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浅谈幼儿注意力的培养

汪小英学前教育工作室
当前位置:&&
浅谈如何在体育课中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上传: 黄檬娴 &&&&更新时间: 15:25:59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主要是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适应周围环境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幼儿游戏已被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游戏是幼儿有效的学习形式。游戏与幼儿主体发展的关系;游戏与幼儿的情绪宣泄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游戏与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的关系等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 幼儿能够在一堂体育课中,锻炼身体,培养意识,通过游戏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无非是老师上这堂课的目的所在。那么如何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呢我认为以下几点: & &&&&&&&一,在游戏化,与趣味化中进行活动。 & 在体育活动中我们首要注意的是提高活动游戏的趣味,有趣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而且还能促进幼儿身体各器官的活动机能,这很有利于促进孩子们的身体活动。体育游戏注意趣味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组织形式。根据游戏的不同要求我们老师可以充分的使孩子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可以采取多种组织方式,如分组比赛采取例如分组,竞赛,打擂台等多种形式,也能增强幼儿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 二,创设生动活泼的环境,与有效的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 兴趣的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游戏的开展导入同样的重要,故事引导&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使其置身于故事化的情境中,参与到活动中来,最终达到激励幼儿主动付出行动与努力的目的。 & 三.多种器材的适用 & 在体育游戏中,器材往往是不可缺少的,丰富的多种的器材则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成的体育器材,并注意启发幼儿对各种器材进行操作,自制玩具这一特点在活动中则可以充分体现,教师利用日常废旧物品重新让赋予他们生命,孩子们可以通过日常的玩具,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能力,教师善导,善启让孩子们玩的开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 四,教师的组织活动 & 好的游戏活动包括,参与者,组织者,活动内容,与活动用具,在活动中教师的组织是尤为重要的,一堂好课的标准是目标明确,教学活动组织合适与合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达到活动目标,教学活动气氛融洽,老师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学生则是参与者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能有效的组织好活动那么这节课目标达到就是成功的。幼儿园的体育教学应以游戏为基本方式,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征,避免枯燥重复的技能训练。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难易不同的内容,让不同体质的幼儿都有活动的机会,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在创新的认识上,要重在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如&玩球&活动,第一层次的探索可以是自由玩,比赛谁的玩法多;第二层次的探索是玩玩别人玩过的花样;第三层次可为幼儿提供绳、棒、圈等辅助材料,使幼儿与器械积极交流,创造出&赶小猪&&打球&&套球走&等各种饶有趣味的新花样。让幼儿在教师层层递进、循循善诱的指导中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和成功乐趣。 & &&&&&&&&&&五,幼儿参与游戏的收获 & 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手段之一。幼儿不仅从外界吸取知识经验,而且还想把自己头脑中的丰富想象表达出来,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它不仅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为幼儿创造适宜于他们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的幼儿园生活;使幼儿能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它能寓教于乐,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引导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幼儿终身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 &六。当代幼儿体育课中所存在的问题: & 在当今的幼儿园的的体育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幼儿体育课的形式单一&,二,运动掌握程度达不到要求,三,针对体育课要求目标不明显, & 如今在体育课上,形式单一,老师们在组织活动时往往就是根据已有的教案的基础上简单的进行活动,相对来说,形式是比较单一的,往往一节课,所要运动的项目很单一,没有什么更大的趣味性,这样使得幼儿表现兴趣不是很高,&&而从运动的掌握来说这方面也是有所欠缺的,由于幼儿年龄小,接受能力弱,当然掌握程度就没有预期掌握的好,这使得此堂课的意义就达不到,孩子们的参与性就不强了,在幼儿的体育课中大班孩子为跳绳要达标等等,有的孩子缺乏锻炼,那么在课堂中,却不能达到目的,这使得课的目标就没有达到。 & &&&&&&&&七,针对问题的几点对策 & 针对课的形式单一的特性,教师在开展体育课时尽可能的发挥教师的思维,组织好一堂好的体育课要求加入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最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游戏可以增加幼儿体育课的趣味性,使幼儿在玩中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激发幼儿对体育课的兴趣。所以应多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游戏。对于动作的掌握程度来说老师在上课时更加应该注重细微的动作应当多次重复,加上讲解,多练习,这样对于孩子们来说更加的容易掌握,孩子们的教育是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完成的,锻炼好的体制往往只靠每周仅有的体育课时完全不够的,形成家长与老师,课堂完全机制,将孩子们的锻炼为共同完成的目标一起努力。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S1期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摘要】: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其身体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幼儿对于体育活动兴趣不足的原因,总结了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发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对策。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13.7【正文快照】:
根据国家儿童委员会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幼儿的体质与发达国家的幼儿相比差距明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幼儿体育活动明显不足。鉴于此,如何激发幼儿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其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每一个幼儿体育教学者必须要面对的一个课题。一、幼儿对于体育运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健忠,朱良;[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牛琀;[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周斅激;[D];苏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清;[J];湖北体育科技;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秀芬;杨粤辉;冼夏玲;曾春甜;崔少芬;;[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10期
金靖;;[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年10期
吴丽华;;[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40期
;[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3年02期
王薇;[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8年02期
杜赛军;[J];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麦婉华;[J];教育导刊;1999年S4期
韦凌云;[J];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周萍;;[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年12期
周晓军;;[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瑞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绍兴市花园幼儿园
徐菊香;[N];绍兴日报;2011年
金勇;[N];中国妇女报;2003年
宜兴市宜城中心幼儿园
李跃飞 郑丽华;[N];江苏教育报;2011年
浙江省宁海实验幼儿园
丁莹莹;[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南明实验幼儿园
王再玲;[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嵇存凤;[N];林芝报(汉);2010年
郑红梅;[N];楚雄日报(汉);2008年
王永英;[N];光明日报;2002年
马秀娟 王敏
刘佳宁;[N];铁岭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志军;[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顾亚婷;[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吴文娜;[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周斅激;[D];苏州大学;2006年
孙亚青;[D];河南大学;2007年
孟云萍;[D];山西大学;2007年
张莹;[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张颖;[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龚顺梅;[D];苏州大学;2008年
赫达;[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论文分类导航
浅谈幼儿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
福建省泉州市财贸幼儿园 胡燕燕幼儿体育是体育的启蒙阶段,也是素质的奠基工程。走出教室、走进操场、走向大自然是现代体育的主要走向。幼儿是通过运动和感觉来认识环境的,幼儿处在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如身体、智力、个性等等身心各方面比较稚嫩,个体差异、社会适应性都比较差,容易受到损伤。因此,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幼儿个性差异,因人施教,培养幼儿运动兴趣和能力,必须深入研究幼儿体育活动的创新,并付诸实践。激发和维持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引导孩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那么如何激发和维持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呢?现笔者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适宜投放和使用材料增强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投放活动材料,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我班的孩子喜欢有趣的、假扮性强的体育游戏,他们对活动的投入程度更依赖游戏材料的支持,往往把自己想象成强有力的角色,把活动材料要么想象成“对手”,积极去“战胜”它,要么想象成“弱小者”,积极去“照顾”它。大班和中班的孩子开始喜欢新奇刺激、竞赛性的体育活动。他们把活动材料当作帮助他们实现目标的工具,关注活动的结果,往往把伙伴当作竞争对手,想方设法取胜。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使用活动材料,才能维持幼儿的兴趣。及时发现孩子感兴趣的材料操作方式,并充分运用这种方式,把要实现的教育目标物放在使用材料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这是提高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的关键。中班的孩子们练习投掷越来越没劲,却对用沙包互相打着玩兴趣盎然。我观察、思考如何调整活动的方向。当一个孩子无意中投中了我,我一下子悟到孩子感兴趣的投掷方式是投中目标,而不是重复投掷动作。于是,及时调整了活动材料的投放数量和使用方式,采用了动作和工具→对象→结果反馈→调整动作的自主活动模式,而非传统的动作→教师反馈的训练模式。即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把活动材料当作工具(沙包),把(大灰狼)当作活动对象,把伙伴当作模仿学习的榜样、竞赛的对手,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主动地观察、模仿、调整投掷的动作,以达到打中大灰狼的目标。大多数孩子兴致勃勃地参与了活动,很快掌握了要领。通过活动材料的不同使用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尊重、接纳个体差异,通过活动材料的不同使用方式,让每个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才能激发并维持每个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了解每个孩子在运动速度、耐力、运动量等方面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教师有意识地设计材料的投放量与使用方式,使其有不同的难度,让幼儿能自主地选择符合自身运动水平的活动方式,这将保证每个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当发现能力弱的孩子退出游戏的问题时,我不断反思,认识到活动的投放和使用没有考虑孩子运动能力的个体差异,因此不能很好达到让每个幼儿参与并获得成功的目标。于是采用分组的形式,把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幼儿分开进行,降低能力差的幼儿的材料投放,使每位幼儿都能得到锻炼和体验成功。二、科学地设置体育活动区区域体育活动区需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区域划分。较常见的是按照不同的基本动作进行分区。例如,可将活动区划分为跳跃区、攀登区、投掷区、钻爬区等,也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增加平衡区、球类区、综合活动区等。如果球类活动较为丰富,还可以更细地划分为足球区、篮球区等。此外,也可以按不同的玩具分区,如大型玩具区、小型玩具区等。三、自制活动器材,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幼儿喜欢体育活动,活动器材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幼儿对活动器材感兴趣,才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与运动。我们在充分利用现有活动器材的同时,发动家长、幼儿修旧利废,变废为宝。例如我们中三班在开展小推车载物的过程中,发动家长和幼儿,利用瓶瓶、罐罐制作各种各样的活动器材。利用大的饮料瓶做挑担的载物、利用饮料铁罐做成小木桩等等。四、丰富活动内容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幼儿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有课堂体育教学活动、户外体育活动、早操活动等,教师要利用这些形式的优点,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培养幼儿兴趣和能力,全面提高幼儿体质。同时,要丰富活动的内容。如掷沙包,可以踢、抛、掷、传,也可以头顶沙包练习平衡等,如此形式多样,大胆实践,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在体育活动中,我们提供条件,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思维、尝试,鼓励幼儿“一物”多玩。以玩纸棒为例,幼儿拿着纸棒作方向盘开着汽车来到操场,做圈操后,教师启发幼儿:“纸棒还能怎么玩?看谁玩得和别人不一样。”孩子们想出了各种有趣的玩法,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每个幼儿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一物”多玩的基础上,为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我们还提供与“一物”相关的器具,如让幼儿玩球时,我们提供木棍、羽毛球拍、布袋、垫子、平衡木等,并通过语言启发幼儿尝试,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通过幼儿自我探索,自我尝试,幼儿得出了八种不同的玩法。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体育活动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只有不断地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注重幼儿个性差异,因人施教,不断创新,增添新的内涵,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积极向上的情操,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 10:06:41
网友评论《浅谈幼儿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
本类论文总排行版
本类论文本月排行
本类论文本周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浅谈小学生兴趣的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