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头上还有三根犟筋 有这个俗语吗?完整版微信不记得密码怎么办了,反正是说谁头上三根犟筋来着

“老犟筋”不“犟”了_网易新闻
“老犟筋”不“犟”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老犟筋”不“犟”了)
季丰成“今天我听了他们的种烟经验介绍,才真算是心服囗服了。”日前,参加社旗县尧良镇政府召开的烟叶生产表先会的卢长才,听了别人科学种烟先进经验的介绍,知道了自己种烟效益低下的原因后惭愧地说:“明年我一定要相信科学,听从技术指导,再也不当‘老犟筋’了。”
今年50岁的卢长才,家住社旗县尧良镇曹庄村,已种过20多年烟叶的他,过去因种烟很是风光过一阵子,不仅多次参加县、乡镇烟叶生产表先会,还获得过自行车、电视机、拖拉机、水泵等奖励,由于种烟肯吃苦,又勤奋有技术,他还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种烟“土专家”、“田秀才。”
可是近两三年来,卢长才种烟效益一年不如一年,技术也落伍了,但他仍不服气,别人劝他要按县烟草分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去做,可他就是不听,认准过去的老经验、老办法去种烟,结果种烟效益一直下滑,年年吃亏。
由于卢长才性格固执又不善言谈,平时又不愿与人交流,加上前些年他种烟很有一套经验,只要是他认准的事,别人咋说他也不听,所以在当地他也是出了名的“老犟筋”,想让他服软太难。
为了让种烟的老先进不掉队,社旗县尧良镇在召开2015年烟叶生产总结表先会时,组织老烟农、种烟大户、效益低户全部参加,并让种烟效益高的烟农介绍先进做法,相互传授经验,促进共同种烟致富,结果这次烟叶生产表先会不但达到了传经送宝的效果,还真的让“老犟筋”卢长才也彻底醒悟了。
“以前我也对测土配方施肥不相信,前些年我按老办法施肥,亩产也达到过120多公斤,可随着烟叶品质要求的提高,光有产量没有品质也不行,不但要烟叶产量,更要多生产优质上等烟,就必须科学施肥,优质上等烟多了才有高效益。所以,我去年按烟站技术员送来的测土配方施肥卡施肥,先在冬耕时施足农家肥和饼肥后,按氮磷钾比例1∶2∶3的标准,在起垄时一次性将肥料施到位,随后在旺长期追施少部分的钾肥,使烟叶产量一下子提高了30多公斤,上等烟比例达到百分之五十多,亩效益净增600多元。”董岗村烟农董金甫介绍了他科学施肥的经验。
董金甫话音刚落,主持表先经验交流会的镇人大主席封亚楠说:“种烟光凭老经验不行了,必须得相信科学,金甫的实践说明了不信配方施肥是要吃亏的。下面请邱庄村烟农郑长春介绍他科学炕烟的做法。”
郑长春说:“种是金,管是银,炕烟是个聚宝盆。我在炕烟上特别操心,严格按技术员指导的要求操作,去年炕烟我采取低温慢烤的方法,在烟叶变黄阶段加强保温,保持干球35摄氏度至37摄氏度,干湿球温度差1摄氏度时,大胆提高变黄程度,转火慢升温,在炕房温度达48摄氏度到49摄氏度时,延长变黄阶段时间,通过改善变黄慢烤来提高黄烟率,不出现炕坏或炕青烟,提高了种烟的效益。我主要是按烟站技术员培训指导的标准去做,相信科学能炕出优质烟。去年我种了80多亩烟,平均中上等烟比例达到百分之八十六七,简单说就这些。”
封主席说:“长才啊,你过去是咱镇种烟的老先进,你现在都有哪些种烟诀窍,今儿也说说。”
卢长才惭愧地说:“别让我再丢人了,过去中不等于现在中。这几年我老观念没变,就是不相信科学,谁劝我也没劝到心里,结果种烟吃了大亏,比比人家一亩烟收入三四千,我才两千多,真丢人!这都是我‘犟’的后果,以后我坚决不当‘老犟筋’了。”
卢长才的话音一落,整个会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本文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不记得密码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