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户外拓展迪化校区还在吗

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第九分校来龙去脉
我的图书馆
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第九分校来龙去脉
黄埔军校第九分校&&&&&&&&第九分校前身最早为杨增新、金树仁主政新疆期间的讲武堂。&&&&1933年,盛世才任新疆督办期间,改名为新疆军官学校。&&&&1942年,蒋介石携夫人巡视迪化时,盛世才建议改组。&&&&日,新疆军官学校奉命改组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分校,并以当时在校受训的第六期学生改为第十八期,独立第六队及第七期改为第十九期,独立第二大队(步、骑、炮、通)等四个队及第八期改为第二十期。&&&&第九分校校址原为新疆军官学校校址,位于迪化东门与近山“一炮成功”之间。这里为一无名山岭,但可以藐视迪化全城。左宗棠平定新疆回族之乱时,由哈密向迪化进军,迪化城为回兵据守,不能进入。左宗棠集重兵于该一无名山岭,欲全力破城,只放一炮,回兵就全部溃败而去,左宗棠获全胜。后左宗棠在山岭建炮台,以资纪念,并以“一炮成功”名之,第九分校校址位于此处,颇收景仰先贤,激发青年志气之效。&&&&第九分校自奉命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分校后,校本部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蒋介石委任盛世才为主任,训练单位含学生总队、军官教育队、入伍生预备教育班、通信教育班、警卫营。&&&&第九分校学生来源,系新疆十四个民族青年中招收而来。十四个民族除汉、蒙、索伦族外,其他民族均信仰回教,且秉性勇敢、善于骑射。&&&&国民政府认为新疆待开发,内地与边疆文化应该交流,由抗战期间的成都本校拨部分入伍生入第九分校。后成都本校征询学生志愿,一时掀起“开发边疆”的高潮,共计有学生500名,配全副武装,车运历时两个月到达迪化分校受训。500人中且有各兵科教官数十名随行,他们对第九分校今后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该批学生毕业后,均分发当地部队服务,其后在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大多壮烈成仁。&&&&日,第九分校奉命施行新制,其规定要点为:&&&&1、受训步科学生四中队,骑兵科学生三中队,炮、工、辎、通、战车等科学生各一中队;&&&&2、分校所在地,因一般文化水准较低,每届招考新生程度也未能适合要求,为补救,所以将原有入伍生预备班予以保留,对新生入军校后给予相应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1947年4月,第二十期学生毕业后,第九分校奉命改组为第六军官训练班,第九分校历届毕业生数字,共计1044名。黄埔军校(新疆迪化)第九分校概述  一、分校沿革  该分校之历史应溯源自前清“武备学堂”、“武备速成学堂兼兵目学营”、“陆军小学堂”、“将弁学堂”。辛亥革命后,最早为杨增新、金树仁主政新疆之“讲武堂”、“陆军军官学校”。1933年,盛世才任新疆督办时,易其名为“新疆军官学校”。1942年,蒋介石亲赴西北考察,派其夫人宋美龄暨朱绍良巡视迪化时,全市都挂上了中华民国国旗,显示青天白日遍新疆。此时盛督办接受改组军校建议。翌年3月27日,奉命改组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分校,并以当时在校受训学生之第六期改为第十八期,第七期改为第十九期,第八期改为第二十期。1944年5月,国民政府鉴于该分校学生素质较低,且在新疆招生不易,乃将成都本校入伍生团第三营之学生送往迪化,为二十期学生。军官队学员分别编入第十八、十九、二十期。复将新疆军官学校时期之第一至五期毕业生调回九分校补训,依各期毕业先后,分别改定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十二、十三、十五、十六期。各期学生之一贯教育目标为“训练军事人才,巩固边防”。  二、校址—“一炮成功”  该分校校址原为新疆军官学校校址,位置于迪化东门与近山“一炮成功”之间。“一炮成功”昔为一无名山岭,但可瞰制迪化全城。清朝钦差大臣左宗棠平变乱,由哈密向迪化进军,迪化城为敌兵所据,不能入。左氏集重兵于该一无名山岭,欲全力破城。甫一炮,而敌兵尽溃,大获全胜,左氏于山岭建炮台,以资纪念,并以“一炮成功”名之。该分校校址位于此处,颇收效先贤,激发战志之功。  三、组织简况  日,该分校奉命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分校,组织方面亦有变更。校本部长官为主任、副主任,下设政治部、教育处,训练单位含学生总队、军官教育队、入伍生预备教育班、通信教育班、警卫营,组织尚称完整。重要人事为:新疆省督办盛世才兼主任,龚愚为副主任,邱毓熊为政治部主任,郭文渊为教育处处长,李廷玉为学生总队长,汪明时为警卫营营长。1944年8月,盛世才调农林部,由副主任龚愚少将暂代主任。同年12月龚代主任他调。1945年春,该分校奉命与一分校合并,由前第一分校主任刘仲荻中将任主任(未到差)。中央再派宋希濂中将为主任,唐井然副之,下设办公室、教育处、政治部、总务处、会计室,并委谢淑周为教育处处长,卢光远为学生总队长(后由赵安常继任)。  四、政治环境及学生来源  该分校在盛督办治理新疆环境下成长。盛氏治疆方针在于贯彻六大政策,即:一曰反帝(日本帝国主义);二曰亲苏(苏联);三曰民平(各民族一律平等);四曰清廉(澄清吏治);五曰和平;六曰建设。六大政策又以清廉政策为基础。为此还成立了财政监察委员会,随时到各机关检查账目、库存、审核预决算。凡地方官吏、军官贪污款项达一百元者即行判处死刑。盛氏心腹团长权中海因吃空额而被枪决了。同时,还有几位县长也因贪污被枪决。于经济则采取限价政策,行实物补给,以致供求相应,物价平稳,军公人员月入有余,故均能专心从公。盛氏做法着实迷惑了不少人,有的还认为其是开明或进步督办。  该分校学生为在“民平”政策号召下吸取各民族之知识青年。故新疆境内14个民族俱为学生来源,14个民族包括汉、满、回、蒙、维吾尔、哈萨克、锡伯、塔塔尔、索伦、乌孜别克、塔蓝旗、柯尔克孜、白俄罗斯等。除汉、蒙、索伦族外,余均信仰伊斯兰教。大多秉性勇敢,习于骑射。龚副主任任职后,深认新疆亟待开拓,内地与边疆文化尤应交流,乃建议由成都本校拨部分入伍生入该分校。后成都本校征求学生志愿,一时掀起“开发边疆”高潮,计得学生五百名,配全副装备,车运历两月抵迪化该分校受训,此即基于龚氏之建议。五百人中且有各兵科教官十数员随行,其对以后该分校教育禆益甚巨。该批学生毕业后,分发原则为“自愿选择,统一分配”相结合,除少数依中将以上部队指挥官之申请,分发于内地者外,均分配于新疆地区下列单位:南疆四十二师一二八旅,北疆七十八师一七九旅、一七八旅、二三一旅、二二七旅,国境边防大队,联勤总部驻新供应局。  五、修订编制  日,军训部呈奉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核准实施,兹仅就该分校有关者,分一般调整要旨及特定事项,分述如下:  1.一般调整要旨:  ⑴ 确定本校暨各分校收训学(员)生名额及其编制系统表,将学(员)生编队、特科各队、军官教育队、练习团(营)改属教育处(原直属教育长或主任),俾收管训一致,学术统一之利,并规定每一总队,直辖六队至十二队,取消大队部。⑵ 军官补习教育队(即学员总队),以由各战区干训团收训为原则。现因各战区干训团,尚未完全成立,故暂仍照办。嗣后或改为学生总队或停办。视需要行之。⑶ 确定教官、助教及预备教官之名额,每队原分三个教授班者,现改为二个教授班。其他职员、士兵伕、工匠名额,亦按事实需要予以确定,并将课、股、组等名称取消,重行调整,使本(分)各校归于一致。⑷ 各分校之政治部、会计室,由政治部、军政部另案调整。⑸ 各分校办公处(除七分校外)改称为办公室。无线电台由教育处改属办公室。军械科由总务处改属教育处。⑹ 各分校经理处(除七分校外)改称为经理科,军医处改称为军医科,直属于总务处。休养室扩大为附属医院。营缮委员会,校阅组裁撤,归总务处办理。⑺ 各分校之步兵教育军士连裁撤。练习部队改称为练习团(营),依各分校需要,分别编制。⑻ 调整时凡原职名称不符者,呈请改委,超级者准予支原薪,继任人员应按新规定办理。如有溢额军官,送本校及各分校之军官教育队收训。其余人员由该分校造册报本校核办。  2.对该分校特定事项:  ⑴ 该分校系新成立,兹规定收训步兵学生(员)各一总队,每总队均直辖十二队,不设大队部。⑵ 炮、工学生队各一队,如无器材,暂不设置。  六、减缩编制  日,奉军委会(三三)会办训渝字第七三二三号令:“关于军训部所属各军事学校,由军训部统筹编制,紧缩员额,增加待遇。裁减编并学校,除有作战任务各学校之练习团、特务团、特种部队另行办理外,应按照编制裁减百分之四十,并将办理情形暨编制呈核。”同月11日,复奉军训部人字第四六三号通令:“为调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各分校)编制,调整编制会议决议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各分校)自二十期起实施,今后每校以大队计算,只暂时保留入伍生总队部,至学生分科教育即取消入伍生总队部。俟呈奉军委会核准施行。”翌年元月十六日,军训部调整军事学校编制小组会议,对编制之调整决议如下:  1.有关改制事项:  规定该分校收训学生为十二个中队,步兵科四个队,骑兵科四个队,炮兵科一个队,工兵科一个队,辎重兵科一个队,通信兵科一个队,共计十二个中队。  2.对该分校调整编制规定:  ⑴ 原编制规定收训步科学生一大队(四队),骑兵科学生一大队(四队),特科学生一大队(炮、工、通、辎各一队)合为一个总队。新编制规定收训步科学生四中队(得编为一个大队),骑兵科学生三中队(得编为一个大队),炮、工、通、辎、战车等科学生各一中队(均不设大队部),合计为十二个中队,等于前一个总队。⑵ 总务处原有之工务科,兹因教育处已增设教育器材修造工厂,故该科全部撤销。⑶ 该分校所在地,因一般文化水准较低,每届招考新生其程度亦未能适合要求(高中程度)。为补救计,故仍将原有之入伍和预备班予以保留,俾新生入伍施以预备教育,而提高其程度。⑷ 将原有总务处管理科之运输事宜由特务营办理。⑸ 原有之学员总队,因留待该分校前一至五期毕业学生补训,加强党义及精神教育与技能之处,故仍予以保留,俟补训完毕,即另令撤销。  七、结束与改组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即日,该分校五百余名师生全副武装参加迪化各界及驻军庆祝抗战胜利大游行,游行队伍之欢呼声、歌声、枪声(校方规定学生每人五发子弹,听号令向天鸣枪,以示庆祝)此起彼伏,响彻云霄。1947年4月,第二十期学生毕业后,该分校奉命于8月撤销,改组为第五军官训练班,主任刘啸凡,副主任姜明文;该班举办两期,主要培训部队中未经正式军校受训的下级军官。此外,还举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对空演练训练班”、“高山滑雪训练班”各一期。1949年9月,该班于此业已结束。该分校自1929年起到1949年止,计20年,共培训学(员)生计二千余名。龚愚代主任()贵州婺川人,炮兵五十五团团长,1926年10月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英国炮工通军校毕业。后任陆军总司令部第六署署长,台湾三军联合参谋大学中将教育长。龚愚又名愚,贵州人。1929年5月毕业于第六期交通兵科。他不但是的小同乡,而且是何的近亲。龚愚是经何应钦的保荐到军令部第二厅出任副厅长兼代厅长并全权主持厅务的。像他这样一个既非军统系,又非武官系的厅外人士,如果不是有何应钦这样的背景,是不可能这么快走上指挥整个情报厅工作的代厅长岗位的。由于他在第二厅内没有可靠的班底和处理情报的基础,仅三个月之后,就被刚从美国回来的武官系首领侯腾轻易挤下台去。&在成都本校大操场西边,修有一个基本射击场和战斗射击场。战斗射击场是由成都分校一个叫龚愚的队长负责设计、指导施工的。龚系黄埔军校六期毕业,英国留学生,曾主办过贵州扎佐陆军演习场,故龚的设计施工全是仿照英国陆军演习场设计的,只有标示散兵活动的各种活动靶。并无进行战斗活动的各种地形、地物设备,因而实际上这里只能是一个活动靶场。&蒋德裕()河南滑县人,中央军校第九分校(新疆分校)第三期,后任国民革命军新疆骑兵第一师少将师长。西北长官公署长官马步芳身边亲信,盛世才当年的磕头兄弟。1949年(民国38年)5月15日夜,新疆赴兰国民党退役军官蒋德裕纠集刘自力等6人,潜入兰州市左公东路69号宅邸,用猎枪、利斧、铁锤、木棒等凶器将南京政府少将参议邱毓熊(盛世才小舅子保安司令部政训处长)、邱父邱宗浚(盛世才岳父,前新疆省建设厅长)、妻费伯萍、子邱光锐、邱光华、女邱光丽及友人、勤务兵、保镖共计11人杀毙,第9分校(新疆分校)副主任唐井然(1907-)号晓潮,湖南宁乡人,长沙分校第3期步科、特别班第5期毕业。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边务科少将科长,1939年4月任蒙古移灵护送专员。1942年任军令部少将处长。中缅及第十一集团军司令部高参,与日军在云缅边境、滇西怒江畔、平戛、龙陵、芒市血战。1945年9月任中央军校第9分校(新疆分校)副主任,1946年任整编骑兵第1师骑兵4旅旅长,日授少将军衔。1949年8月被免职,调任新疆警备总司令部少将高参,9月在新疆阿克苏参加起义。唐井然将军传略()&&&&&&&&字晓潮,湖南长沙府宁乡人。黄埔军校长沙分校第三步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五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令部高参、国防部二厅五处处长、中央军校第九分校付主任、大队长、迪化中训团教务主任、骑四旅旅长兼莎车、和田警备司令等职。少将军衔。&&&&&&&&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五日参加新疆和平起义,起义后到新疆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学习。一九五零年底调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二军五师任付参谋长。&&&&&&&&一九五一年四月一日被喀什军区军法处错判处死,一九八四年八月三日经乌鲁木齐军事法院复查审理后,宣判撤消喀什军区军法处对唐井然的错误判决,恢复其起义人员名誉。至此三十三年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但没有落实相关政策:诸如对株连子女的安抚、合法遗产的归还、受害人的善后事宜等等。)&&&&&&&&&&&&&&&1940年,唐随宋希濂11集团军在云南同入侵缅甸、云南的日本侵略军大战,且三战三捷,收复龙陵、腾冲等地而闻名于世。&&&&&&&&&1941年,日军入侵内蒙,唐授命迁成吉思汗灵柩安葬于甘肃兴隆山,以维系内蒙古人心。路径延安时,宁乡云山书院恩师谢觉哉骑毛驴会见唐,在杨家岑受到当时周恩来副主席亲切会见并称赞唐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做了一件大事。因公务在身而别。《内蒙古自治区志》(年鉴)&&&&&&&&&1945年,又随宋希濂去新疆乌鲁木齐在中央军校九分校人任付主任(宋为主任)。此期间营救过新疆学院教授张紫葛、陈平章(陈力)免遭特务逮捕。此外,还参与了平定“伊宁、塔山”暴动。&&&&&&&&&&1946年~1948年,宋希濂任命唐为整编骑兵第四旅旅长(少将军衔),驻军叶城、莎车、和田等中印边界戊边,兴修水利。《湘乡文史资料》第一辑。&&&&&&&&&&1948年当时在新疆,分裂祖国的东突分子活动非常猖獗,唐果断行动,对东突分子采取了严密的监控措施,稳定了当时的社会局面,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做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1951年,唐率部参加新疆和平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二军五师副参谋长。1951年4月不幸被喀什军区军法处错判处死。&&&&&&&&&&1984年8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乌鲁木齐军事法院复查审理,原判认定唐井然起义后的问题,没有证据,不能认定。故宣判撤消喀什军区军法处对唐井然的错误判决,恢复其起义人员名誉。三十余年沉冤得以昭雪。乌军事法院(1984)刑复字第69号。文中提到唐井然死后33年获乌鲁木齐军事法院平反昭雪,恢复其起义人员名誉,但未落实相关政策,对株连子女的安抚,合法遗产的归还、受害人的善后事宜等等,尤其是最后一条,非常重要,如今出版的大量文史资料,仍然将唐井然作为特务和反对新疆和平起义的反面典型加以污蔑,实在不该。泱泱大国,政权已固,当年在新疆的荒蛮之地,一个抗日英雄,因为克扣军饷被免职,但他没有去台湾,随赵锡光在南疆和平起义,1950年在草湖农场接受审查和劳动,年底回阿克苏任解放军五师副参谋长。镇反运动爆发,唐井然在阿克苏被当作“大特务”枪杀,当年的新疆日报以大幅版面刊登,在新疆人民心目中留下十分恶劣的影响,笔者在此以微弱的声音为唐井然鸣不平,以正视听刘啸凡,黄埔军校第二期炮科毕业。原名刘琨,别号少帆,改名啸凡,湖南衡阳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五期、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毕业。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黄埔军校党军第一旅第三团排长、连长,国民革命军连、营、团长。1933年对江西中央红军的围剿和追堵作战,任北路军第八纵队第九十九师第二九七旅第五九四团团长,贵州遵义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后任中央宪兵司令部第六团副团长,南京卫戍司令部警卫处长,训练总监部少将训练委员,峨嵋山中央训练团办公厅副主任。1944年6月任成都中央军校教育处少将高级教官,中央军校迪化高级训练班少将主任。1948年12月任中央军校(第二十三期)办公厅总务处少将处长。1949年初调台湾任职。&中央军校第9分校教务处长谢淑周,号映轩,湖南新化人。黄埔军校第6期步科毕业。曾任第71军87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4年参加龙陵对日反攻战,1945年9月任中央军校第9分校教务处长,1946年任第42军128师副师长,1948年任第118军217师少将师长,1949年2月任第122军217师师长兼湖南省大庸县县长,10月16日在湖南大庸被俘1、 军官训练班教育长 文升乔 少将 &湖南湘潭人,1909年出生。22兵团27师第1副师长,农9师副师长。1955年3月调任农7师副师长。1957年任兵团筑路工程处副处长,兵团工2师副师长。1968年被迫害自杀。时年59岁。教务处处长&赵安常&上校&1905年出生。新疆军区军政干校主任。其后不明。总务处处长 鲍慎吾 中校 其后不明。步兵队队长 陈增禄 中校&1916年出生。新疆军区军政干校中队长。其后不明。骑兵队队长 郭永周 中校&其后不明。炮兵队队长 张象坤 中校&其后不明。教官 王风麟 上校&新疆军区军政干校副大队长。其后不明。教官 周智远 上校河北乾安县人。其后不明。&1944年春天,在抗战处于决战之时,蒋介石来到陕西汉中参加中央军校第一分校第十八期学生毕业典礼,其二儿子蒋纬国(远征军206团营长)当时也在汉中,随行一起观看山地兵团的实战演习。第一个项目是攀绝壁,以抓钩往山崖头一摔,迅速攀绳而上,一个崖接一个崖,很快就上了山顶,向敌人冲锋夺阵。还有飞越山涧,两座陡立的石山,相隔几百米左右,中间峡谷,山地步兵以枪榴弹发射牵引绳到对面,然后滑人、持枪射击…。场面险象环生,观众无不惊叹!&&&&此后,国民政府在军事方面精兵简政,所有军事机关大量缩编,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奉命裁撤,营房、设备一部分编为远征军第206师,另外一部分拨给中央军校第九分校(黄埔军校新疆迪化分校),九分校主任仍由刘仲荻担任,刘仲荻因强烈要求上前线参加抗战,故旋任由黄埔军校师生改编的中国第一山地步兵师师长。(九分校主任由宋希濂接任)我十岁时,到了乌苏县四棵树小学念书,听说校长和教师是从苏联来的都很好奇,因我从三岁起学过藏文、蒙文,在班里我的学习成绩最好,毕业后又让我参加考试,全县录取了两人,我十五岁考入了迪化蒙、哈、克简易师范学校。十七岁时,我被录取到新疆陆军军官学院政治理论系(预科一年),这是我一生重要的思想转折点。正在少年的迷茫朦胧中,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喷薄四射的光芒。那时正是驻迪化八路军办事处在新疆播撒革命火种的时期,也是苏联援助建立新疆陆军军官学院的时期。这是一所完全苏联式的正规军事学校,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军事操典、管理制度,完全是从苏联搬过来的,教官、职员也大部分从苏联红军派来,就连学员也穿着苏式呢子军服、肩章、大衣、皮靴,甚至整个吃住生活待遇也都和苏联军校相同。每个月还发给学员家庭从当地领取三十斤白面。学校纪律管理非常严格,完全是军营生活,不能随便外出,违犯纪律要受到严厉的惩罚。上课开始有翻译,一年预科结束,学员都基本上学会了汉语和俄语。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苏联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和苏联红军反法西斯战争。更重要的是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抗日的八路军。八路军办事处的领导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任锡英等,都到军校来讲课。还教我们唱抗日进步歌曲,《太行山上》、《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延安颂》等,非常好听。从此,我才懂得了中国共产党是为工农劳苦大众利益奋斗的,八路军是人民的军队,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学校里流传着各种登载抗日消息和进步内容的报刊书籍,上面印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照片,书刊和讲课中的介绍,使我认识到他们是领导中国革命的伟人,是八路军的统帅,派八路军办事处来新疆是为各民族办好事的。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些从未听过的革命道理,感觉得那样的新鲜和巨大的吸引力,照亮了我那幼稚的心灵,引导我逐渐产生理想追求,走向思想成熟。就在我充满着进步向往的时刻,学校里的政治气氛突然发生了逆转。年月,听说宋美龄代表蒋介石飞临迪化,我们这所苏式军校突然宣布紧急戒严,关锁大门,全校人员一律不准离校。年月,盛世才亲自来到学校(他是兼校长),召开大会,他一反常态,大讲特讲反苏反共,并宣布两条命令:一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从即日起集体加入国民党为国民党员;第二是立即停止使用所有苏联教材,改用国民党的政治军事教材操典,并把学校名称改为中国国民党中央黄埔军校新疆第九分校。一夜之间发生突变,进来了一批国民党军官和部队,赶走了所有的苏联教官职员,收缴焚毁所有的苏联教材和进步书籍报刊,禁止校内一切进步活动并检举严查异党活动,学员全部换装,穿上国民党的黄军服,举行升旗典礼,取消过去的一切优厚待遇,并命令延长一年学习进行整肃。整个学校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惊、愤怒、恐惧和迷惘。我悄悄探问周围同学,大家都沉默无言,校园宿舍再听不到往日的欢笑。这时我已是年满二十即应毕业的青年,虽然一时还不知道今后会怎么样,但在心灵深处,已经深深地埋下了革命正义的种子,当时只是积压着胸中的不满,盼望早日离开这个变得令人窒息的牢笼。我暗自下定决心,硬着头皮混过一年,等待毕业离开军校,远走高飞,去寻找新的人生旅途。1944年月,我终于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离开了这所刚命名的新疆黄埔第九分校。但它毕竟仍是我的母校,她装载着我步入青年的欢乐和痛苦,她给我刻下深深地光明与黑暗的记忆。这就是我现在出任新疆黄埔同学会副会长的一段来历。新疆乌鲁木齐的迪化分校(第九分校)于1942年成立,由宋希濂兼任军校主任。该分校从1942年到1947年期间共毕业学员950人。虽然第九分校由于地处边远,以及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在规模上和知名度上不如其它几所分校。但是第九分校以优良的军政素质和“亲爱精诚”的黄浦精神成为了抗战时期维护新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核心力量。为抗日战争和维护国家的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分校总部大门第九分校学员举行分列式,现在的一直沿袭至今第九分校学员正在进行马术训练[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在西北,马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军事技能第九分校的骑兵中队第九分校步兵第二中队[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怒潮澎湃 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 纪律莫放松 预备做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 引导被压迫民众 携着手 向前行 路不远 莫要惊 亲爱精诚 继续永守 发扬吾校精神 发扬吾校精神黄埔军校迪化九分校往事 谢海啸同志回忆录来源:未知&&作者:农三师门户网站&&录入:admin&&添加时间: 16:12&&点击量:1212&&&&烽火岁月1941年8月, 当我还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时候,家乡湖北省光华县遭日本鬼子飞机的狂轰烂炸,父母亲与许多乡亲逃入当地山区。我与哥哥随一些逃难者,经多日艰难奔波到了陕西省汉中地区。国民党在当地设有战区学生指导处,收容沦陷区失学的大、中、小学生。我去了这个战区学生指导处,在这里遇到了我姑夫周振东(黄埔四期毕业,曾任第五战区交通处处长)的部下87师副官处主任李金铭。不久,我随这个部队到了重庆、昆明。后来87师去缅甸参战,因我年龄小,李金铭让我去成都找我姑夫谋生。1942年冬经姑夫联系,我被保送到成都的黄埔军校入伍生团ll连学习文化课,1944年5月上旬正式考入黄埔军校第二十期学生大队。学生大队有450名学员,都是各沦陷区的青年学生。军校命名这个学生大队为“远征西域班超大队”。5月中旬军校通知学生大队450名学员赴抗日大后方新疆迪化,到设在那里的黄埔军校第九分校学习训练。二十期的450名学生大队学员和20多名校本部的步、炮、工、通信教官乘20多辆汽车经广元、汉中、宝鸡、天水,到兰州休整了半个多月,之后继续前进。因新疆东部乌斯曼匪帮企图阻拦,我们在酒泉住了一个月并配发了枪支弹药。之后经星星峡前往哈密,到哈密后住入原苏联红八团大营房。休整几天后经鄯善、吐鲁番于8月2日抵达新疆首府迪化。黄埔军校九分校位于迪化市北门外。九分校教室、宿舍、校办公厅、教官住宅等均为苏式建筑。校园内还建有独门独院的小别墅。军校院内还有打靶场、军马马厩长廊、堆积马料的大草场、面积不小的菜园地。当年秋天,伊犁地区首先暴发了农牧民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武装冲突事件,在苏联政府支持下先后占领伊犁、塔城、阿山三个专区并组成了“东突厥共和国”临时政府。1945年4月,三区民族部队把国民党军队追击到乌苏,之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到玛纳斯东河岸,三区民族部队直逼新疆首府迪化。许多迪化市民和从伊犁、沙湾逃来的难民纷纷向哈密、兰州逃难,迪化城岌岌可危。迪化仅有的六个营兵力统统调往玛纳斯、呼图壁一带,以防止三区民族部队占领迪化城区。当时,守备迪化的城防任务交给了黄埔九分校全体师生。九分校具有战斗力师生总计七百余人,有即将毕业十九期步兵队、骑兵队,二十期骑兵队,还有一个从南北疆新招来的学生队,这个学生队和我们由成都来的450学生混编成步兵大队、步骑大队、炮兵队、工兵队、通信队、战车队。学校停课,边学习实用战术,边守卫省城迪化。步兵大队一部分学员守卫城内的警备司令部,还有一部分学员守卫东后街弹药库。十九期步兵队和二十期步骑队学员组成一个步骑大队,下属有四个中队。步骑大队队长(上校)姓黄,新疆人。副大队长姓赵,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中校军官。步骑大队担任迪化城防巡逻任务,巡逻的范围和军事要地较广较多:一炮成功、水磨沟、打靶场、三角地飞机场、三屯碑、二道桥、山西巷、西河坝、六道湾、七道湾、八道湾等。骑兵主要负责夜晚巡逻任务,时间为晚饭后至第二天天亮。黑山头是进入迪化市区的西大门,黑山头一带建有许多碉堡、暗堡、工事,是守卫迪化最重要的军事阵地之一,军校步兵大队、步骑大队、炮兵队、工兵队、通信队都有学员在此严密守卫。碉堡内台子上铺些麦草就是士兵和学员睡觉的床。轻、重机关枪做好了射击方向、距离的瞄准,一旦发现异情可立即开火射击。战车队(苏式四轮小装甲车)共有五、六辆装甲车负责守卫三角地飞机场。蒋介石为防止外来扩张势力支持而导致新疆独立,命令驻哈密二十九集团军火速调往玛纳斯河一带,同时命令驻河西走廊青海马步芳的下属部队骑五军进驻北疆木垒、奇台、吉木萨尔及吐鲁番、达坂城。骑五军军部驻迪化。由于国民党调进新疆的步兵新二军、骑兵第五军暂时稳往了新疆迪化及北疆一带的危机局势,我们军校学员收兵回营,军校开课了。学习课程主要是军事专业理论、现代军事技能、骑兵战术,还有政治课。另外,每星期都有一节维吾尔语课程。军校有两名维吾尔语教官。给我们讲课最多的是依明教官,还有一名是阿不都拉教官,两位教官的汉语说得很流利。依明教官的维吾尔文美术字写的很漂亮,我向他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维吾尔文美术字。后来我为一些大型活动写过维吾尔文会标。军校军马管理所有几十个当过骑兵的维吾尔族马夫,他们的工作就是喂养军马,我和马夫中的班长艾山是兄弟般的好朋友,他以前是骑兵部队的班长。他对我说:“新疆的戈壁、沙漠广阔无边,山区、农村道路复杂难行,所以骑兵很多,骑兵中维吾尔族士兵不少。将来你到部队要和他们并肩打仗、生活。你要做一个好的骑兵或者将来在新疆当军官,学会维吾尔语是非常重要的”。从此每逢课余时间或者星期天,我都到军马管理所向他学习维吾尔生活用语,他非常认真、耐心地纠正我单词的发音和语句的表达。星期天他带我去二道桥、山西巷子与那里的男女老少维吾尔族群众用维吾尔语交淡,我的维吾尔语讲话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我们骑兵科学员中有二十多位维吾尔族同学,两年后我就和他们用维吾尔语很流利地交流了。阿不都拉教官除了教我们维吾尔语还给我们教唱维吾尔语歌曲及舞蹈,我认真刻苦学习,成绩突出。我们唱的最熟悉的维吾尔歌曲有《达坂城的姑娘》、《和田谢里盖》、《喀什噶尔姑娘》。军校常常举办文艺活动,我多次扮演维吾尔族小伙子,许绍先同学化妆成维吾尔族姑娘阿拉穆罕,我俩边唱维吾尔语歌曲,边跳麦西莱甫舞蹈,博得军校师生的热烈称赞。走向革命道路的校友1944年8月以后,新疆陆军军官学校改名为中央军校第九分校,在校学员学习的课目按照成都中央军校教学大纲执行。归属国民党军事教学体制之后,政治课学员们学习《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党国方略》、《建国大纲》。九分校招生的学员除大多数是汉族外,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蒙古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回族等民族。学长们告诉我,国民党势力没有到新疆以前,各族学员受苏联革命思想教育很深,以前学习的政治课内容是马列主义教材,所学的军事本领是苏联教官训练和教授的。九分校从十九期至二十二期先后在新疆各地招收各族学员共计有二百余人,选送到四川成都本校接受军训,这些学员毕业后先后回到新疆,分配到国民党部队任职。其中有一些少数民族学员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国民党部队封锁,投奔到伊犁三区革命政府。他们是:九分校教官苏波(哈萨克族),进入三区后任民族军师长。九分校十九期学员曹达诺夫(维吾尔族),参加三区革命后任三区政府民族军政治部主任。1950年7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酒迪运输政治部文艺宣传队派我去伊宁购买手风琴、手提琴等乐器,我带着酒迪运输政治部给三区民族军政治部开出的介绍信前往伊犁。到伊犁后,曹达诺夫看我穿的是解放军军装,军帽上有“八一”帽徽,胸前佩带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名称的长布块符号,就亲切地向我解释说道:“解放军部队还未进入伊宁,你穿这身衣服上街买东西时会有极少数民族军和市民把你误认为是国民党部队的人。我给你写个条子到三区民族军文工团,找满团长领一套民族军军装穿上,在我们军部内和上街买东西或出行都会方便。我在伊宁民族军军部还见到了我的民族同学:九分校二十期和我同班的同学依斯托夫,他参加三区民族军后任中校参谋(解放后,任新疆军区司令部军事参谋,后任新疆省人民政府领导人赛福鼎的秘书)。九分校二十期阿文德同学,他参加三区民族军后在军部任中校军事参谋兼汉文翻译官(后调新疆军区政治部翻译科科长)。九分校军乐队队长满富,他参加三区民族军在军部文工团后任中校团长。他在九分校学习期间曾是我的良师益友。九分校二十期哈森木同学,他参加三区民族军后当了营长、团长(后调升新疆乌鲁木齐军分区司令员),在校时我俩是相处最好的朋友。九分校十九期祖拉力同学(塔吉克族)参加三区民族军,任营长。1949年和平起义时,他配合解放军进驻喀什地区,带领民族军一个营解放了塔什库尔干县城并接管了国民党边卡大队(后任中共塔什库尔干县委书记,兼任县公安局长)。他向我讲述:在盛世才统治新疆时,家乡塔什库尔干县边卡大队来了一位中共党员、中校大队长胡鉴同志。当时我在边卡大队任班长。胡大队长平易近人,待人和气,和我们打成一片,教育我们守护好祖国的边防大门,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斗争。把在塔什库尔干的帝国主义分子及无视中国主权的外国人赶出国境。把悬挂在塔什库尔干的米字旗降下来,维护了祖国尊严。胡大队长非常关心我们官兵生活,高寒山区没有蔬菜吃,他组织我们种植蔬菜和洋芋,改善官兵伙食,这在边卡哨所就地屯垦生产还是首例。1942年胡大队长曾被盛世才抓入监狱,1946年获释后返回延安。1949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时胡鉴任第一野军战车团团长,他率先驾驶坦克进入迪化城区。之后,率战车团配合完成社会稳定和剿匪任务,王震司令员曾亲自授予:“开路先锋”称号。后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团司令部副参谋长。1946年,九分校二十期学员即将毕业,这时国共两党打仗的消息我们下级官兵无从知晓,惟有那些军、师领导从电台广播中才知道一些。当时不断传播出口头新闻:东北战场兵败,淮海战场失利,南京国民政府摇摇欲坠,西北马家军陇东战役溃败等。后来得知在我们军校里也有了地下革命组织“先锋社”的成员。他们是骑兵队的朱亚夫同学,战车队的阳福堂同学、通讯队的王忠恕同学。朱亚夫同学在九分校秘密发展地下革命组织成员,被新疆警备总部情报部门发现并把他抓捕关入监狱,后来被国民党特务残害狱中。我与军乐队的情缘古来打仗,战鼓擂鸣,鼓舞军士斗志、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红军的军、师、团都设有军乐队。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十二个战区共有九个分校,惟独黄埔军校迪化九分校设有三十多人的军乐队,他们住的地方就在军校马厩的最右边。因我学的是骑兵,每天都可听到军乐队吹奏的苏联红军乐曲《骑兵进行曲》、《喀秋莎》,还有中国的抗战歌曲等。我从小就爱好音乐,渐渐被军乐队吹奏乐曲所吸引。后来我认识了军乐队满富队长(锡伯族)并交上了朋友,拜他为师,向他学习吹起来非常洪亮的小三格爱(又名小号)。每天我一有空就跑到军乐队学吹小号。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前我基本学会并掌握了五线谱,可以演奏苏联歌曲、维吾尔曲谱和民歌。军乐队有时参加学校的文化娱乐、唱歌、跳舞活动。军校为宣传抗战到底、绝不投降的爱国精神教育,由当时教育长娄远光负责文艺宣传活动,具体工作有政治部教官马林安排、布置。军校学员排练七幕话剧《精忠报国》时马林亲自担任导演。由于军校没有女学员,剧中的女性人物就向军队系统的新疆供应局联系借人,该局一位长官的夫人是第八战区抗日宣传队演员,她高兴地答应参加话剧排练。军校派专车每天按时接她到排练室,排练完毕及时送她回家。话剧中使用的各种服装、道具是向迪化“天山剧院”借的,这几件事都是军校交我办理的。不久,《精忠报国》话剧在新疆汉文会剧场共演出了七、八场,轰动了迪化城,受到了各界人士和各族群众的好评。后来十九、二十期学员还排演过《国家至上》、《桃花扇》等戏剧节目。九分校举行的大操练他们都参加演奏,大型军民联欢、游行,庆祝抗战胜利游行活动,纪念“九·一八”活动,接待外宾到学校参观访问等都由九分校军乐队承担演奏。1949年和平起义后,我曾给部队起义官兵教唱革命歌曲。部队整编后,我被调到焉耆汽车六团政治处当宣传干事。有一天孙杰政委对我说:“你的姓名是个文人名字,与你的性格不相称,应改为有革命味道的名字。”之后团部文书对我说:“改名为谢海啸好吧?”我回答:“可以。”之后就用了这个名字。我组织团宣传队排练了短小精悍的各种小歌剧、小演唱、小舞蹈等很受观众欢迎。后被酒迪运输政治部韩主任发现,1950年4月调我到迪化第一野战军酒迪运输政治部文艺宣传队工作。我亲手执导排练了大型歌剧《不要杀他》、话剧《闯关东》等节目。不久宣传队大部分同志都到伊犁参加土地改革、减租减息运动去了,我临时调往军区后勤政治部文化科,一方面给老干部教文化识字,一方面组织后勤部队医院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文化娱乐,还为苏联专家组织乐队伴奏等。期间我曾经创作过舞蹈、歌剧,参加了工交部、兵团、军区组织的文艺会演并获得过二、三等创作奖。1959年,十年国庆大典时,我光荣地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文艺会演”盛会。宋希濂与九分校1945年,宋希濂任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兼任九分校主任,为了扩军备战,培养自己亲信,对调入新疆的胡宗南军队、马呈祥骑五军、盛世才原在新疆旧部队进行调整和整训,逐渐成为中央嫡系部队。盛世才旧部有焉耆一二八旅,驻喀什地区骑兵九旅,驻莎车、和田骑兵四旅等。上述部队官兵极为复杂,有新疆军官学校培养出的军官,有东北讲武堂、保定军官学校培养的军官。有些是从士兵、班长、排长升任的军官。士兵除东北抗日义勇军外,在新疆当地招的各族青年也不少。更奇怪的是盛世才执政时,允许少数民族士兵可以娶老婆带到营区里居住。这种部队一旦有军事行动,能带着老婆去打仗吗?宋希濂上任后,大刀阔釜把原来在盛世才手下当旅长的统统换掉,对他们调离降级使用,委任什么高参、保安副司令、县参议长等等。宋希濂把黄埔军校出身的将校军官派去当旅、团、营、连、排长。例如:九分校副主任唐井然升骑兵四旅旅长,九分校骑兵中队队长卢志鹏调升骑四旅七团中校副团长,九分校教育处处长委光远调升骑八团上校团长。九分校二十期学员是宋希濂亲自培养的一批得意门生。唐井然调南疆莎车骑兵四旅当旅长时,仅二十期毕业学生他就要了20多名到骑四旅当参谋、排长等。当时,学校把我分配到国民党联勤总部第二补给区驻新疆供应局阿克苏第二补给总站。因我在学校是学习维吾尔语言最好的一位,唐井然来函调我去骑四旅当副连长。总站长胡栋辰曾是从成都本校带我们这批学员来到九分校,他是本校最优秀的上校教官,因我俩是师生关系,他坚决不让我去,我只好从命任之。后来宋希濂把九分校副主任夏日长调到供应局当局长,九分校调到供应局还有通讯队队长李汉宇等人。1946年,张治中任西北行辕主任兼新疆省主席,他深知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今新疆阿尔泰)三区政府是得到了苏联援助支持的。要谋求新疆的和平解决,必须得到苏联支持和斡旋。宋希濂曾经派骑五军部队在吐鲁番、善鄯、托克逊一带镇压农民起义,与三区政府有一定的隔阂。把宋希濂调出新疆,三区政府才会与张治屮进行和平谈判。张治中调任兰州西北行辕副主任后,陶峙岳就到新疆接任宋希濂职务。宋调出新疆时,他从新疆带走了部分军官,其中有九分校二十期毕业的林文、徐志良、许绍先、胡安祥等,他们分别任营长、副营、连长等职。我是湖北人,很想回湖北老家干场事业,但又被老教官胡总站长阻拦而未成行。后来,宋希濂带着残兵败将逃跑到四川峨嵋山,不久之后当了解放军俘虏。新疆地大物博,领土占全国六分之一,它与苏联、阿富汗、印度、蒙古等国接壤,边界长达数千公里,区内县与县相距甚远,专署与专署相距数百公里,交通很不方便,物质运输靠马车、牛车和毛驴车,部队都驻在面广卡多的军事要地,如遇有步兵调动很不灵活机动。当时驻全疆各重要边卡、城市的驻军都是以骑兵为主。在盛世才执政时期,骑兵建制有二十多个团队,另有一个机械化旅(装备不齐)、两个步兵师,兵力共约有六、七万人,其直属还有炮兵营、工兵营、装甲车连、城防警卫团、各县警察局等。国民党派兵进驻新疆都是以步兵为主,当局考虑新疆特殊情况,每个步兵师另增加组建一个骑兵团,这样适合新疆战斗实际情况。要培训大量骑兵骨干补充骑兵部队战斗力,这个艰巨而重要的培训任务就由九分校承担。原新疆军官学校早期饲养军马多达500余匹,1944年,我们二十期从四川成都来到九分校时,军马只剩下300余匹。九分校很重视骑兵培训,二十期步骑大队下辖有2个骑兵中队,学员中有许多是少数民族。我学的是骑兵,除军马外,马鞍、马具、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马枪、手榴弹全是苏式装备。学生学习的骑兵教材,按照苏联红军学院教学大纲施教。教官向学员介绍二战期间希特勒围攻莫斯科时,英勇善战的哈萨克骑兵,不怕牺牲,冲击突围,堵截希特勒部队退路,就地消灭了很多敌人,说明了骑兵在战争中的特殊性和重要作用。军校有个军马管理所,专门负责喂养军马,调教军马配合学生们学习骑马技能。我认识军马管理所的少校所长那文明,他是满族人,1933年随东北抗日义勇军来到新疆陆军军官军校。我们到九分校后盛世才乘骑的那匹高头青灰色大马及原新疆督办盛世才卫士骑的几匹伊犁大头马仍然在学校军马管理所饲养。我们骑兵队所乘骑军马有一百多匹,按区队有序地拴在马厩。一个区队有三十多匹军马,平时喂马专门有马夫负责,马夫都是当过骑兵的少数民族学员。负责我们区队喂马的艾山班长,不仅给我教会了维吾尔语,还教会我吸新疆莫合烟。有时我还倾听他讲述九分校学长们以前在天山南北各地打仗的故事。喂马的兄弟们非常认真负责地打扫马圈、铡草,特别是到了夜晚。有句俗话:马不吃夜草不肥。夜间需要对军马精心喂养,吃饱、喝好才能配合马术训练。有一天,艾山班长给我讲了一段战斗故事,他说:1934年初,从青海来的马仲英带领几千步、骑兵攻打迪化城,打了一个多月没有把迪化城打开。九分校几百名师生都拿起枪打马仲英贼娃子,马仲英把我们的许多人打死在西大桥一带。后来盛督办请苏联红军来帮忙打马仲英,苏联红军飞机大炮都有,把马仲英的很多士兵打死在城外郊区,剩下的残部骑着马向南疆逃跑了。我学的是骑兵,爱打听新疆的骑兵在各地打仗的故事。我老伴的表哥唐国斌是新疆军校三期骑兵科毕业的,他在盛世才时期的骑兵团当过连长,在围剿乌斯曼匪徒时,带领骑兵向敌人阵地冲杀,不慎被匪徒的枪弹打死在阵地上。同学姜志荣告诉我,1948年宋希濂调往湖北时从九分校军马里挑出一百多匹强壮的优良军马运送到内地去了。避战谋和的大本营国民党驻扎新疆十万部队成份非常复杂,有中央嫡系部队,有青海马家军宗教性质的骑兵队,还有东北抗日义勇军与地方混编而成的旅、团、营、连部队,非黄埔军校毕业的行伍军人占绝大多数,国民党为了培训黄埔军校嫡系军官,对这些行伍出身的军官,进行了分期分批的短期培训。以黄埔军校教材为基础,进行各方面现代军事技能培训,通过半年培训,学习结业后一律定为黄埔军校系统毕业生。每期从部队抽调的下级官兵有四、五百名,编为步、骑、炮、通信队进行培训学习。九分校直属新疆警备总部领导,陶峙岳总司令有时也亲自授课。司令部陶晋初参谋长、政工处处长梁客浔都住在九分校院内。当时学校的教育长是文升乔(少将),教育处处长是赵安信(上校),总务处处长是鲍慎兵(中校),步兵队队长是陈增禄(中校),骑兵队队长是郭永周(中校),炮兵队队长是张象坤(中校),高级教官是王风(上校)等。1947年4月九分校二十期学员毕业,我被分配到国民党联勤总部第八补给区驻新疆供应局阿克苏第二补给总站,任中尉站员。当时我和阿克苏文伯小学高年级学生彭友和订婚。日我参加了新疆和平起义。1949年底我到迪化住在未婚妻的哥哥彭友诚家里。由于我不了解国民党新疆部队起义的详细经过,为了今后的前途,我向他请教和指明方向。他先后毕业于阿克苏师范学校、军校俄文翻译培训班,精通俄语、维语、哈语。他曾任迪化市长屈武办公室翻译主任、陶峙岳警备总部中校翻译,时任新疆军区政治部翻译科科长。比较了解、熟悉和掌握高层军政界的重要情况。我在他家住至1950年初,期间他告诉我:解放前夕,张治中把陶晋初调到新疆。陶晋初系国民党陆军大学毕业,是陶峙岳的堂弟。他在思想上倾向共产党,认为在西北利用胡宗南、马步芳不和的矛盾进行局部起义是完全可能的。南京国民党政府与中共和谈破裂后,张治中留在北京。迪化市市长屈武参加北京和谈后回到新疆,带回张治中和平解放新疆意向。陶晋初参与了密谋策划和平起义准备工作。陶晋初在军校院内私宅不断以会客访友形式进行起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叶成、马呈祥、罗恕人则以老满城马呈祥师部为反起义的指挥所。月间,国民党军队在西北战场节节失利,胡宗南、马步芳来电命令马、叶、罗“东调援兰”,马呈祥急欲将部队调出新疆向马步芳靠拢,保兰州、青海老窝,叶成、罗恕人也欲和胡宗南会合。陶峙岳将军采用一拖再拖的办法,以东调十万部队的军费及汽车运输力严重不足,沿途补给困难非常大等理由为借口,拒绝部队调往内地打内战。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国民党新疆马家军何走何存,迫在眉睫。反对和平起义的顽固分子叶成、马呈祥、罗恕人秘谋制定计划武装劫持陶峙岳。杀害以陶峙岳为首的起义将领陶晋初、刘锡宠、文升乔、刘孟纯等。策划把鲍尔汉主席少数民族进步人士软禁起来。将北疆的交通加以破坏,把部队撤到南疆,进行顽抗。在这危急关头之时,陶峙岳将军和陶晋初将军得到这个情报,立即作了应变准备,增调部队加强了陶峙岳公馆及军校校园内外的岗哨与巡逻。陶峙岳将军公馆离军校只有五、六百米远,当时学校有培训学员约400人,荷枪实弹,做好战斗准备。此外供应局局长郝家骏把监护团二营调往陶公馆后面东营房,暗中加以保护。警备总部警卫营长欧阳日夜监护着陶峙岳将军安全,并交代部队官兵必要时不惜一切,保护陶总。陶峙岳军方的部分和平起义行动事宜交由彭友诚秘密转告省政府的包尔汉、屈武。陶晋初参谋长遵照陶峙岳将军的指示与总部梁客浔商量,让梁找到马呈祥秘书王孟相,让王劝说马呈祥交出兵权,离开新疆出国……。1949年9月24日,马、罗、叶携家带着他们私人财产及黄金白银乘汽车离开迪化,经阿克苏、喀什前往印度,然后转道去香港、台湾。九分校尾声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随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建立, 王震任司令员,陶峙岳任副司令员。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把原国民党十万起义部队,正式编为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二十二兵团司令员为陶峙岳,王震兼任政治委员,陶晋初任参谋长。九分校原班人马不动,改编为新疆军区军事干部训练班(简称军区军干校),主任由王震司令员兼任,副主任张希钦(黄埔军校八期毕业)兼任并主持日常教育工作,军区派出政工干部分别任各队政治指导员。原九分校二十期骑兵科同学冯世珠,通信科同学王忠恕等三人任区队长。接着从起义部队抽调旅、团、营、连、排军官集中到军干校进行思想改造学习,内容有《新民主主义论》、《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政治理论等有关材料。南疆起义部队人员较多,军区决定命南疆军区(驻喀什)有关部门在汉城(今疏勒县)郊区草湖马家花园一带建立军垦农场,集中抽调南疆起义部队军官进行思想改造学习。除集中起义军官外,还有不少从西安、兰州准备逃往国外的军队人员、地方官员、军、警、宪、特等人员,这些人员都集中到草湖军区农场里劳动改造。当时有1000多人员共编为六个队:将官队、校官队、尉官队、地方军政人员队、特工队、家属队。一方面进行思想改造学习,一方面开荒造田,进行军垦农场建设。我认识在草湖农场学习的有特务营营长黄文杰(军校十六期)、通信营营长闵继骞(十六期),九分校二十期毕业的有陈文森、郭道德、刘高山。还有些人员的姓名记不清楚了。1950年新疆军区干部训练班改名为新疆军区第一步兵学校。冯世珠、王忠恕二位同学继任区队长。1952年,新疆军区根据屯垦戍边需要把原九分校迁移到原骑五军军部老满城住址。全校教员和学员一律不动,军区决定成立八一农学院,农学专家涂治担任第一任院长。同时早在王震司令员奉命解放西北进军途中,曾招贤纳士,广聘人才,先后在咸阳等地接收西北工学院和西北农学院七十多名学生参军,跟随解放大军到了新疆。1952年他们都参加了八一农学院建院工作并成为学院骨干,为培养农、林、牧、副、渔专业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54年,中央军委命令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陶峙岳任兵团司令员,王恩茂任第一政委。正如兵团政委张仲翰说:兵团是个革命大染缸,经过思想改造,学习政治和农业技术,都变成又红又专的好同志,有些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中我所知道的原黄埔九分校校友有:黄埔军校七分校岳奉恩,由原副团长升任农七师副师长。九分校二十期工兵队余大纲,由原中尉排长升任为甘肃兵团农十一师副师长。九分校二十期骑兵队冯世珠,由原军干校区队长升任为农四师营长。九分校二十期工兵队李学忠,由原中尉排长升任为军区工程团连长、工程师。九分校二十期战车队杜高仁,由原中尉排长升任为农六师机械厂工程师。九分校二十期战车队李慕玉,由原中尉排长升任为地质工程师。九分校二十期工兵队王承毅,由原屮尉排长升任为农九师一个农场场长。九分校二十期骑兵队邓重修,由原中尉排长升任为农八师建筑工程连连长。九分校二十期骑兵队谢殿宏,由原中尉排长升任为农八师148团生产科长。九分校二十期骑兵队余岳生,由原中尉排长升任为农八师142团副团长。从兵团支援地方的几位干部有:九分校二十期战车队魏鹏翼,由原屮尉排长调升新疆石油管理局运输处长。九分校二十期工兵队吴国梅,由原军校区队长调升为乌市一中教务处主任。九分校十九期步兵科依布拉吾(维族),由原军校区队长调升为政治学校教员。九分校二十一期骑兵科张啸,由原副连长调升为喀什市昆仑农场场长。九分校二十期许允和,由原中尉排长调升为交通厅油运司大队长。九分校二十期通信科王忠恕,由原军校区队长调升为喀什师范学院教授。九分校二十期战车队姜炳炎,由原中尉排长调升新疆轴承厂工程师。&“九·二五”起义官兵在兵团党委教育和帮助下,在革命部队锻炼成长,对兵团屯垦戍边做出了很大贡献。陶峙岳将军、张仲翰政委领导兵团广大军垦战士,发扬南泥湾精神,艰苦创业的光辉业绩已详实载入史册。兵团不仅是新疆生产建设的生力军,而且是巩固祖国统一,增加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力量。联络组与同学会成立1984年6月16日,数百名海内外黄埔校友聚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黄埔军校建校60周年纪念活动,同时成立了中国黄埔同学会,并确定同学会宗旨是: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1985年3月5日,广州、武汉、上海、成都、石家庄、南京、沈阳、西安等地区的黄埔军校同学会相继成立,被称为八大区,每区管辖数省黄埔军校联络组。西安同学会管辖西北“陕、甘、宁、青、新”五省。新疆联络组成立后,首先在新疆各主要地、州发展1-2名联络员,我被聘为西安同学会喀什地区(包括克孜勒自治州、和田地区)联络员,当校友们知道这一消息后,大家欢声笑语、扬眉吐气。新疆1400名校友有了自己的同学会联络组织,把黄埔军校联络组(正筹备同学会成立)当成了自己的“娘家”。朱鸣刚会长参加西安黄埔同学会会议后,回来立即召集部分校友,传达了会议精神,当时首要任务是遵照同学会宗旨,联络同学感情,通过联络员把各地黄埔校友组织起来。由于历史原因及过去极左路线的影响。几十年来各地黄埔校友都没有交往过,害怕交往会造成今后再来政治运动时给戴上反革命小集团帽子。由于黄埔校友住地分散,过去统战工作不重视,寻找黄埔校友的开始阶段困难很大。我在文化大革命中曾受迫害达八年之久,当时刚给我平反恢复工作。因身体受到摧残,为了治病,单位批准我两个月病假。我在汽车运输单位工作,搭便车较方便,我用补发的工资解决了吃饭、住店费用。前往喀什、英吉沙、泽普、莎车及和田地区各县,每到一地由当地同学带着我一一登门拜访,宣传同学会宗旨,宣传徐向前元帅在同学会成立时的讲话……。当时我和刘进先校友用腊纸刻印出近百份宣传材料分送给了各地校友。难度较大的是去联络农三师校友,因这些校友都分布在各个边远的农牧团场、基层连队。想坐汽车去找,但没有班车,交通极为不便,只能步行或乘坐老乡毛驴车……。联络黄埔校友使我很高兴,把艰苦忘到一边了。经过我来来往往的奔波,联络校友的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以前喀什地委统战部只掌握二十几位军校校友住址。经我实际深入喀什地区、克州地区、和田地区,共有一百四十余位校友得到了确认,仅少数民族黄埔校友就有四十多人。后来我到乌鲁木齐向联络组汇报上述情况时,受到朱鸣刚会长和联络组负责人朱洪涛学长表扬,并指示我回到喀什筹备当地联络组的成立工作。万事开头难,在乌鲁木齐的新疆黄埔同学联络组成立之时,一无经费,二无办公地址。热心的姜志荣同学(二十期骑兵科),把他在西大桥附近开设的小旅社腾出一间房子作为办公室用,办公用的桌椅都是他提供的。值得赞扬的还有联络组贺天佑同学,为了联络内地曾在九分校毕业的同学,他跑遍了十余省、市、县,他所知道的都一一登门拜访,并回来后建立了通讯录。不久,喀什地区黄埔校友通过选举成立了联络组,联络组名誉组长是祖拉力(十九期),依不拉音为联络组常务组长(十九期,九分校区队长),我为副组长,刘进先(十八期)为秘书。我在喀什做黄埔军校联络组工作时,撰写了《横戈大漠上昆仑》长篇报道,内容讲述了50年代新疆军区曾组织一个骑兵师,还有驻和田解放军四师十五团的一个营和运送物资的骆驼大队,由团参谋长白纯史带领,配合军区骑兵师指战员们,修筑通向西藏北部阿里地区的新藏公路的史无前例的英雄事绩。为了扩大宣传黄埔军校历史功绩,我们联络组借筹备黄埔军校校庆活动,决定各市、县派出代表来参加校庆联欢会。喀什地委、喀什市附近县政协、统战部负责人共有八十名参加这一盛会,当地市民都知道喀什有了一个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我们特选定会议地址在市中心人民公园临街文化娱乐中心召开,我们用维、汉两种文字书写制作了醒目的大红布条幅,悬挂在文化娱乐中心大门上,刻印了黄埔军校校史及九分校校史资料并发给与会各级领导及校友们,这是解放以后几十年来喀什地区黄埔校友第一次集会,老同学们见面互相拥抱,热泪盈眶......喀什地区黄埔校友和地方各级领导合影拍照情景吸引了各族民众。有些市民惊奇的说:“啊!他们这些各族老人,都是当年黄埔军校的军人……”撰写以上回忆录得到了新疆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了原九分校校友祖拉力、依不拉音、黄文杰、贺海桐、邵汇东、张啸、冯世珠、闵继骞、王忠恕、陈学增、姜志荣、贺天佑、苏俊顺、白焕庭、刘登鳌等的热忱关心和支持,在此深表谢意!2007年秋至2008年春,我在病中完成本文初稿。2008年初夏我又因病住院,托原黄埔军校九分校通信科教官王建堂之子王东帮助整理而成。作者简介:谢海啸,男,汉族, 1925年12月出生,湖北省光化人,1949年9月参加革命,历任新疆军区后勤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兵团独汽一营修理厂政治指导员、兵团独汽一团政治处宣教股助理员、三运司一队工会主席,195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1月离休。日去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新疆地区哥老会起事,革命党人在伊犁成立军政府。新疆省长了解杨增新才干,升任,并训练穆斯林军队,后袁大化逃离新疆,推荐杨增新为。他靠较多的政治经验与,平定哈密的穆斯林起事,又分化并镇压了各地哥老会与农民起事,并与伊犁军政府谈和达成统一,并逐渐排除军政府人物的影响力,掌握实权,此后到他去逝为止的十七年中,虽然有名义上接受管辖任,后来1928年又接受任为省主席,但他实际上是独立统治新疆。杨增新同时调整新疆的政制,使便于统一事权,解决了清代以来新疆一省之内巡抚、将军、三者事权不统一的问题。金树仁,光绪十八年(1892年),以十二岁幼龄考中秀才,时人目之为神童。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任云南蒙自人为河州知州。上任伊始,整顿吏治,兴利除弊;修办书院,培养人才。先后复兴创办凤林、龙泉、爱莲等书院,"聚士之秀而文者于三书院,月课而旬考之,于是士知响学,人文蔚起"。并拔其"邑人士之翘楚者数辈,招入署斋,躬自课之,均有成就……"金树仁备受杨增新器重,亲自教读,学业猛进。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杨增新调任甘肃学政兼高等学堂监督,金树仁便负笈省城,从杨公游,留心经世之学。旋入甘肃文高等学堂,尽师硕儒,尽友群雅,由是见闻骤广,记览骤博。毕业后,又进法政学堂钻研数年,遍览经史,精研西学。卒业后,先后任龙泉书院、凤林书院校长。宣统元年(1909年)参加科考,举为孝廉方正,同年又应己酉科试,考取拔贡。1911年辛亥革命后,全国议会选举,金树仁高票当选议会议员、议员,时论荣之。诗人马恕吟出"久仰仁山最特奇,而今晤对更相宜","器度推君最是贤"的诗句,誉其怀抱高远,气度不凡。主政新疆之后,急需人才,金树仁便应杨之召,于1915年西出阳关,投其麾下,任书记官兼科员。未几,政治研究所招考,金树仁名列第一。翌年六月,又参加新疆全省县长考试,以甲等成绩分发任阿克苏县长。其后或疏附、或迪化、或库车,皆在基层历练,凡十余年。1926年,因政绩显著,升任省公署政务厅厅长。 民国8年(1919年),俄国革命,沙俄中亚细亚总司令阿年科夫,因溃败窜入新疆,以此为基地,图谋反攻苏俄。在新俄人纷纷聚其麾下。尹被逼自杀。边局吃紧,省垣告危,一时众皆束手。金树仁沉着应对,计诱阿年科夫于省城拘押,将其军队分化瓦解,将一场危机消弭于无形,深得赏识。1928年,新疆发生"",军务厅长兼外交署长刺杀省长杨增新于宴会。事变乍起,金树仁闻变不惊,临危不惧,一边命其部属把守要隘,固守城防;一边集结部队包围现场,樊耀南弹尽被捕。次日,樊全部余党一并擒获,磔刑处死。事后,各级军政要员会议,一致推举金树仁为省主席。地方南北将领、各族王公通电拥护。南京政府亦以平乱有功,任其为新疆省主席兼总司令。金树仁刚一履任,既绍杨增新既定方略,又开创新局:扩充师范,新建工业、无线电等学校;各县均设初等中学,凡住50户以上村寨,均设小学一所;曾多次派人到德国和日本留学,还送大批学生到内地求学。民国18年(1929年)底,从德国购置压路机6部,并拨其工兵修通迪化至古长城473公里车路;继而又修通迪塔、迪伊、迪阿、迪哈等线,使省内各区公路互相联结。同时在新疆发展畜牧,畜牧业在新疆向来发达,尤其马、羊。为改良马、羊品种,曾派专家到苏联购来纯种马、良种卷毛羊,在迪化、伊犁、坤设立牧场,专饲繁殖。为发展工业经济,先披露方针政策于报端,吁请国内外资本家来新投资,兴办实业、建设边疆。如与德国合作,在新疆开采石油;与西门子公司接洽,商请派工程师建立大型发电厂;从英国购买机器,并要求苏联提供机械设备和技术人才等。还采用官办、官督民办等形式着手开采阿山金矿和于阗金矿。如民国22年(1933年),塔城一带投入的淘金机就已有20余部。另外力施新政,改土归流,安置难民;整顿军队,新办军官学校,购枪炮、置飞机,以巩固国防。民国18年(1929年)甘肃大旱,饥民,金树仁三次拨款,赈济灾民,恩被全陇,尤其对家乡临夏、永靖特捐急赈。 然当时的新疆孤悬塞外,强俄逼视,英人窥伺;中央政府鞭长莫及;邻援无望,协饷不来;地方民族,矛盾频生;加之内部所用非人,奸宄生心,盘踞要津,可谓内忧外患纷至沓来。日,省府参谋处长陈中、迪化县长陶明樾、航空学校校长李笑天等辈,取得义勇军首领郑润成和""首领巴品古特支持,率众包围省府,发动了新疆"四·一二政变"。金树仁奋力抵抗,但终因众寡悬殊,力不能支,不及携带印信,被迫出走。当时,盛世才率部进至乌鲁木齐城东,按兵观望,伺机渔利。4月13日,金树仁携眷去昌吉,后至塔城。时有俄国领使迎到绥来,表示无条件支持他恢复地方。金树仁以内部事务婉言谢绝。24日在塔城通电下野。各地将领发来电报,劝其留在塔城,与邻邦协商,以便取得帮助,反攻省城,金树仁以内部矛盾,不让外人渔利为由,皆以婉拒。并向全疆各地将领及行政长官发出"我不能图一时之快,遗万世之讥。诸君应以地方为重,勿以我为念,黄台之瓜,不堪再摘,望各严束队伍,和衷共济,以固边防,而维地方"的通电后,义无反顾,潇然离去。后假道苏境,转赴内地。是年10月,金树仁至南昌晋谒蒋介石,继而赴南京民国政府述职。时汪精卫党羽诸民谊任行政院秘书长,恨金树仁在新疆时未以礼待,唆人控告下狱,并以金擅自与苏联订立通商协定判罪。甘宁青军政要员及士绅、、邓隆、邓宝珊、裴建准、水梓、马鸿宾、、、张建等20余人屡向中央政府进言为其辩护。甘宁青新各地官绅及河州各县民众,得悉金树仁被羁,亦均为其表示援解。青海省主席面见蒋介石,请求释放。当时江宁法院虽要顾及行政院长汪精卫的面子,不能判金无罪,又迫于各方舆论,不敢贸然判刑。同年10月10日,国民党主席林森宣布:"金树仁与苏联政府订立临时通商协定,是为维护地方,因以获罪,应予特赦。" 获释后,金树仁先寓居南京,后举家迁至兰州,民国30年(1941年)秋9月12日卒,终年62岁,灵骨归葬永靖先茔。1930年底,金树仁在新疆办军校,便把盛世才引入新疆,任命为军官学校战术总教官,
馆藏&3017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黄埔军校夏令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