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察高中现象漂亮的化学实验验现象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和利用;江夏一中陈淑琴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出现,会对学生造成认知冲突的失衡;一、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1.因试剂的纯度引起的实验;高中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实验对其所选择的实验药品纯;例如在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时,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再如在做原电池实验时,在观察到除了铜片上有大量气;2.因试剂加入顺序的先后引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和利用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教学,实验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课堂演示还是学生实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一些与预料的正常实验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其中有颜色变化的异常,生成物气味的异常,事故发生的异常等等。
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出现,会对学生造成认知冲突的失衡。教师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彻底解决,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知识盲点,并自身失去对实验教学的信心。找出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变“异常”为“正常”,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善于观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教师本身也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一 、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
1. 因试剂的纯度引起的实验异常
高中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实验对其所选择的实验药品纯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限于中学化学实验条件,有些实验往往产生“失常”现象。
例如在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时,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备CH4气体,在用石英玻璃管燃烧时却发现火焰呈黄色。这是由于制备气体时反应物受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所致,使产生的甲烷不纯,含有丙酮等杂质气体。因此可以在实验前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充分炒干、研细、混匀,同时要保证碱石灰过量。
再如在做原电池实验时,在观察到除了铜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以外,作为负极的锌片上也会有较多的气泡生成。这种现象是由于锌片不纯,含有C、Fe等杂质且金属表面粗糙,容易产生微小电池而使氢的超电压减小,最终使得一部分氢气在锌表面析出。
2. 因试剂加入顺序的先后引起的实验异常
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加入顺序变更以后,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
例如在做溴与苯酚取代实验时,将苯酚溶液加到浓溴水中,观察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见到溶液变成了黄色。若将反应物的加入顺序改为“将1-2滴浓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保证反应中苯酚过量,则预期现象很明显。
再如Cu(OH)2的制备是高一的一个学生实验。若按教材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可以产生大量的絮状沉淀,但是对该沉淀进行加热时有时就是看不到黑色CuO。实际上,按如上操作一般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绿色的碱式硫酸铜,致使观察不到Cu(OH)2的受热分解现象。所以,建议将步骤改为“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确保生成Cu(OH)2过程中NaOH始终是过量的。
3. 药品保存方面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室购置的药品不一定会马上使用。有些药品会因为在实验室保存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作用或者人为地药品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最终导致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
比如在检验Na2SO3中的SO3离子时,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加入稀HCl后,产生可以使石蕊试纸变红的酸性气体。但是无论HCl量多少,试管中始终会有少量白色沉淀无法溶解。实际上,由于SO3离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等氧化成Na2SO4,所以看见有不溶于HCl的沉淀也就不足为奇了。
4. 因药品用量的不同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问题,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
例如在做银镜反应时,在一洗净的试管里注入1mlAgNO3溶液,然后加氨水到完全溶解,再滴几滴新配的乙醛溶液后水浴加热几分钟却始终得不到光亮的银镜。分析原因,应该是银氨溶液配制时氨水量未控制好引起的。在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不可过量,教材描述为“氨水加到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实践经验证明,氨水过量越多,银镜反应的效果越差。所以我个人建议,加氨水时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到还略显浑浊(不可使沉淀恰好溶解至溶液澄清)为止,这种银氨溶液氧化能力最强,实验效果非常好。
5. 因副反应的存在导致实验现象异常
很多化学反应中都有副反应的存在,有些副反应甚至影响实验结果,干扰实验现象。
例如高中化学《氮和磷》一节有这样的练习:“用大试管收集一试管NO2气体,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不久看到试管里红棕色气体消失,水面上升至容积的约2/3处……”事实上由于收集的气体中常常含有NO等物质,存在副反应NO2 + NO + H2O === 2HNO2,实际水面上升要远远大于试管体积的2/3 。
6. 因实验温度控制不当引起的实验异常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反应能否发生、向什么方向发生等问题。所以,温度的合理控制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例如在做乙醇的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变黑后,如不迅速插入乙醇,反复几次,并不会看到铜丝变红亮,也不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因为铜丝插入速度太慢,使铜丝温
度下降后反应就不能发生了。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所用试剂的浓度大小,试剂选用的恰当与否,酸碱介质环境,仪器的选用及装置是否合理,以及实验操作者自身基本操作是否过关等方面也会引起实验的异常现象。
二、异常现象的合理利用
实验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是可能的,关键是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如何对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意外中蕴含着正常,关键是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如果设法搪塞或者回避的话,就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抓住实验中的意外,也就抓住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若能积极引导并给予合理的分析解释,也就能化慌乱为沉着、化意外为平常,反而能因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外”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记忆,教学目的也就能轻易实现,使师生双方在探索活动中相互得到提高。
1.利用异常现象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我们教师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思考、分析、研究,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进一步使教师树立起“科研先导”的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化。
去年高二我校邀请了温岭中学郭君瑞老师和黄岩中学王万林老师来校指导,我被要求上《铁和铁的化合物》第一课时,需要演示Fe和水蒸气反应制H2实验,但是按高中化学教材图示和步骤操作实验几乎就不能成功,为此我采用了多媒体模拟实验来代替,在课后评析中有了较大的争议。之后我再认真的进行反思总结,查阅资料,终于发现陆燕海:《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改进和铁粉选择》一文中采用石英两通
管、用电热丝竖直加热方法(如图)
,此装置不但克服了原方法的弊端,还具有升温时间短,
出气速率快,课堂演示效果好等优点。
2.利用异常现象进行反思性实验教学,逐步使学
生养成去思考、会思考的习惯
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实验失败或误差较大时,教师应见缝插针积极引导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反思失败的原因以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改进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做盐类水解实验时,学生在测定NaCl溶液的pH时却发现其结果往往不等于7,而是略大于7。这时就不能主观臆断地把结果记为7,而应该让学生从溶液、环境、试纸等方面仔细探索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教师此时要当好“领路人”角色,多与学生交流,鼓励其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探讨,这样不但提供学生主动思考、表达的机会,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
3.利用异常现象,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只要学生留心观察实验过程,注意捕捉奇特的变化,就可以发现许多实验异常现象,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探究会得到很多重要的发现。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对见怪不怪的现象着手探究、发现问题。中学化学中异常现象很多,其中很多异常现象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探究的极好材料。
本学年我个人任教高一和高三,在指导高一学生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探究“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的递变规律”,分别用镁条和铝片与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与稀硫酸几乎不反应,基本上看不到气泡。这一现象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和酸的通性等是矛盾的,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在疑惑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当时我也困惑的逃避过去了,第二天在高三复习资料黄冈专刊专题六中的24题发现类似,引起了我强大的求知欲,原题大意是这样的:在相同的条件下,将两块完全相同的铝片放入c(H)相同的稀硫酸和稀盐酸中,发现稀盐酸中产生H2速度比稀硫酸中快,请设计实验分析原因。于是我鼓励高三学生去对此现象大胆猜想、探究,进行了一系列的假设和实验设计:
疑问: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分析,反应的实质是单质铝与氢离子反应,那么为什么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稀盐酸与铝片反应的速率却比稀硫酸要快得多?
猜想与假设:溶液中除氢离子外的其他离子(Cl、SO4)可能会影响反应速率。稀盐酸中产生H2速度比稀硫酸中快,那么,是否Cl对反应有促进作用,SO4对反应有抑制作用呢?。
探究方案制定与实施:用1mol/L的稀盐酸和0.5mol/L的稀硫酸分别与相同的铝片反应,验证了这个题目的正确性。两者再进行对比实验分别检查Cl和SO4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再进行对比实验:
1、若往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固体NaCl后,再与Al反应,发现反应的速率的加快。
2、若往稀盐酸中加入一定量固体Na2SO4后,再与Al反应,发现反应的速率的减慢。
通过以上等实验对这些“异常”现象加以分析、探究,唤起了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将“苦学”变为“好学”、“乐学”,这正是当前教育改革所追求的教学理念。
高中化学实验中由于受试剂的纯度,试剂添加顺序,药品用量,副反应,温度,催化剂,实验装置等各方面制约,有时会导致实验现象异常。
如果我们教师转换观念,把实验的目的看作是带领学生探究知识,“发现”他们尚未认识的客观事物,并从中学到认知的本领,就不会因为出现异常现象而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所以我们教师应实事求是地面对实验现实,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发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师生共同研究,改变实验方法和策略,最后把实验做成功。这样虽多占了一些教学时间,影响到上课的进度,但由于学生参与了实验从失败到成功的全过程,在知识、技能、意志、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升,是非常值得的。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高中化学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和利用13等内容。 
 浅谈化学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和利用 摘要:本文总结归纳和简单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出现异常现象 的常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在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使 实验异常现象...  浅谈化学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成因和利用 摘要:本文总结归纳和简单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出现异常现象 的常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在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使 实验...  【摘要】本文总结归纳和简单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出现异常现 象的常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在如何选择教学策略, 使实验异常现象变废为宝进行综合利用等方面...  高中化学实验异常的成因和利用高二化学组 姬建利论文摘要:一、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1.因试剂的纯度引起的实验异常;2.因试剂加入 顺序的先后引起的实验异常; 3.药品...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成因铜仁一中 杨二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过程中, 实验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化学实验...  高中化学实验中出现的异常与改进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中化学实验中出现...[关键词] 化学实验 现象异常 成因 改进 利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  探究 【摘要】 本文总结归纳和简单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出现异常现 象的常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在如何选择教学策略, 使实验异常现象变废为宝进行综合利用。...  试析高中化学实验出现异常现象的常见原因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试析高中化学实验出现...3. 药品保存方面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室购置的药品不一定会马上使用。有些药品会...  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文就自己的教学和实验经验,利用一 些实例,针对学生实验中...高中化学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
使用一键分享,轻松赚取...“细节观察”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突破与创新--《文理导航(中旬)》2015年02期
“细节观察”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突破与创新
【摘要】:正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操作、观察和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中观察是突破创新的起点,正如门捷列夫曾经所说:"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然而学生在实际观察中,往往走马观花,很难抓住实验的重点现象,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实验效果,因此在化学实验中,要注重学生对现象的细节进行观察,从中发现问题、探索新知。一、"细节观察"不能以偏概全,注重观察的全面性,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不能全面具体,只观察到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8【正文快照】:
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操作、观察和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中观察是突破创新的起点,正如门捷列夫曾经所说:“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然而学生在实际观察中,往往走马观花,很难抓住实验的重点现象,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实验效果,因此在化学实验中,要注重学生对现象的细节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蔡万玲;;[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吴长寿;;[J];才智;2010年18期
姜飞;;[J];才智;2010年19期
杨庆苓;;[J];网络财富;2010年13期
刘秀玲;;[J];成功(教育);2012年06期
程永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24期
李鑫永;;[J];新课程(中学);2013年11期
姜晓峰;;[J];成才之路;2013年34期
丁春羊;;[J];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11期
李百双;;[J];新课程(中学);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涌;;[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宋芳林;汪玉芳;;[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卫智如;;[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朱恩;;[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汪立丰;施辉国;;[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姚振维;;[A];第六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胡志刚;范数花;;[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张俊昌;;[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黄秋燕;申妮;索南;郑晓华;周青;;[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张英锋;刘均照;;[A];第二届《化学教育》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江苏省东台中学 吴海霞 潘志勇;[N];江苏教育报;2012年
江西省广丰中学
陈仙华;[N];学知报;2010年
咸阳周陵中学 杨立航;[N];咸阳日报;2011年
重庆市石柱中学
李云;[N];学知报;2011年
孝义市第五中学校 王艳红;[N];山西科技报;2012年
天柱民族中学
龙志良;[N];贵州民族报;2014年
苏雷;[N];周口日报;2007年
河南省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
程红;[N];学知报;2011年
宁都中学化学组
刘华生;[N];学知报;2011年
黔西第一中学 陈国祥;[N];贵州民族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丽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林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杨光晓;[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殷春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陈秀清;[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马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赵姝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纪露希;[D];苏州大学;2010年
贾慧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焦蓉;[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化学实验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合理利用异常情况来实现教学目标。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1 实验现象异常的原因
&&&&&&& 1.1 因试剂的纯度引起的实验异常。高中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实验对其所选择的实验药品纯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限于中学化学实验条件,有些实验往往产生&异常&现象。例如在做原电池实验时,在观察到除了铜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以外,作为负极的锌片上也会有较多的气泡生成。这种现象是由于锌片不纯,含有C、Fe等杂质且金属表面粗糙,容易产生微小电池而使氢的超电压减小,最终使得一部分氢气在锌表面析出。
&&&&&&& 1.2 因试剂浓度的大小引起的实验异常。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浓度选择不当,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例如:Cu(OH)2的制备。按教材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可以产生大量的蓝色絮状沉淀,但是对该沉淀进行加热时有时就是看不到黑色沉淀。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过稀或硫酸铜溶液过浓过多,这样生成的沉淀一般是蓝绿色的碱式硫酸铜【Cu2(OH)2SO4】,而碱式硫酸铜受热时不易分解,致使观察不到Cu(OH)2的受热分解现象。所以,Cu(OH)2的制取中不宜用浓度较小的NaOH溶液,可用NaOH饱和溶液。
&&&&&&& 1.3 药品保存方面引起的实验异常。有些药品会因为在实验室保存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作用或者人为地药品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最终导致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比如在检验Na2SO3中的SO32-离子时,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加入稀HCl后,白色沉淀应该完全溶解,产生可以使石蕊试纸变红或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但是实验时常常无论加入HCl量多少,试管中始终会有少量白色沉淀无法溶解。实际上,由于SO32-离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等氧化成SO42-,所以观察到有不溶于HCl的沉淀也就不足为奇了。再比如: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时所用的硫酸亚铁放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硫酸铁,导致滴加NaOH溶液观察不到明显的白色沉淀。
&&&&&&& 1.4 因药品用量的不同引起的实验异常。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问题,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如FeCl3与KI反应:2Fe3++2I-=I2+2Fe2+,为了观察I2的生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Cl4,理论上应该在CCl4层能观察到紫红色,在水层由于生成Fe2+而显浅绿色,但是由于Fe3+略过量,致使水层显棕黄色,同时生成的I2浓度过高,致使CCl4无法萃取完全,而使I2层出现红棕色。
&&&&&&& 1.5 因副反应的存在导致实验现象异常。很多化学反应中都有副反应的存在,有些副反应甚至影响实验结果,干扰实验现象。
例如在做铜被浓硫酸氧化的实验过程中,往往会观察到黑色固体生成,主要原因是:浓硫酸与铜反应是相当复杂的,首先发生Cu+2H2SO4(浓)+CuSO4+SO2&+2H2O,但反应的同时伴随着副反应5Cu+4H2SO4+3CuSO4+Cu2S+4H2O,Cu2S+2H2SO4+CuSO4+CuS+SO2&+2H2O,由于反应中有少量硫化亚铜及硫化铜存在,因此反应后的混合物呈现黑色。
&&&&&&& 1.6 因温度控制不当引起的实验异常。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反应能否发生、向什么方向发生等问题。所以,温度的合理控制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例如在做乙醇的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变黑后,如不迅速插入乙醇,反复几次,并不会看到铜丝变红亮,也不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因为铜丝插入速度太慢,使铜丝温度下降后反应就不能发生了。
2 异常现象的合理利用
&&&&&&& 实验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关键是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如何对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关键是要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抓住实验中的意外,积极引导并给予合理的分析解释,也就能化慌乱为沉着、化意外为平常,反而能因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外&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记忆,教学目的也就能轻易实现,使师生双方在探索过程中相互得到提高。
&&&&&&& 2.1 利用异常现象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我们教师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思考、分析、研究,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进一步使教师树立起&科研先导&的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化。
&&&&&&& 2.2 利用异常现象进行反思性实验教学,逐步使学生养成去思考、会思考的习惯。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实验失败或误差较大时,教师应见缝插针积极引导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反思失败的原因以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改进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做钠燃烧实验看到淡黄色固体周围有黑色固体,教师此时要当好&领路人&角色,让学生思考,为何燃烧时产生黑色固体?黑色是什么呢?让学生去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探讨,这样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 2.3 利用异常现象,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水平和创新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只要留心观察实验过程,就可以发现许多实验异常现象,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探究会得到很多收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对异常现象着手探究、发现问题。例如:在相同的条件下,将两块完全相同的铝片放入C(H+)相同的稀硫酸和稀盐酸中,发现稀盐酸中产生H2速度比稀硫酸中快。疑问: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反应的实质是铝与氢离子反应,那么为什么C(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与铝片反应的速率却比稀硫酸要快得多?猜想与假设:溶液中除氢离子外的其它离子(Cl-、SO42-)可能会影响反应速率。稀盐酸中产生H2速度比稀硫酸中快,那么,是否Cl-对反应有促进作用,SO42-对反应有抑制作用呢?然后让学生设计出探究方案,同时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以提高。
&&&&&&& 总之,化学实验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关键是教师在安全的前提下,抓住实验中的意外,积极引导并给予合理的分析解释,也就能化慌乱为沉着、化意外为平常,反而能因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外&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记忆,进而实现教学目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高中化学如何进行化学实验观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化学如何进行化学实验观察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化学反应现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