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 物演通论论》,什么都解释通了,那还干什么科学

《物演通论》作者王东岳:中国文化绝不产生科学
王东岳 o  来源:混沌研习社 E1510
为什么科学和哲学领域的集大成者,基本都出现在西方?王东岳先生说,因为中国的具象思维,产生不了建立在抽象基础上的科学和哲学。文字的具象与抽象源起,导致东西方思维的巨大差异。
本文经混沌研习社(微信公众号:dfscx2014)授权转载,研习社是一所线上商学院,致力为创业公司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人才。
演讲者|王东岳
(哲学家,《物演通论》作者)
东西方文明从起点上看来差别极小,一个是纯粹的农业文明,一个是半农业半工商业文明。可是就像两支箭,在它们射出的起点上虽然夹角很小,可是等到飞向远方两者的距离就会变得极大。
两种文明的生存结构一旦形成,文明内在的规定性就会逼迫着它朝一个既定方向运行。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就是今天东西方文明看起来截然不同而且兼容性极差的真正原因。
文化是人类面对不同生存环境、生存结构产生的谋生行为过程和体系。作为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国文字,继承了甲骨文的具象基因,缔造了中国的具象思维。
而西方文化发源地环地中海区域,要面对北非、西亚、南欧三地的经商往来,逐渐抛弃了各自原有的的象形文字符号,产生统一的拼音标识,也就强迫要用一种逻辑结构为每一个拼音标识寻找被公认的概念。这也就缔造了西方文明的纯逻辑思维体系。
具象思维更适合艺术的发展,而逻辑思维会诞生哲学和科学。
象形文字缔造中国具象思维
在此基础上形成宇宙观
跟逻辑推导没有关系
象形文字是什么呢?就是一幅图画,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古埃及文字要画一个士兵,先画一个人,然后一手拿矛,一手拿盾,十分具像。
中国的象形文字一开始就是半抽象的,比如甲骨文要画一只羊,并不把整个羊画出来,只把雄羊的羊角画出来。它相当于连环画,没有语法逻辑结构,没有标点符号。
既然都是具象的画面,怎么代表抽象的东西呢?难不倒古人的。
比如说数字,一二三四,以前四画四横。百千万怎么办呢?百画两个圈,一杠以后一百,两杠代表两百。千怎么画呢?画一个人,在小腿部打一个指示符号,用男人小腿腿毛很多代表千。
这种象形文字使我们的思维具象化,从而建立了我们的宇宙观,请注意,我们的宇宙观是建立在感官上的,而不是逻辑推导。这种思维方式叫具象思维方式,由于具象符号包含的信息量超大,因此古人用具象符号解决问题,远比抽象符号来得便捷。
拼音文字缔造西方抽象思维
因为概念丧失
只能通过抽象逻辑解决
但是西方的思维完全不是这样,它是建立在抽象的逻辑思维基础上的,这也是源于它的拼音文字。
拼音文字为什么会发生呢?它只会出现在交流过度的地方,大家既是分立的,同时又交流过度才发生。
我举一个例子,环地中海地区大家经商不断来往,你到了某地,听不懂他们说话,也看不懂他们象形符号,怎么办,你只能把他们说话发音拿音标注下来,你来注一个,我来注一个,大家最后只把使用的音标留下来,把原有使用象形文字符号扔掉。
这里面引出一个重大的问题,拼音文字一旦发生,符号和概念就丢失了,要知道我们人类的思想就建立在概念、命题和命题的复合三大基础上。如果连概念都找不见,必须借助命题,再加上命题的复杂化构成命题的结构化,一个复杂的抽象逻辑体系由此建立。
因此一旦使用拼音文字,必须每动一个念头的时候,都得在逻辑结构上想,否则连相互表意都不可能,由此缔造了西方分分秒秒训练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把这个能力展开为一个思想知识体系,就叫哲学和科学。
什么是科学,逻辑模型在前,事后才建一个实验室,用实践经验来检验。在真正的西方哲学里,你永远见不到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因为真正的西方之所谓的知识,全都跟实践无关,都是纯逻辑的推演。
比如说你今天说的原子分子细胞DNA,请问哪一个是你能看见的?都是在概念上推演出来的东西,恰恰是这些概念上纯逻辑推演的东西才叫知识,凡是你拿眼睛看到的叫经验,跟知识无关。
什么叫哲学,古希腊一群大孩玩弄纯逻辑游戏叫哲学,这个延展产物叫做科学,是一种纯逻辑推演产物,而不是实践产物。
哲学意思就是爱智,纯粹玩弄智慧,它的后延产物叫科学,因此科学是先建逻辑模型,后建实验室。这就是为什么建国之后中国人数理化水平很高,但是中国不出科学大家,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哲学,你当然根本理解不了什么叫科学,因为哲学乃科学之母。
同样的地心说
托勒密建立了逻辑模型
张衡做出了实物模型
我们可以看一个对比的例子:西方到了公元后150年,托勒密建立了地心说,书名叫《数学汇编十三卷》,他居然用数学来表述整个天体运动模型,才能讲明地心说。
这个完整的逻辑模型有什么特点?缜密而具有延展性,逻辑模型由于过度缜密,而越复杂的结构越容易破坏,于是后人发现逻辑模型上破绽,就可以推翻,这就是哥白尼,哥白尼其实找不到日心说的任何证据,他只是发现地心说的逻辑模型有破绽。
所以,科学是逻辑模型在先,事后才找证据。
跟托勒密完全同时代,中国也出现最伟大的天文学家,汉代的张衡,可是张衡给中国人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地心说的模型呢?一个浑天仪,一个实物模型,你永远无法证明它说。
我在告诉大家思维方式的差别,这里大家注意,中国文化都是具象思维文化,适合产生技术和艺术。比如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人基本上除了少数做经学,绝大多数都是艺术家,比如说屈原,李白,杜甫。这种具像思维创造艺术,导致中国早年非常遥远的时代,艺术创作就达到了西方近代才能达到的高度。
我并非贬低中国文化
科学与中国文化并无关系
要理解所以然
我讲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认为,我在贬低中国文化,因为我说中国文化不产生科学。大家一定要知道,中国文化绝不产生科学,科学这门学问跟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关系。
中国文化产生的全是技术体系,这就是为什么唐宋以后中国处在世界最高端,却在科学时代被八国联军视为蛮族弱国。科学一出现就通过概念和逻辑体系覆盖整个技术面,而技术是一项一项试错法,于是中国大大沦落,一个屈辱的时代由此开始。
而且,你让我评价科学的好与坏,我可以说科学是世界上最坏的东西,因为它跟我们缔造了巨大的灾难,我们今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异常,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请问哪一样不是科学造的孽?
中国文化不产生科学,相当于中国文化不参与造孽。你用好坏来评论事情毫无意义,我只希望大家理解所以然,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发生因由和内在发生机制。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始终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科技、创业、产业研究领域,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市场资讯,早一步掌握未来的趋势,早一步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发现趋势,预见未来!
扫一扫,关注前瞻网微信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相关阅读RELEVANT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em class="orange" id="emCmtLen" maxlen="个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Copyright (C)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小学科学课,我们要干什么?》沈跃群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小学科学课,我们要干什么?》沈跃群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王东岳&科学与哲学
哲学家王东岳:一旦知识进入全知遮蔽,人类文明停顿|研习社10月25日演讲实录
混沌研习社
我们对“科学”推崇备至,更有甚者当作“科学教”笃信不疑,他们不知“思辨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
10月25日上午,哲学家、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先生登上颠覆式创新研习社讲台,展开对“哲学”和“科学”的探讨。与东方具象思维完全不同的是,西方哲学其运作思想的方法是一整套假设证明体系。
本演讲实录属于研习社社员专属版本,比此前微信公开发布的版本更详尽,干货更多。
演讲人|王东岳(哲学家,独立学者,《物演通论》作者)
我们今天讲课的主要内容,我不是今天把西方哲学全面推开,我是希望大家听完这一节课对西方哲学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哲学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哲学仅指古希腊纯逻辑思维体系
哲学的英文叫philosophy,源自古希腊文“爱”phileo和“智慧”sophia。直译就是“爱智慧”,可以看出哲学讨论的都是些纯理性问题,跟直观看到的一般性问题没有任何关系。
中文叫“哲学”是因为汉字里“哲”字含有智慧的意思,所以后来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使用汉字“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可以说他翻译的非常好。
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给“哲学”做过一个定义:“哲学乃是某种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比如说:我们都生活在直观的世界中,如果超出了感官的范围去寻找“超感官”的部分,这种探索的思路,就是广义上的哲学思考啦!在中国称之为“形而上学”。
《易经》中就有一句话说“形而上者谓之道”,中国人追问的“道”就相当于西方哲学的追问。
“狭义哲学”仅指发生在“古希腊的一群大号儿童间所玩弄的纯逻辑游戏”而形成的一脉特殊的思维体系和思想体系。
从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开始,到后来的“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最开始都是从一个纯粹的、幼稚的、抽象的起点来讨论自然界是什么?
进一步追问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他们探讨问题时“知玩知乐不知用”,一边愉快的做着各种纯逻辑游戏,一半互相的辩驳,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这个过程给他们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非常的满足。
他们日常就干这些事,仅此而已。就像小孩子玩童话一样,只不过他们是一群“大号儿童”!就是这群了不起的“大号儿童”永不停歇的怀疑和惊异缔造了西方哲学的开端。
哲学有个明显的特点,我们知道西方拼音文字的使用,导致了原有语言词义的丢失,因此必须在系动词后面给前面的词赋予一个解释,因此,西方语言就形成了必须要在纯抽象逻辑上运行,不然,连词义都搞不清楚!这种“思维强迫状态”导致西方哲人讨论任何问题都是在逻辑上进行推演。
我们中国的先哲们讨论“形而上”的问题通常都不做逻辑推演,而是用比喻或者类比的方法来形容事物,比如:老子用“道”来说那个创造了万事万物的力量。
这是东方的哲学同西方哲学的一个重大区别,西方哲学(狭义哲学)讨论问题不做类比,而是在逻辑链条上伸展、证明。
这个一直刨根问底、甚至钻牛角尖追问纵深到极端,不断“追究终极”的过程就构成了光辉、玄难、浩瀚的“哲学”。
知识观念、本质真存、精密逻辑
古希腊哲学思想精神的三大前提
在西方我们会发现和我们中国文化有一个巨大的差别,就是我们中国文化自古讲知行合一,讲学以自用,可西方文化恰恰相反,他认为任何一个能用的学问都是匠人的学问。因为但凡能用,这个问题就是极端简单,已经解决的问题,真正的学问一定是不能用的,只有这些纯虚化的学问才是智者和哲人需要探讨的问题,因此他的观点跟我们中国人完全相反,恰恰是无用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学问。
下面为了便于理解,我不顺着哲学史来讲。为了讨论古希腊哲学,我们必须首先看一下古希腊的地理状态。古希腊包括小亚细亚最西部、巴尔干半岛、克里特岛、亚平宁半岛等在内的地中海地区的南欧整个中部地区。就希腊本土而言,地貌多山石,无数岛屿分割,构成希腊独特的地理地貌,构成完整的交通,便利的交通通道,这是环地中海大地势,从小处看古希腊完全是碎片化分布,这样从环地中海角度来看建立了最原始,最早期偏于成熟的半农业,半工商业文明,从碎片化古希腊地貌上来讲达成的特殊地缘政治学效果,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政权可以统一,这使得古希腊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合中央集权国家体制,而是由无数各城邦文明构成古希腊文明的整体。这种碎片化的多达数百乃至上千个各有特色的城邦聚落,使得古希腊文化以千姿百态的方式全面展开,由于没有大一统的压制,由于没有统一思想的约束,因此古希腊思想十分活跃,并在整个范围内充分交流。
在这些地理条件和前提下,古希腊的哲学最终集粹在这片爱琴海周边得以发生。要想讲清古希腊哲学的思路,我不按照古希腊人物,哲学人物来讲,我分为这样几个题目来看,我们讲希腊哲学它的思想精神有三个前提:
第一,叫知识观念。赫拉利的《人类简史》说:人类文明的展开与其说是知识革命,不如说是无知革命。我们人类的思想的展开和知识的发生,是人类文明得以缔造的整个通道,不是因为我们有知识,而是因为我们无知。
什么叫知识观念,人类远古时代,所有文化的基础知识观念是什么呢?我什么都知道,没有疑问。中国两千多年科举考试全部重复孔子的东西,大家认为孔子把世界上所有的学问穷尽了,凡是孔子没有讨论的问题,就不值得讨论。
为什么欧洲曾经进入一千多年黑暗的中世纪,是因为在基督教在中世纪时期,人们认为圣经一本书已经把世界所有的知识包揽,讨论所有问题在可以圣经中找根据。
可是大家看古希腊,古希腊思想的第一特点叫无知,所有的知识都是不确定的,有待探讨。苏格拉底的名言是,我知道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在大街上跟人辩论,他总是说我无知,因此我向你请教,对方提出看法,苏格拉底不断用某种逻辑方式来证明,或者诱导他自己证明他说的东西是错的,这叫苏格拉底思想接生法,他在接什么思想,接无知。
这种认为我们处在无知状态的探索精神,叫知识观念,也就是我们对知识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一种是全知道,所有已知都给了定性结论,另外一种是全不知道,对所有已知保持迟疑。
第二是本质真存。什么意思呢?中国人天然全都是唯物主义者,他一定认为他所看到的东西就是真实的东西,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看到的东西居然是假象。这种状态就把你封闭在世界最表浅的外面。
古希腊有一脉思想认为,凡看见的东西都是假的,必须找见现象后面的本质。这种寻求感性后面的普遍信息,古希腊人把它叫真存。
比如泰勒斯说水为万物之源,是因为他不承认他所看见的世界,是世界的本真,他认为这个后面还有一个东西,缔造和支配着这个流变的世界。这个思路特别重要,中国有这个思路的只见一人老子,他后面摆了一个东西叫道。
大家再看,到了后期埃利亚学派,巴门尼德提出了两点重要观点,他说我们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真理,一类叫意见,绝大多数人所说的知识,其实只是意见而根本不是真理。真理部分在意见后面,叫存在。
这个存在绝对不是唯物主义所说的眼睛可以看到的物质。这个思路一直往下延展到近代缔造科学,牛顿说力是什么,F=MA,跟我们感觉到的力没有任何关系。
第三,叫精密逻辑。先秦诸子百家,所有人讨论问题极其粗略,微言大义。古希腊人讨论问题,在精密逻辑上运行。。
泰勒斯曾经对几何学的最基本问题建立过一些基础性的探讨,比如他说直径是圆的等分,等腰三角形两角相等。他居然站在海岸边上看到远处的船,可以通过视角和这个角量的计算,判断这个船精确的距离,他到古埃及看见金字塔,可以用自己视线和地平的角度计算金字塔高度,这种思维方式叫精密逻辑,他今天最典型的体现就是数学。
中国的祖冲之曾经把圆周率算到比西方小数点十几位以后,而且西方人达到这个精算程度要在数百年以后,可是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只为实用,也就是说他从来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数论逻辑体系。
罗素说,世界上所有问题都是数学逻辑问题。这个观点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的,当他研究数学的时候,绝对不是为了研究算数,而是为了寻求纯逻辑精益演运系统。
我们把这种追究世界真存、永恒不变稳定存在的那个东西,这种追求思路被称之为哲学本体论。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大家知道西方哲学经历三个阶段,古希腊的本体论阶段,笛卡儿为代表的认识论,以及上个世纪开始的语义论阶段。这种探讨问题的方式,毕达哥拉斯的思想最终影响了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伯拉图,伯拉图为什么提出理念论,所谓理念论就是这个世界都是假象,这个世界的本真是后面的理念,我这样讲大家可能很难理解。我换成伯拉图语言用希腊文,用另外一个方式表述,叫圆形,他说这个世界稳定不变的永恒的不可分割的那个圆形,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他的模本,而这个圆形是什么呢?毕达哥拉斯的数论体系,这就是为什么伯拉图要在他的学员墙上写一句话,不懂数学者不得入内,就是说你不能在精密逻辑上讨论问题,你不能在本质真存后面探讨问题,你就不配进我学校的大门,这种独特的思路展开了古希腊哲学的全面系列。他在往下发展,就是欧几里得,我们今天所有人把欧几里得的几何学视为科学,搞错了,这是行论,翻译成几何学,几何原本是中国的误意,因为中国人说多少叫几何。比如说曹操讲,对酒当哥人生几何,于是中国人认为欧几里得讨论的问题是一个数学问题,于是翻译成几何学,从希腊文原文上来讲欧几里得的书名不叫几何学,叫行论,请注意我前面讲毕达哥拉斯叫数论,在几何行的探讨上寻求一个精密的逻辑体系。而且欧几里得做这个体系目的根本不是做几何学,而是为了给伯拉图的理念论作证,证明这个世界就是背后的那个精密逻辑系统缔造了这个世界。所以欧几里得是哲学家,不是科学家。我们换句话说科学就是在哲学系统上发育而来的。
我讲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这个看法不是太荒唐了吗,比如我把伯拉图的理念论再给大家展开一下,你听完你是很难接受的,伯拉图讲这个世界是理念,他做了一个比喻,他说世界上之所以有桌子,是因为先有一个桌子的理念,也叫圆形,他说我们存世的桌子是假象或者是分有,是理念的分有和派生,他说我们现实的桌子你用50年,100年,一定坏掉了,这是流变的不稳定的,可为什么桌子在世界上永存,是因为有一个桌子的理念在背后存在。因此木匠可以不断的做出桌子,他说物质世界是这个理念的分有,这个荒唐的证明,你今天听起来一定觉得伯拉图小儿科,可你觉得恰恰他的这一脉思想引出整个哲学精密体系乃至科学延展,而且他的说法是对的,对在哪里,我们所说的世界永远是我们的逻辑世界,这个话我们后面再谈。
我们再回到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这个人不仅是建立西方哲学唯理论的鼻祖,中国人翻译成唯心论,毕达哥拉斯公元前六世纪,他竟然在那个时候提出世界只是一个我们的精密逻辑感知系统,所谓唯理论就是精密逻辑系统。他说世界就是这个东西,而且大家要注意,毕达哥拉斯是非常迷信的,用我们的话说,因为毕达哥拉斯学团同时也叫毕达哥拉斯教团,他的这个宗教在当年的意大利半岛南部盛行,叫奥菲斯教派,奥菲斯教派主张灵魂不灭,认为这个世界是某种灵性产物,他甚至提出轮回学说,追忆望生,这和佛教何其相似,我们讲印度佛教的时候不得不参考古希腊思想对他的融合,毕达哥拉斯由于他艰辛这个文化,因为他极好清洁,喜爱音乐,他认为音乐是神灵之音,是天音,他用数学计算整个音律的音节关系,在数学十二项,把整个音乐系统完全用数学计算完,后人加不进去任何一条定律。我们一般人会认为,或者我们中国人会认为神学,哲学是反对他的,因为我们过去讲哲学课是这样讲的,说神学是信仰,哲学是理性,这些是通过对神学的怀疑开始启动理性,这个说法很成问题。要知道在西方神学哲学科学完全是一码事,神学启动了哲学,哲学启动了科学。
我给大家举例子,毕达哥拉斯的教派,他们做数论是为了证明性灵这个东西怎么样缔造世界,他认为只有这个精密逻辑的数论体系表达着神灵对世界的构造方式,也就是说神学不但不是哲学和科学的敌人,反而是他的基础,不是哲学和科学对神学起疑而发生,而是哲学和科学就是为神学作证。
说到这我再举一个例子,牛顿,大家知道牛顿根本不承认他是在做科学,牛顿最著名的那本书,书名就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可见牛顿认为他是在做哲学,而且牛顿虔心上帝,他的力学体系做的时候,他认为他找到了上帝运作宇宙的方式,他把这个思想体系在三十多岁做完,他后来竟然用了十几年时间做炼金术,他在干什么呢?他说已经找见上帝运营世界的方式,他下一步工作要找见上帝制造世界的材料,于是他竟然干了十几年荒唐的炼金术,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然后到造币局当局长过日子去了。我们会发现牛顿做他的科学竟然完全是为了给神学作证。
文明完全是虚构故事上的建构,这就是假设
任何证明都是逻辑证明
一旦知识进入全知遮蔽,人类文明停顿
说到这里我们再提一件事情,西方从古希腊发育的这一脉思路,还有一个重大特点,除了我前面讲到的那三项,知识观念,本质真存,精密逻辑,这下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运行,逻辑运行方式叫假设与证明。什么意思呢?他说这个世界既然给我们的信息全是假象,那么这个世界的本真或者说这个世界的本体是什么呢?我们必须假设。假设完了以后再去给他证明,这就是古希腊哲学提供的最重要的思想通道。
中国文化从来不假设,比如中国文化总称为经史子集,历史学是中国文化中轴之意,史学是事实描述。古希腊乃至到今天的科学,全部以假设为思路的开端,把假设做完,再找证明,这就是我昨天讲科学技术的区别,科学是先建一个逻辑模型,然后事后建一个实验室,用实验检验去证明。所谓先建逻辑模型,就是先假设,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他在我们人类智慧的启动上,是一个怎样的分量,我换成一个故事给大家讲。
我再度提到《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他说人类现代智人是所有直立人中间一组,为什么普行于世界,是因为他们会虚构故事。比如有一种猿类叫青猴,他也有语言和认知,会发出事实确认的。可是人类这种猴子,多了一个奇怪的虚构故事的能力,他会说熊是我们的守护神,这完全是一个虚构故事,可就因为他会虚构故事,于是他变成了现代智人,请大家想一想黄帝部落是什么呢?是有熊式部落,他认为熊是他们部落的守护人,熊是黄帝部落的图腾,中华文明由此开始。
虚构的故事是什么含义呢?人类的文明全部在虚构的故事框架之上,比如文字是人类的虚构,而文字却是人类文明的全部文化载体。
人类的经济生活在价值体系上建立,货币,这个货币早年还是实物的贝壳、青铜、金银,都后来是纸,今天纸印变成你卡里面一个电子信息。你在这样一个虚构的东西上运转了你的经济体系,可见文明是什么,文明完全是虚构故事上的建构,这种有虚构能力的思维方式叫假设,没有假设能力文明无从谈起。因此西方文明,西方古希腊哲学,他的运作思想方式从哲学到今天科学时代,我们简称为假设证明体系。
什么叫证明。一个假设出来,必须去求证他,这个证明体系是一个精密逻辑展开的过程,一个连环的求证。我们没有在精密逻辑上调动自己思维的这种培训,这就导致我们面对这样的东西一片茫然。可是在古希腊这一脉哲科思路上,他认为但凡一个东西没有得到证明无效,也就是他跟中国文化完全相反,中国文化叫微言大义,我直接宣布真理,而西方认为这种东西无效,你得求证,这就是东西方思想方式的不同,请想一想西方用这样纵深的方式调动自己的智慧,把自己的智能展开在这样一个精密而纵深的通道上不断的锤炼,由此导出哲学科学文化体系,这就是古希腊哲学给西方哲学科学文化,乃至世界今天的主流文化铺垫的全部基础的纲要。
柏拉图为什么在古希腊特别重要,他对西方整个思想影响重要的著作,不是《理想国》,而是《对话录》,书的后半部分全部讨论的是精密逻辑的数理问题,用它来解释世界,这是由于毕达哥拉斯学派衰弱以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后继者流落到雅典,柏拉图跟他们接触之后,大吃一惊,原来毕达哥拉斯有如此纵深而精密的思想系统,柏拉图从此转型为毕达哥拉斯思想的继承者,然后开始探讨用精密逻辑追踪本质真存。在他学校印着:不懂数学不得入内。
亚里士多德最后提出,世界是四大动因构成的,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质料是一个东西内涵的成分,质料决定形式,中国人叫内容决定形式。可是亚里士多德说,形式决定质料,什么意思呢?古希腊哲学在探问世界终极原因时,分出两派,一派以泰勒斯为代表的,认为世界的本真,你得找见他的组成成分,就是质料,泰勒斯认为宇宙质料是水,他的弟子认为是无定性的,他的徒孙认为是气,到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还有到后面认为土水火气,然后再到后认为是原子,原子论由此诞生。这一脉叫质料论。
另一路,以毕达哥拉斯为先祖,认为世界的本真是形式,比如说数论,比如说勾股定理,这是一个逻辑形式。对世界的所有的认识,都是经过我们逻辑整理过的东西。
然后到伯拉图理念论,他就认为世界是一个理念形式,这个形式构建了,至少构建了我们所说的世界。
再下来就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形论,他说世界只不过是三角形巨型圆形,这些东西精密逻辑演算东西的本体。
最后就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人类第一门逻辑学由此发生。
请注意我讲这一脉思路是给大家在讲,如果你想调动自己生成的思想能力,你只能运行在这个思路上,古希腊哲学虽然显得十分粗浅,比如说世界的本源,我们今天谁会认为它是水呢,可他启动的这个思路,他所带出来的假设和证明体系缔造了整个哲学体系,而且大家还要注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萌芽在这个时候全部展现,早期质料派讨论水火气土这些人偏唯物,而毕达哥拉斯以数的方式,以纯逻辑的方式构建世界本真的时候,所谓唯心主义已经开始,为后来欧洲中世纪以后的古典哲学系统,全面升发奠定了所有的问题基础和思想通道,这就是古希腊哲学的重大贡献。
请想想2600年前中国人还在讨论什么问题,以孝治天下,忠君,仁义礼智信,而这个时候古希腊人却在这样纵深的深度和这样精密的思维体系上,开始了他们对智慧乃至世界本源的追问。因此如果你不能从这个起点,对这个哲学科学思脉的延展过程及其基础发声,要理解西方哲学从何谈起。
中国的哲学
自然哲学,也就是古希腊哲学的早期统称,这是指面向自然展开深度逻辑追问,这个东西在中国不是没有。中国最早的自然哲学追问是什么呢?易经。不要以为只是八卦,易经早年发生在远比甲骨文早的多的时代,就出现中国的自然哲学追问。可是为什么易经倒不出西方哲学的这一脉思路,是因为它缺乏了三大要素,第一,知识观念,他认为他用八卦就排出了宇宙的大观。第二,他没有本质真存的追问,他认为山水日月,就已经是世界的本真。第三,他没有精密逻辑,他完全是具象符号,他完全是在表面的粗略的演绎上完成对宇宙和时空的解释。
同样有自然哲学追问,却导出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结果,他居然最终流落为算卦。它立即投入应用,把握未来,无所不知,他彻底封闭了探讨未来无知的思想路径,所以同样是自然追问,却是全然不同的结果。
我们就由此可以看出,这种纯逻辑游戏是一个太独特的思脉。
下面我提一个人物,近代西方出来了一个叫弗兰西斯培根的人,这个人写了一个书叫工具,这个书是回答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里面建立了逻辑学,亚里士多德和伯拉图的学说在中世纪被基督教神学使用,而基督教神学知识观念转化变成全知道,于是黑暗的一千年沉落,他提出来在这些知识体系里面得不到新知,弗兰西斯培根贡献是再次开启无知的大门,弗兰西斯培根就其著作而言哲学韵味很差,精密逻辑消失,所以弗兰西斯培根在西方哲学史上不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亚里士多德都没有伯拉图重要,因为亚里士多德虽然是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可是亚里士多德有两项失误,他第一丢失了精密逻辑,也就是他虽然对古希腊思想做总结,可是他把数理逻辑这一脉的应用放弃了。第二,他把古希腊哲学分科摆起,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生物学,以至于他的知识无所不包,以至于近代科学所有问题的讨论得跟他对话,由于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封闭,亚里士多德的普泛讨论反而造成了某种全知遮蔽。
我们举一个例子,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他是在跟谁讨论呢?他是在跟亚里士多德讨论,我们会发现到近代科学时代,所有早期科学家讨论问题都是在批驳亚里士多德,也就是都得冲过亚里士多德遮蔽,我们才能寻求未知新空间,亚里士多德曾经在他的书里面讲不同忠良物体下落速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可以眼见为实所证明。
我在讲什么呢?一旦知识进入全知遮蔽,人类文明停顿。第二,任何证明都是逻辑证明,只有逻辑证明才是有效证明。
哲学科学思维三种状态:
寻找决定事物性质的“第一因”
用思考拷问思想
怎样理解西方哲学和科学,西方哲学的基本状态,我们做一个大的定义,我把部分它转换成另外三个话题,
我们可以把西方哲科思维总结为三种状态,第一叫追究终极,第二叫逻辑反思,第三叫科学前瞻。
我们讨论所有问题都是多因素分析,感冒并不完全是感冒病毒,因为一场流感病毒过来有人得有人不得,有人轻有人重,显然病毒不是唯一原因。气温、穿着、疲劳程度、免疫力等等,所有这些都影响着你是否得感冒以及轻重。
这种探讨永远得不出真正准确的答案。科学为什么要建立实验室,就是因为任何一个问题是多因素影响的,建立实验室的目的就是把多因素的其他因素屏蔽在实验室之外,拉进来一个因素,对这个因素他的作用量加以探讨,一个一个因素作用量分析完,这个问题似乎有答案了,可这个问题仍然没有答案,因为诸多因素的排列组合是一个巨大的数量,而各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变量你永远探讨不完,因此多因素分析永远是错的。
在哲学上,在古希腊,他们深知人们一般运用智慧的方式是在多因素分析的层面上用智,而这个用智叫短浅用智,它不足以揭示事物的根本原因,于是他必须追问第一因,这种追问终极思路,叫追究终极,相当于我前面讲的本质真存的追问,只不过比他更具体。这种追问人类实际上一直在运用,人类的理性是必须把一个事情追究到终极点上,理性才会停顿。
哲学是要把多因素考量再向前追问,追问到极致上的那个点,找到决定事物性质的“第一因”(唯一因)。象神学时代世界的“唯一因”就是神,神造了整个世界,神就是世界存在的第一因,是一个逻辑极点。
哲学跟神学很相像,也是试图把多因素合并为一个“唯一因”。大“科学家”牛顿的著作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但是他自己却不认为是在做科学,而是在追问上帝究竟是怎样缔造了这个世界的原因的哲学问题!
牛顿理论讲万物的运动是不需要力的,是直线匀速惯性运动,而改变力的方向或者让物体静止才需要力。这是不是跟我们想当然的理解刚好相反吗?牛顿就是据此继续追问着万物的这个惯性运动最初是谁推了那一把呢?他百思不得其解。最终,牛顿把它归结给了上帝,这个“第一把”就是“第一因”。
再形象点说,比平面几何上讲“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这个结论就是逻辑极点。你能找到平面上比两点间支线还短的距离吗?这种把事情的原因追问到极点上,而后理解这个世界的做法,就叫追究终极,是哲学的一大特征。
哲学的第二个特征就是逻辑反思。注意,是“反思”不是“反省”的意思!反省是检讨,而反思是一个哲学用词,翻译过来就是“用思想思想思想”,或者说就是用“思想反过来拷问思想”,很拗口是不是?
那么,为什么要“反思”呢?
这是因为人类的感知和精神是有着“规定性”的,它会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产生某种扭曲。
我们人类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条通道感知外部的世界,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不可避免的“主观”的。
具体点说,比如视觉,我们人类把光感觉为明亮,可人类的视觉只能感受400毫微米以上,700毫微米以下的可见光部分。400毫微米以下的紫外线或700毫微米以上的红外线人眼看不见的。对于光这种能量(光量子)人类感知为“明亮”其实就是一种错觉。
设想一下,如果人类眼睛是一个光谱议,能看到全部的光谱,这个世界还有颜色吗?这就是视觉的规定性,它把外部进来光量子扭曲成明亮,把波长扭曲成颜色了。
因此,人类的感知系统不是为“求真”设定的,而是为“求存”设定的。感知频段越低、越窄,越节省我们的生物能量,最有效的维护了我们的生存。
我们的感知和精神有着这样的内在规定。因此,世界都是不真实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据此得出结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要接受不就好了吗?可是,对于那些不断追问终极的“大号儿童”——哲学家们,他们却不这么想问题,他们非得要排除“感知”和“精神”的影响,弄清楚世界的本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才肯罢休!木哈哈哈哈,这就是我们人类可爱的地方吧,永远对未知充满好奇!
比如,“仰望星空”的那位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泰勒斯就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他的思考直接把智慧施加在“对象”上,他还没有意识到人类的思想本身是需要追究的,这使得他由此的逻辑推演距离“本真”越来越远,我们现在知道水根本就不是世界的本源那!但是,他已经开始注意到我们的世界并不是如我们眼睛看到的那么简单,多么的了不起啊!
所以如果不弄清楚感知和精神是什么,当然就没有资格继续追问下去了。因此,必须回过头来追问感知和精神究竟是什么,这种使用思想不直接作用到对象上而是回过头来追问我们的“思想”的方法就叫反思。
所以,争论“唯物”还是“唯心”是个毫无意义的事情啊!
无论读哪位哲学家的书,只要看他是否说清楚我们人类“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这个大问题,以及人的“精神”对认知“存在”有没有影响?它和存在又是什么关系?就好啦!
哲学的第三个特征就是科学前瞻。
这个就很容易理解,科学就是哲学思绪的继续和延展,人类探索世界的过程留下的还不能回答的问题就是哲学问题,需要用哲学思考和逻辑推论,并导出逻辑极点。等到这个问题可以精确的回答,比如,用数学证明或做实验证实。这个问题就从哲学问题回归为科学问题。
像当初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数论)和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形论),最初只是为了探讨世界的“本体”而建立的哲学工具,并不是开始就是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当代物理学最前沿的粒子物理学所探讨的粒子,就是2500年前“原子论”的提出者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猜想;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前,人们认为世界上亿万种生物的不同一定是上帝造物的时候就设定好的,从来没有人敢去设想它们会是可能由同一种东西演化过来的,直到达尔文建立了逻辑模型,认为世界是由一种类最简单的生物,通过几十亿年演化而来分化成了上亿万种生物。今天得以确证他说的是对的,这就是哲学是科学前瞻的意思。
人类思维在先天的逻辑格律中运行
纯逻辑、归纳法、演绎法
我在科学上建立哲学整理,但仍不是真理
人类的思维本身是在一个先天的逻辑格式中运行的,而这个格式跟世界本来的那个运行规律是什么关系,或许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因此,人类的逻辑格式只是要把被感官扭曲的不真实的感觉素材加以整理,从而达成有效的“识辨”来维系生存。
所以,目的不在于“识真”而只在于“识辨”。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知识都是错的,或者最终证明都是错的原因。
因为我们所说的世界永远是我们的主观世界,我们所说的规律也永远是我们的主观规律,哲学上的这个反思阶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唯心主义”。
“唯心论”是“唯物论”的高级阶段,就是相对于早期人类把智慧简单的、直接的用在对象上,后来发现感知本身是有规定性的,只好回过头来先把“感知是什么”、“精神是什么”讨论清楚,因为只有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才有资格说“对象”是什么。
“唯心论”首先要把“客体”和“对象”这两个概念分清楚,“客体”是我们的感官和思维没有追加在上面的那个东西。“对象”是经过我们的感官和思维追加在上面并扭曲了以后的那个东西。因此“对象”是主观的,“客体”才是客观的,只不过“客观”这个词都不准确,因为客后面用了一个“观”字,“观”字就是主观行为,因此“客观”这个词是个不能用的词,我们现在没有更好的词替代,只好讲“客观”和“主观”。
那么,人类思维运行格律分为三种:纯逻辑、归纳法、演绎法。
什么是纯逻辑呢?
欧几里德用世界上不存在的“点、线、面”图解世界的时候。找不到一个抽象的点,世界上任何一个点都是具像的点,比如一个黑笔点、一个苍蝇点,永远找不见抽象的“点”;我们说的“线”是一个笔画的线,或者是一个桌边缘线,抽象的线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说的“面”要么地面要么桌面要么床面,抽象的“面”也找不到。
而欧几里德把这些具象的点抽象出来,用原本不存在的“点、线、面”在逻辑极点上建立了整个世界“形论”,回答世界的“形”到底是怎样构成的。
再比如,毕达哥拉斯用世界上不存在的“数”解释世界。比如什么是“一”,我们只能找见一头牛、一只羊,抽象的“一”你永远找不见。而他用抽象出来的数字建立逻辑系统,并在系统内推演,建立结构,借此解释世界,我们把这种思维就叫纯逻辑思维。
纯逻辑思维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如何知道纯逻辑演动跟世界相合,如何知道世界是按照逻辑演动的?纯逻辑的思维方式跟世界是什么关系?纯逻辑说不太清楚,所以,用纯逻辑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
第二个是归纳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例子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到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比如,说亚洲有天鹅是白色的,非洲的天鹅也是白色的,欧洲的天鹅还是白色的,于是用归纳法做出结论“凡天鹅皆为白色”。
人类获得的知识基本上都是靠归纳法得来的哦!但是人类感知的限度确定了他的归纳要素永远是有限要素,而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问题的限度是找不到的。因此归纳法有个严重问题或缺陷就是(归纳法)他只能证伪不能证明。比如,偶然一次到澳大利亚发现有黑天鹅,于是原来建立的知识系统瞬间崩溃鸟。
演绎法是以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为前提,从普遍性结论推演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演绎法)它只能证明不能证伪。“演绎法”推理的形式为三段式: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比如把“凡天鹅皆为白色”设为大前提,“澳洲有天鹅”设为小前提。就可以得到“澳洲天鹅一定是白色的”的这个结论。
但是,我们马上发现逻辑上虽然证明正确,实际上却错了,证明无效。因为从归纳法得出的“凡天鹅皆为白色”这个前提就错了。
这说明人类的逻辑天然是有缺陷的,就像哥德尔说的:“任何一个体系,凡是自洽的,必然是不完全的。”
我尽管做了一个庞大复杂的递弱代偿的新世界观念,但是我一再声明这不是真理,为什么?因为他的根据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总和,但是凡是科学的东西都是错的,我在科学素材上建立的哲学整理,,虽然它的哲学论证是自洽的,可科学本身全是错的,我的东西怎么可能会是真理呢。
巨惠福利:研习社所有公益课程社员免费,1200元报名入社享受:
原有一年六次免费线下大课
新增产品学院七次免费线下大课,52期免费在线课程
产品学院首场线下免费大课,四大产品牛人私货分享;
同步推出网络直播,仅对社员开放;
微信公众平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产品学院首场大课:
阅读原文阅读 167赞 举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辑思维 物演通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