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儿童美术课堂效率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少儿美术学习兴趣-美术论文-论文联盟
您好,游客
背景颜色:
浅谈如何提高少儿美术学习兴趣
来源:论文联盟&
作者:付丽芸
浅谈如何提高少儿学习兴趣
  绘画是少儿表达行为仅次于模仿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爱好绘画是大部分幼儿的天性,是他们对世界的梦想以及初步认知,人的智力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就是在少儿期,这个阶段有着非常强的可塑性。  少儿美术指的是对少儿的绘画兴趣进行培养、训练他们的基本绘画技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且充分体验快乐的一个过程。少儿美术是严格遵循幼儿教育的基本准则,充分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目的、有步骤、有地利用不同的美术活动来提高他们对美术的热情与兴趣,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美术创造带来的乐趣,以符合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一门学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必须充分调动少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与爱好,使得学生十分乐意、积极主动参加绘画练习活动。所以,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与兴趣,从而使得美术课堂能够像游乐场那样对幼儿们充满巨大的魔力。  一、良好的教学态度  教师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氛围中进行绘画。教师应当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可亲、充满爱心、有足够的耐心,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并且以师长的身份完全信任学生。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想法,避免以成人固定僵化的思维强加于学生身上,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绘画氛围,从而使得课堂绘画能够更加色彩斑斓、形式多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直观和快乐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更加应当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孩子们创造一种将游戏形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的每一个环节,使得学生能够切实到这些活动带来的直观感受以及快乐体验例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在教学生绘画时可以通过一些实物模型或者带领学生到户外实地进行观察,然后利用欣赏一些成型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知。比如在学习《鸡妈妈的快乐宝宝》过程中,通过观看实物模型之后,可以让学生模仿公鸡、母鸡以及小鸡的不同动态表情,通过这种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角度有不一样的感受。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与分析。利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得他们画出来的鸡宝宝一家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此外,还应当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满足学生具体实际的教学内容。  三、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与题材  良好的教学内容与题材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对于绘画的热情与兴趣。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与题材的时候必须全面考虑到各种年龄段的学生的实际绘画能力特点,认真研究、分析、揣摩,设计出让学生更加感兴趣的内容与题材。按照教学内容不但具备美术特点同时还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以及生活实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无限的遐想,还能拓展他们的视野,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具有很强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兴趣的基本原则。比如户外写生课,学生往往对色彩缤纷的花的兴趣非常浓厚,教师可以在这些花中选择那种特点非常鲜明的玉兰花当作写生的题材,让学生自由去欣赏,发挥想象,积极思考各种问题,比如&为何玉兰花开了之后叶子还是看不见,而不像其它花是长了叶子再开花呢?&学生通过一边欣赏一边主动思考、积极开动脑经,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能提出&为何玉兰花是开在树上,而其它花却是生长在花枝上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每一朵花都是如此的漂亮,它们总是朝着太阳招手、微笑,它们在想些什么呢&?从而让学生在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考,并且赋予了实物一定的思想,进而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以发挥无限的想象力,教师不能用单一固定的题材来限制学生的绘画空间,应当让学生用自己的画笔来描绘惟妙惟肖的玉兰花。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教学题材能够促进教师与孩子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仔细思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并且为学生设定科学合理的目标。  总而言之,美术教育是一种积极地、直观生动的教育方式,稚拙的画面所反映出来的是少儿的一种质朴的理想与信念,反映的是少儿对美的无限憧憬与向往,是一项充满想象、极富创造性教学活动。培养少儿敢于想象以及勇敢创造的精神,对于他们今后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欢迎浏览更多 →
相关文章 & & &
本栏目最新更新文章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导航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经验和建议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即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的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等创造性成果。而作为教师应提供学生创造动机和外在启示。就要求教师熟练运用各种媒体和物体以及语言,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是电化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必须在教学中应用得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不至于牵强附会。把电化教学引入课堂,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情感,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欢迎来到中国儿童教育网,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中国儿童教育网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CAI&&&
幼师必读的东东
专题正在制作
编辑推荐给幼师东东
家长工作是日常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那我们应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呢?
幼儿园安全事故近期来多发,请各位老师做好应对的准备
幼师常用资源
如果您喜欢本站请推荐给您身边的朋友 中国儿童教育网 地址:first.net
中国儿童教育网为家长们提供优秀全面的一站式教儿育儿服务,为幼儿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参考资源!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当今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问题。什么是提高课堂效率呢?它指的是教师在有限的课堂科学当中,能够"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2012年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当今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问题。什么是提高课堂效率呢?它指的是教师在有限的课堂科学当中,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是很繁重的,学生要兼顾各门功课,因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是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这一问题,以小学美术教育学科为例,来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中国论文网 /1/view-5217301.htm  关键词:小学美术;个性化;优化;课堂效率;创造力   1前言   美术课是一个注重培养孩子们兴趣和审美的一门学科,它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开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教学效率来说,很重要的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培养小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培养他们的丰富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的能力,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该是可以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的,让孩子们有形象思维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让孩子们在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拥有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的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创造力和尊重孩子们神奇的幻想,成为孩子们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而不是“独裁者”   2提高小学生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2.1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对于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他们更喜欢学习他们感兴趣的学科,只有让小学生对美术产生了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的想学,乐学,这样教师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上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反之学生如果被动地学习,则将直接影响美术教师的教学效果,那么既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此重要,我们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呢,在这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1.1个性“开场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好的有个性有特色的“开场白”能大面积的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的愿望,美术教师作为美术教学的引导者,应当充分的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让课堂内容的呈现形式多样化,充分结合现在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特征,让美术课堂变得生动又有趣,用活泼多样的课堂内容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例如:我们的小学美术第一册《天边的彩虹》这一课,就采用了猜谜语的形式,来引出彩虹,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彩虹的问题,比如老师可以向孩子们提问谁见过彩虹啊,彩虹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彩虹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啊,这样用设问的方式的“开场白”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我们的美术教师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孩子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月儿圆圆,月儿弯弯》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讲关于月亮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也让课堂变的更加生动和有趣,这样也才能使美术课堂的教学的收到应有的好的效果。   2.1.2利用教具和多媒体教学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还比较的小,他们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如果我们的教师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单单为小学生“照本宣科”的话,必然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乏味的,而且他们也不容易理解老师所教的美术理论知识,因此在关于小学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运用教具和多媒体来进行上课,就是必要的了。图画和有趣的教具能增加小学生对画画的积极性,而多媒体教学则能够让小学生的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也可以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更适合孩子们。   2.2抓好课堂秩序的管理   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有限,所以课堂上难免会有所分心。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管理不当,就会导致课堂一团糟,课堂无法正常开展下去。如果学生有困意、走神、说闲话、搞小动作或继续讨论时,可突然提高说话音量,甚至可以稍作停顿,就可以达到让他们的思绪收回来的效果。   2.3发挥美术教学活动的独特魅力,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因此美术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孩子对美的不同审美需要,让孩子们密切联系生活经验,诱发小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比如美术教师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活动课,让孩子们画自己觉得美的事物或者是人,这样就能让孩子们主动的参与到美术的世界中来,美术老师也可以根据孩子们的作品来了解孩子们所关心的事物,这样对于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也是大大的有帮助的。   2.4鼓励孩子们自由发挥,大胆创造   小学生还是很天真浪漫的,他们有着孩子特有的童真和神奇的想象力,因此美术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尊重他们的想象力,对于他们画出来的东西,千万不要打击或者是过于死板的追求理论上的定义,而扼杀了他们对美术的创造能力和他们神奇的想象力,在进行实际绘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在认真运用老师所教的理论的基础上,大胆的自由发挥,快乐的画画,让孩子们充分的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提升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定义。孩子才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引路人,这点我们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所以在美术的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教师应该精心的设计,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美术学习的方法,培养能力,把学生放到探究知识的前台来。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始终是学习和探究的主人,这对于当今能力重于知识的现代社会来说,对孩子们的影响都是意义深远的。   总之,要提高小学生美术课的效率,就需要老师充分的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并让孩子们主动的参与到美术的学习中来,老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教,还要研究不同学生的心态,要对症下药,要有人格魅力,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受美的快乐,这样才能使课堂效率提高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 李艳萍.激发兴趣快乐绘画.   [2] 成水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运用课堂艺术 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杨巷中学 &&&
作者:郑燕
------政府部门网站------
------教育资源网站------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
学校安全教育平台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学习平台
江苏教师教育
学籍管理系统
中小学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宜兴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
无锡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教育网站------
------其他网站链接------
宜兴文明网
学生医保系统
电子邮件:
地址:宜兴教育网信息中心
Copy Rirght (C)
宜兴市电化教育馆 ALL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江苏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星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服务
> >>查看论文
浅析如何运用比较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本站编辑:admin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比较法都是一种非常重要并且运用普遍的方法。它既是美术教师传授专业技能的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和掌握美术基本技能的方法。
  关键词:比较法;观察比较;教学效果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的学习者首先要学会去观察。而这种观察无论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临摹还是进行写生或美术创作,比较法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比较法都是一种非常重要并且运用普遍的方法。它既是美术教师传授专业技能的手段,也是学师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和掌握美术基本技能的方法。
  一、比较法是提高学生美术技能的重要方法
  美术学科的教学离不开一定的技能训练,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美术课经常被称为“技能课”。新课程改革以后,技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要求,但是美术课从根本上仍然离不开一定的技能训练。
  美术技能训练首先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而这种观察能力其实是一种在观察中进行比较的能力。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首先需要观察,没有观察,便没有视觉感知。而观察,无论是对物象的观察,还是对画面的观察,都是在比较中进行的。在初中美术课程中,从初一到初三无论哪个年级的造型训练都离不开比较法的运用。
  如,在初一造型表现课《身边的物品》和《情感的记录》、初二的人物造型练习等,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是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两课的教学中,作为专业美术教师,无论是让学生临摹还是写生,教师都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素描和色彩表现的基本要点。
  1.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物体自身的或相互间的比例关系、空间关系,从而确定画面中所有物体的形体结构、大小比例、前后左右以及透视变化等关系。
  2.在表现物体的明暗时,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比较,确定物象间的明暗关系。学生只有在掌握黑、白、灰之间的明暗变化规律后,才能正确地处理物体明暗变化中的“三大面”“五大调”的关系。
  3.表现色彩时,教师要通过对物体间色彩的纯度、明度以及色相的比较,让学生正确感知物体的鲜明、深浅、明亮程度以及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微妙关系。
  除此以外,在画面的构图,虚实、强弱对比关系等方面,教师也同样需要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在获得生动准确的感知后才能画出好的美术作品来。
  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是学生掌握美术基本技能,形成基本美术素养的关键,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同样需要比较法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美术课中的要求。
  因此,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以及每一课中部分欣赏内容的教学,都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美术欣赏课内容枯燥,美术欣赏课一直被认为是很难出彩的。根据10多年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很多大师作品看上去很美,但往往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太远。学生只能远远地观赏赞叹而无法走近,更谈不上产生共鸣了。
  所以,如何让学生走近大师作品,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突破口。
  在教学中,我根据初中美术欣赏课内容的直观性、可感性、形象性等特点,将比较法在美术欣赏课中进行了尝试。
  如苏少版第13册美术课本的第一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景物画赏析一),本课是属于欣赏评述课。在这一课中,课本提供了多幅优美的风景画和景物画作品。在教学中,我并没有让学生从第一副作品开始,而首先是让学生欣赏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林间小道》。由于我们的学生都生活在农村,他们可能没见过真正的大海,但他们对农村的这种《林间小道》再熟悉不过了。
  由于学生具有切身的体验,因此他们容易对画面中的内容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进行比较。由于选对了突破口,学生找到了比较对象(与家乡林间小路的比较),也就是比较项,因此学生表现很兴奋。有的认为画家把树木画的很传神,有的认为小路非常真实,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学生能说出画面中焦点透视带给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对画面表现的内容、场景与生活中的物与景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感官认识,从而在情感上与作品产生了共鸣。
  有了这样一个好的情境导入,于是我趁热打铁,将同类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不同画家作品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从而让学生对不同画家得表现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认识。
  这样,通过比较不仅使学生形成了直观的印象,同时对其他大师作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由于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来容易上刻板的欣赏课立刻变得生动起来。通过这一堂课,学生不仅找到了走近大师作品的途径,也真正懂得如何去欣赏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了。
  三、掌握比较法要点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如何运用“比较”这一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是运用比较教学法的根本所在,也是解决绝大多数美术教学问题的关键。
  因此,能否掌握运用比较法的基本要点并且加以灵活运用,是成功运用比较法的关键,也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一些专门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专家研究的成果,得出运用比较法的几个基本要点。
  1.让学生找到比较的对象,即比较项
  这是运用比较法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明确了比较的对象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标准。有了标准,学生才能确定要表现对象在画面中形状、大小、长短等位置关系。
  如在造型训练中,无论是让学生写生还是临摹,都是以客观对象为参照物,在自己表现对象与客观对象之间进行的比较。
  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比较的对象是范画中物体,而在写生练习中,学生比较的对象则变成了真实物体。这两种形式,无论哪一种都是通过观察比较获得正确感知,从而确定要表现物体在自己画面中的大小、长短比例、前后左右、明暗虚实等关系,最终达到协调一致。
  2.进行比较法训练,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比较的能力是需要训练的,它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学生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断的训练,才能逐渐提高自己观察、判断和表现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再观察,再比较,不断纠正不准确的判断,最终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感知,提高对事物分析的综合能力。
  因此,每节课中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比较、不断训练,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和能力。
  除此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要养成这种观察比较的习惯,留意对身边不同物体形体结构的观察比较,对不同物体、景象以及相同物体、景象在不同光线下明暗色彩的观察比较,对自然界景观中各种透视变化的观察比较等等。
  3.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比较法
  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教师要常常提醒学生要有整体的观念,要求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养成一种从“整体到局部再整体”的习惯。而学生这种习惯的养成首先就要从观察比较法的训练开始,要让学生在开始观察物体时,就养成“整体观察比较法”:先保持对事物整体的印象,再观察细小的部分,以便更好地反映整体;然后不断地重复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观察进行反复的比较,找出不协调的部分,最终达到整体与局部高度统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俊编著.新思路基础美术造型训练丛书(一):对比训练范本.吉林美术出版社.
  2.吴国荣编著.《素描与视觉思维:艺术设计造型能力的训练方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金玉峰著.《中学美术教学法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文出自:http://www.starlunwen.net/jiaoyujiaoxue/16889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Copyright &
www.starlunw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主营:、&|&服务热线:400-080-8380&|&企业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高课堂效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