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棚里怎么不用测光表让相机 代替测光表正确曝光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谈测光表的使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小白学摄影:关于相机测光的那些事儿
日 00:10&&&出处:&& 作者:方家俊&& 编辑:方家俊 分享
什么是测光?  从字面上来说,“测”作为一个动词,那么测光就是一个动作过程啦。没错,测光就是计测光线的明暗,使实现正确曝光的过程。体现在上,有一个叫做测光标尺的东西,标尺指向0时为正确曝光,如下图。具体来说,在使用M档时,我们在选定光圈、ISO的参数后,通过拨动快门使测光标尺位于中间,得到的光圈、ISO、快门的组合就叫曝光参数,这个过程就是测光。测光标尺调节快门速度移动测光标尺  读完上一段文字,可能有人会问了:所谓“正确曝光”是绝对正确的吗?它是如何认定这个标准就是正确的呢?这就要来说说测光的原理了。相机在测光过程中,会将拍摄的所有物体都默认为反射率为18%的灰色,专业术语叫“中级灰”,并以此作为测光的基准,曝光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还原这种灰色。以皮肤和白墙为对比,在黑色圆圈处测光根据测光标尺提示调整曝光,相机测光区域实现18%灰反射率  为什么要18%的灰色而不是其他的百分百?因为18%灰与人皮肤平均反射光(16~20%)的色调一样,而人是我们最常拍摄的对象。其它物体的反射率如银是96%,绘图白纸75%,纯黑是3%等。测光表工作时,如果按照反射率18%来曝光,被摄体的色彩和影调就会相对真实地被还原,尤其对我们的皮肤、平常的色彩斑斓的景物来说,这种以灰色基调为还原标准的曝光是非常准确的。  但是,18%灰也不是绝对正确的!像拍摄白茫茫的雪原、黑漆漆的煤田,相机也把它们当作灰色来还原,直接对着它们测光聚焦,往往会拍出灰色的雪和煤,导致了画面的影调和色彩的失真。不信就来看看小编在同一光线条件下,对黑、白两种颜色的物体来测光的不同效果:将黑色瓶盖与白色瓶身用于测试在黑色圆圈处测光,分别调节至“正确曝光”黑、白两处曝光效果对比明显  因此,我们不能绝对依赖相机自动的测光效果,甚至不能完全相信测光表标尺为0时的曝光程度。下面就来看看,如何人为地、主动地来进行测光吧。认识上的测光图标  首先,我们要认识在单反上, 哪个图标代表着测光及测光的不同方式。测光图标会出现在相机的显示屏上或者中高端单反的肩屏上。佳能750D()显示屏上的测光标识按住Q键及方向键可选择测光方式,按SET键进入测光菜单或调节机顶拨轮选择测光方式中高端单反肩屏上的测光标识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4种测光方式。以佳能入门单反750D()为例,这4种测光方式分别为评价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评价测光。4种测光方式使用不同测光方法,会调整不同曝光参数,呈现不同曝光效果  粗略地看了看这4种测光方式的不同效果,下面我们就来详解这四者的区别。首先是评价测光:评价测光是最常用的一种测光模式,也叫多区域测光。对于初学摄影的小白来说十分适用,广泛用于从风景到抓拍的多种场景,对画面的整体亮度进行平均测定,对逆光主体也有效。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想要记录下整个场景恢弘气势的时候,往往拍摄的主体都很分散。此时可以选择评价测光,适合大场景拍摄,在拍摄光源比较正、光照比较均匀的场景时效果最好。在这种光照较平均的条件下,画面的高光部分和阴影部分的差异并不大,用这种加权平衡全画面光线的方式,可以比较好地平衡整个画面的光线。  局部测光是对画面的中央部分进行测光,相机的测光元件会对画面中心处约占画面12%的范围进行测光,并最终进行平均加权而得出测光数据。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被摄主体位于一个局部区域,所占画面的比例不大,又与背景有着强烈明暗反差的时候,运用局部测光比较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局部测光比评价测光更准确,又不像点测光的范围过于狭小,如果不谨慎地进行测光可能会很容易出现失误。  正如刚刚所说,点测光的测光范围比局部测光更为精确,测光元件仅测量画面最中心1%-3%的极小范围区域进行测光。这种测光模式大多在拍摄者希望将拍摄主体充分表现的情况下使用。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一般在主体占画面较大面积,或者在光比与色彩差异比较大时使用。这种测光模式将画面中央约60%的区域作为测光的重点,同时并兼顾画面的边缘。与评价测光的区别在于相机会根据拍摄者的需要强调对某个区域进行重点测光,所获得的图像会很少有某个区域欠曝或过曝的问题出现,对于一些重点主体部位,图像也能很清晰地进行反映。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图水中礁石占画面大部分面积,为了让礁石的细节都很清楚,摄影师选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不但使水中的礁石得到了准确的曝光,同时也兼顾了水面以外礁石的细节。测光技巧小贴士1、曝光锁定  如果在想要表现的画面中,需要测光的主体并不在中心点,此时可以先对准需要表现的主体进行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功能锁定对主体测光的数据,最后再重新构图,对焦后按下快门按钮拍摄。曝光锁定即锁定某一个点的曝光值,图为曝光锁定按钮。& &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评价测光时,曝光锁定的是合焦的自动对焦点的测光结果,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和局部测光时,则锁定中央对焦点的测光结果。半按快门键就会针对被摄主体对焦、测光,再按下曝光锁定按钮即可锁定曝光值。以佳能EOS 5D MarkⅢ为例,设定和使用曝光锁定功能的方法如下:针对主体测光对准想要重点表现的主体,半按快门按钮测光,观景器下方显示光圈和快门值按下曝光锁定按钮,锁定之前测光得到的光圈和快门组合,此时取景器下方显示*标记移动相机重新构图,使取景框中显示想要拍摄的画面,然后完全按下快门按钮完成拍摄完成。以上图片均来自digiphoto2、曝光补偿  我们还可以使用曝光补偿来纠正测光后的曝光偏差,曝光补偿简称EV值,使用该功能可将相机设置的自动曝光向上或向下调整,选择+值让图像变亮,选择-值让图像变暗。EV值每增加或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或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佳能曝光补偿键在机身背面;尼康曝光补偿键在机身上方  当拍摄明亮物体时,应采用比测光标尺推荐的指数适当增加曝光量,而对阴暗物体则要适当减少曝光量,此时的曝光增减就可以通过曝光补偿按键的+、-值来实现。3、18%灰的参照物  文章开头说18%灰的时候提到,拍雪景很容易出现曝光不准确的问题,此时可以先对着自己的手半按下快门进行测光,然后再对雪景按下快门,那么雪的白色就会曝光正确了。同理,拍摄穿黑衣服的人像时,也应先对脸部进行测光,然后再构图拍摄。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都是出于寻找反射率为18%灰的参照物先进行测光来实现正确曝光的原理,在此小编再告诉大家几个反射值接近18%的参照物:大部分浅绿的树叶或植物叶子;干树叶;长期放置、没有刷油的木材;红、棕色的砖,包括水泥墙;旧的、修复的柏油路和混凝土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测光的那些事儿,各位小白们是不是对曝光及测光有了更多的了解呢?虽然使用相机默认设置的评价测光对于小白来说也算适用,但亲手进行更加精确、或更符合拍摄画面表现力的测光,既能体会到摄影的乐趣,也能帮助你从小白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升水平,何乐而不为呢?快拿起手中的相机,与光影作伴,体会测光带来的不同感受吧。■
相机类型:单反(APS-C) 有效像素:2420万 屏幕尺寸:3英寸 影像处理器:DIGIC 6 传感器尺寸:APS-C画幅(22.3×14.9mm) 重量:565g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准确曝光:区域曝光法的概念理解和在摄影中的运用
准确曝光:区域曝光法的概念理解和在摄影中的运用
区域曝光法在20世纪30年代由安塞尔&亚当斯和佛列德&亚契提出。这一理论为摄影曝光建立了标准流程,以保证能在任何环境下&&包括逆光、极大光比之类能完全欺骗相机测光系统的场景&&得到准确曝光。
本文就向大家介绍这种方法,并说明如何在你自己的摄影中运用它。
现代相机内置测光表的设计思路是向用户提供一个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适用的曝光读数。但当你面对非常规环境时&&比如一个同时有着明亮区域和黑暗区域的场景,相机测光表就无法有效工作了。此时就是区域曝光法大展身手的时候,它能帮你得到不仅正确而且迷人的曝光结果。
尽管区域曝光法最初是基于黑白胶片摄影建立起来的,不过这种方法同样适用黑白或彩色胶卷、负片或反转片,以及数码摄影。
区域曝光法的优势
1. 即使面对极端复杂的场景,也能轻松得到准确的曝光
2. 在拍摄前就能准确评估场景的影调和动态范围
3. 明白何时需要使用中灰滤镜
4. 明白如何选择包围曝光范围拍摄
5. 明白如何使用填充光来得到正确的曝光
相机内置测光表的作用是向用户提供一个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适用的曝光读数。也就是说,相机会把所有场景都当作具有中性反射率(18%反射率)的东西看待,并以此作为产生图像的依据,这就是中性灰(其读数位于纯白和纯黑之间)。
因此,如果一个场景中有较多的明亮部分,经相机自动曝光还原出来的图像就会比实际更暗,也就是欠曝。相反,一个以黑暗区域为主的场景,则会被相机还原得偏亮,即过曝。
人类的眼睛能够看到色彩。大部分颜色的反射率位于平均值左右,也就是与中性灰反射的光线相当,即中间调。理解中间调是学习区域曝光法的基础。
区域曝光法的基本概念
区域曝光法将一个场景按照影调从黑到白分为10个部分,有时也说成9或11个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即为一区。每一区与前后一区相差1级曝光。所有区用罗马数字标注,中间区(中性灰)位于第五区,即Zone V。
对数码摄影师来说,我们一般只关注Zone III到Zone VII(3区到7区)之间。场景中最暗的部分会落入Zone III,最亮的部分则进入Zone VII。超出这个范围的部分会被当作纯黑或纯白处理,不保留任何细节。
当用相机对准一处拥有平均反射率的场景并准确测光,就能得到按照平均反射率还原的图像。如果你增加1级光圈或降低1级快门,图像就会过曝1级。想法若缩小1级光圈或提高1级快门,图像就会欠曝1级。
首先,我们要认为中间调就位于Zone V。若过曝1级,即为Zone VI。若欠曝1级,即为Zone IV。
不同区域中的颜色
在上图中能够看到,把具有平均反射率的颜色放到Zone V,就能准确还原这种颜色。准确还原是指在照片上的颜色与实际中看到的相符。这些颜色包括绿色的草地或树叶、大红色的花、干净的蓝天、18%灰&&
位于Zone VI的颜色比Zone V的颜色更浅,包括纯黄、亮粉、婴儿蓝、婴儿粉&&
比Zone VI颜色更浅的颜色位于Zong VII,包括白雪、白云、白雾、白烟、白霜、白沙&&
比中间调颜色稍暗的颜色位于Zone IV,包括树干、深蓝的天空&&
位于Zone III中的颜色则更暗,包括黑色的小狗、黑色的鞋子、浓重的阴影、煤&&POCO摄影手机版
新导航介绍,
当前位置: >
> 四招测光要领,让照片曝光一次搞定!(2/4)
四招测光要领,让照片曝光一次搞定!
避免测光失误的方法
  最为精确的曝光方法是拥有一个 测光表 ,一般来说,它的测量精准度比相机内建的测光系统要更精确一些,最常在人像摄影和广告摄影中被使用。在没有测光表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充分发挥相机本身测光系统的最大功效,尽量做到准确曝光,根据拍摄物件不同的光照条件和画面结构选择不同的测光模式。
测光表测光示意图。
你可能感兴趣
关注我们:
帮助 & 服务
内容合作、出版发行合作联系方式:020-  
Copyright&
POCO CO.,LTD.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华东:021-
华南:020-
华北: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摄影棚拍摄过度曝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