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工业设计”能给淘宝用户体验设计带来怎样的体验

如何做一套给用户带来良好交互体验的交互设计稿
来源: 9:39:43
还没有跨入交互设计的门槛时,总是想明确的知道一些客观、确定的事情。比如,想知道交互设计的具体流程是什么,交互稿到底长什么样子,Axure 中的Case 用例怎么用以及加载动画怎么做,总希望有人能给一个交互设计的原型案例作为模板。对于交互设计的学习,当我们跨过“知道”以后,就会越来越注意“懂得”的阶段,越来越关注一些主观的元素,让自己的交互稿更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怎么写交互稿的层面上,还要注意逻辑、视觉上的表现。交互设计稿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有Word、PPT、Axure等。但Axure 又有着独特的优势,在Axure 文件中直接表现交互稿,并配以相应的交互说明,生成HTML 文件;在线框图上直接进行注释和说明,可以让交互设计的表达更加清晰,便于理解。在交互稿中,除了注意那些既定的、能够清晰辨别出是对是错的内容外,比如功能缺失,逻辑错误等,还有一些更高层次的特点,需要懂得并加以注意。那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舒服的交互稿应该具有的特点。1、用色克制但层次清晰交互稿本身就是一种逻辑层面的表现,这也是很多公司招聘交互设计师时,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地方。交互稿作为交互方案的主要载体,在完成需求分析以后,交互稿只是产品功能与业务逻辑的表现,因此为了更好的表现产品的功能与业务逻辑,很多资深交互设计师都会告诉我们:要尽可能的少使用彩色,更多的采用合理的页面布局与黑白灰色调来表现页面中的重要元素以及功能逻辑。在交互稿中,彩色一般在表示提醒或者设计师要表达其特定意思的时候才会用到,比如警告、错误提示等等。在有些UED团队中,交互稿中出现的彩色是交互设计师向视觉设计师传达的视觉设计建议,暗示视觉设计采用该色彩,来强调元素。若非上诉情况下,交互设计师应尽量少使用彩色,一方面能够尽可能的体现交互设计的逻辑,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对视觉设计师的视觉干扰,更大的发挥视觉设计师的创造性。2、符合通性且保留个性作者本身是工业设计科班出身,中途转行做交互。在找交互设计工作时,总以为交互设计和工业设计区别不大,总以为设计是相通的,设计原则是通用的。真正入行以后,才发现交互设计虽然也遵循着众所周知的普遍性设计原则,如:以人(用户)为中心、少即是多、人机环境(场景)等等,但与其他类型的设计相比还是有自己特色的。这就犹如在中国,很多事物都具有“中国特色”一样。在交互设计专业内,根据行业的不同,在交互设计的页面流程等的设计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即使应用相同的设计原则,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所做的设计操作流程和页面布局也是不同的。在进行交互设计时,要保证所做产品符合所在行业的特点,同时针对具体的目标人群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具有更多针对性的功能与界面设计。简单来讲,在符合行业特点的前提系,交互方案要讲求用户细分,针对相应的用户角色设计个性化的交互方案。3、功能简单但考虑周详大家应该都知道“少就是多”的设计原则,在交互设计稿中,同样遵循这样的设计原则。交互设计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多功能流程的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操作,让用户在不需要思考的情况下完成相应的任务。但是减少操作步骤的前提是保证功能流程的完整,用户不会出现功能使用障碍。同样,在交互稿中,在保证页面简洁的同时,一方面要实现多种操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考虑极端情况下的页面显示。例如,常见的登录页面,包括手机号、邮箱、第三方登录,登录要考虑是否需要用户验证,同时,不同的验证方式其页面展示也是不同的。对于极端情况的一种,特殊页面的处理,不仅仅要告诉用户出现错误了,还要以用户能够懂的方式,告诉用户哪里出现了错误,更进一步要告诉用户该怎么操作。要引导用户到正确的页面中去,完成用户功能,提升用户,让用户忘却页面错误带来的不快。4、页面平常但寻求突破交互设计的工作是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能够有所突破,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交互设计师都会参考具有类似需求产品的页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这样的产品没有亮点,不能带给用户惊喜之感,不能引领公司产品跟上设计趋势。如果每个人都引用已有的设计方案,而不寻求突破,最终会降低个人与团队的设计水平。这也是在做竞品分析时,要格外注意的点。在进行竞品分析时,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其影响,竞品分析在为我们理清设计思路的同时,也禁锢了我们的想法。正像有些设计师,进行App设计时,还没有怎么分析需求,就先入为主的想到产品应该有个“首页”,应该采用标签式导航,以及四个标签的名称应该是什么。这样的产品交互设计怎么会有突破?需求突破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深入挖掘产品需求与业务需求,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一些人眼中,有些设计很平常,但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中,就会脱颖而出。还是滴滴bus的验票页面,脱离了支付宝和微信惯用的对话框形式,但更加符合场景的使用情况。5、语句简单但意义明确在弹出框中,很多人在制作引导用户的操作时,都会用“是”、“否”、“确定”、“返回”、“关闭”等字眼,虽然这些引导语都含有明确否定或者肯定的意义,但是,其在传达意义时可能会存在缺陷。例如,删除相关内容并进行二次确认的弹出框,采用明确意义的”删除“与”取消“要比采用”是“与”否“的方案好。在用户要删除文件时,二次确认的目的是减少用户误操作。但是,左侧的操作引导语,不论用户采用哪一边的操作都要去确认弹出框的内容,然后去进行提操作。而右侧的操作引导语,具有明确的指引作用,即使用户不阅读弹出框的文案,也能根据操作引导语完成正确的操作,更加符合Don’t make me think设计理念。总结的道路是无止境的,在不同的阶段对设计的理解和认知也不一样,但是,整个体会是一个不断深化、趋于简单的过程。你要知道,对于来说再多的学习也都是“知道”,只有经历实践,才能到的“懂得”,才会更加清楚交互设计的本质,才会做出更佳的。2016年第1本: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
时间: 09:05:58
&&&& 阅读:209
&&&& 评论:
&&&& 收藏:0
标签:《用户体验要素》第1版发表于2002年,第2版出版于2010年,第2版的中文版竟然在2015年上市。书的写法比较单调,感觉像是大道理的叙述,不像《》,没有多少实例,看到第29页发现全书的重点就是那一张图。因为软件架构设计中动不动就来个5层设计,界面层、组件层、用户逻辑层、数据服务层、系统框架层,所以用户体验中来个5层框架图还真不太适应。
【不过当你的网站设计了之后,可以对照着这些层中提出的要素认真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产品的目标?】
书快速翻完了,还不如直接去看,其中最喜欢的评论&&:
看过这本书的原版,在读之前,就知道那幅出自这本书的,著名的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的图,而读后发现,整本书就是对那幅图片的描述。这本书是一个提纲性的东西,它列出了作者对用户体验要素的理解和总结,如果你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发展,那么可以参考这些要素来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比较推荐的是About Face 3、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WWW和Designing Interface,三本书分别从交互、信息架构和界面方面进行很深入、很权威的阐述。但是,要说的是,这本书的价值就是那幅图,也仅有那幅图。所以,与其花时间去阅读这本书,不如好好看看那幅图,然后开始分别对各领域开始进行学习。
导航设计中分为全局导航、局部导航、辅助导航、上下文导航、友好导航、网站地图等几种方式。全书中关于网站地图(site map)的一句话感觉不错:网站地图通常不会显示超过2个层级的导航,如果不是这样,说明你展示的内容很可能超出了用户的需求。
读到战略层那一章时,我思考了一下为什么开设个人独立博客?后来还是从的《》这篇文章中找到了答案: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整理思路、教是最好的学、讨论、持续学习、坚持做一件事、个人简历。
有人的评论指出,这本书的书名有问题,叫网站建设指导手册还差不多。
用户体验到底是什么?收集到GTD清单中下面3件事,以后了解一下:
Peter Morville ( semantic studios )
Peter Merholz ( adaptive path)
用户体验的元素应该是著名的honey comb。
另外一则评论
给出了几个书名,值得参考: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要考虑到用户有可能采取的每一个行动的每一种可能性,并且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中用户的期望值。
1.战略层:明确产品目标(经营者想从产品得到什么),用户需求(用户想从产品得到什么)。重点是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找到平衡点。
例如,通常的商业目标是赚钱,而用户是要省钱,这种最底层的冲突没法通过产品设计解决,而要靠商业上找准价值的切入点。作为PD,通常早些年接触不到战略制定的过程,但仍然要深刻理解公司战略并尽可能的去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产品目标:商业目标(赚钱?赚流量?),品牌识别(扩大影响力?),需要一些KPI标准。
用户需求:用户想从产品得到什么,以及用户的期待。
通过用户细分(可依据人口统计学: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收入等;消费心理学等)、用户研究(问卷、访谈、焦点小组;用户测试,现场调查等)、创建任务角色模型(用例)等进行
产出:战略文档,愿景文档
相关书单:《赢在用户-Web人物角色创建和应用实践指南》
2.范围层:我们要开发的是什么?做好需求采集工作,确定功能范围和需求优先级,确定产品各种特性和功能的最合适的组合方式。 尽可能多的收集,通过各种市场研究、用户研究的方法收集,不要遗漏;再尽可能多的放弃,因为资源有限,只能做最有价值的。
功能型产品:功能规格:用户的需求,不一定是用户说出来的。
信息型产品:内容需求:内容清单
*尽可能详尽的表述,如:上一周被播放最多的视频显示在列表的最前端;而不是最受欢迎的视频要重点标注。
相关书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3.结构层:为产品创建概念结构,将产品需要完成的特性组合起来。完成信息架构与交互设计(模式和顺序)。
上一步相当于把菜都选好了,现在开始考虑具体是蒸是煮是炒是炸了,这一步可以产出产品的功能结构关系,网站地图等。一般来说,技术部门在这个层面开始全面介入。
功能型产品:交互设计:系统如何响应用户的请求(成功的舞蹈要求每一个参与者能够预测对方的移动)
信息型产品:信息架构:合理安排内容元素以促进人类理解信息。组织管理,分类,导航,顺序排列。
*结构:层级结构,矩阵结构,自然结构,线性结构。
*语言和元数据:命名原则,受控词典,类词词典。视觉词典()
相关书单:《交互设计精髓》
4.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框架是结构具体的表达方式。
按钮、控件、文本区域的位置。到了这一步,才出现用户真正能看到的东西。常见错误是从以为这里才开始算设计,忽略了上面的几层,这样在大前提不正确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产品必然会成为一个悲剧。
功能型产品:界面设计:按钮、输入框和其他界面控件。要让用户一眼就看到重点。
信息型产品:导航设计:网页中跳转的方式,传达元素与所包含内容的关系,传达内容与用户浏览页面的关系。
信息设计:促进理解的信息表达方式,分组和整理。
*利用人们的习惯,和生活中的比喻。
*交互方式:复选框,单选框,文本框,下拉菜单,多选菜单,按钮。
*导航方式:全局导航,局部导航,辅助导航,上下文导航,友好导航,网站地图,索引页
产出:线框图,对一个页面中所有组成部分以及他们如何结合在一起的,最直观的的描述。
相关书单:《瞬间之美:web界面设计如何让用户心动》、《dont make me think》
5.表现层:感知设计,包含了视觉设计和内容优化。
感知设计: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视线落在的位置,第一时间吸引用户的注意力,遵循流畅的路径。
*利用对比(大小,差异颜色,距离)来突出重要的事物。
*利用一致性(对齐、重复、亲密性、相同颜色)来消除用户的迷惑和焦虑。内部一致性(产品两个不同地方的设计方法),外部一致性(同企业产品中使用的设计方法)
*配色方案和排版,大企业可以使用风格指南
相关书单:《设计心理学》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forcode的书评
《用户体验的要素》绝对应该是产品经理的第一本入门书。前天开始读这本书,顺便做点书摘、写点感想,估计会有三四篇,这是第一篇。
1、"用户体验"并不是指一件产品本身是如何工作的(虽然这有时对用户体验具有很大的影响)。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的,也就是人们如何"接触"和"使用"它。这种交互通常包括各种各样的按钮,他们体现在以上一些案例中的一些技术产品上,比如闹钟、咖啡机和收音机。有时,交互只是体现在一个简单的物理装置上,比如汽车的油箱盖。不管怎么样,人们使用的每一件产品都具有用户体验:报纸、调味罐、活动靠背椅、开襟羊毛衫。(P4)
2、无论如何,拥有更多的"产品特性",被证明只能保持短时间的竞争优势。随着功能的不断膨胀,网站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笨重、越来越难以使用,最后就失去了对初次访问者应有的吸引力。同时,企业仍然很少去关心用户真正喜欢什么,很少去发现有价值、或真正可以使用的东西。(P7)
forcode:google的解决办法是,随机抽取1%的用户让他们尝试新功能,然后观察他们的行为反馈;另一种解决办法是,网站的功能是可折叠、可扩展的,比如facebook这样的网站、firefox这样的插件式程序最典型,用户可以选择增加所需要的功能。
3、转化率是一种常用的方式,来衡量用户体验的效果&&通过跟踪有百分之多少的用户被"转化"到了下一个步骤,就能衡量你的网站在达到"商业目的"方面的效率有多高&&即使只增加了很少的一点转化率,它也能使你的财务收入得到一次重大的飞跃。(P9)
forcode:对于个人博客而言,订阅增加数/访问人数就是一个转化率;对于网站放置的adsense广告来说,点击率也是一个转化率问题,转化率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
4、科技产品没有按照人们期望的那样工作,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很笨&&即使他们最终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想把人们从你的网站上赶跑,那就在他们使用网站的时候让人们觉得自己愚蠢吧。(P11)
forcode:网站设计应该减少不必要的复杂性。
5、创建吸引人的、高效的用户体验的方法被称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非常简单:在开发产品的每一个步骤中,都要把用户列入考虑范围。
用户所体验的每一件事,对你来讲都应该是经过慎重考虑和论证以后的决定。实际上,设计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费用,你可能不得不在各个方面做出妥协。但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保证了这些妥协不是随机决定的。考虑用户的体验、把它分解成各个组成要素、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它&&通过这些才能确保你控制了决策所造成的全部结果(P13)
forcode: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是把用户体验变成一件可以系统控制和评估的工作,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你可以对照着用户体验的要素列表,一项一项地检查每一个关键的设计。
6、用户体验的整个开发流程,都是为了确保用户在你的网站上的所有体验不会发生在你"明确的、有意识的意图"之外。这就是说,要考虑到用户有可能采取的每一个行动的每一种可能性,并且去理解在这个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中用户的期望值。(P15)
forcode:本书在方法论上是一种分析法的思维方式,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各个中问题,每个中问题再分解成各个小问题,然后再针对每个小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方法要避免的是缺乏整体考虑导致各个局部不协调,尤其是功能上的不协调更加危险。因此,后期的测试检查很重要。
7、用户体验的五个层面:
在表现层(surface),你看到的是一系列的网页,有图片和文字组成。一些图片是可以点击的,从而执行某种功能,例如把你带到购物车里去。一些图片就只是图片,比如一本书的封面或网站自己的标志。
在表现层之下是网站的框架层(skeleton):按钮、表格、照片和文本区域的位置。框架层用于优化设计布局,以达到这些元素的最大效果和效率&&使你在需要的时候,能记得标识并找到购物车的按钮。
与框架层相比更抽象的是结构层(structure),框架则是结构的具体表达方式。框架层确定了我们的结账页面上交互元素的位置;而结构层则用来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并且在他们做完事情之后能去什么地方。框架层定义了导航条上各项的排列方式,允许用户可以浏览书籍的不同类别;结构层则确定哪些类别应该出现在那里。
结构层确定网站各种特性和功能的最合适的组合方式,而这些特性和功能就构成了网站的范围层(scope)。有些卖书的网站提供了一个功能,使用户可以保存之前的邮寄地址,这样他们可以再次使用它。这个功能&&或任何一个功能&&是否应该成为网站的功能之一,就属于范围层要解决的问题。
网站的范围基本上是由网站的战略层(strategy)所决定的。这些战略不仅仅包括了经营者想从网站得到什么,还包括了用户想从网站得到什么。就我们的网上书店的例子而言,一些战略目标是显而易见的:用户想要买书,我们想要卖出它们。另一些目标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的。(P17)
forcode:这个分类体系确实很有价值,如果单凭灵感,很难涉及到这么全面的细节,这五个层次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保证在设计用户体验的过程中不遗漏某些重要的事情,可以说,有了这个分析框架,你在用户体验上不至于犯大错误。
8、在每一个层面中,我们要处理的那些问题不是抽象的,它们会变得更加具体。在最低的层面,我们完全不用考虑网站最终的外观&&我们只关心网站如何满足我们的战略(同时也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最高的层面,我们只关心网站所呈现的最具体的细节。随着层面的上升,我们要做的决策就一点一点地变得具体,并关系到越来越精细的细节。(P18)
forcode:将问题分解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具体讨论某个层面的问题时,可以讨论得更加深入且专注,而不只是泛泛而谈,顾此失彼。从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到表现层,需要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具体。
9、每一个层面都是根据它下面的那个层面来决定的&&这种依赖性意味着在战略层上的决定将具有某种向上的"连锁效应"。反过来讲,也就意味着每个层面中我们可用的选择,都受到其下层面中所确定的议题的约束。(P19)
forcode:比如在战略层,通过营销部门的调查,你可以获得目标用户的潜在需求,并且可以分析出潜在的战略选择。你需要作出选择,选择用何种战略来满足用户的何种需求。这将依次连锁决定用户体验的其他四个层次。
10、这种连锁效应意味着在"较高层面"中选择一个界限之外的选项将需要重新考虑"较低层面"中所作出的决策。(P20)
forcode:所以,越是底层(抽象层)的决策越是要慎重,企业的战略选择一定要小心,要对用户需求有全面理解,否则做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想改版,牵连非常广泛,像Yahoo这样的网站,已经积重难返了。越是大公司,越是难以掉头,就是这个道理。
11、无论如何,这并不是说每一个"较低层面"上的决策都必须在设计"较高层面"之前作出。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在"较高层面"中的决定有时会促成堆"较低层面"决策的一次重新评估(或者是第一次评估)。在每一个层面,我们都根据竞争对手所作的事情、业界最佳的实践成果来做决定,这是最简单不过的老常识。这些决策可能产生的连锁效应应该是双方向的。(P20)标签:
&&国之画&&&& &&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
迷上了代码!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最近这段时间,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了热词。天气预报、翻译、修图……我们也开始感受到这项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设计产品才能让我们有良好的体验?让 Google 用户体验设计师 Riceman 来告诉你。
今年元旦,AlphaGo 连续挑战包括聂卫平、柯洁、朴廷桓在内的中韩顶尖围棋选手,三天内取得的战绩为令人咋舌的 60 胜 0 负。在过去一年的互联网舞台上,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站在了聚光灯的中心。AlphaGo 在新年伊始, 为 2016 年打上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过去这一年,和 AI 相关的新闻铺天盖地。身为设计师的你可能会问:人工智能和我的日常工作有关吗?我应该为此做什么准备?
人工智能和设计师有关吗?
回首过去这一年全球科技公司的大事件,「人工智能」几乎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
3 月,人机围棋世纪之战打响:李世乭在 5 番棋中以1:4败给 AlphaGo,震惊了整个围棋界以及……朋友圈…
4 月,人工智能成为 Facebook 开发者大会上的主角,基于 AI 技术的聊天机器人开放平台,让很多人第一次感性地认识了这个听起来有点深奥的技术概念。
5 月,Google 首席执行官 Sundar Pichai 在 Google IO 上高调宣布公司未来战略将由「移动优先」转向「人工智能优先」,并发布了智能语音家庭助理 Google Home。
9 月,Amazon、Facebook、Google、IBM、Microsoft 五家公司宣布在人工智能领域建立合作,分享其各自在 AI 技术上的突破,以吸引更多人才进入这一领域。
12 月,Amazon 宣布他们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圣诞假期中,卖出了上百万台 Amazon Echo (亚马逊旗下智能语音助理)。
上月,前微软高级副总裁陆奇宣布将加盟百度,除了负责百度旗下众多主线产品业务,还将专攻人工智能研发。
据「财富」杂志预测,人工智能将会在 2020 年成为一个价值 700 亿美金的市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爆火的概念和急速发展的市场。那么,现在这个市场上缺什么?
两样东西——产品,和人才——而这,就和设计师密切相关了。
人工智能说到底是一个技术概念,它需要产品来落地。AlphaGo 打败再多高手,也只是一个围棋大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它背后的深度神经网络和树搜索算法——你可能会问「这东西和设计有半毛钱关系吗?」
有,不止半毛钱。
在设计创新领域深耕多年的 Patrick Hoof 教授预测说:
Design will be less about delivering on a user’s request, and more about responding to the needs they haven’t expressed yet.
(未来,设计会更多地去响应用户还没有表达的需求,而不是去为了响应用户主动提出的需求)
这句话换个表达就是,未来的产品,可以并且应该比用户更早知道用户的下一步,并提前作出应对。
「知道你的下一步是什么」——这其实就是下围棋的道理,比你想在前头。海量的数据,先进的算法,再加上超强的机器计算力,使得「机器比你自己更早知道你需要什么」成为了可能。为什么以前不行呢?
因为用户的下一步行为和围棋对手的下一招一样,都难以预测。现在之所以可能了,是因为我们在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于是,围棋界有了 AlphaGo,而互联网则有了新的产品机会。
身为设计师,如果你能够掌握人工智能领域最基本的几个概念,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对产品的想象力,知道 AI 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什么、未来有希望做到什么,你就能走在这个浪潮汹涌的时代前面。
发挥想象力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几个巨头公司们,用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做到了什么,他们把它转化成了哪些产品形态。
AI 技术在现有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先讲一个你可能没注意到的例子。
Google Doc
Automatic Outline – Google Doc
Google Doc 去年悄悄地上线了一个功能:它会根据文本格式自动为你生成文章大纲(大纲起到全文概览和导航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不用告诉 Google Doc 某行内容是否是一级标题、二级标题还是三级标题,Google Doc 会分析文字格式、并结合大量历史数据,自动推测出你的意图。
回想一下,你是否有一套自己偏好的文字样式规范?比如经常把一级标题居中、加粗?二级标题用加粗的 16 号字,正文用 11 号?Google Doc 学习了你的这些习惯(事实上是学习了无数用户的习惯),自动列出文章提纲,从而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运用人工智能改进现有产品的例子,然而却不容易被普通用户觉察到。正如最好的设计是「感受不到的设计」,最好的智能是「隐形的智能」。
再来看一个常用产品的例子。
Smart Reply – Inbox by Gmail
Inbox 是 Google Gmail 团队开发的一款邮件应用,它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功能叫做「智能回复」。例如,同事向你询问是否有某一个文档,在你打开这封邮件的同时,Inbox 就会自动分析这封邮件的内容,并据此自动为你生成一些快捷回复选项。
更神奇的是,Inbox 还会根据你的过往邮件回复不断学习并修正这些句子,来使得这些句子变得越来越像你平时写邮件的口吻。
Smart Reply 这样的功能不再是媒体今天争相报道的「黑魔法」,而是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一个被用户广泛使用的功能。我们在产品设计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强调技术本身。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做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技术本身,而不是反过来。
亚马逊旗下智能语音助理 Amazon Echo
第三个例子,是上个月在 CES 大会上大红大紫的 Amazon Echo。Echo 的接口开放策略让许多和 AI 相关的软硬件公司选择与其紧密合作,互利共赢,以致 CES 上几乎呈现出亚马逊在语音助理方向上一家独大的局面。
Alexa,把客厅灯关了,把我的床头灯开到一半的亮度。
Alexa,再买一袋我上个月买过的那款猫粮。
Alexa,我今天早上的会议几点开始?
就在几年前,这些「人机对话」还大多只是停留在计算机实验室里、科幻电影的剧本上。然而只在过去短短的两年时间,「智能语音助理」就已经走入了美国几百万户寻常百姓的家庭。
语音交互设计师(Voice Interaction Designer)在硅谷成了抢手的香饽饽。他们不用 Photoshop、Sketch 做界面,也不用 Principle、Framer 做原型。一个新的技术时代,催生了一种新的设计岗位。
给设计师的 3 个建议
在未来两年里,许多科技公司将主动投身于人工智能的浪潮之中。身为设计师的你,在伏案画界面的同时,有没有关注公司新一年的年度目标?「人工智能」是否在列?它被提及了几次?优先级如何?你为此做好准备了吗?
也许你负责的产品中已经运用了人工智能(若不自知,实该警醒),也许你正在考虑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来改善产品体验。这里有 3 个建议,给已经、即将和人工智能打交道的设计师们参考。
建议一:「人工智能」不够智能,请随时准备好「擦屁股」
当 AlphaGo 所向披靡,当视频里的语音机器人无所不知,当硅谷黑科技刷遍你的朋友圈,你很难去相信这个事实:「人工智能」在绝大多数领域的智慧水平,其实还只是个婴儿——设计师要谨记这一点。
如果机器学习结果出错,你是否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非智能」方式,帮助她解决问题?
在做 AI 产品设计时,要时时牢记假设机器学习的最坏结果。最坏结果下的「撤退方案」,和最佳结果下的设计一样重要,很多时候甚至更重要。
一旦用户产生了失望、沮丧的情绪,就很容易放弃这个功能、甚至整个产品,这种结果是很难挽回的。因此,实际上更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如果你对「机器智能」的信心不足,宁可选择不做。
如何清楚地向用户传达出「智能」带来的好处,如何为随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提供优雅的解决方案——这是对设计师们的挑战。
建议二:降低使用门槛,及时正向回馈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是人工智能技术一个非常常见的应用场景。了解用户的一些基本信息,往往是个性化内容的基础。获取用户信息,这件事情听起来简单,但并不容易做好。
Quora(可以简单理解为英文版知乎)要求新用户在第一次注册完成后,必须选择至少 10 个感兴趣的领域。并且,用户会被要求手动输入自己熟知的领域。我们都理解,这是 Quora 希望通过掌握用户的初始数据,从而为用户展示个性化内容。这个交互流程的初衷很好,然而你却能看到很多用户在 Reddit 和 Twitter 上抱怨。
Quora 的用户注册流程
问题出在哪里?两个原因:
1. 门槛过高
在用户使用产品之前,应该尽量简化强制性任务。在 Quora 这个例子里,选择至少 10 个兴趣(不可跳过),还要求用户手动输入熟知领域,这个门槛有点过高了。新用户在注册完成前,什么内容都没看到,甚至可能连这个网站究竟是什么都不明确(Quora 的首页只有一个注册登录框)。
这种时候,任何强制性、高认知负荷的任务都可能会造成用户流失。用户没有义务回答这些问题,也并不一定清楚,完成这些任务能为她带来什么好处。
你是否能想到一些优化的思路,来降低这个门槛?比如:是否可以基于用户已经做出的前两个选择(比如「互联网」和「设计」),猜测出用户可能还对什么话题感兴趣,从而降低必选项的数量?是否能够在用户使用产品后,通过分析用户的浏览行为来逐步了解她的其他兴趣?
2. 反馈不及时
如果获取初始数据是强制的、繁重的,并且用户也不能感受到提供数据带来的好处,那么「训练人工智能」对用户来说,感觉就像是一场「义务劳动」——这种感觉是我们在产品设计中要尽量避免的。因此,对于用户的付出,我们都要尽可能地及时反馈。
举两个产品的例子:
在 Facebook 里,如果你向新公司同事发出了好友申请,你会发现,Facebook 会立即更新「你可能认识的朋友」列表。
在网易云音乐的「私人 FM」里,如果你「喜欢」了一首歌,你很可能会很快就听到该歌手的其他歌曲。
其实 AI 产品中这种反馈机制的设计,和游戏设计的原则是一样的。我们要构建的就是一个「首次任务」-& 「及时反馈」-& 「激励用户完成下一个任务」这样正向的、有节奏的短循环。回想一下让你欲罢不能的游戏,是不是都是这个套路?
建议三:别着急,从小事开始积累信任
一个刚毕业的设计新人,对张小龙说自己有能力重新设计出更好的微信,你一定觉得这人疯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在时间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与机器也是这样。
市面上所有的「智能助理」类产品距离真正的「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阶段,人工智能产品最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建立「用户信任」,这件事很重要,但急不得。把天气报好了,放音乐放对了,把闹钟设准了——我们要从这些标准化的小任务开始,慢慢地赢得用户信任。
大公司做产品的性子往往很急(这其实给了很多 AI 小团队机会),但这里不得不表扬电商巨头 Amazon。坐拥上百万 Echo 用户,面对「智能购物助理」这个诱人的大蛋糕,Amazon Echo 却耐住了性子。他们先从「重复购买」这一小块蛋糕开始入手。
高频次、低错误率——这是现阶段所有人工智能产品都应该去努力寻求的切入口。
大部分人天性不喜欢被他人「指导」,不喜欢失去控制权。但如果一个人不断地完成了你让她做的每一件小事,信任就随之产生了。当用户慢慢习惯了说一句话,牙膏、猫粮、厨房纸第二天就送到了家,也许有一天,用户也会信任她去做叫外卖、订机票、订酒店,甚至买车、买房。
信用这件事,建之不易,毁之顷刻。所以,人工智能产品的设计师们,千万别着急,从小事做起,努力积累产品的信用分。
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第一次被正式命名。过去60年来,它已经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而今天,我们正处在第三次人工智能大潮之中。
如果你相信现代社会中仍有大量劳动可以被机器智能取代,那么你就应该相信人工智能必然会持续高速发展,你就应该为此做好准备。
当你接到下一个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设计需求,不妨想一想:
你为不够智能的「人工智能」随时准备好「擦屁股」了吗?
用户的使用门槛够低吗?正向的反馈够及时吗?
作者:UX Coffee,微信公众号:uxcoffee
来源:/app/808662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爱范儿,作者@UX Coffee
祝给予赞赏的伙伴,2017年发大财!|赞赏2人打赏
收藏已收藏 | 14赞 | 8
分享到微信扫码分享到微信
报道未来,服务新生活引领者。
4 篇作品2 万阅读总量
热门问题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户体验草图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