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好了点睡觉时意识清醒醒。。就还有症状。。这种可以学心理学吗。。考3级

心理学自考 【范文十篇】
心理学自考
范文一:《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范围和意义
对象:主要是学校情境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学习与教学,以及伴随的有关能力的发展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加强作为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
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桑代克,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发展阶段
初创时期(1903~20世纪20年代)强调教育测量、统计分析及学科心理研究
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 )内容有所扩大
发展时期(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形成完整的现代教育心理学体系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观察法:
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行为和活动表现
调查法:通过自我报告、他人评价、问卷、作品等
教育经验总结法:研究者同教师一起,从心理学角度对教育经验进行总结
自然实验法:实际活动中进行
实验室实验法:严格控制条件
临床个案法:个体研究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一、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
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使学生逐渐接受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塑造或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改变现有教育体制,逐渐形成终身教育制度
从主要传授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变为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当前学校教育可能存在的弊端
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目标组织、内容及方法脱离学生心理实际,脱离社会现实
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某些方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学校教育体制使学生缺乏对学习本身的内在热情和动机
学校气氛使学生心理感到压抑
二、学生和教师
(一)学生及群体心理特征
学生及学生群体
学生是学与教活动的主体
学生有其个性心理特征
学生群体具有其群体心理特征
二、学生和教师
(一)学生及群体心理特征
如何看待和处理学生非正式群体
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的素质
2 做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工作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3 对于破坏型的学生中的“团伙”,坚决予以拆散
教师对班集体的指导与运用
利用教师对班级的期望,使学生加强对自己与对班级的期望
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接纳与爱护,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与团结
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发展与修正学生的共同行为标准
利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学生间彼此沟通的能力
利用师生和班级共同奋斗的目标,加强学生间相互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
二、学生和教师
(二)教师心理
教师管理学生的误区
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
以大量繁琐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习
过高估计奖励和惩罚的作用
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二、学生和教师
(二)教师心理
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
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1课堂教学能力2管理班集体的能力3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能力
其他心理品质
1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2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
3有耐心和信心4乐观、活泼的性格5公正不自私
二、学生和教师
(二)教师心理
优秀教师的品质与技能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清晰、有条理、宽容、善于表达
2 理解学生 3 与学生有效交际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原则
不把教师的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理解其需要
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
师生交往有分寸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
一、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布鲁纳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发展学生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
培养学生练习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经济地使用思想”
发展理智上的忠诚:用科学设备检验自己的观点
教师发展的方向:专业化,人性化
二、教学目标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1 启动–
2导向– 3 激励–4
聚合:聚合单个个体,从事共同活动
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1价值性 2 可能性3低耗性4
5就高性:低位目标的价值决定于高位目标的价值
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说明具体的行为
说明产生上述行为的条件
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
教育目标的分类
认知目标(布鲁姆)
·价值的性格化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
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
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
身体发展的顺序:头尾,近远,大小
发展的一般趋势
综合的分化:分化的行为得到整合和系统化
概念化:语言 4
社会化:人际交往 5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学校教育 5
主观能动因素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
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基本原则
认为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了两种基本的行为倾向
组织: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
适应:调节环境的倾向
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
同化:将新事物嵌入已有的图式中
顺应:改变原来的图式以适应新事物的需要
认知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儿童的认知能力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
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
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
前运算阶段(2-7岁)
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的行为模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者形象。
开始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符号、图象,但主要以实物为主。
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
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以自我为中心;
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思维不可逆
认知发展的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思维可以逆转
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
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自我中心程度下降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
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
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
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根据其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
课程专家应根据其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
教师创设或提供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恰好合适的,既能引起学生的认知不平衡,又不过分
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
三、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及教育意义
四、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0~9岁)
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
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
免处罚。没有真正的准则概念。
朴素的享乐主义和工具性定向阶段
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 ,能部分地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
断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
习俗水平(9~15岁)
好孩子定向
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以赢得赞赏
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
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
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社会契约定向
认为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阶段
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
背离了一个人自选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就会产生内疚或自我谴责感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论的启示
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
对早期儿童不宜采用教条式说教
负责教养者应趁热打铁,充分发展某一时期的道德观念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学习的概述(P127)
学习的定义:“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
的变化。”
对学习的理解
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引起的
只有当个体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了行为上的变化,才能认为学习发生了
只有当行为的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
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而且动物也存在。
学生学习的特点
间接学习为主,直接学习为辅
组织计划性:学习情境有计划
年龄差异性
面向未来性:为了未来的需要
二、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
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
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
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练习律: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
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则减少。得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强化物:能增加某种反应概率的刺激
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
负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减少
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通过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通过不予强化来减少某类行为的发生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
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
(1)榜样行为的特性
(2)榜样的特征
(3)观察者的特点
保持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有时还有动作演练。
动作再现过程
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三、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观 1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 1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
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强调儿童内在学习动机的作用
结构原则:知识结构可通过动作、图形、符号三种表象呈现
程序原则:用一系列问题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强化原则:教学要善用强化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更注重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2
强调发展自我观念3
4强调发展价值观
增加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2 帮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3 增加创造性
4 发展对艺术的兴趣 5 增强好奇心
范文二:专业:心 理学(独立本科段)
2、心理学自考本科要学哪些课程?
心理学自考独立本科段的课程设置
独立本科段的课程设置,有15门课程,另外需要做毕业论文。其中,心理实验设计实践环节的成绩是根据毕业论文成绩给出的。在通过论文答辩之后,才可以有这个成绩的。
心理学本科课程设置
专业代码:01B0701
专业名称:心理学(独立本科段)
日语(二)(英日俄三选一)
日语入门(上) (下)
旅游教育出版社
毛泽东思想概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英语(二)(英日俄三选一)
毛泽东思想概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武汉大学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本 1999年版 1999年版 1998年版
作者 罗正楷 卫兴华 高 远
2005年版上2006年李翠霞(上)张一版下 1998年版
娟 张融融(下) 应云天
俄语(二)(英日俄三选一) 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1-3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8 4 4 6 6 4
普通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测量 生理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测验学 生理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原子能出版社 吉林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版 2004年版 1993年版 2001年版
郭淑琴 朱 滢 焦书兰 姜长青 沈 政 林庶芝 张亚旭 吴艳红 韩 昭
10072 心理实验设计 心理实验方法 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耿海燕 沈德灿 姜长青 杨宇飞 钱铭怡 李同归 侯玉波 马谋超 高云鹏 施俊琦 王 垒 王 垒 苏彦捷 李 佳
4 4 4 4 4 4 4 4 2
心理学史 变态心理学 心理治疗 工程心理学 消费与广告心理学 市场调查 人事测量 人力资源管理 环境心理学
心理学史简编 变态心理学 心理治疗 工程心理学 消费与广告心理学 市场调查
实用人事测量(简明版) 人力资源管理 环境心理学
吉林教育出版社 原子能出版社 吉林教育出版社 吉林教育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原子能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2006年版 2002年版 2002年版 2000年版 2006年版 2002年版 2001年版 2001年版
范文三: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L1、心理学视野中的公共关系:从
心理视角来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公共关系学是一 类综合性的学科,其具有四个特征如下:
第一、公共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或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第二、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主体主自身的根本利益或特定利益而追求沟通、理解、支持的建立人与人之间 良好关系的过程;
第三、公共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双方互动的活动;
第四、既然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都有可能是个人的人,那么就不能够完全排除个人之间的交往包括个人之 间私底下的交往。
第三章 L2、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2、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3、环绕于 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4、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第七章 Z3、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归结起来是三个部分1、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心理;2、公共关系的过程— 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3、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Z4、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
1、理论任务是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2、实践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开展公共关系的条件、为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心理依据和有效的方法;
3、就我国现在的情况来看,实践的任务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位任务:A、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 平B、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C、推动公共关系的有效开展D、创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S5、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指的是
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
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S6、公共关系心理的特点:公共关系心理的可知性、情感性、自利性、广泛性。
范文四:一、单项选择题
1. 人的意识既能够主动地去认识世界,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这种意识的基本特征是(
A、意识的能动性
B、意识的觉知性
C、意识的社会制约性
D、意识的前进性 2. 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物体具有感应性只表明其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心理发生的标志是有( C
A、物质反映形式
B、刺激感应性
C、信号性反应
D、生物反映形式 3. (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
4. 、(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5. 心理现象分为(A、C)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心理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6. 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C
A、无意注意
B、特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7. 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
A、注意的广度
B、广义注意稳定性
C、狭义注意稳定性
D8. 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一般很难言传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
B、情节性记忆
C、语义性记忆
D9. 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
)为中介的。A、动机
D10. 某学生遇到难题时,会仔细思考,甚至连喜爱的动画片也不去看,表明该生具备哪种品质? A、独立性
D11. 人生观和世界观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范畴? (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情感过程
D12.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A、人生全程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B、各个心理发展水平不同 C、各个体心理发展方向不同
D、各个体心理发展阶段不同 13.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一种(
A、长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瞬时记忆
D14. 小李是数学系的高材生,但他也喜欢外语、历史、体育、音乐、象棋,这是他兴趣的(
D15.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16. 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17. “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
D18. 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 B
)在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
A、巴甫洛夫
B、罗森塔尔
D19. 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转移 、程序性记忆 、感觉
、自制力 、意志过程 、运动记忆 )。
、广泛性 、应激 、马斯洛
20.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
A、气质B、性格 C、兴趣 D、能力
21. 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是( A
D、缪勒 22. 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
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
23. 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
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
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24. 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A、服从B、从众 C、模仿D、暗示
25.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26. 心理过程包括( 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7. 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D、思维力 28. 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29. 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
30. 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B)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
31. 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
A、熟悉性和临近性
B、相似性与互补性
D、对等性或互惠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
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大众传媒有(A,B,C,D)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互联网
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稳固性 D、综合性
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
A、劝导宣传法 B、群体影响法 C、活动参与法 D、角色扮演法
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A、以利他为目的 B、自愿的 C、不期望回报 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6、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
A、给老人让座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抢救落水儿童 D、与持枪歹徒搏斗
7、战争、恐怖活动属于
A、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B、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手段性侵犯行为 D、目的性侵犯行为
8、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
9、群体决策的缺点有
A、多方面收集信息 B、利用集体智慧 C、增加群体凝聚力 D、费时费力 E、议而不决
三、判断题
1. 气质类型包括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神经质等五种。(
) 2. 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 3.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
4. 销售员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这是
群体效应中的霍桑效应。(
5. 羞怯是一个人自我防御心理过强的结果。(
6. 情商是一个人综合个性品质的体现,由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来决定。(
7. 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的是应用心理学。(
8. 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包括: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有掌握语言的潜
在能力等。(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6.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的是应用心理学。
10.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的树立科学的世界
观和人生观。
11.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发展。
12.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
13.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14.在实验室研究中,引起变化的因素是因变量。
15.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必借用仪器。
16.个案研究法把个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
17.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
18.调查法的研究对象可来源于志愿者。
19.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想象?想象的过程都包括哪几种?
2、 什么是知觉?知觉具有哪些特征?
3、 什么是情绪?健康的情绪具有哪些特征? 4、 举例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什么? 5、 什么是挫折?如何理性的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6、 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内涵包括什么? 7、 什么是记忆?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有哪些? 8、 什么是感觉?感觉具有哪些特征? 9、 什么是思维?思维的种类有哪些?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11、 试论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2、 什么是人格?良好人格的培养方法包括哪几种?
范文五:一、解释(每题3分,共32分)
1、性格:2、再现:3、思维:4、意志:6、气质:7、能力:8、理智感: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42分)
1、怎样防止由于知识的遗忘?
2、注意有哪些品质?
3、简述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4、情绪有哪些功能?
5、意志行动具有哪些特征?
6、知觉有哪些特性?
7、心理学对教师的发展有何帮助?
三、叙述题(每一题13分,共26分)
1、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注意规律?
2、如何陪养学生的性格?
一.名词解释
性格 再现 思维 应急 意志 气质 能力 理智感 条件反射 注意 感觉
心理学 有意注意 知觉 创造思维 想像 心境 智商 幻想
1. 怎样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2. 遗忘规律是什么,以及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3.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4. 想象的功能
5. 思维的分类
6. 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7. 注意主要有哪些品质
8.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9. 教师的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
10性格的结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11怎样防止由于知识的遗忘
12简述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13情绪有哪些功能
14意志行动有哪些特征及过程
15知觉有哪些特性
16影响识记的因素
17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
18心理学对教师的发展有何帮助
1结合无意注意的特点,谈谈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试各举例论述之
2分析性格,能力,气质的关系
3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注意规律
4如何培养学生的性格
5意志的品质有哪些,结合实际他把他不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6结合遗忘规律及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怎样防止有益知识遗忘。
7影响创造思维的因素及培养创造思维的具体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们看书时,用红色笔画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 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 学生在上课时边听边做笔记,主要应用了注意的那种品质?
A、 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
3、 艾宾罗斯的遗忘规律表明,遗忘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A、 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
4、 注意是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
A、 心理过程 B、个性特征 C、心理状态 D、认识过程
5、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两部分?()
A、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B、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
B、 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D、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6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下列哪种思维品质?()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7 百折不挠的战胜困难,完成任务,是下列哪种意志品质的表现?()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8 热爱并追求真理,是哪种情感?()
A、道德性 B、理智型 C美感 D荣誉感
9“强、平衡、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
A 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0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 B、性格 C、意志 D、情绪
二、解释下列概念
1、 感觉和知觉
2、 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3、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4、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5、 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
三、说明题
下列词语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或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原理?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2、“望梅止渴”
3、“全神贯注”
4、“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
5、“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6、“勤能补拙”
四、简答题
1、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2、 简要分析知觉的特性
3、 怎样运用记忆规律指导学生复习
4、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5、 简述情绪和认知的关系
6、 意志行动的特征有哪些
7、 简述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8、 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1、 论述情绪和情感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 结合实例,论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8、 理智感
二、简答题
三、1、怎样防止由于知识的遗忘?(及时复习 2、经常复习 3、复习形式要多样)
2、注意有哪些品质?(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紧张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3、 简述性格与能力的关系?(首先,二者是在相互制约中发展的。其次,良好的性格特征能弥补某些能力的不足。最后,性格与能力的结合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4、 情绪有哪些功能?(机动功能 信号功能 调节功能)
5、 意志行动具有哪些特征?(明确的目的性 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6、 知觉学习有哪些特征?(知觉的选择性 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
7、 心理学对教师的发展有何帮助?
a)、有助于教师培养正确的教育态度
a) 有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持和促进
b) 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c) 有助于教师提高教育能力
1、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注意规律?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注意演讲技巧
2、注意板书技巧
3、注意教学形式多样化
4注意教具的使用
5、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
6、 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2、培养间接兴趣
3、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4、合理地组织注意活动
5、关注学生身体和精神状况
2、如何培养学生的性格?
、 1、要摸清学生性格中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培养积极地性格
2、结合学生日常学习或记录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清原因,对症下药
3、性格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必须适当照顾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灵活而又原则的方式进行性格教育
4、利用集体教育培养性格
5、利用榜样人物的影响,用性格来培养性格
6、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3、结合无意注意的特点,谈谈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请个举例论述之。
答:无意注意是指没有明确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
(一) 客观条件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
(二) 主观条件
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租房广告对租者的吸引) 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外出旅游情绪高昂广纳群景) 人的知识经验(一块其貌不扬的石头引起了某考古学家的关注)
4、“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我保证在他们中间任选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的种族和职业。”结合华生的这段话论述心理的实质。
答:在心里产生的“先天”与“后天”之争中,华生的观点倾向于后者,即环境决定论。然而,每个人的心理并非由两者中某一方面单独早就的,而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具体来说:(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先天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后天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三)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后天
1、人的心理在劳动实践中产生
2、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途径
1、 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答:(1)以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在学习体制以后的短期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到了一定的时期,几乎不再遗忘了(2)复习要经常,及时(3)复习分量要适当,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适度提倡“过渡学习”(4)复习形式要多样化
2、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是什么?
答:从情绪与情感产生的原因来看:情绪是由生物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情感是由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 引起的体验(2)从情绪和情感的发生来看:情绪出现的早,情感出现的晚(3)从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来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暂时性和冲动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3、 想象的功能有哪些?
4、 以“个体思维的发展水平”为划分标准,可将思维分为哪几类?(注上相应的年龄阶段)
答:(1)动作思维(0——3岁)它是伴随着实际动作而展开的思维活动
(2)形象思维(3——6、7岁)它是运用已有表象运行的思维活动
(3)抽象思维(6、7)它是指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具体化,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
在个体思维发展中,三种形式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衔接,交叉和渗透的
5、 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通过给大家总体分析2010年心理学大纲的特点,对考试做出了相应预测,可以看到,2010年新大纲较之09年大纲没有任何变化,在复习时还是不可掉以轻心。下面结合去年的真题,我们按照科目和章节逐一分析一下大纲各考点及复习时应注意的地方。
(一)09年统考心理学真题解析
从09年真题的出题模式来看,确实发挥了各种题型的功能,与08年类似,单项选择题涵盖面比较广,出题比较细,很细微的知识点都有可能成为出题点,难度上较08年有所增加。这些知识点注重考查的是考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的掌握;多项选择题与单项选择题相比,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及灵活程度;简答题考查的是考生的理解与记忆能力。在09年真题中,5个简答题的答案基本都能在课本中都能找到,也是复习时经常强调的重难点,同时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作答。最后的一个题型是综合题,是灵活性最强的一个题型。其中,前两个综合题只要复习时注意总结和记忆并不困难,最后一个实验设计是考察的重点,今年以实验心理+统计综合性题目考察大家,即给出一组数据或图表要求被试分析相应的实验设计类型、分析变量、解释结果、或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比较有新意,同时难度适中。
由此可以看出,普通心理学在每个题型中都会出题,且题目、数量比较稳定。也是复习的重头。而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统计与测量出题形式相对比较灵活,就如同09年的简答题考察了两种错误和测量误差的问题,都是平时复习的重难点,但也可能出现理解不深的情况,而实验题则是以更综合的方式出现。
(二)2010年统考心理学复习重点及策略
统考心理学试卷满分300分,四大版块所占分值如下:
普通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统计与测量
虽然普通心理学占有1/3的分值,分量比较重,但是普通心理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这部分,考察细致,而且平时考生对这部分知识比较忽视,不容易得分;实验心理学分值最少,但也是难以拿到分值的部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加以重视,心理统计也是一样。
下面我们分科目介绍一下复习的考点和策略。
普通心理学
系统地说,普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09年简答题中就出现了情绪中概念的问题,关于这一部分向来是出题的重中之重,复习方法遵循上一部分的原则,同时,这部分很可能出简答题或综合题,必须对每部分的内容整体理解、记忆,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其中可关联之处,培养一种出题人的思路。
这部分内容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部分结合紧密,容易结合起来出题,故在要求掌握独立的重要的知识点外,多通读几遍课本,保证自己的知识是连贯的,富有逻辑,这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保持思维清晰,灵活发挥。参考书目 北师版本的彭老师的普心可视为权威;其中所有章节基本上都能与大纲相吻合;
北大的孟召兰老师的可以作为辅助版本,其中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情绪一章; 《心理学与生活》则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加以应用。这本书可以培养你将应用心理学知识于生活中的思维。 普通心理学被认
为是心理学各个专业以及各个方向的首位基础课,专家们也普遍认为,普通心理学这门课提供了心理学最基础的知识。因此,普通心理学这本书主要是让考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这本书的复习原则可以用两个字说明:细和准。这本书的考试特点则可以从历年的考题上看出来,既考选择题,也考简答和论述题,书上每章的名词都应该加以注意,特别是第一遍复习之时,一定要全面。知识全面熟练以后自然有其义自现之感,即更有出题人的感觉。 普通心理学是对心理学现有结论的综述,面很广,知识点比较琐碎。但这一阶段主要任务在于看但并不强调记忆,对于小的点留待强化时再记忆。要不偷懒地全面阅读。这一科目会涉及很多心理学家、研究成果甚至时间、心理学理论流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一些心理现象的理论和著名的实验。可以将心理学家相应的理论流派,他研究的心理现象,所做的心理实验和心理理论联系起来理解,他们是自成一体的。普心的核心线索就是心理三大过程和人格,要把握住这个核心,由总到分,争取最终达到说起认知过程,能反应出感觉、知觉……甚至更细一层的框架。这就达到了我们的目标
范文七:2015心理学考研不可不知的几大知识
一、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心理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科目为:政治、外国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三门。
思想政治理论(上午8:30——11:30)满分100分
外国语(下午14:00——17:00)满分100分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上午8:30——11:30)满分300分
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 ,初试为笔试。
二、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研究生考试是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教材,现在考研市场上有很多心理学考研推荐参考教材,鱼龙混杂,让很多考生很难选择,不知道哪些书是权威的,哪些书是必须看的。
老师根据多年的考研辅导经验,结合心理学考试大纲,以及历年真题命题特点,向广大考生推荐以下心理学考研教材:
【312参考教材以及价格】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5 元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56.2 元
朱莹的也可以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8 元
*心理测量学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37.3 元
戴海奇的也可以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37.6 元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3 元
冯忠良的也可以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 28 元
这些教材和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吻合度高,基本上包括了心理学考研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和考试范围,这是一套最权威的心理学考研参考书。
“考研成功系于专业课”,这句话道出了专业课在考研中的重要地位,其一,是因为专业课总分300分,占考研总分数的60%,专业课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考研的成败;其二,专业课也是提高分数,拉开档次,在复试中占得先机,获得奖学金或者公费名额的关键。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
从现在开始备考,强烈建议同学们从教材开始,因为心理学考研强调的就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回到教材中才能达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尤其是目前命题的趋势越来越强调知识的比较和运用,更需要大家对整个学科的基本内容做全面的了解。在这里简单说一下看书的方法和技巧,第一遍的目标是了解,可以快速浏览;第二遍的目标是理解,需要精读,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勾画,做标记,可以笔记;第三遍的目标是掌握,需要在第二遍精读的基础上,对不理解的内容各个击破;第四遍的目标是运用,需要将各章节知识点进行前牵后联,完善笔记。
三、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内容结构、试卷题型结构
A、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内容结构
心理学导论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统计与测量
B、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四、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各科复习的应对策略
(一)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部分涵盖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考试的重中之重,占专业课总分值的三分之一,主要考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和运用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历年真题可以看出,普通心理学的知识点比较多,但难度一般不会太大,考生只要认真复习,就能取得满意的分数。普通心理学尤其重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考查,建议考生复习时一定要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给予足够的重视。
为此,应该重点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做到能够全部理解、基本能够复述。建议考生第一轮复习时不要强迫自己记忆,而重在理解。从历年出题来看,心理学导论部分出题出现越来越灵活的趋势,所以考生只有在对基本知识有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灵活应用,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要考查: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对教育工作的启示;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运用这些知识认识和分析个体发展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的能力。
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和大纲所列知识点比较相似,但还有多处知识点没有涉及,如“心理理论”、“认知老化理论”等,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要把几本发展心理学的书结合起来看,另外,对这样的内容可参考勤思的内部讲义。同时有条件的话,就尽可能通过《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杂志了解一下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几本发展心理学的书对各个时期的划分不太一致,建议考生依据大纲把几本参考书结合起来看,自己构筑一个最佳的知识体系。并且发展心理学本身知识点比较碎,需要考生经常翻阅教材,反复复习才能记得牢。
此外,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是很有可能结合起来命题的,因此考生复习的时候可尝试把两者结合起来。如发展心理学中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以及各年龄阶段有什么特征、各年龄段出现的重要心理问题,可以与教育心理学中所采取的对策及教学过程中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联系起来复习。
(三)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主要考查对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的掌握和进行实验设计、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实验心理学这一科目也是考生复习中的难题之一,需要考生用心去体会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思想,理解其基本内容,避免学习中的为难情绪,持之以恒的复习。
针对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统计的特点,考生应把实验心理学和统计结合起来复习,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的实验设计部分和心理统计的推论统计部分,分清什么样的实验设计该用什么样的统计分析方法,这样便于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
张学民的《实验心理学》和郭秀艳的《实验心理学》都附有大量的实验设计实例,考生要从中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实验,比如2*3被试内的实验设计或2*3被试间实验设计等,熟悉整个实验流程,包括实验如何进行、如何选取被试、数据如何统计、可能会得到什么结果、如何对结果进行解释等。不能生搬硬套,重要的还是要领会实验心理学的思想。
(四)心理统计学
心理统计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统计结果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心理统计学的复习需要考生不断地去梳理各知识点,不断地总结,才能深入的理解,有些内容可适当识记。
(五)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主要考查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对各种测量理论和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的掌握运用能力,正确使用各种测验和对结果进行解释的能力。
考生在复习时要关注基本测量理论以及各种类型测验的应用,在第一轮复习中,应该把复习重点放在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理解上,吃透每一个知识点。统考注重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题目难度不会太大,考生复习还是要以参考书为主,打好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做一些相应的练习即可。
五、历年的真题该如何利用?
关于历年考试的真题,我想和同学们说的是,历年真题是最好的模拟题,同学们在看完了3遍书以后,同学们可以拿出3套真题进行模拟考试,测试一下自己的掌握的情况,同时要对做过的题进行总结,总结真题的命题特点和规律,说白了,就是命题人是如何考查学生的,做最新的真题能够把握命题趋势。
六、可以报考的心理学研究生专业方向
心理学研究生报考的是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专业,二级学科下面又有若干方向。基础心理学研究范围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与言语,动作,情绪情感与动机、意识,个性倾向性与能力、气质、性格等及其有关生物学基础,具体方向有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人类学习与教育,具体方向有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咨询、幼儿认知发展、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学习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工业、社会、医学、运动和军事等领域的心理学问题。具体方向有管理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心理过程,群体与大众心理,中国人(包括各民族)社会心理,司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康复心理学,体育教学心理,运动训练心理,训练手段与方法,军事作业心理、军事人员选拔与评价。
七、心理学研究生报考条件(摘自:2014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八、心理学研究生就业前景
应该说心理学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这个专业了解得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就业范围。不过,目前由于就读人数相对较少,加之是刚兴起的学科,同时国家开始重视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研究生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目前心理学硕士就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通高校,这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
1、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心理学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家对心理问题日益重视,现在各大高校都争先开设心理学系,对教师的需求也日趋变大,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能进入高校任教心理学课程,所以建议同学们在报考的时候,要报一个名校的心理学研究生,对你以后的就业有很大好处,因为现在社会招聘还是愿意要名校毕业生。
2、近年来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心理学的公共课,心理学硕士担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这无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对于心理学硕士来说最好的就业方向之一是进入心理学系和教育系成为一名心理学老师。
第二、公务员。招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
站等都是可能的去处。
第三、企业。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相关产品的开发。心理学研究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同,心理学学生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有所互补。近年来,伴随着心理学在中国的兴起,从事心理学相关产品的开发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一些毕业生开始进入一些企业参与研发工作。
第四、中小学。一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开始设立中小学生心理学咨询,教育部门开始重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这也给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渠道。
第五,心理咨询工作者。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现在如果只是单纯的考个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其实际意义不大,如果你有心理学研究生学历,如果是从事应用心理学咨询方向的,那就更好了,现在国家重视心理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为心理学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第六,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
总体来说,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心理学知识。况且这是一门朝阳学科和产业,随着人们对它了解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量将日益扩大,就业前景乐观。
九、如何规划自己的复习计划
不管2015年的心理学考研会不会有大纲上的变动,有一点不变的是:在理解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但前提是,方法一定要正确。
为此,在这里为大家划分好基本的时间段,然后对相应阶段的复习方法做出建议。按照这个安排科学地复习,相信一定能让大家事半功倍。
1. 通读专业课书(第一遍)
12月底------2月初
内容:结合2014年学考纲,根据导学班的内容,阅读各科推荐教材
复习建议:
a.以教材为主,初步了解心理学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
b.鉴于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统计与测量内容较难理解,建议多用一点儿时间。
c.边听网课边看书
d.一天看两本专业课,每本至少40页,共看至少80页,具体每天看哪两本书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
e.第一遍的看书过程重点在于通读,不要求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记忆。
目标是在读过第一遍书后知道各本书讲的是什么,了解各科学科知识,搞清知识的框架体系。
2. 精读专业课书(第二遍)
3月中------6月底
内容:根据课程讲授的内容,以2014年心理学考纲为依据,在教材中寻找相应章节精读,有舍有得。
复习建议:
a.边读书边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做出标记,以备在下个阶段着重理解,不纠缠于细节,也不放过细节,并且要做笔记,对课本内容进行归纳提炼,以便下轮复习。
b.这遍的主要目的是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对于不理解的进行标记,准备在接下来的辅导班上攻克。
c.每个学科看完后,回顾学科的主要内容,理顺关系,画出知识结构图,便于记忆。
d.可以边听基础预科班的网课边复习
e.一天看两本专业课,每本至少25页,共看至少50页,具体每天看哪两本书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
3. 弄懂所标记的难点(第三遍) 7月初----9月初
复习建议:
a.弄懂各个知识点,掌握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做到知识点融会贯通。
b.实在不懂的再进行标记和归纳,以备上暑期强化班的时候弄明白。
c.结合暑期强化班、习题特训班,将之前所标记的不懂的地方通过老师的讲解弄懂。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习题练习。
心理学杨老师,解答心理学考研疑问,报考院校信息,心理学导师信息,备考时间安排,参考书如何选择,心理学考研宏观概况,可以加秋131邱595酋7673,心生活*心理学考研群,希望助你考研顺利,加油!
心理健康知识百题有奖问答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50题)
1.心理学意义上的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a )
2.在回忆过程中的情感情绪状态是决定其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a)
3.社会刻板印象中,既包括否定的反面现象,也包括积极的正面印象。( a)
4.对职业成就的影响,兴趣的作用更大于性格和能力因素,这说法对吗?(a )
5.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深入探讨了自我,自我由本我和超我组成 (a )
6.感觉只是在单个的维度上对复杂事物的简单要素进行分析。( a)
7.人本主义方法是一种指示性的心理疗法。(s )
8.幻想常使人想入非非,因此应避免学生产生幻想。(s )
9.判断是否为变态心理,最终应该通过心理测量或医学鉴定来确认。(a )
10.发现“无意义音节的学习效果不及有意义的词 ”的记忆规律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a)
11.害羞经常是由不熟悉的人或情境因素引起的。(a )
12.思维定势对问题的解决起障碍作用。(a )
13.人的性格是先天形成的。(s )
14.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s )
15.动机水平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s )
16.人的心理现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无规律可循。( a)
1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为主,( a)
18.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可以靠自我压抑,不要找心理咨询老师。( s)
19.健康是指躯体的一种稳定、充满活力的一般状态。(s )
20.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是感觉的数量综合。( s)
21.态度决定行为。( a)
22.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坚持“助人自助”。( a)
--------------------------------------------------------------------------------
25.自我暗示是一种对自己施加某种影响,从而调整心境,情境和加强自我意识的方法。( s)
26.心理治疗一般都是一对一的治疗,小组治疗收效甚微。(s )
27.智商又称EQ,是表示天资,智力程度的。( s)
28.打电话能提高人的活力,令整体细胞都有良好的影响。(a )
29.遗传是精神分裂症患病的一大原因。( a)
30.长期的高度焦虑会引起高血压,胃溃疡。( a)
31.各长途司机频繁导致车祸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长期不与人交流产生的
孤独感而使他们产生幻觉而引发事故。( s)
32.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而且更应包括心理健康 (a )
33.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叫做心理发展。(s )
34.情感是情绪的外在表现,情绪是情感的本质内容。( a)
35.人的人格、智力、心理特质与态度、兴趣一样是随时变化的 (s )
36.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a )
37.心理健康状态是静止的,固定不变的。(s )
38.当认知和情感不一致时,一般是认知将决定人的行为。( s)
39.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上 (a )
40.有良好的道德动机,就会表现出适当的道德行为方式。( s)
41.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a)
42.一个理智强的大学生面对不良的情绪波动时,能主动地寻找引起情绪波动的原因,并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避免情绪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a )
43.对于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常见的不良心理反应有焦虑、孤独、自我拒绝、他人取向等 ( a)
44.心理咨询在任何情况下,对来访者的个人资料都一定要保密。(a )
45.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 s)
46.情绪的合理疏泄是必要的。( a)
47.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协商、指导过程,帮助求询者达到自助的目的 (a )
48.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a )
49.当情境的作用很明显时,我们倾向于把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s)
50.高尚的幽默是精神的消毒剂,是极有助于个人适应的工具。(a )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50题)
1.(a )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维持、调节功能。
2.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卫方法,称为( b)
A.否认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投射作用
D.幻想作用
3.交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关键在于各自能否(d )。
A.改善交往情境
B.向对方施以恩惠
C.增加交往频率
D.向对方作自我表露
4.下列哪项不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需要( c)
A.尊重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会需要
D.生理需要
5.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夜晚工作效率高,这是指(a
A.人的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
B.环境适应力
C.心理自控能力
D.社交能力
6.下列陈述不能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是(a )
A.避免类似情境
B.总结经验教训
C.调节抱负水平
D.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7.下列不是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的是( d)
A.情绪稳定
B.情绪愉快
C.经常开心
D.喜乐无常
8.心理治疗的方法不包括( d)
A.精神动力学治疗
B.行为治疗
C.认知治疗
D.免疫治疗
9.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d)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
10.个体在估计事件后果时总认为负面后果只会出现在其他人身上,自己则不会有事,这种现象是(b )
A.自我防御机制
B.理想化偏见
C.自利性归因
D.自我效能感
11.下列哪些陈述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d)
A.精力旺盛
B.感情丰富
C.渴望独立
D.认识能力高,看问题全面
12.当某一固定的观念在脑子里反复出现时,这些观念是患者不愿想的而且伴有被迫感觉和痛苦感觉,我们称之为(b )
A.强制思维
B.强迫观念
13.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正常还是变态,首先必须考虑以下哪个要素(c )
14.健康的概念是指哪种状态( d)
A.身体健康
B.生理无残疾
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15.学校的领导方式会影响一个班课堂学习管理的效果,最好的领导方式是(d)
A.控制式的
B.自由式的
C.专制式的
D.民主式的
16.情感是在人的( a
B.意志过程
C.个性倾向性
17.团体咨询最适宜的对象是( b)
A.学习困难者
B.人际适应不良者
C.情绪困扰者
D.人格障碍者
18.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 c)
A.自我实现
B.和谐人际关系
C.保持人格完整
D.保持协调情绪
19.人的气质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以及( d)
20.在下列影响人际关系相似性的因素中,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a)
C.知识水准
D.价值观念
21.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为(a )
A.情绪健康
B.智力正常
C.意志健全
D.人格完整
22.专注而主动地获取信息的过程,属于心理辅导会谈中的( c)
23.妄自尊大并总是需要得到别人注意和赞美,这些特点是哪一种人格障碍类型的表现(a )
B.反社会型
24.对于相貌美的标准,人们通常有
大体一致的看法,但是也存在各种差异。而在我们的周围经常流行这样一句话“情人眼里出西施”,那么这个是说明人们在对相貌的看法中存在( )差异
25.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咨询关系在行为方式的表现为( c)
A.支配——服从
B.独立——依赖
C.平等——平等
D.主动——被动
26.追求完美、自尊心脆弱、控制欲望强、自视甚高、将不完美等同于不可爱、不值得爱的是(c )
B.自负的人
C.完美主义者
27.实验心理学之父是( a)
D.蔡格尼克
28.设身处地的,像体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的技术是(d )
29.学校增进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 a)
A.心理健康教育
B.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
C.心理咨询
D.心理治疗
30.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d)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
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
C.判断者的观察角度不一样
D.以上都是
31.与情绪相联系的需要主要是(e )
A.生理需要
B.追求真理的需要
C.追求美感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E.以上都是
32.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 d)
A.家庭内部
B.社会环境
C.人际关系的处理
D.自身的内部冲突
33.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 a)
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
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
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
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张的情绪
34.你认为“大一综合征”(即大一学生产生的空虚,焦虑,失眠等症状)下列不是产生诱因的是(d)
A.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B.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弱
C.优势地位的丧失
D.生活过度挥霍而产生罪恶感
3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是(a )
36.强迫观念是指( d)
A.一种在病理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B.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根据。此观念片面而偏激,但逻辑上并不荒谬。
C.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以解决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D.某一固定的观念在脑子里反复出现,这些观念是患者不愿意想的,且伴有主观的被迫感觉和痛苦感觉
37.下列不属于神经症的是( b)
38.通过接受各种科学的心理锻炼以解决自己在认知,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的活动是(a )
A.心理训练
B.心理教育
C.心理服务
39.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d )
A.能极力满足个人的需要
B.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
C.为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极力宜泄自己的情绪
D.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40.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d )
41.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 c)
A.刻板印象
B.社会吸引
42.我校长安校区心理咨询中心热线电话是多少( d)
43.妄想是指(a )
A.一种在病理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B.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根据。此观念片面而偏激,但逻辑上并不荒谬。
C.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以解决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D.一种病理性的记忆错误。
44.心理卫生的倡导者是(a )
45.有的学生希望通过交往与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得到别人接纳,其想要满足的人际需要是(a )。
A.情感的人际需要
B.控制的人际需要
C.包容的人际需要
D.利用的人际需要
46.以下不利于睡眠的是( d)
A.睡房较暗
B.定时运动
C.每晚定时上床睡觉
D.临睡前运动
47.下列哪种心理属于健康心理(d )
A.抑郁情绪
B.不愿与人交往
C.经常感觉自己无能
D.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克服困难
48.“悲喜交加”,“百感交集”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a )的表现。
A.复杂性和矛盾性
49.考试焦虑主要属于( a)方面的问题。
50.我校雁塔心理咨询中心的电话是(a )
范文九:1、发展理论的主题包括几个方面?
答:(1)心里的实质
(2)量变与质变
(3)遗传与环境
2、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答:代表人物: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
3、华生按不同的言语形式将思维划分为3类:(1)习惯的思维(2)无声的思维(3)计划性思维
4、华生认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来研究行为的,得出了S—R公式
答:S—R(刺激—反应)是由华生提出的,是行为主义理论的标记。用公式表示为:
S————————————R
已知的刺激
有待确定的反应
S————————————R
有待确定的刺激
已知的反应
S————————————R
已确定的刺激
已确定的反应
S—R公式反映的是最一般的关系。
5、华生关于练习和效率的关系?
答:华生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越少,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就会越高。华生主张分散学习,不主张集中突击训练。
基本观点:(1)行为主义的界定。(2)如何研究人类行为。(3)行为主义的思维。(4)行为主义的习惯。(5)行为主义的情绪。(6)行为主义的人格。
6、班杜拉的基本观点?
答:(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2)观察学习的模式。包括行为模式、言语模式、象征模式、抽象模式、参照模式、参与性模式、创造模式、延迟模式。 (3)行为的决定因素。
7、斯金纳关于强化的观点?
答: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运用于新行为和不良行为的纠正(需用实际例子来证明)。
斯金纳提出“强化”,班杜拉提出“替代强化”。
S:情景刺激
A::影响反映强度的条件(此公式华生和斯金纳都提出过)
8、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1)注意(2)保持(3)运动复现(4)动机
9、程序教学体现斯金纳的哪3个原则?(简答题)
答:(1)小步子前进原则。斯金纳认为建立新的行为的最好的方法是一点一点的塑造。
(2)主动参与原则。学生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行学习。斯金纳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主动
的读者比被动的读者会获得更多的知识。
(3)及时反馈原则。在程序教学中,如果学生做出了错误的反映,他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因为正确答案随即可
在程序呈现框里看到。学习的进步也能得到及时的通知。
总之,斯金纳认为程序教学比传统教学法更有效,它能使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同时,教学机器保证学生与教材之间连续的相互作用,并承认个体的差异,因而更有利于学生主动的学习。
10、成熟理论又称为什么?代表人物?
答:成熟势力的发展理论,通常又称为成熟论。其代表人物是格塞尔(美国儿童心理学家)
基本观点:(1)发展是遗传因素主要产物
(2)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较好的年头和较差的年头有序的交替。
(3)在儿童的身体类型和个性之间又明显的关系。
格赛尔认为儿童的发展取决于心理的成熟,来自于他的经典的双生子爬楼梯研究。他是遗传决定论者。
11、发展的原则有哪些?
答:(1)发展方向的原则: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由上而下,由中心向边缘,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2)相互交织的原则
(3)技能不对称的原则
(4)个体成熟的原则
(5)自我调节的原则
12、吉布森对知觉的定义?
答:吉布森认为知觉是一个激活了的有机体为了认识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一种主动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夫妇,是知觉学习的差异说的代表人物。
实验:视觉悬崖
得出结论:知觉是人类主动的活动
13、依恋:是亲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鲍尔毕、英国的精神分析学家—依恋理论代表人物)
14、儿童依恋发展的4个阶段是什么?
答:(1)无分化阶段(0岁——3个月);
(2)低分化阶段(3——6个月);
(3)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2岁半);
(4)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岁半之后)
15、影响儿童依恋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答:(1)婴儿的气质特点和智力水平。(2)母亲的照看方式。(3)照看环境。
16、霍尼的观点
心理冲突更多是由环境条件产生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阶段,也没有不可避免的冲突,个人的社会经历决定了他是否会发展为心理障碍,不是生物因素而是社会因素影响人格发展。
霍尼认为儿童都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即安全和满足,这两种需要必须依赖父母才能得到满足。
霍尼提出人们会发展十种控制或适应焦虑的策略,她称这些策略为神经症倾向或神经症性的需要,分别是:1、对友爱和赏识的需要。2、对支配其生活伴侣的需要。3、对狭窄生活范围的需要。4、对权力的需要。5、对利用他人的需要。6、对社会认可的需要。7、对赞美的需要。8、对成就的需要。9、对自我满足和独立的需要。10、对完美无缺的需要。
霍尼把这10种神经症性需要归纳为三类特殊的神经症倾向或人格特征,分别是:①依从型人格,对爱情和赞同的强烈持久的需要,希望被爱、被保护、照顾和指导。
②攻击型人格,对人的敌意。他们追求权力、威望和成就。
③回避型人格,避开人,宁愿一人独处,既不与人合作,也不与人竞争、对立,退缩在自己个人的小圈子里。
强调童年经历对人格形成的重大影响,她强调儿童与父母关系的重要性,强调这种关系对基本敌意和焦虑形成的重要性和对神经症人格产生的重要性。并且,她还认为人格是发展的、可变的。
17、神经质倾向的儿童对付外界世界的几种形式(手段)?
答:(1)趋众(2)逆众(3)离众
18、本我、自我、超我各自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1)本我:享乐原则。(2)自我:现实原则。(3)超我(由良心、自我理想两部分构成):至善原则。
19、什么是神经病行焦虑?
答:神经病焦虑是对于表现冲动的欲望感受到可能被惩罚的担心,即对本我占优势的行为可能受到危险而害怕。 焦虑分为:真实性焦虑、神经病焦虑、道德焦虑。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焦虑倾向来自遗传。无论是真实焦虑还是神经病倾向的焦虑都是里必多得不到发泄。 霍尼认为,儿童的焦虑来自人关系的困扰。
20、什么是停滞?
答:在里必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心理机能由于在某一阶段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不再
(或称为固结、执着)
退化:发展到下一阶段的里多又倒流回到先前停顿的地方,称为退化。
21、什么是防御机制?
答:防御机制是人在潜意识中自动进行克服焦虑,以保护自我的方法。
22、什么是关键期:个体在一生中有某些特定的时期对特定的刺激较为敏感,这时的学习效果比更早或更晚都要更明显。
年提出的观点)
23、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答: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的水平。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24、什么是同化?
答:皮亚杰把连接所有已被组织的成分与环境中现存的成分之间的联系,称之为同化。
皮亚杰把这种由于外界的分化、环境的压力引起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动作变化,称之为顺化。
儿童思维核心特点是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动作上的现象。
智慧的本质是一种适应,而所谓适应,是一种特殊的平衡,是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
25、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
答:(1)感知—运动阶段(从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皮亚杰对于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观点是:
1、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2、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3、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发展儿童主动活动。
26、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组成部分?
答: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1)本我,是最原始的系统,它处于思维的初级过程,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难以接近的部分。本我永远追求快乐原则,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遵循“享乐原则”。
(2)自我,是个体出生后,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是处在本我、超我和外在环境之间的中介物。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3)超我,即道德化了的自我,即通常讲的良心、理性等。它是人格结构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良心,二是自我理想。超我所遵循的是“至善原则”。
人格的三个系统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人格的整体。其中,本我是人格中的生理成分;自我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超我是人格中的社会成分。在弗洛伊德看来,如果这三个系统保持平衡,人格就得到正常发展。三个系统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往往产生焦虑,导致精神病和人格异常。
27、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有哪八个阶段?
答:(1)婴儿期(0—1.5岁):体验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1.5—3岁):体验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游戏期)(3—6岁):体验目的的实现。
(4)学龄期(6—12岁):体验能力的实现。
(5)青春期(12—18岁):体验忠诚的实现。
(6)成人早期(18—25岁):体验爱情的实现。
(7)成人中期(25—50岁):体验关怀的实现。
8)成人后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体验智慧的实现。
28、同一性不能建立的危害?
同一性不能建立则会出现同一性混乱,表现为:我掌握不了某些生活,结果退学、离开工作;整夜在外逗留性格孤僻;脱离社会,违背社会准则
1、不能很好适应社会,逃避危机,从而体验到一种早熟的障碍,无法充分发展他们的潜力;
2、处于无休止的冲突之中,怀疑同一性的选择;
3、藐视他人,脱离社会,违背社会准则,故作惊人之举;
4、严重的同一性混乱,无力作出抉择,自我意识混乱,
5、难以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性格孤僻,工作困难,注意力分散等等。
由于同一性被看作是自我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上述种种错误处理同一性危机的做法会使个体难以应付社会要求和适应社会生活。
-------------------------------------------------------------------------------------------------------------------------------------------------------- 综合题(大题目)
1、如何理解“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答: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1)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发展。对于一切教学、教育过程最富有实质意义的,还是那些正处于成熟期而在施行教学时刻尚未完全成熟的过程。这种建立在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基础上的教学,就是“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只有这种教学,才能激发和引导个体成熟阶段的一系列功能,对发展过程加以及时的组织、对不良倾向加以及时的调整,达到以教学促进发展的目标。
(2)儿童是问题的解决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供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儿童主动学习。
(3)把握大部分孩子的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使教学正确而有效,使儿童从现有发展水平达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4)成为“搭建脚手架”的高手。
教学成了儿童发展的源泉,集中地体现了他的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观。由此而引申的一系列观点,如最近发展区、最佳学习期限、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复杂的动力制约关系、教学形式随发展阶段转变的变化、教学方法对发展的最大效果等,不仅指导教师尽可能科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操纵学生的发展,也为教师发挥最大的能动性提供了舞台。
2、结合实际总结和比较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答: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华生、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有以下的观点:
a)华生认为思维与语言划等号,认为言语是有声的思维,思维是内隐的言语即无声的语言。
按不同的言语形式将思维划分为3类:(1)习惯的思维(2)无声的思维(3)计划性思维
b)皮亚杰始终认为逻辑运算的起源要比语言深远得多,发生得早。思维不能归结为语言,也不能用语言去解释思维。儿童获得语言后语言成了思维的工具,思维变得更概括、更简洁、更社会化。
c)维果茨基认为思维与语言各有不同的发生根源和发展路线,内部语言过程对思维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剩余题目:
斯金纳提出“强化”、班杜拉提出“替代强化”
日内瓦学派认知理论代表人物
--维果茨基
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任务:(1)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的发展过程。(2)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
(3)解释发展的因素和机制。
吉布森理论强调在具体环境中知觉的自然行为。吉布森把人的知觉看作是适应行为。
“可知度”意思是指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知觉行为与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
儿童知觉发展的趋势:(1)知觉特异性增加。(2)注意实现最优化。(3)信息获得更加经济有效。(吉布森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无论什么年龄,其提取信息的机制是一样的,它们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经济有效。) 吉布森于1969年提出了发展的机制:抽取、过滤和注意的外围机制。
8、华生的人格和弗洛伊德人格的区别:
华生认为“人格由占支配地位的习惯构成,”通过对能够或得可靠信息的长时行为的实际观察发现的活动之总和。人格
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视儿童早期行为习惯对成人人格的影响。
9、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答:观察学习也为替代学习。
替代强化——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对学习者本人的影响
无偿式学习——学习者通过对别人的行为和结果的观察所完成的学习
自我强化:即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行为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模式8种看一下
10、华生:教育万能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华生否定了遗传的重要性,又否认了儿童主观状况对发展的影响,肆意夸大教育、环境的功能,都是片面的。过于强调环境和教育的决定性作用,并不符合儿童发展的规律和整个心理科学的事实。(这里还需大家在多展开一些、书上就那么多)
11、弗洛伊德几部著作:《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超越唯乐原则》、《自我与本能》(在此书中,弗洛伊德建立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新学说,本能、自我和超越构成新的人格结构。
12、埃里克森——同一性渐成说,埃里克森把个体从出生到临终的一生称为生命周期。
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维果茨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是种系发展的产物,高级心理机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低级心理机能是指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
联结:婴儿与稳定的养育(通常是母亲)之间很早就建立起一种情感上的联结。这种情感上的联结的质量对儿童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利他行为:当一个个体以牺牲自己的适应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体的适应时,那就是利他行为。个体之间遗传越相似,他们之间的利他行为也就越多。
范文十:山东自考专用英语二教材 0015 英语二(山东考生专用)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刘振前//张秀丽主编
2009年7月第6次印刷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028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 者:钱铭怡
定 价:16.00元
公关心理学 0643
教材名称】公关心理学
【主编】程曼丽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版次】2004年9月
【开本】32
【字数】220千字
【页数】239
【重量】230克
【定价】11元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二) 2047 商品重量:350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2047)指定教材
作者:侯玉波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字数:360000
定价:28.00元
心理学史/现代心理学理论流派 6056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马欣川
页数: 338页
生理心理学 6057
作者:沈政 林庶芝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186页
开本: 16, 0开
重量: 358克
学校心理学 6058
作者: 辛涛 邹泓 林崇德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页数: 291页
重量: 281克
定价: 18.90
心理学研究方法 6059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页数: 319页
重量: 340克
定价: 14.60
个性心理学 6060
出 版 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者: 高玉祥 著
出版时间:
数: 431000
I S B N : 2
价: 33.00元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8 教材+自学辅导与练习
【教材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配套辅导与练习)
【主编】杨明福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2005年9月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 0471
山东自考认知心理(0471)指定教材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汪安圣
ISBN编号 1
实验心理学 2108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627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院开意识清醒的证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