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王者荣耀耗流量吗?。

天极传媒:天极网全国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
三大运营商流量不清零 为啥只有两个月?
Yesky天极新闻
  【天极网IT新闻频道】三大基础运营商“流量不清零”方案今天正式公布,10月1起正式执行。新的流量不清零政策将原来单月清零变为双月清零,也就是说,10月份的剩余流量11月份可以使用,但是到了12月份,10月份的流量清零。值得注意的是,流量不清零针对的是所有套餐用户,凡是没有办理任何套餐的,收费模式仍然不变。
  中移动介绍,此次推出普惠制的月套餐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全部手机月套餐客户均可自动享受。中国移动表示,此次当月流量不清零服务的范围为按流量计费的手机月套餐,包括按月计费的基础套餐和流量可选包,如4G飞享套餐、全球通升舱套餐、4G流量可选包、夜间流量套餐等,不包含流量加油包、季度包、半年包、假日流量套餐等灵活周期产品,以及促销赠送的流量。
  中联通宣布自2015 年10月1日起推出手机月套餐内剩余流量单月不清零服务,即月套餐内当月剩余流量可延期结转至次月底前使用。用户如遇到问题,可拨打10010服务热线,或到就近的营业厅咨询。
  中国电信业务主管人员介绍,“流量当月不清零”是落实“提速降费”推出又一举措,目前全球可借鉴做法和经验比较少。此项服务涉及实时计费、离线计费、余额管理中心等90多套系统的改造割接和30多个软件版本的发布上线,还包括近2亿用户的服务数据梳理,销售渠道和用户服务等方面的流程改造和衔接配合等工作,涉及的工作量很大,此项服务在推出前进行了系统性测试。
  “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形态,由于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很少,在服务提供初期,可能还会有不尽人意之处,用户可以拨打客服热线10000或到当地营业厅反映,以便电信不断改进服务”。该负责人说。
  运营商内部人士对搜狐科技表示,由于对业绩影响较大,资本市场或有波动,稍晚两市将发布公告。
  为什么不能实现永久性流量不清零?
  三大电信运营商单月流量不清零方案实质:对包月套餐用户“流量滚存”,也就是说不清零从30天变成60天,而非永久性不清零。运营商也有苦衷,也许用户并不买账。搜狐科技通过采访了解到不能永久不清零的幕后。
  三大运营商
  1、套餐用户:30天清零变成60天清零
  只限于主套餐,副套餐照常清零:以中移动方案为例,相当于将流量使用期限从原先的一个月延长到两个月。需要注意的条件:当月不清零仅限于主套餐流量,叠加的流量包不算。
  2、非套餐用户 资费标准 0.01/MB-0.30/MB
  虚拟运营商:国美、苏宁、迪信通、蜗牛移动等多家虚拟运营商,纷纷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分享通信董事长蒋志祥在接受搜狐采访时表示,虚
  拟运营商因为执行 “流量不清零”政策,截至目前补贴用户超过千万。而中兴视通CEO邓慕超对搜狐科技表示相同的看法。
  电信运营商说法:
  1、时间短:
  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今年7月份工信部承诺,提速降费,实施流量不清零,9月22督促年底前实施。改造系统、改造与流量不清零要求不兼容或互斥的现有业务的确需要一定时间。
  2、补贴放大,收入少:
  2015年三家运营商补贴总计超过400亿元。中国电信投入160亿元,6亿元直接补贴厂商,30亿元专项补贴渠道,124亿元支撑机补“合约”;中国联通投入50亿元,作为“双4G终端百万俱乐部”专项终端补贴和终端酬金,重点推动10款产品销量超过100万部。此外,还公布将提供15亿元话费补贴。
  中国移动并未公布补贴资源情况,可按照各方面营销费用同比例压降进行初步预估。2013年中国移动补贴263亿元,两次压降20%之后是170亿元。
  此外,和中国联通类似,还有一定规模的话费补贴。
  收入“剪刀差”进一步增加:中移动数据流量与201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54.2%,收入仅同比增长41.6%;中国联通的移动手机宽带流量虽然同比增长54%,但移动宽带收入却下降了7.8%;中国电信的人均手机流量增幅高达76.7%,但是收入增幅却只增加17.5%。
  3、考核压力大:发改委以及国资委对基础运营商的考核并没有变化。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王立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大运营商假装降价,实则“换汤不换药”。“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公司隶属国资委,每年国资委都会进行利润考核,如果强行大幅降价,就会伤及企业利润”。
  4、消费习惯:肯德基买了也不能退
  中移动某省公司高管:“流量套餐就和肯德基套餐一样,套餐一定是比单买要便宜。不能说到肯德基买个套,薯条吃完了,把鸡腿还回去吧?”
  5、法律契约:
  运营商某高管称,用户办理业务有签协议,这些条款不管用户看还是不看,都具有法律意义。
  福田某法院:通信行业全程全网的服务特性决定了它即使不消费、不生产也会损耗成本,流量的计费、网络的维护、客户的服务等工作都消耗成本,只要消费者选择了流量服务,这些成本就会存在。
  长沙某法院:流量清零不影响原告财产权。流量并非“物”而是服务的计量,因此清零流量并不侵犯原告的财产所有权。结合中国移动告知的各类信息,原告作为一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消费者,“应当知道”包月流量是附有时间条件的,否则不可能提供优惠。结合其他证据,法院认为,原告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并未受到侵犯。
  6、国际惯例
  “我们是按着传统国际惯例。”美国最大移动运营商宣布将推出月度流量不清零的政策。而日本等很多国家当月流量用不完也是顺延到下个月。
  美国:按流量需求提供套餐。美国的Verizon是目前全球最大的4G运营商,用户每月支付50美元可享有5GB的流量。另一家运营商AT&T则提供20美元300MB,30美元3GB,50美元5GB的包月套餐,3GB和5GB两档超出流量按10美元每GB收费。
  英国:签约越长越优惠。4G网络已覆盖英国117个城市和城镇,惠及60%的英国人口。英国运营商鼓励用户选择签约时间长的档位,时间越长越优惠。
  韩国:流量可累加。韩国从2011年开始提供4G服务,主要由SK电讯、韩国电信、LGU+3家运营商承担。SKT的18GB流量套餐100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65元,含1050分钟语音,1050个短(彩)信。流量当月用不完的话,下个月可以进行累加。
  工信部说法:4G投资还没有见效益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当前资费高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主因为市场供给不足,4G投资还没有见效益,成本降低和充分竞争还有进一步的推动空间。
  专家声音:
  电信专家付亮:手机流量不清零表面上看对用户有利,实际则掩盖了运营商的套餐存在问题,受此影响,短时间内,4G降价空间或封闭。
  电信行业专家项立刚:撰文“中国为什么不搞无限流量?”称,“流量清零这个全世界通行的原则,怎么到了中国就能搞成众矢之敌?因为无论是政府、律师、民众都是不讲道理的。”
  背景:
  一、【李克强总理语录】
  ●我们去年一亿多人次出国旅游,结果出国漫游的增长速度却是下降的,因为漫游费太贵了!我听说,很多导游都随身带一个wiFi信号发射器,既方便组织游客,又为他们省了钱。一亿游客出国,这是多大的市场啊!老百姓很清楚,你的网费、流量费太高,他就不用了!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手机拥有国,但网速在世界仅排名80多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确实太滞后了。
  二、手机资费世界排名104
  据国际电信联盟2014年《衡量信息社会报告》,我国移动宽带资费,高于部分发达国家。其中,后付费手机宽带资费的相对价格在166个国家和地区中位于104位。
  三、三大运营商早期的“流量不清零”
  中电信:(新推iFree卡)今年6月份,中电信在广东、山东和新疆三个地方开展剩余套餐流量可结转到下月继续使用,结转的剩余流量可以转增给好友的“业务试点”。
  中联通:早在2014年11月,中国联通推流量银行,流量不清零也能赠送好友。
  中移动:中移动地方(广东等地)相继推出流量共享、月度流量不清零等业务,用户可将套餐内未使用完的剩余流量,分享给其他4人使用,并可享受流量季度包、半年包、年包等灵活周期的套餐服务。
  结论:
  “流量滚存”在一定程度缓解流量当月清零的激烈矛盾,但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彻底解决手机流量资费不合理的问题。付亮分析认为,手机流量不清零是伪需求,实施了用户也不满意:
  1、套餐内外资费差距太大,套餐内几分钱1M,而套餐外3毛1M,相差了数倍,这导致用户使用流量超出套餐时不敢用,没用完时又觉得亏得慌;
  2、运营商套餐设计过于复杂,同时在用数千上万种套餐,一个主流套餐又会分为数档。加入套餐后,又不能与时俱进,不断享受运营商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用户有一种掉入圈套的感觉;
  3、遇到突发的高流量需求时,用户没有合适的叠加包可选,超过套餐后,只能被动接受较高的资费。
(作者:驱动之家责任编辑:一夏末)
IT新闻微信公众平台
第一时间获取新鲜资讯
使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
您可能想看的内容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大家都在看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上周末,包括2015年的Lumia 950在内的部分Lumia手机重新…
天极网IT新闻汇:近期召开的MWC 2018展会上,联发科正式推出了H…
昨天开始,MacX论坛出现了一组号称是iPhone X Plus正面屏…
每日IT新闻汇:与Galaxy S8相比,三星Galaxy S9/S9…
vivo APEX发出了官方视频。视频中介绍了新机将会具备的一些黑科技…
每日IT新闻汇:与Galaxy S8相比,三星Galaxy S9/S9…
微软Mixer串流服务平台上线,其中Direct Purchases功…
支付宝称,明天打开支付宝“教育公益―校园工作―全部―查四六级”,可查四…
屏幕从LCD到OLED再回到LCD,苹果公司带着iPhone到底在打着…
昨天开始,MacX论坛出现了一组号称是iPhone X Plus正面屏…
天极网IT新闻汇:近期召开的MWC 2018展会上,联发科正式推出了H…
随着MWC日益临近,最近的各种爆料可以说已经将三星的全新旗舰差不多发布…
今天中午,小米手机官方正式公布了新旗舰手机小米MIX2S定于3月27日…
上周末,包括2015年的Lumia 950在内的部分Lumia手机重新…
每日IT极热你们还有流量吗?【邱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9,788贴子:
你们还有流量吗?收藏
我还有0.1兆你们呢,
40兆  粉我呦
号 周四 21:30
明天再玩吧 顶帖子了来兰,,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手机号就没流量,
登录百度帐号发布时间: 14:44:22
来源:网络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时候强调鼓励宽带提速、手机流量不清零,很多用户还不知道手机流量不清零是什么意思,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手机流量不清零的具体含义,想要了解的用户速来围观吧!
  手机流量不清零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流量不清零的意思就是你当月的流量到月底的时候不会清零,所剩的流量会累计到下一个月。例如:你当月的手机流量是1GB,如果这个月你只使用了500MB的话,剩余的524MB到月底的时候回累计到下一个月,那么下个月的可以使用的流量是1GB+524MB。
  按照之前三大运营商不成文的流量清零的话,你当月的手机流量是1GB,如果这个月你只使用了500MB,剩余的524MB会在当月月底清零。这就是手机流量不清零是什么意思的全部解答了,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不清零对用户有什么好处。
  手机流量不清零好处
  不会造成自己套餐流量的浪费,有利于消费者保护自己的利益!
  关于手机流量不清零是什么意思的全部解释就是这些了,希望可以帮助到需要的用户,更多精彩内容还请继续关注巴士手游,我们还将为你带来最新的问答及教程。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秒以后自动返回  &&&&&&&近日来,因流量消耗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坐到了风口浪尖。无论是明星韩雪,还是普通大众,桩桩案例都剑指三大运营商耍了手段,偷了流量。什么“手机充电3小时,耗流量23GB”、“一夜间用掉流量53.3GB”、“9天用完平均1个月的量”,诸如此类,都是有名有姓的。  在这些案例面前,流量“跑得快”的确不容争辩。不过,就此断定运营商就是偷流量的“小贼”,未免难以服众。偷流量这事,到底是不是运营商所为,还是另有其人,或是另有隐情?大众有权利了解真相。  媒体测验揭真相  近日,有记者联合联合浙江省质监局,对多品牌手机、多种网络信号源进行了严谨的流量试验。测试主要围绕三点质疑:运营商会不会“偷流量”;接收文件消耗的流量是否大于实际大小;安卓系统是否比耗费流量多。  其一,在同一地点、时间内,在三台监测器中插入三大通信运营商SIM卡,一个大小为10M的文件,重复测试数为10次。实验室里的三大运营商信号强度不一,传输速度也有差异。大概20分钟后,所有下载结束。对比发现,数据的偏差值小于0.1%。很明显,运营商调整计算方式“偷流量”的说法并不成立。  其二,10M的文件经传输接收下载后,60个数据中有40多个超过了10.5M,最高的达到了10.759M。质监局技术人员表示,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文件在传输中都要产生一个“打包”流量。比如,传输一段视频,往往是分段式进行的。需要先拆分、打包,然后才传输。接收亦是如此,先分段接收最后拼接整理。  其三,将苹果手机后台所有全部退出,关闭WiFi,打开4G,用接收一个13.32M的文件。通过流量监测软件发现,消耗流量14.67M;更换为安卓手机,重复相同实验,显示消耗流量14.69M。之后,重新选择了一款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但是试验场地更换为电梯内。因为信号关系,接收速度明显变长,结果是苹果手机显示为16.25M,安卓手机显示为16.17M。由此证明,相同网络下,不同系统耗流量不会差太多。  既然运营商没有偷流量,流量消耗的快慢与手机系统并无直接关系,那么偷流量的“真凶”到底是谁呢?  真凶竟然是它?  权威机构对近来发生的“偷流量”事件进行了核实调查,证实手机应用中的APP才是罪魁祸首。例如佛山龙女士手机3小时耗费23GB,就是手机APP感染病毒,数千次重复下载文件导致大流量被“偷走”。当然,并非所有的APP都偷流量。  目前,专门盗取流量的APP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病毒,对手机用户的影响最大,程度也最深;第二类是山寨手机的“后门”,尽管大部分手机都是品牌货不会做这些事,但依旧有些小品牌做这些事;第三类是恶意软件,这类软件虽然有合法的功能,如看视频、天气预报等,但设计不规范,属于“三无”App。所谓“三无”,即无开发标准,无安全检测,也无软件和网络适配考虑,消耗大流量、影响网络使用等。  从表象来看,这些“有鬼”的APP几乎和正规APP无异,普通用户是难以辨识和发现的。专家提示,用户最好借助知名手机安全软件,对手机流量消耗进行管理,从而避免流量和花费损失。  “偷流量”成网络“黑产”主营项目  当前,互联网最基本的商业模式是流量的采购及提供增值服务,在此基础上进行流量“变现”。换句话说,互联网经济竞争的内核就在于流量的获取、分发与变现。鉴于此,“偷流量”也就成了网络“黑产”的主营项目。  非法APP制作人,主要是通过病毒App拿到用户信息,出卖信息或者通过上传下载产生的流量费用获利。以木马病毒为例,制作者要上传病毒到应用商店,同时支付推广费;应用商店再传播木马到用户手机,随后就能偷手机流量。而这些流量的去向一般是指定网站或导航搜索,因为广告主会根据流量、日活等数据来支付推广费。最后,这些网站再与木马制作者分成。据可靠消息,此类木马可为制作者每天赚取约33万元的经济收入。  显而易见,这已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众多的从业者在这个链条上生存,相对应的则是手机用户流量被“偷走”。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从事互联网“黑产”的业者超过40万,而涉嫌泄漏用户信息量已超过千万级。地下产业链发展也从个人、单体小作坊,逐步到分工精细,上下游配合的产业链。  封杀流量“小偷”需多方努力  对运营商来说,虽然不是偷流量的真凶,但是依旧需要一个自我洗白的姿态。之所以被众多网民误会、质疑,关键是运营商几乎没有正面公开其流量计算方法和实际运营体系。  不过,中国移动的用户似乎要幸运一些,拿江苏移动举例,目前通过江苏移动掌上营业厅,用户就可以查询流量使用详单。上网时间、上网时长、网络使用类型、消耗流量多少,每次网络动作都清清楚楚,消费得明明白白。如果都像江苏移动这么与用户互动,估计偷流量的误会和舆论也就少多了。  对手机厂商来说,虽然手机系统不是流量损耗的主因,但是允许不良APP进入手机系统也是一种失职。手机系统应该提高过滤和监测有害APP的功能,从使用源头上消灭这类“有害分子”。  对国家相关部门来说,应该尽快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全力打击网络“黑产”,保障互联网产业正常、有序发展,保护来百姓的合法权益。  作为手机用户,也要树立自律和监督意识。坚决抵制不良网站和不良应用,使用正规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APP应用,并从官网下载。一旦发现不良网站和应用,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导航费流量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