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怎么才能从山西省新绛县中医院到开封啊!

(山西省运城市下辖县)
新绛县古称绛州,为山西省运城市下辖县。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临汾盆地西南边缘,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汾、浍二河穿境而过。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盆地。总面积593.39平方千米,总人口32万人(2004年)。1993年,经山西省建设厅、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评审,并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新绛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此基础上,根据建设部、国家文物局(90)建规字第378号文件要求,新绛又被推荐申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新绛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收起最新报道
中文名称:新绛县(xīn jiàng xiàn)外文名称:Xinjiang County别名:绛州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中国华北,山西省,晋南地区下辖地区:龙兴镇等8镇1乡政府驻地:龙兴镇电话区号:0359邮政区码:043100地理位置:山西省西南部,临汾盆地面积:593.39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2004年)方言:中原官话汾河片,又称晋南话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龙兴寺、稷益庙、绛守居园池等机场:运城关公机场火车站:新绛火车站车牌代码:晋M行政代码:140825
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盆地。总面积593.39平方千米,总人口32万人(2008年)。辖8个镇、1个乡:、、、、、、、、;1个开发区。共有220个行政村。县政府驻龙兴镇。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南襟峨嵋岭,北依吕梁山,中为临汾盆地组成部分。平均海拨在400~600米之间。县境西北部的马头山最高,海拨1363米。汾河由东向西横穿县境中部,浍河自侯马市入境流至东南部汇入汾河,源出九原山的鼓水由北而南汇入汾河,跃进渠横贯县境北部。属暖温带季风型半干旱气候,年均温13℃,年降水量472毫米。矿藏有铁、磷、石膏、石英石、石灰石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等。绛州鼓乐闻名海内外。侯西铁路、大运高速及108国道、232省道过境。
新绛县新绛古称“绛州”。西汉于今城关西北15千米泉掌镇置长修县,属河东郡,东汉废。北魏始光年间于今城关西南10千米柏壁村置南太平郡,神瞫元年(428)改征平郡,隶东雍州。太平真君四年(443)东雍州治徙今柏壁村。太和十八年(494)废东雍州,征平郡改正平郡。东魏天平二年(535)复置东雍州。北周正平郡治徙今闻喜县境,明帝二年(558)东雍州改绛州。武帝时正平郡复归故治,闻喜县治自今闻喜县境徙柏壁村。建德六年(577)正平郡与绛州徙治今稷山县境。隋开皇三年(583)绛州治徙今新绛县境。十年闻喜县治徙今闻喜县境。十八年于今县境置正平县,属绛州。大业三年(607)正平县属绛郡,且为郡治。唐武德元年(618)属绛州,置绛州总管府。三年废总管府。天宝初年绛州改绛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绛州。宋为绛州绛郡。金复为绛州。天会六年(1128)于州置绛阳军节度使。兴定二年(1218)升晋安府。元复为绛州,县属之。明洪武初年正平县废入绛州,隶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民国初年(1912年)废州,改置新绛县,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1945年析置绛南县,属太岳区,后废。1949年置晋南区新绛分区,隶陕甘宁边区。后废分区,县复归山西省,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58年废。1962年复置。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运城地区。2000年属地级运城市。1997年,新绛县辖7镇6乡:城关镇、三泉镇、泽掌镇、北张镇、泉掌镇、万安镇、阳王镇、店头乡、南社乡、古交乡、支北庄乡、横桥乡、柳泉乡。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312063人,其中:城关镇55930人,三泉镇24990人,泽掌镇28207人,北张镇22574人,泉掌镇18403人,万安镇19199人,阳王镇24326人,店头乡16211人,南社乡14990人,古交乡40886人,支北庄乡9065人,横桥乡20102人,柳泉乡17180人。2001年区划调整后,全县辖8个镇、1个乡:龙兴镇、三泉镇、泽掌镇、北张镇、古交镇、万安镇、阳王镇、泉掌镇、横桥乡。县政府驻龙兴镇。
地理新绛县新绛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是运城盆地的一部分。南北两面环山:南襟峨嵋岭,由东向西横亘本县与闻喜交界,海拔&700余米;北枕九原山,沿吕梁山脚以西北的马首山为最高,海拔1363米。中部汾河横贯,两岸为河谷平原,地势平坦,是主要粮棉产区。主要河流除汾河外还有其支流浍河、鼓水河。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南襟峨嵋岭,北依吕梁山,中为临汾盆地组成部分。平均海拔在400~600米之间。县境西北部的马头山最高,海拔1&363米。汾河由东向西横穿县境中部,浍河自侯马市入境流至东南部汇入汾河,源出九原山的鼓水由北而南汇入汾河,跃进渠横贯县境北部。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2℃,一月零下4℃左右,七月27℃上下。年降雨量&550毫米。霜冻期在十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上旬,&无霜期194天。
新绛县新绛县面积&598平方公里,人口32万,县政府驻龙兴镇。新绛县辖8镇1乡1区:龙兴镇、三泉镇、泽掌镇、北张镇、古交镇、万安镇、阳王镇、泉掌镇、横桥乡、商贸经济开发区。共有220个行政村。全县为八镇一乡一区,即:龙兴镇、三泉镇、泽掌镇、北张镇、古交镇、泉掌镇、阳王镇、万安镇、横桥乡、商贸经济开发区。龙兴镇(28村):孝义坊、站里、周庄、北关、窑头、侯庄、石村、王庄、磨头、祁郭、庄儿头、寨里、正平坊、西关、段家庄、桥东、娄庄、张庄、坡里、店头、龙香、西木赞、东木赞、南木赞、南梁、北梁、仁美、乐义。三泉镇(30村):鼓堆、冯古庄、白村、卢家庄、孝陵、水西、李村、蒲城、席村、三泉、南熟汾、北熟汾、曙光、双陀、西陀、东陀、南社、北社、清风、窑儿上、尚书、义泉、乐利庄、店头庄、瑞林、长庆、南平原、北平原、富有、吉庄。泽掌镇(19村):泽掌、程官庄、北苏村、光村、大聂、向家庄、乔沟头、吴岭庄、北范庄、南范庄、张家庄、涧西、王金、小聂、杏林、赵仙庄、乐丰庄、西蔡、东蔡。北张镇(19村):西庄坡、庙儿坡、宁家坡、沐浴沟、张家坡、北董、东南董、西南董、李家庄、马首官庄、北张、西行庄、南燕、北燕、南行庄、北行庄、南杜坞、北杜坞、西庄。泉掌镇(14村):泉掌、光马、梁村、南张、朝阳、刘建、永兴庄、东薛郭、西薛郭、东韩、西韩、下堡、武平、王守。古交镇(22村):桥西、中社、翠岭、王村、下船庄、南苏村、北王马、南王马、龙泉、中苏村、阎家庄、永丰庄、上院、下院、中古交、北古交、辛堡、丁村、北刘、前刘、周流、南李村。阳王镇(23村):阳王、北头、西头、禅曲、上庄、南头、裴社、苏阳、西康、张村、西张、东张、辛安、北侯、阎壁、董村、北池、南池、王庄、东岭、西岭、刘峪、新红。万安镇(13村):万安、杜庄、梁家庄、柏壁、东马、西马、樊村、赵村、马庄、石家庄、东榆、西榆、天地。庙横桥乡(40村):史家庄、东王、卧龙庄、东康、西王、支社、刘雅、堡里、曲村、史家崖、支北庄、北兰庄、东曲村、向阳沟、三家店、张店、向阳坡、东尉、西尉、韩家庄、符村、宋温庄子、刘家庄、行云庄、宋温庄、郭庄、文侯、台上、孙家院、八里斜、中村北、中村南、东柳泉、西柳泉、庄子上、谭家庄、翟家庄、杨家庄、张家院、兰村。商贸经济开发区原村、狄村、新关、西曲、南关。
新绛县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411”工程即一团:组建绛州绿蔬菜集团;四园:建设生态农业先导园、民营商贸园、轻纺工业园、煤化工业园;一城:兴建绛州学府城;一线:开发名城景点连接线。通过实施这一工程,力争苦干3—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翻一番,再造一个新绛县的奋斗目标。也就是到2005年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2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一倍,达到7平方公里。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总收入完成11341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增长35.52%,增幅名列全市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增长5.2%。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新突破。 县委、县政府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把“顽强拼搏,负重赶超,与时俱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确定为2004年工作的主题。围绕“1411”工程,推动绿色农业、新型工业、商贸流通、教育产业、名城建设、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等各项工作全面提速,力争比原计划2005年提前一年实现第一个翻番,财政收入在2000年7122万元基础上2004年力争达到1.4亿元,各项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再经过3—5年持续不断的跨越发展,提前三年实现第二个翻番,为后十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全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受教育程度和人的素质普遍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第一产业2012年新绛县大力推进“一村一品”,220个村确立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其中62个村被确定为了”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设施蔬菜1万亩,生物技术推广面积不断扩大,蔬菜年产销量达到14.2亿公斤,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到4614元。专业村从事主导产业生产经营的农户达到48%以上,主导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重达到51%以上,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辖区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348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01427万元,林业产值2877万元,牧业产值63028万元,渔业产值154万元。第二产业新绛县实施“1411”工程,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紧抓投资上大项目;围绕产业升级,紧抓循环经济发展。在工业强县方面,立足建材、煤化工、轻纺、数控机床四大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在具体发展方面,一是实施了园区化发展模式,二是以规模化、高科技化为重点提升传统产业,三是“以化促化”,即,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企业信息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围绕这三个环节,新绛县先后建成了以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的轻纺工业园区和以发展新型煤焦产业为重点的煤化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2012年辖区规模以上企业31家,工业销售产值1235292万元,资产总计907599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194525万元,利税总额172387万元,利润总额144990万元。第三产业在文化产业开发方面,新绛县突出地方资源特色,把绛州鼓乐打造成世界级文化品牌;编排蒲剧精品剧目,抢占市场份额;以古城内为依托,打造绛州一日游线路;利用油桃产业基地举办桃花节,开辟油桃自由采摘区;积极发展“农家乐”。2011年辖区22个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亿元,增长17%&,全县运输企业发展到20余家,营运车辆2900辆左右,从业人员6400余人,运输行业纳税3400万元,同比增长21.5%
土地资源新绛县新绛县国土面积5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3万亩。2011年辖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中,商服用地13.33公顷,占总量的5.55%;工矿仓储用地46.13公顷,占19.22%;住宅用地34.4公顷,占总量的14.33%;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30.60公顷,占总量的12.75%;交通运输用地89.07公顷,占总量的37.1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9.8公顷,占总量的8.25%;特殊用地6.67公顷,占总量的2.78%。生物资源植物乔木类已查明27科,92种。灌木类已查明23科,41种。药材类可利用的有200多种。草本植物有:黄花苜蓿、芦苇、甘草、白草、马唐、稗草等。动物兽类有狐狸、獾、兔、野猫、黄鼠狼、松鼠、野羊、蝙蝠等。禽类有雕、雁、燕、鸽、猫头鹰、喜鹊、布谷鸟、啄木鸟、鹌鹑、画眉、黄莺、鹭鸶等。蛇虫类有青蛙、蛇、壁虎、蚂蚱、蜻蜓、螳螂、蟋蟀、蝴蝶、土蜂,蚂蚁、蝎子等。水生类有鲤鱼、鲫鱼、鲢鱼、鳊鱼、黄鳝、鳖、蚌、虾、蟹、鳙鱼、鲂鱼、罗非鱼等。水利资源辖区2007年全年降水总量32008万立方米,平均降水深523.0毫米,相应频率47.2%,属平水年。全县地表水资源量为2062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5721万立方米,两者总量567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7216万立方米。年取水总量8019.70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6122.70万立方米,泉水656万立方米,河水1241万立方米。用水类别为农田灌溉取水量6822万立方米,工业取水量599.45万立方米,农村人畜生活用水384.25万立方米,城市生活用水及其它214万立方米。地热资源新绛县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主要地热点有:北池地热区,位于阳王镇的北池、董村一带,面积约20平方公里,热储层埋深130~180米,水位埋深80~130米,水温30~82℃,单井水量500~1000立方米/日。西马地热区,位于万安乡西马村一带,热储层埋深40~300米,水位埋深10~20米,水温26~45℃,分布面积约60平方公里,单井水量500~1000立方米/日。城关地热区,分布于城关镇西关、段家庄、桥东一带,面积120平方公里,热储层埋深700~800米,水温40~45℃,单井水量500~1000立方米/日,水压喷水可高出地表5~50米。古堆地热区,分布于九原山一带,井口温度23~24℃。
主要是天主教与回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于明代泰昌元年(1620年),传教士艾儒略创办,是山西省最早开教五堂之一,现在全县天主教徒约1100余人,主要分布在正平坊、张庄坡、刘峪、段家庄等地。回教是清咸丰末年(1861年)河南沁阳回族马洪元等三户到新绛西关落户建寺传教而开始。现在回族仍分布在西关一带约800余人。其他还有基督教徒370余人。佛教徒40余人。
新绛县1964年7月1日第二次人口普查统计,本县有汉族176846人,回族645人,藏族4人,俄罗斯族1人。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本县共有汉、回、藏、满、俄罗斯5个民族,其中汉族242221人,回族870人,藏族3人,满族3人,俄罗斯族1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99.64%,各少数民族人口共计877人,占总人口0.36%。1990年7月1日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本县共有汉、回、满、蒙古、藏、拉祜6个民族,其中汉族273122人,回族986人,满族10人,蒙古族2人,藏族2人,拉祜族2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99.63%,各少数民族人口共计1002人,占总人口0.37%。同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8年间汉族人口增加了30901人,增长12.76%,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25人,增长14.25%。回族是本县主要少数民族,来源于河南省,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河南马姓一家首先迁入,随后丹、拜、程、袁、铁等姓相继迁入,主要分布在西关一带。据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总人口中汉族人口31.05万人,占总人口的99.62%,回、满、蒙古、藏、拉祜族1229人,占总人口的0.38%。第五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为1292人。
民生改善新绛县2012年辖区新建、改建星级卫生室163个,被评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城镇新增就业692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536人,农村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县参保人数达到30余万人。保障性住房新上项目全部开工,续建项目有序推进,完成了第一批廉租住房分配。“五个全覆盖”工程顺利完成,8万余吨低收入农户暖心煤供暖前保质足量发放到位,县体育场、残疾人康复中心等民生重点工程顺利完工。基础设施2012年新绛县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强力实施“大县城扩容提质”战略。筹建了绛州文化园和绛州鼓乐艺术培训中心,澄泥砚文化园一期工程主体基本完工,启动实施了李毓秀故居修复工程,全面实施“三楼大堂”景区二期工程,城隍庙二期复建工程顺利竣工,常家胡同基础设施改造及传统古民居修缮工程开工建设。完成了14公里旅游公路建设。新城建设完成了旅游路、荀子路建设工程;实施了主干道路绿化、亮化、美化和凤凰岭生态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完成了新绛中学新校区、新城区人民医院住院楼建设;国土、计生、环保等单位工程全面竣工;住宅小区累计建成封顶50万平方米。老城保护完成了城壕路护崖、绿化及工业路、正平街主体改造;新建了文庙菜市场;新绛中学整体搬迁,新绛二中和西街学校搬迁有序推进。城乡发展新苏线小聂——北苏村公路改造、新乡路小聂——华灵庙山区公路改造等一批工程竣工通车;深入开展“百局包百村、百企帮百村、万名干部进农户”和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通过山西省第一批农村环境卫生连片整治示范县项目验收。法制建设2012年,辖区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6件,政协委员提案142件,基本满意率均达到98%以上;不断畅通信访渠道;积极开展“两代表一委员”密切联系群众活动,累计接待群众1300余次,为群众解决困难530余起,办理实事好事690余件;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各类事故明显下降;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创建工作,被评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显著提高。
10风俗民情
新绛县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凌晨烧柏枝、放鞭炮,以接神祝福。早饭家家吃饺子,饭后向长辈拜年。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节前即排演“社火”、台阁、拐子、花车、鼓车、杂耍、花灯等,在乡镇表演。元宵节达到高潮,进城表演,晚上张灯结彩,开提灯会,吃元宵。&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俗传“二月二,龙抬头,换新头”,剃头理发。家家烙煎饼,拍簸箕,扫床,歌谣“二月二,拍簸箕、疙蚤壁虱不得上坑里”。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门口插艾蒲,喝雄黄酒,并以雄黄涂幼儿耳年鼻、写“王”字于小儿额上,佩戴朱砂袋,系五色丝,意在镇百邪,并以虎形划符贴在门上,叫做“禁五毒”。民间习俗吃粽子,据传为纪念屈原。六月六,为新绛传统大会日,群众习惯在这一天曝晒书、衣、作麦曲。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相会为祭祀先祖的“鬼节”,用各色纸裁作衣形焚烧,名为“送寒衣”。腊月习俗,初五,以各种豆子与米作粥,叫做五豆粥。初八,用米、红枣及各种豆作饭,叫做腊八粥。“二十三,糖瓜儿,丢下七天年下儿(旧传灶君爷上天),二十四扫尘土,二十五蒸馒头,……”除夕,农历腊月三十。夜晚家家户户包饺子,有的彻夜不眠,称为“守岁”。
11旅游名胜
新绛县古城南临汾河,北沿丘陵,据高就低随地势制胜。“绛州三楼”、“绛州大堂”、哥特式“天主教堂”、唐代“宝塔”从西至东,雄居高垣之上,成为古绛州的重要标志。创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的“绛守居园池”,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时间最早的官家园林;创自于唐代的“绛州大堂”,曾是大唐名将张士贵的《帅府堂》;龙兴寺内的“唐代宝塔”,塔顶曾多次持续数日腾烟,为千年未解之谜。绛州州衙绛州大堂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绛州大堂、绛州二堂、绛州三楼、绛守居园池组成,位于新绛县城的新绛中学园内,是绛州州府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代,为历代州府理事之所,唐太宗李世民曾命张士贵在此设帐募军,故又名“帅正堂”。“薛仁贵从军”等故事即源于此。新绛文庙系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内四府街,占地面积10670平方米,创建年代待考。现存建筑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殿、西厢房数间等。其明伦堂、尊经阁、树龄数百年的柏树等在解放前和“文革”中遭到毁灭性破坏。白台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西北20公里的光马村西南。寺院建在雨水冲刷的沟壑的中间台地上,寺院创建年代不详,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重修。金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璟大定、明昌年间(公元1161——1190年)亦有重修。元、明、清皆有补修。现存主要建筑有法藏阁、东西耳殿、释迦殿、后大殿及西厢房等。福胜寺
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泽掌镇光村北。该寺为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敕建,金大定三年赐名“福胜院”,宋、元两代曾予补葺,明弘治十六年又加以重修。中轴线有山门、天王殿、弥陀殿、后大殿等四进院落,钟鼓二楼雄峙两侧,并衬以厢房、配殿,排列进然有序。天王殿、娘娘殿等建筑尚存,但彩塑已全毁,清代建有义学小牌楼一座。稷益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西南部的阳王镇。现存舞台、正殿为明代建筑。舞台五间,正殿五间,殿内东南西三面满布壁画,面积130平方米,壁画保存基本完好,东西两壁以台阶式布局,宽8.23米,最高处达6.18米。龙兴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龙兴路北端高阜之上。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改称龙兴寺。宋时,太祖赵匡胤寓居于此,改寺为宫,后僧人占居,恢复龙兴寺之名。新绛天主教堂为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正平街中段北部,占地面积1560平方米。1937年原绛州教区荷兰籍传教士孔昭明监牧出资,于1943年落成。正面欧洲哥特式建筑,两边高约43米的钟楼对峙,中间三角屏风,教堂内无支柱,代之为高22米跨度25米的九道巨型拱券,与上海、广州、青岛教堂并称中国四大哥特式教堂。新绛县博物馆,位于新绛县城北街顶端的高崖上的龙兴寺内,龙兴寺地理新绛县博物馆优越,建筑宏伟,风物迷人,故而新绛县博物馆就辟在这里。多年来,他们辛勤工作,不仅将龙兴寺完好地保护下来,而且收藏了一批重要的碑刻和文物珍品。新绛县博物馆暂居龙兴寺办公,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博物馆的各项业务不断向前发展,目前为止,馆藏文物共1107件。其中珍贵文物238件,普通文物869件,全部寄放在省考古研究所侯马文物工作站。乔家花园,位于县城内仁义巷内,系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乔家花园面积较大,现仅留一四合院建筑。该院坐北向南,有石刻楹联。南边正中辟门,四面建筑俱为上下两层,硬山顶。北房面阔5间,进深2间,前有插廊,西北、西南角均连一小院。据北房梁记载板载: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创建。
12当地特产
绛州木版年画绛州木版年画发端于宋金,兴盛于明清,最早见于北宋《佛说北斗七星经》之雕版插图,至明中叶,雕版画在内容上扩展到百姓生活领域,绛州亦成为年画的主要生产基地。清道光、咸丰时达到鼎盛期,其时绛州城有“三大家、七小家年画作坊”之说。绛州澄泥砚绛州澄泥砚和端砚、歙砚、洮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它的制作工艺可追溯到汉,兴于唐而盛于宋,历代奉为贡品。清乾隆帝曾御笔赋诗,并编入《四库全书·西清砚谱》。澄泥砚具有发墨快、质细、性坚而不燥、润笔不损毫等特点,历代为贡品。云雕漆器云雕始于元代,相传出自浙江嘉兴府名漆匠张成、杨茂之手,后来失传。1915年,薛仙基等三人各自开办油漆铺,生产简单的云雕漆器制品。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一民族工艺得到很大发展。绛州刻瓷绛州刻瓷是运用特制的刀具在烧制好的瓷面上进行雕刻的技艺,人们将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绣”。刻瓷艺术集书法、绘画、篆刻等诸多艺术为一体,采用凿、刻、研、刮、擦等技法,使无光的画面与有光的釉面,相互映衬。2009年,绛州刻瓷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参考资料添加成功后,需经过约1-2天的审核流程,审核通过后方可查看。
本词条内容由国搜百科根据相关资料编纂,仅供参考。如有问题,可联系我们修订、完善或删除。也欢迎更多热爱知识共享、有志于词条编纂的专业人士参与国搜百科创建。联系电话:010- 合作邮箱:
交流QQ群:
新绛县&图册
浏览次数:976&次
更新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省新绛县三林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