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胶砂水泥强度试验验72h的试件应在多少时间内进行水泥强度试验验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水泥胶砂强度检测试验方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从业资格考试]江苏省试验员习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水泥 一、单选题 1.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
b. p·f 2.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代..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从业资格考试]江苏省试验员习题和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造价与管理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步骤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步骤
相关标签:
{1}胶砂组成:每锅胶砂材料组成为水泥:标准砂:水=450g:ml
{2}胶砂制备:先将水 倒入搅拌锅内,再加入水泥,然后将搅拌锅固定在机座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立即开动机器,先低速搅拌30s,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的将砂子通过加砂漏斗加至到锅中,再高速搅拌30s。停拌90s后,再高速搅拌60s。注意在最后一分钟搅拌时,要将锅壁上粘附的胶砂刮入锅内。
{3}胶砂试件成型:先把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动台上,用小勺从搅拌锅中将胶砂分两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将料层播平,随后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后,去掉套模,从振实台上卸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垂直的角度在试模顶的一端,沿试模长度方向以割锯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试模上多余的胶砂刮去,并用直尺将试件表面抹平。
{4}试样养护:对试模做标记,带模放置在养护室或养护箱中养护,直到规定脱模时间(大多为24h)脱模。脱模时先在试件上进行编号,注意进行两个龄期以上的试验时,应将一个试模中的三根试件分别编在二个以上的龄期内。随后将试件水平5mm,需要时要及时补充水量,但不允许养护期间全部换水。
{5}强度试验:养护至规定龄期时,从养护环境中取出待测试件,进行强度测定。首先进行抗折试验。将抗折试验机调至平衡,试件的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的支撑圆柱上,加紧固定好试件。接通开关,抗折机以50±10N/S的速率均匀施加荷载。
注:评论内容不得超过140个字&&
知识点记录
浏览次数:
编辑次数:1次&
最近更新:
[其他路桥市政]热门知识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报告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报告
范文一:(四)水泥胶砂强度试验1 主要仪器设备1.1 行星式胶砂搅拌机(ISO679),由胶砂搅拌锅和搅拌叶片相应的机构组成,搅拌叶片呈扇形,工作时搅拌叶片既绕自身轴线自转又沿搅拌锅周边公转,并且具有高低两种速度,自转低速时为(140±5)r/min高速时为(285±10)r/min;公转低速时为(62±5)r/min,高速时为(125±10)r/min。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为(3±1)mm。1.2 胶砂试件成型振实台(ISO679)。由可以跳动的台盘和使其跳动的凸轮等组成,振实台振幅(15±0.3)mm,振动频率60次/(60s±2s)。1.3 胶砂振动台。可作为振实台的代用设备,其振幅为(0.75±0.02mm,频率为次/min。台面装有卡具。1.4 试模。可装拆的三联模,模内腔尺寸为40mm×40mm×160mm。1.5 下料漏斗。下料口宽为4~5mm;二个播料器和一个刮平直尺。1.6 水泥电动抗折试验机。加荷速度50N/S±10NS。1.7 压力试验机与抗压夹具。压力机最大荷载以200~300kN为宜,误差不大于±1%,并有按(2.4±0.5)kN/s速率加荷功能,抗压夹具由硬钢制成,加压板受压面积为40mm×40mm,加压面必须磨平。2 胶砂制备与试件成型2.1 将试模擦净、模板四周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2.2 标准砂应符合GB/T1中国ISO标准砂的质量要求。试验采用灰砂比为1:3,水灰比0.50。2.3 每成型3条试件需称量:水泥450g,标准砂1350g,水225mL。2.4 胶砂搅拌。用ISO胶砂搅拌机进行,先把水加入锅内,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器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一般是先粗后细),再高速搅拌30s后,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和胶砂刮入锅中间,在调整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2.5 试件用振实台成型时,将空试模和套模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直接从搅拌锅内将胶砂分二层装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先放入300g胶砂,并用大播料器刮平,接着振动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刮平,再振动60s。移走套模,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尺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件表面抹平。3 试件养护3.1 将成型好的试件连模放入标准养护箱(室)内养护,在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条件下养护20~24h之间脱模(对于龄期为24h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3.2 将试件从养护箱(室)中取出,用墨笔编号,编号时应将每只模中三条试件编在两龄期内,同时编上成型与测试日期。然后脱模,脱模时应防止损伤试件。硬化较慢的水泥允许24h以后脱模,但须记录脱模时间。3.3 试件脱模后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入水槽中养护,养护水温为(20±1)℃,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试件之间留有间隙,水面至少高出试件5mm,最后用自来水装满水池,并随时加水以保持恒定水位。4
水泥抗折强度试验4.1 各龄期的试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24±15)min、(48±30)min、(72±45)min、7d±2h、28d±8h内进行强度测试,于试验前15min从水中取出三条试件。4.2 测试前须先擦去试件表面的水分和砂粒,清除夹具上圆柱表面粘着的杂物,然后将试件安放到抗折夹具内,应使试件侧面与圆柱接触。4.3 调节抗折仪零点与平衡,开动电机以(50±10)N/s速度加荷,直到试件折断,记录抗折破坏荷载Ff(N)。4.4 按下式计算抗折强度Rf(精确至0.1MPa)。Rf?1.5FfLb3式中
L——抗折支撑圆柱中心距,L=100mm;b——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4.5 抗折强度结果取三块试件的平均值;当三块试件中有一块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予剔除,取其余两块的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5
水泥抗压强度试验5.1 抗折试验后的六个断块试件应保持潮湿状态,并立即进行抗压试验,抗压试验须用抗压夹具进行。清除试件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砂粒杂物,以试件侧面作受压面,并将夹具置于压力机承压板中央。5.2 开动试验机以(2.4±0.2)kN/s的速度进行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抗压破坏荷载Fc(N)。5.3 按下式计算抗压强度Rc(精确至0.1MPa)。FcRc?A式中,A为试件的受压面积,即40mm×40mm=1600mm2。5.4 六个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中,有一个超过六个算术平均值的±10%时,剔除最大超过值,以其余五个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时,则此组结果作废。原文地址:(四)水泥胶砂强度试验1 主要仪器设备1.1 行星式胶砂搅拌机(ISO679),由胶砂搅拌锅和搅拌叶片相应的机构组成,搅拌叶片呈扇形,工作时搅拌叶片既绕自身轴线自转又沿搅拌锅周边公转,并且具有高低两种速度,自转低速时为(140±5)r/min高速时为(285±10)r/min;公转低速时为(62±5)r/min,高速时为(125±10)r/min。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为(3±1)mm。1.2 胶砂试件成型振实台(ISO679)。由可以跳动的台盘和使其跳动的凸轮等组成,振实台振幅(15±0.3)mm,振动频率60次/(60s±2s)。1.3 胶砂振动台。可作为振实台的代用设备,其振幅为(0.75±0.02mm,频率为次/min。台面装有卡具。1.4 试模。可装拆的三联模,模内腔尺寸为40mm×40mm×160mm。1.5 下料漏斗。下料口宽为4~5mm;二个播料器和一个刮平直尺。1.6 水泥电动抗折试验机。加荷速度50N/S±10NS。1.7 压力试验机与抗压夹具。压力机最大荷载以200~300kN为宜,误差不大于±1%,并有按(2.4±0.5)kN/s速率加荷功能,抗压夹具由硬钢制成,加压板受压面积为40mm×40mm,加压面必须磨平。2 胶砂制备与试件成型2.1 将试模擦净、模板四周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2.2 标准砂应符合GB/T1中国ISO标准砂的质量要求。试验采用灰砂比为1:3,水灰比0.50。2.3 每成型3条试件需称量:水泥450g,标准砂1350g,水225mL。2.4 胶砂搅拌。用ISO胶砂搅拌机进行,先把水加入锅内,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器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一般是先粗后细),再高速搅拌30s后,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和胶砂刮入锅中间,在调整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2.5 试件用振实台成型时,将空试模和套模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直接从搅拌锅内将胶砂分二层装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先放入300g胶砂,并用大播料器刮平,接着振动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刮平,再振动60s。移走套模,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尺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件表面抹平。3 试件养护3.1 将成型好的试件连模放入标准养护箱(室)内养护,在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条件下养护20~24h之间脱模(对于龄期为24h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3.2 将试件从养护箱(室)中取出,用墨笔编号,编号时应将每只模中三条试件编在两龄期内,同时编上成型与测试日期。然后脱模,脱模时应防止损伤试件。硬化较慢的水泥允许24h以后脱模,但须记录脱模时间。3.3 试件脱模后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入水槽中养护,养护水温为(20±1)℃,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试件之间留有间隙,水面至少高出试件5mm,最后用自来水装满水池,并随时加水以保持恒定水位。4
水泥抗折强度试验4.1 各龄期的试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24±15)min、(48±30)min、(72±45)min、7d±2h、28d±8h内进行强度测试,于试验前15min从水中取出三条试件。4.2 测试前须先擦去试件表面的水分和砂粒,清除夹具上圆柱表面粘着的杂物,然后将试件安放到抗折夹具内,应使试件侧面与圆柱接触。4.3 调节抗折仪零点与平衡,开动电机以(50±10)N/s速度加荷,直到试件折断,记录抗折破坏荷载Ff(N)。4.4 按下式计算抗折强度Rf(精确至0.1MPa)。Rf?1.5FfLb3式中
L——抗折支撑圆柱中心距,L=100mm;b——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4.5 抗折强度结果取三块试件的平均值;当三块试件中有一块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予剔除,取其余两块的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5
水泥抗压强度试验5.1 抗折试验后的六个断块试件应保持潮湿状态,并立即进行抗压试验,抗压试验须用抗压夹具进行。清除试件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砂粒杂物,以试件侧面作受压面,并将夹具置于压力机承压板中央。5.2 开动试验机以(2.4±0.2)kN/s的速度进行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抗压破坏荷载Fc(N)。5.3 按下式计算抗压强度Rc(精确至0.1MPa)。FcRc?A式中,A为试件的受压面积,即40mm×40mm=1600mm2。5.4 六个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中,有一个超过六个算术平均值的±10%时,剔除最大超过值,以其余五个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时,则此组结果作废。
范文二:实验(一)水泥胶砂强度实验一、 二、实验目的:1检验水泥的强度,确定水泥的强度等级。2水泥细度检验。 实验的主要仪器设备:(1)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型号(jj-5型)。 (2) 振实台、型号(2S-15型)。 (3) 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yh-40B型)。 (4) 抗折强度实验机(5) 抗压强度实验机:电液式压力试验机TYA----2000型。(6) 试模,由三个水平的模槽组成,可同时成型三条棱长为40mm、40mm 、长为160mm
的棱形试体,(7) 抗压夹具、金属直尺、天平(精度为?1g)等。 (三)实验时间:日。 (四)实验步骤:(1)将试模擦净并在模板的四周及与底座的接触面上涂抹黄油,使其紧密装配,防漏浆,内壁稍稍涂上一层机油,然后将试模和模套 固定在振实台上。 (2)一次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水泥(450?2)g ,标准砂(1350?5)g ,用水量225ml。(3)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 s 后,在第二30 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 。停拌90 s ,在第一15 s 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 s 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在?1s内。(4)用一个适当的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层装入固定在振实台上的试模内。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动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接着在试模上做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体编号。(五)试件养护:(1)将成型好的试件连模放入标准养护箱内养护,在温度为(20?1)0c,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20-24h之间脱模。(2)将试件从养护箱中取出,用墨笔编号时应将每只模中三条试件编在两个龄期内,同时编上成型与测试日期。然后脱模,脱模时应防止损坏试件。硬化较慢的水泥允许24h以后脱模,但须记录脱模时间。(3)试件脱模后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入水槽中养护,养护水温为(20?1)0c,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试件之间留有间隙,水面至少高出试件5mm。最初用自来水装满水池,并随时加水以保持恒定水位,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 (六)水泥抗折强度:1.各龄期的试件,必须在规定规定的时间(24?15)min、(48?30)min、(72?45)min、7d?2h、28d?8d内进行强度测试,于试验前15min从水中取出三条试件2测试前须先擦去试件表面的水分和砂粒,清除夹具上圆柱表面粘着的杂物,然后将试件安放到抗折夹具内,应使试件侧面与圆柱接触。3调节抗仪零点与平衡,开动电机以(50?10)N/S速度加荷,直至试件折断,记录抗折破坏荷载Ff(N) 4计算抗折强度公式。
Ff=3FfL2bh25抗折强度结果取三块试件的平均值;当三块试件中有一块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予剔除,取其余两块的平均值件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七)水泥抗压强度试验:1抗折试验后的六个断块试件应保持潮湿状态,并立即进行抗压试用,抗压试验须用抗压夹具进行。清除试件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砂粒杂物,以试件侧面作受压面,并将夹具置于压力机承压板中央。2开动试验机,以(2.4?0.2)KN/s的速度进行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抗压破坏荷载FC(N).3按下式计算抗压强度fc(精确至0.1MPa).式中A——试件的受压面积(即40mmx40mm=1600mm2)。Fc=FCA4六个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中,有一个超过六个算术平均值的?10%时,剔除最大超过值,以其余五个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时,则此组结果作废。水泥胶砂强度实验报告
范文三:临沂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报告试验项目: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ISO法)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 二班
实验分组:
试验地点:
试验三区106建筑材料试验室
试验时间:
14:00-16:00
指导教师:(说明:试验成绩=报告成绩×个人权重,个人权重平局值为1,试验成绩最大为90~100)项目名称:水泥胶砂强度试验(ISO法)一.试验目的掌握水泥胶砂强度的试验方法,测定水泥胶砂强度在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评定水泥的强度等级。二.试验仪器及耗材行星式水泥砂浆搅拌机,胶砂振实台,模套,试模(为三联模,每个模槽内腔尺寸为40mm×40mm×160mm),抗折试验台,抗压试验机及抗压夹具,刮平直尺,台秤,浅盘,料勺等。42.5水泥,水,标准砂等。三.实验步骤 1.试模准备成型前将试模擦干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应涂上一层黄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2.配合比试验应采用中国ISO标准砂。中国ISO标准砂单级分包装,也可以各级预配合以(1350±5)g量的塑料袋混合包装。胶砂的质量比为:水泥:标准砂:水=1:3:0.5。每成型三条试件,需要称量42.5水泥(450±2)g,标准砂(1350±5)g,拌合水量为(225±1)g。3.胶砂制备将水加入搅拌锅里,再加入水泥,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搅拌机,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时,均与的将标准砂加入。当各级砂为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一次将所需的各级砂加完。再高速搅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时间误差应在±1s内。4.试件成型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试件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两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层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第二层胶砂,用小料播平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金属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近似水平的情况将试体表面抹平。在试模上做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振实台的位置。5.试件养护立即将将做好标记的试模放入雾室或养护箱的水平架子上养护,养护至20-24h后,取出脱膜。脱膜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件进行编号和做其他标记。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件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件分在两个龄期内。试件脱膜后,应立即放入恒温水槽中养护,养护温度(20±1)℃,养护期间试件之间应留有间隙至少5mm,水面至少要高出试件5mm。6.强度测定试件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计时。各龄期的试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强度试验,规定为:24h±15min、48h±30min、72h±45min、7d±2h、>28d±8h。在强度试验前15min,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湿布覆盖。A.抗折强度测定a.测定前,将抗折试验夹具的圆柱表面清理干净,并调整杠杆,使其处于平衡状态。b.擦去试件表面水分和砂粒,并将试件放入抗折夹具内,使试件侧面与圆柱接触,试件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c.通过加荷圆柱以(50±10)N/s的速度均匀的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记录下来荷载Ff (N)。。d.抗折强度Rf按下式计算(精度至0.1MPa),即Rf=1.5FfL/b3 式中:Rf――单个试件抗折强度,MPa;
Ff――破坏荷载,N;L――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
b――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e.抗折强度确定 以一组三个试件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抗折强度的测定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实验结果。B.抗压强度测定a.抗折试验后的六个断块,应立即进行抗压试验。抗压强度试验需要抗压夹具进行,以试件的侧面作为受压面,并使夹具对准压力机压板中心。b.以()N/s的速率均匀地荷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F(N)。Fcc.抗压强度Rc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Pa),即RC=A式中:RC――单个试件抗压强度,MPa;
FC――破坏荷载,N;A――受压面积(40mm×40mm),mm2d.抗压强度确定
以一组3个试件得到的6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如果6个平均之中有一个超过他们平均数的±10%,则应剔除这个结果,而剩下的5个平均数为试验结果。如果5个测定值中有再超过他们平均数的±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7.实验数据记录8.总结
范文四: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1.准备工作a.水泥试样从取样到试验要保持24h以上时,应将其储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中,这个容器不能和水泥反应。b.ISO标准砂。c.试验用水为饮用水。d.试件成型实验室应保持实验室温度为20℃±2℃(包括强度实验室),相对湿度大于50 %。水泥试样、ISO砂、拌合水及试模等的温度应与室温相同。e.养护箱或雾室温度20℃±1℃,相对湿度大于90 %,养护水的温度20 ℃±1℃2.试件成型a.成型前将试模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地刷一薄层机油。b.水泥与ISO砂的质量比为1:3,水灰比0.5。
c.每成型三条试件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为: 水泥450 g±2g; ISO砂1350g±5g;水225mL ±1mL。d.将水加人锅中,再加人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并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将砂子加人,再高速搅拌30s,停拌90s。在停拌中的第一个15s内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人锅中。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内。e.用振实台成型时,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适当的勺子直接从搅拌锅中将胶砂分为两层装人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砂浆,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摸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并用刮尺以90℃的角度架在试模顶的一端,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出试模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在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件表面抹平。f.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的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件,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件分在两个以上的龄期内。g.试验前或更换水泥品种时,须将搅拌锅、叶片和下料漏斗等抹擦干净。3.养护a.编号后,将试模放人养护箱养护,养护箱内格板必须水平。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h一24h内脱模。脱模时要非常小心,应防止试件损伤。硬化较慢的水泥允许延期脱模,但须记录脱模时间。b.试件脱模后即放人水槽中养护,试件之间间隙和试件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每个养护池中只能养护同类水泥试件,并应随时加水,保持恒定水位,不允许养护期间全部换水。c.除24h龄期或延迟48h脱模的试件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件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抹去试件表面沉淀物,并用湿布覆盖。4.强度试验a.抗折强度试验(i) 7 .1.1以中心加荷法测定抗折强度。(ii) 7.1.2 采用杠杆式抗折试验机试验时,试件放入前,应使杠杆成水平状态,将试件成型侧面朝上放人抗折试验机内。试件放人后调整夹具,使杠杆在试件折断时尽可能地接近水平位置。(iii) 7.1.3抗折试验加荷速度为50 N/s±l0N/s,直至折断,并保持两个半截棱柱试件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 (iv) 7.1.4抗折强度计算:
抗折强度计算值精确到0.1MPa。
(iv)抗折强度结果取三个试件平均值,精确至0.1 MPa。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过±10% 的,应剔除后再平均,以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b.抗压强度试验(i) 7.2.1抗折试验后的断块应立即进行抗压试验。抗压试验须用抗压夹具进行,试件受压面为试件成型时的两个侧面,面积为40mm x 40mm。试验前应清除试件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砂粒和杂物。试件的底面靠紧夹具定位销,断块试件应对准抗压夹具中心,并使夹具对准压力机压板中心,半截棱柱体中心与压力机压板中心差应在±0.5mm内,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为10mm。(ii) 7.2.2压力机加荷速度应控制在2400N/s ±200N/s速率范围内,在接近破坏时更 应严格掌握。(iii) 7.2.3抗压强度计算:
抗压强度计算值精确到0.1MPa。(iv) 7.2.4抗压强度结果为一组6个断块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MPa 。如果6个强度值中有一个值超过平均值±10%的,应剔除后以剩下的5个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如果5个值中再有超过平均值±10%的,则此组试件无效。
范文五: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以及粉煤灰水泥的抗折与抗压强度检验。凡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经试验确定水灰比后,亦可适用。1 仪器1.1胶砂搅拌机胶砂搅拌机为双转叶片式,搅拌叶和搅拌锅作相反方向转动。叶片和锅由耐磨的金属材料制成,叶片与锅底、锅壁之间的间隙为1.5±0.5mm。制造质量符合GB3350.l-82《水泥物理检验仪器胶砂搅拌机》的规定。1.2胶砂振动台胶砂振动台(图1)由装有两个对称偏重轮的电动机产生振动。使用时固定于混凝土基座上并符合GB
《水泥物理检验仪器胶砂振动台》的规定。1.3试模及下料漏斗1.3.1试模为可装卸的三联模,由隔板、端板、底座等组成,制造质量应符合GB《水泥物理检验仪器胶砂试模》的规定。使用中的模型,模槽高不得小于39.8mm,模槽宽不得大于40.2mm。1.3.2下料漏斗(图2)由漏斗和模套组成。漏斗用0.5mm白铁皮制做,下料口宽度一般为4-5mm。模套高度为25mm,用金属材料制做,下料漏斗的重量为2.5--2.0kg。1.4抗折试验机抗折试验机一般采用双杠杆式的,也可采用性能符合要求的其他证明碳机。抗折夹具应符合GB
《水泥物理检验仪器电动抗折试验机》中2.5-2.9的要求。加荷与支撑圆柱必须用硬质钢材制造。圆柱磨损后允许尺寸为0.10-0.2mm。1.5抗压试验机和抗压夹具1.5.1抗压试验机吨位以20 ̄30t为宜,误差不得超过±2.0%。1.5.2抗压夹具由硬质钢材制成,并符合GB
《水泥物理检验仪器
抗压夹具》的规定。1.6刮平刀断面为正三角形,有效长度为26mm。2
材料2.1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2.2标准砂应符合GB178-77《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的质量要求。2.3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3
温、湿度3.1试验室温度17--25℃(包括强度试验室),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和水及试模等的温度应与室温相同。3.2养护箱温度20±3℃,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水的温度20±2℃。
试体成型4.1成型前将试模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干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层机油。4.2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为1:2.5。水灰比按同品种水泥固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为1:0.44;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为1:0.46。4.3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见表1。表
540标准砂,g
1350拌和水,ml
│硅酸盐水泥
238普通硅酸盐水泥
238*矿渣水泥
238*火山灰水泥
248*粉煤灰水泥
248*掺有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水泥、矿渣水泥及火山灰水泥,应按照GB
2419-81《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测定流动度,只有流动度不小于ll6mm时方可采用;流动度小于116mm时,须以0.0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流动度达到不小于116mm。4.4脱砂搅拌时先将称好的水泥与标准砂倒人搅拌锅内,开动搅拌机。拌和5s钟后徐徐加水,20-30s加完,
自开动机器起搅拌180±5s钟停车。将粘在叶片上的胶砂刮下,取下搅拌锅。4.5在搅拌胶砂的同时将试模及下料漏斗卡紧在振动台台面中心。将搅拌好的全部胶砂均匀地装人下料漏斗中,开动振动台,胶砂通过漏斗流人试模的下料时间应控制在20-40s内(下料时间以漏斗三格中的两格出现空洞时为准)。振动120±5s停车。
注:下料时间如在20-40s以外,须调整漏斗下料口宽度或用小刀划动胶砂加速下料。4.6振动完毕,取下试模,用刮平刀轻轻刮去高出试模的胶砂并抹平。接着在试体上编号,编号时应将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的龄期内。4.7试验前交换水泥品种时,搅拌锅、叶片和下料漏斗等须抹擦干净。
养护5.1编号后,将试模放人养护箱养护。养护箱内篦板必须水平。24±3h后取出脱模,脱模时应防止试体损伤。硬化较慢的水泥允许延期脱模,但须记录脱模时间。5.2试体脱模后即放人水槽中养护,试体之间应留有间隙,水面至少高出试体2cm,养护水每两周更换一次。6
强度试验6.1各龄期的试体必须在下列时间内进行强度试验:龄期
28d±3h试体从水中取出后,在强度试验前应用湿布覆盖。6.2抗折强度试验:6.2.1每龄期取出三条试体先做抗折强度试验。试验前须擦去试体表面的附着水分和砂粒,清除夹具上圆柱表面粘着的杂物,试体放入抗折夹具内,应使侧面与圆柱接触。6.2.2采用杠杆式抗折试验机试验时,试体放入前,应使杠杆成平衡状态。试体放人后调整夹具,使杠杆在试体折断时尽可能地接近平衡位置。6.2.3抗折试验加荷速度为5±0.5kgf/s。6.2.4抗折强度按式(1)计算:3P·LRf=───── =0.234*P ………
2b·h[2]式中:Rf──抗折强度,kgf/cm[2];P──破坏荷重,kgf;L──支撑圆柱中心距即10cm;b、h──试体断面宽及高,均为4cm。抗折强度记录至0.1kgf/cm[2]。6.2.5抗折强度实验结果以三块试体平均并取整数。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过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平均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6.3抗压强度试验:6.3.1抗折试验后的二个断块应立即进行抗压试验。抗压试验须用抗压夹具进行,试体受压面为4cmx6.25cm。试验前应清除试体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砂粒或杂物。试验时以试体的侧面作为受压面,试体的底面靠紧夹具定位销,并使夹具对准压力机压板中心。6.3.2压力机加荷速度应控制在500±50kgf/s;的范围内,在接近破坏时更应严格掌握.6.3.3抗压强度按式(2)计算:PRc=── =0.04P ……… (2)S式中:Rc──抗压强度,kgf/cm[2];P──破坏荷重,kgf;S──受压面积即4cmx6.25cm。抗压强度计算至1kgf/cm[2]。6.3.4六个抗压强度结果中剔除最大、最小两个数值,以剩下四个平均作为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不足六个时,取平均值。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本标准由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插砍、张大同、范继权。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62年。
范文六: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报告土木工程专业11班 苏晨霄 同组人员:蒋远桂、郑思华、陈昱昱、鲍徵飞、汪凡 日水泥胶砂强度检验1. 实验目的测定水泥胶砂试件的3d和28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评定水泥的强度等级。 2. 仪器设备水泥胶砂搅拌机、可卸式三联试模(内腔尺寸为40mm*40mm*160mm)、胶砂振实台、抗折试验机、抗压试验机、抗压夹具。 3. 试件成型(1) 试模 成型前将试模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干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层机油。(2) 称量 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为1:3,水灰比为0.5。每成型三条试件需要称量水泥450g,标准砂1350g,拌合用水量225mL。 (3) 搅拌 将标准砂倒入搅拌机的下料漏斗;将水加入搅拌锅内,再加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按启动按钮后,搅拌机按下列程式进行搅拌:先低速搅拌30s,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将砂子加入,然后高速搅拌30s,停拌90s,再高速搅拌60s。在上述90s停拌的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 (4) 振实 将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从搅拌锅里取一半胶砂装入试模,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将剩余的胶砂装入试模,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5) 刮平 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放在平台上,用金属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6) 标记 在试模上做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4. 试件养护试模放入养护箱,养护成型后20~24h脱模,然后将试件水平或竖直放在20℃±1℃水中养护。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它标记,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两个龄期内。 5. 强度测定(1) 抗折强度试验将试件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件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启动试验机,以50±1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折断。 (2) 抗压强度试验将抗折强度试验后的半截试件放入抗压夹具,以试件的侧面作为受压面。启动试验机,以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6. 结果测定(1)抗折强度Rf按下式计算(精确值0.1MPa)1.5FfLRf?b3式中 Ff——破坏荷载(N);L ——支撑圆柱中心距(L=100mm)(mm);
b —— 试件正方形截面的边长(b=40mm)。以三个试件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抗折强度的测定结果,计算至0.1MPa。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2)抗压强度RC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Pa)FCRC?A式中 FC——破坏荷载(N)A ——受压面积(40mm*40mm)(mm?)以6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如6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6个平均值的±10%,就应剔除这个测定值,而以剩下5个的平均数为结果。如果5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经验证,第5组测定值超过它们平均数±10%,予以剔除,剔除后数据经验证满足条件,数据整理如下:砂的筛分析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砂在不同孔径筛上的筛余量,用于评定砂的颗粒级配,以及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评定砂的粗细程度。 2.主要仪器设备方孔筛(公称直径10.0mm,5.00mm,2.5mm,1.25mm,及630μm,315μm,160μm)、天平(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1g)、摇筛机、烘箱、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验步骤(1)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应先筛除大于10mm的颗粒,并记录其筛余百分率,然后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摇筛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按筛孔大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中,按此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3)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重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差不得超过试样总量的1%,否则重做试验。 4.结果计算与评定(1)分计筛余 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2)累计筛余 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的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0.1%。(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
(4)按下式计算细度模数Mf,精确至0.01。(?2??3??4??5??6)?5?1Mf?100??1式中,?1,?2,…,?6分别为5.00mm,2.50mm,…,0.160mm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以两个试样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第一次试验底盘筛余量 35.0g第二次试验底盘筛余量 16.0g 所以平均细度模数为f?2.2?2.3?2.25?2.3 2砂的堆积密度试验1. 试验目的测定砂的堆积密度,用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 试验设备台秤(称量5kg,感量5g)、圆柱形容量筒(容积为1L),烘箱、漏斗或勺,直尺,浅盘等。 3. 试样制备用公称直径为5mm的筛子过筛,经四分法缩取试样不少于3L,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以捏碎。 4. 实验步骤(1)称容量筒质量(m1),将其放在不受振动的桌上浅盘中。用漏斗或勺,将一份试样徐徐装入容量筒(漏斗出料口或勺距距容量筒筒口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2)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相反方向刮平。称容量筒连试样的总质量(m2)。 5. 结果计算试样的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L?m2?m1*1000 V式中 m1—— 容量筒的质量(kg);
m2—— 容量筒和砂的总质量(kg);
V—— 容量筒容积(L)(V=1L);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报告土木工程专业11班 苏晨霄 同组人员:蒋远桂、郑思华、陈昱昱、鲍徵飞、汪凡 日水泥胶砂强度检验1. 实验目的测定水泥胶砂试件的3d和28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评定水泥的强度等级。 2. 仪器设备水泥胶砂搅拌机、可卸式三联试模(内腔尺寸为40mm*40mm*160mm)、胶砂振实台、抗折试验机、抗压试验机、抗压夹具。 3. 试件成型(1) 试模 成型前将试模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干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层机油。(2) 称量 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为1:3,水灰比为0.5。每成型三条试件需要称量水泥450g,标准砂1350g,拌合用水量225mL。 (3) 搅拌 将标准砂倒入搅拌机的下料漏斗;将水加入搅拌锅内,再加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按启动按钮后,搅拌机按下列程式进行搅拌:先低速搅拌30s,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将砂子加入,然后高速搅拌30s,停拌90s,再高速搅拌60s。在上述90s停拌的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 (4) 振实 将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从搅拌锅里取一半胶砂装入试模,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将剩余的胶砂装入试模,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5) 刮平 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放在平台上,用金属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6) 标记 在试模上做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4. 试件养护试模放入养护箱,养护成型后20~24h脱模,然后将试件水平或竖直放在20℃±1℃水中养护。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它标记,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两个龄期内。 5. 强度测定(1) 抗折强度试验将试件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件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启动试验机,以50±1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折断。 (2) 抗压强度试验将抗折强度试验后的半截试件放入抗压夹具,以试件的侧面作为受压面。启动试验机,以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6. 结果测定(1)抗折强度Rf按下式计算(精确值0.1MPa)1.5FfLRf?b3式中 Ff——破坏荷载(N);L ——支撑圆柱中心距(L=100mm)(mm);
b —— 试件正方形截面的边长(b=40mm)。以三个试件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抗折强度的测定结果,计算至0.1MPa。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2)抗压强度RC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Pa)FCRC?A式中 FC——破坏荷载(N)A ——受压面积(40mm*40mm)(mm?)以6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如6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6个平均值的±10%,就应剔除这个测定值,而以剩下5个的平均数为结果。如果5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经验证,第5组测定值超过它们平均数±10%,予以剔除,剔除后数据经验证满足条件,数据整理如下:砂的筛分析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砂在不同孔径筛上的筛余量,用于评定砂的颗粒级配,以及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评定砂的粗细程度。 2.主要仪器设备方孔筛(公称直径10.0mm,5.00mm,2.5mm,1.25mm,及630μm,315μm,160μm)、天平(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1g)、摇筛机、烘箱、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验步骤(1)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应先筛除大于10mm的颗粒,并记录其筛余百分率,然后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摇筛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按筛孔大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中,按此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3)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重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差不得超过试样总量的1%,否则重做试验。 4.结果计算与评定(1)分计筛余 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2)累计筛余 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的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0.1%。(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
(4)按下式计算细度模数Mf,精确至0.01。(?2??3??4??5??6)?5?1Mf?100??1式中,?1,?2,…,?6分别为5.00mm,2.50mm,…,0.160mm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以两个试样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第一次试验底盘筛余量 35.0g第二次试验底盘筛余量 16.0g 所以平均细度模数为f?2.2?2.3?2.25?2.3 2砂的堆积密度试验1. 试验目的测定砂的堆积密度,用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 试验设备台秤(称量5kg,感量5g)、圆柱形容量筒(容积为1L),烘箱、漏斗或勺,直尺,浅盘等。 3. 试样制备用公称直径为5mm的筛子过筛,经四分法缩取试样不少于3L,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以捏碎。 4. 实验步骤(1)称容量筒质量(m1),将其放在不受振动的桌上浅盘中。用漏斗或勺,将一份试样徐徐装入容量筒(漏斗出料口或勺距距容量筒筒口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2)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相反方向刮平。称容量筒连试样的总质量(m2)。 5. 结果计算试样的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L?m2?m1*1000 V式中 m1—— 容量筒的质量(kg);
m2—— 容量筒和砂的总质量(kg);
V—— 容量筒容积(L)(V=1L);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范文七: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试模:可装卸的三联模,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40mm×40mm×160mm的试件。 试验用水:为饮用水,仲裁试验时用蒸馏水。温度与相对湿度1. 实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50%。2. 养护箱温度20℃±1℃,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水的温度20℃±1℃。3. 实验室温度和湿度每天至少记录一次,养护箱的至少每4h记录一次。试件成型1. 将试模擦净,刷上一薄层机油。2. 每成型三条试件需称量的材料及用水量为:水泥
450g±2gISO砂 1350g±5g(大约一包砂)水 225ml±1ml3.将水加入锅中,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并上升到固定位置。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将砂子加入。当砂是分级装时,应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加入。4.在停拌90s的时候,用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5.用振实台成型时,用勺子直接从搅拌锅中将胶砂分为两层装入试模。装好第一层后,用大播料器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接着振实60次。振完后从台上取下试模,用刮尺将超出试模的胶砂刮去,并将试件表面抹平。(注:矿渣成型时也是分两层装,各振60次。而速凝剂一次装完并只振30次)6.为了试验平均,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件分在两个以上的龄期。7.试验前或更换水泥品种时,须将搅拌锅。叶片和下料漏斗等抹擦干净。试模养护1. 编号后,将试模放入养护箱。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h~24h内脱模。脱模时要防止试件损伤。硬化较慢的允许延期脱模,但必须记录脱模时间。2. 脱模后即放入水槽中养护,试件之间间隙和试件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并随时加水,保持恒定水位,不允许养护期间全部换水。3. 除24龄期或者延迟48h脱模的试件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件都应在试验前15min前从水中取出。擦净试件,并用湿布覆盖。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1. 将试件水平放入抗折试验机中(折面为两个侧面),试验加荷速度50N/s±10N/s,直至折断。并保持两个半截棱柱试件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2. 抗折强度结果取3个试件平均值,精确至0.1MPa。(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过平均值±10%的,也剔除后再平均,以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抗压强度试验1. 试件受压面为成型时的两个侧面,面积为40mm×40mm。试验前应清楚试件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砂粒与杂物。试件底面靠紧夹具定位销,试件对准抗压夹具中心,并使夹具对准压力板中心,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为10mm。2. 抗压强度计算:
R=F/A式中:R—抗压强度(MPa)
F—力值,(N)
A—受压面积,40mm×40mm=1600mm2 。 抗压强度结果为一组(6个断的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MPa。如果6个强度中有一个值超过平均值±10%的,应剔除后以剩下的5个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如果5个值中再有超过平均值±10%的,则此组试件无效。
范文八: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一、 方法概要1、 本方法为40mm×40mm×160mm棱柱实体的水泥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测定。2、 试体是由按质量计的一份水泥、三份中国ISO标准砂,用0.5的水灰比拌制的一组塑性胶砂制成。3、 胶砂用行星搅拌机搅拌,在振实台上成型。4、 试体连模一起在湿气中养护24h,然后脱模在水中养护至强度试验。5、 到试验龄期时将试体从水中取出,先进行抗折试验,折断后每截在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二、 实验室1、 试体成型实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2、 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3、 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4、 养护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至少每4h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以酌减至一天记录二次。三、 设备1、 金属丝网试验筛应符合GB/T6003要求。2、 行星搅拌机,应符合JC/T681要求。3、 试模由三个水平是模槽组成,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40mm×40mm×160mm的棱形试体,其材质和尺寸应符合JC/T726要求。在组装备用的干净模型时,应用黄干油等密封材料涂覆模型的外接缝。拭模的内表面应涂上一薄层模型油或机油。成型操作时,应在拭模上面加有一个壁高20mm是金属模套。4、 一个播料器和一金属刮平尺。5、 振实台应符合JC/T682要求。6、 抗折强度试验机应符合JC/T724要求。7、 抗压强度试验机。四、 试验胶砂的制备1、 配合比:水泥450±2g、标准砂1350±5g、水225±1g。2、 搅拌:把水加入锅内,再加入水泥。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均匀的将砂子加入。停拌90s后,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搅拌60s。试件的制备1、用振实台成型,
范文九:1. 检验过程概述1.1环境条件试验室温度:20℃±2℃,相对湿度≥50%1.2检验所用的仪器设备JJ-5型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ZS-15型水泥胶砂振实台、ZBY-Ⅱ型水泥养护箱、NYL-300型抗压强度试验机。1.3被测对象普通硅酸盐水泥胶砂28d抗压强度,本例评定点约在30.00MPa处。2. 数学模型的建立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于试验机的误差(不可修正的部分)及测量的重复性,而测量的重复性其影响因素较多,可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y?F?R(x1、x2......xn)y --强度值F--试验机读数R
--测量重复性的影响x1、x2、.....xn--各影响量x1--水泥、标准砂、水的不均匀性x2--配合比的偏差x3--搅拌的不均匀性x4--成型的不均匀性x5--养护的不均匀性x6--加荷偏心x7--加荷速度不均匀性x8--试验机本身的重复性x9--分辩力的影响x10—人的操作不一致性x11--抗折试验时试体破损影响x12--其它未知因素的影响3. 不确定度传播律u2?y??u2?F??u2?R?4.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4.1 u(R)R的各影响量的大小很难用物理/数学方法分析,相互间关系也很复杂,只能用A类评定,让12个因素同时起作用,通过试验来评定它的综合影响。做重复性试验,搅拌10锅砂,每锅产生6个试体,得到m=10组,每组n=6个试验结果。共m×n=60个试验数据(具体数值略)合并样本标准偏差 u(R)???Fji?j2m(n?1)i?1,2,3.....6(n)j?1,2,3.......10(m)代入试验数据,得到u(R)?0.52MPa,由于实际检测时只做一组6个试件取平均值,故u(R)?u(R)/n?0.21MPa, ?30.80MPa。4.2 u(F)%?F,F?30.80MPa 由检定证书得到?F?1??F?0.31MPa取正态分布k=3u(F)??F0.31??0.10MPa k3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由于各量之间相互独立,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y??u2(R)?u2(F)?0.212?0.102?0.23MPa6.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取k?2U?ku?y??2?0.23?0.46MPa7.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y?30.80MPa?0.46MPa
范文十: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培训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混凝土强度试件尺寸是由( C )确定的。A 砼强度等级 B 施工难易程度C 石子最大粒径 D 构造部位2.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由( D )划分的。A立方体抗压强度 B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C轴心抗压强度 D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3.我国现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采用( D )标准。A 、BS B 、GB C 、ASTM D、ISO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用标准方法制作混凝土标准试件,标准养护28 所测得的且强度保证率大于( C )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A 、75% B 、85% C 、95% D、 100%5.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增大而( C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能确定6.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应控制( E )。A 最大水灰比 B 最小水泥用量 C 最小水灰比D 最大水泥用量 E 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 F 最小水灰比、最大水泥用量7.当环境的相对湿度为( D )时,混凝土碳化停止。A 25%~50% B 50%~75% C75%~100%D小于25%或大于100%8.木钙掺量0.25%,“0.25%”指以( B )为基准量计算的。A 用水量 B 水泥用量 C 混凝土用量 D 砂率9.在使用冷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允许掺用( A )。A 氯盐早强剂 B 硫酸盐早强剂C 有机胺类早强剂 D 有机-无机化合物类早强剂10.在高湿度空气环境中、水位升降部位、露天或经受水淋的结构,不允许掺用(
)。A 氯盐早强剂 B 硫酸盐早强剂 C 三乙醇胺复合早强剂D 三异丙醇胺早强剂二、 简答题。(共50分)1、简述胶砂抗折强度测定方法。(12分)答:将试体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见4.2.6)支撑圆柱上,试体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 50N/s±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保持两个半截棱柱体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抗折强度Rf以牛顿每平方毫米(Mpa)表示,按式(1)进行计算:1.5FfLRf=———————
,,,,,,,,,,,,,,,,,,,,,,,,,,,,,,,,,,,,(1)
b3式中:Ff--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N;L--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b--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2、简述胶砂抗压强度测定方法。(12分)答:抗压强度试验通过4.2.7和4.2.8规定的仪器,在半截棱柱体的侧面上进行。 半截棱柱体中心与压力机压板受压中心差应在±0.5mm内,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 10mm。在整个加荷过程中以2400N/s±20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 抗压强度Rc以牛顿每平方毫米(Mpa)为单位,按式(2)进行计算:FcRc=——————
,,,,,,,,,,,,,,,,,,,,,,,,,,,,,,,,,,,,(2)A式中:Fc--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A--受压部分面积,mm2(40mm×40mm=1600mm2)。3、试体龄期的时间计算。(12分)答: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24 h±15 min;--48 h±30 min;--72 h±45 min;-- 7 d±2 h;-->28 d土8 h。4、试述当使用代用振石台成型胶砂时的操作流程。(14分)答:在搅拌胶砂的同时将试模和下料漏斗卡紧在振动台的中心。将搅拌好的全部胶砂均匀地装入下料漏斗中,开动振动台,胶砂通过漏斗流入试模。振动120s±5s停车。振动完毕,取下试模,用刮平尺以 7.2.1规定的刮平手法刮去其高出试模的胶砂并抹平。接着在试模上作标记或用字条表明试件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泥抗压强度试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