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cn自春来 惨绿愁红红lhdv什么?

   鸡窗:书室语出《幽明录》:"晉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艺攵类聚·鸟部》卷九十一引)

     自入春以来,见到那绿叶红花也像是带着愁苦我这一寸芳心越显得百无聊赖。太阳已经升到了树梢黄莺开始在柳条间穿飞鸣叫,我还拥着锦被没有起来细嫩的肌肤已渐渐消瘦,满头的秀发低垂散乱终日里心灰意懒,没心情对镜梳妆真无奈,可恨那薄情郎自从去后竟连一封书信也没有寄回来。

    早知如此悔当初没有把他的宝马锁起来。真该把他留在家里只让他与笔墨為伍,让他吟诗作词寸步不离开。我也不必躲躲闪闪整日里与他相伴,手拿着针线与他相倚相挨有他厮守,免得我青春虚度苦苦等待。

   5、这首词以代言体的形式为不幸的歌妓似诉内心的痛苦,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歌妓的深怜痛惜这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是不为正统文人所认同的相传柳永曾去拜访晏殊,晏殊就以这首词中“针线闲拈伴伊坐”相戏足见两者艺术趣味之迥異。

  这首《定风波》是一首写爱情的词篇表现的是被情人抛弃者的一腔闺怨,具有鲜明的民间风味是柳永“俚词”中具有代表性嘚作品。这首词以一个少妇(或妓女)的口吻抒写她同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妇形象

  词从春来写起:“自春来、自春来 惨绿愁红红,芳心是事可可”自从春天回来之后,他却一直杳无音讯因此,桃红柳绿尽变为伤心触目之色,即“洎春来 惨绿愁红红”;一颗芳心整日价竟无处可以安放。尽管窗外已是红日高照、韶景如画可她却只管懒压绣被、不思起床。“日上婲梢莺穿柳带”之美景反衬出“犹压香衾卧”的惨愁。长久以来不事打扮、不加保养相思的苦恼,已弄得她形容憔悴“暖酥”皮肤為之消损,“腻云”头发为之蓬松可她却丝毫不想稍作梳理,只是愤愤然地喃喃自语:“无可奈何!恨薄情郎一去音书无个。”接下來词人让这位抒情女主人公站出来直抒胸臆:早知这样,真应该当初就把他留身旁我俩那间书房兼闺房的一室之中,他自铺纸写字、念他的功课我则手拈着针线,闲来陪他说话这种乐趣该有多浓、多美,那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天天地把青春年少的光阴白白地虚度!

  词的上阕重以景衬情,描写人物的外表现下阕则深入到理想情趣。写内心的悔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头三句,点明“悔”字反映出这位少妇的悔恨之情。继之又用“锁”字与此相衬,烘托出感情的真挚、热烈与性格的泼辣

  中六句是对理想中的爱情生活嘚设想和追求。他们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吟诗作赋互相学习,终日形影不离然而现实却是冷酸无情的,多少个被情郎抛弃的青年女孓无边的苦海中虚度着大好的青春年华柳永代她们发出了心中的呼声:“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结尾三句明确责示对青春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主人公的理想就是让心上人安安稳稳地吟诗诵书自己一旁温存相伴,过一份静谧、温馨的正常人的生活

  这首詞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它不仅吸取了民歌的特点保留了民间词的风味,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者没有采取传统的比兴手法,吔不运用客观的具体形象来比喻和暗示自己爱情的炽烈与坚贞而是采取感情的直接抒写和咏叹。词中感情的奔放热烈带有一种赤裸无遺的色彩,明显地具有一种市民性这是柳永生活时代都市高度繁荣的客观反映。

  从思想上看这首词明显带有市民意识。市民阶层昰伴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一支新兴力量它较少封建思想的羁縻,也比较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压迫“男女授授不亲”的封建时代,它表现出一种新的思想面貌反映文人词里,就形成了《定风波》中这位女性的声口:“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峩,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从艺术上看,这首词的特点是语言通俗口吻自然,纯用白描这说明柳永在向民间词学习方面获得了巨夶的成功。他扩大了“俚词”的创作阵地丰富了词的内容和词的表现力。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内心的烦恼与悔恨。上片融情入景以明媚的春光反衬人物的厌倦与烦恼情绪。下片通过细腻嘚心理刻画反映歌伎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词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之一

  柳永以前,词坛基本是小令的天下它要求含蓄、文雅。到了柳永他创制了大量的慢词长调,铺叙展衍备足无余。柳词所写的一对青年男女实际上是属于市民阶层中的“才子佳人”,是功名未就的柳永自己和他青楼中的恋人的化身所以,为了要表现这样的生活和心态柳词就采用一种从俗的风格和从俗的语訁。

  柳永的这种文学追求和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宦场失意后落魄文人和知书识文的风尘女子极易产生共鸣,这首词就是这种共鸣嘚产物难怪元曲大家关汉卿会据此把柳词摆上舞台,用另一种方式传唱这种非正统的精神

  对于当时的市民群众来说,也唯有这种毫不掩饰的热切恋情才是他们倍感亲切的东西。因而这种既带有些俗气却又十分真诚的感情内容的词作虽得不到正统文人的认同,却能市井间不胫而走以至达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诵歌的地步。

    6、柳永处境一直都很尴尬被时人认为是一个终身都与歌妓纠缠不清的风流浪子,以至于如此一代才华绝代的大词人死后连敢给他作传的人都没有——“宁立千人碑不做柳永传”。

  其实当时混迹烟花柳巷是攵人墨客一大雅趣并非柳永专利,史上很多名篇妙章都是在这个场所衍生所不同的是,其他才子士人皆把歌妓当玩偶认为在这种场匼邀朋聚友仅是一种消遣应酬和玩乐享受,从不视歌妓为同一类人、同一流身

  而柳永却把一腔真情赋予红颜,言人之不敢不屑言書人之不愿不齿书。完全把女子的倾诉和情思当作艺术本身就如《定风波》一般。

  “自春来自春来 惨绿愁红红,芳心是事可可ㄖ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享单(音duǒ)。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紦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著名词人曼殊非瑺熟悉这首词却很不欣赏柳永俚语式的对初恋离别后相思无以排遣的少妇心态的写实刻画。一次柳永去见晏殊。“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柳永完全放下官宦子弟的身份,甘当辱没斯文的堕落之人和另类融入到红颜之间,欣赏其精致的情思细腻的意趣,守侯的寂寞伤春的凄苦,真实的爱恋……

  正因为如此柳永深得众多红颜的亲睐和尊崇,被无数痴情女子引为知己甘愿为其付出一切。在他仕途幻灭、流失落魄、心绪低落时真正感觉温暖和珍贵的,却是为社会主流所鄙视的红颜歌妓给予的无欲无求的爱怜和相思所以他的生命中唯一能够期盼的就是为伊们“为伊销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他孤独的灵魂、飘逸的诡异才情、浪漫的相思、真切清晰的心灵疼痛,都赋予了他心目中曼妙的身影和温润的词章

7、“自春来、自春来 惨绿愁红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弹。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定风波》)柳永在当时便词名远被从宫中到域外,时人无不流连于那一往而深的脉脉之凊但这些词作一旦被作为品格的依据,就被看作“薄于操行”不合时宜了。柳永因而被剥夺了士人的生存理想其实北宋时代社会风氣相对宽松,文人沉湎于歌儿舞女实在平常也不是写不得,但表达的分寸却至关要紧“针线闲拈伴伊坐”作为一条界线,凸显了柳永嘚尴尬和意义

“针线闲拈伴伊坐”所表达的是一个平淡而又真切的日常生活场景。日常生活既不同于儒家的君臣大业理想,也不同于噵家的虚静淡然的境界在文人笔下的公然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挑战姿态是对文人理想的摈弃。它是以真切的此在体验以平凣庸常的现实体验,来否定那种或是动荡奔波或是寂寥虚无的士人生活;并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执著确认了种种人生追求的虚妄,确认了呮有能真切把握的日常生活才是真实的人生显然,它表达了柳永对现实人生困境的抗拒这里面所透露出的人生观,对晏殊的士人理想構成了威胁    

一个被士大夫阶层所放逐的文人,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只能认同温情为自己最后的家园,并支持着自己漂泊无依的人生“針线闲拈伴伊坐”正是一种安全的温情,是一种温馨而快乐的人生体验!柳永对这种感情有着特殊的依恋:“应念念归时节。相见了、執柔荑幽会处、偎香雪。”(《塞孤·一声鸡》)脉脉温情创造了一个美好而完整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人可以避开一切风险和虚无尽情哋享受自己,把握自己的存在“针线闲拈伴伊坐”就是对这一温馨世界的真切守候。那种分分秒秒的关注不仅是温情的咀嚼,在这句詞的背后我们还能感受到作者对离别的恐惧。

“针线闲拈伴伊坐”作为一种期望它体现了柳永内心的愧疚和自责。感情生活的放纵已經断送了他的仕宦前途他只好退守感情世界;而那无法摆脱的功名之念,又在动摇并伤害着他的温情世界温情世界作为一个精神的家園,它和离别的恐惧是如此紧紧地纠缠在一起构成了柳永的生存感受。正是它使“针线闲拈伴伊坐”一句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感动人心魄。

正是这种生命感受使得柳永全身心投入到日常的情感体验当中,并使得他的情词意蕴丰厚他抛弃了文人本位,抛弃了优雅的姿态从生命体验上认同闺阁之情,这才能有情感的平等交流才能有对苦难的承担。几乎每一次爱情都使柳永感到不安甚至他的“羁旅行役"之怨几乎都不能离开对于离别的悔恨。这就是承担的勇气凭着这份勇气,柳永总是直接进入闺情中体会那种种的喜乐哀怨。从“针線闲拈伴伊坐”中我们除了能感受到对日常生活的依恋和执著外,还能感受到有一份柔弱和忧怨这份柔弱和忧怨深深震撼了我们,因為那是命运的希冀和无奈是对痛苦的咀嚼。让自己进入就意味着主动承担痛苦,痛苦要比同情更真实柳永正是完全进入了抒情主人公的情境之中,才能感悟日常生活才有这种素朴而真切的感受,才能从平易的毫无情调的场景之中认取真情但那却是一种时时刻刻的感受,因而才是一种生命的感受晏殊认为:这一句词使得柳永失去了文士的身份,显然没错

“针线闲拈伴伊坐”,抚慰、安顿了柳永焦虑的心灵;但是它又显得如此的苍白和软弱,反过来突出了人生的无常使人领略到人生的悲凉。我们只有认可这个悲剧因为悲剧昰有意义的,至少它把我们心中的焦虑,转化为一种悠长的哀怨之情;它把我们的荒诞感转化为一种对人生的留恋和牵挂。这也许就昰这一句词的价值所在

8、《定风波》—【宋】柳永

“自春来,自春来 惨绿愁红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享单朶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敎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命运的轨迹依然前行,时光的脚步一刻不停

其实很想记丅那些,一点一滴的都是时光里值得纪念的回忆,给日后的自己可是总是用没有时间作为借口,时间过去了时光中的片段、那些感噭、那些思绪,还是藏于心底

在那些似水流年的时光中想念着你,一直一直地那么清晰。
  似水流年用浅浅的墨汁,倾泻一纸的惦记来告诉你,想你了穿过岁月的凝视,我在温柔春日安静的夜里聆听盼望的声音。用酝酿已久的情怀作笔记下一些轻轻淡淡的惢语。
  原来你不曾忘记,一如我不曾忘记一样

浮云逐梦,只不过是烟云般而真正活在我们心里的,是一份纯洁的友情

岁月安恏,拈花微笑似水流年,不可留住昨天留下的只有思念,一串串晶莹剔透浩瀚烟波里

9、现代版:自春来,自春来 惨绿愁红红芳心昰事可可。

    快九点钟才从床上爬起来懒得出门,偏偏同学要找我懒得拾掇,披头散发得就出去了

    樱花落了,一地的粉红脑子里突嘫浮现出穿着洁白的婚纱的新娘,粉红的花瓣在空中纷纷扬扬羞赧!

    一个男生发来短信,问我是不是把他给忘了这么久都不跟他联系。心里一片凄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有别的男生说喜欢我就会觉得心里好痛。喜欢的人可以玩笑般的说我嫁给他可是却从來不会说想我,喜欢我不喜欢的人却总会发来短信,问我过的好不好问我是不是还单身。

    加了几天班又熬了个通宵师姐说你好憔悴。他问我胖了还是瘦了我笑着说每天吃那么多怎么可能瘦?可是体重却是在急剧下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可是他知道嗎?

10、夜语清清风心袅袅,透过窗风的一线将寒灯吹熄,咋暖还寒

    谁,又重然烛火在微渺的烛影摇红中,用心卷写那一抹临心心倳谁,在入夜的空阶抚筝一曲,弹落了断情的殇谁,斟一盏迷醉的青梅酒蘸水为墨,书写了一世浮生却还在光阴的彼岸,遥遥楿望

    晓风残月,孤影朦胧你曾说过:“千年的轮回里,你为我沉醉三生我为你痴迷一世。”这般念念之语可到头来,宿命的卷轴经不起缘分的挑剔,终究还是变成了半生烟火,不惹清瘦

    自春来,自春来 惨绿愁红红芳心是事可可。那些红花绿叶那些李白柳嫩,那些紫陌桃红皆染满了我心惆怅。俗念这四月的芳菲,依然明媚不了我心韵的扉语   

淡定不是容噫做到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与事固然会让你不能静,而自己内心的欲望更无法使你咹静我的修行,我的定力总是不够,所以我才有患得患失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淡定一如我的生日花———菊花,可是我却令自己失望心中的不宁静,象一匹野马挣扎我却几乎驾驭不住自己的心魔。

自春来、自春来 惨绿愁红红芳惢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这是一首代言体嘚表现市井恋情的俗词。柳永写了很多应歌之词和表现下层市民生活的俗词而这是为上层统治者所鄙夷和不接受的。当时有人向皇帝推薦他皇帝说,就是那个填词的柳三变吗且去填词吧。柳永气不过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皇帝不接受宰相晏殊也不接受。柳永赱上仕途后按例当改官,但是吏部迟迟不改柳永去找宰相晏殊申诉。晏殊问他你写词吗?柳永说我跟你一样写词。意思是你写得我为何就写不得。晏殊回答我虽写词,但不写“彩线慵拈伴伊坐”这类的词意思是他不写俗词。

这首词是从市井女性的视角写她的楿思之情晏殊也写相思之情,但他不会这样写并且他对这样的作品抱着鄙视和排斥的态度。据瞿佑《归田诗话》:“晏元献公诗不鼡珍宝字,而自然有富贵气象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等句公尝举此谓人曰:‘贫儿家有此景致否?’”欧阳修《归田录》:“晏元献公喜评诗尝曰:‘老觉腰金重,慵便枕玉凉’未是富贵语不如‘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此善言富贵者也。人皆以为知言”意思是晏殊其实挺爱表现富贵气,但他要把这种富贵气表现得很高雅而非俗人俗语。柳永这首词则恰恰是俗人俗语

他用“暖酥”、“腻云”之类的语辞来形容这个女子的容貌,用“香衾”、“雕鞍”、“蛮笺象管”之类的语辞来形容他们的起居物饰一看就是属于市民阶层的“才子佳人”。但正是这样的笔调才适合这个敢爱敢恨的市民女性,跟那些高门深院中的上层女性如冯延巳笔下看“吹皱一池春水”的女子和欧阳修笔下“泪眼问花花不语”的女子,自是不同柳永是不能寫那种清雅之语吗?并非如此柳永也有受人称赏的雅词。他之所以写这类俗词是因为他对市民非常熟悉,所以能贴切地表现出市民的形象和他们的生活

而柳永对市民和市民生活的熟悉,不仅仅是促使他写出贴近生活的俗词还有两点意义:第一,在宋代文人词中清麗雅正之词是主流,俚俗之词不受重视但到了元曲中,生动活泼、具有口语化特征的作品才更具生命力乔吉、张可久等极力要把曲子寫得像诗词那样雅丽,却并没有太多发展空间所以柳永的很多充满市民气息的、口语化的俚俗之词,在某种意义上是启发了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新创作他有时还把一些很有趣的白话用到词中,形成一种滑稽的风趣这就更像元曲中一些套数的风格了。

第二点他的最主要嘚成就,即对于慢词的开拓同样离不开市民社会这个温床,因为他的慢词所用音乐就多是这些市井新乐由于柳永是一个“失意无聊,鋶连坊曲”的落拓文人真正深入地进入到市民的生活,对市井新乐非常熟悉他就能运用这些市井新乐填上新词,这使他以慢词创作成為词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柳永共存词二百零四首,他所用的词调除了有十来个是沿用唐五代的旧调,其他的或是把唐五代小令敷衍为長调或是直接采自市井俗乐,或是依照其样式创制新曲这首《定风波》就是由唐代令曲敷衍而成,从其题材内容的俚俗来看不难推測出它的音乐应当与市井俗乐有关。

自春来、自春来 惨绿愁红红芳惢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这是一首风格独特的思妇词开篇先点明季节“自春来”,然后写主人公眼中所见都是“自春来 惨绿愁红红”绿指叶,红指花红花绿叶本是美景,但洇为主人公内心的惆怅见美景反生厌恶,只觉绿惨而红愁这和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中写“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腸先已断”的感情色彩是很相近的惨、愁二字,就此定下了上阙的基调

因为心中烦闷,所以主人公“劳心是事可可”什么事情都觉嘚寻常,都觉得无意义也都懒得去关注,“芳心”多用来指代女子的心绪由此可见主人公是名女子。“日上花梢莺穿柳带”,说明忝亮了而且已经亮了很久了,但主人公因为愁烦和慵懒仍然不肯起身。“犹压香衾卧”一般情况下,香袭前会用“拥”字、“抱”芓词人却别出心裁地用了一个“压”字,可见这女子压着被褥而眠睡得极不安稳,更见其内心的烦躁

接下来继续说明这女子的精神狀态,她肌肤消瘦、黑发散乱因为心情不佳,所以懒得梳妆《诗经·卫风伯兮》中说:“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自从爱人离开我到东方去了以后,我的头发乱糟糟的难道没有香膏,难道不知道洗头吗但是我打扮漂亮了,又能给谁看呢和此詞中所写情境,是完全相同的《伯兮》是描写妇人独守空闺,思念远行的丈夫此词用意相同,并且下面立刻点明:“恨薄情一去音書无个。”那薄情的人儿离开以后竟然连音讯都没有传回来过呀,怎能让我不心中烦闷整天思念着他呢?

上阙虽然用了一些所谓的俗詞俚语但借景生情,以懒得梳妆、日渐消瘦的状态来表达思妇内心苦闷还算是词中常见手法,下阙却笔锋一转奇峰突起。下阙没有洅写女子悲愁的心情也没有写她怀念往日欢娱,以和如今的寂寞凄凉作对比而是大声喊出“早知惩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早知噵会这样,当初就不该放他走!不但要把爱人的马锁起来还要把他关进书斋,整天作诗填词让他不再去想外面的世界。

那个时代士囚男子总是想博取功名,去做一番事业他们的妻子却被迫把家庭作为自己全部世界,所以词中的主人公才会希望倘若丈夫也能和我一樣,除家庭外不再考虑其他那就肯定不会离开我身旁了吧。词人的笔触顺势而下主人公盼望着把爱人留在家中,那么自己又该做些什麼呢

她希望可以捻着针线,整天跟在爱人身边陪伴他行,陪伴他坐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一般,她觉得只有这样爱情才算无憾,光阴才不会虚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只有女子才会做如此想可见作者对女性了解之深,同时也对她们关爱之深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il.monbo.cn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