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联想可以而华为p9wlan上网不行不行

【致敬信息妹子的一篇“长文”】曹豫生:为什么联想行而华为不行_华为ascend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2,041贴子:
【致敬信息妹子的一篇“长文”】曹豫生:为什么联想行而华为不行收藏
标题:曹豫生:为什么联想行而华为不行?----联想和华为在美国的不同遭遇
最近一段时间,联想公司大手笔扩张的消息不断,一个是购买了IBM公司的低端服务器业务,一个是购买了谷歌公司的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两项收购需支付50亿美元以上。当然,这两项收购需要美国官方的审查,预计通过审查的问题不大。  联想在美国的风光收购与华为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华为公司在美国也曾试图收购,最后都因美国官方的阻挠不得不放弃,甚至一项只有几百万美元的收购,也因为美国 官方否定的原因折戟沉沙。后来不要说收购了,就是华为生产的通讯和网络产品也被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进入美国市场,而最近发生的事情更是惊人,美国不但禁止华为的产品进入美国 市场,甚至想方设法阻挠华为产品在澳大利亚和韩国市场的竞标,颇有一种要在世界范围内围剿华为的样子。  联想当年在收购IBM的计算机时,其实也遭遇到了所谓的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鼓噪,甚至在收购成功后,也有人大力反对美国政府部门采购联想的PC机,认为是有安全威胁的。联想这些年一路 走了,这类的鼓噪好像少多了,以至于今天联想可以从IBM和谷歌比较顺利的收购了。  联想和华为无论从规模,国际化程度还是影响力上看,无疑是今天中国信息产业的翘楚,两家公司在美国市场,也都曾遭受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指控,但今天在美国的境遇已经大不一样了, 一个风光无限,一个被拒之门外,甚至在美国市场之外也遭遇美国围剿。恐怕大家都会有疑问,为什么联想行而华为不行呢?  也许有人会说,联想的沟通能力强,华为的弱,所以联想可以进入美国市场。这一点恐怕不确切。华为公司虽然比较低调,不太愿意在媒体上风光,这并不表明华为是呆板的。早年的华为被 人称为土狼,是既凶狠又灵活的。在与美国的沟通上,华为下的功夫比联想大的多,比如花钱聘请美国的游说公司进行游说,比如针对华为“不开放”的说法,华为副董事长胡厚昆曾经写过 一篇公开信,呼吁美国政府对华为展开正式调查,华为也多次要求亮明所谓的“证据”,华为也曾开放透明地与情报委员会进行了合作,但是最终国会的报告只说威胁,并没有提供清晰的信 息或证据来证实其合法性。  还有一种说法,华为的老总任正非曾经是一名解放军军官,美国的政客和安全官员就表示对华为创始人军方背景的担忧。说实话,这个理由让我非常的惊讶,没想到美国为了阻 止华为的进入 搞出这么低级的理由,因为美国企业的CEO和董事长们军人出身的多了,是不是我们也把这些公司和美国军方联系起来,担心这些公司的产品会威胁中国的安全呢?另外还要说的一点是,联想 的创始人柳传志也曾是解放军的一员,但是美国人基本上不提这一点,这本身就说明美国的理由的荒谬性。  华为和联想在美国的截然不同的遭遇,很显然不是市场问题,那些为美国辩护的人试图从市场方面找到理由,无疑是白费力气或者强词夺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前一段时间,土耳其要 购置防空系统,经过竞标,选中了中国的系统,引发了美国和北约的极大不满,力压土耳其放弃对中国的采购。中国的这一遭遇说明了什么?说明美国和北约感受到了威胁,正是在恐惧的作 用下,美国才会想法设法的压迫土耳其放弃对中国导弹和防空系统的采购。华为遭遇全球范围的美国围剿和联想在美国市场的顺风顺水,真正的原因在于美国感受到了华为的威胁,但并不认 为联想对自己有什么威胁。  在今天的世界舆论中,对于中国的评价是很大不同的,有的认为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也有人认为中国不过是另一个日本,短暂的辉煌后急转直下。当年的美国为了对付日本 ,也是采取了很多遏制的政策,比如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比如逼迫日本开放本国市场等等。但是美国经济发展之所以最后战胜日本,主要在于两个原因,一个是美国资本家找到了新的经 济增长点,完成了新的一轮产业升级,这就是美国引领了以计算机、通讯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大发展,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硅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就是要不断寻 找和培养新的大量的消费需求,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力,多年来一次次的新的工业革命,不断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才让资本主义有了今天的局面。美国的信息产业发展,无疑是资本主义又 一次的自我更新,而在这一次的自我更新中,日本落在了美国的后面,这是日本与美国竞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日本竞争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在面对广场协议等新的形势下,应对错误,搞起 了泡沫,最后自己把自己玩残了。我听说一个段子,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最盛的时候,日本皇宫闲置的几亩土地,价值就超过整个加拿大土地的价值,而当时仅日本东京土地的 价值,就超过整个美国土地的价值。我不知道这些段子的真伪,但是可以说明日本当年的泡沫大的实在是疯狂了,而泡沫吹得越大,破的时候损失就越大。正是由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创造 了新的市场,日本人的自我毁灭这两个原因,造成了日本与美国竞争的失败。但是这一切与联想和华为在美国的遭遇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今天的日本的制造业还是很高端的,质量还是很好的,只是在新的产业升级方面落后美国了,美国并不害怕今天的日本。而联想今天的追求,其实还是今天的日本的模式,在生产 上追求“精工”的路子,它的工业设计可能很优良,他的生产可能精益求精,即使是今天的丰田的管理,也仍然是全世界汽车行业的学习榜样,但产品是老产品,虽屡有创新但创新不大,所 以它并不威胁美国的核心产业。无论是从IBM的两次收购还是从Google的收购,都是这两家公司的包袱和外围产品,IBM的核心是软件和服务,硬件制造是IBM当年的主打,今天属于它要淘汰的 ,而谷歌的核心是网络搜索和软件,收购摩托罗拉本身就是错误,今天出售也算是专注核心。收购这些美国IT公司的低端业务,恐怕是不会让美国感到威胁的。应该说的是,今天的中国制造 大多数也和联想一样的,它的追求是日本式的“精工”产品。所以,联想在美国的遭遇是可以理解的。  华为与联想的不同它的确威胁到了美国的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华为的快速发展,对研发技术的投入等等让美国思科公司感到了威胁。思科不是一般的公司,它是美国信息产业的核心公司 ,曾经有人把微软、英特尔和思科并列,组成“Wintelco”一词,表示这三家对美国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应该说,今天的中国还没有出现能够威胁到微软的软件公司,同时,IBM和英特尔这样 的公司,也没有把中国的联想当做威胁。而思科公司却承认,华为是他的竞争对手,当年在美国政府还没有出面对付华为的时候,这也说明美国政府当时还不认为华为是个威胁,思科看出了 华为在网络设备上的潜力,未雨绸缪,抢先对华为提出诉讼,想把华为提前赶出美国市场,但这并没有阻止华为前进的脚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华为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通讯设备公司中 的巨无霸,像其他的跨国公司一样,华为的产品链还在不断地延伸,这就让美国感受到了威胁。美国对华为痛下杀手,就是要拔除这个威胁,而“安全”不过是冠冕堂皇的理由。  美国对于日本当年的威胁是有深刻记忆的,在当时,美国还有完成信息技术产业的升级之前,在制造业与日本拼斗产品的“精工”,屡战屡败,还是非常痛苦的,红火的日本在美国购买地产 和电影公司,让美国哀鸿一片。华裔美国公民陈果仁因被美国汽车工人当成日本人而被活活打死,英特尔公司被日本公司逼得被迫转型,才开启了后来的辉煌。惨痛的教训,使很多美国人信 奉一句话叫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就是要时刻警惕,消灭威胁,把威胁消灭在萌芽中,思科起诉还没成气候的华为是如此,今天美国政府围剿华为也是如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什么任正 非当做解放军之类的小儿科理由都堂而皇之的拿出来。  中国日后在经济规模上是否能超越美国,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不过是早晚的事。但是中国是否和当年的日本走同样的路,这取决于中国和美国两个方面的情况变化。应该说,日本当年的势 头以及媒体上鼓噪的比今天的中国还厉害,所以我们并不能确定我们一定能够超越美国,但这要看美国是否能像当年一样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那样找到新的重大市场需求。可能美国是想发展金 融产业,通过虚拟经济之类的高高在上,攫取全世界的财富,很多像陈志武这样的经济学家也是对此推崇备至,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了美国当头一棒,很多被舆论鼓吹宣传为不得了的金融 “创新”,反而成了危机的导火线。在其他的一些新的需求方面,美国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比如生物技术方面,如果能够解决癌症、糖尿病等疾患,必定会有大的发展,可是现在还看不到 希望。在环保低碳方面,发展中国家并不买账,他们希望以免费或者低价获取这方面的技术,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方面强调低碳刻不容缓,一方面又希望通过这个产业赚大钱,在道德方面说 不过去。所以,美国经济要持续领先中国是有困难得,因为现在还看不出它能够进行新的产业升级转换。  中国要想经济规模超越美国,进而逐渐在整体实力上超越美国,首先不能像日本那样自己的应对出现大的问题,面对美国的遏制,要能正确的应对。其次,中国不是日本,日本在“失去的二 十年”中,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人们的忍耐、乐观和奋斗的精神还是保持了下来,这一点,华为的任正非在他写的《北国之春》里,也是赞叹不已的。而中国却有可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状况 下,发生类似现在出现在乌克兰和埃及的局面,尤其是政治转型为西式民主后,这种动乱的状况出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出现这种情况,比今天的日本还要惨的多。所以,要想超越美国,未 来中国保持一个稳定的社会局面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美国到处围剿华为,就像思科起诉华为一样,是华为公司优越的“认证书”,希望以后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华为”们被美国四处围剿。
高级黑联想吧,联想正因为没什么核心技术,老美才不怕联想的。
信息妹子那篇长文不太好找,有吧友找到的帮贴个链接
   --新人听说看贴不回木II我很害怕,因此抢了你的楼还请见谅。
楼上肯定都没看完
好长,但都看完了,没感觉……
我看完了,太精辟了,学到许多东西,中国的企业家们都应该看看,美国为什么强大,,未来的方向在哪。
句句在理!
信息在哪里
红尘中 有多少自诩风流却曾一不如意便妄言看破昨日忆成憾来追 明日解作空来躲我突然心疼留你在这俗世终将随波花开得太晚 多情都去逐声色偏偏执拗的你还在为它笑为它歌——或许有一处婆娑世界婆娑树下你弹我舞摩诃毗诃罗伽帝 你种因我证果
顶,信仰再次得到充值,力挺华为到底
看完的都是真花粉
   --新人听说看贴不回木II我很害怕,因此抢了你的楼还请见谅。
联想和华为不在一个档次,不要拿销售额说事,中字头走多少都比联想还高,也和华为不在一个档次。也不要拿进入美国市场说事,中国的纺织企业都能进入美国市场。
说真的联想售后IBM一直被当做企业并购的反面教材~单单从收购后联想3年内的股价下跌和高官纷纷被裁可以看出
楼主你说我该看不?。。。
大家都知道这个理
因为联想专坑国人
看到一半不看了 ✎﹏₯㎕﹏﹏﹏﹏﹏﹏﹏﹏﹏﹏﹏﹏﹏﹏    日周五 06时53分07秒915毫秒  ( ^_^ )/~~拜拜
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公司,自然不会被限制。因为他用的都是美国人的技术,美国人放心。
没技术靠并购也不错嘛,联想选择当沃尔玛,而不是谷歌微软苹果三星。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为什么联想可以而华为不行?
[编辑:潘晓慧]
  最近一段时间,联想公司大手笔扩张的消息不断,一个是购买了IBM公司的低端服务器业务,一个是购买了谷歌公司的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两项收购需支付50亿美元以上。当然,这两项收购需要美国官方的审查,预计通过审查的问题不大。
  联想在美国的风光收购与华为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华为公司在美国也曾试图收购,最后都因美国官方的阻挠不得不放弃,甚至一项只有几百万美元的收购,也因为美国官方否定的原因折戟沉沙。后来不要说收购了,就是华为生产的通讯和网络产品也被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进入美国市场,而最近发生的事情更是惊人,美国不但禁止华为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甚至想方设法阻挠华为产品在澳大利亚和韩国市场的竞标,颇有一种要在世界范围内围剿华为的样子。
  联想当年在收购IBM的计算机时,其实也遭遇到了所谓的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鼓噪,甚至在收购成功后,也有人大力反对美国政府部门采购联想的PC机,认为是有安全威胁的。联想这些年一路走了,这类的鼓噪好像少多了,以至于今天联想可以从IBM和谷歌比较顺利的收购了。
  联想和华为无论从规模,国际化程度还是影响力上看,无疑是今天中国信息产业的翘楚,两家公司在美国市场,也都曾遭受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指控,但今天在美国的境遇已经大不一样了,一个风光无限,一个被拒之门外,甚至在美国市场之外也遭遇美国围剿。恐怕大家都会有疑问,为什么联想行而华为不行呢?
  也许有人会说,联想的沟通能力强,华为的弱,所以联想可以进入美国市场。这一点恐怕不确切。华为公司虽然比较低调,不太愿意在媒体上风光,这并不表明华为是呆板的。早年的华为被人称为土狼,是既凶狠又灵活的。在与美国的沟通上,华为下的功夫比联想大的多,比如花钱聘请美国的游说公司进行游说,比如针对华为“不开放”的说法,华为副董事长胡厚昆曾经写过一篇公开信,呼吁美国政府对华为展开正式调查,华为也多次要求亮明所谓的“证据”,华为也曾开放透明地与情报委员会进行了合作,但是最终国会的报告只说威胁,并没有提供清晰的信息或证据来证实其合法性。
  还有一种说法,华为的老总任正非曾经是一名解放军军官,美国的政客和安全官员就表示对华为创始人军方背景的担忧。说实话,这个理由让我非常的惊讶,没想到美国为了阻 止华为的进入搞出这么低级的理由,因为美国企业的CEO和董事长们军人出身的多了,是不是我们也把这些公司和美国军方联系起来,担心这些公司的产品会威胁中国的安全呢?另外还要说的一点是,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也曾是解放军的一员,但是美国人基本上不提这一点,这本身就说明美国的理由的荒谬性。
  华为和联想在美国的截然不同的遭遇,很显然不是市场问题,那些为美国辩护的人试图从市场方面找到理由,无疑是白费力气或者强词夺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前一段时间,土耳其要购置防空系统,经过竞标,选中了中国的系统,引发了美国和北约的极大不满,力压土耳其放弃对中国的采购。中国的这一遭遇说明了什么?说明美国和北约感受到了威胁,正是在恐惧的作用下,美国才会想法设法的压迫土耳其放弃对中国导弹和防空系统的采购。华为遭遇全球范围的美国围剿和联想在美国市场的顺风顺水,真正的原因在于美国感受到了华为的威胁,但并不认为联想对自己有什么威胁。
  在今天的世界舆论中,对于中国的评价是很大不同的,有的认为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也有人认为中国不过是另一个日本,短暂的辉煌后急转直下。当年的美国为了对付日本,也是采取了很多遏制的政策,比如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比如逼迫日本开放本国市场等等。但是美国经济发展之所以最后战胜日本,主要在于两个原因,一个是美国资本家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完成了新的一轮产业升级,这就是美国引领了以计算机、通讯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大发展,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硅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就是要不断寻找和培养新的大量的消费需求,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力,多年来一次次的新的工业革命,不断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才让资本主义有了今天的局面。美国的信息产业发展,无疑是资本主义又一次的自我更新,而在这一次的自我更新中,日本落在了美国的后面,这是日本与美国竞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日本竞争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在面对广场协议等新的形势下,应对错误,搞起了泡沫,最后自己把自己玩残了。我听说一个段子,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最盛的时候,日本皇宫闲置的几亩土地,价值就超过整个加拿大土地的价值,而当时仅日本东京土地的价值,就超过整个美国土地的价值。我不知道这些段子的真伪,但是可以说明日本当年的泡沫大的实在是疯狂了,而泡沫吹得越大,破的时候损失就越大。正是由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新的市场,日本人的自我毁灭这两个原因,造成了日本与美国竞争的失败。但是这一切与联想和华为在美国的遭遇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今天的日本的制造业还是很高端的,质量还是很好的,只是在新的产业升级方面落后美国了,美国并不害怕今天的日本。而联想今天的追求,其实还是今天的日本的模式,在生产上追求“精工”的路子,它的工业设计可能很优良,他的生产可能精益求精,即使是今天的丰田的管理,也仍然是全世界汽车行业的学习榜样,但产品是老产品,虽屡有创新但创新不大,所以它并不威胁美国的核心产业。无论是从IBM的两次收购还是从Google的收购,都是这两家公司的包袱和外围产品,IBM的核心是软件和服务,硬件制造是IBM当年的主打,今天属于它要淘汰的,而谷歌的核心是网络搜索和软件,收购摩托罗拉本身就是错误,今天出售也算是专注核心。收购这些美国IT公司的低端业务,恐怕是不会让美国感到威胁的。应该说的是,今天的中国制造大多数也和联想一样的,它的追求是日本式的“精工”产品。所以,联想在美国的遭遇是可以理解的。
  华为与联想的不同它的确威胁到了美国的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华为的快速发展,对研发技术的投入等等让美国思科公司感到了威胁。思科不是一般的公司,它是美国信息产业的核心公司,曾经有人把微软、英特尔和思科并列,组成“Wintelco”一词,表示这三家对美国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应该说,今天的中国还没有出现能够威胁到微软的软件公司,同时,IBM和英特尔这样的公司,也没有把中国的联想当做威胁。而思科公司却承认,华为是他的竞争对手,当年在美国政府还没有出面对付华为的时候,这也说明美国政府当时还不认为华为是个威胁,思科看出了华为在网络设备上的潜力,未雨绸缪,抢先对华为提出诉讼,想把华为提前赶出美国市场,但这并没有阻止华为前进的脚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华为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通讯设备公司中的巨无霸,像其他的跨国公司一样,华为的产品链还在不断地延伸,这就让美国感受到了威胁。美国对华为痛下杀手,就是要拔除这个威胁,而“安全”不过是冠冕堂皇的理由。
  美国对于日本当年的威胁是有深刻记忆的,在当时,美国还有完成信息技术产业的升级之前,在制造业与日本拼斗产品的“精工”,屡战屡败,还是非常痛苦的,红火的日本在美国购买地产和电影公司,让美国哀鸿一片。华裔美国公民陈果仁因被美国汽车工人当成日本人而被活活打死,英特尔公司被日本公司逼得被迫转型,才开启了后来的辉煌。惨痛的教训,使很多美国人信奉一句话叫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就是要时刻警惕,消灭威胁,把威胁消灭在萌芽中,思科起诉还没成气候的华为是如此,今天美国政府围剿华为也是如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什么任正非当做解放军之类的小儿科理由都堂而皇之的拿出来。
  中国日后在经济规模上是否能超越美国,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不过是早晚的事。但是中国是否和当年的日本走同样的路,这取决于中国和美国两个方面的情况变化。应该说,日本当年的势头以及媒体上鼓噪的比今天的中国还厉害,所以我们并不能确定我们一定能够超越美国,但这要看美国是否能像当年一样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那样找到新的重大市场需求。可能美国是想发展金融产业,通过虚拟经济之类的高高在上,攫取全世界的财富,很多像陈志武这样的经济学家也是对此推崇备至,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了美国当头一棒,很多被舆论鼓吹宣传为不得了的金融“创新”,反而成了危机的导火线。在其他的一些新的需求方面,美国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比如生物技术方面,如果能够解决癌症、糖尿病等疾患,必定会有大的发展,可是现在还看不到希望。在环保低碳方面,发展中国家并不买账,他们希望以免费或者低价获取这方面的技术,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方面强调低碳刻不容缓,一方面又希望通过这个产业赚大钱,在道德方面说不过去。所以,美国经济要持续领先中国是有困难得,因为现在还看不出它能够进行新的产业升级转换。
  中国要想经济规模超越美国,进而逐渐在整体实力上超越美国,首先不能像日本那样自己的应对出现大的问题,面对美国的遏制,要能正确的应对。其次,中国不是日本,日本在“失去的二十年”中,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人们的忍耐、乐观和奋斗的精神还是保持了下来,这一点,华为的任正非在他写的《北国之春》里,也是赞叹不已的。而中国却有可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状况下,发生类似现在出现在乌克兰和埃及的局面,尤其是政治转型为西式民主后,这种动乱的状况出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出现这种情况,比今天的日本还要惨的多。所以,要想超越美国,未来中国保持一个稳定的社会局面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美国到处围剿华为,就像思科起诉华为一样,是华为公司优越的“认证书”,希望以后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华为”们被美国四处围剿。您(@)目前可用积分:337005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3:26:55 &&
美国民用设施和军用的共用,或者说军方也外包业务给民间公司,所以华为当然不能进入,美国民众安全等于美国国家安全。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3:45:59 &&
感觉华为是做硬件的,在电子产业流程中是中间产品;联想是做贸易的,做的是终端产品。所以,从安全性角度讲,华为带来的危险性大,联想带来的危险性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0:25:16 &&
仔细分析下联想和华为是一个模式:不管联想收购的手机和个人电脑业务在当今时代,面临的是大规模占用客户和近乎免费送终端模式,而背后有谷歌,微软这种公司进行补贴,这种电子产品最适合中国这种低工资国家制造。华为在通信业也似乎想复制联想这种模式,但会面临国家安全的高压线。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0:26:41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19:16 &&
我是行外人,用过华为手机,感觉手机质量很好,比三星和诺基亚耐用。现在用的是联想笔记本,感觉质量不错。只知道这么多,不敢乱评论。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03:48 &&
9:47:38&&的原帖:文章提交者:playshark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联想是标准央企作风,自己不做研发,十足的买办,除了钱,什么都没有。华为是中国民企的榜样,自己努力做研发,在各个领域上都有建树。我看好华为。===========不对吧。联想是典型的技术型企业,有产品,有市场占有率,务实。技术和产品交给了联想,不会丢脸。华为给人的感觉没有什么产品,但却极有政治野心,有扩张性,技术交给了华为,可能糟蹋了人家的技术。你竟然说华为没什么产品?无语了目前通信行业几乎所有的产品,我能想得到的,华为都有,基站、骨干网、手机、交换机等等只不过除了手机,基本都不面向个人。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25:55 &&
文章提交者:xymail110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转至第5楼第 5 楼 hjhwh/27 9:47:38&&的原帖:文章提交者:playshark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联想是标准央企作风,自己不做研发,十足的买办,除了钱,什么都没有。华为是中国民企的榜样,自己努力做研发,在各个领域上都有建树。我看好华为。===========不对吧。联想是典型的技术型企业,有产品,有市场占有率,务实。技术和产品交给了联想,不会丢脸。华为给人的感觉没有什么产品,但却极有政治野心,有扩张性,技术交给了华为,可能糟蹋了人家的技术。==================你竟然说华为没什么产品?无语了目前通信行业几乎所有的产品,我能想得到的,华为都有,基站、骨干网、手机、交换机等等只不过除了手机,基本都不面向个人。==========受教了。祝愿华为发展得越来越好。成为中国的贝尔实验室、成为中国的摩托罗拉。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36:34 &&
华为赚美国的钱,联想送钱给美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36:28 &&
现在通信市场 容量有限&& 华为现在貌似凶狠 但能坚持多久? 大陆市场说小不小 万一华为国际上不行了 还在保持个半死不活&&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41:12 &&
华为赚美国的钱,联想送钱给美国==============================赚美国的钱,给美国送钱对中国来百姓来说有区别吗?赚了也是上交给党,又不给你们一美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50:49 &&
高科技还得靠民间,国办那体制是失败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09:03 &&
华为有很深的军方背景!人家是怕华为偷窃情报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44:16 &&
我指的是研发岗位的,其他不清楚。不用吹牛逼,你看其他公司这样的岗位的工资就知道,能力强的,1万5还是少的。
共 24932 次点击,41 个回复&
本版块主题总数:265517 / 帖子总数:2232899
今日论坛共发帖:1405 / 昨日发帖:23210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曹豫生:为什么联想行而华为不行?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想2605d清零不行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