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4个月整的婴儿宝宝补充钙铁锌碘,锌,钙

→ 九个月的宝宝需要补碘和锌吗?
九个月的宝宝需要补碘和锌吗?
健康咨询描述:
九个月的宝宝需要补碘和锌吗?九个月的宝宝需要补碘和锌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妇科常见病如子宫肌瘤 , 卵巢囊肿 , 不孕不育
帮助网友:54129称赞:1589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看是否需要补需要去医院作检查看看的,做个微量元素检查看看。&&&&&&指导意见:&&&&&&如果缺的话就补,不缺的话就没有必要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健康幸福
擅长: 内科妇科
帮助网友:121197称赞:9534
&&&&&&病情分析:&&&&&&一般不需要额外的补碘的。我们现在基本上是全民通过食盐在补碘的。但是补锌是可以适当补充,补钙和维生素d适当也是可以的。&&&&&&指导意见:&&&&&&可以适当口服葡萄糖酸锌和葡萄糖酸钙,维生素d滴剂等。注意多晒太阳。每天不低于2个小时的阳光照射就可以满足生理需要的维生素d的产生。必须是没有玻璃的透过的光线才有效果的。没有遮挡的光线才行的。而且效果是与接受阳光注射的表面积成正比的。这个是最好的补充维生素d的无副反应的办法的。维生素d的补充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擅长: 常见病、脾胃病、心脑血管疾病、健康保健理疗
帮助网友:8371称赞:466
&&&&&&病情分析:&&&&&&根据你的情况应该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来确定。不要盲目使用。&&&&&&指导意见:&&&&&&缺锌的症状是头发黄,干燥,免疫力低下,身体不好。我建议你应该根据症状孩子检查一下在使用。&&&&&&以上是对“九个月的宝宝需要补碘和锌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对脊柱骨折及颈腰疾患采用前后路手术治疗,对胸腰段脊
帮助网友:12108称赞:444
&&&&&&病情分析:&&&&&&您好,这样的话,就是需要积极的检查的。&&&&&&指导意见:&&&&&&根据您说的情况的话,如果是有异常的缺碘甲状腺肿大,缺锌的食欲不振等表现的话,则就是需要积极的补充的。
擅长: 传染病的治疗与预防(包括性传播疾病新发传染病);艾
帮助网友:9084称赞:162
&&&&&&病情分析:&&&&&&九个月的宝宝前期大部分时间为母乳,一般不会缺乏微量元素。&&&&&&指导意见:&&&&&&如果宝宝消化功能正常,没有缺乏微量元素的证据,不要盲目补充。
参考价格:9.3
参考价格:5
参考价格:22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温中健脾。用于脘腹冷痛,肢冷便溏。用于碘缺乏,甲...
参考价格:¥13.2
本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甲减。...
参考价格:¥54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怎样正确的给孩子补锌,补钙?_育儿问答_宝宝树
怎样正确的给孩子补锌,补钙?
&市面上那些补得效果好?我家的需要补锌和,妈妈们请给点意见,,最好是给自己宝宝不过的!谢谢
问题补充:我家妞是严重的缺锌,钙也缺。能一起补吗?
问题补充:有没有快速的补法
当时年龄:
还没有宝宝
来自:网页;
和锌或者铁最好分开补,如果是锌和铁可以一起补,从简单来说是吸收问题,有些微量元素一起补充,容易导致两者相冲。以下是我的另两篇文章,供参考:,妈妈除了可以继续给宝宝补充钙剂等,因为宝宝大了,肠胃也相对成熟,妈妈可以在宝宝的食物中添加如紫菜,虾皮等含钙量高的食物,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也可以多做一些如骨头汤,排骨汤等。还有钙的吸收,不仅要补充钙,还要给宝宝多晒阳光,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帮助钙的吸收(起到和鱼肝油一样的作用),但在晒太阳时不宜隔着玻璃,因为玻璃会屏蔽掉阳光中的紫加外线。缺锌,妈妈可以给宝宝多食用一些如蛋黄、瘦肉、鱼肉、鸡肉、及各种坚果类。等食物,特别是坚果类,如等,含锌较高。1-10岁每天约需锌10毫克。每百克食物的含锌量约为:猪瘦肉3.8克;猪肝4毫克;鸡肝5毫克;蛋黄3.4毫克;海带3.2毫克;鱼虾8毫克。补锌食谱:肝泥功效:补锌 原料:猪肝一块 盐及调料少许做法一:将猪肝冼净,放入清水中煮,块不需要太大,快熟后放入盐等调料;熟后出锅,食用时把肝弄碎成泥状,可以给宝宝食用.做法二:将猪肝冼净,放入清水中煮熟后,弄成泥状备用.之后用锅烧热,放少许油,待油热后放入肝及调料炒一下,熟后可以给宝宝食用.做法三:将买的新鲜的肝用清水煮一下弄成泥状,与其它蔬菜一起做成饺子陷,包成小饺子给宝宝服用,这种方法也是比较好的方法,同样肝发挥它的营养价值.以上两种肝的做法,一周一到二次就可以了,不需要每天吃,每次也不用吃的过多,如果坚持服用,可以满足宝宝的锌的用量!肝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食品之一,如果有缺锌的宝宝可以多食用含锌丰富的肝!
最佳回答者:
超高端品质保障是各品牌能够入选奶粉排行榜的必备条件。同时拥有权威第三方的品质典范认可,加上不一样的尖端科技创新配方更是一罐真正的好奶粉榜上有名的关键,也是妈妈们给宝宝最好选择的重要参考。
"启赋3是惠氏营养品旗下一款超高端的婴幼儿配方品牌,科学还原天赋营养,灵感源于母乳成分研究,吸收之上更添保护,助力宝宝天赋尽情释放。
启赋3爱尔兰原装原罐进口,荣膺爱尔兰政府授信“爱尔兰品质典范”,也是众多明星精英父母的信赖之选。"
"考虑如何促进钙吸收"&的妈妈回答:
"考虑如何促进钙吸收"&的推荐知识:
宝宝如果缺钙,容易让其身体发育减缓,严重的会引起佝偻病。因此要及时给宝宝补钙,那有什么好的补钙方法呢?小编说一下几个方法。
宝宝缺钙的表现
1、头周围有一圈枕秃,这一部分头发长的很慢,枕秃越明显说明缺钙越严重。
2、晚上经常闹觉,啼哭不止,睡觉不安稳。
3、经常出汗(排除了穿衣过多、天气热、活动量大等原因)
宝宝补钙的方法
1、食补。在宝宝补钙方法中,食补是最好的,主要是不像药物有副作用。如果宝宝缺钙不是很严重,可以在平常的饮食中注意添加虾皮、豆类、鱼类等食物。少吃蔬菜等影响钙吸收的食物。
2、吃补钙剂。有时宝宝光靠吃饭补钙往往跟不上,宝宝缺钙...
以上知识内容来自宝宝树育儿网
我们家补锌用甘草锌,这个效果不错,就是味道不好
补钙喝的智灵通
对了,补锌分开的,一个上午,一个下午就最好了
在中央儿童频道播出的宝贝一家亲,有一期专家说到补钙的话,纯牛奶里含钙量是最多的。现在宝宝还没有两岁的话,就可以喝酸奶了,含钙量是排第二的。可以给宝宝适量的。
食补 和肉里面有钙 动物内脏里有锌
我家宝喝的,效果不错,当然食补也要同时进行的哟
宝宝树孕育钙、铁、锌,碘这些营养素,宝宝补对了吗?-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钙、铁、锌,碘这些营养素,宝宝补对了吗?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9:51:36
按照化学元素在机体内的含量多少,通常将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常量元素是指体内含量大于体重0.01%的矿物质,如钙、磷、钠、钾、硫、氯、镁等,称为常量元素;凡体内含量小于体重的0.01%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宝宝的生长发育,生怕宝宝缺乏了某些营养,有些家长在听说孩子微量元素不足后,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给孩子拼命补。一、宝宝易缺乏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钙、铁、锌,碘是婴幼儿时期易缺乏的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1. 钙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体内99%以上的钙存在与骨骼和牙齿中,机体混溶钙池中的钙是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牛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钙的最好来源;大豆及其制品也是钙的良好来源;绿叶蔬菜和菜花也含较多的钙;动物性食物中,贝类钙的含量最高,其次鱼类、蛋类,畜禽肉类含钙量最低。婴幼儿需要多少钙?根据《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钙的适宜摄入量每天为:0~6个月龄:200mg7~12个月龄:250mg1~3岁:600mg 。适宜摄入量(AI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出生的健康宝宝,从出生到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故母乳中的营养素含量就是婴儿的适宜摄入量。换句话说,适宜摄入量能满足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不同乳类含钙有区别吗?(1)一般来说,母乳含钙约为30~35mg/100ml,但钙的吸收率相对较高;(2)配方奶中含钙约为50mg/100ml,钙吸收率不如母乳中的高;(3)普通纯奶中钙的含量更高,可达为100mg/100ml以上;(4)高钙奶中的钙可达140mg/100ml。钙会不会摄入过量?根据推荐摄入量,对于6月龄以内的健康宝宝,可耐受的钙的最高摄入量为1000mg,7~12月龄则为1500mg,1~3岁也为1500mg,就算超过了,只要不是很大剂量,也不一定就会危害到健康。 从饮食中获取的钙,一般不会过量,多了人体不吸收了,排泄掉了。如果不缺钙又去补充钙剂则可能会导致钙过量,轻则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重则对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也会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因此,尽量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钙,确实不足,可以补钙,但不能乱补。为什么老是说孩子“缺钙”?其实,对于奶量充足的婴儿来说,一般可以获得充足的钙,而真正容缺乏的是维生素D。维生素D类似于钥匙,可打开钙吸收的“通道”。缺乏了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通常所说的佝偻病,一般不是缺钙,而是缺乏维生素D。但缺钙也会导致佝偻病。 2. 铁
铁是所有活体组织的组成成分,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铁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并参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可催化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等。铁在人体体内含量不多,一般为3-5克,但却是人体中很重要的必须微量元素。铁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色素酶类,参与造血功能,体内氧气的运输和组织细胞的“呼吸”,以及免疫、解毒和抗氧化过程等功能。缺乏是全球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您可能不知道,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全球大约有37亿人缺铁,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发展中国家40%~50%的5岁以下儿童和50%以上的孕妇患缺铁病。据调查显示,我国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约为20%,而铁缺乏超过50%。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约为10%,而铁缺乏超过40%。而《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指出,2010年,6-12月龄农村儿童贫血(主要是是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高达28.2%,13-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0.5%。这提示,缺铁及缺铁性贫血问题在我国依然严峻。而如何科学合理的给准妈妈和婴幼儿、儿童补铁,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铁缺乏是指机体总铁的含量降低,随着铁缺乏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和缺铁性贫血。而缺铁性贫血是最为严重的阶段,这个时候机体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由于特殊人群孕妇、婴幼儿,由于对铁的需求相对较多,成为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缺铁性贫血有什么危害呢?(1)孕妇轻者皮肤黏膜略苍白,无明显症状。重者面色黄白,全身倦怠、乏力、头晕、耳鸣、眼花,活动时心慌、气急、易晕厥,伴有低蛋白血症、水肿、严重者合并腹腔积液。准妈妈患有缺铁性贫血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影响胎儿铁的储备,可能造成宝宝出生后早早的患上缺铁性贫血。而怀孕前缺铁易导致早产、孕期母体体重增长不足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2)婴幼儿、儿童大量的研究证明,缺铁可影响到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铁缺乏可导致宝宝食欲下降,少数宝宝可出现异食癖;有的出现口腔炎、舌炎,严重者可发生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严重缺铁会损伤神经系统,影响婴幼儿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可持续到儿童期,且是不可逆的损害,铁剂治疗也不能完全恢复损害的认知行为。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缺铁性贫血的儿童智商较正常儿童平均低9个百分点,我国发现贫血儿童的运动和智能发展指数较正常儿童低得多,因此对学习以及成年后就业都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影响。缺铁性贫血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儿童感染疾病机会增加。同时,缺铁时肠道有毒重金属吸收增加,如铅、镉等,进一步造成危害。婴幼儿容易贫血原因通常情况下,足月正常的孩子,体内储存的铁及从母乳或配方奶中来源的铁,能够满足6个月的需要,6个月以后应及时添加强化铁或含铁丰富的辅食。由于辅食添加不及时或不当,是导致6-12月婴儿缺铁或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孕期准妈妈患有缺铁性贫血可影响胎儿铁的储备,增加婴儿期患缺铁或缺铁性贫血的几率。而早产、双胎或多肽、胎儿失血和孕妇严重缺铁均可导致胎儿先天储铁减少,容易患上贫血。幼儿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铁摄入不足,也会导致缺铁或贫血。富含铁的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存在形式:非血红素铁及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由于受其它食物成分的干扰,吸收率极低,米面中铁的吸收率只有1%~3%。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不受其它食物成分干扰,吸收率较高。富含铁的食物包括肝脏、血块、畜禽肉、鱼类等,其中肝脏中铁的吸收率达30%。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使植物性食物中的铁转变为能吸收的亚铁。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深色蔬菜如油菜、生菜、菠菜等、鲜枣、猕猴桃、草莓、柑橘、橙子等。如何通过饮食预防缺铁性贫血?(1)孕妇孕期应注意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一方面摄入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如瘦猪肉、牛肉、羊肉、鸭肉、鸡肉及鱼类。动物血和肝脏含铁丰富,营养价值较高,但由于含有重金属等其他有毒有害的风险。有营养专家提示,猪肝中可能会含有重金属镉,对人体可造成危害。所以,要谨慎选择肝脏类和血块,在确定相对安全的情况下,每周可以适量进食1-2次。必要时,从妊娠第3个月开始,在医生指导补充铁剂及叶酸等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注意摄入黑木耳、红枣等食物,全谷类,这类植物性食物含有的铁吸收率不高,可能通过摄入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和水果来促进铁的吸收。对于摄入肉类、肝脏、血块等食物较少以及素食者患贫血的风险可能较高,可以选择强化铁的食品,如强化铁的酱油。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使用铁剂作为预防和纠正缺铁或缺铁性贫血。 (2)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倡母乳喂养,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直至1周岁。人工喂养的应采用强化铁的配方奶粉,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铁。由于牛奶中铁的含量和吸收率都很低,1岁以内不宜采用单纯牛乳喂养。(3)足月儿应尽量纯母乳喂养6个月,此后继续母乳喂养,同时及时添加富含铁食物如强化铁的米粉、肉类等。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应采用强化铁的配方乳,并及时添加富含铁的米粉、肉泥类。(4)幼儿应注意食物均衡和营养,纠正畏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鼓励进食的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铁的吸收。尽量采用强化铁的配方乳喂养。缺铁或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是否为缺铁或缺铁性贫血,需要医生进行诊断。一般情况,6个月以后的宝宝铁缺乏则可以通过食物补充,摄入添加强化铁或含铁丰富的辅食。而一旦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则说明体内储存的铁消耗殆尽,需要尽量可能查找缺铁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去除病因。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治疗。可同时口服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并在血红蛋白正常后继续补铁1~2个月甚至更长,恢复机体储铁水平。必要时,同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需要注意的是,宝宝长时间贫血危害很大,但过量补充同样会损害健康,同时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因此,不可盲目补铁剂,而是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 红枣、红豆、花生、菠菜能补铁吗?一谈到缺铁或缺铁性贫血,很多人就会想到多吃点红枣、红豆、花生、菠菜之类的。其实,这类植物来源的铁吸收率比较低(一般含铁也不高),一旦缺铁或缺铁性贫血了,靠吃点这些食物补铁显然是不靠谱的,及时不缺铁的人群最好还是需要摄入一定量的含铁丰富且吸收率高肉类或鱼类等。 3. 锌
锌分布在人体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及分泌物中,具有催化功能、结构功能和调节功能。锌对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免疫功能、物质代谢和生殖功能均具有重要的作用。贝壳类海产品(如牡蛎、蛏子,扇贝)、红色肉类、动物内脏等都是锌的极好来源;虾、燕麦、花生、干果类、谷类胚芽也富含锌。什么情况下宝宝缺锌呢?如果宝宝长期拉肚子,容易造成锌吸收不良,出现缺锌。还有就是给孩子的饮食不合理,如有的孩子长期以白稀饭为主,荤的太少。 对于以内奶为主的婴儿,由于奶里含有锌,无论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只要奶量充足一般不会缺锌。孩子饮食不像大人那样规律,有时多有时少,偶尔不吃饭不代表缺锌。家长不能随便给孩子补锌,补多了会影响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反而不利于健康。很多家长给孩子检查微量元素是否缺锌,其实,单靠这个判断是不靠谱的。锌在血液里的含量是有波动的,1次血清里的锌含量低不能就判定孩子缺锌,需要多次检查,还要结合膳食分析,临床表现。如果2次以上检查锌较低,且孩子的饮食有缺锌的风险,又有缺锌的表现,则可以诊断为缺锌,需要补锌治疗。常规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一般就不会缺锌,不肯吃饭原因很多,不一定就是缺锌。4. 碘
碘大多数存在于甲状腺组织内,碘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甲状腺激素完成,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参与脑发育、调节新陈代谢等。海产品中含碘丰富,如海带、紫菜、淡菜、海参、虾皮等是碘的良好食物来源。需要主要的是,哺乳期妈妈具有缺乏碘的风险,注意监测尿碘等,通常情况下除了海带、紫菜等摄入,必要时补充碘剂。 婴幼儿钙/铁/锌/碘推荐摄入量 年龄钙(mg/d)铁(mg/d)锌(mg/d)碘(μg/d)0岁~200(AI)0.3(AI)2.0(AI)85(AI)0.5岁~250(AI)103.5115(AI)1岁~60094.0904岁~7岁800105.590 资料来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2013版)》 二、需要额外补充的情况微量元素缺乏的病因主要为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要量增加和丢失过多。如锌缺乏是由于锌摄入不足或代谢障碍导致体内锌缺乏,引起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皮炎和异食癖等临床表现的营养素缺乏性疾病。判断一个人是否缺乏某种营养素,首先需要进行膳食史调查,结合病史发现有无营养素缺乏疾病的相关症状。膳食史询问结束后,根据判断对可疑患有某种营养素摄入不足的对象,进行24h膳食回顾调查,并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如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存在干燥、粗糙等锌缺乏表现,观察精神和营养状况,是否存在生长发育迟缓等,最后参考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营养素缺乏。哪些宝宝容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一般来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体内微量元素储备不足,同时出生后追赶性生长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等原因,容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长期患病宝宝,尤其是反复腹泻、呼吸道感染、消化道出血、肝脏疾病以及胃肠道疾病的患儿,肠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出现障碍,也极容易出现微量元素的缺乏。另外,喂养不当、辅食添加有误、挑食偏食、食欲差的宝宝也容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 三、补充微量元素的原则和正确方法通常建议营养来源于食物,而非补充剂。不要时合理选择补充剂。缺啥补啥是补充微量元素的基本原则,不轻易补充微量元素,否则容易顾此失彼。矿物质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一种矿物质元素可影响另一种的吸收或改变其在体内的分布,如摄入过量的铁或铜可以抑制锌的吸收和利用。微量元素的预防性补充应低剂量、长期补充,而微量元素缺乏的治疗则应强调足量补充,在短时间内纠正营养素的缺乏对宝宝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1、健康的宝宝健康的宝宝以或存在微量元素不足的宝宝,完全可以通过食补,鼓励多进食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每天喝奶,每周吃2次动物的肝或血,每天摄取足量的动物性食品(包括肉类、海产品等),基本可以满足宝宝对钙、铁、锌的需求。2、患病或微量元素缺乏的宝宝疾病原因导致微量元素的缺乏,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在进行饮食治疗的同时,可以适当补充钙、铁、锌、碘等矿物质制剂。 四、“过”与“不及”的危害矿物质的补充应“适当”, “不及”达不到补充的作用,而“过”会导致中毒现象。1、钙 钙缺乏可导致血钙过低,神经过度兴奋,引起肌肉痉挛;生长期儿童长期缺钙会导致骨骼钙化不良,生长迟缓,新骨结构异常,严重者可出现骨骼变形和佝偻病。钙过量可高血钙症、高尿钙症、血管及软组织钙化、肾结石、奶碱综合征、干扰铁锌等金属离子的吸收和引起便秘等。2、铁 长期铁供给不足可引起机体铁缺乏或导致缺铁性贫血,还可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急性铁中毒可导致胃肠道出血坏死,并可发生严重低血压、休克和昏迷、凝血不良和代谢性酸中毒等。过量铁可参与体内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引起过氧化作用,加速细胞老化和死亡。铁过量损失的只要靶器官是肝脏,可引起肝纤维化。3、锌 锌缺乏可导致食欲减退、味觉障碍、异食癖、挑食、偏食,儿童长期锌缺乏可导致生长发育不良、矮小、瘦弱、侏儒症等。在锌正常摄入量和产生有害作用剂量之间,有一个相对较宽的范围,加上人体内有一套有效的平衡机制,一般来说人体不易发生锌中毒。但盲目过量补锌可干扰铜、铁或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4、碘婴幼儿缺碘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严重者可发生呆小症(克汀病)。而长期高碘摄入会导致高碘性甲状腺肿。 五、如何看待微量元素检测?微量元素的测量结果容易出现误差,而这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的检测途径有头发、指血和静脉血。在指尖采血过程中,组织液和血液同时被挤出,血液稀释,空气中的微量元素以及采血时用的碘酒和酒精消毒也可能会影响到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静脉血进行微量元素检测也不能真实反映体内矿物质的储存量,只能反映血液中的瞬时情况,因为大多数微量元素只有极少部分存在于血液中,有的甚至不到体内储存量的1%。微量元素检查的意义是帮助医生和家长了解宝宝在某一段时期体内主要微量元素的比例,以便对宝宝的健康做出判断。但可以说,所有的微量元素检测结果都不能真实反映体内矿物质的水平,也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和膳食史综合分析。比如说,宝宝6个月后,有没有及时添加辅食,是否挑食、偏食,是否反复生病,是否先天不足,是否生长发育缓慢,根据宝宝的情况和参考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做最后的判断。常规没有必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只要注意饮食搭配合理,给孩子均衡的营养,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微量元素检测意义往往不大。
刘长伟,营养学硕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营养医师,科普作者,发表科普文章超过100篇,编著《宝宝分龄喂养指导》、《 让宝宝不生病》、《母乳喂养到辅食添加》、《宝贝,早餐吃什么》,2014年获得第五届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5年被列入南京儿童医院“青苗人才”。新浪微博:儿童营养师刘长伟。微信号:etyy4 lcw扫一扫或长按后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微信号:etyy4lcw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需要补充钙镁锌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