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对满语,汉语普通话中的儿化音有没有影响

港报:从蒙古语到满语 少数民族语言面临危险
香港《南华早报》3月21日文章,原题:推广普通话有束缚少数民族语言的危险
从蒙古语到满语、布依语和布朗语,中国大地回响着各族语言和方言。但13亿中国人的语音正面临大幅减少的危险。
中国大陆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政府支持的普通话推广运动,正把部分语言推到濒临灭绝的境地,使用这些语言的人称,必须做出更大努力来拯救这些语言。
根据联合国统计,中国官方认可的民族有56个,其中100多种语言正面临消亡。
中国人口中汉族超过90%,且一些较大的少数民族如回族,也完全融合,只说汉语。这使得很多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语言,比如聚居在偏远的东北地区的赫哲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等的语言,处于边缘化并面临(消亡的)危险。
“我只懂一点(本民族语言)。我的孩子一点都不懂,他们只学习汉语”,来自内蒙古的鄂温克族人杜梅(音)说,“政府必须努力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将其记录下来。步伐还不够快。”
据语言学家讲,少数民族语言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快速消失,屈服于诸如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印地语和汉语普通话等“超级语言”,因为这些语言在互联网和电视上广泛传播。
在大陆,很多自己讲少数民族语言的父母不愿意向他们的孩子传授,担心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普通话技能,由此会在他们离开学校后影响找到好工作的机会。
人口多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比如藏语和维吾尔语,获得了官方的广泛支持,(政府)也已采取措施帮助语言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包括鄂温克语。本周,中国发起一项新工程,开发所有方言和语言的语音数据库,以促进语言保护。(作者本-布兰查德,陈一译。本文英文原文见今日环球时报英文版第15版。有删节)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06131条
评论180351条
评论165090条
评论139838条
评论124311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乾隆皇帝语言能力超群 精通满语汉语及蒙古语(图)-中新网
乾隆皇帝语言能力超群 精通满语汉语及蒙古语(图)
  很多人游故宫,都惊诧于导游讲的所谓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却忽略了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暖阁的一间小小书斋。它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书房。透过窗户,窥探这仅八平方米的小小书斋,驻足于此,也总能令人付思联翩。
  乾隆皇帝作为“文奋武钦”的一代帝王,其书房虽小却极为雅致。楠木雕花隔扇将其分成南北两间小室,里边的一间利用窗台摆设乾隆御用文房用具。窗台下,设置一铺可坐可卧的高低炕,乾隆御座即设在高炕坐东面西的位置上。其御笔手书的“三希堂”匾额和《三希堂记》墨迹,至今还悬挂在墙上,匾额两侧对联为“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豪素指书法),从内容可见乾隆之胸襟与志趣。“三希堂”的陈设幽雅朴素,既弥补了空间的不足,又带有极强的人文气息。古朴而不失优雅,清新而富有内蕴。
  书斋之所以改名为“三希堂”,是因为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的《伯远帖》。这三件古代墨宝,尤其受到乾隆帝的珍爱,并特意贮存于此,不时把玩。实际上,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这些中国书法史上的精品力作,凡经乾隆亲自鉴赏过的珍品,往往钤有“乾隆御览”和“天子古稀”二玺。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在艺术上拥有最挑剔的眼睛和最精微的直觉。他是古往今来搜罗最富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之一,同时在诗词、曲赋、书法、绘画、音乐上都有很深的造诣。身为帝王而有如此才华,加上天下太平能游历神州,真是不虚此生,这在帝王群里也堪称“个中翘楚”。他又是帝王中少有的高寿者(可能与其广泛的情趣爱好相关),因年事已高祭天时在天坛留下的“古稀门”,也成为一段佳话。
  乾隆还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作诗41863首,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同时他还是一名语言学家,其语言能力超群,精通满语、汉语和蒙古语,藏语和维吾尔语也达到了“能之”的程度,这在古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
  清朝皇帝中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功绩当以他为最。乾隆亲自倡导并编成了大型文献丛书《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大量古典文献,是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他开博学宏词科,招纳天下人才,下令征求书籍,完成《明史》《清文献通考》《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等,这些成就与他的博学不无关系。由于乾隆皇帝对文化事业的热心,汉学从乾隆朝愈益兴盛,至嘉庆朝,形成了著名的“乾嘉学派”。
  在建筑艺术方面,乾隆在北京及京畿保护、扩修、兴建的皇家宫殿园林,如皇宫的宁寿宫及其花园、天坛祈年殿(换成蓝色琉璃瓦)、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三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避暑山庄暨外八庙和木兰围场等,这些皇家园林,无不体现着清代园林文化的辉煌,是我国园林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驻足“三希堂”外,感觉其空间虽小,但管中窥豹、小中见大。“三希堂”引领着天下读书人的人文风尚,同时更见证了一代盛世的人文辉煌。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语普通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