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巨细胞病毒igg是什么是什么?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基础知识
核心提示: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疱疹病毒,分布广泛。CMV感染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等病变,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可能有关。新近报道,艾滋病与CMV感染可能有关。常通过性交传播。故列为性传播疾病。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病毒,分布广泛。CMV感染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中枢、、、血液循环系统等病变,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可能有关。新近报道,与CMV感染可能有关。常通过性交传播。故列为性传播疾病。
  在人群中较广泛,能引起全身各器官组织病变,胎儿、婴儿的严重损害,甚至死亡,并可能与等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所以了解巨细胞病毒,积极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很重要。
  [病理学]
  [病原体]
  CMV又称为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亚科,是人类疱疹病毒组中最大的一种病毒。由分子量约为150X106的线状双股所组成。其形最大由162个壳粒(capsomer),正20面体构成。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结构。形态与单纯疱疹病毒及-病毒非常相似,不易区别。
  CMV只能在人纤维母细胞的组织培养中增殖,而不能在其他动物细胞中生长,增殖非常缓慢,其复制周期为36-48小时,比单纯疱疹病毒复制周期8小时要长得多。初次分离需一个多月才能出现特殊的细胞;细胞变园,膨胀,细胞及核巨大化,核周围出现一轮“晕”的大型嗜酸性包涵体。在活体中的靶细胞主要是上皮细胞。人类CMV各株之间有广泛交叉反应。
  CMV在20%中最多存活2小时。pH&5时,或置于56℃30分钟,或紫外线照射5分钟可被充分灭活。CMV的感染性对冻融或存于-20℃或-50℃均不稳定,10%的家用白粉可使其感染性明显降低。
  CMV感染的特征时出现有典型的胞浆及核内包涵体的巨大细胞,故又名巨细胞病毒。它在人体组织中可形成肥大的细胞,引起巨细胞包涵体病。
  发病机理
  初次感染后,CMV将在宿主细胞中无限期存在成潜伏状态。可能累及多种组织器官,尸检提示肺、肝、、、中枢神经系统及肠也可能是病毒潜伏场所。先天性感染的严重程度,与缺乏产生沉淀的能力和T细胞对CMV的应答有关。儿童和成年人感染CMV后,在外周血中出现具有抑制细胞毒表型的活化T细胞,如果宿主的T细胞功能受损,潜伏的病毒就可能复活并引起多种症候群。组织移植后发生的慢性刺激,为CMV活化,诱发疾病提供了条件。某些针对T细胞的强烈抑制剂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与临床CMV症候群高发率有关。此外,CMV在功能上可作为辅助因子,使潜伏感染的HIV活化。
  传染源
  传染源是病人及其急性带毒者。已发现在血液、唾液、泪、尿液、精液、粪便、颈和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中存在CMV。病毒可由乳汁、唾液及尿排出,可持续数周到几年。
  易感人群
  CMV遍布世界各地,人对其有广泛的易感性。人是CMV的唯一宿主。
  血清学调查表明:40-100%成人有CMV抗体,其流无季节性倾向。
  不同国家及不同经济状况感染率不同。在亚洲和非洲90%的人口受感染,其中大多数人在青少年时期即有抗体,说明感染年龄较早,而西方国家其感染发生较晚。调查还表明,低经济收入人群较高经济收入人群感染率高。70岁左右人群比20岁左右人群抗体阳性率高。女性易感年龄在20-30岁,男性则在35岁以后,到50-60岁,男女之间抗体阳性率基本相同。虽然体内已经产生循环抗体,但病毒仍能够持续或间断排除,因此是致慢性或隐性感染。
  多数人一生中都感染过CMV,但主要为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成人CMV感染和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病毒往往以潜伏感染的形式持续终生,只有当宿主免疫状态失去平衡,如器官和骨髓移植、癌症、数学、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时,潜伏的病毒才复活。潜伏病毒的复活和无症状的携带者都能引起病毒的传播。如因器官移植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常因所供器官和输入血液中有潜伏病毒,或免疫抑制使潜伏的病毒活化而发病,艾滋病患者的CMV感染发病率高。
  传播途径
  巨细胞病毒的传播途径有:
  (1)先天性感染(宫内感染):妊娠期,巨细胞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
  (2)获得性感染(围产期感染):时,如宫颈分泌物中有病毒,可经传播给新生儿。
  (3)在产后,乳汁中可分泌病毒,所以在时可直接传播给婴儿。
  (4)与排毒者长期接触,可经唾液、尿、眼泪等传播。
  (5)同源性CMV感染:可经输血、器官移植等传播。同源性CMV感染是输血和器官移植的一种严重危害,多次输血或一次大量输血使原发和再发感染的危险性增高,输入含白细胞血液的危险性更高,器官或骨髓移植术后CMV感染率也高。
  (6)性交传播:因为病毒常常存在于泌尿生殖道的分泌物、精液或宫颈分泌物中,所以通过性交可直接传播。
  多从精液,宫颈分泌物,泪液及粪便(性欲,吻肛)感染所致。
  [治疗]
  如果在妊娠早期发现有原发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应尽快终止妊娠。妊娠中、晚期感染者应进一步检查胎儿有无畸形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有临床症状或者是先天巨细胞病毒病者可用抗病毒治疗。如、磺苷、等,但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可应用各种抗病毒制剂如GCV、抗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干扰素及转移因子等。但这些药物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往往停药后病毒又潜伏地回升,鉴于此种病毒可能作为艾滋病的病因之一,各国学者均在致力于控制其感染的研究。最近,美国学者研制出两种活疫苗,初试后颇见效。一种是由AD169菌株研制成的;另一种是从TOWn菌株制成的,经非肠道给药后,已明显表现出有抗巨细胞病毒的效能,CMV抗体升高,导致免疫功能增强。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张曼)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本品仅用于:\n1.预防可能发生于有...[]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怎么治疗癫痫好是很多癫痫患者和家属关注的问题,患者自己……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核心提示: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感染率相当高,近年来已被列为性传播疾病。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张丽大夫本人发表
尿巨细胞病毒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尿巨细胞病毒这个结果严重吗?有什么样的症状
所就诊医院科室:
南京军区总院 新生儿科
检查资料:
尿巨细胞病毒阳性说明感染没完全控制,孩子还有其他症状吗?住院期间做过什么治疗?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感冒或幼儿急疹?&&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您确认一下是出急诊子还是发烧感冒?除了发烧没有别的症状,精神状态还可以,饮食今...
病情描述:女,9个月。11号下午打麻风疫苗,12号下午五点多开始发热,没测体温,13号下午五点多发热37.5度、七点多38.5度、九点多38.1度(贴退热贴)14号凌晨两点多38.8-39.2度,14早上37度多,上午去儿童医...
疾病名称:反复发烧,血项正常&&
希望得到的帮助:到底是什么病,怎么就不退烧,大夫说病毒的面大但给开的头孢点滴,病毒用抗生素?如果...
病情描述:男,3岁9个月。4岁男童反复发烧,血项正常,之前感冒鼻塞流鼻涕吃四季抗病毒快好了,突然发烧,吃过美林退烧药后降到低烧过药效又发高烧,反复发烧,验血项,支原体都正常,可就是不退烧,孩子偶...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张丽大夫的信息
新生儿疾病的治疗及抢救,小儿各种内科疾病治疗,尤其是呼吸系统,尤其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慢性咳嗽的诊治...
张丽,女,主治医师,擅长新生儿疾病的治疗及抢救,小儿各种内科疾病治疗,尤其是呼吸系统,尤其擅长反复呼...
儿科可通话专家
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儿童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
海阳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孕期巨细胞病毒阳性意味着什么?
核心提示:巨细胞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很常见,而且多数人在感染巨细胞病毒后仍会反复感染,育龄妇女也不例外。而这部分孕妇即使孕期复发巨细胞病毒感染,其胎儿获得宫内感染几率较少。但对于孕期初次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孕妇,其胎儿获得宫内感染几率较大。
  指导:&产前诊断&钟燕芳主任医师   李小姐怀孕四个月了,一次在医院产检时,血液检查报告示:呈阳性。拿着报告单回去后,李小姐在网上搜了下巨细胞病毒感染,出来的结果让她开始忧心忡忡了:根据网上的信息说,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胎儿先天性感染、或,就是说孩子即便生下来,也可能是不健康的?这对李小姐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可是,她又怎能舍得放弃肚子里的这个小生命呢?& & 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孩子还能要吗?  宫内感染已经成为影响母婴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巨细胞病毒(CMV)被认为是目前最常见的宫内感染病毒之一,是造成各种妊娠不良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巨细胞病毒感染在人群中是非常常见的,但它有个特点是,一旦感染后,很多人只是呈现出一种隐性感染状态。隐性感染者虽然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但是他也会长时间处于带病毒的状态,成为潜伏感染,病毒可以长期或间歇性地通过性、唾液、乳汁、尿液、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而妊娠期孕妇由于内分泌等一系列生理变化及孕妇本身免疫反应功能下降,容易使得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  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多数为隐性感染,少数会出现畏寒、、、咽痛、四肢关节肌肉疼痛、乏力等类似的症状,还可出现肝大、、肝功能异常、血中单核细胞增多、异常淋巴细胞增多等。  巨细胞病毒除了会对孕妇造成某些损害外,它还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胎儿先天性感染、流产或死胎,先天性感染的患儿中,大约有10%左右出生时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肝脾肿大、黄疸、小头畸形、生长迟缓,听力、视力等不同程度的损伤,意识、运动障碍,智力迟钝等。一般出现典型症状的患儿常在出生后数小时或数天内死亡,死亡率高达50%~80%。  那是不是所有孕期发现感染了巨细胞病毒,孩子都不能要了呢?  巨细胞病毒(CMV)在人群中的感染很常见,而且多数人在感染巨细胞病毒后仍会反复感染,育龄妇女也不例外,据有关数据统计,她们约有85%都曾经感染巨细胞病毒。而这部分孕妇即使孕期复发巨细胞病毒感染,其胎儿获得宫内感染几率较少(通常小于1%)。但对于孕期初次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孕妇,其胎儿获得宫内感染几率较大(通常为40-60%)。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判断孕期感染的巨细胞病毒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呢?这就得看看孕期所感染的病毒是属于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  通常我们建议在孕前先做一个巨细胞病毒IgG的检查,如果IgG呈阳性,说明该女性曾经感染过巨细胞病毒并在体内已经产生了抗体,怀孕后出现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属于病毒的复发或再发,由于巨细胞病毒继发性感染中发生宫内感染的几率通常小于1%,所以我们对孕期这种情况下感染的巨细胞病毒是不必太过于担心,但也并不是说这种情况就是绝对安全的,我们还可考虑抽脐血或者超声检查进行产前诊断,另外,孕妇到了孕36~39周时,行宫颈分泌物CMV-PCR的检查,再选择分娩的方式,以避免发生胎儿通过产道感染了巨细胞病毒。  如果IgG为阴性的女性在孕期发生了巨细胞感染则要提高警惕了,这种情况下感染的巨细胞病毒多为原发性感染。原发性感染中发生宫内感染的几率高达40%-60%,因此,如果母亲确定为原发性感染的话,建议再抽个血检测以排除胎儿受到宫内感染的可能,同时要定期做好超声检查,查看孩子是否有出现畸形,待孩子出生后的2周内,再检测孩子尿液中的CMV是否为阳性,如果孩子出生2周内的尿液中检测出CMV为阳性的话,则说明宝宝还是发生了宫内感染的。一般情况下,当脐带血检测出胎儿已存在宫内感染的风险时,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说,还是建议终止妊娠的。  巨细胞病毒有特效药防治吗?
  目前,对于巨细胞病毒尚无特效疗法,如果育龄妇女在怀孕前发现感染了巨细胞病毒,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制剂等治疗,待复查巨细胞病毒转阴,向医生咨询如没问题后才可以考虑受孕,并且在受孕期间注意监测孩子的情况,同时尽量避免性生活,尤其是在孕早期和晚期。另外,如果孕期感染了巨细胞病毒的孕妇,为了避免胎儿通过带有病毒的产道而受到感染,最好应选择剖腹产,孩子出生后,如果母亲乳汁的CMV-PCR为阴性且IgG阳性的话,喂养也是不禁忌的,但具体的喂养最好还是先向专业的医生咨询。  既然巨细胞病毒感染尚无特效药,那么就要重在预防了。妇女在计划怀孕前,应该要在生理、心理和物质上做好准备,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身体健康素质,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及抗病力,同时最好能在孕前到医院进行孕前检查,如果巨细胞病毒IgG为阴性的女性在怀孕时则要高度警惕此种病毒的感染,孕期要注意卫生、均衡膳食,避免感冒等病毒性感染的发生,并定期做好产检。(通讯员:彭文斌 林惠芳)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风险】即可测试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本品仅用于:\n1.预防可能发生于有...[]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怎么治疗癫痫好是很多癫痫患者和家属关注的问题,患者自己……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核心提示: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感染率相当高,近年来已被列为性传播疾病。巨细胞病毒检查,为什么尿检和血检结果会不同
来自于:浙江|
提问时间: 22:21:09|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宝宝尿检查巨细胞病毒拷贝很高,国庆在浙江省儿童资源做了血检,阴性,为什么尿检跟血检结果会不同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748收到了:
尿中找到病毒,说明有排病毒,基本可以确诊的。抗体产生有时间窗的问题,可能会有假阴性,一次阴性不能排除感染。
网友回答专区
fhjk5202746
这些结果都是为治疗疾病做的辅助性质的检查。只是作为参考的对象。检查结果检查项目都不完全一样,都是比较合符逻辑的,但是最好进行复查比较好。巨细胞病毒感染机体后会产生IGG和IGM两种抗体,如果IGM阳性,提示最近存在病毒感染,但如果仅仅IGG阳性,只能说明体内存在巨细胞病毒,但是现在没有发病,所以病毒定量检测结果为0.以上可以不用进行治疗,但平常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不要熬夜,避免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病毒复燃。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妇产科医生巨细胞病毒 可怕吗?
发布时间: 13:43
正常成人感染过或者体内还带有巨细胞病毒的人约占百分之七十左右,孕妇传染给新生儿的比例也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即使孕妇查出属于病毒携带者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预防传染。
关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
  从感染率(抗体阳性率)可见,90%以上的正常人(包括孕妇)都感染过CMV,而且体内可能终身带有病毒,但是并不致病。
  其实正常人体内存在着许多病毒和细菌,在身体免疫力正常的时候不会导致疾病。所以,CMV的存在是一种常态,千百年来就是如此。而且绝大部分CMV感染者,为“无症状型感染(即使感染CMV,也不患病)。所以,CMV与甲流、禽流感和手足口病等,那些会在健康人群中发生流行和患病的病毒,完全是两码事。
关于巨细胞病毒性疾病
  因感染CMV而患病,并出现相关症状及异常表现者,为“巨细胞病毒性疾病”。普通人群(绝大多数正常人,包括儿童)因免疫功能是正常的,故巨细胞病毒性疾病多见于先天性感染,并在新生儿期出现前述相关症状或疾病。
  但是,前述CMV可能导致的症状或疾病,也可以出现在其它非CMV感染的疾病,因此巨细胞病毒病诊断需要具备下列要求:
  ①具有CMV感染的直接证据或充分的间接证据。
  ②多器官出现相关症状,或单一器官出现典型表现。
  ③需要除外可能导致相同症状的其它疾病。
  可见,巨细胞病毒病诊断要求极为严格,也有相当大的难度,尤其是直接证据难以获得,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简单方法能够“除外可能导致相同症状的其它疾病”。
关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
  巨细胞病毒属于脱氧核糖核酸病毒(DNA病毒),某些核苷类抗病毒药对CMV具有特效性。但是,根据“CMV诊疗建议”的原则,由于下列原因,临床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需要非常非常慎重:
  ⑴药物副反应非常明显:核苷类抗病毒药可导致血细胞减少和肝、肾功能损伤。也有可能存在远期严重不良反应(虽然尚未得到证实,发生率也很低)。
  ⑵确诊难度大:如前所述,巨细胞病毒病的确诊相当困难,一般情况下很难获得直接证据。仅从临床常用的尿液检测发现病毒DNA或抗体检测阳性,诊断价值极为有限。
  ⑶用药指征非常严格:“仅用于出现较为严重的黄疸型肝炎、脑炎、视网膜脉络膜炎,明确为先天性CMV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并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者”。
  ⑷轻症患者(如轻症婴儿肝炎综合征),可通过退黄、保肝与降酶治疗获得痊愈。
对巨细胞病毒的观点与建议
  1. 关于产前检查:
  如同绝大多数正常成人一样,95%以上的孕妇均曾感染过CMV,且病毒可能持续终生,抗体检测阳性,无论是处于所谓活动期还是静止期,均有可能感染到腹中胎儿,或通过产道和乳汁传染给新生儿,故婴幼儿的感染率可达到60-80%。
  然而,正如前所述,这种状态可能已经存在于千百年,而真正导致婴儿患病的概率非常低,因此“需要强调的是,绝大多数儿童CMV感染,表现为无症状性感染”。事实上,真正能够确诊的严重CMV患儿也确实比较少见。
  尤其是,一旦孕妇检查发现存在CMV感染(多为抗体阳性),临床上也没有任何有效措施可以预防胎儿或新生儿受到感染,更不能对产妇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因此,产前进行CMV检查的价值与意义非常值得商榷,但此类病毒学检查(包括其它病毒)却还常被冠以“优生”称号。
  更为可悲的是,因无法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防治与解释,却将孕妇及其家属搞得忧心忡忡,甚至要求孕妇自行决定腹中胎儿的取舍(是否继续妊娠)。而孕妇的精神状态良好与否,与胎儿能否正常发育密切相关,那么此类检查的“优生”意义又何在呢?如果为了明确是否存在CMV感染,而采用羊水穿刺等创伤性检查,徒增产妇与胎儿的安全风险,是否值得?相信通过前述讨论,答案当可一目了然。
  2. 关于巨细胞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根据“CMV诊疗建议”可见,因巨细胞病毒病确诊难度较大,故单凭一项检测结果异常(尤其是仅仅是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或仅仅是无黄疸的中轻度转氨酶增高等),或一种疾病(如常规治疗有效的肺炎、或血细胞减少等),在没有找到正确病因时,仅仅发现CMV抗体阳性,绝不能轻易诊断为CMV感染所致。尤其是,除非患有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极为罕见),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婴幼儿,正常儿童即使感染到CMV也不会发病。
  因此,出生以后未见异常,在婴幼儿期因患肺炎或出现原因不明的“转氨酶增高”或“血细胞减少”等情况时,试图通过CMV抗体检测,诊断巨细胞病毒所致是不够正确,甚至是错误的。
  3. 关于巨细胞病毒病的治疗:
  根据巨细胞病毒性疾病的严密诊断标准与核苷类抗病毒药的严格应用指征,显然,一般新生儿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无直接胆红素增高的轻中度转氨酶增高、CT等检查发现可疑的神经系统异常(无临床症状)、经一般治疗能够好转的肺炎、单次检查听力异常(不伴有其它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者)等,均不符合CMV感染所致疾病的诊断条件,也均不属于核苷类抗病毒药的治疗范围。
  某些轻症患者,即使能够确诊系CMV感染所致,因具有自限性(自然痊愈),权衡利弊,也不能轻易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巨细胞病毒常见情况举例
  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正常情况下,新生儿期体内会产生较多的胆红素,故都会有一段时间的黄疸期。此时的胆红素基本上均为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如果非结合胆红素超过一定范围,可以通过光疗,适当口服茵栀黄、肝泰乐等药物促进胆红素排泄即可。此时如果孩子没有其它方面的异常表现,就无需检查CMV,即使CMV抗体或病毒阳性,也与CMV无关。
  ⑵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存在一些物质,可能导致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排泄延迟,甚至在满月后仍然存在明显的黄疸。然而,此时体内的胆红素也多为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孩子也仅有黄疸,其它方面也都无问题。
  如暂停母乳5-7天,见黄疸明显消退,即可确诊。此时如诊断为母乳性黄疸,就可恢复母乳喂养,适当口服茵栀黄、肝泰乐等药物以助退黄即可。当然也就无需检查或关注CMV。
  ⑶生理性转氨酶增高:婴幼儿期肝脏细胞膜比较脆弱,容易导致细胞内转氨酶进入血液循环,检查肝功能时可见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增高,可伴有谷草转氨酶(AST)增高。
  如果其它检查未见异常,而转氨酶也未超过正常值的1倍,可认为属正常现象,可以随访观察或一段时间后复查。
  ⑷不明原因的轻度肝功能异常:由于婴幼儿期肝脏细胞膜比较脆弱,在孩子患一些非肝脏疾病(如肺炎、腹泻病、甚至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也可导致暂时性肝功能轻度损伤,多表现为转氨酶轻度增高,但不伴有胆红素增高和其它方面明显异常。
  可适当服用保肝降酶药物,在肺炎、腹泻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痊愈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肝功能即可恢复正常。此时如果检测发现CMV抗体阳性,也不能够诊断肝功能损伤系CMV所致,更不能进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
  ⑸婴儿肝炎综合征:典型表现为黄疸(结合胆红素约占总胆红素的30%以上),可伴有转氨酶增高,B超可见肝脏肿大或光点增强。可能导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有许多,绝非CMV一种,而且往往很难明确原因。即使此时CMV检测阳性,因为很难除外其它病因,故也不能轻易诊断为CMV所致。好在绝大多数婴儿肝炎综合征,在接受保肝、降酶和退黄药物,必要时加用适量皮质激素治疗之后,均能够获得痊愈。如果确实并非CMV所致,而采用核苷类抗病毒药治疗,不但无效,反而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或出现其它药物副反应。
  根据“CMV诊疗建议”原则可见,只有在重症患儿(结合胆红素和转氨酶逐渐增高,肝脏肿大甚至出现硬化趋势),具有确切的CMV感染证据,又没有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外科检查也明确不存在先天性胆道闭锁时,方可谨慎考虑采用抗巨细胞病毒药物治疗。
  ⑹相关检查结果的谨慎判断:新生儿期体内器官发育尚未成熟,体积较小,形态结构可欠清晰。因此,头颅CT、肝脏B超等形态检查结果出现无法解释的可疑之处,或一次听力检测显示异常,但临床未见明显相应症状,均不能轻易判定为异常,可以随访观察和定期复查。即使CMV检测(抗体或DNA)阳性,也不能轻易判定为CMV感染所致疾病,显然也不适宜应用抗巨细胞病毒药物治疗。
  ⑺有关CMV检测结果意义:常用CMV抗体检测可分为IgM和IgG,其它病毒检测也多为此两种类型。IgM见于新近感染,一般持续时间不长。IgG在感染2周之后出现,可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终生),仅表示以往感染过CMV。
  因此,①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多次检测发现IgM始终阳性,需要考虑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②由于IgG可始终存在,故试图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后使之降低,甚至消失,显然是徒劳的。
  ③诊断巨细胞病毒性疾病,不能仅看CMV检测是否阳性,还需要具备典型的临床疾病表现,并能够除外其它病因。即使相关检测发现存在CMV活动性感染,因为绝大多数CMV感染为“无症状性感染,故如果临床缺乏典型表现,也无法排除其它疾病,就不能轻易诊断为巨细胞病毒病。
  ④如前所述,尿液检测CMV-DNA的诊断价值极为有限,不能作为诊断与治疗的主要参考依据。
  ⑻关于CMV阳性母乳问题:由于95%的孕妇都曾感染过CMV,并可能持续终生,因此从乳汁中排出CMV并不奇怪。如果孕妇体内确实存在CMV,则大多数新生儿在胎内或产道中已经受到了感染;或出生时确实未曾感染CMV,则可能受到乳汁的感染,好在绝大多数CMV感染均为“无症状型感染(并不致病)”。
  鉴于上述原因,以及母乳喂养对于婴幼儿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因此CMV诊疗建议明确指出,“已经感染到CMV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是完全正确的。
  可见,反复检测母乳CMV,以决定是否可以母乳喂养;或纠结于CMV量的高低变化,来判定孩子是否患病,毫无意义。只有对早产儿,或在已经明确为重症CMV感染性疾病时,方可考虑采用合适的母乳处理法,以清除CMV。一句话,不能因为考虑CMV感染,而停止母乳喂养。
  (以上所有内容均出自好网专家谢晓恬教授,转载请注明。)
相关知识点
相关育儿百科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巨细胞病毒igg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