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检测见证取样检测量有没有特别的规定

区别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 其实没那么难!
检出限是评价一个分析方法及测试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是指某一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内,可以定性地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 在检出限附近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检出限可分为测量方法检出限和仪器检出限。仪器检出限指分析仪器能够检测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或最低浓度。仪器检出限一般用于不同仪器的性能比较。一般通过多次空白试验,求得其背景响应的标准差,将三倍空白标准差(即3δ)作为检测限的估计值。也可用已知浓度的样品与空白试验对照,记录测得的被测样品信号强度S与噪音(或背景信号)强度N,以能达到S/N=2或S/N=3时的样品最低浓度为LOD(Limit of Detection)。如用非仪器分析方法时,通过已知浓度的样品分析来确定可检出的最低水平作为检出限。表示方法常为:1.最低检出浓度:满足最低检出限要求时,进样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常见单位:mg/mL,ng/mL,mol/L等。2,最低检出量:最低检出量=最低检出浓度×进样量,常见单位:ng,pg,fg等。方法检出限方法检出限不仅与仪器的噪音有关,还取决于样品测定的整个环节,如取样量,提取分离以及测定条件的优化等,实际工作中应注明具体实验条件。例如:检测某化合物XY时,方法中规定取样100mg,经提取处理后定容为10ml分析,此时方法的检出限为1μg/g。若改变方法使取样量增加至1g,则方法检出限为0.1μg/g。若改变方法使取样量增加至1g且经提取处理后定容为1ml,则方法检出限为0.01μg/g。样品检出限即单个样品的检出限。分析方法检出限采用的是一系列标准物质,基体各不相同,因此只能是一类型样品的平均检出限,并非严格适用于单个样品。对于单个样品确定检出限,必须固定样品基体,即样品检出限的确定应使用样品本身,采取标准加入法作出和方法检出限类似的曲线,使用外推法进行计算。当样品中待测元素含量较高时,此类检出限的确定不具有明显的意义。检出限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1.分析方法的选择性和专一性;2.分析方法的灵敏度;3.分析方法的精密度;仪器检出限不考虑任何样品制备步骤的影响,一般以溶剂空白测定检出限,因此其值总是比方法检出限低。一般以空白测量的3倍标准差为检出限, 10倍标准差为定量测定下限(LOD,Limit of Determination)。当测定结果不大于检出限时报告为未检出;当测定结果大于检出限且不大于定量测定下限时,报告为定性检出;当测定结果大于定量测定下限时,报告定量结果。样品的定量结果应在标准曲线范围内,不准外推计算,外推结果没有经过方法学验证,无法确定其准确性。样品太浓应稀释,太稀则应浓缩,使之落在标准曲线范围内,故准确地说定量下限应指标准曲线的最低浓度点。最佳测定范围(也称有效测定范围):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在此范围内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 最佳测定范围应小于方法的适应范围。对测量结果的精密度(通常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要求越高,相应的最佳测定范围越小。分析方法特性关系如图所示:方法的线性范围方法的线性范围是指信号与样品浓度呈线性的工作曲线直线部分。通常把相当于10倍空白的标准偏差相应的浓度定为方法的线性范围的定量检测下限。取工作曲线中高浓度时,弯曲处作为方法的线性范围的定量检测上限。好的分析方法要有宽的线性范围。有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只有一个数量级,有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可达5~6个数量级。同一分析方法可用常量、微量、痕量的物质分析。检出限相关Q&A(5个常见问题)Q: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都是怎样求出来的?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哪个低?A:检出限,就是一般用的检测通道测定越来越小的浓度,直到该元素得不到强度值,为仪器该元素的检出限。方法的检出限因为仪器不一样,计算不同,但是一般可认为方法测定中3倍的空白的SD,可估算为方法的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是3倍信噪比,仪器检出限应该是仪器本身的。当然仪器检出限要比方法检出限低,在平时质谱和色谱分析中LOD是指某种物质在某种检测器上的定性检出限,S/N要大于或等于3;而LOQ是指定量限,S/N大于或等于10,方法检出限准确的说是MDL,当然也有用LOD的。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大小不一定。仪器检出限指仪器能检出浓度,方法检出限是通过仪器检出限,以及样品称样量和稀释倍数计算出来的,是根据方法来得。单位也不定一样。比如仪器检出限为1μg/mL,方法检出限的方法中,所配样品浓度为1g/mL,那么方法检出限为1μg/1g=1如果样品浓度为0.1g/mL,测方法检出限为1μg/0.1g=10ppm。Q:检测方法是气相色谱,想问下大家怎么确定检出限和线性范围,还有富集倍数又是如何得到?A:检出限是三倍的信噪比,线性范围可以先进一个标准品,看一下新响应值:峰面积或者峰高都可以,在进一个样品看看,初步估算一下样品的浓度,在确定范围。1.检出限 信噪比为3时你能出峰的位置,你只有不停地往下试,知道信噪比低于3,你就不能往下做了。2.检出限 下限是检出限浓度,上限要包含你实验中的最高浓度,稍微比它稍高就可以了。3.富集倍数 是你萃取后的浓度与初始浓度之比。Q:液相色谱、液质的方法线性范围,加标回收率等怎么验证?A:1.已知确定浓度的样品中准确加入一定量的对照(10ppb),进行测定,扣除样品的已知浓度,计算加入的样品量。计算得到的量与实际加入量的比值即为回收率。这种计算方法为加标回收(相对辅料+对照的回收方法)。2.线性范围的确定以含量测定的浓度水平决定,以测定的图谱行为进行判断。一般采用含量测定的浓度上下可以各选几个点(线性总数n&6)进行测定。如果是残留或有关物质,含量较低,可以从定量限开始进行线性考察。3.就我所知,定量限和检出限只能不断稀释测定。不过可以先进预期,开始稀释的倍数尽量大,实在不行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试验还可以避免残留影响。Q:信噪比、方法最低检出限、检测范围等,请讲解一下这些值的定义?A:用液相作方法的时候,常常要注明信噪比、方法最低检出限、检测范围等。信噪比狭义来讲是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电压与同时输出的噪声电压的比;方法检出限指3倍仪器背景信号对应被测物浓度值,检测范围指最低与最高检测浓度之间范围;最低检出限,是3倍噪音对应的样品浓度;一般做方法验证的时候,做有关物质的检测需要做信噪比为3(也有为2)的最低检测限实验。做定量要做信噪比为10的最低定量限的检测。这个一般仪器里会有这样的方法。把样品按方法稀释成为一系列的浓度,然后分别进样,选择没有峰出现的基线很平的地方为对照,可以根据仪器的计算得到相应的信噪比,选择信噪比大于3/10的最低浓度就是检测限/定量限。检测范围一般是成线性的浓度范围。也是稀释几个浓度段(70%~130%),用得到的峰面积做相关系数计算。(文章来源:实验与分析编辑整理)实验与分析品牌隶属于德国弗戈媒体集团,起源于拥有38年历史的德文专业技术期刊Labor Praxis,专注于为化工、制药、食品、环保、农业、电子产品等分析测试领用户提供分析技术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解决方案,涉及出版、数字媒体、微媒、活动会议等服务平台,同时为企业定制包括活动、视频等品牌营销服务。
TA的最新馆藏关于调整建筑内装修材料见证取样检验样品规格数量的通告
关于调整建筑内装修材料见证取样检验样品规格数量的通告
对建筑内部装修材料见证取样检验样品规格及数量作了新的调整,详见附表。自10月8日起江苏器材产品质量将按新的标准开展样品受理和检验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将不予受理。
附件:《建筑内部装修材料见证取样检验样品规格数量》
江苏省消防器材产品质量检验站
2014年9月30日
(实际厚度小于5mm需10件)
(&mm1000&mm和1500&mm500&mm)&&各4件;
备注:1.对于不附基材的样品检验项目中有单体燃烧试验的需要提供与基材粘接的粘接材料、施工工艺或规范。如有特殊需要的可派员进行现场粘接和安装。
2.对于检验项目中有热值试验的复合材料,需提供每个单独组分材料100g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和面密度。&&
管壁厚25mm~75mm)。
(备注:保温管最大外径超过500mm的圆柱形管道或平整表面上的保温材料,应将其按平板类建筑材料进行试验)
江苏省公安消防总队
地址:南京市龙江小区月光广场6号&&&
邮编:210036
监督处:025-
法制处:025-
技术处:025-
宣传处:025-
火调处:025-
检测站:025-
检测站:&025-
检测站:02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取样管理规定
下载积分:4888
内容提示:取样管理规定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21:17:5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取样管理规定
官方公共微信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请问大家hERG测试结果与样品取样量有关吗?
请问大家hERG测试结果与样品取样量有关吗?比如要求的取样量是1mg,而我只有0.7mg,会不会导致hERG测试结果数据产生偏差什么的?
学术科研必备,90%的学术科研者都在使用
关于请问大家hERG测试结果与样品取样量有关吗?的相关话题在小木虫APP已经有51位虫友给出了详细回复。
赶快查看回复吧!
BOSS让我们直接送的固体给检测机构,而对方要求标准的好像是最低1mg,如果如你所说,那么溶剂量过高会对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见证取样检测资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