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樟脑乳膏副作用和甲醇混合的功效与作用

推荐专题:
您的位置:
>> 樟脑的功效与作用
樟脑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的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吗?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樟脑的功效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樟脑的简介
  本品为樟科植物樟的枝、干、叶及根部,经提炼制得的颗粒状结晶。主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及西南等地,以台湾产量最大,质量亦佳。全年皆可采集,多在9至12月砍伐老树,锯劈成碎片,置蒸馏器中进行蒸馏,冷确后,即得粗制樟脑;粗制樟脑再经升华精制,即得精制樟脑。易挥发,应密封保存。
  【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归心、脾经。
  樟脑的功效与作用
  内服:开窍辟秽;外用:除湿杀虫,温散止痛。
  樟脑的用法用量
  内服入散剂或用酒溶化服,每次0.1~0.2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樟脑的禁忌注意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并控制剂量。孕妇忌用。
  扩展阅读:樟脑的应用
  1.用于痧胀,吐泻,神昏。樟脑辛香走窜,有芳香开窍和辟秽化浊的作用,且性温行散,又能温散止痛。故可用治感受疫疠秽浊之气或夏寒暑湿之邪所致腹痛闷乱、寒热、吐泻、甚则神昏等症,可将其配成散剂或酒剂内服。如《本草正义》以之与、没药共为细末,茶水调服;或者用精制樟脑10克,溶于白兰地酒或高梁酒50毫升中,每服1毫升,治疗痧胀均效。
  2.用于疥癣湿疮,溃烂。本品辛热燥烈、有毒,外用既能除湿,又能攻毒杀虫,收消肿、止痒之效。若治疗有脓,以之与硫黄、枯矾、川椒为末,香油调匀外擦,如樟脑散;治疗各种癣证,以之与土槿皮、天南星、番木鳖、蟾酥、斑蝥等泡酒,外搽至愈为止;治疗臁疮腿,以之与芊脂油、葱白共捣烂,外敷,如樟脑膏;治疗瘰疬溃烂,以之与雄黄等分为末,麻油高涂,如雄脑散。
  3.用于及跌打损伤疼痛。本品辛热得散,利滞气、消肿止痛。如用樟脑与黄丹、皂角各等分为末,蜜丸,塞孔中,治、;将樟脑9克,浸入白酒500毫升中,完全溶解后,局部频频涂探,治疗跌仆扭挫肿痛。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樟脑有什么作用?
曹丕myVF92CN
它有此功效: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樟脑涂于皮肤有温和的刺激及防腐、对中枢神经系统、对循环系统、口服樟脑(标明可食用)有驱风及轻微的祛痰作用作用.另生活中有类同的有,使用樟脑比使用臭丸更为安全.但价钱方面,樟脑比臭丸较贵.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樟脑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详解
当前位置: >
樟脑《品汇精要》
韶脑《神效方》
潮脑《品汇精要》
脑子《本经逢原》
油脑《药材资料汇编》
树脑《药材资料汇编》
中药樟脑的释名
本品为樟树之脂液蒸馏精制而成,状似龙脑,故名樟脑。《纲目》云:“樟脑出韶州、漳州。状似龙脑,白色如雪,樟树脂膏也。”
中药樟脑的基原
为樟科植物樟的根、干、枝、叶经蒸馏精制而成的颗粒状物。
中药樟脑的植物
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Laurus camphora L.]又名乌樟(陶弘景),香樟(南方各省区统称)。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m。树皮灰黄褐色,纵裂。枝、叶均有樟脑气味,无毛。叶互生;叶柄细,长2-3cm;叶片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cm,宽2-6cm,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或边缘呈微波状,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微有白粉。圆锥花序腋生,长3.5-7cm,花两性,绿白色或黄绿色;花被筒倒圆锥形,花被裂片椭圆形,内面密被短柔毛;能育雄蕊9,退化雄蕊3;子房球形。果实近球形或卵球形,直径6-8mm,紫黑色。花期4-5月,果期8-11月。
生于山坡或沟谷,常栽培于低山平原。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尤以台湾为最多。
中药樟脑的制法
一般在9-12月砍伐老树,取其树根、树干、树枝,锯劈成碎片(树叶亦可用),置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樟木中含有的樟脑及挥发油随水蒸气馏出,冷却后即得粗制樟脑,粗制樟脑再经升华精制,即得精制樟脑粉。将此樟脑粉入模型中压榨,则成透明的樟脑块。宜密闭瓷器中,放干燥处,本品以生长50年以上的老树产量最丰;幼嫩枝叶含脑少,产量低。
中药樟脑的药材
樟脑Camphora樟脑为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或为无色透明的硬块,粗制品则略带黄色,有光亮,在常温中易挥发,火试能发生有烟的红色火焰而燃烧,若加少量乙醇、乙醚或氯仿则易研成白粉。具窜透性的特异芳香,味初辛辣而后清凉。以洁白、透明、纯净者为佳。
中药樟脑的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樟脑(camphor)等挥发油类。
中药樟脑的作用(药理作用)
1.局部作用:
樟脑刺激性较强,轻轻涂擦皮肤可产生类似的清凉感;用力涂擦则使皮肤发红。樟脑还有轻度局部麻醉作用,涂擦皮肤可有麻木感。樟脑小剂量内服可使胃有温热舒适感,大剂量可引起恶心和呕吐。
2.其他作用:
樟脑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可引起癫痫样惊厥。樟脑可明显促进烟酰胺对兔皮肤的渗透,并与醇有协同作用。
误服樟脑制剂可致中毒。内服0.5-1.0g可引起头晕、头痛、温热感,乃至兴奋、谵妄等;2.0g以上在一过性的镇静状态后,即出现大脑皮层兴奋,导致癫痫样痉挛,最后由于呼吸衰竭而死亡。樟脑对成人的最小致死量为2g;儿童摄食0.75g即可死亡。
中药樟脑的功效主治
通窍醒神,辟秽利气,消肿止痛,杀虫止痒。主治热病神昏,中恶猝倒,暑湿吐泻,
心腹疼痛,风热目痛,咽喉肿痛,牙痛龋齿,寒湿脚气,疮疡疥癣,冻疮,烧烫伤,跌打伤痛。
1.《普济方》:"作膏治诸恶疮及打扑损伤,风湿脚气等症。"
2.《品汇精要》:"主杀虫,除疥癣,疗汤火疮,敌秽气。"
3.《纲目》:"通关窍,利滞气,治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着鞋中去脚气。"
4.《台湾药用植物志》:"少量内服,即生温感。为强心、呼吸器官疾患、阿片中毒解毒药。"
5.《全国中草药汇编》:"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冶寒湿吐泻,胃腹疼痛;外用治疥癣,龋齿作痛。"
中药樟脑的药性
味辛,性热。有小毒。归心、脾经。芳烈宣通。
1.《品汇精要》:"味苦、辛,温。有小毒。"
2.《纲目》:"辛,热,无毒。"
3.《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4.《本草撮要》:"入足厥阴经。"
中药樟脑的炮制
取原药材,摊于清洁的纸上,除去杂质,吸除残留油脂及水分,研成细末。《纲目》载:“凡用,每一两以二碗合住,湿纸糊口,文武火焙之,半时许取出,冷定用。”又法“每一两用、六钱,、四钱,、密蒙花二钱,、一钱。以新土碗铺杉木片于底,安药在上,入水半盏,洒脑于上,再以一碗合住,糊口,安火煨之。待水干取开,其脑自升于上。以翎扫下,形似松脂,可入风热眼药。”贮密闭的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避热。
中药樟脑的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06-0.15g;不入煎剂。
外用:适量,溶酒中擦;研末撒,或调搽。
中药樟脑的使用注意
内服不宜过量,气虚及孕妇禁服。皮肤过敏者慎用。
1.《品汇精要》:“本品辛窜耗气动胎,故气虚及孕妇忌服。”
2.《本草汇言》:“止堪敷涂,不堪服食,故外科方每需用耳。”
3.《本草求原》:“忌见火。”
中药樟脑的附方
1.治痧秽腹痛。
①樟脑一分,净二分,明三分。研匀,茶调服三厘。(《本草正义》)
②痧秽腹痛,甚则昏厥:精制樟脑10g,高粱酒50ml。浸1日,溶解后冷服,每次服1ml。(《现代实用中药》)
2.治一切风眼热痛。樟脑二钱,一钱,三钱,一钱。将脑、片入碗内,荷、风摊其上,将碗盖纸糊封口,文武火升之碗上,刮下用。(《心医集》仙子丹)
3.治风热毒气上攻,咽喉痛痹,肿塞妨闷,及肺痈喘嗽吐脓血,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出浊沫,状如米泔,其气腥臭者。樟脑、(各另研)、、各一钱。上为末,炼蜜丸,每两作二十丸。每用一丸噙化。(《疡科选粹》如圣丸)
4.治牙痛。
①风火牙痛:樟脑、各6g。切碎,置铁锅内,将樟脑撒铺其上,盖以瓷碗,绽隙用黄泥固封,然后用文火升华,放冷取霜,密封备用。取霜适量,用绵裹如梧桐子大,放患牙处咬定即可。(《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虫蛀牙痛:樟脑、风化消、雄黄各等分。上为末,掺擦牙缝。(《医级》樟雄散)
5.治大人小孩满口糜烂。樟脑9g,6g。共研末,置铜锅内,用碗盖好,并用盐泥将碗周围敷好,置火上数分钟,药升至碗上,刮取,吹入口中。(《贵州中医验方》)
6.治脚气肿痛。樟脑三钱,草乌头二钱。为极细末,醋糊丸,弹子大。每置一丸于足下踏之,下以微火烘之,衣被围覆,汗出如涎,即效。(《本草汇言》)
7.治阴疽初起。樟脑、雄黄掺贴。(《药性集要》)
8.治钮扣风,生于颈下天突穴之间,由汗出之后,风邪袭于皮腠,起如粟米,瘙痒无度,抓破津水,误用水洗,浸淫成片。硫黄一钱,樟脑、川椒红、生白矾各二钱。上为末。用白萝卜一个掏空,将药填满,以萝卜盖之,纸包三四层,灰火内煨半时许,俟冷取出。同熟猪油调稠,擦患处。(《外科证治全书》樟硫散)
9.治疬疮溃烂,牵至胸前两腋,块如茄子大,或牵至两肩上,四五年不能疗者。樟脑三钱,雄黄(为末)三钱。先用根下一段剪碎,煎沸汤,温洗良久,看烂破处紫黑,以针一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然后用樟脑、雄黄末、麻油调扫上,出水,次日再洗再扫,以愈为度。专忌酒色。(《洞天奥旨》引《活法机要》樟脑丹)
10.治臁疮。樟脑五六钱,猪脂油、共捣烂,厚敷疮上,油纸裹好,旧棉花扎紧,一日一换,不可见风。(《经验广集》樟脑膏)
11.治一切瘙痒、虫疥及一切顽癣有虫者。樟脑一两,大枫子肉二两(捣膏),、硫黄、各五钱。三味俱微炒为细末,和入大枫子膏内,再入樟脑同捣匀,再入水银五钱,再研匀,再捣二百下,为丸,弹子大。每临卧时,被内以药周身摸之,不过二三次愈。(《本草汇言》)
12.治远年烂脚,皮蛀作痒,臭腐疼痛,日渐痒大,难以收敛。樟脑、(末)各等分。取豆粞一撮,和匀涂患处。用布扎紧七日,患处作痒忍之,数日则愈。[《中医杂志》]
13.治汤火疮,定痛。樟脑合香油研敷。如疮湿,干掺上止痛,火毒不入内也。(《品汇精要》)
14.治冻疮。纯樟脑10g,新鲜红辣椒(切碎)5-10g。先将樟脑溶于乙醇中,再将红辣椒泡入乙醇内,历五七日,最后加甘油,外涂。(《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1.《本草经疏》:“樟脑,得纯阳之气,其味辛,其气热,初时以水煎成,后得火则焰炽不息,其禀龙火之性者乎?气亦香窜,能通利关窍,逐中恶邪气,复能祛湿杀虫。凡一切疥癣风瘙,湿毒疮疡等证,皆所须用。”
2.《药物学纲要》:“樟脑味辛气烈,濒湖虽谓无毒,然古人从未以为内服之药,惟西国医家,谓能治泄泻霍乱转筋,盖以气用事;而性辛热,观其著火即燃,猛烈可知,故善治真寒之霍乱、吐泻转筋。寿颐自制霍乱药酒亦用之,皆惟真寒为宜,湿热症弗用。”“浸酒鼻闻,能醒秽气神速,脑昏沉闷,盖属兴奋刺激之效用,亦是提神行气之灵用。”
对你是否有帮助:
中药樟脑相关
1.感觉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诊。
2.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欢迎转载本站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去:
本文链接地址:
本站网址:
Copyright 2009-别名:韶脑、潮脑、脑子、油脑、树脑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归心、脾经。
樟脑的功效与作用
可通窍,杀虫,解毒,止痛,辟秽;用于心腹胀痛,脚气,疮疡疥癣,牙痛,跌打损伤等症。
气虚者忌服。
樟脑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0.1~0.2克,可内服,外用适量,研末涂抹或外敷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1、治小儿秃疮
樟脑2克,花椒5克,黑芝麻50克。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患处清洗干净后,涂抹药末。
樟脑50克,乌头80克。将以上中药研成细末,醋糊为丸,如黄豆大。每用1丸,用药用胶布敷贴于足底涌泉穴处,用小火微微烘热,汗出即可。15日为1个疗程。
樟脑8克,猪膏30克。将猪骨溶化,放入樟脑煮10分钟,冷为膏,用密闭瓶子装好,用棉签蘸取少许,涂抹于患处。每日3次。
1、治湿疮溃烂
樟脑2.4克,硫黄4.5克,川椒、白矾各3克。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加芝麻油搅拌均匀,涂抹于患处。
2、冶痧胀腹痛
樟脑0.3克,没药0.6克,乳香0.9克。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0.1克,茶水送服。
樟脑药用部位
为樟科植物樟的根、干、枝、叶,经提炼制成的颗粒状结晶。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关注微信:乡间郎中随时随地咨询老中医
同功效中草药
:可清热,杀虫,解毒,止痒,止血,止痛,排脓生肌,散瘀消肿;用...
:麻风树有毒,一般外用为主,不宜内服。
:可解毒,杀虫,燥湿,祛风;用于麻风,疥癣等症。
:可行气,消肿,解毒,杀虫,暖脾胃;用于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
:阴虚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者均忌食。脚气、风病及...
相关中药方剂
:祛风镇痛,舒筋活血。
:本方是临床最常用的外用膏药,不仅能治疗上述病症外,笔者临床体...
:清暑辟浊,和胃止呕。
:本方中丁香、樟脑、辣椒、鲜姜宣窍辟秽,和胃止呕;大黄清热解毒...
:活血,消肿,止痛。
:主要用于治疗脱疽、冻疮。方用当归、红花活血,川椒、细辛、肉桂...
Copyright (C)2016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中药用樟脑,樟脑的功效与作用,樟脑丸的主要成分,有毒
中药用樟脑为为樟科植物常绿乔木樟树经加工提炼制成的颗粒状结晶。功能除湿杀虫,开窍止痛。常见如樟脑丸(樟脑球)、复方樟脑乳膏等。樟脑丸有毒,使用须注意毒副作用。
樟脑基本信息
【别名】潮脑,洋冰。
【来源产地】为樟科植物常绿乔木樟树的秆、枝、叶及根部经加工提炼制成的颗粒状结晶。栽培或野生。
主产于台湾、福建、江西、贵州、广东、广西、四川等地,江南各省产樟树地区均有生产。
【采收炮制】原品生用。如欲研细,可加少量的醇。
【性状性味】为小颗粒状的结晶。纯净品洁白色,粗制品灰白色或略带黄色,有亮光,形似砂糖有特殊浓烈的芳香气,味初辛辣而后清凉。在常温下易挥发。易点燃,燃烧时发生多量的黑烟,水分大者有火花爆出,并有爆鸣声,烧后留有残渣者质不纯。取樟脑粉少许置白色吸水纸上,如有水浸痕迹者即说明含有水分。不溶于水,易溶于醉、醚、脂肪油和挥发油中。 以身干洁白,纯净,无水分及杂质者为佳。
入脾、胃、心经。
樟脑功效与作用
【功效】除湿杀虫,开窍止痛。
由寒湿引起的心腹诸痛,呕吐等症沙;外用治寒湿脚气,疮毒疥癣,龋齿等症。
(1)跌打损伤(扭挫伤、瘀滞肿痛)、疥癣痒疮,可用本品酒浸剂或散剂外用,方如跌打酒。
(2)腹胀、鼓肠、腹痛,用本品油剂或水剂,热敷腹部或肚脐部,反射性减轻腹痛。
(3)用于感染性疾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突然昏倒,或意识模糊,或神识昏迷等症。配芳香开窍药制丸散,其作用类似,但较少用。
【樟脑丸】樟脑丸又名卫生球、樟脑球。由石油和煤焦油中有机物质提炼加工而成,樟脑丸的主要成分是化学樟脑、萘、对二氯苯。
樟脑丸有强烈的挥发性,有轻微毒性。常用于防虫蛀。使用可能引发头晕、头疼、腹泻等症。使用时应避免樟脑丸同衣服直接接触,衣服穿着前应阳光晾晒。
【复方樟脑乳膏】为复方制剂,含脑、樟脑、水杨酸甲酯、苯海拉明、草次酸、葡萄糖酸氯己定等成分。
用于皮炎湿疹、虫咬瘙痒等症。外用,涂抹患处一日2~3次。二岁以下小儿禁用。
樟脑使用方法及注意
【用法用量】内服0.3g~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内服对胃有刺激性,易引起食欲减退、呕吐,并可致口干,甚至喉痛,过量易中毒;本品走窜开窍,孕妇忌用。
注:樟脑为兴奋中枢神经药。多用于心力衰蝎之虚脱,急性胃肠炎之吐泻等。
下载次数:0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本站词条内容(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合作咨询: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樟脑油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