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器店铺流量突然下降偏差为多少视为店铺流量突然下降下降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patents/CNU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微灌系统综合流量偏差率的计算方法.pdf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6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维普资讯 http:// .
卷 第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
微灌系统综合流量偏差率的计算方法
牛文全,吴普特,范兴科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凌摘 要:在分析目前水力偏差率以及流量偏差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并定义了地面偏差率,确定了地面偏差率的计算
方法,并对原有灌水器制造偏差率进行了重新定义;综合考虑制造偏差、水力偏差和地面偏差,分别推导出了不同偏差影响
下的流量偏差率计算公式,并推导出了综合流量偏差率和极限综合流量偏差率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为更准确设计微灌系
统工程提供技术指导,使微灌系统实际运行指标与系统设计指标保持一致。
关键词:微灌系统;综合流量偏差;地面偏差率;制造偏差率;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式中 △?? 水力偏差, ;?? 实际工作压力, ;
微灌系统是高效的灌水技术,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灌
?? 设计工作压力, 。
水质量、节水效率都非常高,灌水质量最主要指标就是一 一 。
灌溉均匀度】
。为了保证灌溉系统的灌水质量,灌溉均
匀度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规范
式中?? 水力偏差率;△ , ?? 分别为最
系统的灌溉均匀度不能小于,微喷灌系统的灌溉 大、最小水力偏差, ;
。 ?? 分别为最大、最小
均匀度不能小于。在实际工程中,影响灌溉均匀 实际工作压力, 。
根据灌水器的流量公式
度的因素很多,如灌溉水的质量、灌水器的质量、灌水器
工作压力的变化、灌水器的堵塞状况、灌水器的制造偏 口一 是
差、灌溉水的温度变化以及地面高低起伏的变化
式中 口??流量, 。/ ;愚?? 流量系数; ??流态
。目前,对灌水器的选择上提出了制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滴灌管网设计
&滴工程规划说明书
1、基本资料
1.1自然概况
甘肃省八一农场黑土洼分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永昌县城以西55公里处,地理坐标东径101&28&18&P--101&29&56&P,北纬38&13&51&P--38&17&26&P,海拔米之间,地处内陆河干旱地区。农场现有人口1471人,总土地面积8.8万亩,可耕地面积6.3万亩,实际耕种面积3.5万亩左右。农场下设农业生产队7个,学校、卫生所个一所,管理人员35人。
1.2气象资料
项目区地处内陆河干旱区,具有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四季中春暖回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等特点。多年平均降雨量147.6mm,年平均蒸发量2143.5mm。年内分布不均,6&9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左右,春冬季以西北风居多,夏季以东南风居多,风力一般为3&4级,无霜期150天,年日照时数2884.2小时。多年平均气温6.7℃,极端最高气温23.6℃,极端最低气温一18.4℃,最大冻土深度1.65m。
1.3土壤资料
区域土壤主要是壤土,土壤容重为1.4g/cm3,土层厚度不小于60cm,熟化层30&50cm,耕作层多数在20&30cm左右。持水量为22%左右,土壤肥力适中。
1.4作物资料
区域主要以小麦、啤酒大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以特种药材、洋芋等。
1.5水源条件
区域内农业灌溉用水主要依靠永昌县西大河水库,地下水辅助生活用水。目前,已有三条干渠42km跨越项目区,且有多条支、斗渠配合运行,区域水网基本形成,农业用水基本得到满足,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供需水矛盾逐渐突出,原有渠道建设标准偏低,且年久失修,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1.6工程规模
本次规划滴灌工程区控制面积3.5万亩,分4块区域规划,其中,01号区域控制面积1.34万亩,02号区域控制面积1.12万亩,03号区域控制面积0.64万亩,04号区域控制面积0.4万亩。修建大型蓄水池(塘坝),最大设计蓄水量2.5万m3,正常蓄水量2.0万m3。滴灌水源由35座调节水池配合加压动力运行,保证项目区需水要求。但因考虑作物生长习性及种植经验,特药等作物必须每年换茬,所以在设计时考虑上述因素后,在滴灌规划区依然布置配套干、支、斗渠及建筑物并行运作的灌溉布局。
2、灌溉方式选择及总体布置
2.1灌溉方式选择
由于项目区主要特殊药材及洋芋种植为主,水源相对紧张,且区域地面起伏相对较大,为了实现有效利用水源、减少区域灌溉过程中的运行成本,按照区域地形特征和田块分布情况。结合永昌县多风沙的气候特点,故规划选择滴灌方式灌溉。
2.2灌溉分区情况
项目区共分4个大区,即01~04号滴灌区。根据滴灌的灌溉制度,按照地形高差特征,本着节省能源,节省灌溉系统运行成本和尽量节省灌溉水源的设计思路,将滴溉区域按照水源情况和灌溉制度及其水源工程,划分为35个小区,每个小区控制灌溉1000亩左右。具体见工程平面布置图。
3、设计依据
3.1&&微溉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
3.2&&微灌工程技术指南
3.3&&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3.4&喷灌工程技术规范SD148-85等
4、水量分析
根据水源供水能力、区域灌溉用水习惯及作物需水实际情况,分析如下:
4.1灌溉需水量
本项目区需水量为农业灌溉需水总量。农业灌溉需水量为灌溉面积与综合灌溉定额的乘积。根据现状灌区灌溉方式、种植业结构、灌溉制度及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出各月的需水量及需水过程线。
4.2设计保证率
(1)&灌溉设计保证率
根据《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灌溉设计保证率不应低于85%,本次设计取灌溉设计保证率P=85%。
(2)&设计灌溉面积及种植结构
本次规划设计灌溉面积共35000亩,分布4快,面积分别为01号区1.34万亩,02号区1.12万亩,03号区0.64万亩,04号区0.4万亩。种植主要以特药和洋芋为主。
本次需水量及节水量计算主要以种植特药为主进行计算。
4.3灌溉制度拟定
4.3.1需水量计算
⑴&作物需水量
根据永昌县实测大田作物最大腾发量月份的日平均作物实际腾发量ETa=6.0,由于黑土洼农场距离永昌县城以西55&km左右,具海拔较高,腾发量相对较低的气候特点,所以本项目设计取作物实际腾发?时,考虑上述因素,故ETa=5.0。
⑵&设计耗水强度
式中&&Ia&设计耗水强度,mm/d;
ETa&作物需水量,为5.0&mm/d;
P0&有效降雨量,0;
S&地下水补给,0;
将上述各参数代入上式,可求得Ia=5.0(mm/d)
⑶&设计灌水定额的确定
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
&&&土壤容重,g/cm3,项目区土壤为砂壤土,&取1.4g/cm3;
z&计划湿润层深度,m;根据作物根系活动层深度,取0.4&m;
p&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特药及洋芋湿润带宽度Sw=0.60cm,毛管间距1.0m,p=&Sw/&SL&100%=60%;
&max、&min&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土壤田间持水量为30(重量%),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上限一般取田间持水量的80%~100%,取90%;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下限一般取田间持水量的55%~70%,取65%;
m=0.1&1.4&60&0.4&30&&(90%-65%)&=25.2mm=16.8(m3/亩)
则毛灌水定额m毛=m/&=25.2/0.9=28mm=18.67m3/亩
4.3.2灌溉制度
特药和洋芋是蔓生浅根作物,根系分布在0~40cm处,前期灌水湿润层深10~20cm&,后期30~40cm,。
结合农农场近些年对特药及洋芋的灌溉经验和需水特性,制定项目区灌溉制度,设计灌溉制度见表4-1。
表4-1&&&&&&&&&&&&&&&&&&&&&&&特药灌溉制度表
灌水定额(m3/亩)
灌溉定额(m3/亩)
包括种植前一次灌水和沉水。
4.3.3灌溉水利用系数
项目实施后田间部分采用膜下滴灌,田间水利用系数大大提高,项目实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见表4&2。
表4&2&&&&&&&项目实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表&&&&&&&&
管道水利用系数
田间水利用系数
灌溉水利用系数
项目实施后
4.3.4需水量计算
设计需水过程线见表4-3。
表4-3&&&&&&&&&&&&&&特药需水过程线汇总表&&&&&&&&&
灌溉面积(亩)
净用水定额(m3/亩)
净用水量(万m3)
灌溉水利用系数
毛用水量(万m3)
5.工程方案
5.1工程布置原则
本次工程布置是在原有输水渠道基础上,布置供水系统及地埋管和地面上田间管网部分,支管间距根据毛管长度来确定。工程布局采用以下原则:
⑴&管道布置与供水系统布置相结合;
⑵&支管、辅管以及毛管布置不能穿越机耕道,毛管顺着作物种植行布置;
⑶&管道之间的连接,应避免锐角相交,管道铺设应力求平顺,减少折点。
5.2&工程规模布局
5.2.1工程管网布置
引水首部主要为引水前池,其作用是将库水经过渠道引入前池,通过预先沉淀,然后进行下游农作物灌溉,前池水进入管道之前采用拦污栅将大的杂物出去,以便满足喷灌灌水的需要。
管网部分均由地埋管主干管、干管、分干管和地上管移动支管四部分组成。主干管、干管、分干管均为UPVC管,移动支管为铝合金管。主干管管径为&400、干管管径为&300、分干管管径为&200。各级管网按照90度布置,分干管顺着作物种植行铺设。各级管网连接部分均设有检查井,检查井内设有压力表、流量表、闸阀以及排气阀,在每条分干管进口处也均设有排气阀。
灌区运行情况基本一致,主干管、干管和分干管续灌,支管轮灌。每条分干管每20m设一给水栓,每条分干管上有3~4条移动支管同时运行,灌溉周期一般为5天。
5.2.2系统工程
本次工程共规划膜下滴灌面积3.5万亩,分布4个区域,其中01号区域面积1.34万亩,02号区域面积1.12万亩,03号区域面积0.64万亩,04号区域面积0.4万亩。
⑴&水源工程
本系统主水源为西大河水库库水,经过水库沉淀后通过原地面灌溉渠道供水至喷灌灌溉蓄水池&前池,而后,通过管道输送各调节水池,加压后用于滴灌,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标准,可用于滴灌。
⑵&首部枢纽
本系统为加压滴灌系统,现有首部工程为前池和首部闸阀井控制系统。
由于库水经过渠道输送后泥沙和有机物杂质含量大,所以均需在引水前池处增设一沉淀池,在引水前池及管道进水口处均设置高密度过滤纱网,对浑水进入管道前进行初级过滤,拦去悬浮泥砂和杂物。有必要的情况下,并在前池上方加盖一层滤网,拦去大的漂浮物,同时可防止其它杂物进入。&
根据现状前池位置,本次沉淀池设计位于前池上游,即引水流程西大河水库&渠道&沉淀池&前池&首部&管网。
⑶&输配水管网
本规划只要由地下埋管,即主干管、干管和分干管,在地面加装适宜滴灌灌水的地面灌水设备。通过计算并充分利用现有分干管上给水栓布置间距并结合计算来选取毛管长度,最终?定支管、辅管以及毛管各项参数。
一条支管构成一个灌水小区。毛管沿作物种植方向铺设,各级管网均成90&夹角布置,辅管平行于支管。本次规划支管采用铝合金管,毛管、辅管均采用薄壁PE管,支管、辅管和毛管均铺设于地面。
在主干管进干管和分干管首部安装过滤设施,过滤水质达标后进入干管两侧。
5.3典型设计
5.3.1&典型设计选择
项目区共分4个区,从4个区地形、土壤以及供水系统和管网布置情况对比,①各个区南北坡降均在3%左右,东西向地形比较平坦;②土壤条件均为砂壤土;③灌溉系统布置形式基本一致。因此,通过以上三点对比,最终选定具有代表性的01号区单元进行典型设计。根据大田试验结果,特药、洋芋除了作物根系层不一样之外(不影响系统设计),其生长习性及种植方式基本一样,均采用宽窄行40+60cm行距种植,株距间距为30cm左右。所以,本次以膜下特药滴灌为代表进行典型区设计,种植打瓜面积1000亩。
5.3.2&管网布置
本次规划结合加压喷滴灌共用原则,增设辅管与毛管两级管网,支管、辅管与毛管均为地上式管网,支管长度及布置方式仍同现状支管铺设。辅管与毛管长度通过计算确定。
5.3.3&设计参数的确定
⑴&典型区分干管总供水量
典型区各分干管控制灌溉面积相等,各分干管设计流量为Q=90m3/h。
⑵&系统最小供水流量
根据《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单个滴灌系统最小总供水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最小总供水流量,m3/h;
Ia&设计灌溉补充强度,mm/d,Ia=Ea-P0-S,Ea为设计耗水强度,mm/d;P0为有效降雨量,mm/d;S为根层土壤或地下水补给的水量,mm/d;
A&可灌溉面积,66.7hm2;
C&系统每日工作小时数,18h;
&&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0。
计算得:Q=205.86m3/h。此流量为系统最小总供水流量,系统实际总供水流量不能小于此流量。典型区共有3条分干管同时运行,且各分干管控制面积相同,则相当于每条分干管供水流量68.62m3/h,设计为90m3/h,满足要求。
⑶&灌水器的选择
特药种植方式为40+60cm,一膜一管灌两行,由于本工程所在地的土壤为砂壤土,根据该地土壤的性质和打瓜的生长习性,选择的滴灌带为单翼迷宫式滴灌带WDF16/3.2&100,该滴灌带内径16mm,壁厚0.18mm,滴孔间距300mm,滴头工作压力0.10MPa,以该产品的参述进行设计。一膜一管灌两行特药,滴灌带间距1m,滴头间距0.3m,滴头流量3.2L/h,流态指数X=0.596。
⑷&毛管允许水头(流量)偏差率
①&流量偏差
根据《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灌水器设计允许流量偏差率应不大于20%,由于稳流装置有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所以,本工程取20%。
②&水头偏差率[hv]。
x=0.596,qv=0.20,待入下式:
&&&&&&&=0.34
各设计参数具体见表5&1。
表5-1&&&&&&&&&&&&&&&&&&&&滴灌设计参数表&
需水量(mm/d)
设计耗水强度(mm/d)
滴灌均匀系数
灌水器允许流量偏差率(%)
灌水器允许工作水头偏差率(%)
灌水器设计工作水头(m)
5.3.4&滴灌灌溉制度的确定
⑴&设计灌水定额的确定
由上计算知,设计毛灌水定额为m=28.67&mm=18.67(m3/亩)
⑵&设计灌水周期的确定
式中:T&设计灌水周期,d;
m&设计灌水定额,mm;
Ia&设计耗水强度,&5.0mm/d;
&&灌溉水利用系数;
设计取5天。
⑶&设计一次灌水延续时间的确定
式中: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qd&灌水器流量,3.2&L/&h;
Se&灌水器间距,0.3&m;
SL&毛管间距,1.0m;
将上述参数代入上式得&t=&2.85h/组
设计取一次灌水延续时间为3.0h/组。
综上所述,初定参数如表5&2。
表5-2&&&&&&&&&&&&&&&&&&&&&&系统设计参数表&&&&&&&&&
灌溉补充强度Ia(mm/d)
土壤湿润比P(%)
设计分干管总供水量Q(m3/h)
设计灌水定额m(mm)/(m3/亩)
28.67/18.67
灌溉水有效利用率&
设计灌水周期T(d)
灌水小区允许的偏差率
流量偏差率[qv]
初定一次灌水延续时间t(h/组)
水头偏差率[hv]
5.3.5&滴灌系统工作制度的确定
根据项目区作物种类、水源条件、经济状况等采用轮灌方式。
N&项目区轮灌组数,组;
C&系统日工作时间,根据项目区水源和农业技术条件,C取18h;
T&设计灌水周期,d,取5&d;
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取3.0h;
将上述参数代入上式得N&30(组)
5.3.6&灌水器的选择灌水小区运行水头偏差及其毛管和辅管上的分配
⑴&灌水小区运行水头偏差分配
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h]为:
根据上式计算,将数值代入式中得:
根据&辅管+毛管&构成灌水小区,小区允许水头偏差在毛管和辅管间分配,则
毛管允许水头偏差
辅管允许水头偏差
5.3.7&毛管极限孔数和极限长度
⑴&毛管极限孔数确定
由下式计算降比,J=&0.03(顺坡为&+&,逆坡为&-&),d=16mm,k=1.1,f=0.505,qd=3.2&L/&h,代入下式计算得:
由下式计算压比,&d=16mm,k=1.1,f=0.505,S=Se=0.3&m,&qd=3.2&L/&h,hd=10m,代入下式得:
③&毛管极限孔数Nm
顺坡降比r=,按下述方法确定极限孔数:
计算&,[△h2]=2.04(m),G=2.43&10-7,hd=10m,r=3698.2,Pn&=109,代入下式得:
因&=3.01&1,按下式试算Nm
&&&&经试算得Nm=252个
逆坡降比r=-,按下述方法确定极限孔数:
经试算得Nm=137个
④&极限长度Lm&
S=Se=0.3&m,&S0=0.15&m;依据下式:
顺坡时,Nm=252个,&代入上式计算得:Lm=75.45m,&
逆坡时,Nm=137个,&代入上式计算得:Lm=40.95m。
⑤&毛管顺、逆坡长度的定位
对于均匀坡,支管的位置应使上坡毛管与下坡毛管产生相等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
顺坡毛管最大压力差:
根据毛管实际长度确定,毛管实际总长度为120m,孔距为0.30m,因此总孔数为120/0.3=400。由前计算可知逆坡极限孔数为137,故顺坡实际孔数N顺为=400-137=263,由下式
则最大压力孔在首出水口,pm=1
当r=1,且pm=1时:
&&&&逆坡毛管最大压力差:
当r&1,&pm=1,pn=N时:
令,经整理试算得:
N逆=152,顺坡N顺=400-152=248,故顺坡毛管的实际铺设长度为L顺=248&0.3=74.4m,逆坡毛管的实际铺设长度为L逆=152&0.3=45.6m,
结合分干管上每20m设一给水栓,取顺坡毛管长度为60m,逆坡毛管长40m,毛管总长度为100m,则顺坡毛管孔数为60/0.3=200个,逆坡毛管孔数为40/0.3=133个,均小于毛管极限长度和极限孔数,满足规范要求。
5.3.8&辅管极限孔数和极限长度
⑴&辅管极限孔数Nm计算
根据地形条件,辅管采用平坡计算。本次设计拟选辅管管径de32。[△h3]=1.53(m),d=28.8mm,k=1.1,S=SL/sin80&=1/&sin80&=1.02m,q=(200+133)&3.2=1065.6L/h,代入得
⑵&辅管极限长度确定
同毛管极限长度Lm计算公式:
S&=1.02m,S0&=0.51m,Nm=7个,代入得
=6.63(m)
此值为辅管一半的长度,辅管全长2&6.63=13.26(m)。根据支管长度,取辅管长度为9m,则辅管极限孔数为10个。
5.3.9&管网布置
本次规划设计新配备自压喷滴灌共用支管。支管长度及布置方式仍同现状支管铺设。设计干管、分干管和支管三级管道,干管上布设5条分干管,每条分干管长800m,支管按照90度角铺设与分干管两侧,支管长度为150m。本次设计典型区选择主干管西侧一分干管、二分干管和三分干管。各分干管长度为800m,一条分干管控制地块条田宽度300m,呈规则的平行四边形地块。根据毛管极限长度可布设8列等间距支管。则一对毛管总长度800/8=100m(即支管间距为100m),毛管总孔数为INT(100/0.3)=333个。分干管每20m设一个给水栓,支管沿东西向布置,为平坡布置,支管顺坡与逆坡等长度铺设,长度为150m。
本次布置支管、辅管与毛管,管网呈&丰&字型布置。由于辅管与支管平行铺设,故辅管顺、逆坡等长铺设。毛管在支管两侧双向铺设,采用按扣三通与辅管联接,其系统结构为:水源(渠水)&首部装置(包括沉淀池、过滤设备等)&主干管&分干管&过滤设施(砂石+往事过滤器)&铝合金支管&PE辅管&稳&PE毛管(滴管带),支管、辅管、毛管均为地上式管网。
5.3.10&轮灌组的校核
T=5d,C=18,t=3.0h/组,依据下式计算
为使各个轮灌组灌溉面积基本相同,通过对条田布置和划分,根据作物轮灌周期及每次灌水时间,本次规划最终确定项目区轮灌组为30组,与现状相符,等于最大轮灌组数30组,符合规范要求。本次典型设计区共有三条分干管,每条分干管同时灌水。一条分干管上共布置16条支管,每条分干管上8条支管同时工作,每条支管带15条辅管,其上1条辅管同时工作,共10对毛管同时工作。
5.3.11管道流量的确定
1条辅管有10对毛管同时运行,一对辅管平均流量为Q辅管=10Q毛管=10&(N顺+N逆)&3.2=10&(200+133)&3.2=10656(L/h),1条支管上同时有1条辅管在运行,则1条支流量为Q支管=10656(L/h),&1条分干管上同时有8条支管运行,则分干管流量Q分干管=248(L/h)=85.25(m3/h)
设计分干管设计流量Q分干管=90m3/h,由以上计算可知,现状分干管设计满足要求。尤其可知,滴头的设计流量和其初选值相同,故滴灌带选择合理。各级管道流量见表5&3。
表5-3&&&&&&&&&&&&&&&&&&&&&&各级管道流量表&&&&&&&&&
1条支管进口处流量
进口处流量
1条毛管进口处平均流量
出水孔平均流量
5.3.12毛管水力计算
⑴&毛管上最大压差
由支管位置确定知:顺坡与逆坡毛管上出水孔的最大压差相等,&
N顺=200,代入得
,满足设计要求。
⑵&毛管进口工作压力h0毛
顺坡与逆坡毛管进口的压力相等,代入《微灌工程技术规范》附录C公式:
第一个出水口的水头:&
毛管进口工作水头:&
当滴头流量为3.2L/h时,毛管进口压力水头h0毛=10.48m。此值即为以辅管为单元的灌水小区中毛管进口的平均设计工作水头。
⑶&毛管水头损失
毛管为等距多孔管,其沿程损失按照下式计算(N&3):
=1.88(m)
毛管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5%考虑,即hw毛=0.15&hf毛=0.28&m
则毛管总水头损失为h毛=1.88+0.28=2.16m
5.3.13辅管水力计算
⑴&辅管水头损失
辅管按照平坡公式计算,辅管为多孔管,按单侧孔数N=5个计算,孔间距1.0m,单孔流量为一对毛管流量q=1065.6L/h,代入公式得:
=0.40(m)
辅管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5%考虑,即hw辅=0.15&hf辅=0.06&m
则辅管总水头损失为h辅=0.40+0.06=0.46m
⑵&辅管进口工作压力h0辅
&&&&=10.78(m)
5.3.14支管水力计算
此系统支管为单孔出流,支管沿程损失按下式计算:支管采用upvc管,管外径为75mm,可以满足自压滴灌,upvc管摩阻系数f=0.948&105,m=1.77,b=4.77,L=150m,Q=10.66m3/h,代入得:
支管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8%考虑。即
支管总的水头损失应为hf支+hw支=1.3&m。
5.3.15分干管水头损失计算h分干管
分干管沿程损失按下式计算:分干管为upvc管,管内径为150mm,摩阻系数f=0.948&105。局部水头损失按照沿程损失的10%计。
5.3.16主干管、干管水头损失计算
主干管、干管沿程损失同上分干管计算:主干管、干管为upvc管,主干管、干管内径分别为400mm和300mm,摩阻系数f=0.948&105。局部水头损失按照沿程损失的10%计。
5.3.17管网节点水头计算
因东西向地形平坦,所以计算中不考虑地形高差引起的水头变化。
5.3.18调压措施
由于分干管每个节点压力均超过支管进口压力,所以在支管进口前采用配置稳流调压阀调压,以实现支管进口压力的均衡一致。根据前计算可知,辅管进口所需压力为10.78m,则,支管进口所需压力为10.78+1.3=12.08m,在支管进口多余压力极为所要减少压力,选用&76调压阀调压,调节压力范围0~35m。
5.4&过滤系统
5.4.1过滤器
根据常见滴灌堵塞原因及解决办法,必须采取预处理及砂石过滤器等多级过滤。一般滴灌系统过滤部分布置在系统引水首部前池位置,为方便灌水的需要,既要达到过滤的目的,又不影响下游灌溉方式的选择,同时根据现有适宜布置的条件,只能在分干管首部布置砂石过滤器,将砂石过滤器和施肥罐同时布置在分干管首部,进行集中过滤和施肥。本次规划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方面来解决。
⑴&首部灌溉水的预处理,规划喷灌用水是经过库水引入渠道,最后注入前池。根据现状水质情况调查,由于灌溉水在引入过程中经过沿线渠道,将会漂浮大量树叶以及一些细小的有机物,同时在洪水期间,水源比较浑浊。针对存在这些情况,须在首部设置沉淀池,事先沉淀,滤去泥沙。在沉淀池入口与总干管取水口处用钢网各做1道拦污栅,安装的拦污栅滤网规格为10目,拦去悬浮泥砂和杂物。
⑵&干管与分干管连接首部安装砂石过滤器+施肥罐。根据经预处理的水质情况,不能达到滴灌滴头要求,必须经过进一步处理。由于现状主要管网均为地埋UPVC管,采取集中过滤处理不可行,所以只能在实施的项目区主干管进分干管处所在闸阀井处安装两级组合过滤器进行二级过滤,由于分干管为地埋管且为UPVC,直接从管道上安装比较困难,但在每条分干管进口处均设有闸阀井,所以可以利用现有闸阀井处排气管引入至砂石过滤器,然后将过滤后的灌溉水接入分干管上出地管&给水栓上即可。在排气管后设有闸过滤器,过滤精度为120目。
滴灌灌溉水源经过以上两级处理,并结合一些正确操作技术,完全可以达到灌水器灌水的要求。
过滤流程见下图:
5.5系统土建工程
本工程项目区水源为渠道引水,沿途有风积砂和人为的砂进入水中,因此需要进行沉淀和过滤才可以进入滴管,故需要设置专门的沉淀设施。所以需要在各个自压喷灌前池首部增设沉淀池1座,沉淀池采用梯形断面,底宽3.5m,池长35m,池深2.0m,边坡1:1.25,采用混凝土砌石衬砌,厚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抗冻等级为F150,抗渗等级W4。
5.6&管网排水规划
通过对项目区现状踏勘,设计在每条分干管末端均设排水井。
5.7&渠、路、林规划
根据实地勘测,目前项目区已经基本形成渠、路、林相互配套的格局,本次规划除渠道外,其他只在现有基础上加以利用。目前农场渠道已破烂不堪,部分区域依然是未做衬砌的土沟土渠,致使水之源不能有效利用,造成极大的浪费。此次规划在原有线路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设计干渠14.6km,建筑物14座,设计流量6m3/s,断面为C15砌石梯形,渠道口宽4.1m&,底宽1.2m,渠深1.45m;支渠40km,建筑物44座,设计流量0.75m3/s,断面分&U&形和梯形两种,梯形为C15砌石,渠道口宽1.9m&,底宽0.6m,渠深0.6m,&U&形断面为C15砼预制,R为0.4m,口宽0.8m,渠深0.7m;斗农渠120km,建筑物300座,设计流量0.25m3/s,断面为C15砼预制&U&形,口宽0.4m&,R为0.25m,渠深0.6m。建筑物全部采用C20钢筋砼浇注。道路部分是在现有的基础加以修复,设计机耕道拓宽至6m,田间道拓宽至4m,路面铺设为砂石路面。林带布设依旧围绕在渠道和田间机耕道两旁,种植以新疆白杨为主。
6、投资估算
6.1&&编制说明
(1)编制方法
按照甘肃省水利厅甘水规发〔1992〕15号文颁发《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计算标准》规定的办法进行编制。
(2)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依据甘肃省水利厅甘水规发〔1992〕15号文颁发《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甘肃省水利厅甘水规发〔1995〕19号文颁发《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费用标准补充规定的通知》及甘水规发〔1998〕11号文《关于颁发我省水利水电工程费用标准中有关条款修改调整意见的通知》,结合本项目区实际投资状况,对部分定额和单价予以调低后,计算该工程各项费用。
(3)定额依据
建筑工程采用甘肃省水利厅甘水规发〔1996〕41号文颁发《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用水利部颁《中小型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1993年)。
6.2&&投资估算
经分析计算,工程总投资10187.18万元,其中:渠灌工程3791.54万元;滴灌工程4902.11万元(建筑工程1374.93万元,机电设备3527.18万元);临时工程费499.22万元;其他费用509.2万元;预备费485.1万元。
附:工程估算表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大田漫灌、管理粗放的传统农业势必要淘汰,因此,加快高产出,低耗能的高效节能现代农业生产势在必行。此次规划本着转变农业生产结构,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充分结合农场发展实际,科学规划,认真分析,开创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农场。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链接地址:
滴灌管网设计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滴灌管网设计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QQ:),谢谢!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量偏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