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每天听书每天做多少题才叫刷题

行测,该怎么刷题?
一位同学今天给我留言,“站长,可以额外咨询下你,行测的复习吗?我已经连续15天,每天200、300道的刷题,一直在60几分,一点进步都没有,国考也是60几分。现在变得很恼火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突破,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没信心……”
类似的关于行测的留言还有很多,谢谢大家的信任。先分享给各位我以前行测刷题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行测要进步,首先是会做,然后是做得快。
最开始,要解决会做问题,具体就是熟知经典的题型,掌握经典的做题方法,明白命题人的命题规律和思维。我是先刷5套最新的行测真题。然后停止,开始总结。总结什么呢?
&第一,做好题型分类。把5套题中的题目,都当做题型标杆,总结细分每一类题型,比如,逻辑判断,往下分为加强题、削弱题、推理游戏题……
第二,做题方法总结。不同的分类题型,总结他们答案的规律。比如,资料分析,最容易出哪一类的运算、最容易用哪一类的公式,罗列出来,记熟;
逻辑判断,如其中的加强题,正确答案都有哪些加强的手段?不正确的答案又是怎么干扰你的?削弱呢?推理游戏呢?定义判断,一般都在哪里设置答案?选项超越外延?还是内涵不一致……
你把刷过的这5套题,按照这个思路总结下,这就是你的“基础”题型库。当然,如果报班的话,其实报班学习基本上就是这个题型和做题方法的总结梳理过程。只不过老师帮你完成了。
以上的5套题与总结,完成行测学习的第一步——会做。这个求“会做”的过程,不在于刷题量,在于做得精不精!总结的到位不到位!通常,你可以花一周时间做5套题,再用一周时间来完成分类、总结。上面那位刷了15天题的同学,也许是没有总结吧。没有善于总结的习惯,刷遍真题,累的也只是自己的手而已。
&行测,会做还不够,还要做得快。做得快,是会做基础上的熟能生巧。如果没有前面对各种做题方法、做题思路的掌握,就开始多做题来提高速度,是永远不可能的。不会做永远是不会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永远是空耗时!
在对题型、做题思路总结的基础上,就可以开始第二步,提升速度。这时候,你可以一天刷1套卷。掐好时间,遇到不会就放弃,会的就快速的做。做会做的,来强化之前总结的方法,达到熟能生巧;不会做的,来一个错题本记下来,把它并扩充、整合到到原先总结的做题方法里。这样,你见过的题越来越多,会的做题方法越来越多。对方法思路的熟练程度也越来越高!
&以上,是站长上岸前,对行测的刷题方法分享。接下来就回到我的老本行,从申论的角度,来说下行测的备考。我认为行测本身也是一个对申论的积累和能力强化过程。
首先是选词填空。它们选材和命题真心太好了。通过做题,来训练遣词造句能力和积累高阶词汇,要比刻意的背看范文的效率高太多。
你还可以刷段落阅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极好方法。如何快速找到文段观点主旨,判断作者意图,这些技能,申论同样也需要!
定义判断,是从具体到抽象归纳的一个逆过程。做好了定义判断,你不仅会更好理解申论的一个基本题型:解释词句。比如2012地市级,解释“技防”“人防”,2014副省级解释“预先失败”的含义等。
逻辑判断的加强削弱,几乎就是训练观点论证的绝佳题型。不仅客观题有观点评价类题目,同时学会让文字论述避免逻辑错误,精细缜密,更是申论议论文的必备能力。
当然,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刷这些,就权当是思维的游戏,换脑筋休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7510|回复: 54
逻辑每天做多少题才叫刷题
一般战友, 积分 2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每天刷题量
单选投票, 共有 1612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1. &每天做30~40题
53.04% (855)
2. &每天做40~50题
10.11% (163)
3. &每天做50~60题
16.56% (267)
4. &每天做60~70题
4.78% (77)
5. &每天做70题以上
15.51% (250)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中级战友, 积分 6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26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6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26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6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26 积分
我觉得也不用太多,要不然脑子容易乱了
一般战友, 积分 2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奋斗中的家小言 发表于
我觉得也不用太多,要不然脑子容易乱了
好像是,我看到有些人一天刷个70多道题的
一般战友, 积分 4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4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4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基本是一套30题
一般战友, 积分 1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0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0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0 积分
每天一套就可以了,做得太多也没效果
中级战友, 积分 5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90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5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90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5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90 积分
阿布瑞拉 发表于
好像是,我看到有些人一天刷个70多道题的
马上就会发现全是原题了
中级战友, 积分 8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24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8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24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8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24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王微微呀 发表于
每天一套就可以了,做得太多也没效果
可能我理解的刷题的意思就是多做题吧
一般战友, 积分 1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6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6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6 积分
错几个算正常
新手上路, 积分 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 积分
两套应该差不多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在“我”中打开扫一扫,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Powered by Discuz!【学习笔记/总结】(130)
【专业 就业 工作】(9)
最近看到的一篇csdn访谈,写的比较好,总结其中一些话语:
【1】&就这样从2010年到今天,刷了5年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面试题。刚开始其实只是为了找工作才开始刷题,但是半年之后就上瘾了,根本停不下来。&最开始是把能找到的所有这方面的书全部看懂,并且实现了好几遍,然后开始刷LeetCode和CareerCup这两个网站上的题,去网上搜各种各样的分析文章,总之是把一切有关代码面试的东西都搜来学习。其实并不是一夜之间变得这么勤奋的,完全是因为学费很贵,一门课的学费高达5000美金,也就是听一个小时的课,差不多650元人民币就没了。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很刺激,觉得不好好学习真的没脸活下去,当时就是这么极端的想法。因为钱的刺激,我一年内走出校园的次数都屈指可数,用了大量的时间好好刷题。
刚开始代码实现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题目真的非常痛苦,因为这部分的内容相比其他方面的知识绝对算高门槛,而我最开始的基础也并不好。现在我经常在网上给同学们讲题,看到同学们表达的抱怨,那简直就是当年的我。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但好在会迅速上瘾,坚持半年之后就能一直坚持下去了。
算法和数据结构问题的技术累积非常需要长期坚持,因为内容又多又杂。如果大家看一下每年大公司的算法和数据结构面试题,就可以了解到这个特点。刚开始准备的时候,肯定是先把书本上基础的内容熟练掌握,把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基础分析方法熟练掌握。把基础打实之后,接下来我技术累积的路线就是所有坑全跳进去,掉到坑里还不愿轻易出来,还在坑里打滚,哈哈,这和我的性格有关,就是很难听人劝。一直分析到筋疲力尽,终于明白自己的方法就是不如书上的或网上的,然后还要想很久这个更好的方法实质上到底是什么。每一道题基本上都是这样做的,总之就是进步非常缓慢,但好处是学的坚实。差不多代码实现到200题的时候,感觉自己有了很好的感觉。这里要对大家有一个提醒,&刷完一道题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普通解法很容易,但是最优解真得去耐着性子研究好久,去查资料,去做优化,这个过程很漫长。&刷题圈流行一句话,“刷200道题之后,再无庸手”,说的就是用必须找到最优解的心态去刷200道题之后,进步真的非常大。我就这样折腾了好几年,每天都刷题,每天都想解法,最后终于发现没啥新鲜的面试题了。最近觉得有意思的题,都是ACM竞赛题,这里就不再介绍这方面的内容了,因为与准备代码面试的同学离得比较远。在刷题这么长的时间中,代码实现能力和对经典算法的学习是共同进步的。
在网络上流行一句话:算法分三种,竞赛的算法、面试的算法、算法。虽然我觉得这么分非常让人无语,但其实可以去这么理解,因为竞赛、面试和纯理论的要求和限制是不同的,所以算法在不同的要求中展现了不同的样子。
对于竞赛来说,每道题对输入参数和样本量的要求都是非常明确的,同时规定的非常明确的还有空间的限 制和运行时间的限制。
而对于面试来说,限制往往并不明确,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也很好理解。竞赛中当然是分数最重要。在面试的过程中,与面试官的交流和体现 自己想事情的方式、体现自己逻辑的严密更重要。所以同一道题,在竞赛中必须写清楚限制,而在面试中一道题刚开始的限制没那么多,目的就是缩短你理解题目的时间,让面试者先写出一点什么,然后和面试官展开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再逐渐的把限制加上去。总之在面试的场合就是想看看你想问题的习惯、轨迹以及表达 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当然,不管是什么要求下的算法,经常练习算法和数据结构题目对一个人在逻辑上的提升都是显而易见的,在学校参加ACM并取得很好成绩的同学,如果不是表达能力特别差的话,是一定会收获很多offer的,因为思维被锻炼的很好。
面试题不光有算法和数据结构题目,但是其他类型的题目都很好准备,记住了,理解了,就不会忘。比如,系统、数据库、网络、编程语言等等吧,都具备这样的特点。而算法和数据结构题目真的需要好好写代码才能掌握,&所以我建议大家准备面试的时候,抽出20%的时间去理解和记忆非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题目,剩下的时间就是去刷题&。
一般来讲,工资高的公司在面试时算法和数据结构题目的比重较大,工资一般的公司比重较小。当然同样公司的不同岗位,要求也会不同,但总体趋势就是&国内好公司爱考算法和数据结构&。这是目前国内互联网公司的情况。国外的互联网公司几乎只考算法和数据结构,早个8年前就是这样了,一直如此。我相信国内会逐渐变得像国外一样,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算法和数据结构题目真的能考出东西。
算法面试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什么样的题都可能遇到,因为根本没有考纲,面试官就是普通的程序员,他们在工作中或者在网络上遇到什么题不错,就可能考。所以我这本书写了530页嘛,因为内容太多了,这不是一个标准考试,这是能力考试。
先找到线团,然后进入线团里学着怎么玩。为了进入线团,需要先把基础知识掌握好,然后有一些很经典的书可以迅速让你进入状态,比如我这本《程序员代码面试指南》,还有《剑指offer》(请参见作者访谈——&)和《程序员面试金典》(《cracking&the&coding&interview》中文版)这些好书。我不建议刚开始刷题的人就直接在网络上搜集文章开始学习,因为太散了,而且需要花很多时间去鉴别正确与否。当这些内容都掌握之后,再开始在网上搜集各种各样的题,并与网友参加各种各样的讨论,会比较高效。把底子打好之后,对于专项算法的学习就得心应手了,而且会学的很快。&对于很庞大的算法,我个人的习惯是找例子来引导自己的思路,一点一点的接近算法的核心。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写代码,光看没有用的。
对于某一个具体的算法,首先要搞清楚这个算法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能是实现一个具体的功能,也可能是在某些方面,比如时间复杂度或者空间复杂度方面很卓越,总之搞清楚这个算法被研究出来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就要弄清楚这个算法的生存环境了,也就是看看你此时研究的东西是不是对别的知识有依赖,应该先把底层依赖的知识理解并掌握。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就进入到算法本身的学习,理解一个算法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刚开始看必然会产生很多的困惑,比如经常会怀疑作者讲述的内容的重要性?这些内容和这个算法有什么联系呢?经常会有这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其实作者做的铺垫都是为了建立起描述算法主要内容的基础,只有接受和理解这些基础,才能逐渐触碰到算法的精髓,所以耐心是很重要的。算法的主要过程看完之后,往往还是会感到困惑,主要是不知道这个过程好在哪,这就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理解作者对这个过程在功能性或者效率卓越这件事上的解释和证明。这才真正触碰到算法最精髓的部分,也就是深度的理解算法的主要过程所带来的好处,这才是最锻炼人理解能力的地方。上面几点是算法学习阶段的过程了,接下来就是研究算法的代码实现,自己设计测试用例亲自跑一下代码,以及从代码运行时间的角度分析这个算法的优势,这也是加深对算法的理解的过程。最后是配合相应的题目练习,让自己通过题目练习的方式,会用、善用学习到的算法,并对这个算法产生一定的敏感程度,具体是指看到某些题目时,能够根据题目的特点,产生与该算法的对应,也就是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
走上编程之路的过程是非常自然的,但我真正享受编程的过程是在开始做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题目之后,牛人们写出来的东西怎么就是比我快呢?所以开始研究起来,并越来越痴迷。程序=算法+数据结构,所以不存在结合的问题。常用的语言是Java。
很多算法对我的影响都很大,从开始时的很基础的排序算法,到后来看到的BFPRT、KMP、Manacher、蓄水池采样、skew、Morris遍历等等等等先贤们的成果,震撼我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对自己的头脑变得越来越自信,这是最大的收获。&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345787次
积分:9123
积分:9123
排名:第1611名
原创:506篇
转载:30篇
译文:74篇
评论:81条
NYIST计科13级 ACMer,PPTer,欢迎一起学习交流~~
文章:77篇
阅读:56801
(10)(5)(2)(2)(12)(5)(4)(4)(6)(36)(42)(36)(33)(40)(19)(60)(27)(39)(43)(12)(39)(29)(12)(12)(32)(14)(2)(2)(9)(4)关于逻辑复习的一些小心得_会计专硕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于逻辑复习的一些小心得收藏
今天不想看书,闲谈两句
还是先谈下自己的情况。去年逻辑错了三个左右。现在自己复习做真题一般错0到4个,不太稳定。如果你觉得你逻辑复习思路有些乱,可以进来共同探讨下
一、教材选择目前我用过的教材有技工的分册和精点,老吕逻辑,海滨逻辑,人大的600题,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的习题,还可能含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习题集,以及各个机构的模拟题。在我写数学的帖子的时候,最起码有一半的人会纠结书的问题。这一点无可非议。但是希望大家能认识到的是,没有所谓的最好的教材,但是我们要用好每一本教材。并且逻辑和数学有所不同,难度区分没有这么大。逻辑教材的差别主要在于讲解的详细程度以及对做题思路的总结。就我而言,我最喜欢的书还是机工分册,可能因为这是我首次接触逻辑的用书吧。其他的书,我大多用来做习题集和一些有争议的题的参考。
二、如何使用你的教材对于初学者,我建议你自己看教材上的知识点,无论你用的是什么教材。因为逻辑中许多思维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思维习惯并不一致。你需要去适应这个过程。然后尝试去使用这些知识,这些思维方法去解题。大多数时候你刚开始并不会感到困难。因为形式逻辑的调理比较清晰,如果不是很复杂的综合推理,你都会做的很顺利。如果你高中有好好学习命题的话,会来的更为轻松。但是后面你会发现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很多时候你并不明白书上在说什么。他是如何推理的。这一点我们后面会谈到。
三、为什么你遇到了困难首先你可能会遇到这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以及他凭什么这么做,按照我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对于第一种困难,我觉得大多数问题出现在题目的形式化的问题上。你看题的时候可能很多时候再用你日常的思维习惯做题,但是高手做题,会把题目形式化。你看题可能更强调理解题意,理解他在说什么。但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题目形式化,我不关心题目说什么,有没有道理,我只是一个白痴,我没有常识,我只有逻辑思维。这个才是你应该有的心态。对于第二个问题,即你觉得题目的逻辑思维或者说书上的讲解思维有问题的话。我有两个建议,第一个是你去看别的书对同一道题目怎么说的。第二建议就是你放弃自己的想法,学会书上的思维习惯吧。如果每个人都是很有逻辑性的话,我想大家学习逻辑的时候就不会这么纠结了。不要试图去证明你的思维习惯是绝对正确的,对于初学者,模仿胜过辩论。
四、我该背诵这么多知识点和方法吗?首先,我要感谢各位作者在编书的时候,把各种题型各种方法都总结的很到位很全面。很多问我题的人很焦虑,完蛋了,我记不住这个知识点,我记不住这种方法。削弱题有几种考法来着。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觉得记忆这些方法有困难就不用记忆了。多做题去培养题感吧。你最应该学会的是逻辑思维的方式,一种题目形式化逻辑化的方法。如同吧里一个很好的帖子说的,思维最重要。不信的话,你可以去问问老师,他们做题的时候会想这个题我应该用什么什么方法。做削弱题的话有几种削弱方法然后去一一对应么?坦白的说,直到今年,我也背不清楚削弱题有几种方法。但是我做削弱题的正确率还可以。
五、你背会那些方法你就赢了?除了像我一样的记忆白痴无法背诵这么多方法之外。还有一种人就是背会了很多方法。求同法,求异法,等等。可是很多时候他们口口声声用某种方法做出来的结果却很错误。我觉得我们需要明白某种方法的来源。方法的总结是老师在思维的基础上总结的,如果你只是一味的去学习方法你不觉得你本末倒置了么?所以还是那句废话,轻知识重思维。你要记住,你在考场上做题方法又快又准的基础是你的思维。
六、是否应该跟多个老师就我目前的见识来说,能够考的很好的人,大多数都看了很多书或者说学习了不同老师的方法。而那些夸张的强调某个老师宇宙无敌,只能紧跟一个老师的或许不是最强的。强调一点,这仅仅是我知道的,不代表所有情况。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复习思路的问题,我是比较赞同多学习不同老师的方法的。因为每个老师也是根据逻辑的一些基本的东西,然后根据联考的题目进行总结然后给大家讲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更到位和稍有欠缺的地方。大家应该多多学习不同老师的做题思路或许能有更大突破。当然,前提是你要明白每个老师用某种方法做题的时候,他的原理是什么,这样你才不会觉得困惑,为什么不同的老师用不同的方法做题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当然,如果你能跟着一个老师学会他所有功力,我觉得联考你还是能轻松拿下的。所以这一点,见仁见智吧。
看了楼主的两个帖子,感觉很有帮助哇。。我是15年考研,最近感觉时间来不及了,决定学硕转考专硕,毕竟只有两门嘛,但还是感觉很痛苦
楼主,我准备考会计专硕,逻辑还没有开始看呢,可以推荐一些基础的书吗!!!
想来求一个复习进度和计划,感觉现在不知道怎么分配时间了。数学除了经典和分册还需要什么?数学还没看,逻辑倒是看完了基础 ,英语一直在看 ,写作还未知没有研究。数学比较差,网课有推荐嘛?谢谢~
希望有用。。。。。加油
准备做题了,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书
请问楼主做笔记么???
好多人私信问我选择书还有复习计划的问题。我统一回复一下吧。我比较喜欢的书有会计分册,老吕逻辑。这两本选择一个作为基础知识的复习就行了。真题的话我看过三个版本的,感觉海滨的好一些。然后刷题的话周建武600题难度比较适中,不过比13年14年真题略微简单了一些。最后就是复习进度的问题,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不能给出一个完全标准的流程。去年我刚开始接触逻辑是做的分册,最开始做了一套模拟题大概是得了30来分。然后做完分册挣扎能上50了,我就开始做真题以及刷题之旅了。所以大家看自己情况吧
楼主,我一开始用的就是海滨逻辑~~刚开始觉得还不错,讲的挺好!但是到了日常逻辑和形式逻辑,就差的一塌糊涂!看海滨逻辑的书都看了好几遍了。还是错!你当时怎么办的呢?上次看了看胡海滨网上的免费视频课,感觉没啥效果,光讲题,没说明白如何得到题中的核心思路!我现在郁闷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觉得胡海滨有的讲的不是很好,但总体还可以~楼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我周围的没有一个用海滨逻辑,郁闷~还有写作,我才刚开始看,有点迷茫啊,看的是分册,不知道怎么着手!我没有报辅导班,就是一个人在死扣!你是怎么复习写作的呢,参考一下!问题有点多,谢谢你啦~~
这个,我没有看海滨的视频课所以不太了解。如果你想要了解题目的核心思路应该学会自己去慢慢分析,看你分析的和标准答案什么的是不是一样的。如果你能明白答案的每一步推理的一句和解题的整体步骤你也抓住了核心思路。写作的话我去年可能三十分都没有,我就没什么建议了。不过我看了别人说的写作复习思路一般都说如果想拿高分及早开始练习比较好。最后逻辑选书,如果你觉得海滨不好你可以选别人的,比如上次有个人告诉我,我给他推荐老吕之后,她的思路一下子清晰了。而我反而最喜欢逻辑分册。所以你可以买来看看都
补充一点吧,貌似很多人对刷题这个东西很反感。总觉得这是效率低下的表现,希望一种学习方法,一本书可以学通逻辑或者别的什么的。我说的刷题,意思是在搞懂你做的每一道题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多做题,多见识一些题型。这对考试是很有帮助的。并且,当你看着知识点头痛的时候,在题目中一遍又一遍的演练才能习惯成自然,这才是学习的办法,而不是看着书上的知识点死记,一天到晚研究A推B,B推A的。我们最终要的是解题的能力。孰能生巧是考试的王道。
求解…刚接触逻辑和写作,数学也忘的差不多了…这种情况机械的精点和分册先看哪一本呢?数学,逻辑和写作是一起进行还是分先后顺序?谢谢!
大神,我逻辑复习了四个月了,可是那些加强削弱的题目还是有很多错误的,形式逻辑我觉得蛮简单,可是演绎推理有些解析根本看不懂,就觉得自己想的蛮对的,怎么就做错了呢?好焦急,揪心的很啊
马!!!第一遍还没看完,基本做题全军覆没
我2016年考研,但是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定复习计划,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逻辑错题要不要弄个错题本啊
看楼楼的贴
感觉很有帮助
我16考研给下建议是不是该报个班?有哪些推荐啊?迷茫ing ♪(^∇^*)以后的以后  风决定要走 云怎么挽留,   情缘似流水 覆水总难收,   是情深缘浅 留一生遗憾,  还是情浅缘深 一辈子怨偶,   你既然无心 我也该放手。♬
最近在用高分指南,长的题目看着看着就头疼,有时候连题目都读不懂,错误率一直居高不下怎么办呢?
逻辑思维的培养就单靠多做题么?
逻辑把精点看完,高分指南做完,这几天再做模拟还是错的很多,现在很焦躁,不知道该怎么样提高?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eetcode刷题指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