基本上也可以收到200mm以下段的长焦和28mm以上的广角了,好成色的。因此takumar系列是我们的主战场。非原厂头:德头和俄头:几乎只有m42口可选了德 头比takumar要贵不少,不过也有一些物美价廉的,需要使劲淘。相比其他德头,蔡司是最物美价廉的了。俄头便宜很多,也有少数值得购买的好头,价格也 是一脚深一脚浅,啥价格都有。买俄头要严重看清成色,因为很多俄头是东北胡乱交易来的,很怀疑是放在秤上卖的,磕磕碰碰的很普遍,灰头土脸的也有的是。四、Takumar镜头先来了解takumar镜头的历史吧。1949年,旭光学的会长松本三郎开始了制作日本人那第一台单反相机的尝试。他请到了机身设计师吉田信行 Nobuyuki Yoshida 和镜头设计师铃木良平 Ryohe Suzuki (Takumar 镜头的设计者)一同投入单反相机的设计和开发。终于在50年,日本第一台单反 Asahiflex I 诞生了,标配镜头就是Kogaku Takumar 50mm f3.5,m37罗口。这是第一支Takumar命名的镜头,为了纪念松本的叔父、摄影师梶原琢磨 Takumar Kajiwara 而得名。记住这个历史时刻吧,因为随着机身和镜头的不断更新换代,Asahi和Takumar席卷了欧亚,极大的推动了单反的发展,超越了当时盛行的旁轴 相机,迅速获得了极大的市场占有率。,最早的Takumar镜头,还是L37罗口,银色,以配合银色Asahiflex机身。1957年,采取了兼容性最佳的m42罗口,黑银相间。,卡口尾部加了光圈顶针,实现了最大光圈取景。此时的命名为Auto-Takumar。1960年,第一支Super-Takumar诞生了。镜头变成全黑色,只有镜身的最前端有个银边。Takumar镜头的标志性形状已 经成型。黄色的镀膜,全金属却又小巧紧凑毫不笨重的镜身,舒适的对焦手感,不易粘手印的细腻的镜身涂层,明快的成像风格,使得这种镜头获得了非常好的口 碑。Super-Takumar,一生产就是10年。1971年,在后期Super-Takumar上试验SMC镀膜取得成功后,宾得推出了Super-Multi-Coated Takumar。设计和外观上Super Takumar已经很完美,所以S-M-C Takumar 直接继承了前者的一切,只有黄色镀膜换成了淡淡的彩色7层镀膜。这是Takumar镜头的一个顶峰,成像上丝毫不逊于Super Takumar,还多了SMC镀膜,做工上没有丝毫的偷工减料。这种标识的镜头是收藏者最梦寐以求的。1972年,仅仅一年之后,宾得就对成本妥协了,把对焦环换成了橡胶材料。并冠以SMC Takumar的新标识。我相信它和S-M-C的镜头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就像看到一个高佻迷人身着晚装的美女围着斯琴高娃的绿头巾一样,心里别扭得很。1975年,宾得已经致力于开发下一代机身和镜头。随着K卡口的推出,一批新头涌现,Takumar的使命至此终止。同年其他厂商曾经给宾得代工做了一些非smc镀膜的pk口Takumar,做工、质量都不是一个档次,成为现在市场上的混珠之鱼目。至 此,Takumar25年的辉煌历史,见证了宾得的辉煌历史。也许正是这种超越时代的辉煌,麻痹了宾得的神经,没有跟上历史的潮流。不过不可否认的 是,Takumar的25年,是世界相机业从奢侈品转变为日用品之前,以艺术品的要求制作镜头的理念还没有被成本彻底冲垮之前的最后一次辉煌了。 Takumar,写成汉字是“琢磨”,takumar镜头也的确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这也是我们可能找到的最具性价比和艺术性的镜头中,最容易出好成色的 了。如果说有什么缺憾,我想只能是对焦外的处理不如现在。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现在的价格,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以下介绍几个评价率较高的Takumar镜头。35/3.5:据评价,拍摄人物,甚至可以从瞳孔中看到自己。劣势:30~40mm焦段的自动定焦好头太多且占有率高,对多数人没有购买必要。价格:S-M-C版本600左右可淘到成色还可以的,Super版本少见。50/1.4;当时少有的大光圈,为了保证成像质量用了镧系玻璃,色彩偏黄(因为胶片本身也有色温问题,所以当时色彩只是投个人所好,没人追究是否完全真实)。价格:S-M-C版本650左右。55/1.8和55/2:其实是同一支镜头。这是市场上最多的镜头了,评价颇多,色彩表现力很好,浓郁而清透,在阴天时候优势更明显。价格:Super版本300左右就能搞到,S-M-C版本400多。135/2.5:这个算得上名头了,素质和东蔡sonnar 135/3.5斑马版不相上下,光圈更有竞争优势。价格:年初还是1000以内,最近迅速升温,基本上较好成色的S-M-C要1500了,炒作因素很大,我打算降温后再做图谋。135/3.5:比起2.5,虽然差了一点,但是占着轻便的优势,成像也不错。性价比好啊!价格:S-M-C版本好成色600拿下,Super版本可500以内淘到。其他镜头虽然评价率不高,但是我想主要原因是同焦段高性价比的自动头多,导致占有率不高。但是我相信,任何一款m42的takumar镜头都不会让你失望的。
馆藏&13297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宾得k1人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