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骨软化脑软化灶 病情严重吗,应该怎么处理

早产儿脑损伤有软化灶能治好吗
早产儿脑损伤有软化灶能治好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早产儿脑损伤有软化灶能治好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36周加2,呼吸窘迫症,呼吸衰竭1型,心肌损害,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新生儿脑损伤,黄疸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可以治愈吗,会有后遗症吗
共1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27285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宝宝是早产儿,有脑及心肌损害,呼吸衰竭、黄疸等,是比较严重的,治愈后遗留后遗症的可能性比较大。意见建议:建议您积极配合医生为宝宝检查和治疗,注意给宝宝合理喂养,多喝水,勤换尿布,适当进行抚触,促进神经发育。
职称:医师
专长:细菌性阴道病,盆腔积液
&&已帮助用户:54864
指导意见:小儿脑瘫发现晚,错过了婴幼儿脑发育的关键时期0-6岁人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神经细胞快速分裂,大脑功能分区逐渐形成,人类的大部分神经功能都在这个时期形成。很 多小儿脑瘫发病症状不典型,发现晚,造成康复的延误
职称:医师
专长: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
&&已帮助用户:258527
指导意见: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宝宝是早产儿,有脑及心肌损害,呼吸衰竭、黄疸等,是比较严重的,治愈后遗留后遗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建议您积极配合医生为宝宝检查和治疗,注意给宝宝合理喂养,多喝水,勤换尿布,适当进行抚触,促进神经发育。
职称:医师
专长: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糜烂,痛经
&&已帮助用户:243497
指导意见:心衰的风险是很大的.也就是说.有可能你哪一天受刺激了.就会死.或许你可以跟正常人一样.好好的活一辈子.只是和正常人不同的是.你因受刺激死亡的机率要远大于正常人.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自己的平常心.不要大喜大悲.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尤其擅长擅长于妇科炎症、月经不调、不孕不育...
&&已帮助用户:85145
指导意见: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宝宝是早产儿,有脑及心肌损害,呼吸衰竭、黄疸等,是比较严重的,治愈后遗留后遗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建议您积极配合医生为宝宝检查和治疗,注意给宝宝合理喂养,多喝水,勤换尿布,适当进行抚触,促进神经发育。
职称:医师
专长:子宫肌瘤,不孕症,月经不调
&&已帮助用户:110722
指导意见:根据您的描述,宝宝是早产儿,有脑及心肌损害,呼吸衰竭、黄疸等,是比较严重的,治愈后遗留后遗症的可能性比较大。
建议您积极配合医生为宝宝检查和治疗,注意给宝宝合理喂养,多喝水,勤换尿布,适当进行抚触,促进神经发育。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肺部感染,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心病
&&已帮助用户:94074
指导意见: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宝宝是早产儿,有脑及心肌损害,呼吸衰竭、黄疸等,是比较严重的,治愈后遗留后遗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建议您积极配合医生为宝宝检查和治疗,注意给宝宝合理喂养,多喝水,勤换尿布,适当进行抚触,促进神经发育。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手足癣,传染性软疣,白驳风
&&已帮助用户:407770
指导意见:你好. 应该去大医院治疗的,不要放弃.生活上应该减少刺激性食物,忌油腻,忌腥荤,平时注意避免劳累,多食蔬菜水果,积极补充维生素C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中耳炎、鼻息肉、结膜炎
&&已帮助用户:628518
指导意见:你描述的这个情况可能是存在脑部的发育不良,脑发育不良的治疗一般也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一般也就是加强营养,
职称:医师
专长: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皮肤过敏疾病
&&已帮助用户:79860
指导意见: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宝宝是早产儿,有脑及心肌损害,呼吸衰竭、黄疸等,是比较严重的,治愈后遗留后遗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建议您积极配合医生为宝宝检查和治疗,注意给宝宝合理喂养,多喝水,勤换尿布,适当进行抚触,促进神经发育。
职称:医师
专长:慢性糜烂性胃炎,肝炎,习惯性便秘
&&已帮助用户:175784
指导意见:宝宝目前情况建议使用人工呼吸器,用多巴胺静脉滴注,要供给足够的葡萄糖以满足脑组织能量代谢需要。建议在医院进行监护,不要轻视的。
问小儿因出生时缺氧引起的脑软化灶可以治愈吗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外孕、宫颈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症、正常分娩、异常分娩、等。
&&已帮助用户:102161
病情分析:出生时缺氧,未治疗,小儿40天做脑CT时发现脑软化灶,一般3个月消失(吸收)
意见建议:
问脑软化灶是什么意思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25783
病情分析: 软化灶是脑部缺氧水肿引起脑组织液化变性形成坏死灶,需及时治疗;小量脑积水可任其自行吸收,如果积水量大,无法吸收,甚至影响颅内压,就要引流。做完引流4~5天后可行物理治疗
问早产儿脑损伤的症状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儿童保健,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湿疹等
&&已帮助用户:121356
指导意见:新生儿护理,首先要看婴儿的精神状态神志、体位食欲、大小便等。生后开始喂养时间:一般可于生后2~4小时开始喂糖水,试喂1~2次无呕吐者,6~8小时后再改喂奶液。
问新生儿脑软化灶能治好吗
专长:带状疱疹、痤疮、性病综合
&&已帮助用户:221687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宝宝是早产儿有脑及心肌损害呼吸衰竭、黄疸等是比较严重的治愈后遗留后遗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建议您积极配合医生为宝宝检查和治疗注意给宝宝合理喂养多喝水勤换尿布适当进行抚触促进神经发育
问什么是脑软化灶?能不可以治愈?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妇科人流,妇科炎症
&&已帮助用户:22066
脑软化灶,脑组织坏死超过一定时间后 就会形成软化灶 好比脑梗死 出血 外伤 过了急性期(一般一个月) 最后留在脑内的就是片状软化灶 这是一个永久的‘纪念’ 对人体不会有什么影响 所以不用特别处理
问脑中有软化灶怎么办?怎么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职称:医师
专长:内外妇儿精神病
&&已帮助用户:19827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情况考虑如果确定是脑软化灶,那么不需要治疗。在医学影像上来说,软化灶就是因脑血管疾病之后留下的痕迹。可以是脑血栓,也可以是脑出血之后恢复形成的,因此不需要治疗。意见建议:建议注意控制血压,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综合治疗。祝健康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各种莫名的病症都找上了门,严重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社会的进展,这种良性的作息
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人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很多
黄疸相关标签
黄疸(jaundice)是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的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左侧顶叶脑软化灶严重吗
提问时间: 23:27:43|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现在7岁,都挺正常。检查是左侧顶叶灶。我想问问,严重吗、怎么治疗。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52045收到了:
病情分析:考虑因为缺性脑病引起脑软化灶指导意见:软化灶一旦形成,做介入清除一般是不可能的.目前只是预防他脑软化进一步加重,如一些药物使用,降脂抗凝,有必要还要用2疗程神经苷脂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小儿脑软化灶和小儿脑瘫有什么区别
小儿脑软化灶和小儿脑瘫有什么区别
09-08-31 &匿名提问
软化灶就是原来的脑部受损组织死亡留下的,一般软化灶所在区域的功能丧失了,是不可逆的,如果没有临床症状是不用管它的!相反  脑瘫就严重得多了!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又称大脑性瘫痪、脑瘫。脑瘫是指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个月内,由于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而受到损害或损伤所引起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还常常并发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表现。基本与小儿脑瘫同义。病变常损伤锥体束和锥体外系。该病与脑缺氧、感染、外伤和出血有直接关系,如妊娠早期患风疹、带状疱疹或弓形虫病,妊娠中、晚期的严重感染、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理性难产等可致新生儿脑性瘫痪。[编辑本段]【病因】  致病的原因包括胎盘异常、胎位不正、宫内窘迫、早产、多胎、出生时窒息,以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感染、外伤、脑出血、脑部畸形等。  1)缺氧窒息:包括 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窒息、分娩时新生儿缺氧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  2)脑部受伤: 如分娩过程中婴儿脑部受伤, 新生儿颅脑受伤或脑部感染、脑血管意外 。  3)早产和胎儿发育不良:胎儿宫内感染,宫内生长缓慢 ,先天畸形。新生儿体重少于2500克,脑瘫可能性大大增加(脑瘫儿童中约有40%的体重低于2500克)  4)某些遗传病和新生儿核黄疸。  5)孕妇的原因:包括孕妇腹部外伤, 孕妇先兆流产、产前出血,妊娠毒血症以及胎盘原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还有孕妇的某些慢性疾病(高血压、肝炎、糖尿病、吸毒、药物过量等) 。[编辑本段]【脑瘫的临床分型】  由于脑瘫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各异,并随年龄增长而不同,因此.至今仍无统一的分类。2002年2月第一版全国七年制《神经病学》规划教材依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和体征,临床分为五种类型。  1、痉挛型脑性瘫痪 是最典型和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以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截瘫获四肢瘫痪。患儿行走、站立困难,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反射。常伴有语言及智能障碍。  2、肌张力不全型脑性瘫痪 多见于幼儿,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降低。不能站立行走,头颈不能抬起,运动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度过大,但腱反射活跃,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  3、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 多由核黄疸、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基底核损害而发病。患儿表现为面、舌、唇及躯干肢体的舞蹈样或徐动样动作。伴有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增高。  4、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 较为少见,是由于小脑发育不良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意向性震颤、构音障碍及运动发育迟缓。  5、混合型兼具上述各型某些特点。[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脑瘫的表现可以分为多个类型。  1.痉挛型小孩以四肢僵硬为主要表现。  2.手足徐动型 四肢和头部出现不自主的无意识动作,做有目的的动作时,全身不自主动作增多,如面部出现&挤眉弄眼&,说话及吞咽困难,常伴有流口水等。   3.共济失调型 以四肢肌肉无力、不能保持身体平衡、步态不稳、不能完成用手指指鼻等精细动作为特征。单纯性共济失调较少见。共济失调也可与手足徐动联系在一起。患儿常常无法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当站立时,为了维持站立姿势不得不进行频繁调整。学走路时间晚于正常儿童。当行走时为了获得较稳定的平衡,双脚左右距离较宽,步态蹒跚,方向性差。  下列症状有助于脑瘫的早期诊断:  (1)小儿出生不久常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或多哭、易激惹、易惊吓或反复出现肉跳。  (2)生后喂哺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  (3)动作不协调、不对称、随意运动很少。  (4)经常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和动作模式异常。  (5)运动发育迟滞。例如,3~4个月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4个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双手常握拳,不能将手伸入口中吸吮;6~7个月仍不能翻身和独坐片刻;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双腿屈曲不能负重,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编辑本段]【诊断】  1、询问有无上运动神经元发育不良或受损病史,如早产、难产、高热、脑缺血、脑缺氧、颅脑损伤、脑感染等。  2、检查有无痉挛性瘫痪、肌肉运动失调、肌张力增强、反射亢进、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共济失调及智力障碍。[编辑本段]【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脑瘫的患儿,还须经以下辅助检查:①智力测试;②脑电图检查;③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④影像学等检查确诊。[编辑本段]【治疗】  无特殊治疗方法,除癫痫发作时用药物控制以外,其余症状多为对症处理。应早期实行智力、心理的教育和训练。  1、宜采用综合性治疗,包括智力和语言训练,理疗、体疗、针灸、按摩、支架及石膏矫形。   2、矫形手术仅适用于痉挛型、智力尚可、年龄在5岁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手术目的是减少痉挛、改善肌力平衡、矫正畸形、稳定关节。手术方法可分4类:①后根神经切断术;②神经切断术:支配痉挛肌肉的神经分支切断术;③肌腱手术;④骨关节手术。  中医治疗   1、脑性瘫痪的拔罐疗法:取肩井、曲池、肾俞、环跳、承山,两侧交替,隔日一次,每次拔3~5分钟。10次为一疗程,疗程中间休息3~5天。   2、脑性瘫痪的辨病论治  专病专方  1.脑瘫灵 适用于各型脑瘫患儿。由党参、丹参、黄芪、赤白芍、厚朴、当归、枸杞子、杜仲、猪脊髓、兔脑髓、川芎、三七粉、羊胫骨组成,经煎取汁浓缩干燥而成。成人和≥12岁的儿童每次服1包(10g),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3岁而&12岁的患儿每次半包,每日3次;&3岁者每次1/3包,每日3次。并随证加服其他相应药物。共治疗46例脑瘫患儿,痊愈6例,显效15例,好转23例,无效2例。(雷正荣.脑瘫灵的临床观察运用.中国中医急症,1997&1&:18)  2.治五迟方 鹿角、党参、牛膝各6g,枸杞子、熟地黄、茯苓、当归、白芍、山药、菟丝子各10g,水煎服,每日l剂。  3.行迟散 干生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辣桂、白茯苓、防风、当归、川芎、牛膝等份研末,每服4.5g,以粥调饮,次入好酒数滴再调,食前服,每日2次。  4.补天益气养阴安神散 龟甲胶、炒枣仁、麦冬各30g,鹿角胶、枸杞子、山萸肉、当归、五味子、盐炒黄柏、菖蒲、土茯苓、炒白术各20g。将上药轻焙干,共研细末,3~5岁者每服3~5g,6~lO岁者每服6g,日服2次,白开水冲服。   治疗脑瘫的偏方  1. 治五迟方:   鹿角、党参、牛膝各6g,枸杞子、熟地黄、茯苓、当归、白芍、山药、菟丝子各10g,水煎服,每日l剂。   2. 补天益气养阴安神散:   龟甲胶、炒枣仁、麦冬各30g,鹿角胶、枸杞子、山萸肉、当归、五味子、盐炒黄柏、菖蒲、土茯苓、炒白术各20g。将上药轻焙干,共研细末,3~5岁者每服3~5g,6~lO岁者每服6g,日服2次,白开水冲服。   3. 行迟散:   干生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辣桂、白茯苓、防风、当归、川芎、牛膝等份研末,每服4.5g,以粥调饮,次入好酒数滴再调,食前服,每日2次。  ★★ 点穴疗法与推拿治疗 ★★  (此节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资助研究课题。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吴夏勃主任医师)  中医传统手法治疗筋伤疾病有悠久的历史。我们运用点穴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有活血化瘀、平肝熄风、健脾益气、调和阴阳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血运,松解软组织粘连,缓解肌肉挛缩,纠正软组织挛缩引起的肢体畸形,改善肢体活动功能。对促进脑性瘫痪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防止肢体畸形的出现和加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点穴疗法是在病人身体特定部位上施行点、按、叩、掐、拍的一种方法,操作上可分为整体点穴和区域治疗,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周五次,40次为一疗程。  点穴疗法的操作规范:  (一)整体点穴:包括头颈部点穴、躯干部点穴和四肢点穴,共治疗10分钟。  1、头颈部点穴:点按、叩击百会、印堂、四白、阳白、丝竹空、睛明、迎香、廉泉、承浆、天柱、脑府、风府、风池、率谷、垂根(武功穴,位于耳垂根部)、完骨、大椎等穴,沿督脉、太阳、阳明、三焦经走向点叩头颈部经脉,同时叩击头部运动区、感觉区,有醒脑、解痉、活血、止涎作用。  2、躯干部点穴:点压肩井、膈俞、腰眼、关元俞等穴位,沿督脉、膀胱经走向点叩经脉,点压华佗夹脊穴,点拨骶棘肌,有活血通络作用,对加强腰背肌肉力量、改善坐姿、调节平衡有积极意义。  3、四肢点穴:分别在四肢沿三阴经、三阳经循经点穴,重点点叩经过痉挛肌群的经络和穴位。同时结合掐法刺激指关节(武功穴)、指甲根(武功穴)、十二井等穴位,有活血通络、解痉熄风作用。  (二)区域点穴:包括局部点穴和矫形手法,共治疗10~20分钟。主要是针对肌肉痉挛引起的关节挛缩(畸形)的治疗。  1、局部点穴主要点叩、按压受累肌肉、关节部的穴位,注重肌肉起止点、肌腹、肌腹与肌腱移行处、肌间隔以及周围神经的走向和分布区域,刺激力度可稍重,指力要垂直、深透,以患者有痛感为度。  2、矫形手法是指在点穴治疗的同时,间断结合扳法、拨法、推法等手法。扳法是反向用力牵拉挛缩的关节,缓慢牵拉痉挛肌肉(肌群),注意动作要和缓,以令肌肉不致反射性痉挛为妥。拨法是在肌肉放松状态下和扳法牵紧时,用手指弹拨肌肉的起止点、肌腹以及肌腹与肌腱移行处的方法。推法则是顺肌肉、经络走向推捋的一种方法。矫形手法操作的要点示范(以右侧为例):  (1)肩关节内收挛缩畸形。被动外展肩关节,同时点揉、弹拨胸大肌、背阔肌,点击三角肌等。  (2)肩关节后伸挛缩畸形。被动前屈、外旋肩关节,同时点揉、弹拨背阔肌、大圆肌等。  (3)肘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被动伸直肘关节,弹拨肱二头肌、肱肌,点击肱三头肌。  (4)前臂旋前畸形。医生左手托拿患孩右肘部,拇指点扣曲池,右手拿住尺桡骨远端,拇指置于桡骨背侧,两手相对用力,令患孩右前臂被动旋后。同时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扣,弹拨旋前圆肌,右手则适当弹拨旋前方肌。  (5)腕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被动伸腕,用扳法矫正。  (6)拇指内收、屈曲挛缩畸形。医生右手抓住患者右手2~4指,左手则抓住其拇指,令其拇指被动伸直、外展、背伸,并做患腕背伸和前臂旋后活动。  (7)手指屈曲挛缩畸形。医生右手抓住患者右手2~4指,左手则抓住其左掌部,令手指被动伸直、过伸。  (8)髋关节内收挛缩畸形。做蛙式试验动作,屈髋90&,令双膝被动分开,并弹拨股内收肌群。  (9)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仰卧位按压膝前,俯卧位则按压骶髂部,令髋关节后伸,并点拨髂腰肌下部。  (10)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仰卧位按压膝前,俯卧位则压按骶髂部及足踝部,令膝关节伸直。  (11)马蹄足畸形。用整足法:患者仰卧,医生立其右侧,先做踝关节被动背伸牵拉,弹拨、推捋小腿三头肌,然后令右足放平,医生右掌托前足部,左手掌根置足弓高处下压,右手同时向远端牵抬,可闻响声。  (12)踝关节内翻挛缩畸形。用扳法令踝关节被动背伸、外翻,弹拨胫后肌。  (三)放松手法:充分放松,轻手法刺激肌肉,包括推捋、捻搓、拍揉等法2分钟。  (四)特殊症状的治疗:流口水、言语不利者,点压、揉按承浆、廉泉、迎香穴各4次,拇食指相对,按摩喉结、舌骨及舌骨上方的小肌肉各15次。流口水者加点垂根穴,言语不利者加点哑门穴。  (五)平衡肌力:除针对痉挛肌肉直接治疗外,还要注意其相应拮抗肌群的刺激治疗。  (六)功能锻炼:针对患儿功能障碍情况,制定相关的锻炼方法,并让家长掌握、配合练习。主要是练习伸手上举、拿东西、用手持物、吃饭、穿衣、挤纽扣,以及下肢伸直位足跟落地站立、行走等功能。  (七)外固定的运用:对严重的肌肉痉挛导致的关节挛缩畸形者,如严重的马蹄足畸形、膝关节屈曲挛缩等可结合采用石膏托外固定的方法协助矫正。  (八)关键技术环节  1、选穴:  (1)根据被累及的肢体,采用局部选穴、循经选穴的原则选取穴位;  (2)结合头部相应的运动区、感觉区点穴;  (3)根据四肢神经干走向选取穴位;  (4)根据肌肉走向选取穴位;  (5)关节周围、肌肉起止点附近、肌腹与肌腱移行处附近的穴位比较敏感,可作为重点穴位。  2、操作:  (1)对挛缩的肌肉(肌群),点穴刺激力度可稍重(即泻法),指力要垂直、深透,以患者有痛感为度。同时点击其拮抗肌群,力度轻重结合,以轻为主,以重为辅(即补法)。  (2)对痉挛型脑瘫做局部点穴时,间断结合扳法、拨法、推法等矫形手法。  (九)注意事项  全面仔细检查,明确导致功能障碍的受累肌群及所属经络,操作上要有的放矢。治疗力度要适中,应根据患儿大小及操作部位合理掌握,操作要和缓,严禁粗暴,以免造成肌肉、韧带或神经血管损伤,甚至出现撕脱性骨折或骨干骨折。治疗前医生要剪掉过长的指甲, 避免患儿皮肤受伤。  (十)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皮下瘀斑与肌肉血肿。如果患者有出血性倾向,或医生点穴力度过大,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损伤,往往在第二天比较明显。一旦出现,应停止治疗,局部可不做处理。如属医生点穴力度过大者,观察数天,待反应消退后仍可以继续治疗,但要注意控制力度。  2、皮肤擦伤。如果医生指甲过长,就可能伤及皮肤。另外治疗中,患儿躁动也是导致皮肤擦伤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应停止治疗,局部根据伤情酌情做清创、包扎或药物外用。  3、肌肉撕裂、韧带损伤与撕脱性骨折。如果矫形手法操作过急、范围过大,就可能引起肌肉反射性痉挛,导致肌肉撕裂、韧带损伤,甚至出现撕脱性骨折。一旦出现,应停止治疗。必要时进一步拍片检查、治疗。[编辑本段]【预防】  1、首先是孩子出生前:  (1)孕妇要积极进行早期产前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止胎儿发生先天性疾病;  (2)应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能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  (3)预防流感、风疹等病毒感染,不接触猫、狗等;  (4)避免与放射线等有害、有毒物质接触及频繁的B超检查。  2、胎儿出生时,即分娩过程中。因分娩引起的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是造成小儿脑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应预防早产、难产。医护人员应认真细致地处理好分娩的各个环节,做好难产胎儿的各项处理。  3、胎儿出生后一个月内要加强护理、合理喂养,预防颅内感染、脑外伤等。  4、有下列情况的孕妇应尽早做产前检查:  (1)大龄孕妇(35岁以上)或男方50岁以上;  (2)近亲结婚;  (3)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史;  (4)孕妇智力低下或双方近亲有癫痫、脑瘫及其它遗传病史。如果怀孕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应尽早终止妊娠。[编辑本段]【脑瘫的心理护理】  (1)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定专人进行护理,只有互相信任和尊重,患儿才能真实而详细地反映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护理人员可采用交谈、问答及特定、有效的量表或问卷,对患儿及其亲属进行心理测试,以了解患儿及其亲属的心理、行为问题所在,根据患儿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多与患儿交流沟通,鼓励患儿多与他人交往,不要理会社会上对脑瘫患者的误解及歧视,消除恐惧心理,锻炼社交能力,教育患儿通过锻炼照样可以自食其力,长大后要做一个身残志坚的人。  (4)指导家长帮助患儿克服依赖心理,不要什么事都替患儿去做,能自己做的尽量让患儿自己去做,培养其独立意识,使其生活能够自理,减轻家长负担。  (5)与患儿交流要耐心、细心、语调轻柔、语速放慢、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及耐心、充分地倾听,尽量解答患儿提出的问题。  (6)多安慰和鼓励患儿,少批评,患儿有了某些进步,护士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7)协助家长正确地教育和引导患儿,尽量克服心理障碍,使患儿的身心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8)指导家长多与患儿交流、沟通,告诉家长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长期乃至终生的过程,光靠训练人员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家长的帮助在脑瘫患儿的康复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认知功能差的患儿一定要指导家长配合训练人员在业余时间对患儿进行教育和训练,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辑本段]脑瘫的特色疗法  脑瘫的特色治疗多为微创组合式矫形手术,是由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纤维外科领域经验丰富的权威课题组共同攻关而提出的先进技术。它是一种采用运筹学原理,一次性完成的多肢体、多部位的矫治手术,多分为以下几种:  1.开创法:一次性完成多肢体、多部位的手术,使患肢的多个畸形部位得到矫正。术后肢体功能的协调性、整体性、灵活性大大增强。  2.康复疗法:术后整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一般术后一周即可见明显效果。节省了以往多次手术的治疗过程,大大减轻了患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3.非手术环卫疗法:非手术部位也可得到矫正。肢体畸形消失后,其他部位的痉挛肌肉如眼肌、舌肌等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所以斜视和语言障碍也随之会得到改善或消失。  4.交错纠正法: 纠正相反神经支配造成的紊乱,建立正确支配途径,改善神经支配功能,使神经、肌肉、关节活动协调。  5.整合微创法:通过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上海西郊骨科医院采用增加脑供血供氧量,全面修复受损脑神经细胞,促进脑发育,改善脑萎缩,使流涎、语言不清、多动、智力低下等症状得到改善。[编辑本段]小儿脑瘫的翻身锻炼  小儿脑瘫尤其是重症患儿因为没有较好的头部控制功能,加上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想翻身时躯干没有旋转,故需对脑瘫患儿进行翻身训练。   (1)针对小儿脑瘫不能翻身的障碍原因,首先要进行头部控制能力训练和对称性姿势保持训练,头部控制能力的训练如前所述,对称性姿势保持是要使头保持中立位,双上肢自由姿势具体可以参见正确的抱姿、卧姿。这两种训练是翻身的基础。   (2)翻身训练有很多种方法,这里介绍几种:   ①逗引翻身法:先让患儿侧卧,叫他自己翻成仰卧,然后再叫他向侧面翻身。以后用发声玩具逗引,使其追逐再仰卧。同样的方法再向对侧逗引,在完成时给予夸奖,如图4.59。   ②上肢帮助翻身法:让患儿俯卧,先使患儿脸转向要翻身的方向,使其后头侧手臂向头上抬举,屈曲下肢,同时拉推骨盆,使其向仰卧方向翻动,或用玩具引逗患儿从俯卧位向仰卧位来翻。注意尽量让患儿自己来做,必要时给予扶持。注意两侧要平均翻动。   ③下肢帮助翻身法:让患儿仰卧,屈曲单侧的髋和膝带动骨盆,充分倾斜股骨来使身体扭转翻动,并慢慢减少协助使患儿自己完成动作。患儿仰卧位,持两膝,屈曲一侧的腿扭转向侧方,回转骨盆成为半侧位。反过来再回复到仰卧位后,再屈曲对侧腿,带动骨盆向对侧翻转如图4.60、图   ④手足动作分离翻身法:让患儿仰卧,然后慢慢地拉起,使头随之抬起,但切不可突然拉拽。也可以用声音或玩具引逗,使其向左前方或右前方慢慢倾斜,以达到身体整体的转动。其次,再训练手脚分离动作,即仰卧位固定肩部来扭转腰下部,或固定下肢来扭转肩部,一直训练到患儿能控制躯干为止。   ⑤浴巾帮助翻身法:在平台铺上大浴巾,让患儿挺直仰卧,然后提动浴巾的一端,向侧方向滚动,使其成为俯卧位。也可以使患儿扭转上半身,伸手去抓玩具,一点点逐渐扭转腰部,达到完全翻身。再用玩具逗引向另一侧,连续做翻身动作。  如何正视脑瘫?  (1)正视问题,面对现实,坚持科学治疗;  (2)对患儿要有耐心,有爱心,有康复信心;  (3)对患儿不过分保护,不怜悯、不放弃、不恐吓、不与其他孩子相比,鼓励参加游戏和活动。[编辑本段]儿童脑瘫治疗误区  误区一:有的家长虽然发现孩子在半岁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吃奶差、过于安静,以及受惊吓时出现身体打挺等现象,但只是简单地认为孩子年龄小,身体弱,是不是感冒了?是不是消化不好?是不是传染其他疾病了?  误区二:早产儿的家长见到孩子翻身、趴卧、坐、立、走等运动发育落后于其他的正常同龄儿时,往往会简单地认为是早产原因造成的,孩子会随着自然生长发育慢慢地恢复,常常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  误区三:家长发现小儿在运动中出现不正常的姿势时,常常以为是孩子骨骼与肌肉出现了问题,而贻误了就诊时机。  误区四:一旦经过医生确诊孩子为脑性瘫痪时,家长往往最先采取的态度是盲目地四处求医,盼望通过常规的“打针、吃药”来解除患儿的运动功能不良状态。[编辑本段]小儿患脑瘫有先兆  [1]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视听觉、进食、吞咽、言语、行为等多种障碍,会严重影响儿童的一生。  脑瘫患儿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如果超过五岁,治疗效果就不太好了。有几种通俗易学且又有可靠效果的方法可以用来观察并判断孩子有无小儿脑瘫的征兆:  1.睡眠时间过长或不睡觉。  2.哭时没有声音或哭声低沉、发直。  3.吞咽不好。  4.运动时手脚不协调,偏侧运动较多。  5.撒尿时把不开双腿。  6.三个月还不能抬头,六个月还不能翻身,八个月还不会坐。  7.眼神与父母没有交流,并且经常惊厥。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现象一定要注意了,尽快到正规医院或专科去检查,确诊后就要及时治疗。  脑瘫姿势异常表现:  有的患儿静卧时即表现明显的异常姿势,有的患儿则在运动时表现出明显的姿势异常。静止时姿势异常包括紧张性颈反射姿势、角弓反张姿势、偏瘫姿势等;运动时姿势异常包括   舞蹈样手足徐动及扭转痉挛、痉挛性截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等。  1.紧张性颈反射姿势  是头部位置变动时,影响四肢肌张力、眼位的变化。分为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与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在新生儿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2~3个月呈优势,以后受上位中枢的控制而逐渐消失,若生后3个月仍然持续存在则为异常;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出生后6个月仍存在则为异常。  2.偏瘫姿势  患儿常表现为一侧肢体运动,而另一侧肢体的废用,左右肢体有明显的不对称。  3.角弓反张姿势  患儿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头背屈。  4.舞蹈样手足徐动姿势  患儿表现为不自主的动作,其运动常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动的形式,不间断地出现。运动外观显的持续而松散,幅度大而无法控制。  5.共济失调步态  患儿呈醉汉步态,他们常不能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当站立时为维持站立姿势,必须不停地进行调节。  6.其他  2个月以后的小儿仍有手紧握拳现象,患儿上肢内旋位,双下肢呈硬性伸展、交叉,尖足位。有的患儿安静时无明显的姿势异常,而当检查者突然扶患儿腋下,使其足底着床时,可见患儿下肢内收、交叉,同时双上肢内收、内旋。超过6个月的小儿仍不能呈现正常的坐位姿势,而表现出特殊的异常坐位姿势,如前倾坐位、后倾坐位等。  脑瘫儿童语言障碍   约70~80%的脑瘫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他们在呼吸、共鸣、言语和大脑综合等方面都受大脑损伤的影响,不能正确控制言语所需要的运动,致使说话的速度过快、过慢,或者不准确、不流畅,甚至失语。脑瘫儿童的语言障碍多属于构音异常,表现因肌控制失调,造成构音器官衰弱、迟钝、不协调。这种情况被称作为呐吃(dysphasia)。  痉挛型儿童的典型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抵抗肌不能互相协调收缩。当患儿说话时,面部、口腔部及舌部肌肉的痉挛往往导致构音异常。  徐动型儿童的构音动作有时缓慢并且费力,而有时则快而无规则,不自主的头部和发音器官的运动与发音所需要的运动矛盾,发音器官在发声时相互碰撞部位不完全、不准确,舌尖上提困难。  共济失调型儿童,则由于肌肉收缩力量不够,造成言语不清。   脑瘫失调型表现[1]   脑瘫失调型是由于损伤小脑,脑干损害,失去平衡功能的病型。不但肌张力低下,而且肌收缩的调节也不准确,从而不能完成正确的动作。手和头部可看到轻度摇颤(震颤)。多数用拐杖可以行走,但不能调节步伐,当迈大步走时有失去平衡倾向。所以像醉酒人走路一样,摇摇晃晃容易跌倒。重病者不仅步行时常摔倒,坐位时亦不稳定,上肢功能障碍明显。轻、中症病儿常伴有智能障碍。语言以缺少抑扬声调,而且徐缓为特征。眼球震颤极为常见,可伴有先天性白内障,触觉、知觉异常,肌张力常低下。   发现脑瘫关健是在零岁   脑瘫是孩子出生前、或出生时、出生后因感染发生的一种非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重者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与视觉障碍,行为异常。早发现、早治疗对脑瘫患者今后的生活自理有极大帮助。   如何早期发现?  出生后第一个月:若婴儿仰卧时双下肢僵直,被动屈曲和外展困难,头颈伸直,肩臂回缩,双臂外展……这些都提示家长注意脑瘫。大多数脑瘫婴儿在新生儿期并不出现痉挛的体征,而以不同程度的肌张力低下为多。  3个月以后:如果小孩两手握拳,拇指紧握在手掌中时,一只手能张开而另一只手则紧握,同时俯卧位时表现为抬头困难,这些都能提示注意脑性瘫痪存在。6个月以内是认识脑性瘫痪最困难的时期,若有迹象,应速找专科医生检查。  7、8个月以后:不会爬,不会坐,这是脑性瘫患儿最常见的症状。  1岁时:小儿如果常用一只手去拿东西,而且表现不对称自主运动,这提示有脑瘫表现。[2][编辑本段]小儿脑瘫肌张力测定方法  [3]   脑瘫患儿的运动障碍是由于大脑损伤后肌肉不协调收缩所引起,因此,一般不宜作肌力测定。而采用肌张力的测定。通过肌张力测定可以了解肌肉不协调收缩的失控程度。   测定方法如下:  (1) 抱  通过抱起婴儿的手感,可以初步了解患儿肌张力的情况。肌张力低下的患儿,抱起时会感到困难,有下沉的感觉,患儿易从测试者手中滑下。而痉挛的婴儿,抱起时会有强直感和抵抗感。  (2)姿势观察  超过3个月的正常婴儿,如把他放置于仰卧位,他会自然躺着,并不断地对抗重力进行运动,自如地保持一定体位和姿势。而肌张力低下的软瘫患儿,如被放置于仰卧位,上下肢常屈曲、外展,缺乏主动运动。肌张力亢进的痉挛患儿,若被放置于仰卧位,往往出现不对称的异常姿势,主动运动少,动作显得刻板。肌张力越高,主动运动就越少。原始反射就越强烈,姿势异常越严重。  (3) 触摸  测试者可以通过用手触摸患儿上肢及下肢的肌肉(上肢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下肢的腓肠肌、股四头肌),来感受肌肉组织的紧张度。若患儿肌张力低下,那么手感柔软、松弛,对手指的按压较少有抵抗。若肌张力正常,触摸时手感柔软适中,结实而富有弹性。若肌张力高,则手感紧张,对手指的按压有比较强的抵抗。  (4)被动运动  测试者对肢体作被动屈伸运动,若肌张力低下,则会感到沉重,无抵抗力,肢体无自我控制能力。若肌张力高,测试者则会感到明显的抵抗,而且这种抵抗力往往在运动开始时大于运动结束时。肌张力正常的肢体在作被动运动时,既可作出抵抗,又可作出协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测试者手感既不像低肌张力的肢体那样沉重,也不像高肌胀力肢体那样有很大的抵抗力。  孕妇要定期做脑瘫检查:  生命始于受精卵细胞,一个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发育为正常胎儿并娩出,需要母体和胎儿各方面的协调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母体还是胎儿出现异常,都可能影响妊娠的正常进行。孕妇应该了解孕期常见的异常情况,一旦发生,立即就医。   孕期间出现腹痛、阴道流血,可能是流产、葡萄胎、异位妊娠的表现,如果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孕、胎儿存活,则应绝对卧床休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保胎治疗。妊娠晚期的阴道出血,如果量少,是临产先兆;如果量较多,则应注意有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坚持定期产前检查。月经规则的已婚妇女,月经过期10日或以上,即应到正规医院或专门的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检查,确诊怀孕后建立围产保健手册,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早孕期检查无异常的孕妇应于妊娠20周起进行产前系列检查。于妊娠20至36周期间每四周检查一次,自妊娠36周每周检查一次。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的孕妇,应遵医嘱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产前检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算孕龄及预产期。正常推算预产期、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预防早产和过期妊娠对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月经规则,周期为28天的孕妇,末次月经月份减3加9,日数加7即为预产期。因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日,故月经规则、周期较长的孕妇,预产期向后推的天数与平时月经推迟的天数是相同的。产前检查时孕妇应向医生提供准确的月经周期及末次月经日期。如果平时月经不规则或忘记了末次月经时间且没有进行定期的产前检查,则可根据早孕反应出现的时间、开始自觉胎动时间、首次确诊早孕时间估计大概的预产期,孕妇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这些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儿颅骨软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