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类是否都可用青霉素皮试阳性

青霉素皮试阳性了 还能继续用头孢吗?
我的图书馆
青霉素皮试阳性了 还能继续用头孢吗?
临床上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于一感染患者,青霉素皮试阳性,可不可以选择头孢类药物呢?相信有不少人会想青霉素和头孢类之间存在交叉过敏,既然青霉素皮试阳性,那么头孢肯定也是不能用的。那到底能不能用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觉得首先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青霉素皮试阳性是不是就是青霉素过敏呢?人卫版护理学中曾提到「只要有皮试阳性,就需要记录药物过敏史」。这样看来,青霉素皮试阳性就可以理解为青霉素过敏。然而,临床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简单,首先皮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护士操作、患者皮肤本身问题、疾病状态等等,这导致临床上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青霉素皮试阳性的患者也并不一定会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因此,仅仅是根据患者青霉素皮试阳性,就否定头孢菌素这一大类高效、低毒的药物,好像有点不合理。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如果患者皮试不存在假阳性的问题,一个青霉素过敏的患者,能不能选择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讨论一下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为什么会引起过敏反应?他们的过敏反应的机制是怎样的?
青霉素——过不过敏看「开环」 青霉素属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 β-内酰胺环和噻唑环组成基本结构(图 1 中 1-7 号原子构成的),不同的侧链结构(R)形成不同药物。青霉素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在生产过程中其降解产物与蛋白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刺激机体引起过敏反应。图 1. 青霉素结构
图 2. 主要抗原决定簇长期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的 β-内酰胺环不稳定,开环后形成青霉噻唑,与蛋白质多肽结合,生成青霉噻唑蛋白(图 2)是主要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表面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结构)。简而言之,临床上约 95% 的青霉素过敏是由青霉噻唑蛋白引起的,即图 2 结构。因为 β-内酰胺环为青霉素的基本结构,所以青霉素类之间存在较高的交叉过敏反应。其他 5% 的过敏可能由其他位点引起。然而对于某一个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其过敏究竟是由哪个位点引起,目前主要停留在实验室研究,并未用于临床。
头孢菌素——想要「开环」不容易 头孢菌素按分类也属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基本结构包括 β-内酰胺环和噻嗪环(图 3)。图 3. 头孢菌素基本结构我们可以比较一下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结构差别,二者基本结构前者是六元环,后者是七元环;从电子共轭等等复杂的药物化学角度分析,头孢菌素类比青霉素类稳定,β-内酰胺环不易开环。既然头孢菌素的 β-内酰胺环不易开环,引起这类药物过敏的主要抗原决定簇就和青霉素类有区别,研究表明头孢菌素类主要抗原决定簇为 R1 取代基侧链。因此,头孢菌素类药物之间,头孢菌素与青霉素之间是否会发生交叉过敏,取决于是否有相同的或相似的酰胺侧链。总结一下就是,青霉素 95% 抗原决定簇为 β-内酰胺环开环后与蛋白结合形成的青霉噻唑抗原决定簇(图 2);而头孢菌素类的主要抗原决定簇为 R1 侧链(图 3)。二者之间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机制存在着差别。对于次要抗原决定簇虽然所占比例少,但也是不能忽略的。因此,从理论上来说,青霉素过敏者,不一定不能使用头孢类药物;青霉素不过敏者,使用头孢类药物也不一定安全。所以用青霉素的皮试结果指导头孢菌素药物的应用是不合理的。
青霉素皮试阳性了 头孢怎么用? 既然这样,对于这样的患者,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头孢菌素了呢?答案肯定是不可以的。从发生过敏反应的机制来讲,二者交叉过敏的几率虽然低,但仍然也是存在的。从法律角度讲,多种头孢菌素的说明书中也都有这样的说明:「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有过敏既往史者慎用」;「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本品时,应根据病人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对青霉素有过敏史者,在病情需要时可考虑应用头孢菌素类,但对青霉素有严重过敏史者则应慎用,并做好一切抢救措施。对青霉素有过敏性休克者,应避免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而至于在换用头孢菌素之前,还是否需要皮试?需要用什么做皮试?这个问题也有很多讨论。个人观点,结合自己医院的规定,最好还是用所选头孢菌素原液做皮试(关于头孢类抗生素皮试的问题的讨论),且一定要严密观察,同时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以备急救,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64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关于临床进行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的规定
下载积分:1800
内容提示:关于临床进行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的规定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01|
上传日期: 11:25:5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于临床进行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原创】请教头孢类抗生素的标准皮试方法
各位老师:
我帮我们护理长咨询一下,目前使用的头孢类抗生素的皮试方法?谢谢大家,顺祝大家周末愉快!(一)剂量少于3g/支的,能用8ml生理盐水溶解的药物1 化8ml生理盐水进去溶解后,再用10ml注射器抽取测量药物总量,再加入生理盐水至总量10ml(计算 :第一次抽取的量为0.3/该药物以g为单位的总剂量。如1g的药物,第一次抽取0.3/1=0.3ml,1.5g/支的药物,第一次抽取量为0.3/1.5=0.2ml)2 取上液第一次抽取的量加到1ml3 取上液0.1ml ,加到1ml4取上液0.1ml ,加到1ml,即可做皮试(二)药物大于3g/支(比如特治星)能用少于25ml的生理盐水溶解的药物1 化25ml生理盐水溶解后,用30ml注射器测量药物总量,加生理盐水至30ml计算方法:第一次抽取的量为0.3/三分之一该药物以g为单位的总剂量。如4.5g的药物,第一次抽取的量为0.3/1.5=0.2ml其余步骤同上。Happy weekend to you too!以前我们医院 对于这种药不做皮试的,谢谢!原则上头孢菌素与氨基糖苷类一样,不需要皮试,药典上无皮试要求,而且皮试阳性与过敏的发生无相关性,与青霉素类不同。bonesos wrote:每个医院用药都不一样,您所说的那些药我们很少用,而我们科(呼吸科)又是用抗生素最多的,大于3g/支的药物目前只有优普酮(4g/支),要装30ml太困难了,大概只能装15ml。医院也给我们了一个标准,但太不现实了,按照他的规定,根本就化不了。你只要按照皮试液的剂量来换算就可以了,不必拘泥于第一次化多少。第一次化得少了10倍,可以多一个从0.1加到1ml的步骤,第一次化得少了5倍,可以多一个从0.2加到1ml的步骤第一次化得少了1倍,可以多一个从0.5加到1ml的步骤计算最后的剂量符合要求就可以了原来楼主不是护士,还是请你们护士长自己算吧。或是请你们护士长找本基础护理教科书,那上面有。这个化法的最后皮试液浓度就是30微克结果相同,只是化法跟以前的传统化法不同。以1g/支为例,以前的化法是只化2ml进去,抽0.1ml,然后再三抽两推,2ml化药,药物较难溶解第三版的护理大专教材上有相应的规范头孢类抗生素目前只有舒普深和铃兰欣(头孢派酮)必须做青霉素皮试,因为舒普深的说明书上明确写着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铃兰欣是国产的头孢派酮,所以也要做青霉素皮试。而其他头孢类抗生素不用作皮试,楼主的观念已经有些过时。我们医院从来不做皮试,药剂科讲课也提到头孢类不属于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况且头孢类其他药物说明书中写着青霉素过敏者慎用,并不是不能用。可是有对头孢类的药物过敏的病人,我们临床上就遇到过,以前我们医院对头孢也不做敏试的,就是发生过过敏反应近几年才要求所有头孢都要做敏试。毕竟现在是什么社会现状啊,广大医务人员都处在风口浪尖上,还是小心为妙就如头孢类0.5克的来说:1.取5ml稀释2.取上液0.1ml,稀释到1ml3.再取0.1ml,稀释到1ml4.再取0.1ml,稀释到1ml5,取0.6ml,稀释到1ml即可.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456 height=429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e.jpg (456 X 429)" border=0 align=absmiddle>这是我们医院常用的:头孢类0.5g+0.9%NS 2ml溶解A 取0.2ml+0.9%NS 0.8ml稀释B 取A液0.1ml+0.9%NS 0.9ml稀释C 再取B液0.1ml+0.9%NS 0.9ml稀释即为“头孢皮试液”如果是3克或4克剂量,可以用20ml注射器抽12ml或16ml生理盐水溶解。我科有一例青霉素极敏的病人,在做头孢替唑钠皮试10分钟后出现全身皮疹,病人诉口唇发麻,立即给予抗过敏处理后缓解.大家帮我分析一下头孢类药物须做皮试吗?头孢类药物要做的,原则上是用什么,就做什么皮试。1克的话,化10mi,然后0.5ml-0.1ml-0.1mi这是我们医院常用的:头孢类0.5g+0.9%NS 2ml溶解A 取0.2ml+0.9%NS 0.8ml稀释B 取A液0.1ml+0.9%NS 0.9ml稀释C 再取B液0.1ml+0.9%NS 0.9ml稀释即为“头孢皮试液”如果是3克或4克剂量,可以用20ml注射器抽12ml或16ml生理盐水溶解。我们医院就是这样配制的和{wrmanman似水年华}一样的。
您的位置: &&药品的说明书上没有明确说明是否需作皮试,我是护士,使用时有些疑虑,请有关专家给一解答。谢谢!
目前尚缺统一标准
  吉林许敏祖、安徽柳惠等读者:
就你们的问题,我们电话采访了正在主持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临床用药须知》抗生素部分的上海华山相关信息抗生素研究所的汪复教授。汪教授回答,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卫生部规定,无论何种途径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前必须先作青霉素皮肤试验,皮试结果阴性,方可使用。作青霉素皮试的目的是预防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据国外文献报道,青霉素皮试与临床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符合率约为70%。在多年的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在连续多日使用青霉素的过程中,也有个别患者出现了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因而对于青霉素皮试问题给予充分重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停用多长时间需重新作皮试的问题,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资料,国家卫生部和国家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没有明文规定。据了解,目前多数医院在患者停用青霉素抗生素3~7天后,如重新采用时,需作青霉素皮试。
  关于头孢类药物的皮试问题,汪教授回答,第一,目前我国药政管理部门对头孢类药的皮试问题无明文规定。第二,迄今未见任何研究报道头孢菌素皮试可以预测患者对于头孢类药是否过敏。第三,目前没有公认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目前尚缺统一标准
  吉林许敏祖、安徽柳惠等读者:
就你们的问题,我们电话采访了正在主持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临床用药须知》抗生素部分的上海华山相关信息抗生素研究所的汪复教授。汪教授回答,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卫生部规定,无论何种途径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前必须先作青霉素皮肤试验,皮试结果阴性,方可使用。作青霉素皮试的目的是预防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据国外文献报道,青霉素皮试与临床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符合率约为70%。在多年的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在连续多日使用青霉素的过程中,也有个别患者出现了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因而对于青霉素皮试问题给予充分重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停用多长时间需重新作皮试的问题,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资料,国家卫生部和国家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没有明文规定。据了解,目前多数医院在患者停用青霉素抗生素3~7天后,如重新采用时,需作青霉素皮试。
  关于头孢类药物的皮试问题,汪教授回答,第一,目前我国药政管理部门对头孢类药的皮试问题无明文规定。第二,迄今未见任何研究报道头孢菌素皮试可以预测患者对于头孢类药是否过敏。第三,目前没有公认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肤试验的方法,包括所用皮试液的品种、浓度、皮肤试验的剂量和判断标准等。在世界范围内找不到头孢类药皮试液应如何配制,皮试应如何操作,以及判断皮试反应的标准。第四,目前仅日本厚生省规定患者应用头孢类药物以前需要作皮试,且有的医药企业还提供皮试液,但在出口中国的说明书中多数已将有关皮试部分删除。
——本版主持人
  相关链接
  许敏祖、柳惠等读者朋友来信说,因为各种医药书籍对于青霉素停用多长时间需重新作皮试的说法不一,因此各地、各医院的做法也不一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另外,他们提出,在临床用药中偶尔会出现患者对头孢类药物过敏的情况。为了患者的安全,他们希望了解使用头孢类药物到底是否需要作皮试,如果作皮试,应如何配制皮试液,浓度是多少,皮试的方法,以及如何观察皮试结果等。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统一规范操作常规,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和事件时,才能更好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因此他们希望对上述问题能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回答。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均不用负责人。
【异  名】海舒必、舒普深等。
  【主要成分】头孢哌酮与舒巴坦钠的1∶1(重量效价比)的混合物。
  【药理作用】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但它的抗β-内酰胺...
炎等。4)造血系统:淋巴细胞减少症等。5)皮肤/附件:瘙痒,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6)泌尿系统:血尿等。7)血管系统:血管炎。
在孕期应该谨慎用药,头孢类抗生素对胎儿的影响是不大的,可不用太担心。
意见建议:建议定期做好孕检,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一般要是青霉素过敏的人是不让用头孢类药物的
哪个管用,取决于你的支气管炎的类型,头孢哌酮钠也就是俗话说的先锋必,主要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肺炎链球菌。
舒巴坦钠,对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奈瑟淋球菌、...
答: 你好,我知道萧山哪里有轮椅 卖的。在萧山第一人民医院南大门那边,上次在他们那里买过拐杖,他们服务很好的·
答: 具体如下;
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抗...
答: 月子坐好应该没什么的吧,不过生了宝宝抵抗力会比较差。
答: 它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到39度以上,并伴有剧烈头痛,背痛,肌肉痛和关节痛.严重者可出现休克,伴胃肠大出血.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霉素皮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