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著作好象有过一本著作,还是手稿来着,篇幅不长

Copyright (C) 2015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X3.2(京ICP备号-1)&电话: 010-主人公网邮箱:;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手稿上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丰富有趣又激情
张福公 鲁宝
07:31 来源:澎湃新闻
6月26日至6月30日,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历史研究所所长亨克·华尔斯(Henk Wals)教授,研究部主任列奥·卢卡森(Leo Lucassen)教授、高级研究员雅普·克鲁斯特曼(Jaap Kloostermann)教授及文献收集部负责人马林·范德海登(Marien van der Heijden)博士来到南京大学参加了系列学术活动。6月27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张异宾教授与亨克·华尔斯教授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希望在网站信息互动、研究成果译介、人才培养计划以及经典文献建设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合作编译国际社会史研究所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等重要项目,将有助于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文献平台和国际视野。先前,南京大学已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历史研究所带回的一批马克思恩格斯重要手稿复制件,目前开始供学生和学者在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使用。南大方面表示:“不对社会开放,只供专业学者和研究生做研究参考,不做商业目的使用。”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张异宾教授与国际社会史研究所所长亨克·华尔斯教授在中心会议室签订协议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是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档案的主要保存地之一,也是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的重要成员单位。这里珍藏了超过三分之二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遗产,因而成为全世界社会历史科学研究者的“朝圣之地”。那么,它究竟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遗产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穿越到马克思恩格斯文献遗产所经历的那段漫漫旅途。 日下午,马克思在他书房的安乐椅上,平静而又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手边散落的这些杂乱无章、字迹潦草的手稿会经历一番怎样的惊心动魄之旅。根据这位老人的口头遗嘱,他的小女儿爱琳娜和挚友恩格斯成为其“文献著作的处理人”。处理完后事,他们随即开始整理这间面朝伦敦梅特兰公园的书房。没想到的是,这项工作整整持续了一年左右,恩格斯从中找到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手稿以及他与马克思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由于编辑《资本论》手稿的需要,这段时期全部手写材料都搬到了恩格斯的住处。日,恩格斯逝世,8月27日,他的骨灰被葬在伊斯特勃恩比奇角灯塔附件的大海中。根据恩格斯的遗嘱,所有马克思的文献手稿都移交给爱琳娜,马克思恩格斯的藏书和往来通信则交给德国社会民主党。然而,此后不久,悲剧接踵而至:1898年3月,爱琳娜去世,她手中的大部分手稿寄给她的姐姐劳拉·拉法格和姐夫保尔·拉法格;1911年拉法格夫妇双双离世,马克思的遗稿再次一分为二:一部分由马克思长女燕妮的后人继承,另一部分则通过各种渠道归入德国社会民主党档案馆。由于种种原因,德国社会民主党整理出版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的计划一再搁浅。与此同时,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列宁的支持下,梁赞诺夫成立了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招募了一批专业人员组成国际通信员网络,竭尽全力收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遗产,并着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1)的编辑出版工作。然而,好景不长,随着1933年纳粹全面掌握德国政权,这些珍贵资料再度陷入危险境地。庆幸地是,社会民主党立即采取行动,将这些遗稿运出了林登大街的党档案馆。当纳粹分子查封党档案馆、追查这批资料的时候,所有资料已经被一名社会民主党人伺机越过丹麦国境,成功转移到哥本哈根,从而逃过了一劫。紧接着,故事的转折点发生了:由于德国社会民主党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问题,设在布拉格的流亡执委会决定出售马克思恩格斯的遗著。于是,1935年社会民主党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与莫斯科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谈判,但最终由于售价和政治等原因,谈判以失败告终。随后,流亡执委会将目光转向1935年成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并于1938年5月正式签订出售协议。不过,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随着1940年夏德国纳粹攻占荷兰,马克思恩格斯遗著不得不被再次通过水陆两路分别运往伦敦和巴黎。二战结束后,藏匿各处的资料才得以相继回到国际社会史研究所。至此,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研究所收藏了超过三分之二的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对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考证版(MEGA2)的编辑出版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国际著名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辑学家、MEGA编辑促进会主席罗尔夫·黑克尔对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给予了高度评价:它是一所受人尊敬的学术机构,是全世界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天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比作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的取经圣地是一点儿都不为过的,但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始终是一个远在西天却又萦绕心头的谜。2008年,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代表团访问了这座学术宝藏,并带回了一批重要手稿的复制件。就这样,这些历经风雨的珍贵手稿第一次向中国学者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 学习了那么多年的“大课”,却没有亲眼看一看他们当时写作的亲笔书稿、字迹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很遗憾?!想不想亲眼看看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思想手迹,亲手触摸几百年前充满激情与力量的笔墨,欣赏名著诞生之时妙趣横生的草图、插画?下面这张图是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一页,左栏是工整优雅的笔迹,右栏空白处则用素描的手法勾勒满了人物漫画。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一页我们都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包括以费尔巴哈、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和以赫斯为代表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彻底清算。而此前马克思与赫斯是非常要好的同路人,久别相逢都是彻夜长谈,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从德意志专制制度到共产主义革命,无所不谈,友谊至深。可是俗话说得好,一言不合就批判,马克思随即就批判了当时还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合著者的赫斯。这种毫不留情的批判态度伴随马克思的整个理论生涯,但是这不是一种意气用事,也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种真理至上的精神,这种精神让马克思一辈子树敌无数,可是没有一个是他的私敌。恩格斯也是个诗人,下面是恩格斯1836年写的诗歌,旁边画了各种搞怪的卡哇伊的图片,有河马、奔驰的俊马、人头像和一把宝剑,这也与其“将军”的昵称相符。趣味横生。 1836年恩格斯作的诗歌手稿一页恩格斯还为青年黑格尔派画了一张讽刺画,这是1842年,恩格斯在英国的日子里,放弃了符合他工厂主身份的社交活动,与工人交往,结识了不少工人运动的领袖,在实践中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后来写作了著名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与《国民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精神是绝对瞧不起只知道空谈的鲍威尔及其伙伴的。 1842年恩格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所作的讽刺画除了大部头的《资本论》以外,马克思在晚年也研究了古代人类史和地质学等,留下了人类学笔记和地质学笔记。下面这张图就是《地质学笔记》: 马克思晚年的地质学笔记很多生物演化图和计算公式,不得不让人感慨:马克思的思想真是丰富多彩,在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下面,又充满着对生命的好奇心和童趣。就像那首歌唱的那样,马克思并非是教条古板,也不是一脸苦大仇深。当代中国广大青年一代以自己的方式重新阅读马克思,在那里找到了正义、责任、批判和怀疑的精神,那渴望自由的心灵在马克思那里得到了共鸣。可以说,一旦接触到真正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而不是教科书里给我们灌输的那套形象,一旦真正越过语言的栅栏,我们很容易被两位思想家丰富、有趣而又充满活力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从马恩的原著和手稿开始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有源头活水,才能越走越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共产党宣言》手稿和《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自注本纳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的遗稿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而真正享有这份精神财富的最好方式莫过于认真研究、继承和发展伟人的精深思想。而借助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始手稿进行深入研究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不可绕过的重要环节。 《共产党宣言》手稿首页
责任编辑:梁佳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马克思
澎湃新闻APP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恩格斯著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