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监利县福田中学90届通讯录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一要真抓实干.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事,勤勤恳恳干事,实实在在成事.要做到不说假话,不办假事,不写假报告,不搞假动作,在工作作风上要沉下去深入基层,...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监利县财政局办公室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福田寺镇
&& &&&&&&邮政编码:433314&&&&
福田寺镇附近单位:
福田寺镇附近村庄 自然村:
福田寺镇附近照片:
福田寺防洪绿化林
福田寺防洪闸绿化林
福田寺泄洪闸qq
福田寺水文站雨量观测场
福田寺泄洪闸qq
福田寺镇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家庭户户数
家庭户总人口(总)
0-14岁(总)
15-64岁(总)
65岁及以上(总)
65岁及以上男
65岁及以上女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福田寺镇简介: &&&&&&&&&&&&&&&&乡镇概述  福田寺镇 面积:104平方千米 人口:42254人 代码:
福田寺镇&&&&
全镇辖3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付家、福田、柳关、黄金、新菱、文台、薛庙、付家、彭口、老榨、项杨、苏尹、菱牌、任渊、三湾、十姓、杜刘、小河、金鸡、双红、滩垸、联化、天成、民生、凡三、四沿、麻岭、柳湖。镇政府驻福田寺。&&&&&&&&
  1958年属柳关公社,1960年并毛市、柳关公社为毛市公社后属毛市公社,1975年析毛市公社为福田、毛市、分盐3个公社。1984年并福田、毛市公社为毛市区。1987年析毛市区划出毛市镇建福田寺镇。 &&&&&&&&
  福田寺镇地处四湖总干渠中下游,傍依百里洪湖,西南距监利县城21公里,版图面积107平方公里,辖3个居委会、26个行政村,总人口42000余人。&&&&&&&&历史  福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曾发掘出距今6000余年的大溪文化遗址,又是湘鄂西洪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宋朝宰相王十朋路经此地曾写下“魏阙回头远,蓬门去路长。万年天子寿,一瓣福田香”的绝句,使“福田”一名得以百世留芳。&&&&&&&&资源  该镇水陆交通便利,境内河湖交叉纵横,水草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水产养殖优势。近年来,该镇按照“以工兴镇,以水富民”的发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水产养殖步伐,现已引进荆州承亿玩具厂、监利福食水产冷冻厂等近10家外(台)资企业落户福田;全镇水产产量逐年上升,黄鳝年产量达200万公斤,河蟹75万公斤,白色鱼类300万公斤,探索出了一条“农工并举、强镇富民”的成功之路。&&&&&&&&农业  福田寺是个产粮大镇。为确保农民增产增收,该镇与县粮食局约定,由粮食局赊销质优价廉的稻种给农 &&&&&&&&
福田寺镇&&&&
  户,并义务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高出市场10%的价格敞开收购农民的早稻,另按每50公斤1元对卖粮户给予运输补贴。据测算,这些优惠政策可为农民增收500万元。监利县粮食局日加工、外销粮食70多吨,该局欲建立生产基地,但往往因资金、人力缺乏半途而废。该局负责人说,政府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和农户“联姻”,建立优质早稻生产基地,不但能帮助农民增收,更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该镇福曲寸早稻面积达821亩。过去假种坑农不说,有了好种又愁技术不过关,等到风调雨顺有了好收成,却增产不增收。如今这一连串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农民增收只是多少的问题了。&&&&&&&&产业发展
福田寺镇&&&&
  福田寺镇围绕建设山水园林中等城市这一目标按照“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科技富镇”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城镇带动、商贸旅游、农业产业化”三大战略,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6亿元,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5.34亿元。财政收入实现2155万元,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180元。固定资产投入实现1400万元。 &&&&&&&&
  通过大力发展“三精”农业,广泛应用“三新”科技,培植无公害蔬菜业、观光旅游业、万亩茶叶业、经果业、笋竹业五大特色产业,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已建成无公害蔬菜、茶叶、笋竹业三大现代化农业园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福田寺镇工业已形成了机械加工、建筑建材、能源、化工、纸业、铸塑、农副产品加工等七大支柱产业。现有工业企业1564家。三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交通运输、通讯信息、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饮食服务、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多元化产业结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健全,充分发挥效力。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有体育馆1座,影剧院2座,公园2个。有国家二级医院2家。城镇道路全部硬化。有日供水能力20000吨以上的供水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1个,110千伏变电站2个,汽车站4个,航运码头1个。交通运输、通讯信息、市政公用等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根据重庆市百个经济强镇发展总体规划,到2015年福田寺镇域总量翻三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4万元;二、三产业收入达到1.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比全国提前5年实现小康。&&&&&&&&经济发展  位于监(利)洪(湖)沔(仙桃)三县市五乡镇交界的福田寺镇,近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外地客商纷纷涌入该镇,城镇常住流动人口猛增至近3000人。在繁荣经济的同时,因其大部分是育龄人群,有的“来无影、去无踪”,也给流动人口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为此,该镇审时度势,一面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一面积极摸索创新宣教方法。去年底,他们婉言谢绝城镇电杆广告栏出让金,按广告创意,在财力吃紧的情况下,斥资近万元,将50多条计划生育政策写在大街小巷的广告牌上,使居民开门就受国策熏陶。在该镇做糕点生意的潜江市老新镇妇女雷某,在丈夫陪同下,到福田计生服务站主动申请终止妊娠,“我有两个姑娘伢,心不甘。”术后,她向医生畅谈心路历程:“总认为养儿防老,当起超生游击队,转战到此,但每天看到一条条人性化计生标语,尤其是见镇、街道干部定时到隔壁两女户家庭送钱送米,嘘寒问暖,我俩观念渐变:‘酒坛子’培养成才,不比男伢差。东躲西藏,心神不宁,安心做生意,为丫头多赚几个钱多好!”&&&&&&&&
  福田寺镇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就侣俸而言,凸显“休闲垂钓”特色,着重三大产业,首先打造蔬菜瓜果产业。根据县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福田寺镇列入了县10万亩蔬菜基地的范围,福田寺镇作为蔬菜瓜果基地进行打造。福田寺镇拟在2008年试点100—200亩,在种子、肥料、基础设施等方面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开展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引进业主,从2009年到2010年开展大规模种植,力争种植面积达到亩。 &&&&&&&&
  在打造生态旅游业方面,拆除网箱养鱼后,水质越来越好;水库也是福田寺镇保护最好的小一型水库,这两处都是休闲垂钓的好去处。有水产养殖经验和技术,也有较大的养殖规模,而且全县的特种养殖示范基地也在福田寺镇,在节假日中有相当多市民纷纷到福田寺镇休闲垂钓。福田寺镇将计划在水库周围建设农家乐、度假村、水上乐园等项目,并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对外招商力度,力争引进本地或外地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开发建设,积极主动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扶植,用好用活政策,力争2010年初见成效。&&&&&&&&
  福田寺镇有勇于承担责任的魄力。福田寺镇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将面临很多矛盾和困难,在解放思想中发现问题,在解放思想中解决问题,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优良环境和发展氛围。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带领班子成员学习外地成功的先进经验,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甩开束缚思想和手脚的绳索,在建设和谐侣俸和建设小康侣俸中不懈努力,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教育卫生  福田寺镇推进“科教兴镇”战略。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科普意识,增长公民科技知识。发挥镇农技站、名茶等专业协会作用,以实施中青年农民科技知识培训工程为抓手,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兴农水平。各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念,加强科技投入,积极引进科技专业人才,开展职工岗位练兵,开发研制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企业科技素质普遍提高。 &&&&&&&&
  福田寺镇教育事业成效显著。合理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镇有镇中2所,小学11所,在校学生6000多人。实行素质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先后建造了镇中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和蒋镇中心校综合楼、友谊中心小学教学楼,通过了省教育强市的验收,2004年,有160人考上了市重点线,位居全市各中学前茅。&&&&&&&&
  福田寺镇文广事业日益繁荣。健全文化阵地,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发挥镇文化站职能作用,寓教于乐,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民间剧团——杜蒋绍剧团,利用传统节日,深入农村,把绍剧精粹献艺于民,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净化文化市场。加强投入,安装有线电线,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开展调频广播扩面,进一步提高了调频广播入村入户率。&&&&&&&&
  福田寺镇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健全卫生服务网络,设有福田寺镇中心卫生院和蒋镇、友谊、长桥、临江卫生分院及镇中心防疫站,重点村设有卫生室;完善医疗设施,投资新建或改造门诊、住院楼,添置先进医疗设备
海拔高度(地图初始中心点):30.58米
福田寺镇到附近城市的距离
(101.82km)
(101.88km)
(100.31km)
(103.36km)
(111.89km)
(106.92km)
(121.63km)
(124.67km)
(123.95km)> 查看版本
历史版本:38
编辑时间: 17:24:45
内容长度:17080字
图片数:7个
目录数:34个
修改原因:增加内容(民族分布);修改 人口 一级目录下的内容,使其更有调理,并且内容更丰富;为词条增加若干参考资料。
监利县&-&基本概况
监利县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北岸,隔江与湖南省岳阳、华容县相邻。面积3118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1378957人。县人民政府驻容城镇。邮编:433300。行政区划代码:421023。区号:0716。拼音:Jianli Xian。 监利县素以盛产粮、棉、油、麻、猪、鱼、禽和而闻名于世,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是全国商品粮、商品鱼、良种猪、麻类和优质棉生产基地,是湖北省速生丰产林和出口麻生产基地,粮食总产位于全国县市前列,其中水稻总产居全国县市之首,生猪、麻类、家禽生产总产量均进入全国百强之列;芦苇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1/4,油料和水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中国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库设监利老江河。、、江汉鸡等优质畜禽品种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监利的居民,汉族占99% 以上,少数民族有、、满族、、等13个民族,共700多人,以回族居多,是由河南省唐县迁入的三户做马、牛、羊生意的商人发展起来的。其中姓王的一户,姓武的一户。一百多年来,已发展到了几百人。其于的少数民族均系近百余年来,先后从外地流入监利定居的。各种宗教于不同的时代传入监利,和最早,其余的至多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回民带进了伊斯兰教,天主教于1900年传到了监利,是1906年由两个瑞典人传入的。但这些宗教并没有在监利广泛传播。更没有给监利居民的生活带来大的影响。由于少数民族人口很少,又长期与汉族人聚居在一起,他们的特征自然地逐渐消失。现在监利境内的少数民族人外表到他们的生活习俗,与汉族人并无二样。给监利居民以很大影响的是儒教,此外还有一些原始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如果你走入监利农民的住宅,就会看到堂屋的神龛上供奉着“天地国亲师”的牌位。儒教崇拜的是“天地君亲师”,推翻了帝制,没有君主敬奉了,神龛上的“君”也就变成了“国”。1949年以前,很多村落都是根据同姓聚居的姓氏来命名的。各姓都有户长、族长、房长。所谓户长,就是一姓之长,他的职权是代表祖先执行家法。监利居民的方言土语较多,而且监南与监北的口音很不一样,这可能与清初大批移民来监利定居有关。监南人在外地很多会被人们误认为是湖南人,监北人则被认为在沔阳人。
监利县&-&地理
荆州市监利县处长江中下游,在江汉平原南端,南接岳阳,东望武汉,西连江陵,北挽仙桃,是荆州市人口最多的县市。全县南北长74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为3508[4]&平方公里,跨东经112.35-113.19,北纬29.26-30.12。
西与江陵县,石首市傍江接壤、北与潜江、仙桃(沔阳县)夹河相邻,东与洪湖连壤交界,南与湖南的华容、临湘、岳阳隔江相望。
监利县地势平坦,是典型的平原地形。地面海拔高度在23.5-30.5米之间,高差仅7米。放眼远望,大地似锦,一马平川,打破这种平原单调景观的是位于东部长江之滨白螺镇境内的两个小山丘——杨林山和狮子山,它们是江南丘陵的余脉,由于地壳运动,发生了断裂和错动,在长江南移过程中,河床沿断裂层发育成长,这两个山丘即遗留在江北。杨林山海拔78.8米,为全县制高点;狮子山海拔58米,两山共占地约4平方公里。监利的地形大势是:南部长江沿岸,北部东荆河沿岸和西部较高,中间和东部属于湖洼地带,低于西面和南北两侧地区,高低相差6米左右,自然形成撮箕型,宜排灌和水利。之所以这样,是由于长江、东荆河的多次泛滥,大量泥沙溢出河床,当流速减后,便很快沉积下来,形成天然大堤,天然堤随洪水上涨不断增高,两岸地势变得高亢,江河之间就形成地势相对低下的洼地。
监利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全市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04—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 小时,年平均气温15.9—16.6℃,年无霜期242—263天,多数年份降雨量在毫米之间。有足够的气候资源供农作物生长。4-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80%,太阳辐射量占全年75%,≥10℃的积温为全年80%,水热同步与农业生产季一致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
监利县&-&自然环境
县境属河湖淤积平原地区。地势平缓,河渠纵横交织,河泊星罗棋布。南临长江,北滨东荆河,东沿洪湖,西界白鹭湖。最大人工河流为四湖总干渠,自西向东贯穿中部,独具一派水乡泽国的秀丽风光,县境东南有占地4平方千米的小山——狮子山、杨林山,其中杨林山海拔79米,为监利最高点;最低点海拔21米,在洪湖西岸。 辽阔富绕的,
监利县原是一望无际的云梦古泽,后经长江的多次泛滥和三角洲不断延伸和扩大而逐渐形成了冲击平原。监利县就是镶嵌在江汉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它位于湖北省的南部,的北面,东带洪湖,南濒长江,支流绕北部边界蜿蜓东去。全县南北长74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为3237.67 平方公里,跨东经112.35-113.19,北纬29.26-30.12,西与江陵,石首傍江接壤、北与、(沔阳县)夹河相邻,东与连壤交界,南与的、、隔江相望。监利县地势平坦,是典型的地形。地面海拔高度在23.5-30.5米之间,高差仅 7米。放眼远望,大地似锦,一马平川,打破这种平原单调景观的是位于东部长江之滨的两个小山丘——和,它们是江南丘陵的余脉,由于地壳运动,发生了断裂和错动,在长江南移过程中,河床沿断裂层发育成长,这两个山丘即遗留在江北。杨林山海拔78.8米,为全县制高点;58米,两山共占地约4平方公里。它们宛如两个威严的武士,守护着监利的东大门,阅尽了人间沧桑,在监利的发展史上,写下了不同凡响的篇章。解放后在修建的杨林山泵站,泄洪引水,气势螃薄。既保证了县内20多万亩农田旱涝保收,又为杨林山增添了新的景点;近年修复的天妃庙(娘娘庙)高踞于山巅,腑视着长江。登山游庙,极目楚天,远山如游龙起伏,翠叠苍莽;洪湖浮光掠影,雪亮如镜;大江滚滚东去,惊涛拍岸,充满生机活力。如诗如画的江山,尽收眼底。
监利县&-&历史沿革
据史书所载:汉献帝建安18年(公元208年),曹操败于赤壁,华容纳入东吴管理,由于其地“土卑沃、广陂泽”、“地富鱼稻”,且西北境内曾产盐(那时贩盐之利不逊于走私毒品),又有长江水道及洪湖河道运输之便。于是东吴便“令官督办”、“监收鱼盐之利” ,此为“监利”县名由来,实为政府督征税收之意。公元222年,孙权称王,便从华容县划出了监利县,此时,监利方才作为一个正式县名出现在历史舞台,据学者考证,迄今为止,这个名称已经使用了1800年
夏商时期,监利县属于古南蛮国。这是一个刚刚步入文明时代的小国,它的都城大约在今天余埠(监利)古井口南面约1里的地方。西周时期,监利称为州国,是周天子下面的一个小诸侯国。春秋时,楚文王将都城迁到江汉平原的西陲纪南城,楚国开始强大起来,并吞并了周围的许多小国,州国也为楚文王所灭,监利全境便成了楚国的属地。 公元前576年,河南的遭到郑国的侵略,请求保护,得到了楚王的允许,后经过很多周折,终于在公元前586年在监利境内建立了容城国,成为楚王的附庸。 并吞六国,统一天下,废除分封地,建立郡县制,这里为州陵县,隶属南郡(今江陵)。汉初,古容城地域出现了州陵县和华容县(湖南的华容县是在隋朝开皇18年才改称华容的,可能是袭用了这个芳名)。汉献帝建安13年(公元 208年),军败赤壁,华容归属东吴。由于此地“士卑沃、广陂泽”,“地富鱼稻”,西北境内曾产盐。于是东吴便“令官督办”以监盐渔之利。公元 222年,称帝,从华容县划出一小块地方设立监利县。从此,监利作为一个县名正式出现于历史舞台,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了。 时期,华容县属荆州,监利改属巴陵郡。梁朝在巴陵郡设立巴州,划监利为监利郡。于是监利就成为郡府所在地了,但存在的时间并不长。隋唐五代时,监利县的建制没有多大变化。时,曾一度将监利改为复州,宋朝时属江陵府。宋太祖乾德三年( 965年)以白沙垸分设玉沙县。熙宁六年(1078年),又撤销玉沙县并入监利。 南宋度宗咸淳年间, 因蒙古人加紧进攻中国的南方,兵荒马乱,南宋政府废置监利县。直到元朝末年,顺帝整饬南宋州郡时才又设立。明代监利属荆州府,清朝一直沿袭未变。中华民国废府设道,监利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年,监利属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后又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监利县是红军、新四军和解放军的根据地,1928年就建立有苏维埃政权,属鄂西联县政府。1930年9月,在监利成立了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1931年12月,在监利县周老嘴成立了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1943年至1946年间,在监利西北地区设立监利县人民政府,县东北地区设立监沔行委会,均属襄南政务委员会领导1947年至1949年县北已成为解放区,属监沔县民主政府管辖。1949年4月全县解放,属,1951年改属荆州专区,现属。
监利县&-&行政区划
截至日,监利县辖18个镇、3个乡。共有65个居委会、767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容城,人口123051人,面积103平方千米。辖15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 监利县镇政府驻朱家河,人口88580人,面积150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50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新沟嘴,人口91502人,面积193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45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尺八口,人口72509人,面积165平方千米。辖3个居委会、52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上车湾,人口41577人,面积125平方千米。辖3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白螺矶,人口44840人,面积156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汴河,人口61444人,面积180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2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周老嘴,人口68189人,面积120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40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龚家场,人口19235人,面积115平方千米。辖3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分盐,人口54696人,面积17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3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毛家口,人口57323人,面积135平方千米。辖3个居委会、35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福田寺,人口42254人,面积104平方千米。辖3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大兴,人口61075人,面积175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40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网埠头,人口52984人,面积114平方千米。辖3个居委会、28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汪桥,人口69340人,面积148平方千米。辖3个居委会、38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程家集,人口58458人,面积146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7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盐船套,人口37010人,面积20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1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桥市,人口47414人,面积165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33个村委会。
乡政府驻火把堤,人口103199人,面积254平方千米。辖5个居委会、72个村委会。
乡政府驻三盘棋,人口39841人,面积127平方千米。辖25个村委会。
乡政府驻柘木桥,人口49802人,面积202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46个村委会。 其他 人口64634人,面积204平方千米。
驻流港,人口40920人,面积146平方千米。
驻毫口,人口23714人,面积56平方千米。&
监利县&-&人口
& 监利的人口数字,在明朝以前无据可考。明朝始有户口记载。如明英宗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为&5957户,28185&口。以后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明穆宗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其户口稍有增减。由于当时赋役的轻重系于人口的多寡,所以隐瞒人口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些统计数据也很不精确。
明朝末年,由于长期的战争动乱,灾荒和瘟疫,使监利县的人口损失过半。监利居民,如果翻阅他们的家谱,就会知道,很多是在清朝初年由江西一带迁移到监利定居的。清朝统治时期,由于社会相对安定和清政府“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使监利人口增长非常之快。同治两年(公元1865年),编审监利县男女老少人口共为882609口,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瘟疫灾荒和反动势力的大屠杀,到1934年监利县人口减少到468777人;1949年,监利县有人口56万;1999年,监利人口已达到&141万。此后,控制人口增长已成为全社会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日零时,监利县有常住人口1162798人。监利县有户籍人口(含“户口待定人口”)1550972人。
  监利县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数324131户,家庭户人口为112924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8人减少了0.50人。
  监利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为601385人,占常住人口的51.72%;女性为561413人,占常住人口的48.28%。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84下降为107.12。
  监利县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04685人,占常住人口的17.6%;15-64岁的人口为834741人,占常住人口的71.7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3372人,占常住人口的10.6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9.1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3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87个百分点。
  监利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61855人,占监利县常住人口的99.92%。少数民族为943人,占监利县常住人口的0.08%。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0.01个百分点。
  监利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39756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1927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47012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35912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210人上升为3419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7239人上升为1025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1143人上升为4043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5132下降为30885人。
  监利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70877人,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8.22&%下降为6.1%,下降了2.12个百分点。
监利县&-&民族分布
监利的居民,汉族占99%&以上,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等13个民族,共700多人,以回族居多,是由河南省唐县迁入的三户做马、牛、羊生意的商人发展起来的。其中姓王的一户,姓武的一户。一百多年来,已发展到了几百人。其余的少数民族均系近百余年来,先后从外地流入监利定居的。
2007年户籍人口为150.9万,常住人口127.6万。&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监利县&-&资源
全县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南北兼备的特点。全市栽培作物品种千余种,还有不少地方良种,浮游生物、维管束植物和鱼类资源是全市的一大优势。中国4大家渔种质资源库设在监利县老江河。
监利县&-&经济
监利县县域经济以农业为特色。2010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390个,其中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3家,农村专业合作社75家,实现农业总产值104.16亿元,占本地区GDP的86%。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亿元,增长12.03%;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96亿元,增长40%;实现财政收入31333万元,增长1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1.64亿元,增长15.5%。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亿元,是2006年的2.2倍。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6亿元,是2006年的3.9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5亿元,是2006年的2倍。实现财政收入3.6亿元,是2006年的1.9倍;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是2006年的2.2倍。全县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52.3亿元,年均增长32%;贷款余额59.5亿元,均增长35%,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年连”。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25亿元,全是2006年的6.2倍;完成工业增加值33亿元,是2006年的6.2倍;入库税金1.3亿元,是2006年的2.5倍。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87亿元,较2012增长10%;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48亿元,
较2012增长29.7%;实现财政收入5.67亿元,较2012增长32.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9亿元,较2012增长3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8亿元,较2012增长12.7%。全县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20.84亿元,比2013年初增长36.67%;贷款余额89.84亿元,比2013年初增长18.73%。农业监利县农业示范田2011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4.16亿元,增长6.4%,其中粮食总产126.2万吨,增长1.23%,再度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生猪出栏近100万头,增长18.61%;家禽出笼2000万只,增长24%;渔业总产值达38亿元,增长12.2%;完成植树造林面积6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6.3亿元。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提高,兴办无公害、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示范样板20多个,推广优质稻面积180万亩,优质率达到95%。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实施国土整理项目7个,建设规模17万亩,投入资金2.55亿元;完成灌区、泵站续建改造及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投资22750万元。国家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各种支农惠农补贴
24730万元。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20元,增长16%。
农业基础更加巩固。2006年以来有效克服了各类特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农业生产连续五年大丰收。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水稻、棉花、油料、水产品、畜禽、速生丰产林六大产业优势凸现;水稻优质率达到97.2%,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成为全省样榜;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1260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80家,发展订单农业面积312万亩,获有机食品标志4个、绿色食品标志43个、无公害食品标志30个,粮食深加工园落户新沟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大中型水利灌渠、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相继建设,排涝、灌溉、防洪三大体系逐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土地二轮延包稳妥开展,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自2006年后的五年来,监利县相继获得“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发祥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中国稻米加工强县”、“全国面点师之乡”、“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水产大县”、“全省首批生猪出口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并成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年,共投入6亿多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区四园” (监利经济开发区、容城镇工业园、新沟镇工业园、朱河镇工业园、白螺镇工业园)格局基本奠定。
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共建设重点工业项目251个,完成投资57亿元,初步形成了轻工食品、医药化工、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福娃、玉沙等58家规模企业成为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工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例比2006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共落实工业招商项目284个,协议引资8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5.7亿元。华油科技、大和钢构、福人木业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落户监利。品牌创建取得突破,“福娃”牌大米、“福江”牌细木工板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福娃”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全县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40亿元,同比增长53.8%;完成工业增加值40.8亿元,同比增长28.4%,居全市增幅排名第四名;元至12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9亿元,同比增长48.1%;实现利税6.2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32.7%。完成工业入库税金8990万元。轻工食品、医药化工、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23.7亿元,同比增长55.7%。其中轻工食品同比增长52%,医药化工同比增长38.9%,纺织服装同比增长66.9%。元至12月,三大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49.2%,其中轻工食品同比增长47%,医药化工同比增长23%,纺织服装同比增长55.5%。三大产业实现利税4.8亿元,同比增长26.4%。三大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8.3%、88.9%、77.5%
监利县&-&经济改革
监利物产丰富,是全国有名的商品粮、商品油、商品棉、商品猪生产基地,尤其是产粮著名,曾获共和国粮食单产第一、湖北省县级粮食总产九连冠之殊荣。粮食质量
优良,过去皇帝爱吃监利米,清代慈喜太后曾赏赐监利进贡米为“福寿米”称号,国人爱吃监利米,监利生产的“福娃米”荣获中国名牌,与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同名。
一是交通快速发展,过去的监利,"有机场无飞机、有长江无港口,有公路无高速",今天,随岳高速公路贯穿监利全境,有五大立交连通监利,位于我县白螺镇连接中国南北交通的荆岳长江大桥已竣工通车,监利的区位优势已经显示出来了,并且将发挥得"中"独厚的交通枢纽作用。
二是工业快速发展。监利是农业大县,历来工业腿短,近几年,监利县委确定"以工兴县"的战略方针,城区工业园初具规模,海内外企业纷纷落户,工业产值利税成倍增长,监利多条产业链正在形成,特别难得的是监利一举争得三个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福娃”牌大米、“福江”牌细木工板,&“玛丽牌”印刷本),创造湖北奇迹。
三是城镇快速发展。今天的监利县城比原来大了、亮了、美了,监利步行街、新建监利中学、监利迎宾大道,一大批城市标志性建筑领先湖北县市。城区的主干道纵有交通路、江城路、华容路、荆江路,横有容城大道、天府大道、常安大道、玉沙大道。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花枝摇曳。容
城地区商业发达,市场繁荣,街上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新建成的购物中心常安步行街气势恢宏,富丽堂皇,是城区市民休闲、购物的美好去处。一批文化、教
育、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将容城装扮得格外美丽、时尚。
四是农村快速发展。监利农村的发展变化就更大了。农民种田无负担,国家惠农政策多,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社会的生产力又如当年田产承包到户一样勃发出来了。监南沿江沿湖的农民靠养殖成为十万元户、几十万元户的比比皆是,监北农民外出做玻璃铝材生意而成为百万、千万富翁的也脱颖而出。监利农村改水、改路、改电、改厨、改厕正在快速推进中,村村通公路、通有线电视基本实现,农家子女人人享有免费义务教育,农民人人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实现
监利县&-&人物
伍子胥画像伍子胥 (前559~前484)。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音云,yun第二声),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奢之次子,先祖原姓乾,名荒,因有功于周,被赐封为伍哲功,其子孙遂以伍为姓。春秋时楚国人。属今监利县黄歇口镇人,县城大车站(旧)外(街道对面)有其雕像。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员的哥哥叫伍尚。伍子胥本为楚国人。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楚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入吴后,知公子光有大志,乃助其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得进用为“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与谋国政。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后遭太宰伯嚭诬陷,被逼自杀。春秋末期吴国兴亡,伍子胥举足轻重。其治国用兵,以务实为旨,远见卓识,谋略不凡。《汉书·艺文志》著录兵书《伍子胥》十篇、图一卷,虽已亡失,当证伍子胥生前有其军事著作。
申包胥画像申氏,名包胥,又称王孙包胥,生卒年待考。荆州监利新沟镇人。春秋时楚国大夫。原与伍子胥友善。楚平王七年(前522),伍子胥因父亲冤案逃离楚国,途遇申包胥道“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曰:“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楚昭王十年(前506),吴王用
伍子胥计破楚入郢。申包胥随昭王撤出辗转随国。后自请赴秦,求秦哀公出兵救楚。初未获允,乃七日不食,日夜哭于秦廷。哀公为之感动,终于答应发兵车五百乘
前往救援。在秦、楚军队的反击下,楚人驱走吴国军队,收复了郢都。申包胥归郢后,昭王对他欲予奖赏,他声称请救兵是为了楚国人民,拒受赏赐。随即隐居山
中,以度余年。
陈友谅画像陈友谅 (1320年—日)原姓谢,工作渔民,湖北沔阳玉沙(今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人。大元后期伪“汉”政权的建立者。年轻时曾为县吏。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参加徐寿辉、邹普胜、倪文俊等人领导的天完红巾军,初为簿书掾,后以功升元帅。元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杀倪文俊,将其头颅献给徐寿辉。深得徐寿辉信任,后控制徐寿辉统领其军队,最终将其杀害。
文振富-&湖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
谢松保-&湖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乐成-&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瞿定远-&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总法律顾问
胡水华-&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李佑才-&湖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原宜昌市委书记)
周祖元&-&湖北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黄利鸣-&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郭志高-&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
熊自仁-&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
傅自应-&江苏省副省长,原商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杨新年-&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郑楚光&-&原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易朝路&-&中科院博士生导师
姚伯齐&-&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吴&波&-&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
李春葆&-&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陈池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朱长江&-&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龚六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杜承铭&-&广东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监利县&-&社会
城市建设总投资12.6亿元,先后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大、中型项目20多个,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一倍,达到23平方公里,城市框架面积居荆州县市区之首。北环大道(高速公路连接线)、荆南大道、沿江大道、章华大道、工业园北路等新建竣工;江城路、容城大道、玉沙大道等扩建完成,“五纵六横”路网格局基本形成,供电、供水、路灯、绿化、通信、光缆、广电、天然气等设施逐步配套。后河改造全部竣工,人民医院易地重建、殡仪馆扩建等一批城市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玉沙广场、三水厂、城东污水处理厂、常安商业步行街、金源建材大市场等公共基础设施相继完工。
常安步行街
监利随岳高速公路至2010年底,全县现有公路总里程公里,公路上共有桥梁1232座;公路客运站场13个、货运站场5个;全县航道总里程494公里(其中长江航道140公里),有港区9个,岸线总长43.6公里,码头39座。全县拥有营运客车637台,货物运输车辆2018台,出租车321台,城市公交车在原有48台的基础上新增20台;拥有客运线路189条;在籍船舶122艘辆。全年交通运输部门共完成客运量843.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656万人公
里;货运量216.24万吨,货运周转量2.416亿吨公里。日,监利随岳南高速公路正式通行。随岳南高速公路全长98.06公里,监利境内74.21公里,全封闭全立交。同时配套建设监利连接线一级公路13.823公里。
岳南高速公路、荆岳长江公路大桥已于2010年11月竣工,日,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该项目是湖北省“六纵五横一环”骨架公路网中,随州至岳阳高速公路跨越长江的特大型桥梁工程,是荆岳长江大桥湖
北省“十一五”交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起点位于监利县白螺镇瞿李村4组,跨越长江后止于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大鼓山附近。桥型为主跨816米双塔全钢箱梁斜拉桥方案。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路基与桥梁宽度均为33.5米。项目全长5.42公里,其中桥梁全长
4192米,两岸接线长1228米,并在白螺镇设置互通式立交、管理分中心、养护工区和收费站。容城新港区工可报告编制全面完成,监利将再次享有长江黄金水道之利,便利的水陆交通将不断放大监利地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交叉辐射区和长江经济带中心的区位优势,支撑着监利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监利是教育大县。全县共有中小学校568所,其中高中12所,初中69所,小学412所,在校学生239774人,其中高中生26293人,初中生83127人,小学生130354人。全县共有教职工13669人,其中公办11527人(在职9541人,离退休1986人)。实行税费改革以来,全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监利县&-&土特产品
芦陵汤圆芦 陵 汤 圆相传一千多年前,监利朱河有一名叫唐元的小伙子,爬山涉水,不远千里,奔波到京都,拜一吴姓师傅学艺,这吴师傅原是御厨,尤以汤圆手艺最为精湛。唐元心灵手巧,勤奋好学,深得师傅喜爱。这吴姓师傅便将自己的绝活手艺,全都教给了他并希望他发扬光大,成为一流的勤行的早点大师。唐元学艺五年后,回到朱河老家,专做汤圆,他不负师傅的在心与厚望,针对一般汤圆过于软糯腻人的不足,苦苦钻研制作技术,不断创新,终于制作出了桂花叠浆汤圆,八宝叠浆汤圆,人称芦陵汤圆。他制作的芦陵汤圆,白如雪球,松泡糯软,味重香浓,别有风味,堪称汤圆一绝,从此,他的生意益发兴旺,声名远扬。芦陵汤圆由于选料讲究,制作精细,花工多,其制作程序比一般的汤圆要复杂的多,因此,芦陵汤圆不象其它汤圆过于软糯而腻人,而且有汤清、泡松、香甜等特点。制作芦陵汤圆,需选用特优糯米、优质桔饼,红绿丝瓜条,、枣仁、青梅、桂花糖稀、等原料。屈原饼 相传,初到毫口的第一个夜晚,已是饥肠辘辘,精疲力竭,瘫软在一家渔民的门前,被一位老大娘发现,将他扶进草堂,经过询问,方知是久为楚国人民深深敬仰的屈原大夫。大老娘满怀激情,虔心地精选了自己家中存放的糖料、面粉、干桃仁等原料,别具匠心地做了几个香喷喷、甜滋滋的饼子,庄重地端到大夫面前,屈原接饼吃了几口,顿觉心清目爽,连叫“妙饼兮”!......第二天,老大娘又用同样的技世再次做了几个饼子,屈原更是感激万分,喜称在朝中也未尝过这种佳品。后来,屈原就长期住在这位渔民家里,每当远近慕名来访的骚人墨客一到这里,屈原总是请老大娘做这种饼子招待客人。久而久之,人们都把屈大夫喜爱吃的这种饼子叫“屈原饼”了。从此,“屈原饼”之名不胫而走。子胥饼 出生天监利县伍家场,靠近白鹭湖边,父名伍奢,家有兄、弟二人,兄名伍尚,随父在朝。他学名伍员,字子胥,童年在家习武、读书,喜欢游泳,夏、秋天常常同家丁从毛家沟划船到白鹭湖采菱、摘莲,秋季芡实成熟时,用镛刀钩回,烂去刺皮后,取米作为他喜好吃的佐餐,由于他母亲的慈爱。痛惜伍员身瘦如疳之躯,乃配合莲米、菱角米、五谷虫、灰面、米粉、白糖为料,做成食饼,以供他早膳之餐。数年后。伍员童齿换成了排牙。肋骨连接成叠。武力过人,因而获得他父亲高兴。荐于楚国为将,镇守樊城,以防晋、秦、赵国的侵略。“子胥饼”药性如下:按《记载:“粪中蛆治疗小儿诸疸积、疸疮、......”。近代药学研究,蛆含有蛋白质,能助长以育。莲肉与茨实内含、、、、、、等,均有增强身体壮盛和骨质增强的作用。故伍子胥童年时代受到这些补益之后,雄伟的将才则来源天此后天食物的调养。朱河刺绣监利县朱河刺绣朱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邕于招亲,当时蜀主昭烈皇帝号令天下,限期十日赶制衣服以备婚娶。镇守朱河地区的守备大人,即传令民间绣女齐集公堂,购来上等锦缎数匹,请画师绘龙凤图案,日夜不停地劳作起来。朱河绣品师承汉绣,传统针法有锁乡(辫子绣)、齐针、套针、抢针等。其中锁绣以结线环圈锁套而成,纹似锁链,也如大姑娘的,是最古老的一种针法;齐针包括齐平针(直平、横平、斜平、),排套针(单套、双套、集套)等针法,针脚平行,排匀不露地,不重叠,比锁绣更富有表现力,一般用来绣小花、小叶等图案,绣大块面纹饰时,先手齐平针打底,再加绣其它针法,绣纹有闪光缎面效果;抢用短直针脚按纹饰形状、分层分批的运针技法,从纹外缘向内分层绣,称“正抢”;从内向外层绣,称“反抢”;绣花瓣时,多在交界处留一线空白,称“水路”。并用长直针和短直针参差运针,后针多起于前针的中间,由里向外漫射式绣制。吉贝大布是监利人民靠手工织出的一种优质布料,在、时期就远销、、数省。监利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棉花产区,特别是新沟、周老、龚场等乡镇,地势高,土地肥沃,土壤泥沙各半,适宜棉花生长,所产棉花因绒长、洁白、保暖性好而闻名四方。客商云集新沟坐购,使新沟成为著名的棉花集散地。棉花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兴旺,监北一带的农户都有纺线车、,妇女从小就开始学习纺织技艺,形成了男人耕种印染,女人纺纱织布的习俗。吉贝大布具有花色古朴、穿着舒适、散汗透气、经久耐用等特点。吉贝大布生产工艺非常讲究,从选料、、、漂洗,每道工序都十分精细,有很严格的要求。就印染图案来说,图案色调虽然单一,但内容十分讲究,一般都是印染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鲜明发族风格的花纹图案。到民国时期,吉贝大布的花纹图案发展到50多种。荆江麻鸭荆江麻鸭 ,,,属蛋用型地方优良品种。因其主要产于荆江沿岸,故称。监利县地处长江中游平原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应荆江鸭的生长发育。且地广田多,沟河纵横,湖塘密布,盛产鱼虾螺和泽草。有丰富的饲料资源,是荆江鸭的主产区。荆江鸭头稍小,额微隆起,似“鳝鱼”头型,眼大有神,眼上方有一长条眉状白毛。劲细长而灵活,体躯稍长,户部较窄,背平直向后倾斜并逐渐变宽,腥部深落,个体小而结实,属蛋用鸭体型。上啄呈石青色,下啄及胫蹼均为橙黄色。全身羽毛紧凑。成年鸭平均体重1.5公斤左右。荆江鸭成熟早,产蛋量高,母鸭100天左右开始产蛋,最早的只有90天,2-3年间产蛋量最高,每只鸭年产蛋200枚,蛋呈椭圆形,蛋壳较薄,但光滑结实。蛋有白壳青壳两种;白壳蛋较大,约占总蛋数的74%;青壳蛋较小,约占总蛋数的26%。平均蛋重62克,16个蛋约1公斤。蛋白蛋黄的比例为52.7比35.3。荆江鸭还有很强的抗暑耐寒能力,夏季产量率仍保持在70%。冬季仍能潜入深水觅食。并且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鸭成活率高,适于放牧。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鸭民们架一叶小舟,逐千只群鸭,漂泊于万里荆东。因群鸭流动放养,露宿野外,数日不收,常与合群交配,遂逐渐进化成这种形如野鸭、适应性强、产蛋率高、鸭肉鲜嫩、味道可口、可与野比美的良种,成为本地人饲养的主要鸭种。泅水糯监利县泅水糯,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稻梗可长两米多长,随水的深浅而定,适应深水湖田种植;稀植分孽能力强,纵横行距4公寸左右,省工、省时,节约种子;根须发达,能在杂草中生长,即使从不扯草施肥,也能获得好收成;播种时间迟,可作灾后补种,一般5月播种,6月移栽,9月收割。泅水糯,米粒细长,洁白如雪,光泽如羊脂白玉,营养丰富,胚乳多含支链淀粉,易糊化,粘性强。用它做汤圆,泥粘雪滑;用以打糍粑,细腻如糊,醇香四溢;用以晒制殷米,晶莹透明,炸成炒米又泡又白,制成炒米糖,脆甜纯香;酿制米酒清甜可口,酒味醇和,食后余味无穷。泅水糯是监利农民珍爱的良种,为了保持种子不蜕化,每到收割季节农民就选择穗头长,颗粒多、子粒饱、抗病能力强的稻穗晒干吊在屋梁上,留着第二年育种。因此,泅水糯在监利栽种至今仍保持其优良的性能,成为监利人馈赠亲友和佳宾的珍品。泅水糯适宜湖区生长,监利湖垸连片,是生产泅水糯的天然产区,其产品曾调往、、销售。70年代后,泅水糯因生长时间长,产量低,易倒伏,加上深水湖田已改造成良田,泅水糯发挥不了泅水的优势,致使泅水糯栽种面积大大减少,甚至到了绝迹的边缘。
监利县&-&风俗习惯
监利县的风俗习惯与邻县大致相同。 监利县农历正月初一这天,先拜祖神、后拜父母、出外叫出行。初二拜丈母,初三家家户户互相团拜,称为“”。正月初九为“”,正月十五晚上举行圆霄灯会;前后,家家踏青扫墓,祭奠去世的亲人;五月初五,贺端阳,门前挂,吃,划龙船;监利很多地方,至少在汪桥镇,端午是五月初五、十五、二十五都过,但主要是过十五,而不是初五! 六月六日,娇阳似火,家家晒衣物,称为“”,七月前半月,到处烧化纸线,告慰祖神;八月十五叫“”,晚上吃月饼茶点,叫“中秋赏月”;十二月初八叫做“腊八日”;家家挑腊水泡糍耙;二十四日过小年敬;三十晚上叫“除夕”,这一天,全家团聚,置办丰盛的酒菜,开怀畅饮,称“团年”,也叫“吃年饭”;子弟向父兄拜揖喊“辞年”,到了晚上,家家一团火,家人围火而坐,叙旧迎新,俗称“三十夜里火,十五夜里灯”。除夕之夜,通宵不睡称为“”。
监利县&-&旅游资源
监利县高潮村位于湖中心的生态庄园
又名三闾庙,为祭祀屈原之所。位于红城乡三闾寺村。唐封屈原为昭灵侯,宋封屈原忠洁侯,元封,明称之为三闾大夫之神命。每年夏历五月五日,乡人多在此祭祀屈原。唐代诗人、等曾寻访三闾寺,留有诗作。现寺已废,仅存遗址。
故址在今新沟乡报国村白湖垸。相传引地系楚国重臣故里。公元前522年,楚国被吴兵所破,申包胥不顾年迈,亲赴搬兵救楚。当初秦王不允,申包胥于秦廷,抱柱哭泣七日七夜,终于感动了,发兵解救楚国,楚国得以得国。后人于明朝在其故里建“报国寺”祭祀之,其址附近有擂鼓台,扬旗岭。如今报国寺已成废墟。
汉寿祠位于县东南20公里、长江之滨的王家巷,古地名为芦花市。相传镇守荆州时,有一年江水暴涨,江堤溃口,关昼夜巡视大堤,率士民奋力堵口,终于挡住激流,转危为安。乡民为彰其治水之功,立祠纪念。宋代王十朋,初任夔州(治所今四川奉节)知府时,曾泊王家巷,访王氏同宗,谒汉寿祠,观赏江洲十里芦花,并写有“宿处问名同住处,梅花不见见芦花”的诗句。汉寿祠址历受江水冲刷,多次修茸,崇祯()年间,以辽州(治所今山西左权县)、邑人载羲为首,鸠工荷畚,修复汉寿祠。撰有《修复汉寿祠记》,载入旧《监利县志》。现汉寿祠已毁,惟有遗址尚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县人民政府在这里兴建境内第一座长江引水闸──,灌溉监南数十万亩农田,发挥效益已达40余年。
章华台公元前534年,楚灵王调集楚国的能工巧匠,耗费国库的大量珍宝,在古容城建造了一座豪华离宫──章华台。章华台以构筑宏传,富丽堂皇而闻名天下。其“台高10太,基广15太”,曲栏拾级而上,中途得休自三次考能到达顶点,故又称“”,又因楚王好细腰女子,招募数千名休态优美的青年女子在宫中设舞宴,通宵达旦,寻欢作乐,故亦称“细腰宫”。《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章华台何年倾圮,不见史载。晋杜预注:“台在今华容城内”。宋云:“华容即今之监利,非岳州之华容也,至今有章华故台在县郭中。”明清俱载章华台在县西北。“章台晓霁”被列为“容城八景”之一。据县文物部门考察,周老嘴西3里天竺村有数平方公里的古城址,散有大量秦汉以前的砖块瓦砾,其地望与章华台遗址大致相符,实证则尚待发掘。1986年,挖掘出一地下,有学者认为其即章华台遗址,亦多有置疑。
又名台,时为楚王所建。故址在今程集姚集街附近,汉边让载:“既游云梦之泽,憩于荆台之上前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顾彭蠡之奥,南眺巫山之阿,延目广望,聘观终日。顾谓左史倚相曰:‘盛哉斯乐,可以遗老而忘死也!’于是遂建章华之台。”后荆台顷废。开成年间(836-840)建荆台观于荆台旧址。唐罗隐游憩荆台,写有:“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开平年间(907-911),邛州(今四川邛来)依政梁震过时,武信王高季兴识其才,挽留为官。梁以己为唐进士,不愿事二主。武信王感其了,留为幕宾,并重修荆台观,让梁震披鹤闲居荆台。梁震自称“荆台处士”,写有“桑田一变赋归来,爵禄焉能浼我哉?黄犊依然而花竹外,清风万古凛荆台”诗句。现台、观俱废,仅存遗址。
故址在大兴镇古井村。古时,古井一带属湖泽,称离湖。时期,大夫受奸佞谗陷,被楚王放农。屈原至离湖,“至于江滨,行兴亡泽畔”,遇渔父,屈子假设问答以寄意,录渔父歌早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古夏水,即今内荆河。故此后人谓这里为”濯缨台“。濯缨台被录入清同治《监利县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省监利县朱河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