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划线的药哪些药厂节能降耗方案能买到??我们这里医院药店都没有,急需!!!有联系方式更好,有两三样也行↓如图

总积分:2785
      
  蔡满红委员 快报记者施向辉摄
  南京市两会开幕前,政协委员蔡满红听到一件让她揪心的事情。
  蔡满红是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的主任医师,最近该院新生儿筛查中心好几个同事告诉她:一些孩子查出了比较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也不难治,可是对症的药品在国内根本买不到。“这些孩子体内只是缺少某种物质,用药物替代后,这些孩子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健康地生活。”然而,这些对症药用量少、价格低,国内没有药厂肯研发生产,就连医药公司也嫌利润低,放弃从国外采购这两种药。孩子的救命药,却成了市场的“弃儿”。最极端的后果,是一些家长只能眼睁睁地放弃治疗!
  为此,蔡满红委员向这次政协会议递交了提案,呼吁国家应该采取措施,保障特殊药品的生产。
  □快报记者 是钟寅
  不是生产不了,而是因为不赚钱!政协委员呼吁“政府补贴低价药”
  宝宝查出疾病医生却犯难
  新生的宝宝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大喜事,可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筛查中心,却不时会遇到让医生不得不对家长说“遗憾”的事情。新生儿筛查中心会对新生宝宝进行三项遗传性疾病检查,所幸三项疾病都有成熟的疗法可以医治。然而,医治的“办法”虽有,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医生在缺少相应药物的情况下,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去年,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共查出4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患儿。每一次,医师把这样的筛查结果告知患儿家属的时候,患儿家属的一连串疑问,都让医生感到无力回答。“什么?孩子有遗传性疾病?有药能治吗?”“怎么这样?国内根本买不到这种药?”患儿家属往往难以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
  医生介绍病情时会说,患上这种遗传性疾病的患儿体内电解质紊乱,主要依赖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9a氟氢可的松,简称9aFHC)长期口服治疗。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重者常在新生儿期因脱水、电解质紊乱而死亡;症状轻一些的患儿性别特征将出现异常,如性早熟、身高矮小等症状。而按成熟的治疗方案,患儿只要按时服药,就能保持健康,可偏偏这种药很难买到,这是所有医生的遗憾。
  2010年9月,新生儿筛查中心的医生孙本骏就遇到过一个这样的患儿。家长不解,既然能查出,有办法治,为什么医院不提供相应的药物呢?但最后医生只能告诉家属,这种药能在国外买到,香港地区也有售,通过内地的一些非正规渠道,也有办法代购。
  要买药,只能到境外
  情况相似的还有一种名为“四氢生物蝶呤”(以下简称BH4)的药物,这种药同样是针对一种遗传性疾病“高苯丙氨酸血症”。为甄别患儿属于哪个类型,需要给患儿口服BH4,再检查患儿身体指标,一旦诊断为BH4缺乏症,那么患儿将长期服用BH4。未经服用的患儿将全身瘫软,抽搐并有严重的智力障碍。可是,BH4也无法在国内正规医院药店买到。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发病率也很低,2010年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筛查中心也只遇到过四五例这样的病患。根据病情不同,BH4用量要严格控制在几毫克之间,虽然这种药品价格稍高,但用量依然有限,幼儿期每月花费大约200元左右,成年后随着体重上升,用量加大,花费随之增加。无论是9aFHC,还是BH4都没有替代药物,绝大部分患者都要终身服用。目前,家属要么选择国内非正规的渠道代购,要么就只能到国外大量购买回来后存用。
  南京的新生儿几乎是100%接受筛查,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高苯丙氨酸血症都列入主要检查项目,现在却面临着查得出却治不了的窘境,不是医院技术条件不够,而是医药采购环节出了问题。
  难买到药,家长放弃治疗
  新生儿筛查中心医生孙本骏介绍,以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9aFHC为例,这种药从国外代购,也只要250元一大瓶,一瓶100片,足够患儿吃三四个月,药费平均每月才六七十元。但这种遗传性疾病发生率仅为1/12000,可推算全国每年有1000多患儿出生。她猜测,可能对于医药企业来说,生产这种价格低、用量小的药品,利润有限。“我曾经听前辈说过,过去有国内企业生产过,但我上世纪90年代参加新生儿筛查工作后,就再也没看到过哪家企业生产这种药。不是技术条件难以达到,应该是药品不赚钱没人生产。”
  过去,患儿家属曾通过广州一家药店的非正规渠道代购,可如今药品进口****日趋严格,这家药店几乎停止接受陌生顾客的订单。记者尝试拨打这家药店的电话,工作人员先说买不到,后来又含糊地说,“你们不要多问,我们有办法就是了。谁介绍你来,你让那个人和我们联系。再多问,就只能告诉你买不到了。”
  孙本骏医生介绍,“这两种药在境外也是处方药,曾有患儿的父母找到我们,开好处方单和证明,特意到香港的医院给孩子买药,费了很大功夫。药本身不贵,可这样跑一趟,花费就很惊人了。”去年遇到的4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患儿家属,都是各显神通,每家都存足了一年的用药量。有两例患高苯丙氨酸血症的患儿家属,因家庭条件有限难买到药,直接放弃了治疗。
  药店、医院都不进这类药
  记者走访了南京多家药店,丰富路第一药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店里没有这种药,也从没有进过。而在洪武北路的先声药店,工作人员也给出相似的答复,“这两种药可能要到医院才能买到,我们从没有卖过。9a氟氢可的松书上讲是治疗肾病的药,那个什么四氢生物蝶呤,我听都没听过。”中山东路的金陵大药房工作人员查询了本店和总公司的采购目录,都未能找到这两种药。
  按照药店的建议,记者询问医院,但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也都没有上述这两种药。第一医院的负责人说,医药行业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卫生、药监对药品有非常严格的审核程序,医院进药需要通过南京市卫生局提供的药品基本目录,经过正规的招投标途径。医院若是直接联系国外的药厂采购进口药,那就属于违规行为。“这种情况下只能建议患者自行找渠道购买了。”
  药厂:生产这类药太亏本
  是否真如医生猜测的那样,国内药厂“嫌贫爱富”不愿生产这两种药呢?南京江宁一家医药企业的业内人士坦言,药厂是企业单位,销路、效益、利润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通常情况下,药品进口增加了中间环节,售价也会相对较高,因此国产化能给患者带来更便宜的药物。但由国内的企业生产药品,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药品研发到临床试验,再到最后推向市场,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即便是药企生产出这样的药,也不能直接卖给医院,而是需要有医药公司代理,统一配送给医院、药房。她估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这样的疾病,病患每年也只有千例左右,生产这样的药品,可能连研发资金都没有,太亏本,所以应该由国家投入资金。因此,无论是9aFHC,还是BH4都不会有国内药企主动生产。由于病患分散,销售环节也是个问题。因此,即便是直接从国外进口,医药公司也不会有利润。这才造成了如今国内企业不生产,国外产品进不来的局面。
  生产低价药
  政府应补贴
  昨天下午,记者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与蔡满红委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今天,她将上会报到,并在会上提出和讨论保障低价药的问题。
  现代快报:是什么促使您提交这份提案?
  蔡满红:我是在和医院同事的交流中听说这件事的,他们知道我是政协委员,所以不止一个人向我反映情况,希望我能把大家的建议带到会上。我了解后,将情况汇总形成了这份提案。
  现代快报:这两种药因为价格较低,所以不受待见,但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市场行为。那么,您认为医药行业可以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吗?
  蔡满红:医药行业不应该纯粹是市场行为,因为这个行业涉及到人的生存权利,必须是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像这两种药品,因为使用人群少,没有企业生产,那么患者就得不到医治。其实每一个患者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地震灾区为了一个埋在废墟下的人,投入那么多人,花费那么多钱,对患病的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呢?查出这些疾病的孩子,只要经过适当的治疗是完全可以生存的。他们只是需要用药物替代人体的某一个酶,或者一种激素而已。
  现代快报:您建议如何具体操作?
  蔡满红:有两套可以参考的方案:一、由政府指定并补助某药店进口:口服四氢生物蝶呤(BH4)和盐皮质激素(9aFHC)两种药,并做为处方药供患者使用。二、由政府指定某药厂直接生产此两种药,政府给药厂补贴。
  现代快报:这两种药是否应该纳入医保?
  蔡满红:在国外,这两种药都纳入医疗保险,我们也可以考虑把这两种药纳入医保范畴。因为患者人数有限,这并不会给政府增加太多负担。但对于患者来说,这是保障生存的基本用药。
  两会动态
  政协委员今报到
  两会将有新亮点
  南京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明天开幕
  政协委员今报到
  两会将有新亮点
  明天,南京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这意味着南京市两会将拉开帷幕。今天下午,市政协委员将陆续报到。
  电子提案、联组讨论、政情通报会……记者昨天从市政协的新闻协调会上获悉,今年的市政协会议除了延续以往的一些做法外,还将有几大亮点。比如,联组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及有关报告时,所有的市委常委、副市长等都将分头参加,与委员们面对面进行交流,届时双方将有怎样的对话,无疑是一大看点。同样,备受关注的政情通报交流会也将创新发言的方式,让委员们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据悉,今年的政情通报交流会的主题是谋划十二五、建设新南京,其中包括三个专题:产业转型升级、保障民生、提升城市品质。
  数据显示,去年南京市政协会议提案751件,立案572件。其中,办理数量在30件以上的有12个部门,排名前5位的“大户”分别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108件、市公安局82件、市财政局73件、市交通运输局66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2件。
  快报记者 鹿伟
总积分:5143
总积分:2735
orphan drug act required
长添灯芯满加油,慢慢等到五更头。纸笔千年会说话,子孙万代要报仇。
总积分:75862
今天听广播,卫生部说要鼓励中医,对中药进行补贴,不明白这个补贴的意义何在。我的印象中,医院医生是最愿意开中药的,因为中药一般都挺贵的,回扣也多。
1)本人看版:守得云开为版主的别墅天地和时尚消费,将成为茶坊大热。
2)名博推荐:
总积分:18064
太可怜了,,呼吁社会,新生代是人类的希望,要重视!!
客户端勋章使用茶坊客户端登录的用户一卡通勋章成功办理365一卡通的注册会员环保勋章参加茶坊公益环保活动的活跃网友
总积分:128356
要解决药价贵的问题,首先应该先解决各个环节的问题生产企业要利润,医药公司要利润,医院也要利润,药价怎么可能不贵而这种属于稀少人群用药品,就应该ZF出面解决
美食交流群:
爱美食,爱生活!!
总积分:2735
实际上这事在南京不难解决。
这两个家长可以去童家巷24号要求订做。
只要卫生厅点个头就行,这种救人急难的事,乐意帮忙的人还是有的。
长添灯芯满加油,慢慢等到五更头。纸笔千年会说话,子孙万代要报仇。
客户端勋章使用茶坊客户端登录的用户
总积分:70044
客户端勋章使用茶坊客户端登录的用户
总积分:91651
引用:最初由 木蔷如薇 发布
这种属于稀少人群用药品,就应该ZF出面解决 政府向来只管收钱而已!
大笑大笑还大笑
总积分:2610
客户端勋章使用茶坊客户端登录的用户
总积分:35646
引用:最初由 河西观察家 发布
今天听广播,卫生部说要鼓励中医,对中药进行补贴,不明白这个补贴的意义何在。我的印象中,医院医生是最愿意开中药的,因为中药一般都挺贵的,回扣也多。 4代政府全面趋向封闭与保守的政策在医疗领域的具体表现。不过,只是垂死挣扎而已,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总积分:38415
药和医生是一样一样的,治病救人!
利润低就白白葬送了多少孩子的命,他们得的不是绝症,却因为国家卫生部门管理机制的制约和药商的利益再迈不过生死的门槛。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含泪放弃了自己的孩子,我没有放弃,但我的苦楚和疑惑真的是与日俱增。真心希望这个提议能在有关部门得到重视,救孩子一命,减轻我们的负担。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 & 5淘房 江苏三六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苏ICP证编号 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009365 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230号 文明办网上文明上网 举报电话:025-
扫一扫,立刻加茶坊微信
马上扫描下载淘房客户端
马上登录,发帖回帖,赚取积分换礼品
还没有茶坊账号?马上
用其他帐号登录:
亲,您还没登陆华侨路茶坊哦,立即登陆发表观点,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还可以赢取茶坊cp,兑换礼品哦~
你可以选择:
免费订阅楼盘动态、开盘、优惠随时掌握市场调查:门对门药店 同一种药价格相差百元
来源:华商报
  6月1日起,我国绝大部分药品取消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由生产经营者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
  近日,华商报记者采访普通市民、药店、医药公司以及医院,了解目前市场上的药品价格乱象,以及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对这一药价新政的反应。
  6月1日起,药价开始放开,华商报记者走访西安朱雀路、吉祥村、科技路多家药店,发现市场反应平静,各药店几乎都有促销活动,几种常用药,如京都念慈庵咳嗽糖浆、小儿氨酚钠敏颗粒、黄连上清丸、双黄连口服液等价格均未变。
  “市场反应会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还没接到哪家药企涨价的通知。”在朱雀路经营药店的李先生说,目前多数药企应该都在观望,即使有提价的打算,体现到药店还需一定时日。他分析,常用药品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但市场紧俏的专利药品、血液制品等具有涨价空间。
  而此前华商报记者关于药品取消政府定价的各方反应做了一番调查。
  两盒药一模一样 一家卖16元另一家卖3元
  提起药价,很多市民不由得摇头,不是觉得药价太贵,就是感觉药价乱得没谱。
  最让人不明白的是,明明距离只有几十米甚至门对门,两家药店同一药品的药价就能差很多。
  高陵的张先生最近就因为药价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以前知道每家药店价格都有点差别,但没想到同样的药能差上百元,这也太没谱了!”他说,因车祸后身体受损,医生建议购买一种提高免疫力的注射药品,可在门对门的两家药店里,一盒药居然相差了100多元。他跑去卖价高的药店质疑,想退货,却被以“进货渠道、质量不一样”的理由拒绝。
  家住长安区的郭女士也有同样的遭遇。她在家门口不同药店购买一种清热解毒消滞和胃的液体药,第一盒16元,隔天换了家药店,竟变成3元。两盒药一模一样,都是每支10毫升、每盒6支装,从外包装上也分辨不出差别。
  5月29日,华商报记者选取几种常用药品,分别在5家药店进行了价格对比。其中,京都念慈庵川贝枇杷膏150毫升装,在西安高新区科技路上的老百姓大药房、怡康大药房以及高新四路的藻露堂药房,售价均为23元,在边家村附近的泰生药店售价20元,天仁大药房售价18.5元,最高价与最低价差4.5元。而300毫升装在这5家药店中,售价最高达38元,售价最低则为31元,差距达到7元。
  药品有商品名和化学名之分,化学名专业难懂,很多药品为了知名度会起一个好听的商品名,但其化学成分均与同类药相同。另外,很多药品尽管成分相同,但差价很大。郭女士就发现,比如板蓝根,白云山的就贵点;还有些药,像小儿咳嗽药,成分相同,有四五元的,十几元的,也有二十多元的,到底该买哪个,令人纠结。
  华商报记者调查也发现同样的问题。例如儿童常用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例,同一药店内,神苗牌20袋装价格为2.8元,三九牌10袋装价格为14.8元,小快克10袋装12.6元,利宝牌12袋装15元。
  那么,应该怎么选药呢?对此,西安市第九医院药剂科主任付联强说,只要是合格产品就可以,基本疗效差不多。关于药品的国家标准都一样,但厂家不同,内控质量标准不同,现在市场上药品质量良莠不齐且有假冒药品,应尽量选择大厂家的优质产品。另外,买药一定要到正规渠道购买,不要相信路边摊或者轻信一些不正规的讲座培训售药。
  廉价老药难觅 换个包装就提价
  “有时候买药是碰运气,如果不是老买某一种药的人,压根儿就搞不清谁家贵谁家便宜,碰上哪家是哪家。”市民李女士说,孩子经常有点小的头疼脑热,自己就去周边的药店买药,总体感觉药品价格一直在上涨,有的从塑料袋换到盒装涨价,有的是减少药量,看起来价格没变,可实际上以前一盒药能吃三天,现在一盒药只能吃1天。
  因为老上火,家住西安市朱雀路的张女士经常购买三黄片,以前是5毛钱一包,一包12片,每次吃两到三片。可她最近找不到这种老包装了,只有6元钱1盒的,里面有3板,每板16片。经过比价,价格提高了3倍。
  不仅张女士,还有不少市民发现一些药品在悄悄地换包装提价。家住高新四路的张先生经常购买黄连上清丸,以前都买9.8元一盒的,可现在这种老包装找不到了,问了几家药店,黄连上清丸有的15元,有的19.8元。“问原来的老药,药店说不卖了,厂家没有通过认证,停产了。”药店销售员这样解释。
  华商报记者在多家药店尝试寻找以前售卖5毛钱的廉价药,发现这些以前会放在药架最低层、价格最便宜的药品如今已经很难找到,如牛黄解毒片、三黄片、银翘片、干酵母片等,取而代之的是换了包装的同类药品,当然,价格成倍上升。
  在边家村一家药店内,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了贵州百灵生产的维C银翘片,售价为1袋7毛钱,12片。“来买这个药的人其实还挺多,是老药了。”店员介绍。
  中药分等级 以次充好患者难区分
  另外,价格捉摸不定的还有一些中药价格。因患有冠心病,70岁的王师傅最近拿着处方去药店抓中药,他跑了3家药店,总价最高的和最低的相差几乎1倍。同样包括熟地、藏红花、牡蛎等药材的一服中药,在钟楼附近一家药店每服15.6元,另一家药房每服12.9元,还有一家每服8元。药店工作人员解释说,各家进货渠道、药材质量不一样,价格当然不一样。
  上个月,家住西安市小寨附近的刘女士因为身体不适,找一位中医朋友开了个药方进行调理。她在小寨附近一家大药房买了可以喝一周的中药,总共花费100多元,赠送了一个标价168元的被罩。药喝完之后,又到西安市中医医院开了一周的中药,价格200多元。“两回买的药相同,医院有一味药没有,在药店上单价是28元。”刘女士说。对此,小寨这家药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各家药店进货渠道不同,而且中药分等级,等级高的精品药价格自然比普通中药价格高。中药饮片是按照农副产品管理的,随行就市,执行的是市场价格。
  西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李江英说,常用的中药品种有450多种,由于大小、部位、成色、效价、等级、产地等质量层次不同,进货渠道差异,价格差别很大,不一定是卖得贵的东西就好。她说,在中药市场,以次充好、掺假等现象也层出不穷,作为普通患者只能简单地看色泽大小,质量很难区分。
  “医院专供药”价格高 药厂向医院推介的砝码
  在市民印象中,医院的药品由于有加价,因此比普通药店价格要高。因此,不少市民在医院看病后,会把处方带出来,到药店买药。这也是大医院周边药店聚集的主要原因。但往往是,拿着处方,却在药店里找不到同厂家的药品,此时,药店工作人员都会推荐其他同类厂家的产品,而市民也不明白,为什么厂家要给医院有专供药,专供药质量更好吗?
  市民秦先生在医院就医时,医生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胶囊药,医院售价45元,他拿着处方到药店买,同样规格、同一厂家的找不到,但有别的厂家的,一盒18.5元。他打电话问这种胃药的生产厂家,吉林一家制药公司的工作人员说,秦先生购买的是专供医院的药品,和走市场的规格不一样,而供应医院的药价格都比较贵,因为中间有很多环节。但他表示,市场上有不同规格的这种药品,方便消费者购买,除了规格不一样外,疗效其实都一样。
  家住红庙坡的李女士因眼睛不适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开了一种40多元的药,吃完后到药店去买,可找了好多家药店都找不到。打电话问厂家,对方称该药品是处方药品,专供医院。这让李女士很纳闷,为什么厂家要把药专供给医院?
  这种简单到底有怎样的奥秘?一位药厂销售人员透露说,医院专供药是指凡是进医院的药,不能在零售渠道流通,这是为了保证医院开药的“霸王”地位,进医院的药都有加成,价格一般比药店贵。如果医院销售的药品很容易就在药店买到了,而且价格便宜很多,势必相当多的患者都会拿着处方外面买去了,这对于医院来说就是很大的损失,而医院专供药也是药厂向医院推介的砝码。还有一种情况是,医院和药店销售的规格、包装不同,这是厂家的一种市场细分,通常医院的规格会大一些,包装好一些,是为了抬升招标采购的价格。
  据西安市第九医院药剂科付联强主任介绍,目前医院专供药不少,几乎都是新药,价格较高,厂家重点在医院推广,比起药店柜员来说,具有专业水准的医生更容易“促销”药品,患者更相信医生,只要医生说这种药疗效好,患者就会趋之若鹜;还有一种可能是有些药品不良反应较多,专供医院更容易掌控风险。他坦言,如今慢性病患者日益增多,很多人长期服用同样药品,如果都能在药店购买,对于市民来说更实惠方便。
  为何同一种药 不同药店价不一样?
  家住东郊田王的钱女士是一位慢性病患者,今年55岁,患有慢性肾炎十多年。去年开始,因为添了心悸的毛病,她又开始服用心可舒片。最近,听说6月1日开始药价要放开,没有最高限价了,她担心药价会不会上涨,便多买了点药储存起来。
  钱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每天要吃3种药,分别是治疗肾炎的金水宝胶囊,补中益气的参芪颗粒和治疗心悸的心可舒片。其中金水宝胶囊医院42元,药店有的是35元、33元,办理会员卡后可以买到29元,每6天吃1瓶,每个月需要5瓶,花费约150元;参芪颗粒有的卖19元,还有的35元,最低的会员价18元,每3天吃1盒,每个月10盒,花费约180元;心可舒片有的21元,有的20元,会员价17.5元,每4天1盒,每个月花费约140元。3种药总共算起来,每个月花费470元,一年下来仅药费就6000元左右,对每个月仅有2000多元退休工资的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什么同一种药品在不同店销售价格差距那么大呢?西安市太白北路一家连锁药店负责人解释说,各药店有价差很正常,这和药店的规模实力、进货渠道、盈利模式、定位都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厂家的药是先进入大医药公司,医药公司再批发给药店,药店卖给消费者。因为要“占地盘”,同一厂家负责不同区域的销售人员也会竞相压价,甚至有时亏本卖药,造成价格差异增大。
  他说,药店竞争非常激烈,往往一条街道上开几家,隔几十米甚至门对门,各家都在促销,送鸡蛋、送礼品、会员打折,药店使出浑身解数,就是为了吸引患者。他表示,在国家规定限价之内,药店会自己定价,搞促销,基本上走薄利多销路线,通过低价来吸引长期固定的消费群体。
  “我店里,很多药品都是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这位负责人说,这些药赔一些,其他药赚一些,只要有总盈利就可以。
  为了抢占消费者,西安有实体药店推出了网上药店,消费者关注其微信公众号后,即可查询价格,确认后就会有人专程就近上门送药。还有公司联合药店,推出了药品比价的APP平台,实现药品信息网络集成,让患者体验网上选药、线下取药的全新消费体验。
  另外,关于药品价格,我省一位多年从事医药行业的业内人士说,当前药品市场中,约20%的药品价格当年是虚高定价,给“回扣”等灰色利益提供了空间;40%的药价比价公道,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还有约40%的药品价格倒挂,药品企业严重亏损。药价放开后,没有了政府的干预,市场的价格将更真实,竞争也会更残酷,优质优价将是未来的市场趋势,谁家药品质量好、患者使用率高,谁就是王者。
  华商报记者 李琳
(责任编辑:un659)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 保健 [我要发帖]
  我觉得有80%的人都会选三甲医院,这和我国的传统传媒有很大关系。但是实际上连锁药店要比三甲医院的中药饮片好得多,这个也和我国的大众传媒有关系。我在北京武警医院时,我的领导基本上和电视台是合作关系,各位觉得就算他做假电视台会曝光吗?其实很多三甲医院都和电视台有着说不清的密切关系。在电视上除了北京市委独资的同仁堂外,你见过药店上广告的吗?民企药店只有在新闻中会出现,内容肯定是说:哪个药店又违反规定出售处方药、执业药师不再岗、卖假药了。出事的都是民企,同仁堂这类国企永远是好人,偷奸耍滑的坏人永远是民营企业。  在新闻中出现的医院违规也多为民营医院,国营三甲从来都是扮演救死扶伤,纯洁高尚的大好人。坑蒙拐骗的江湖骗子,肯定是民营医院的某某人。 如果甲医院和乙医院,同样吃死人,甲是三甲、乙是民营,民营的医院很可能就上电视了;而甲医院及时吃死人,记者也清楚,没有上级的批准,这种事情决定不能上电视。甲会给当事人,一笔相当可观的赔偿费,一般这事情都是这么了的,反正是国家的钱。 新闻中总是出现某连锁药店违规,这不意味着连锁药店的饮片质量就差。三甲医院表面上安全,质量看似很好,不意味着就没有问题。哪个三甲的药剂科主任能说自己很干净,有这样的人吗?反正我不相信有这样的人,有也会被撤下来。之前我们领导给上级领导送礼,基本上都是成箱的虫草,和各种名贵中药材。这二年有点收敛,但风气养成了,就和今年春晚小品里说的那样,拍死一只苍蝇,又飞来一只苍蝇。 医院里很好赚钱、很好做假,只要有关系,医院越大越好赚钱,检查的越松散,甚至十年不检查。   可是自从2005年后,国家就一直在给药店立法、制规,仅仅《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就修改了若干次,现在对连锁药店的法规制定之完善、立法之严格,连日本欧美的药店都无法比拟。我有一位阿姨在日本横滨做药店,她都认为按照药监局的标准,日本的药店也不能通过。 GSP对药品经营企业做了很细致的要求,药厂、药批、药店都遵守有GSP的相关认证,药监局每5年认证一次,平时不定期检查,各个电视台、网站的记者不定期盯梢,只要违规立即报告上电视,有关部门迅速落实到场罚款。 药厂、药批为什么都愿意和医院合作呢?因为医院没有GSP认证,更不会有药监局的人员检查,如果有哪个记者敢不经过领导批准曝光也会马上得到严惩甚至开除。所以药厂、药批当然要把不符合GSP的饮片给医院。 三甲医院虽然被曝光率不高,但是据我发现,那些医闹就爱砍三甲医院的中医、其中被砍杀的还有国宝级中医。其它的不说,一个事实是,如果你用的中药饮片不合格,肯定达不到药效,患者不会砍药商,砍的是中医。 其实国家也考虑过在医院实行GSP管理,但是设计太多层面,国家一直没有着手,可谓有心无力。但是国家一天不修补此漏洞,这个漏洞就将天天漏水。 另外,三甲多半是以西药为主流,从来就不重视中医科。我看过广渠门中医院、和宽街中医院这样的三甲,他们的饮片很好符合GSP的标准,但是在其它三甲其饮片未必能达到GSP的标准。其库房也无法达到GSP的标准。  综上所述,从进货到销售、从储存到养护,以我的经验,关于饮片的质量做了以下排行:  1、连锁药店  2、三甲医院  误区:连锁药店药便宜质量可能不好 不是连锁药店的药太便宜,而是医院的药太贵。比如说黄芪一两30元,医院里次一等,可以卖到70元。一个药店的药师月工资充其量三千五百元,而一个三甲医院的药师工资则在六、七千元,二者工资上的差异就是那么大,所以医院更赚钱。 至于为什么便宜,因为竞争,连锁药店几乎全打平价牌。而医院则是打专家牌,药再贵也有的是人买。 顺带提一下,传统中医绿色疗法里的针灸就彰显出它的独特优势,不用担心药真不真或出错的风险。现在的针都是不锈钢的,制造技术成熟。且基本所有针灸用的针都是一次性的,用完一次后就不再使用,没有重复多次使用导致针体疲劳磨损的风险!长沙针灸培训班有系统的中医针灸等培训课程,大家可以关注下!师资都是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的老师教!教学经验丰富~.~  欢迎转载 标题: 药店PK三甲医院?哪的中药饮片更好?
/xuexi/72.html
  学中医针灸选湖南针灸培训班★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学中医针灸选湖南针灸培训班 /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厂节能降耗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