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高利贷风油精欠网络平台的高利贷该不该还

“校园贷”乱象调查:大学生因无力偿还高额借贷自杀|网贷平台|网络贷款_新浪法院频道_新浪网
  近年来,各种“校园贷”广告充斥着高校校园。这种贷款,主打“利率低”“审核快”,吸引了大批高校学生贷款。然而,一些学生在贷款后,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年10月上旬,广西南宁的大学生小陆以做生意为名,向同学借款160多万元,却因赌博有90万元无力偿还,留下遗书自杀,这也引发了社会对校园贷的再次关注。
  10月9号,小陆在QQ空间发了一条留言,称自己找同学借的90多万元,因自己沉迷赌博全部输光了,他只好一死了之。消息在小陆的亲朋好友间传开后,炸开了锅。根据大家统计,小陆分别以倒卖手机和演唱会门票、分期套现转卖等理由,找上百人借款,单笔数额从一两千元到30万元不等,总额达到160多万元。
  小陆家境不错,平时的生活比一般的大学生奢侈许多。正因为看到小陆出手阔绰,相信他赚钱有方,不少同学从各个借贷平台上借来钱款,交给小陆打理。小沈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告诉记者,自己一个月生活费也就1200元,平时也攒不下钱,小陆便让他从网络贷款平台,分期贷款出来。
  在校大学生 小沈:以高额的回报诱惑我,让我继续从平台里面借款出来。
  起初,每到还款时,小陆都会按时打钱给小沈,直到得知小陆的死讯,小沈慌了神,他通过各个网贷平台前前后后借了将近30万元给小陆。如今这些在网贷平台上欠下的钱如何归还,就成了大问题。
  跟小沈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小娟。小娟说,今年以来,她从2个网络贷款平台贷款了13000元,贷来的钱她全部交给了小陆用作投资,如今,这些债务却要她自己来还。
  无独有偶,今年3月,河南的大学生郑某以28名同学之名网络贷款58.95万元,用于赌球遭失败,终于不堪压力走上绝路,结束了自己21岁的生命。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人们对校园贷的强烈关注。
  多数学生拿贷款消费
  “校园贷”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脱离家人,却能轻易获得大量现金的平台,它迅速被大学生追捧,却也陷阱重重。
  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副教授 陈晓鸣:学生的信用观念不足,第二是学生的还款规划不足,第三是学生借贷的目的不明,有一些学生贷款之后呢,不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是用于一些高档消费品的消费。
  采访中,超半数学生表示自己听过或用过校园贷,而借贷的项目也是五花八门。
  在校大学生:女生就是衣服之类的,男生就是买设备,有些男生喜欢玩摄影(器材)的。
  除此之外,租房、买手机、买自行车电瓶车等等,也都是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常见项目。
  在校大学生:因为我要是跟爸妈说游戏装备,他们是肯定不同意的。
  校园贷利息惊人
  据了解,目前,校园贷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部分平台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三是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名校贷和优分期是在校大学生常用的两个网络贷款平台。在名校贷官网,记者注意到,申请贷款人数已经超过160多万,申请的贷款金额则从100元到50000元不等。
  在一个网购平台的网站上,记者留意到,网站上一部64G的iPhone 6s标价为5499元,12期还款,借款者一共需要还款6599元,其中利息将近1100元,计算下来年利率高达20%,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
  记者发现,在学校的自习室、宿舍楼、公告栏上,小额贷款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些广告都打着风险低利率小的旗号,光凭身份证就可以拿钱,额度可以成千上万,听起来似乎贷款门槛很低。记者按照广告上所留的微信号,跟负责贷款的人进行了沟通。这位负责人表示,他们是通过办理手机分期来拿款,如果是要借10000元,就要通过分期方式支付两台苹果手机的钱进行套现,一般是分期24个月,除了要缴纳1100元作为负责人伪造身份的费用外,每个月还得支付大约300元左右的利息。按这位负责人提供的算法,如果要借10000元,按24期还款的话学生最终要偿还的数额为18300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王大伟:学生们从家乡走到高校以后面对很多吸引力,比如好的手机、名牌的鞋、名牌的衣服,大家觉得我要去买,还有就是有的孩子一到学校去,他可能比如陷到网瘾里面去了,他需要一定的钱,都采用这种借贷平台去借贷,校园贷它往往许诺你利息特别低,但实际上不是,利经过反复的测算之后很高。
  校园贷被利用 危及大学生安全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尽管如此,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号称低利率的校园贷,依然吸引着大批学生趋之若鹜。除了宣称利率低外,很多“校园贷”还会主打“审核快”这个卖点,从申请到审核完毕、成功借款,时间非常短。
  在校学生 小娟:就是需要学生证、身份证,之后就写学校地址、家里地址、爸爸妈妈电话、老师电话舍友电话,几乎就是我现在申请,下一刻十分钟之内都可以了。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这份报告走访了252所高校近5万大学生,报告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乎占一半。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然而,在校园贷款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造成的悲剧也越来越多。
  2016年6月,媒体曝光高利贷团伙利用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向大学生提供“裸条借贷”,在“裸条”借贷中,女生以持身份证的裸照为抵押进行借款,假使借贷双方私下议定的借款利息为10%,还要另外缴纳给借款平台的押金20%和中介费15%,就相当于其借1万元到手时只有6500元,但是还款、罚息时都按照1万元执行,这时学生也许并没有注意到,平台还有24%的年利率,其实借款利率高达30%到40%,如果还不上钱,还有高额逾期管理费,有的甚至被胁迫拍摄裸照。这也折射出来了校园贷隐藏的危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王大伟:要区分正常的银行借贷和这些网络借贷平台,甚至小广告的这种高额利息的,这种借贷陷阱,首先呢公安机关要加强监管,加强对这方面的控制,一旦发现涉嫌到违法犯罪,要给予一定的打击,那么学校也好家长也好,还有学生个人也好,都要树立这种观念,要向这种高额借贷的陷阱说不。
编辑:sf_houlu
24小时资讯排行
热门庭审视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法院频道官方微信和微博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话是孔夫子说的,意思是,不要担心没有自己的位置,要担心的是,自己到底凭什么立足于世。
为在全球化过程中,遭遇不公平的民众实在太愤怒,如果没有一个君子能够代表他们发声,他们宁可选择特朗普这样的小人,也力图改变这个现状。
人口仅占世界总数5%的美国,拥有着世界25%的监狱人口。
我对特朗普当选后会导致全球经济的大地震不以为然,这是比特朗普当选更黑的黑天鹅事件。大学生欠债百万跳楼自杀,揭秘校园网络贷款背后的陷阱! - 简书
大学生欠债百万跳楼自杀,揭秘校园网络贷款背后的陷阱!
互联网的普及,让高校这块净土,变成了一座蕴含巨大商机的金库。近几年,除了网购在高校的风靡,打着“扶持创业”、“助学扶贫”等旗号的小额网络贷款也在校园悄然滋生,学生们只需要填写一些基本资料,拍几张照片,就可以拿到不等数额的贷款,而这些网贷平台,多是打着“多分期,低利息”甚至“0利息”的幌子来吸引大学生贷款,其实这样看似优惠多多的小额贷款平台,处处是陷阱!1、校园网贷恶性事件事件一2015年12月,某大学生为买Iphone6s,申请网上贷款。随后,他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找其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还债,最终欠下多家公司70多万元。
事件二日,河南某高校一名大学生跳楼身亡,原因竟是通过网贷博彩和炒股,最终无力偿还几十万欠款!年轻的生命消逝了,可事情还远没有结束,这名大学生,生前利用班上多名同学的身份信息,在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上,办理了贷款,这些同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背上了巨额债务!2、校园网贷的兴起其实校园网贷的前身,就是多年前问题频发,并且已被叫停的大学生信用卡,然而,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网络贷款接替信用卡风靡校园。
相比银行信用卡借款,网络贷款更为便捷,门槛更低,在很多贷款平台,学生只需要输入身份证号、身份证号、学号、一卡通信息、学信网账号这些证明申请人大学生身份的信息,以及父母、室友、辅导员的基本信息等资料,紧接着就会有后台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来进行询问与核对,只要信息属实,哪怕并非借款人本人,也可以拿到不等金额的贷款。从开始申请到贷款到账,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3、那些网贷的陷阱陷阱一:低息背后,实有高额服务费有相当一部分网络贷款公司,在贷款到帐后,要收取“指标费用”,其实就是服务费,比如贷款10000元,可能就会收取百分之十的服务费,贷款人拿到的钱其实只有9000。打个比方说借款年利率是百分之十,那么到最终还款日,一共就要还11000元,这样一来,其实就是借了9000块钱,还了2000块钱利息,算下来,贷款利率已经达到22%还要多,而2015年央行给出的商业贷款一年期利率仅为4.35%。当然,这样的条款,在合同上,往往是不显示的。
陷阱二:分期还的少,其实是高利贷有一部分校园网贷的代理,在向同学介绍网贷的时候,一味的强调可以分期,没什么压力,某高校学生就透露,有代理向他介绍网络贷款,贷5000元,分12个月还清,每个月仅需偿还551,五百多听起来很划算,可仔细算下来,12个月的话,该学生总共需要支付6612元,折合贷款年利率为26%,而事实上,年利率超过24%就已经属于高利贷了!
陷阱三:扣押“担保费”,本息还清才放款不需要任何征信记录就可以放款,听起来贷款平台有点像冤大头,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会在合同上告诉学生,鉴于对对方信用记录不了解,所以,需要扣押一部分借款,作为“担保费”等还清所有本息之后,扣押的钱会一分不少的返还给你。听起来要求很合理,毕竟人家也是做生意的。然而,一旦出现逾期,这部分钱平台就不需要再付。可将来却仍需要为这部分钱支付巨额逾期利息,哪怕不逾期,平台实际上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贷款利息。
还是以10000块钱为例,一年为期限,假设利息是百分之十,借款到期,本应支付11000元;然而,某平台扣押2000元的“担保费”之后,拿到手的钱只有8000,但是最终却需要支付11000的利息,拿到扣押的2000之后,算下来,就是8000块钱付了1000的利息,利率已经达到12.5%,这样的漏洞,不仔细算,根本不可能发现。陷阱四:逾期后果很严重,容易引发“连环贷”网络贷款平台,不需要抵押,不需要征信记录等等,就敢放款给学生,难道不怕学生逾期不还钱?有个做网络贷款的校园代理私下透露,其实不怕他们逾期,就怕他们不逾期,一旦逾期之后,那就是按天算利息了,利滚利,越滚越大,那网络平台就发财了,因为留的有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电话,可以先威胁他们要告诉老师,还不行那就直接打电话给家长,家长一般为了不让小孩背上不良信用记录,都会还的。再不济,不还可以走司法程序么?反正有合同,我们怕什么?而且有一部分学生不敢让家长知道,就“拆东补西”,很容易引发“连环贷”,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位买苹果手机的学生,本金仅仅3万元,最终滚到了70多万。
陷阱五:那些坑家长的大学生其实说了这么多网络贷款的陷阱,最大的应该在这里——一群坑爹的孩子。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用来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了。根据调查,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用途,大都是旅游、买衣服、买电子产品等等,真正拿去创业或者交学费的少之又少,当然现在又发现了拿去博彩和炒股的。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到别人用苹果手机,我也想买一个“”趁年轻穿的漂亮一点有什么不对?“确实没有什么的不对,可当你让父母来为你的虚荣心买单,难道就不会感觉有点可耻?4、如何避开陷阱?网络贷款再怎么不规范,只要不去触碰就不可能掉进陷阱里去,如果实在需要贷款,一定要和家长商量好再做决定,确定有偿还的能力,并且,要仔细阅读贷款合同,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问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结语网络贷款,属于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应该也算一种必然产物,至于它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我们没办法直接下结论,毕竟也有通过网贷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可情况现在确实有些混乱,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国家在监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短时间想改变现状应该是不大可能的了。在这里,只能提醒大学生们提高警惕——理性消费,量力而行。作者:杨悦怡
本文为互联网新鲜事(ID:webtech)原创文章,互联网新鲜事为您提供圈内最新资讯,干货秘闻,以及百本畅销电子书资源等,30万行业大咖等你加入 !大学生陷“裸条”风波 网贷平台应不应该担责?
  今年3月,一位迷恋赌球的大二学生郑某通过网络借贷买彩欠下60多万巨债,因无力偿还最终跳楼自杀。这一事件让名目繁多的&校园网贷&暴露在公众视野中。然而事情到这里并不算结束,仅才隔了3个月,&大学生网贷&再度曝出丑闻。
  6月13日,南方都市报披露,有高利贷团伙通过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向大学生提供&裸条放款&,逾期无法还款将被威胁公布裸照给家人朋友,甚至有借款人威胁打&裸条&的女生提供性服务,且借款周利息高达30%。
  以债还债的恶性循环
  活跃在监管之外 凌驾于法律之上
  &同学,你需要贷款吗?&
  走在大学校园,你偶尔会遇到这样的搭讪,当时或许并不在意,但假若你有一样心心念念了许久的商品恰巧有折扣,而你每月仅1000元的生活费并不足以支付时,你还会不心动吗?
  女大学生李丽(化名)便陷入了这样的&泥淖&。
  今年2月,想要创业的李丽在一家网络借贷平台进行了注册。第一笔借款仅500元,然而在不断逾期、以新债抵旧债、外加30%周利率的恶性循环下,&雪球&越滚越大,欠债由最初的500元滚至5.5万元。无奈之下,李丽向放款人提供了手持身份证的裸照作为抵押。然而新的还款日到了仍难以偿还,对方威胁表示,不还款将公布裸照给家人朋友。
  和李丽有同样遭遇的女孩似乎不在少数。
  据北青报披露,江苏一名女大学生林某通过一款&熟人间&的网贷平台&裸持&借款累计12万余元,但只过了4个月,债务就滚到了25万余元。如今,在家人的帮助下虽然还清了大部分贷款,但她的裸照仍捏在3个人手里,每日提心吊胆。
  持&裸照&威胁并非最可怕的。一些女大学生在打&裸条&无力偿还后,还会被要求拍摄各种裸体姿势,甚至提出性服务、包养等要求,不服从则威胁称会将裸照发送给亲人朋友。
  申请便利、高额罚息
  是高效借贷or变相高利贷?
  河南大二学生郑某欠下网贷平台60万;福建一名学生用10多个同学的信息网贷70多万;江苏女大学生通过网贷向15人先后借款12余万&&一个个案例浮出水面,疑问也随之而来。
  一般说来,向银行申请信用贷款或申办信用卡,都要求申请者有正当职业和稳定的收入、良好信用记录等,有时甚至需要提供抵押物、不动产。那么为何不具有正当职业和稳定经济收入的大学生能够轻易借到数十万的贷款呢?
  2009年,银监会曾发文规范大学生消费信贷,提出:&已满18周岁但无固定工作、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及其偿还能力,并以书面形式确定还款责任,否则不得发信用卡&。虽然监管严格,但这并不意味着校园信贷市场走向黯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京东白条、人人分期、趣分期等各类金融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跑马圈地&。
  记者在网上调查了借贷宝、趣分期等活跃于大学生网贷市场的各类网贷产品,大多数都申请便利、放款快,仅需要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学校专业、支付宝等信息即可,但同时也存在审核不严、高额罚息、高利率的各类问题。
  根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法划定了民间借贷年利率两道&红线&:24%和36%。假若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是无效的。在此次曝光的事件中借款周利息高达30%,显然远远越过了&红线&。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称,大学生网贷看似提供了一种面向学生的高效借款方式,实则是一种变相的高利贷平台。
  专家分析称,大学生本身就是具有强烈消费欲望的群体,热衷于高端电子产品、恋爱、旅行等消费。但他们往往消费观念不成熟、缺乏稳定的经济收入,很容易陷入高利贷的风险中。对于女大学生,&裸条&借贷则利用了她们急于消费、对裸照流出危险认知不足的心态以及便于威胁的特点。
  &裸条放款&猖獗
  网贷平台究竟该不该担责?
  女大学生频频陷入&裸条&风波,究竟是谁的过错?有网友说:&为了借钱连裸照也给,自作孽,你怪谁?&也有网友说:&女大学生有问题,但不良平台更是问题的根源!&
  活跃在百度贴吧、借贷QQ群、社区论坛等处,经常能看到如&大学生5分钟放款&&实力放款,专三本四勿扰&&无前期、额度高、审核快&等各类放款小广告,可贷额度100元至5万元不等,&裸条借贷&便藏匿其中。在&大学生贷款&群里,许多放款信息直接称女大学生优先,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做&裸条&贷款的。
  记者调查发现,&裸条放款&都是在网贷平台之外进行的,网贷平台仅起到一种媒介的作用,靠逾期费用盈利。
  &裸条&借款者大多数是通过QQ群、微信群等社交软件与放款人先进行私下沟通,双方达成合意后再在网贷平台上互相添加好友进行借贷。当借款者逾期不还款时,裸照和视频便成了威胁还款甚至实施其他犯罪的手段。
  在&裸条放款&曝光后,涉及的网贷平台借贷宝也曾称,高息、&裸持&等是用户私下的个人行为,该公司无权干涉,并表示&出借款风险需要自担&。
  那么网贷平台真的无需担责吗?
  法制网特约评论员午光言表示,如果平台已经尽到监管责任,未给借款人造成表见代理的错觉,借款人也明知是出借人私自行为,则平台不应承担责任。但如果平台管理者明知有人利用其平台用&裸照&抵押借款、放高利贷等违法犯罪行为而不予制止,甚至提供技术支持,则其不但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同样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事件最新进展】
  据中新网报道&裸条&事件的最新进展,事件涉及的网贷平台借贷宝称:目前对相关事件仍在调查中,如确有相关事件发生,建议当事人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或向借贷宝客服反馈,公司将积极协助司法机关进行处理,也将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如果用户通过线下协议致使实际借贷利率超过平台最高年利率24%的限定,借入方若提供有效证据,借贷宝可以通过司法途径争取帮助其减免不合法的部分。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有您参与更精彩!
本类最热新闻
48小时最热
01020304050607089101112
Copyright @ 2013-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粤ICP备号
p2p网贷观察网致力于打造中立的P2P网贷理财第三方领导品牌
投资有风险,入场需谨慎;本站所有内容及观点归撰稿人个人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作为投资人投资依据用“裸条”威胁学生 校园网贷经历了多少悲与伤?--百度百家
用“裸条”威胁学生 校园网贷经历了多少悲与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裸条”,“高额罚息”,“不规范的风控”,这就是目前校园网贷的现状......
文/丹丹 第二阿累&
长沙某高校大二学生尹某,在趣分期上借款6000元,因为逾期总共需要还款1.3万多元,逾期违约金甚至超过了本金;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旭,因迷恋赌球欠下了校园网贷平台60万,因无力偿还最终绝望跳楼;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一名学生,用十多个同学的信息网贷了70多万元,其同学们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
一个个案例让人心绪难平,恶性的悲剧个案背后,显露出来的是校园网贷畸高的利率和额度,模糊的政策指向,野蛮的扩张和催收,空白的风控和监管,再加之越来越多用户理性丧失......已是红海一片的校园网贷平台,未来的路并不平坦,曾有人评价说,资本扭曲下的业务并不那么具有市场,通篇都是骗。
为什么网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这一群体呢?先来看一下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消费潜力和需求,到底有多大:
截至目前全国有3000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约有3600万人,这个庞大的市场产生了上百亿的市场需求缺口,再加上当下的大学生是一群真正在互联网时代下生活长大,并且最活跃的用户群。这个群体受智能化生活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超前消费行为随处可见,毕竟谁不乐意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呢!
现如今身边人一个个都拿着iphone抱着ipad,你每个月只有1000块生活费,家里收入也不高,于是为了心仪的iPhone,省吃俭用每个月省下300块,一年之后,终于可以买到旧款iPhone了。而现在出现一个平台,每个月也是300块,分分钟可以用上iPhone,只不过多交一点利息,满足购物心切的你会作何选择。
之前各银行曾针对校园群体开放过信用卡服务,给在校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后来由于各种原因,银监会权衡再三,还是叫停了这个服务项目。没有信用卡,无法提前进行消费,不能申请分期,但是消费需求仍大量存在,于是乎校园网贷在看准了这一切入点之后应运而生,且有如洪水猛兽一般横扫校园,资本的逐利性让这个市场迅速膨胀了起来,目前提供校园贷产品的平台主要有三类:
一是以名校贷、拍拍贷等为代表的P2P网贷平台;
二是以分期乐和趣分期等为代表的校园分期购物平台;
三是以电商网站衍生金融业务等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拿趣分期来说,14年3月底上线,现在用户已突破1000万,可谓是极速发展——任何泡沫在破灭之前,都是充满机遇和利诱的风口,然而风口大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①用户获取方式稍显low逼,校园代理狂揽钱
跑马圈地第一步便是地推。为了减少人力成本,很多校园网贷创业公司启用大量的兼职大学生参与线下地推,校园代理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无处不在。线上刷屏、水军、软文,线下刷楼、贴海报,这就是趣分期等大多数校园网贷平台获取用户的方式。每到校园开学之际,各大网贷平台校园代理开始大肆宣传,学校里铺天盖地飞满街的贷款广告,海报贴在宿舍楼里,贴进了贴吧里,校园代理走进一间间宿舍向学生推销,通过微信扫一扫送奖品来获得关注度,再重点和需要用钱的同学说利息很低,网贷平台就这样钓上了一条条天真而又缺乏金融常识的小鱼。尽管都说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可是这样简单粗暴的用户获取方式,最终势必会增大企业的风险。
②审核信息不严格,网贷就是你想贷,想贷就能贷
市场一大,抢夺客户源变成了大事儿,各平台为了拓展业务,一再降低贷款申请门槛,为了高速发展不计代价,很多平台只需要身份证、学信网信息、学生证、电话号码,就给学生放款,有些甚至凭学生证即可在线办理或者通过视频办理。
以趣分期和分期乐为例,来看看校园网贷平台是如何审核的。趣分期审核时除了必要的身份证明和在校材料,第一单要去面签,由趣分期线下团队完成。第一单有还款能力的,第二单才可以在线签约;
分期乐的审核包括线上审核和线下审核,线上审核是要对学生的学生证、学籍进行审核,线下审核是要到学生宿舍和学生签合同。
然而这样就没有漏洞了吗?现在信息如此发达,查到他人的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简直小菜一碟,信息被冒用进而出现被贷款的新闻也是迭出不穷,再加之校园代理为了完成指标稍一松懈,有时明知道是不合法的还在继续给学生贷款,甚至主动放水,更别提去评估申请学生的还款能力,得过且过的信息审核,害了学生也害了平台。资质审查不严或根本没有资质审核的直接后果就是易导致重复授信、“被贷款”、骗贷、平台坏账等风险。目前各个校园贷平台之间对同一借款人的借款信息还没有实现数据共享,这就可能出现同一借款人在多家平台同时借款,不仅容易诱导过度消费,更为恐怖的是过大的负债额度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比较严重。也有不少同学的信息被冒用,出现问题之后才发现自己已“被贷款”。种种问题在提醒我们,假若审核只是形同虚设,那它必将在为平台酝酿着后期更大的风险,对判断力和控制力不足的学生来说,也是极为不负责任的。
③服务费等各种附加费用是不能告诉你的的秘密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校园网贷平台的盈利模式,贷款平台的盈利主要是靠利息和服务费,还有一些分期导购平台会收取渠道商的导购费。也即要么把从P2P公司贷款的利息率反压到学生身上,要么和电商讨价还价,这便是校园网贷“商品低毛利+还款高利率”或“商品高毛利+还款低利率”的盈利模式。网贷平台与电商之间的回旋在这里我们不予讨论,在校园网贷服务中,学生贷款成本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贷款利息,另一方面是服务费、手续费、工本费等其他费用。而“利率低至0.99%每月”,“零首付、零利息”这些字眼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却都太诱人,一些学生只注意到利息低,却忽略了综合借款成本很高。事实上许多网贷平台都是虚假宣传,据调查纯P2P学生网贷平台年化借款利率普遍在10%至25%之间,分期付款购物平台要更高些,多数产品的年化利率在20%以上,而某些平台表面上说是无利息、低利息,实则利用大学生理财知识的欠缺,一些没有明确说明的服务费、管理费、交易费等加费用一经加总,甚至比利息还高,变相的增高了利息,有的平台利息费用高达30%,有高利贷之嫌。
④高额罚息不断惹争议
高额罚息一直是校园网贷平台“经久不衰”的争议点所在,其实很多分期平台或者借贷公司都没有在用户申请分期时,主动、明确地告知逾期还款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或者将要如何赔偿,这也让一些同学并不清楚拖延还款要负担多少,进而造成日后负债累累,罚息超过借款本金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以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网贷平台为例,名校贷”会收取逾期未还金额的0.5%/天作为违约金,爱学贷用户分期还款逾期的违约金,为按逾期天数每日收取每期应付未付款项的1%;“趣分期”对用户消费分期逾期的滞纳金施行每日万分之五的政策,还有少数小贷公司会收取贷款金额7%至8%作为违约金。我们不禁大胆猜想某些平台在前期学生咨询时,客服棱两可的态度模,没有提前警示学生这些后果,是否也正是在期待学生会出现逾期不还款的行为呢?
高额的罚息套牢的不仅是学生未还上的钱,说大了还有学生的未来。
⑤不怕你还不上款:多方威胁+父母兜底
大学生有的只是学生这个声誉价值,而且还是虚拟的。没有的则很多,无收入也没有信用记录,在金融行业内称之为白户,还款来源无保障,还款计划无概念,信用风险比较高。同时各大网贷平台没有办法了解用户是否在不同的分期平台过度消费,并且审核不严格导致对学生用户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不甚了解,逾期催收是另一大难题,网贷平台似乎对待逾期不还钱的学生也有自己的法子,因为学生用户和社会人士用户不一样,他们在校有学业和声誉捆绑,在外有父母兜底,一旦出现逾期不还款现象,就可以采用宿舍催收、联系辅导员、联系家长等方式,更有甚者采取暴力催款方式,比如将名字被大字报贴在校园,或者连环电话威胁催账,尽显无力与粗暴。
裸条刷新了校园网贷的无耻境界
近日就爆出校园网贷跟学生搞“裸条”贷法,让人着实汗颜。所谓“裸条”就是指当学生进行借款时,以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当日后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以及跟学生父母联系等手段为要挟,逼迫大学生还款,而这种“裸条”,几乎都发生在女大学生身上。暂且不说这些女大学生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就范,同意配合拍裸照等一系列要求于情于理都不合理,由此可见,校园网贷发展到如今刷出了突破道德与法律底线的无耻新境界,如此悲伤的借贷,只会让这个本就在灰色地带游走的平台,加速走向灭亡。
过好今天,校园网贷明天的路在哪里?
尽管大学生大多数已成年,但碍于其缺少社会经验、大多无收入来源、法律意识淡薄、金融风险认识不足,所以作出的消费决策与其经济承担能力往往存在很大的差额,同时校园网贷也极易诱导大学生过度消费,但无奈学生分期消费这块蛋糕实在太大,无情的资本市场还是决定吃下这口蛋糕。恶性事件的屡次爆出,加之各方施压,校园网贷并不是没有可能像当初的校园信用卡一样被叫停,尽管可以相信校园网贷的初衷是好的,与学生各取所需,但演化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们不禁要发问:校园网贷平台,过好了今天,明天的路又在哪里?
校方已经开始重视,不少学校已经在着手在各方面给同学们敲响警钟,理性贷款;上个月教育部和银监会也已针对前段时间校园分期行业爆发的风险联合发文要求防范校园贷风险,校园分期行业政策环境似乎正在收紧。现状加上监管方的严管,校园网贷虽然市场很大,但也要开始思考如何突破壁垒了。
要突破如今的壁垒首要做的是建立坚壁的围墙——规则,以官方出头建立协会或者某种组织,对校园网贷这个特殊的市场进行规章制度的严管,对网贷企业做到资格筛选、控制,才能从源头上遏制住脏乱差;
其次,针对用户的经济额度方面还需要套上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必须符合学生的市场需求,但又不出格。网贷平台贷款必须在这个标准范围内运营,不然贷款额度和还款利率无限化,贷的起还不起;
最后一道是最主要的风控壁垒,虽然目前各家网贷平台有一套自己的风控系统,奈何都很虚,只有对接银行的信用才是最好的风控。但是受政策影响,企业未必就能傍上银行。不能傍银行其实也可以傍有金融牌照的BAT以及保险公司。目前阿里、京东等大互联网公司已经在内部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信用系统,就能一度影响用户的消费信用;同时,傍上类似众安保险等保险公司也是不错的选择,保险公司的风控很缜密,不仅能起审核作用,还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对用户、平台都有好处。
结语:不要急着寻找一轮轮的投资扩大市场,放低门槛拓展业务源,不择手段催收账款。先把膨胀发酵的市场稳住再说,只有以规则控制平台,标准限值经济,风控包围用户平台,......才能让校园网贷的路,走的更远一点。
作者介绍:第二阿累(ID:aleishuo)数十年营销经验,原口碑互动创意副总监,聚合联动CMO,现任动力传播副总、动力影业创始人;资深互联网评论专家、营销专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4942
阅读:2130
热门文章HOT NEWS
有钱任性的请随意~
丁鹏Gamewower
冯先生失眠中
不执着财经 张平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大学生高利贷风油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