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验KCN和NaCN?有一份样品,某矿石样品中可能含有有这两种物质,怎么检验?

本题难度:0.60&&题型:实验题
(2015秋o临朐县月考)NaCN、KCN等氰化物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用于基本化学合成、冶金等.(1)用含NaCN(N显一3价)的废水合成黄血盐(K4[Fe(CN)6])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①写出NaCN的电子式&&&&.②在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③加入碳酸钠溶液主要目的是&&&&.(2)已知HCN的电离常数Ka=6.2×10-10,浓度均为0.1moloL-1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显&&&&(填“酸”、“碱”或“中”)&性,通过计算说明原因&&&&.(3)现代开采金矿:先以NaCN溶液浸取粉碎的含金(Au)矿石,通空气,使矿石中的金粒溶解,得到Na[Au(CN)2](&二氰合金酸钠)溶液;再用锌与Na[Au(CN)2]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金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臭氧(O3)可以将剧毒的NaCN溶液氧化为无毒的NaCNO,进一步将NaCNO氧化得到N2&和NaHCO3,在氧化过程中,1mol&O3得到2mole-.若要处理含NaCN0.001moloL-1103L,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的O3&&&&L.
来源:2015秋o临朐县月考 |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2015秋o大庆校级期末)氰化物多数易溶于水,有剧毒,易造成水污染.为了增加对氰化物的了解,同学们查找资料进行学习和探究.探究一:测定含氰水样中处理百分率为了测定含氰水样中处理百分率,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CN-的浓度为0.2000mol/L的含氰废水100mL与100mL&NaClO溶液(过量)置于装置②锥形瓶中充分反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100mL稀H2SO4,关闭活塞.已知装置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为:CN-+ClO-═CNO-+Cl-&&&&&&2CNO-+2H++3C1O-═N2↑+2CO2↑+3C1-+H2O(1)①和⑥的作用是&&&&;(2)反应结束后,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3)为了计算该实验装置②锥形瓶中含氰废水被处理的百分率,实验中需要测定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从装置①到⑥中选择,填装置序号).探究二:探究氰化物的性质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弱酸HCOOHHCNH2CO3电离平衡常数(&25℃)Ki=1.77×10-4Ki=5.0×10-10Ki1=4.3×10-7Ki2=5.6×10-11(4)NaCN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5)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2CN-+H2O+CO2=2HCN+CO32-B.2HCOOH+CO32-=2HCOO-+H2O+CO2↑C.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消耗等pH的HCOOH和HCN溶液的体积前者小于后者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大于后者(6)H2O2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也可消除水中的氰化物(如KCN),经以下反应实现:KCN+H2O2+H2O=A+NH3↑,则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7)处理含CN-废水时,如用NaOH溶液调节pH至9时,此时c(CN-)&&&&c(HCN)(填“>”、“<”或“=”)
(2015秋o枣阳市校级月考)(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氰化钠,数量为700吨左右.资料:氰化钠化学式为NaCN,白色结晶颗粒或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剧毒,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熔点563.7℃,沸点1496℃.易溶于水,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方面.(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水溶液呈强碱性的原因:&&&&(2)氰化钠要用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中和.①用双氧水处理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用硫代硫酸钠中和的离子方程式为CN-+S2O32-═A+SO32-,A为&&&&(填化学式).(3)含氰废水中的CN-有剧毒.①CN-中C元素显+2价,N元素显-3价,则非金属性N&&&&C(填<,=或>)②在微生物的作用下,CN-能够被氧气氧化成HCO3-,同时生成N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用如图1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2OH--2e-═ClO-+H2O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D.除去CN-的反应:2CN-+5ClO-+2H+═N2↑+2CO2↑+5Cl-+H2O(4)过碳酸钠(2Na2CO3o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也可用于含氰废水的消毒.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图2:已知:2Na2CO3 (aq)+3H2O2 (aq)?2Na2CO3o3H2O2 (s)△H<0,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下列物质中,不会引起过碳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有&&&&.A.FeCl3B.CuSO4 C.Na2SiO3D.KCN②准确称取0.2000g过碳酸钠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溶解,再加50mL2.0moloL-1 H2SO4,用0.02000moloL-1 KMnO4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30.00mL,则产品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反应6KMnO4+5(2Na2CO3o3H2O2)+19H2SO4═3K2SO4+6MnSO4+10Na2SO4+10CO2↑+15O2↑+34H2O].
(2015秋o沈阳期中)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氰化钠,数量为700吨左右.资料:氰化钠化学式为NaCN,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剧毒,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熔点563.7℃,沸点1496℃.易溶于水,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方面.(1)氰化钠要用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中和.①用双氧水处理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用硫代硫酸钠中和的离子方程式为CN-+S2O32-=A+SO32-,A为&&&&(填化学式).(2)含氰废水中的CN-有剧毒.①用如图1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则:①阳极电极方程式为:&&&&②去除CN-的离子方程式为:&&&&(3)过碳酸钠(2Na2CO3o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也可用于含氰废水的消毒.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图2:已知:2Na2CO3&(aq)+3H2O2&(aq)?2Na2CO3o3H2O2&(s)△H<0,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下列物质中,不会引起过碳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有&&&&.A.FeCl3  B.CuSO4&  C.Na2SiO3  D.KCN②准确称取0.2000g过碳酸钠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溶解,再加50mL2.0moloL-1&H2SO4,用0.02000molo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是否需要指示剂&&&&填“是”或“否”),若终点时消耗KMnO4&标准溶液30.00mL,则产品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反应6KMnO4+5(2Na2CO3o3H2O2)+19H2SO4=3K2SO4+6MnSO4+10Na2SO4+10CO2↑+15O2↑+34H2O].
(2015秋o哈尔滨校级期末)氰(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很相似(X2),称为拟卤素,氰能和氢气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氰的氧化性比溴弱、比碘强.(1)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写出HCN的结构式:&&&&.(2)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下列有关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CN)2+2NaOH═NaCN+NaCNO+H2OB.MnO2+4HCN═Mn(CN)2+(CN)2+2H2OC.I2+2KCN═2KI+(CN)2D.向NaBr(aq)和KCN(aq)中加入少量Cl2:Cl2+2NaBr═2NaCl+Br2(4)25℃,0.1mol/LKOH溶液和0.2mol/LHCN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溶液最终PH=8,则C(CN-)&&&&C(HCN),原因是&&&&.此溶液中C(CN-)与C(HCN)差值的数值为:&&&&(5)已知HCN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成CO2、H2O和N2,由此原理可以设计酸性条件下原电池,书写其负极反应式:&&&&.
(2015秋o临朐县月考)NaCN、KCN等氰化物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用于基本化学合成、冶金等.(1)用含NaCN(N显一3价)的废水合成黄血盐(K4[Fe(CN)6])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①写出NaCN的电子式&&&&.②在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③加入碳酸钠溶液主要目的是&&&&.(2)已知HCN的电离常数Ka=6.2×10-10,浓度均为0.1moloL-1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显&&&&(填“酸”、“碱”或“中”)&性,通过计算说明原因&&&&.(3)现代开采金矿:先以NaCN溶液浸取粉碎的含金(Au)矿石,通空气,使矿石中的金粒溶解,得到Na[Au(CN)2](&二氰合金酸钠)溶液;再用锌与Na[Au(CN)2]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金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臭氧(O3)可以将剧毒的NaCN溶液氧化为无毒的NaCNO,进一步将NaCNO氧化得到N2&和NaHCO3,在氧化过程中,1mol&O3得到2mole-.若要处理含NaCN0.001moloL-1103L,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的O3&&&&L.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2015秋o临朐县月考)NaCN、KCN等氰化物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用于基本化学合成、冶金等.(1)用含NaCN(N显一3价)的废水合成黄血盐(K4[Fe(CN)6])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①写出NaCN的电子式.②在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③加入碳酸钠溶液主要目的是.(2)已知HCN的电离常数Ka=6.2×10-10,浓度均为0.1moloL-”的学库宝(/)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1)实验目的是合成黄血盐由流程可知NaCN废液中加入硫酸亚铁、氯化钙发生6NaCN+FeSO4+CaCl2=Na4[Fe(CN)6+CaSO4↓+2NaCl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可除去过量的Ca2+经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KCl可转化生成K4[Fe(CN)6以此解答该题(2)根据Kh=c(HCN)c(OH-)c(CN-)计算出水解平衡常数比较NaCN的水解平衡常数和HCN的电离平衡常数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3)根据题意可知NaCN溶液与Au以及空气中的氧气反应Na[Au(CN)2](&nbsp二氰合金酸钠)溶液利用元素守恒可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计算出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4)每摩尔NaCN氧化为N2和和NaHCO3需要转移5mol电子1mol&nbspO3得到2mole-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计算出标准状况下的O3 的体积
【解答】解:(1)实验目的是合成黄血盐由流程可知NaCN废液中加入硫酸亚铁、氯化钙发生6NaCN+FeSO4+CaCl2=Na4[Fe(CN)6+CaSO4↓+2NaCl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可除去过量的Ca2+经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KCl可转化生成K4[Fe(CN)6①NaCN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②NaCN废液中加入硫酸亚铁、氯化钙发生6NaCN+FeSO4+CaCl2=Na4[Fe(CN)6+CaSO4↓+2NaCl故答案为:6NaCN+FeSO4+CaCl2=Na4[Fe(CN)6+CaSO4↓+2NaCl③反应器中加入氯化钙加入碳酸钠溶液可除去过量的Ca2+故答案为:除去其中的Ca2+(2)根据Kh=c(HCN)c(OH-)c(CN-)可知Kh=c(HCN)oc(OH-)c(CN-)=c(HCN)oc(OH-)oc(H+)c(CN-)oc(H+)=KWKa=1×10-=16×10-5>62×10-10即水解平衡常数大于电离平衡常数所以溶液呈碱性故答案为:碱性Kh=c(HCN)oc(OH-)c(CN-)=c(HCN)oc(OH-)oc(H+)c(CN-)oc(H+)=KWKa=1×10-=16×10-5>62×10-10(3)根据题意可知NaCN溶液与Au以及空气中的氧气反应Na[Au(CN)2](&nbsp二氰合金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u+8NaCN+2H2&nbspO+O2=4Na[Au(CN)2]+4NaOH还原1mol金要转移1mol电子而每mol锌能转移2mol电子所以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答案为:4Au+8NaCN+2H2&nbspO+O2=4Na[Au(CN)2]+4NaOH1:2(4)每摩尔NaCN氧化为N2和和NaHCO3需要转移5mol电子1mol&nbspO3得到2mole-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若要处理含NaCN0001moloL-1103L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的O3 的体积为52×0001moloL-1×103L×224Lomol-1=56L故答案为:56.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2015秋o临朐县月考)NaCN、KCN等氰化物是重要的基”主要考察你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知识点试题推荐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8c8-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当前位置: >>
检验科制度汇编
检验科工作制度1、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2 、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范围…………………………………………… 流……………………… 3 、检验科开展新项目管理审批程序………………………………… 围………………… 4 、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使用制度………… ……………………… 序 ………………… 5 、职业暴露后应遵循的应急预案……
……………………………… ……………度…………………… 6 、针对不同情况的消毒措施及实施………………………………… 案………………… 7 、实验室废弃物、废水的处理流程………………………………… 施……… 8 、微生物菌种的管理规定与流程…………………………………… ……………… 9 、检验科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 ………… 10 、检验科化学危险品清单………………… ……………………… ………………… 11、实验室化学危险品溢出与暴露应急预案 ……………………… 12 、检验报告单签发制度…………………… ……………………… ……… 13、检验人员资质与能力管理制度………… ……………………… 14、检验结果报告时限……………………… ……………………… 15 、标本接收时间及发放检验报告时间规定 ……………………… ………………… 16、检验报告的格式书写要求……………… ……………………… … 17、检验科试剂及校准品管理制度………… ……………………… ………… 18、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 19 、检验科关于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的通知……………………………… ………… 20 、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 知………… 21、室内质控制度……………………………………………………… 22、临床检验室室内质控操作制度…………… ……………………… ………………………12 4 6 8 10 18 30 32 35 42 43 47 51 53 54 55 57 60 61 63 65 66 23、临床生化室室内质控操作制度…………… 24 、尿液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制度……………… 流……………………… 25 、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制度…………… 度 …………………围………………… 26 序、室间质评制度……………………………… ………………… 27 、标本采集及送检制度……………………… ……………度…………………… 28 、标本接收处理及核对制度………………… 案………………… 29、拒收标本标准与流程……………………… 30 、紧急意外事件的预案与流程……………… …………施……… 31 、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 ………… ……………………………………70 …………………… 71 … …………………… 74 … …………………… 76 … …………………… 77 … …………………… 80 … …………………… 81 … …………………… 83 … …………………… 97 …2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为加强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 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第一条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 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 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 施或治疗, 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第二条 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 “危急值” 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 不得瞒报、 漏报或延迟报告, 并填写《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详细记录检验日期、 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 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 发出。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填写详细《临床科 室危急值报告处理登记本》 ,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 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第三条 “危急值”报告程序 1、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现检验“危急值”时,在确认仪 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正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 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填写《检 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3 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 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2、临床科室接到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报 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并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处理登记 本》详细记录,主管医师或值班医生接到通知时应立即确认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 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可重新留取标本送 检复查。检验科必须立即复检,及时向临床报告“危急值” 复检结果。确认出现危及生命的“危急值”报告时,下级医 师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并进行相应处理。 3、接到“危急值”电话报告后,临床科室在进行相应 处理的同时应立即派人前往检验科领取签收危急值报告单。 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按照规定用红笔标明异常项目及异常 值,并粘贴在住院病历中,将相应分析、处Z情况在病程记 录中反映。 4、 “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 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5、 “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核医学科、输血 科、病理科、放射科、CT 室、超声医学科、药剂科等科室。4 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范围临床实验室应根据所在医院就医患者情况 ,制定出适合 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有规定的可靠途径 ,检验人员能为临 床提供咨询服务,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 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认定 ,至少应包 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尤其是 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 处理规定,并认真落实。5 附件一:检验项目、危急值、临床意义检验项目 血清 K 电解质+生命警戒线低值 ≤2.8mmol/L ≤1.50 mmol/L危险性生命警戒线高值危险性 呼吸肌麻痹、心律失 常 甲状旁腺危象 高渗状态 严重肝细胞损伤 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肌麻痹、心律失 ≥6.2 mmol/L 常 低血钙性手足抽搐 低渗状态 >3.0 mmol/L ≥160 mmol/L ≥500U/L ≥530umol/L ≥35.7mmol/L血清 Ca2+肝功能 肾功能血清 Na+ ≤120 mmol/L 丙氨酸氨基转 移酶(ALT) 血肌酐 血尿素氮 成人≤2.8mmol/L 血糖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 血红蛋白 <50 g/L <0.5×10 /L 白细胞 <1.0×10 /L <2.0×10 /L 血小板 PH ≤30×10 /L <7.2 <20 mmHg <50 mmHg9 9 9 9糖代谢新 生 儿 1.6mmol/L成人≥22.2mmol/L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缺糖性神经症状、低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 ≤ 新生儿 血糖性昏迷 昏迷 ≥16.6mmol/L 110.0 ug /L 1.5 ug /L 急性大量失血或严重 贫血 高度易感染 血液病患者有可能引 发致命性感染 普通患者有引发致命 性感染的可能 严重出血倾向;临床 输注血小板阈值 酸中毒 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30s >70s DIC >7.5 >50 mmHg 碱中毒 急性呼吸衰竭 ≥30×10 /L9心肌标志物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白血病,严重感 染血常规血气分析 PCO2 PO2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功能 活化部分凝血 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其他 HIV<1.0g /LDIC 阳性细菌培养 法定传染病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无菌部位细菌培养结果阳性6 检验科开展新项目管理审批程序1 目的 规范新检验项目的管理过程 2 范围 适时开展新检验项目适应医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和需 要删减的检验项目的管理。 3 职责 3.1 科主任审核新项目申请表、 检验项目增减申请表。 3.2 技术负责人组织开展新增项目的准备、 试运行和对 是试运行情况的评审。 3.3 项目负责人进行新项目的试运行。 3.4 技术负责人组织开展删减项目的评审。 4 工作程序 4.1 .新项目的提出 新检验项目由技术负责人根据临床医生、病人及本科 室工作人员的建议提出并填写相应表格。 4.2 新项目的确定 负责人在接收到建议后,记录并向科主任提交。经科 主任研究同意,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其可行性,并同时将其 讨论结果记录。 4.3 新项目试运行7 如认为可行,负责人应进一步搜集资料,将该新检验 项目的所有有关情况作详细记录,并组织试运行。 4.4 新项目的评审 试运行结束后, 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召开评审会议,确认结果是否完全符合要求,并将 结果报告科主任审核,报医务科批准。 5.如认为不可行,负责人应及时向提出人反馈,并解 释清楚原因。 6 支持性文件 6.1 检验方法确认程序 6.2 检验结果质量保证程序8 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使用制度为了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提高 科室的安全防范工作,保障各室组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易燃、易爆物品在入库前,必须进行检查登记,入 库时必须两人在现场,并在登记薄上签字,入库后应当定期 检查。 二、易燃、易爆物品必须设立专用仓库,储存易燃、易 爆物品的仓库,应当配备消防设施。 三、储藏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应冬暖夏凉、干燥、易于通风、密封和避光。 四、易产生静电的生产设备与装Z,必须按规定设Z静 电导除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 五、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分类存放,它们之间的主要通 道应 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储存。 六、化学试剂危险物品保存时要避免混存。不同灭火性 质的化学危险物品绝对不允许在同一地点存放。即:氧化剂 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同存一处; 能自燃或遇水燃烧的物品 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同存一处。 七、对于遇水易爆,遇高温、低温、暴晒会发生分解的 化学危险物品,以及液化气体分别不得在潮湿、易积水、高 温处贮存。 八、 易燃、易爆物品专人保管,领用时需经批准,必 须两人在现场,做好领用及库存登记,准确登记用量,使用9 时应妥善保管。 九、进购和领用易燃、易爆物品要及时办妥手续,库内 易燃、易爆物品要随时保持账、物、卡相符。 十、进购易燃、易爆物品时,必须有产品安全说明书和 防火灭火、安全储存的注意事项。 十一、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内,禁止吸烟,控制 电源应经常检查,保证完好。 十二、易燃、易爆物品的装载、搬运、进出库,挪动时 必须轻拿轻放,严防震动、撞击、摩擦、重压和倾倒。 十三、使用和保管易燃、易爆物品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 安全消防培训。 十四、库区及其范围区域禁止一切明火。 十五、配Z的安全消防设施,未经安全部许可,任何人 不得挪动。 十六、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保管人员必须协助和配 合消防安全人员的检查监督。 十七、严格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10 职业暴露后应遵循的应急预案1、及时局部处理 2、报告与记录 3、及时风险评估 4、预防性治疗 5、提供咨询与定期随访监测 6、资料整理上报与总结锐器伤后处理流程图医务人员被患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使用过的锐器损伤冲洗消毒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填 写职业暴露登记表预防用药风险评估定期追踪11 一、局部处理 清洗:及时挤压伤口周围刺激出血,在流动水下清洗伤口 5 分钟;皮肤粘膜的暴露以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眼睛受 到血液喷溅,用生理盐水冲) 。消毒:用消毒液,进行伤口消毒(75%酒精、0.5% 碘酊) 。 二、报告与记录发生职业暴露报告护士长、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填写职业暴露登 记表医 务 科组织评估风险12 报告记录内容 1、暴露人个人资料 2、时间、地点、经过 3、暴露方式与经过 4、部位、伤口类型(深浅、大小、有无出血) 5、污染物名称(血、体液、培养液等) 6、损伤器具类型 7、患者病种(乙肝、丙肝、HIV)和含有病毒的情况、是否 正接受治疗,何种药物治疗 8、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 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三、HIV 职业暴露后的风险评估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 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医务人员发生 HIV 职业暴露后,风险评估的步骤: 1、暴露程度分级:根据暴露类型、损伤程度、暴露量、暴 露时间、部位等分三级; 2、暴露源分级: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 明三种类型。 3、确定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13 确定暴露级别 (部位、深度、暴露时间)确定暴露源级别 (病毒载体量、CD4水平)一级暴露 二级暴露 三级暴露 决定是否用药 与用药方案低传染性 高传染性 情况不明14 四、血源性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 暴露后如需预防性治疗愈早愈好 1、暴露于HBV ① 肌注 HBIG 200u (24h内) ② 一周后完成乙肝 疫苗全套注射 ① 肌注 HBIG 200u (24h内) HbsAb ( + ) 定 量 < 100iu/ml, HbsAb ( + ) 定 量 > 100iu/ml,;或HbsAg(+) ② 强化注射乙肝 疫苗一次 不需进一步处理HbsAb (-) HbsAg(-) 未接种乙肝疫苗 医 务 人 员 HbsAb(-) HbsAg(-) 接种后无抗体产生2、暴露于 HCV ※ 目前尚无统一预防用药标准。 ※ 有专家建议:可酌情应用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3、暴露于梅毒 可预防性注射长效青霉素 240 万 U/次,每周 1 次,连续 2~ 3 周。暴露后三个月追踪 TP 梅毒初筛试验(UCR)15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TRUST)] 梅毒确诊试验(TPPA) [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凝集、印迹法)]4、暴露于 HIV 根据暴露级别及暴露原的病毒载量,选用预防方案。暴露于HIV后预防用药评估 暴露源级别暴露级别一级暴露 一级暴露 二级暴露 二级暴露 三级暴露 暴露源轻度 暴露源重度 暴露源轻度 暴露源重度 暴露源轻度 、重度不需预防用药基本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暴露级别不明 暴露源级别不明16 HIV 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 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制剂,常规治疗剂量,连续用 28 天强化用药程序: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 种蛋白酶抑制剂,常规治疗剂量,连续用 28 天。 一旦决定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 HIV 职业暴露后 4 小时内实 施,最迟不得超过 24 小时;即使超过 24 小时,也应当实施 预防性用药。五、提供咨询与定期随访监测 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管理部门要对血清学结果进行跟踪随 访,并做好随访登记。 每半年对全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特别是 HIV)汇总上 报。 每年对职业暴露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危险因素,提出安 全防范建议。职业暴露后的追踪与监测 ※ 暴露后 HBV 感染的监测:半年内每月查肝功、乙肝二对 半。 ※ 暴露后 HCV 感染的监测:暴露后 1、3、6、9 个月、1 年 定期追踪肝功、丙肝抗体(Anti-HCV)※ 暴露后 HIV 感染的监测:暴露后的 0、4、8、12 周及 617 个月和 12 个月后检测 HIV 抗体,有条件时可作 HIV P24 抗 原和 HIV RNA 测定。并监测所用药物不良反应,如血常规、 肝肾功能等.18 消毒灭菌药械管理 目录消毒剂选用的原则?????????????? 19消毒因子作用的水平?????????????? 22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 ?????????????? 24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 25常用化学消毒剂名称、浓度、 ?????????????? 26 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度、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19 消毒剂选用的原则( 1)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械,并按照 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在医疗卫生机构和疫源地等消毒中 使用。 ( 2)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的方 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 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 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水 平消毒,需采用高水平消毒法消毒。 3)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只作 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 求。例如,在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所污染病原微 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3)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 消毒、灭菌的方法 1)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 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 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 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20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 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 4)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 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 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4)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考虑,一是要保护消毒物品不受损坏, 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可选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 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灭菌。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 剂。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 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 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1.4.4.5 消毒、灭菌基本程序 被甲类传染病病人,以及肝炎、结核、艾滋病、炭疽病 等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应先 消毒再清洗,于使用前再按物品危险性的种类,选择合理的 消毒、 灭菌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普通病人用过的物品,21 可先清洗后消毒。 1.4.4.6 消毒工作中的个人防护 消毒因子大多对人是有害的,因此,在进行消毒时工作 人员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以防 止消毒事故的发生和因消毒操作方法不当可能对人体造成 的伤害。 (1) 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应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 应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的灼伤事故。 (2) 紫外线、微波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3) 气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有毒有害消毒气体的泄 漏,经常检测消毒环境中该类气体的浓度,确保在国家规定 的安全范围之内;对环氧乙烷气体消毒剂,还应严防发生燃 烧和爆炸事故。 (4) 液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黏膜的损 伤。 (5) 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以避免可能 对人体的刺、割等伤害。22 消毒因子作用的水平根据消毒因子的适当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作用时间对 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可将其分为四个作用水平的消毒方法。 ( 1)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 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灭菌、电离 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 用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 进行灭菌的方法。 ( 2)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 孢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 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 、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 大多数细菌芽孢。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电力辐射、微 波和紫外线等以及用含氯、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 含溴消毒剂、臭氧、二溴海因等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和一 些复配的消毒剂等消毒因子进行消毒的方法。 ( 3)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 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包括超声波、 碘类消毒剂(碘 伏、碘酊等)、醇类、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 (包括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进行消 毒的方法。 ( 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 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23 菌法。如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 如氯己定、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等 进行消毒的方法。24 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是指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 程度。根据其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三类: ( 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 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 或与破损的组织、 皮肤、 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 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 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 体组织检查钳等。 ( 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破损皮肤、黏膜 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例如,呼吸机管道、胃肠 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子宫帽、避孕环、压舌板、 喉镜、体温表等。 ( 3)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 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 害的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 肤相接触,包括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 环境中的物品。例如,毛巾、面盆、痰盂(杯) 、地面、便器、 餐具、茶具、墙面、桌面、床面、被褥、一般诊断用品(听诊 器、听筒、血压计袖带等)等。25 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一般认为,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 为: (1)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 流感病毒等。 (2)细菌繁殖体。 (3)真菌。 (4)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 ,例如甲型肝炎 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5)分枝杆菌,例如结核分枝杆菌等。 (6)细菌芽孢,例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7)朊毒(感染性蛋白质) 。26 常用化学消毒剂名称、浓度、配制方法及注 意事项1、戊二醛: (1)特性 为无色或浅黄色液体,有醛气味,易溶于水和醇。戊二醛水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不稳 定。pH 为 6 时,单体戊二醛开始聚合;当 pH 达到 9 时,极 速聚合成多聚体。pH 7.5~8.3 的戊二醛溶液,通常在 2 周 内逐渐减弱其杀菌活性。pH 4.0~9.0 范围内,戊二醛的杀 芽胞活性随 pH 升高而增强;pH>9 时,戊二醛迅速聚合,杀 菌作用迅速丧失。 有机物对戊二醛杀菌作用的影响比对其他消毒剂小。 表面活性剂对戊二醛的杀菌活性有增效作用。 戊二醛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尤其对 呼吸道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可固化组织,影响肉芽组织再 生。作业场所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 1mg/m 。对金属有一定 腐蚀作用。 (2)应用 碱性戊二醛 用碳酸氢钠将 2%戊二醛溶液调至 pH7.5~ 8.3,溶液不稳定,室温放Z 2 周,随时间延长 pH 上升,戊 二醛浓度下降,杀菌作用明显减弱。 碱性戊二醛主要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国 内尤其多用于内窥镜消毒或灭菌,2%戊二醛溶液灭菌处理 时,浸泡 10 h;消毒处理时,浸泡 20min。273 (3)注意事项 ① 戊二醛不宜用于食具、皮肤、粘膜及环境的消毒。 ② 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防锈剂。 ③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操作时应戴橡胶手套,并 防止溅入眼内,应在通风良好室内操作,防止吸入,注意个 人防护。 ④ 医疗器械消毒前应彻底清洗、晾干、消毒后,用无 菌水冲净残留戊二醛,尤其对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复方戊二醛 消毒液应严格冲净。 2、含氯消毒剂 是指溶于水后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此类消毒剂具有杀 菌谱广、杀菌速度快、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缺点是 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大多数 产品对金属有很强的腐蚀性。该类产品为现有消毒剂最大一 类,值得注意的是,含氯消毒剂各产品之间杀菌有效含量差 别很大,其浓度以有效氯含量表示,因此使用时稀释倍数有 很大不同。应用液有效氯浓度,多以 mg/L 表示。含氯消毒 剂在医院消毒方面,多用于传染病病人排泄物、环境、物表、 餐饮具、医疗用品、医院污水等消毒。消毒方式多以浸泡、 擦拭、喷洒等进行。使用剂量可参考下表:28 含氯消毒剂常用消毒剂量作 用 时 消 毒 对 象 污染物品 结核杆菌 肝炎病毒或 HIV 细菌繁殖体、一般病毒(一般医 疗用品消毒) 细菌芽胞 (医疗用品灭菌) 一般环境表面 污染环境表面 餐具 医院污水 500 ~50 100~300ml/m2有效氯浓度(mg/L)用量 间(min)0----------45 30 15~302000----60~12015~302100~300 ml/m ----60~120 15~30作用 2h 后余氯≥3.5mg/L (一般医疗 机构) 作用 2h 后余氯≥6.5mg/L (传染病医 院)粪便、呕吐物 尿液 传染病人用过的便器2
2000----------120 120 30~603、含碘消毒剂 包括碘及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制剂,碘伏是碘与 表面活性剂及增溶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属中效消毒剂, 适用于皮肤、粘膜等的消毒。如用含有效碘 mg/L 的消毒液消毒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肤,用有效碘29 250mg/L 的消毒液消毒阴道黏膜及伤口黏膜创面。 4、醇类 属中效消毒剂,国内常用的品种为乙醇,国外则为异丙醇, 主要用于皮肤消毒,是许多复方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医院也 可用 75%乙醇浸泡体温计。 5、胍类 氯己定(洗必泰) ,属低效消毒剂,难溶于水,一般多制成 盐酸盐、醋酸盐与葡萄糖酸盐使用,醇类作为溶剂,可加强 其杀菌效果,多制成复方制剂用于皮肤黏膜消毒,为外科洗 手消毒液及速干手消毒剂的重要成分, 如 0.5%葡萄糖酸洗必 泰+70%乙醇复合消毒剂。 6、烷基化气体类:环氧乙烷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气体,不 损害灭菌的物品且穿透力很强,是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 法之一,但过量环氧乙烷残留可引起病人灼伤和刺激,灭菌 手物品需经解析后才能使用。 7、过氧化氢(H2O2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国内外均已研制出 H2O2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广泛用于不耐湿、 不耐高温医疗用具的灭菌,成为内镜等器械灭菌有效的方 法。具有灭菌温度低、速度快、不产生有毒残留物等优点。 但是 H2O2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也有其适用性:①待灭菌物品 应洗净、干燥;②不能处理尼龙、聚纤维和液体制品;③不 适用于过长或过细物品,长度不超过 31cm,内径不能<6 ④需特定的馐材料如聚丙烯罩、聚烯烃盒。30 实验室废弃物、废水的处理流程一、医院垃圾分类: (一) 、生活垃圾:包括废纸、一次性生活及办公用品、 以及其他未被病人体液、试剂以及药物等污染的物品。用黑 色垃圾袋装。 (二) 、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 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五类,用黄色垃圾袋装。 其中: 1、感染性废物:⑴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 物品如棉球、棉签、纱布、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等;⑵疑 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⑶废弃的血液、血清;⑷使用 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 2、损伤性废物:⑴医用针头、缝合针;⑵各类医用锐 器;⑶载玻片、玻璃试管、安瓶等。 4、药物性废物:⑴废弃的一般性药品;⑵废弃的细胞 毒性药品和遗传毒性药品;⑶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⑴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⑵废弃的 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⑶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 度计。 二、检验科人员将产生医疗垃圾按照上述标准分类放 Z,由专人收集并登记,专人按照规定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 疗废物贮存房贮存,隔天交由市绿洁公司回收处Z。31 三、全自动仪器下排液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 系统。 六、废弃标本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等每 100mL 加 漂白粉 5g 或二氯异氰尿酸钠 2g,搅匀后作用 2h-4h 倒入厕 所;痰、脓、血标本加 2 倍量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拌匀后 作用 2h-4h; 若为肝炎或结核病者则作用时间应延长至 6h 后 倒入厕所。32 微生物菌种的管理规定与流程1.目的 对本科室菌、毒种的申购、保存、保管、领用、处理等各个 环节实行有效的监督控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疾病预 防与控制检验业务及科研教学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室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的管理。 3.职责 3.1 相关实验室负责菌、毒种的出入库保管、保存及处理等 日常管理。 3.2 科室必须指定 2 名菌、毒种库管理人员承担菌、毒种日 常管理。 3.3 科室负责人负责一、二类菌、毒种的出入库和向上级索 取及对下级发送的审核。 3.4 技术管理层批准本中心实验室一、二类菌、毒种的出入 库和向上级索取及对下级发送的审批。 4.工作程序 4.1 报送及入库 4.1.1 当地所检出的地方菌、毒株应及时报送省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 4.1.2 新发现的菌、毒种,要做好原始记录,逐级报送进 行复核确认,报送时须 2 人参加。33 4.1.3 一、二类菌、毒种入库前,科室审核,技术管理层 批准后入库 4.1.4 个人不得擅自保留菌、毒种,必须由科室进行统一 编号、登记入库管理 4.1.5 菌、毒种入库时,2 名菌、毒种保管人员须认真做 好菌毒种的编号、登记工作。 4.2 日常管理 4.2.1 保管人员应由 2 名检验人员组成。 4.2.2 菌、毒种入库时,保管人员应及时验收,统一编号, 填写《菌、毒种登记表》 (HJK/JL-20) 。 4.2.3 严禁随意将菌、毒种Z于非菌、毒种专用保存场所, 应做到三专(专室、专柜、专锁) 。 4.2.4 菌、毒种库应由 2 名保管人员双锁管理,铁门与锁 必须牢固有效,发现损坏须及时报修。未经各科室负责人同 意,不得擅自将钥匙委托他人代管。 4.2.5 菌、毒种保管人员应定期对库内温度、湿度、通风 及冰箱、冰柜等菌、毒种保藏设备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并做 好记录。 4.2.6 菌、毒种保管人员根据菌、毒种的保存期限,及时 通知分管病种的检验人员进行传代, 定期鉴定, 并详细记录。 4.2.7 菌、毒种保管人员发现菌、毒种发生变异和死亡, 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须将变异及死亡的一、二类 菌、毒种通报技术管理层。34 4.3 索取、领用和发放 4.3.1 因工作需要索取、领用和发放一、二类菌、毒种时, 须严格按国家有关的规定,科室负责人审核,技术管理层批 准后方可索取、领用和发放。 4.3.2 三类菌、毒种的领用和发放时,应有 2 人参加。 4.3.3 一类菌、毒种,须报卫生部批准,二类菌、毒种须 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未经上级批准,不得进行国际间 各类菌、毒种交流。 4.3.4 进行菌、毒种索取、领用和分发时,须做好记录。 4.3.5 一、二类菌、毒种不得邮寄,三类菌、毒种在邮寄 时,应执行有关规定。 4.4 销毁 4.4.1 菌、毒种使用过程中须接受保管人员的监督,工作 结束后,立即做好善 后处理,销毁时应有二人以上参加,并做好销毁记录。因工 作需要暂时保留的菌、毒株也应该按规定的时间销毁。35 检验科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化学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的管理,预防和 应急火灾、爆炸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化学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的管 理。 3.职责: 3.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化学危险品购Z的管理。 3.2 各使用部门负责化学危险品使用和储存的管理。 4.工作程序: 4.1 化学危险品范围主要包括检验用的化学试剂等。 4.2 在购买化学危险品时,应要求供应商在运输及装卸过程 中有防止泄漏、倾倒的预防措施。 4.3 采购化学品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化学性能方面的资料,并 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配送到储存室。 4.4 危险化学品仓库的管理 仓库管理员职责 a.防火、防泄漏安全的管理; b.化学 危险品入库、发放的管理; c.废弃化学危险物品处Z的管 理。 4.5 化学危险品的储存 4.5.1 化学危险品必须存放于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 存箱内,进行分类存放,文字标识清楚。 化学药品贮存室36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有防火、防雷、防爆、调温、消除静 电的安全措施。室内环境应干燥、通风良好,温度一般不超 过 28℃,照明应是防爆型。 4.5.2 化学药品贮存室应有专人保管,并有严格的账目和管 理制度。 4.5.3 室内备有消防器材。 4.5.4 贮存化学危险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a.化学药品应按类存放、特别是化学危险品按其特性 单独存放。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应当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 存放。 b.遇火、遇潮、易燃易爆、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药品、 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低洼容易积水的地方存放。 c.受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药品 和桶装、瓶装的易燃液体,应当在阴凉通风的地点存放。 d.化学性质不同或灭火方法相抵触的化学药品不准同 室存放。 e.氧化剂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同库存放。 f.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放于专用的保险柜内,并执行 双人保管制度。 g.仓库和现场的化学品应有仓库管理员定期、定点检 查。4.6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使用 4.6.1 在化学品的运输和使用时,应注意不要洒落、碰撞并37 戴好防护用品。如有洒落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方法处理好现 场。 4.6.2 在化学品使用完毕后应密封放于指定位Z。 4.6.3 化学危险品使用现场应有化学品性能资料, 便于查阅。 4.6.4 作业人员要根据需要使用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 等用具。 4.6.5 剧毒性化学危险品的使用要执行双人领用、 使用制度。 4.7 化学危险品应急、预防措施 4.7.1 防火与防爆 物质起火的三个条件是物质本身的可燃性、氧的供给和燃烧的起始温度。一切可燃物的温度处于着 火点以下时,即使供给氧也不会燃烧。因而控制可燃物的温 度是防止起火的关键。 a 毒害物品 分为剧毒物品和有毒物品。毒害物品应锁在固定的铁柜中,由专人负责保管,每 次取用有严格的用量登记。 b 腐蚀性物品 对人体的皮肤、粘膜、眼、呼吸器官和金属等,有极强的腐蚀性。应放 Z在用抗腐蚀性材料制成的架子上贮存。 c 放射性物品人体受到放射线过量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粉尘能引起放射病。 所以放射性物品应放在专用的安全贮藏所。 4.7.1.1 起火和防爆的预防措施 根据化验室着火和爆炸的起因,可采取下列针对性预防措施。 A.在火焰、电加热或 其它热源附近严禁放Z易燃物。 B.加热用的酒精灯、 喷灯、 电炉灯加热器使用完毕时,应立即关闭。 C.灼热的物品不38能直接放Z在试验台上,各种电加热器及其它温度较高的加 热器都应放Z在石棉板上。 不得有明火。D.倾注或使用易燃物时,附近E.蒸发、蒸馏和回流易燃物时,不许用明火直接加热或用明火加热水浴,应根据沸点高低分别用水浴、 砂浴或油浴等加热。 F.在蒸发、蒸馏或加热回流易燃液体过程中,分析人员决不能擅自离开。 G.实验室内不宜存放 过多的易燃品。 H.不应用具有磨口塞的玻璃瓶储存爆炸性 物质,以免关闭或开启玻璃塞时因摩擦引起爆炸。必须配用 软木塞或橡皮塞,并应保持清洁。 I.不慎将易燃物倾倒在 试验台或地面上时,必须: a.迅速断开附近的电炉、喷 灯等加热源; b.立即用毛巾、抹布将流出的液体吸干; c.室内立即通风、换气; d.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 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火源。 4.7.1.2 预防化学反应热起火和起爆 A.分析人员对于要进行的试验,须了解其反应和所用化学试剂的特性。对有危险 的试验, 要准备应有的防护措施及发生事故的处理方法。 B. 易燃易爆物的试验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戴橡 皮手套、防护眼镜。 C.在未了解试验反应之前,试料用量 应从最小开始。 D.及时销毁残存的易燃易爆物。 4.7.1.3 预防容器内外压力差引起爆炸 A.预防减压装Z爆炸,减压容器的内外压力差不得超过一个大气压。 B.预防 容器内外压力增大引起爆炸的措施: a.低沸点和易分解的物质可保存在厚壁瓶中,放Z在阴凉处。 b.所有操作 应按操作规程进行。反应太猛烈时,一定要采取适当措施以39 减缓反应速度。c.不能将仪器装错,使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 d. 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的试验一定要小心谨慎, 严加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绝对不允许不了解试验的人 员进行操作,并严禁一人单独在实验室工作。 4.7.1.4 实验室灭火 灭火的原则是:移去或隔绝燃料的来源,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对不同物质引起的火灾,采取不 同的扑救方法。 a.防止火势蔓延,首先切断电源、熄灭所有加热设备;快速移去附近的可燃物; 关闭通风装Z,减 少空气流通。 b.立即扑灭火焰、设法隔断空气,使温度下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火势较大时,可用灭火器扑 救。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器、油类和酸类火灾, 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因为这些物质会与二 氧化碳发生作用;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有机溶剂、油类着火, 不宜扑救电器火灾;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油类、有机物、 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 4.8 常见的化学毒物及中毒预防和急救 实验室中引起的中毒现象有两种:一是急性中毒;二是慢性中毒,如经常接触 某些有毒物质的蒸汽。 4.8.1 急救措施: a. 立即将中毒者抬到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温,勿使受冻; b. 呼吸衰竭者立即进入人工呼吸, 并给以氧气,立即送医院。 B.CL2 CL2 为草绿色气体,比空气重 2.49 倍,一旦泄漏沿地面流动。CL2 是强氧化剂、溶 于水、有窒息臭味。一般工作场所空气中含氯不得超过40 0.002mg/L。含量达 3mg/L 时,呼吸中枢突然麻痹、肺内引 起化学灼伤而迅速死亡。 C. H2S H2S 为无色无味气体,具有腐蛋臭味,对空气相对密度为 1.19。H2S 使中枢神经系统 中毒,使延髓中枢麻痹、与呼吸酶中的铁结合(生成 FeS 沉 淀)使酶活动减弱。H2S 浓度低时,头晕、恶心、呕吐等, 浓度高或吸入大量时, 可使意识突然丧失、 昏迷窒息而死亡。 因 H2S 有恶臭,一旦发现其气味应立即离开现场,对中毒严 重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吸氧、送医院。 D.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主要成分是 NO 和 NO2。 氮氧化物中毒表现为对深部呼 吸道的刺激作用,能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等。严重 者导致肺坏疽,吸入高浓度氮氧化物时,可迅速出现窒息、 痉挛而死亡。 一旦发现中毒,要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 空气或吸氧,并送医院急救。 4.8.2.酸类 H2S04、HNO3、HCl 这三种酸是化验室最常用的酸。 受到三酸蒸汽刺激可以引起急性炎症。 受到三酸伤害时, 迅 速 用 大 量 水 冲 洗 , 然 后 用 2% 的 小 苏 打 水 冲 洗 患 部 。 4.8.2.3 碱类 NaOH、KOH 它的水溶性有强烈腐蚀性。皮肤受到伤害时迅速用大量水冲洗,再用 2%稀醋酸或 2%硼酸充 分洗涤伤处。 4.8.3 氰化物、砷化物、汞和汞盐 a.氰化物:KCN 和 NaCN属于剧毒剂,吸入很少量也会造成严重中毒。发现中毒者应 立即抬离现场,施以人工呼吸或给予氧气,立即送往医院。 b.砷化物:As2O3、Na2AsO3、AsH3,发现中毒时立即送往医41 院。c.汞和汞盐、HgCl2、Hg2Cl2,汞和 HgCl2 的毒性最大,发现中毒时立即送往医院。 4.8.4 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很多,几乎都有毒性,只是毒性大 小不同。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对其性质详细了解,根据不同情 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a.脂肪族卤代烃 短期内吸入大量这类蒸汽有麻醉作用,主要抑制神经系统,刺激粘膜、皮 肤以至全身出现中毒症状,这类物质对肝、肾、心脏、有较 强的毒害作用。 b.芳香烃 有刺激作用,接触皮肤和粘膜能引起皮炎、高浓度蒸汽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大多数 芳香烃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有的还会损伤造血系统。急 性中毒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吸氧、送医院治疗。 c.致癌物质 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诱发癌症,被称为致癌物质。 以下物质有较明显的致癌作用:多环芳烃、3,4 苯并芘、1, 2 苯并蒽、亚硝酸氨类、α-萘氨、联苯氨、砷、镉、铍、石 棉等。在使用这些物质时必须穿戴工作服、手套、口罩,避 免进入人体。42 检验科化学危险品清单化学危险品 1 2 3 4 5 6 7 75%酒精 无水酒精 过氧化氢 冰乙酸 甲醛 二甲苯 苯酚用途使用地点责任部门 细菌/免疫室 细菌室 细菌室 临检室 临检室 临检/细菌室 临检室 临检室 临检室 临检室 生化室 生化室备注台面、紫外灯消毒 细菌/免疫室 酒精灯燃料 试验用试剂 配制试剂 配制试剂 脱油剂 配制试剂 配制试剂 细菌室 细菌室 临检室 临检室 临检/细菌室 临检室 临检室 临检室 临检室 生化室 生化室8 9 10 11 12联苯胺 甲醇 氢氧化钾 次氯酸钠 浓盐酸固定配制试剂 配制试剂 配制试剂序 号43 实验室化学危险品溢出与暴露应急预案1. 总则 1.1 编制目的: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迅 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最 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环境,维护实 验室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 《危 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编制导则》 、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文件 制定本预案。 1.3 适应范围:危险化学品溢出和泄露事件的应急处理。 2. 预防和预警机制 2.1 预防: 2.1.1 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对实验室设备的配Z、 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按《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作 出明确规定。 2.1.2 建立完善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尽量减少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储存在专门指定的房间内,双人双锁,实 行严格的领用管理制度。 2.1.3 各个专业组只保存满足日常使用量的化学品, 储存在专门的柜子里,要有醒目的标识。 2.1.4 提高警惕, 加强安全防卫, 防止不法分子盗窃危险44 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影响社 会稳定。 2.1.5 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 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Z预案。 2.1.6 加强人员培训, 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 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能力和实战能力。 2.2 预警: 2.2.1 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建立危险化学品档案, 专人管理。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 告科主任(安全负责人) ,并由科主任上报保卫处和医务 科。 2.2.2 建立实验室人员健康档案, 定期体检, 发现与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有关的人员伤害立即报告。 2.2.3 定期开展自查, 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 发出预警通报。 3. 应急控制措施 3.1 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事件后,实验室人员应在第一时 间报告生物安全负责人和实验室负责人,生物安全负责 人根据情况向相关职能部门报告。 3.2 紧急疏散现场多余人员。 3.3 如果溢出物是易燃、易爆性的,立即熄灭所有明火、关 闭可能产生火花的电器、开窗通风,避免吸入溢出物所 产生的挥发性气体。45 3.4 确认实验室安全后,由安全负责人指导清理溢出物。 3.4.1 3.4.2 清理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腐蚀性化学品:酸性溢出物用苏打(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和。碱性溢出物用沙子覆盖。 3.4.3 易燃易爆化学品: 用沙土、 活性炭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然后将所用过的吸附品清理到垃圾袋内, 扎好袋口,贴上有害废物标签,交由专业的废弃物处理 公司来处理。 3.5 现场如有人受到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进行以下现场急 救处理: 3.5.1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物, 使用冲淋装Z彻底冲洗皮肤。 3.5.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使用洗眼器冲洗眼睛。立即就医。 3.5.3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4. 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溢出和泄漏事件综合评估 4.1 调查: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引 起疾病的可能因素等。 4.2 标本、样品采集和检验:对溢出污染的物品、区域、暴 露的人员进行采样和检测,以确定事件的性质与危害。 溢出区域划定:对溢出区及其周围的地区进行监测。 院外火警电话:11946 医务科:8334023 医院总值班:47 检验报告单签发制度为规范检测结果的报告程序,确保报告的准确性,特制 度本制度。 1. 范围 适用于科室所有的检测结果报告。 2. 职责 2.1 科主任批准各项检测结果报告的格式、授权签发 者。 2.2 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负责设计各自实验室各项检 测结果报告的格式。 2.3 技术管理小组负责检测结果报告单格式的审查。 2.4 签发者负责检测结果报告的签字和发布报告。 2.5 检测操作人员负责检测结果报告单的填写并签字。 3 工作程序 3.1 检测结果报告格式的确定 3.1.1 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负责设计各自实验室各项 检测结果报告的格式,检测结果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3.1.1.1 清晰、明确的检验结果,包括数据、文字等。 3.1.1.2 定量检验结果后应注明测量单位。 3.1.1.3 生物参考值区间。 3.1.1.4 发布检验报告的实验室名称。 3.1.1.5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人注明所在病48 区。 3.1.1.6 原始标本的唯一识别标识。 3.1.1.7 原始标本的描述。 3.1.1.8 原始标本采集的日期和时间、标本送达实验室 日期和时间。 3.1.1.9 检验申请者的姓名、地址。 3.1.1.10 检验报告发布的日期和时间。 3.1.1.11 检验操作者的签名。 3.1.1.12 报告签发者的签名。 3.1.2 检测结果报告中的其他内容可由各专业实验室 负责人特殊申报。 3.1.3 实验室负责人将拟定报告格式上缴技术管理小 组审查,需要计算机打印的报告格式由技术管理小组与医院 计算机室协商。 3.1.4 检测结果报告格式交科主任审阅批准。 3.2 检测结果报告的填写 3.2.1 所有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的检测结果由操作者 依据检验申请号输入计算机。 3.2.2 检验操作者填写检验报告单应清晰、 准确、 完整。 3.2.3 标本不适合检验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应通知 患者或检验申请者另行留取标本再申请检验。或经患者或检 验申请者同意后在报告中注明。 3.2.4 检测结果报告签发者,在核对结果填写无误后,49 在报告上签字。 计算机填写的报告, 由签发者进入审核程序, 审核无误后发出报告。 3.2.4.1 报告审核者应核对检验项目是否遗漏。 3.2.4.2 报告审核者应核对结果与诊断是否相符。 3.2.4.3 在可能的情况下,报告审核者应观察患者该检 测指标的动态变化。 3.2.4.4 报告审核者可在报告中对检测结果提供适当 的解释。 3.3 检测结果的登记和保存 3.3.1 检测结果应进行登记,检验结果原始报告应放置 在合适的地方,在有效期内妥善保管,非本科室人员未经科 主任批准,不得翻阅。检测结果保存三个月,过期的检测结 果,由专业实验室负责人填写《检测结果销毁申请单》 ,经 科主任批准后销毁。 《检测结果销毁申请单》由质量管理小 组保存。 3.3.2 储存在科室计算机系统中的检测结果,保存期限 为一年,仅科室工作人员可以查询。每一个科室成员均有进 入密码,密码不得外涉。过期的检测结果由医院计算机管理 人员统一销毁。 3.4 检测报告的发布 3.4.1 血型检验报告仅可通过书面形式发布,不得电 话、口头方式发布报告。 3.4.2 检测结果报告的紧急发布50 3.4.2.1 当检测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应根据《危急值报 告制度》报告危急值。 3.4.2.2 急诊报告应紧急发布 住院病人急诊报告,可通过计算机传输、电话形式发布 报告,电话报告结果应登记入《急诊报告登记》 ,随后再发 布书面记录报告。科室各专业实验室制定各急诊检测项目结 果报告时限,急诊实验室报告在规定时限内发布。 3.4.3 检测结果延迟发布时应通知检验申请者或患者, 并登记入《检测报告发布延迟登记》 。 3.4.4 所有经电话发布的检测结果报告,在发出书面形 式报告前,应由报告签发者保密保存。 3.5 检测结果报告单的分发。 3.5.1 门诊病人报告当天下午在门诊服务台评发票打 印报告。 3.5.2 病房检测结果报告单由专人分发至各病区。51 检验人员资质与能力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 神, 结合本院实际, 就医学检验工作人员的资质认定或考核, 能力评价制定如下制度 一、资质认定准入 1、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的大中专或更高学历的学生,取 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或执业医师资格,经卫生行政 部门专业培训获得上岗证的,由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 定,由医务科下达准入通知,从事相应项目的检验工作。 2、未取得上岗证前,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取得相应 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经院、科岗前培训考试考核合格,由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定,由医务科下达准入通知,从 事相应项目的检验工作。 3、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没有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 称资格的,在检验科已取得从业资质人员的带领下从事检验 工作,不得单独操作,或出检验报告。 二、培训考核 1、由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务人员的技 术考核工作,每年一次。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相应岗位工 作。 2、检验科每年进行一次临床检验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教育,并进行考核,对新进人员医院和科室进行岗前技能培52 训,并考试合格。 三、能力评价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每 2 年进行一次临床技术工作 人员能力评价,经“三基”考试考核合格,由医务科下达准 入通知,从事相应的检验项目工作。考试考核不合格的可以 补考一次,再不合格者不得从事相应工作。 四、分级授权 初级技术职称:可以从事临床血液学、临床化学、临床 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输血学检验工作。 中高级技术职称:开展一般科研实验项目和教学等。53 检验结果报告时限⑴门诊病人乙肝五项检查随到随做(大多医院每天一次) ⑵除部分特殊情况(如标本采集时间超过规定标本接收时间 等),均可当天取结果。 ⑶远道而来或有急事者,我科负责电话通知。 ⑷如联系批量体检,价格优惠。 ⑸遇到问题,随时为您排忧解难,提供免费咨询。 ⑹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告诉我们,检验科工作人员 随时恭候您;如果你对我们的服务和结果满意,请告诉您的 亲朋好友。 ⑺检验科工作人员衷心欢迎广大患者朋友们前来就诊、体 检、咨询,希望我们能以优质的服务,准确的结果博得您的 满意和信任。54 检验科标本接收(采集)时间及发放检验报 告时间规定一、 生化标本(含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接收时间为常 规工作日的 8 时至 9 时,当日下午 15 时前发出检验结 果;超过 9 时不再接收上述标本; 二、 血常规工作时间内随到随做,如无特殊,30 分钟内发 出检验报告; 三、 凝血功能检验工作时间内随到随做,如无特殊,1 小时 内发出检验报告; 四、 大便、小便常规检验工作时间内随到随做,如无特殊, 1 小时内发出检验报告; 五、 末梢血糖检验随到随做,5 分钟内发出检验报告。55 检验报告的格式书写要求检验报告的格式应在广泛征求临床科室的意见后由检 验科设计,由检验科管理层与医务科讨论后决定。报告单上 必须包含足够的信息量,报告应清晰易懂,填写无误。检验 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1、实验室名称、地址或检验地点; 2、患者的唯一性标识(诊疗卡号或住院号) ; 3、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必要时可注明身 份证号码和住址,当患者的地点和报告的送达地不同时应注 明报告的送达地; 4、检验申请者姓名或其他惟一性标识和申请者地址; 5、样品的类别,当原始样品的质和量对检验结果有影 响时,应注明样品的状态,如溶血、脂血等,并在报告中说 明可能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6、原始样品采集日期和时间,必要时还应注明实验室 接收样品的时间; 7、检验项目的名称、结果、单位及参考范围,相关时 应提供原始结果和修正后的结果; 8、必要时,应按要求提供检出限和测量不确定度信息; 9、报告发布日期和时间; 10、当临床或病人有要求时应注明结果的测定方法,若 要求检验科为其检验报告提供解释和说明时,检验技术人员56 应提供此服务; 11、检验者、审核者签字、检验日期。57 检验科试剂及校准品管理制度1.目的: 明确试剂使用及管理,防止试剂的损耗,保证检验结果 及时准确发出。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 3.职责: 3.1 分管人员:严格遵守本规定,做好本职工作,减少工作 失误,保证试剂充足和日常检验工作正常进行。 3.2 室组长:监督工作人员做好相关工作,协调处理人员分 工合作,根据小组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试剂定购计 划。 3.3 科室负责人:监督全科室人员遵守此规定,负责试剂的 招标、更换及定价讨论相关工作。 4.具体要求: 4.1、科室试剂由主管主任负责并实施。各专业组指定专人 负责组内试剂管理,由组长监督负责。 4.2、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试剂供货方必须 “三证”齐全,试剂符合质量标准,严禁使用过期试剂。 4.3、常规试剂按使用量定期计划购买。由各专业组长负责 制定本专业组试剂购置计划(试剂种类、厂家、规格、参考58 价、数量、效期及其它特殊要求)填写申购单,交科主任审 核、签字后联系购买。 4.4、特殊的、新项目的、贵重的试剂,以及更换试剂厂家, 购置计划要提交科主任审查后决定。使用情况要向科主任汇 报。 4.5、试剂购回后,由试剂专管人员验收出库,妥善储存, 并通知专业组签字领取。拒收无“三证” 、无批号、未纳入 计划的或价格不符的试剂。厂商的送货清单、发票、货物, 验收签名后作库存试剂分类流水账,定期审核。 4.6、将试剂采购清单(分次审核和记录试剂种类、厂家、 规格、数量、供货商及购买价格及日期,并按年度编序号) 、 发票,按月统计试剂购买金额,交科主任审查、签字,报经 管办。 4.7、试剂专管人员和各组要认真保管试剂,定期检查冰箱, 清点库存,避免重复购置,进出试剂要上账,领取试剂者要 签名。 科室试剂专管人员每月结账一次, 统计各种试剂入库、 出库和库存量,连同库存试剂分类流水账交科主任审阅。 4.8、试剂(尤其易燃、易爆等药品)保存要严格按要求存 放。剧毒试剂必须由科主任和专人负责登记保存,放保险箱 内,使用时由使用人和保管人双签名,并注明时间和用药数 量。 4.9、各专业组要经常与试剂专管人员联系,库存量不足时59 要提前申购;要及时将试剂质量问题向试剂专管人员反馈, 要管理好试剂,并做好试剂质量评价工作。 。 4.10、各专业组按月统计各试剂用量,组长核对后上报科主 任。科主任不定期检查试剂帐目。 4.11、各组试用试剂,组长须书面报告试剂审查情况及试用 目的,经科主任审查同意。作专门入库登记,并如实记录使 用情况。试用试剂只能用于内部评价,严禁收费或出具检验 报告。60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检验科质量控制管理小组重点抓各检验项目的室内质 量控制,每日均按规定做日常室内质控,在每日室内质控合 格的基础上才发出检验报告,确保广大患者得到准确的检验 结果。 针对极少数室内质量控制结果异常情况,质量控制管理 小组均认真面对,仔细分析、查找失控原因。通过分析、比 较及咨询相关领域权威人士,最终找到失控原因并予以彻底 解决,然后再进行相关检验操作并发出检验报告,确保了检 验结果的准确性,保障了广大患者的就医安全。同时在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身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了业务素养。 目前 ,检验科参加了贵州省检验中心组织的血液学、尿 液、血型学、临床化学等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并取得 了良好的成绩。 总之 ,我科质量控制小组将再接再厉,将检验质量放在 第一位,加强业务学习,切实保障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为广 大患者提供准确、优质的服务。61 检验科关于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的通知为了进一步加强“室内” “室间”质量管理,努力减少 工作中的误差,差错, 事故,不断更进质量关键环节的管 组,具体人理逐步提高质量水平,特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 员如下: 组长:陈高远 组员:唐仕梅 谢鸿 李璐平附件: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62 附件: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1、质量管理小组是在组长的领导下的科室质量管理, 承担科室质量监督,质量指导的专业性组织。 2、质量组员负责拟定“质量管理制度” ,阶段性质量检 查内容。 3、质量小组成员具体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在质量管理 组长的领导下,不断改进工作环节,达到阶段性“质控”目 的。 4、按工作需求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公布检验质量检查 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和下次检查应达到的目标。63 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1、质量管理制度用以监控和评价每个方法的分析过程质 量,确保病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实验室的场地和环境条件必须与提供的检验服务相适 应。 3、使用良好的测定方法、设备、仪器、试剂、材料和辅 助品,保证获得准确而可靠的检验结果。 4、操作人员上岗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或接受良好的 培训,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5、建立操作手册,按此手册进行检验操作。所有操作手 册必须由实验室主任认可、签名和注明日期。方法的任何 改变都必须由主任认可、签名、注明日期。 6、在引用新方法对病人样品检验前必须建立或认可每个 方法的下列操作特性: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 围、干扰试验、回收试验、特异性,病人检验结果的可报 告范围、参考范围等。并建立校准和控制方法。所有内容 以文件形式作完整的叙述。 由主任认可、 签名后方可生效。 7、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和功能检查,并建立仪器操作手册 以使设备、仪器和检测系统保持完善的实验性能,保证准 确和可靠的结果和报告。 8、明确在标本采集前对病人的要求,保证收集符合要求 的标本。建立标本采集、运送、接收、登记及处理的质量64 管理制度,确保分析前标本准确无误。 9、按照检验申请单 (书面或计算机打印 )申请的项目作检 验。检验申请记录须保存 2 年以上。 10、采用国标标准真空采血系统,应用静脉血进行实验以 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及操作者安全。 11、各专业组制定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所需的 质控品的类型、使用频率、使用的控制规则、靶值和控制 范围。 每天报告病人检验结果前, 质控结果必须在控制下。 失控必须有记录,有纠正措施。保留所有质量控制工作的 记录,保存期 2 年。质控品和校准品结果不在实验室建立 的可接受范围内时应对最后一次可接受控制结果以后或者 这次失控的所有病人结果作评价,确定这些病人结果是否 受影响;实验室是否必须要重做,以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12、认真参加由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检验专业的临床检 验室间调查计划。保留所有记录材料,原始记录保留不少 于 2 年。 13、检验报告必须及时、完整地发出给申请者。若不能在 原来规定的时间内报告病人结果,必须根据病人检验要求 的紧迫程度,采取措施。发现已报告的病人结果有问题时 必须立即通知有关医师和临床部门并尽快提供已校正的 准确结果。检验结果记录保存 2 年以上。 14、定期征求临床医护人员对本科结果的评价,及时纠正 潜在引起实验偏差的趋势,不断改进实验室的工作。65 室内质控制度1. 2. 原则上所有检验项目均应建立室内质控。 室内质控每天仪器定标后同日常检测标本一起测 试,并绘制室内质控图。 3. 室内质控要求每天标本测试前、更换试剂批号、仪 器重新定标等实验条件发生改变时测试。 4. 对失控结果要求查明失控原因、去除原因后重新测 定,在控后方可进行标本测定,并要求做好失控报 告。 5. 室内质控图汇总装订保存。66 临床检验室室内质控操作制度一.目的:室内质控是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 列统计学方法,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 度,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过程。其目的是检测、控制 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 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检验室的血球分析和尿干 化学分析的室内质量控制。 三.开展室内质控的准备工作: 1.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本科室持续改进制度的内容 之一就是制定 SOP。 ) 2.仪器校准与保养:见相关仪器的保养和校准 SOP。 (本科室持续改进制度的内容之一就是制定 SOP。 ) 3.质控品的选择: 质控品是保证质控工作的重要物质 基础,应具备下列特性: (1)无传染性。 (2)批间变异小。 (3)质控成份含量稳定。 (4)到实验室后血球质控品有 效期 2 个月以上,尿液应在半年以上。 (5)干扰物少。血 球质控品来源于仪器产家配套或省临检中心。 4.质控品正确使用和保存: (1)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 操作。 (2)血球质控混匀方法应正确,勿剧烈振摇。质控 品从冰箱取出后置室温 15 分钟再测定。 (4)血球质控品 均保存于 2℃-8℃冰箱内,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67 (5)质控品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四.室内质控的操作:1.设定靶值: 靶值必须在实验室内使用自己现行的测 定方法进行确定, 定值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做为确定靶值 的参考。为了确定靶值,新批号的质控品应与当前使用的 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根据至少 20 个独立批获得至少 20 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平均值,作为暂定靶值;以此暂 定靶值做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靶值进行室内质控; 一 个月结束后, 将该月在控结果与前二十个质控测定结果合 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值,作为下一个月的质控图靶值。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确定常用靶值。 2.设定控制限: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定控制限,控制 限通常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 3.绘制质控图及记录质控结果: 根据质控品的靶值限 绘制 LEVEY-JENNINGS 控制图。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 控图上,保留打印的原始质控记录。 4.根据设计的质规则, 判断每一分析批是在控还是失 控。 五.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 1.每月质控数据的统计处理: 月末对当月所有数据进 行汇总和统计,包括:1)当月每个测定项目原始质控数据 的 X,S,CV% 。 2) 当 月 每 个 测 定 项 目 除 失 控 数 据 后 的 X,S,CV%。3)当月及以前每个测定项目所有质控数据的累68 积 X,S,CV%。 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月末,将当月质控数据 整理后存档, 包括: 1)当月所有项目质控数据的质控图(包 括原始质控数据);2)确定靶值时的数据;3)当月失控报 告单(包括违背哪一项失控规则,失控原因,采取的纠正 措施) 3.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每月末,都要对数据 的 X,S,CV%及累积的 X,S,CV%进行评估,查看与以往各月 的平均数之间,标准差之间,变异系数之间是否有明显不 同。如发现有显著性变异就要对质控图的 X,S,CV%进行修 改并要对质控方法重新进行设计。69 临床生化室室内质控操作制度1.每天门诊在抽取病人血标本时, 必须先认真检查检验项 目,抽取足量的血液。同时注意试管号和检验单上编号是 否符合 2.每天收取病房送来的标本, 在对标本进行编号时要仔细 认真地核对申请单上的病人姓名、 申请单据号, 不得有误。 3.所有申请单在电脑上输入时,必须在“确认”前,再次 核对病人资料。不得有误。 4.检测项目前, 每次实验中, 必须同时测定室内质控血清。 5.对于失控的试验,查找分析原因,并重新检测。70 尿液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制度尿液分析对于泌尿系统疾病以及血液,内分泌,消化系 统等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尿液分析主 要包括尿液干化学定性检验,尿沉渣分析,尿液化学成分定 量检验,尿液细菌学检验。尿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 响到临床诊断和疗效的观察。尿液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 尿液分析结果准确的前提,应予充分重视。尿液分析前的质 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样本收集前的准备临床医生与检验医生应根据病人 检验项目的需要,指导其做好检验前准备。如收集的时间, 尿液的量,避免不必要的运动,禁食影响尿液检测的食物, 如在尿糖检测前应避免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的糖类,亚硝酸 盐检测时应禁食含硝酸盐过多的食物,禁服影响尿液检测的 药物,如在干化学检测尿蛋白和尿沉渣分析时应禁服能引起 强碱性尿液的药物,在尿隐血检测时应禁服具有强氧化性或 强还原性的药物,以及尿液分析的各注意事项。以保证尿液 分析的准确,减少外部因素的干扰。 二、收集样本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防漏,防渗,一 次性使用,足够大,有较大的开口便于收集,不使用药瓶取 样。如需培养应使用无菌容器。容器上必须贴有标记病人姓 名,病历号,床位号,检验单据号,收集时间的标签。 三、避免污染,容器内不能混有干扰检验的化学物质,71 如消毒剂,药物等。收集时应弃去前段尿液,避免阴道分泌 物,月经血,粪便等的污染。细菌培养应消毒外阴后收集中 段尿。 四、样本收集的时间按检查目的可取以下几种标本: 1)、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液,在膀胱停留时间 长,细胞和管型等成分保存较好,能较好地反应泌尿系统的 病变情况,同时各次取样的生理时间基本相同,便于对比。 适用于可疑或已知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的动态观察 及提高早期妊娠试验的阳性率。可用于尿液干化学检验,尿 沉渣分析,细菌培养等。 2)、随机尿即留取任何时间的尿液,适用于门诊,急诊 患者。但易受饮食,运动和用药的影响,可使低浓度或病理 临界浓度的物质漏检。 3)、餐后尿通常于餐后 2 小时收集尿液,由于餐后增加 了负载,可使尿糖和尿蛋白的检测更加敏感。此外,尿胆原 可在午餐后 2 小时进行。 五、 尿标本的新鲜程度尿标本收集后应在 2 小时内送检, 以免发生细菌繁殖,蛋白变性,细胞溶解,尿中化学成分如 酮体,硝酸盐等分解,晶体析出,从而影响尿液分析,同样 应避免光照,以免尿胆原分解而减少。因此,住院病人的标 本收集应在早上 7 时左右,并及时送检,以保证检验质量。 六、尿液标本的保存尿液如需保存可采用: 1.4?C 低温保存可防止一般细菌生长,维持一定弱酸72 性,但由于晶体易析出,妨碍有型成分的观察。 2.加入化学防腐剂。常用的有: 1).甲醛每升尿加 5ml,用于尿中管型和细胞防腐,但 其易与尿酸形成结晶,不能过量。 2).甲苯每升尿中加入 5ml 可用于尿糖和尿蛋白等定量 检测。 临床医生与检验医生应积极配合,做好尿液分析前质量 控制,以保证尿液分析的准确,充分考虑影响尿液检验结果 各方面的因素, 客观分析检验结果, 使其更好地为临床服务。73 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制度1、在行政的协调和支持下,要使医院各部门都认识到,为 了得到符合临床要求的实验报告,必须互相配合,共同努 力。 2、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检验工作量,加重实验室负荷。既浪 费大量财力、物力,也不利于保证检验质量,临床和实验 室应确定一般门诊、急诊及住院病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必须 检验项目范围。便于实验室工作安排,采取有效措施,保 证检验质量。 3、抽血取样前后,护士及检验人员应做好病人姓名、性别、 住院号、门诊号、申请单受检项目、标本管等之间的核对 工作,防止差错。 4、防止申请单、标本和检验结果的遗失。做好每一环节的 时间记录,记录随标本一起传送。 5、明确在标本采集前对病人的要求,保证收集符合要求的 标本。标本采集前对病人要求的有关内容应以口头或书面 形式通知病人。尽量避免和减少因操作不当使采集的标本 内含分析物的性质及含量发生明显改变。注意使用适当的 容器及防腐剂。 6、 拒收不符要求的标本。 7、做好标本的分离和保存。平时要做好离心机保养,注意 离心速度、温度和时间;所用的器皿及试管应洁净,避免74 引入新的污染。按照分析要求,做好对标本管的选择。 8、做好分析前标本的核对和分类。核对检验申请单及标本 上病人姓名、住院或门诊号、要求检验项目等。编好检验 号。检查标本是否足够分析,外观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特 殊情况。记录标本收到及分析的时间。 9、建立差错登记制度,予以充分重视。 10、经常保持和临床的联系、交流和查询。75 室间质评制度1.参加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活动。 2.按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规定,参加三级口腔专科医院 要求的室间质评项目,包括生化、临检、血型鉴定等。 3.室间质评结果报告须经科主任批准后上报,上报告方 式通过网络或信件。 4.室间质评回报结果由科室统一保存备案。 5.对室间质评不及格结果,实验操作者要查找原因,做 原因分析报告,并经科主任签字后与室间质评回报一起保 存备案。76 标本采集及送检制度1、标本的采集 1) 、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 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 婴幼儿常用颈静脉,偶用前囟静脉。静脉采血用止血带应 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 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正在静脉输液者应停止输液 三分钟,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 血清 ( 浆 ) 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 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量。动脉采血一般由临床 科室护士采集。 2) 、尿液标本的采集 一般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取样时应注意明 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 样。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一般由医护人员行 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3) 、粪便标本的采集 由患者留取后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 检。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 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常的从表面、深处及 粪端多处取材,取 3~5 g 及时送检。 4) 、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77 一般取坐位,成人 多用肘前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 偶用前囟静脉。静脉采血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 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 带。正在静脉输液者应停止输液三分钟,从未输液的另一侧 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血清(浆)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 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 量。动脉采血一般由临床科室护士采集。 2、标本的送检 样本应置于安全防漏的容器中运输。病房标本由各病 区工人负责运送,门诊标本本科采集,标本采集后均应及 时送检。运送过程中标本管口垂直朝上放置,避免振动、 外溅。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要防止运送过程中的污染。 3、标本的签收 所有标本均可能具有传染性,涉及标本处理的全过程 均应按科室制定的生物安全手册进行。标本的接收在指定 的区域内进行,接收标本时须检查标本状态、核对标本管 标识与检验申请单内容的一致性,如姓名、住院号、检验 项目等,有不清晰情况时应及时与送检科室联系核实。工 作人员有权拒收与检验申请单不一致的、标识不清的标 本。应根据检验目的对标本的要求判断标本是否应该拒 收,如血液凝固、严重溶血、标本量不足等,拒收标本时 应及时通知采样科室。78 4、标本的检验 应严格按所在室的标准操作规程开展检验,保证检验 质量,及时发放检验报告。 5、标本废弃物的处理按科室制定的相关规程处置。79 标本接收处理及核对制度为规范临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保证检验质量,制定 本制度: 1、临床标本主要包括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等。 2、检验科印制专门《标本接收与报告登记本》 ,内容包括病 区、病床、病人姓名、检验项目、检验签收、报告签收等。 3、由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病人按标本采集要求采集相应 标本,交护理站填写《标本接收与报告登记本》中病床、病 人姓名、检验项目,由运送者将标本、登记本、检验申清单 一同送检验科,由检验科工作人员核对后在登记本“检验签 收”栏内签收,并按检验项目分组,各组接到标本后按检验 操作规程保存和检验。 4、每天检测完成将已审核好的检验报告统一送病区,并由 护理站人员核对后签收。 5、所有检验后标本按相关规定保存备查。 6、不符合规定检验标本在检验签收栏内注明拒收原因后退 回。80 拒收标本标准与流程1、患者信息不全 2、标签不清,不具备识别系统的唯一性 3、抗凝不当、标本凝固 4、时间延误 5、溶血标本 6、储存温度不当 7、采自输液管 8、样本外漏、容器破损 9、明显受污染的样本 10、标本量过少 11、标本项目与申请项目不符 12、医嘱作废的标本 13、容器不合格,影响检验结果拒收处理流程: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某氯化钾样品含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