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高发进入高发期要怎么预防?

浙江H7N9禽流感进入高发期 专家给出预防建议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公布2017年1月法定传染病疫情,其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是35例,死亡数11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日18时前,关闭全省各县所有活禽交易市
近日,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公布2017年1月法定传染病疫情,其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是35例,死亡数11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日18时前,关闭全省各县所有活禽交易市场。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公布2017年1月法定传染病疫情(截图)。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凌锋告诉记者,从在我省11个地市开展的H7N9禽流感病毒外环境监测结果来看,H7N9在我省的污染状况已经比较严重。从2013年发现H7N9病毒至今,除2013年外,此次H7N9病毒流行季报告的病例数是最多的,且病毒分布范围从以往的浙北地区为主,到如今浙中、浙南地区也纷纷出现感染病例。来看一个具体数据。从2016年9月份至今年1月份,浙江省外环境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不断上升。标本阳性率从去年9月份的5%左右,上升到今年1月份近20%;场所阳性率从去年9月份的10%左右,上升到今年1月份近40%,部分地区达到70%多。&外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数也会越来越多。&凌锋说。(插播科普:如果检测农贸市场100家,若有10家检测出H7N9病毒,市场阳性率就是10%。)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凌锋接受采访。唐梦霞摄活禽或者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流感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据省疾控通报,2016年,浙江共报告H7N9流感病例44例,其中入秋后共报告21例。44例病例中,年龄在60岁及以上人群占4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0%。其中43例有涉禽(场所)暴露,占97.7%,高于2015年的90%。从H7N9禽流感流行规律来看,1、2月份是高峰期,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后,接下来会相对减缓。但散发病例仍有可能陆续出现,且从流动摊贩购买活禽后感染所占的比例会增大,防控形势严峻。凌锋提醒,若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且在近期接触过活禽,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问诊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的禽类接触史。专家建议:改变禽类消费习惯记者:如何预防?凌锋:如果在购买活禽时,没有任何防护,感染的风险会比较大。所以建议非要购买活禽的消费者们,去市场时戴上口罩,接触后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同时,建议消费者应转变消费观念,尽量不要购买活禽,少跟活禽市场接触,少饲养活禽。改吃冷鲜鸡、冰鲜鸡等。记者:我们还能吃鸡吗?凌锋:吃煮熟的食物不会传播流感病毒。据悉,新流行季H7N9病毒基因分析发现与以往流行季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浙江H7N9流感疫情在新流行季呈现3个特征:疫情分布较广;暴露比例高,活禽接触仍是主要的感染来源,且从流动摊贩购买活禽后感染所占的比例增大;农村病例所占比例较大。进入流行季的发病高峰期,大家要做好四方面预防:1、避免前往交易市场的活禽摊档,老年人、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免疫低下的人尤其需要注意。2、提倡改变传统禽类消费方式,尽量到定点&杀白上市&的农贸市场购买禽类产品,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要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3、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4、如外出旅游,应远离野鸟、活禽及其排泄物等;接触后,须尽快用肥皂和洗手液洗手。若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问诊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的禽类接触史。【浙江新闻+】关于H7N9,你需要知道这些!1、什么是H7N9?这要从流感病毒说起,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在我国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2、H7N9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主要表现为: 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a、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b、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c、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3、H7N9会通过什么渠道传播?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按照以往经验,大部分H7N9病源来自鸟禽类,但不排除与猪等其他动物有关的可能。4、哪些人是H7N9的高危感染人群?由于禽流感主要在禽类中流行,因此经常接触禽类的人群,如兽医和长期从事鸡、鸭、鹅等动物饲养、贩运、屠宰的人员要注意预防,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更要注意远离病禽的羽毛、粪便等。此外,他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5、H7N9禽流感如何预防?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介绍,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采取以下措施是预防感染的有效举措:a、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b、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c、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d、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不喝生水。e、保持手部卫生,常洗手。f、在制作食品之前、制作之中以及制作之后,餐前便后,处理生禽畜肉和生鸡蛋后等均要洗手,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g、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市民需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地吐痰;避免接触发热病人。体弱者到医院看病时,建议佩戴口罩。6、吃禽肉和猪肉产品安全吗?吃煮熟的食物不会传播流感病毒。烹调时使用的正常温度能够使流感病毒灭活(食物所有部分达到70℃&&滚烫&&没有粉色的半生部分),因此吃正确制备及烹饪的肉是安全的,这包括家禽和猎鸟。不应食用患病和因病死亡的动物。在出现疫情的地方,只要肉类产品在制备过程中是经过适当烹调和处理的,便可安全食用。食用生肉和未经烹调的含血食物是高危行为,不鼓励食用这类食物。7、小提醒尽量不要接触活禽,生鲜禽类食品要熟透后食用,相关从业人员要做好职业健康防护;春季为传染病多发季节,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必要的个人健康防护。
[责任编辑:王瑾芸]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南方再度进入H7N9禽流感高发期 普通人如何预防
&&&& 来源:
南方再度进入H7N9禽流感高发期 普通人如何预防(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昨天(1月14日),浙江和福建又通报确诊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病情危重。专家指出,H7N9禽流感已再度进入高发季节,须高度重视冬季防控工作,特别是避免活禽接触和污染。
中国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冯子健说,目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省份,从去年10月至今已报告24个病例,散发病例增加明显。
冯子健表示,从我们的观察看,这些病例的基本特征与去年4月的疫情的基本特征没有什么新的变化,这些病人大多数就是70-80%发病前都有活禽暴露史。现在初步对病毒序列的分析,没有发现病毒有新的重要变异。同时,就目前来看H7N9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仍然是从禽到人,没有有效的人传人的证据。感染者大约有七成以上都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活禽市场仍然是最主要的导致病例发生的暴露场所。
那么面对禽流感,公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防措施:
关注“中国天气网”微信公众号
编辑:黄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进入H7N9疫情高发期,如何安心迎鸡年 - 嘉兴在线健康频道
进入H7N9疫情高发期,如何安心迎鸡年
改买冰鲜家禽 染病风险大降
指导专家/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周斌
2014年至今,广州市已累计报告了3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病死率超过五成。今年头半个月,广东全省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1例,死亡2例。专家指出,当前全省进入H7N9疫情高发期。
什么样的人群特别容易被禽流感病毒盯上?活禽市场休市结束后再到市场买鸡,是否就可以放心了呢?有什么方法可以远离禽流感呢?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周斌。
广州人感染病例 就医不及时导致延误用药时机
数据显示,自从2014年初广州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来,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报告病例35例,感染病例集中出现在每年冬季到次年春季。广州市疾控中心在调查中发现,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主要为有活禽暴露史者,如从事禽鸟养殖、销售、运输、宰杀等工作,经常前往活禽交易市场,接触过禽鸟类排泄物或尸体者。
张周斌介绍,在感染禽流感后,年长者、有基础疾患者、慢性病患者、孕妇、胖人、心肺功能不全者、拖延就医者,有极大风险发展成为重症或死亡。在这35名患者中,20人最终不治,病死率达57.14%。
以2016年入冬以来计,广州市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5例,病例呈现散发态势,尚未发现病例之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张周斌特别指出,这5个病例发病后,都存在就医不及时的现象,“根据我们的数据统计,这些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后,就医最快的也是3天后,最长的达7天,延误了抗禽流感病毒用药的最佳时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病例发展成为重症。”
近期市场外环境H7N9样本 阳性率明显高于前两年
目前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以下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获得感染;在发病前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获得感染。广州市、广东省甚至全国的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均与活禽或者活禽市场暴露有关。
2016年入冬以来,市疾控中心在原有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监测范围,增加了采样数量,在原有每月120份环境标本的基础上,增加到了每月240~400份。
近期监测显示,广州市的外环境H7N9市场阳性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最近的监测结果,外环境H7N9市场阳性率为36.00%,明显高于2015年(11.11%)和2014年(8.00%)同期水平。”张周斌说,因此需要利用休市,也就是关闭活禽交易市场来降低市场污染。“好比我们的家或者办公室,要定期进行卫生大扫除一样。”休市期间,政府部门会有序组织对活禽交易档口进行彻底地清洗、消毒,以净化市场禽流感污染,降低人群感染风险。~18日,广州市采取了连续三天的休市措施,监测结果显示,休市的第1天、第2天和第3天,市场阳性率比休市前分别下降了47.04%、64.70%和70.58%,说明休市对于净化禽类交易市场禽流感污染效果显著。
集中屠宰 可极大降低禽流感传播风险
在非禽流感疫情流行期,广州市采取的是一月一休市措施,即每月固定一天时间进行休市。鉴于近期禽类交易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明显上升,且广州市以及广州周边地区已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在每月一休市的基础上,广州市政府决定,今年1到3月,每月的16日到18日全市休市。
有了休市措施,是否就可以完全放心了呢?广州市疾控中心的监测发现,尽管休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污染,但复市后,由于种种原因,市场的禽流感病毒污染率很快就上升到休市前的污染水平,对人群感染仍有潜在风险。因此,实施活禽交易限制是降低人群发病风险的最根本措施。目前政府考虑到广州市民喜好吃鲜的习惯,有计划有步骤的分片实施活禽交易限制。“我们倡导广大市民,建立合理的禽类产品消费习惯,远离活禽。”张周斌表示。
他介绍,集中屠宰,并经过清洗处理的生鲜家禽可极大降低禽流感传播风险。因为接触活禽的人主要限于集中屠宰点的相关人员,这个为数不多的人群完全可以通过专业防护设备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严密保护,从而有效地切断了禽流感传入人群的途径。另外,集中屠宰还有利于对市售家禽实施检疫和管理,将禽流感的疫情控制在源头。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也可以立即找到源头,尽快消除隐患。
小贴士:七招助你远离禽流感
张周斌提醒,市民应从以下几方面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禽流感感染。
1.要远离活禽,不私自养殖活禽,不自行宰杀活禽;要购买、食用有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
2.如在野外发现生病或死亡的野鸟,不要轻易接触,应及时报告所在地区的野生动物(林业)管理部门。
3.注意饮食卫生,禽肉、禽蛋等一定要煮熟煮透食用;注意厨房卫生,砧板做到生熟分开。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接触禽鸟或其粪便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眼睛、口鼻。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注意生活、工作环境整洁、通风。
5.从事家禽养殖、运输、销售、宰杀等的职业人群在接触禽类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口罩、穿工作服等),接触后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发现病、死禽及时报告农业、林业管理部门,以及时妥善处理。
6.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注意饮食多样,均衡营养。
7.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并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禽类接触史、是否去过活禽市场、近期去过哪些地方旅行等。(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卫计宣)
来源:&&&&作者:&&&&编辑:张丽萍&&&&责任编辑:唐男
& 冬季雾霾天气频繁出现,成为常态。雾霾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颗粒物,给健康带来不小的威胁。
& 是不是觉得不能容忍耳朵里的耳屎?抑或总是忍不住想要“掏一掏”耳朵才舒服?临近春节,市民大都喜欢到菜市场去买活禽烹饪,这也大大增加了暴露的机会,因此春节前后更是H7N9禽流感的高发期。市民需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感染。市民平时要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不接触病、死禽。食用禽肉要煮熟、煮透。 &&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进入h7n9高发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