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熬夜营养充足但经常熬夜有没有事

家人患了肺结核,我们怎么办
肺结核作为一种顽固的传染病一直在我们身边肆虐,它在人群中保持着一定的发病率。结核病菌比较亲睐抵抗力差的机体,除了年老体弱、营养不良的人,很多劳累过度、长期熬夜的年轻人也加入进来。要预防结核病,我们必须经常关注自身的健康,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小孩子可以接种接种卡介苗疫苗,青年或者老年人则平时应该不断增强全身抵抗力,如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精神愉快、注重营养、经常锻炼等。
  但是这些预防措施只适合于一般情况,万一家里有人得了结核病,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应督促患者至结核病定点医院规范治疗。病人经服药治疗后,结核菌逐渐被杀死,痰中的结核菌检查可从阳性变为阴性,肺部的结核病变也会逐渐痊愈,病人的传染性随之下降。
  与痰菌阳性的患者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有被传染的风险,如果有咳嗽咳痰的症状,应及时到定点医院进行免费的结核病筛查。
症状较轻的患者,一般无需住院。患者在家治疗,应注意通风和家人的预防。家中有条件,病人可单住一间,无条件则与家人分头睡。病人与家人接触时应尽量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染给家人。房间内要定期开门窗流通空气,不要随地吐痰。痰菌从阳性变阴性,基本就无传染性了。平时多将患者的衣物被子等晾晒。
最后同时作为肺结核病人的家属,你也要承担起一份义务,要督促病人按时吃药,定期查痰,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熬夜节食体质下降增患结核病风险
从前认为肺结核是营养不良而产生的,如今这种病已侵袭到学生、白领一族。尤其是在经常熬夜加班、减肥节食、体质下降、免疫力差的人群中,患病风险更高。今天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上海市肺科医院专家提醒市民,当心别把结核病症状误认为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病等。
  学生、都可能患病
  市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显示,本市发病疫情去年略有上升。
  据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结核科梁莉副主任医师介绍,近年来学生、白领都有患该病,特别是劳累、熬夜、节食、体质差的人群,易患结核病。
  她指出,很多人误以为结核病是穷人的病,现在已经快消灭了。其实现在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全世界每天有5000人死于肺结核,仅2006年就有200万人死于该病。结核病是成年人最主要的传染病杀手,死亡平均年龄为55.2岁。
  误认为自行乱吃药
  许多人对结核病的认识存在误区,凡咳嗽、就以为是感冒,自行买点感冒药、开点随便吃吃。自行吃点药后有所减轻,更掉以轻心,甚至把结核病症状误认为是等,等到症状很重再去医院,往往病情很严重了。
  肺结核早期症状时轻时重,但与感冒的症状是有区别的。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干、痒、痛、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发热、轻度畏寒、等,发病率高,起病急,但病程较短,一般1周左右;而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就是咳嗽、、发热3至5天。如果只是咳嗽,请别自己诊断为“感冒”,对于咳嗽、咳痰连续两三周以上者,必须拍胸片,并需要考虑是否患其他疾病了。
  咳嗽两周以上需拍胸片
  一些病人咳了几个月,甚至一年后才拍胸片,结果肺部病灶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还有一些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平时一直吸烟,甚至经常咳嗽,却不知道肺结核甚至可能已偷袭他了。
  提醒,咳嗽两周以上及时拍胸片,可减少很多肺结核的延误诊断和治疗,也能防止在人群中的传播。
  尤其是有慢性支气管炎、平时吸烟、经常咳嗽的人,应该每年拍一次胸片;如果咳嗽加重或出现其他一些伴随症状时,还应及时拍片,以进一步。
  我国每年新发病人145万
  一个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在一年内可传染10至20个人;如果在不接受药物治疗或不采取其他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一个排菌病人的传染性可持续存在。
  市肺科医院结核科副主任唐神结教授说,全世界每天有5000人死于肺结核,结核病已成为成年人最主要的传染病“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肺结核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我国目前有近半数人口感染过结核菌,现有肺结核病人450万,每年还有新发肺结核病人145万人。在我国,约有20%至30%的病人不能及时,39%的肺结核病人就医5次以上才被确诊。
  专家提醒,如果患了结核病,应到结核病专业防治机构诊治,在结核病专科指导下,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
  【防治】属地化管理控制结核病
  今年是第1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控制结核、人人有责”。据市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梅建主任介绍,近年来本市肺结核发病始终保持全国最低水平,但上海也面临着全球在结核病防治中共同的难题。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本市继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定点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结核病管理与防治模式。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社区志愿者和病人家庭成员的作用,对肺结核病人落实家庭全程督导管理,保证患者得到全程、规范的治疗,不断提高结核病病人的治愈率。2007年,本市新登记病人治疗管理率达到98%以上,病人治愈率达到85%以上。
  本市继续加大防治经费的投入,全面落实对肺结核病人的减免。截至2007年底,本市共有5645例结核病病人得到减免治疗,其中本市户籍病人3408人,流动人口病人2237人。
(责任编辑:温小军)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儿童常用药 >>             
老年常用药 >>         
妇科常用药 >>         
男科常用药 >>             
健康新闻推荐
疾病健康推荐
时尚健康推荐
保健热文推荐肺结核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简称TB)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 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肺结核可以用 敛 肺 消
核 方 调理。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等呼吸系统表现。   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欲演欲烈。   “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纪的小说和戏剧中不乏这样的描写,而造成这些人如此状况的就是当时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也即“痨病”。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 认为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一项随机抽样研究结果发现,吃茄子的一组肺结核患者全部在40分钟—60分钟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颜面潮红、皮肤瘙痒、烦躁、全身红斑、胸闷等过敏反应。结核患者吃茄子后发生此种情况,轻者可服抗过敏药物治疗,并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吃茄子及其他同类食物,严重者应请医生抢救治疗。   肺结核不能吃的鱼类一般为无鳞类和不新鲜的海鱼、淡水鱼。无鳞鱼类有金枪鱼、鲐鲅鱼、马条鱼、、鱿鱼、沙丁鱼等。不新鲜的海鱼如带鱼、黄花鱼等。淡水鱼如等。因为患者在有用异烟肼治疗结核病过程中,食用这些鱼类易发生过敏症状,轻者头痛、头晕、恶心、皮肤潮红、结膜轻度充血,重者颜面潮红、灼热感、心悸脉快、口唇和面部麻胀感、荨疹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国内外均有引起死亡的报道。   因此不但在服用异烟肼期间不能吃含高的鱼类,停药2周后,也要这些鱼。食用其他鱼类在烹调时再加入适量然后清蒸或红烧,或加一些醋,可降低组织胺含量。发生中毒反应,应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医学上肺癌与肺结核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两种的关系主要表现两个方面即肺结核对肺癌发生的间接促进作用和活动性肺结核与肺癌并存时对肺癌诊断的干扰。当肺结核与肺癌并存时,往往会因结核病灶的存在或痰时发现结核杆菌而忽视了肺癌的存在。若肺结核患者,应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
  19世纪,不知有多少人曾被这种无情的烈性传染病夺去了亲人或朋友,虽然20世纪多种有效抗生素和预防药物的产生使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减少,但因此放松警惕就大错特错了。警告说,近年来肺结核在全球有卷土重来之势,对这种传染病的防治不容懈怠。   1882年,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了结核杆菌,并将其分为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4型,其中人型菌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肺结核就是主要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局部及全身症状。肺结核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等使带菌液体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就会被感染。   1945年,特效药链霉素的问世使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此后,雷米封、利福平、等药物的相继合成,更令全球肺结核患者的人数大幅减少。在预防方面,主要以卡介苗(BCG)接种和化学预防为主。其中1952年的问世,使化学药物预防获得成功。异烟肼的杀菌力强,副作用少,且又经济,所以便于服用,服用6至12个月,10年内可减少发病50%至60%。   抗生素、卡介苗和化疗药物的问世是人类在与肺结核抗争史上里程碑式的胜利,为此,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甚至认为20世纪末即可消灭肺结核。然而,这种顽固的“痨病”又向人类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近年来肺结核在全球各地死灰复燃,1995年全世界有300万人死于此病,是该病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大大超过了肺结核流行的1900年。在2003年3月24日“”之际,“制止结核病”世界行动组织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全球每天仍有5000人死于结核病,而每年罹患结核病的人数超过800万。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近20年世界许多地区政策上的忽视,致使肺结核防治系统遭到破坏甚至消失;艾滋病人感染肺结核的几率是常人的30倍,大部分艾滋病患者都死于肺结核,随着艾滋病在全球蔓延,肺结核病人也在快速增加;多种抗药性结核病菌株的产生,增加了肺结核防治的难度等。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为进一步推动全球预防与控制结核病的宣传活动,该组织于1995年底决定把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并于1997年宣布了一项被称为“直接观察短期疗程”的行动计划,其目标是治愈95%的肺结核患者。这项计划的核心是医务工作者直接监督患者服药,以免患者延误治疗,造成疾病的大面积传播。
  一、结核菌   属于分支杆菌,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亦称抗酸杆菌。对外抵抗力强,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小时有以上,但在烈日曝晒下2小时,5-12%来苏水接触2-12小时,70%酒精接触2分钟,或煮沸1分钟,能被杀死。而最简单的杀菌方法是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烧掉。   二、感染途径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痰。传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还可经皮肤传播。   三、人体的反应性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表现在淋巴细胞的致敏和细胞吞噬作用的增强。入侵的结核菌被吞噬后,经处理加工,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淋巴细胞,使之致敏。当致敏的T淋巴细胞再次遇到结核菌时,便释放出一系列的淋巴。因子使巨噬细胞聚集在周围,吞噬杀死细菌,然后变为类上皮细胞和郎罕巨细胞,最后形成结核结节。   病理:结核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炎症反应,细菌与人体抵抗力之间的较量互有消长,病变过程复杂,但其基本病变主要有渗出、增生、变质。
人体免疫力及变态反应性、结核菌入侵的数量及其毒力,与结核病变的性质、范围,从一种病理类型转变为另一类型的可能性与速度均有密切关系。
(一)渗出性病变:表现为充血、水肿与白细胞浸润。早期渗出性病变中有嗜中性粒细胞,以后逐渐被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所代替。在巨噬细胞内可见到被吞噬的结核菌。渗出性病变通常出现在结核炎症的早期或病灶恶化时,亦可见于浆膜结核。当病情好转时,渗出性病变可完全消散吸收。
(二)增殖性病变:开始时可有一短暂的渗出阶段。当巨噬细胞吞噬并消化了结核菌后,菌的磷脂成分使巨噬细胞形态变大而扁平,类似上皮细胞,称“类上皮细胞”。 类上皮细胞具有吞噬作用,胞浆内含有多量酯酶,能溶解和消化结核菌。类上皮细胞是增殖性改变的主要成份,在结核病诊断上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类上皮细胞聚集成团,中央可出现朗汉斯巨细胞。类上皮细胞、朗汉斯巨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形成了典型的类上皮样肉芽肿结节,为结核病的较具特征性的病变。这种结节形成的过程,就是巨噬细胞吞噬、杀死结核菌,使病变局限化,以防止细菌播散的过程。大多数结核菌在类上皮样肉芽肿结节形成过程中已被消灭,抗酸染色时,结节内一般查不到结核菌。增生为主的病变多发生在菌量较少、人体CMI占优势的情况下。
(三)干酪样坏死:常发生在渗出或增生性病变的基础上。若机体抵抗力降低、菌量过多、变态反应强烈,渗出性病变中结核菌战胜巨噬细胞后不断繁殖,使细胞混浊肿胀后,发生脂肪变性,溶解碎裂,直至细胞坏死。炎症细胞死后释放蛋白溶解酶,使组织溶解坏死,形成凝固性坏死。因含多量脂质使病灶在肉眼观察下呈黄灰色,质松而脆,状似干酪,故名干酪样坏死。镜检可见一片凝固的、染成伊红色的、无结构的坏死组织。在质硬无液化的干酪坏死物中,结核菌由于缺氧和菌体崩解后释放出脂酸,抑制结核菌的生长,故很难找到。干酪坏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亦可液化,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中性白细胞分解产生的蛋白分解酶有关,亦可能与机体变态反应有关。干酪液化后,坏死物质就沿支气管排出或播散到其它肺叶,造成支气管播散。原干酪灶则演变成空洞,并有大量结核菌生长繁殖,成为结核病的传染源。
上述三种病变可同时存在于一个肺部病灶中,但通常以其中一种为主。例如在渗出性及增殖性病变的中央,可出现少量干酪样坏死;而变质为主的病变,常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渗出与类上皮样肉芽肿结节的形成。
  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渐,病程经过较长,有低热、乏力、、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数病人病兆轻微,常无明显症状,经X线健康检查始被发现,有些病人认突然咯血表现发现,但在病程中常到轻微的毒性症状。   一、全身症状:   全身毒性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等。当肺部病兆急剧进展播散时,可有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二、呼吸系统:   一般有或只有少量粘液。伴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性或脓性。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并不剧烈,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结核,呼吸功能减慢,出现呼吸困难。  
患肺结核时,肺部体征常不明显且没有特异性。肺部体征常与病变部位、性质、范围及病变程度相关。肺部病变较广泛时可有相应体征,有明显空洞或并发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细湿啰音。若出现大面积干酪性肺炎可伴有肺实变体征,如语颤增强,叩诊呈实音或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当形成巨大空洞时,叩诊呈过清音或鼓音,听诊闻及空洞性呼吸音。支气管结核常可闻及局限性的哮鸣音。两肺广泛纤维化、肺毁损时,患侧部位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气管移位,其他部位可能由于代偿性肺气肿而出现相应的体征,如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降低等。
各型肺结核的特点
⒈原发性肺结核:本病初期,多无明显症状。或起病时略有发热、轻咳或食欲减退;或发热时间可达2~3周,伴有精神不振、盗汗、疲乏无力、饮食减退、体重减轻等现象;也有的发病较急,尤其是婴幼儿,体温可高达39℃~40℃,持续2~3周,以后降为低热。儿童可伴有神经易受刺激、容易发怒、急噪、睡眠不好,甚至腹泻、消化不良等功能障碍表现。肺部检查多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只有在病灶周围有大片浸润或由于支气管受压造成部分或全肺不张时可叩出浊音,听到呼吸音减低或局限性干湿罗音。
⒉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急性患者起病多急,有高热(稽留热或驰张热),部分病例体温不太高,呈规则或不规则发热,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多伴有寒战、周身不适、精神不振、疲乏无力及全身衰弱;常有咳嗽,咳少量痰,气短,肺部结节性病灶有融合趋向时可出现呼吸困难;部分病人有胃肠道症状,如胃纳不佳、腹胀、腹泻、便秘等;少数病人并存结核性脑膜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并存脑膜炎者可占67.7%,常有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羞明等症状。亚急性血行播散性患者的症状不如急性显著而急骤;不少病人有反复的、阶段性的发热畏寒,或者有慢性结核中毒症状,如微汗、失眠、食欲减退、消瘦等;有些病人有咳嗽、胸痛及血痰,但均不严重。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由于病程经过缓慢,机体抵抗力较强,代偿功能良好,症状不如亚急性明显。
⒊继发性肺结核:发病初期一般可无明显症状。病变逐渐进展时,可出现疲乏、倦怠、工作精力减退、食欲不振、消瘦、失眠、微热、盗汗、心悸等结核中毒症状。但大多数病人因这些症状不显著而往往察觉不到。如病变不断恶化,活动性增大,才会出现常见的全身和局部症状,如发烧、胸痛、咳嗽、吐痰、咯血等。大叶性干酪性肺炎发病很急,类似大叶性肺炎。患者有高热、恶寒、咳嗽、吐痰、胸痛、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现象,可呈39℃~40℃的稽留热,一般情况迅速恶化,并可出现紫绀。胸部阳性体征可有胸肌紧张、浊音、呼吸音粗糙或减弱,或呈支气管肺泡音,背部尤其肩胛间部有大小不等的湿罗音等。慢性病例多数表现为慢性病容,营养低下;一般有反复出现的结核中毒症状及咳嗽、气短或紫绀等;慢性经过,病变恶化、好转与静止交替出现,随着病情的不断演变,代偿机能逐步丧失。体征可见胸廓不对称,气管因广泛纤维性变而移向患侧。患侧胸廓凹陷,肋间隙狭窄,呼吸运动受限,胸肌萎缩,病变部位叩浊,而其它部位则有肺气肿所致的“匣子音”。局部呼吸音降低,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或空洞性呼吸音,并有干湿罗音,肺下界可降低,心浊音界缩小。肺动脉第二音可因肺循环压力增高而亢进。有的病人可出现杵状指。
  一、结核菌检查   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二、X线检查   肺部X线检查不但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而且可对病兆的部位、范围、性质、发展情况和效果作出诊断。   三、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表示结核感染,但并不一定患病。稀释度一作皮试呈阳性者,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   阴性:提示没有结核菌感染。但仍要排除下列情况。   A、结核菌感染后需4-8周变态反应才能充分建立;所以在变态反应前期,结素试验可为阴性。   B、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者,营养不良以及麻疹、百日咳病人,结素反应可暂时消失。   C、严重结核病和各种危重病人对结素无反应。   D、其它如淋巴缺陷(白血病、结节病)病人和老年人的结素反应也常为阴性。   诊断:   1,痰结核菌检查(涂片检查,显微镜观察)   缺点:容易受污染,容易受其他杂杆菌影响结果。  2,X线健康检查 (对肺部结核病灶成型阴影,炎性浸出的观察)  缺点:对初感染,或者菌阴结核等没有出现肺部病灶的患者没有实际意义;  3,临床症状 (咳嗽血痰,发热,盗汗等)  缺点:对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没有意义。  4,ppd(结核菌素实验)  缺点:对大部分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会出现假阳性现象  5,痰培养(观察菌落成型)  缺点:耗费时间长,容易受污染,容易受杂杆菌影响结果。  6,抗体诊断,即酶联免疫法(ELISA,胶体金等方法)  缺点:价格贵,试剂不容易保存,ELAISA操作复杂,胶体金准确率较低于ELAISA。  (另外,现所有的诊断方法准确率都不高,除ELAISA的抗体诊断外,一般都不超过50%。现在我所了解的国内唯一能够敏感性,特异性能分别上70%和80%以上的只有成都永安制药公司生物制品部出品的结核抗体诊断试剂(酶联免疫法)。
结核病是人类疾病中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人类与之斗争了数千年,但至今结核病仍在全球流行,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均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由于耐药结核菌的产生与扩展,结核菌与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以重感染以及许多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则的不完善,使得全球结核病商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全球所有传染性疾病中,结核病已成为成年人的首要死因。每年全球的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超过艾滋病、疟疾、腹泻、热带病死亡的总和,并导致30万儿童的死亡。据WHO发表的公报,1997年全世界共查出新的结核病700多万例,近300万人死于结核病。
  主要是化学,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晦、乙胺丁醇和氨硫脲。应用化疗应遵照以下 5 条原则:①早期。一旦确诊立即用药;②联用 。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抗结核药物以保证疗效和防止产生耐药性,减少毒副作用;③适量。④规律。切忌遗漏和中断 ;⑤全程。一般均需服药一年以上方可停药。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结核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疗可使病兆全部灭菌、痊愈。传统的休息和营养起着辅助作用。   (疾病诊断和分型分期标准)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落时方始发病。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于形成空洞。除少数可急起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结核病总的疫情虽有下降,但由于人口众多,各地区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国十大死亡病因之一,应引起我们严重关注。
诊断要点   一、乏力、体重减轻、发热、盗汗。   二、咳痰,X线胸片示肺部浸润性改变。   三、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四、痰液涂片抗酸染色阳性。   五、痰培养结核杆菌阳性。   诊断标准 (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制订,1978年6月·柳州)
建国以来,由于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保健方针,肺结核的发病率已逐渐降低;又由于开展普查工作,能够及时发现病人,使其得到合理的内科治疗;加以疗效较佳的抗结核药物相继问世,因此需行外科治疗的病人日见减少。但仍有少数病人,由于未获得及时和适当的内科治疗,或因细菌产生耐药性,致使药物治疗不能收效,而需行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仅是肺结核综合疗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切除损坏严重的结核病灶,或使病变肺组织萎陷,促进其愈合。手术本身往往不能消除所有的结核病灶和结核菌,因此在手术前后应特别重视抗结核的全身疗法(应用抗结核药物,注意休息和营养等),方能提高治愈率,防止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或病变复发。  肺结核外科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是肺切除术,其次是胸廓成形术。至于其他种类的萎陷疗法(如膈神经压榨术、胸膜外或骨膜外填充术)和空洞引流术等方法,近年来已很少应用。  
  肺切除术治疗肺结核,是将遭受严重破坏难以恢复的病肺切除,始于19世纪晚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甚高,因此未获推广。直至本世纪40年代,链霉素(1944)、对氨柳酸钠(1946)和异烟肼(1950)等有效的抗结核药物相继问世,使肺结核感染在手术前能够得到局限和控制,使残留病灶在手术后能得到治疗,加以临床医生对呼吸循环生理认识的不断提高,手术和麻醉技术的改进等,该手术才得以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使90~95%的病例获得成功,手术死亡率仅1%左右。  【手术适应证】  (一)空洞型肺结核 干酪样结核病变溶解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形成空洞。如经正规内科治疗长期不闭合,特别是痰菌持续阳性、周围有坚厚纤维组织的厚壁空洞、有支气管病变而引流不畅的张力性空洞、直径大于3cm的巨大空洞,以及萎陷手术不能奏效的下叶或近肺门处空洞等,应及早考虑肺切除术。这是具有消灭感染源、防止结核病扩散的积极预防意义。  (二)毁损肺 一叶或一侧肺有广泛的纤维干酪样病变,常伴有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和散在多个小空洞。该叶或该侧肺基。
  结核病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子宫,但主要是通过呼吸道。  消化道对结核菌有较大的抵抗力,结核菌一进入胃内,很容易被大量胃酸杀死,除非吃了大量结核菌,否则不容易被感染,但呼吸道则不一样,只要有1~2个结核菌吸人到肺泡,一旦机体抵抗力低下,即可引起发病。消化道结核多数由于饮用未经煮沸的牛奶引起。我国内蒙古有项调查,发现农牧民肺结核病人中10.6%为牛型结核,他们有喝生牛奶的习惯。结核病是一个人畜共患的疾病,许多动物如猪、猫、狗、牛、羊、鹿、猴等均可患结核病。人类和这些动物经常接触,既可被患有结核病的动物所传染,也可将自身结核病传给所饲养的动物。北京动物园曾有观赏的动物犀牛被确诊为肺结核,它的痰菌经鉴定为人型结核杆菌,说明是观众传染给它们的。  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与传染的,传统的观点偏重于尘埃带菌传染,现称菌尘气溶胶传染,即指因肺结核排菌病人随地吐痰,干燥后细菌随尘土飞扬,被他人吸人而引起感染发病。因此过去在结核病防治措施中,特别强调肺结核病人痰的消毒,主张肺结核病人的痰不论在医院或家庭,都要求吐在一个痰瓶内经煮沸以后再倒掉,在农村可以把痰深埋等,在群众中广泛持久地开展宣传,禁止随地吐痰。此外,也强调病人要和健康人隔离,能分房的分房,不能分的可分床或分头睡,注意病人的食具消毒,防止消化道传染。  以上的传染方式固然应该注意,但对排菌病人说话、咳嗽、打喷嚏排至空气中的微滴核的传染性也应该引起重视。因为现代研究关于呼吸道传播的机理认为,排菌病人平时大声谈笑、唱歌、咳嗽、打喷嚏把带传染性的唾沫飞沫(微滴核);散播于空气中,它的颗粒在4微米以下可以直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引起感染。如果微滴核大于5~10微米;吸入支气管后进不了肺泡,最终可经支气管管壁纤毛运动和病人的咳嗽而排出体外、不致引起传染。结核菌的传播主要在夜间,和排菌病人同住在一个房间内的儿童和青年最容易受感染。  肺结核病人在呼吸时所散布的具有潜在传染性的微滴核数量与呼出气体的速度有关系。正常呼吸时,病人向周围呼出的微滴核数目较少,但一次咳嗽可使具有传染性的微滴核增加到3000个,这相当于大声说话5分钟内排放出的微满核颗粒数,而一次喷嚏排放出的微滴核数目可高达100万个。咳嗽次数多少与传染性大小有密切关系,有人曾观察过病人夜间咳嗽情况及同屋唾觉小儿结核菌素阳转率,结果咳嗽次数多者小儿结核菌素的阳转率就高。除咳嗽次数外,有痰咳嗽和无痰咳嗽的传染情况也不一样,排菌病人有痰咳嗽者,家庭密切接触的小儿结核菌素阳转率较之干咳无痰者密切接触的小儿明显增高。当肺结核病人经过化学药物治疗后咳嗽症状会随之好转,有调查发现;治疗1个月时半数以上的病人咳嗽症状消失,治疗3个月则全部消失,同时化疗后痰中结核菌数量也随之减少,说明合理治疗后的病人可减少传染性,也即减少了传播机会。
化学治疗的理论基础
结核病灶中的菌群不均一,初治结核菌中大部分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但有少量天然耐药菌,耐利福平发生的概率为10-8,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为10-6,如使用单一抗结核药物,敏感菌被杀灭,耐药菌大量生长而取代成为主要菌群,会造成临床耐药病例。联合用药具有交叉杀灭细菌的作用,可有效防止耐药的产生。此外,病灶中的结核菌的代谢状态也可影响化疗的结果。现在普遍认为,结核病灶中存在4种不同状态的菌群,A群为持续生长繁殖菌,B群为间断繁殖菌,C群为酸性环境中半休眠状态菌,D群为完全休眠菌。一线抗结核药物并非对所有代谢状态的细菌有效,例如链霉素对C群菌完全无效,只有吡嗪酰胺对此菌群作用最强。B、C群结核菌可保持在体内很长时间,化疗药物应使用足够的疗程才能杀灭。因此,如果使用的化疗药物不当或者疗程不够时,B、C群结核菌往往不能被完全消灭,很容易造成复发。
化学治疗的基本原则
肺结核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其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一)早期:肺结核病早期,肺内病灶血液供应好,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分布,同时巨噬细胞活跃,可吞噬大量结核菌,有利于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有效地杀灭结核菌,所以应尽可能早地发现和治疗肺结核。
(二)规律:按照化疗方案,规律投药可保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以达到持续的杀菌作用。反之,血药浓度不稳定,在低浓度时达不到最低抑菌浓度,反而会诱导细菌的耐药性。
(三)全程: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后,短期内症状会显著改善,2个月左右大部分敏感菌被消灭,但部分非敏感菌和细胞内的结核菌仍然存活,只有坚持用药才能最终杀灭这部分细菌,达到减少复发的目的。
(四)适量:过量使用抗结核药物,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用量不足则可诱导耐药产生,因此在化疗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给予适当的药物剂量。
(五)联合:联合不同机制的抗结核药物,可以利用多种药物的交叉杀菌作用,不仅能提高杀菌灭菌效果,还能防止产生耐药性。
抗结核药物
一线抗结核药物
⒈异烟肼(isoniazid INH):INH是最强的抗结核药物之一,是治疗结核病的基本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细菌内触酶—过氧化酶的活化作用,抑制敏感细菌分枝菌酸(mycolic acid)的合成而使细胞壁破裂。抑制细菌叶酸的合成。此药能杀死细胞内外生长代谢旺盛和几乎静止的结核菌,是一个全效杀菌剂。
⒉利福平(甲哌利福霉素,rifampin RFP):RFP为半合成广谱杀菌剂,与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的β亚单位牢固结合,抑制细菌RNA的合成,防止该酶与DNA连接,从而阻断RNA转录过程。与异烟肼一样,本品属于全效杀菌剂,能杀死细胞内外生长代谢旺盛和几乎静止的结核菌。
⒊链霉素(streptomycin SM):SM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抗菌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结核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SM主要通过干扰氨酰基-tRNA和核蛋白体30S亚单位结合,抑制70S复合物形成,从而抑制肽链的延长,影响合成蛋白质,最终导致细菌死亡。但本品只能杀灭细胞外的结核菌,在pH中性时起作用,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及透入细胞内,属于半效杀菌剂。
⒋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PZA):本品为烟酰胺的衍生物,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取决于药物浓度和细菌敏感度。本品仅在pH偏酸时(pH≤5.6)有抗菌活性,为半效杀菌剂。
⒌乙胺丁醇(ethambutol EMB):本品为合成抑菌抗结核药。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为抑制RNA合成。有研究认为可以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渗入菌体内干扰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本品只对生长繁殖期的结核菌有效。
⒍氨硫脲(结核胺, thiosemicarbazone,TB1);本品为抑菌剂,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认为,TB1易与铜生成一种络合物,使结核菌缺少铜离子,也可能有碍核酸的合成,并使菌体形态发生变化,如失去正常大小、颗粒样变性、产生线状或球菌状变形、抗酸染色反应减失等。。二线抗结核药物
⒈对氨基水杨酸(para-aminosalicylic acid PAS):PAS对结核菌有抑制作用。本品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同类物,通过对叶酸合成的竞争性抑制作用而抑制结核菌的生长繁殖。
⒉丙硫异烟胺(prothionamidam, 1321th ,PTH):本品为异烟酸的衍生物,化学结构类似于氨硫脲(TB1),弱杀菌剂,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对肽类合成具抑制作用。本品对结核菌的作用取决于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低浓度时仅具抑菌作用,高浓度具杀菌作用。
⒊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amikacin,AMK,AK):属于氨基糖苷类药物,在试管中对结核菌是一种高效杀菌药。AMK的作用机制是与30S亚单位核糖体结合,干扰蛋白质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对耐SM的菌株仍然有效。
⒋卷曲霉素(capreomycin CPM):CPM是从卷曲链霉菌属中获得的一种杀菌剂,为多肽复合物,是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对耐SM、卡那霉素(KM)或AMK的细菌仍然有效。作用机制与氨基糖苷类药物相同。
⒌利福喷汀(环戊哌利福霉素,rifapentine, DL473, RPE, RPT):利福类药物,作用机制与RFP相同。试管中的抗菌活力比RFP高2~10倍,在小鼠体内的抗结核作用也优于RFP,消除半衰期时间亦较RFP延长4~5倍。所以,RPE是一种高效、长效抗结核药物。
⒍利福布汀(rifabutin,RFB,RBU):利福类药物,作用机制与RFP相同,是由S类利福霉素衍生而来的半合成的抗生素。耐RFP的结核菌可能同时耐RBU,但有研究结果表明,耐RFP结核菌对本品仍有31%的敏感度。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有不少具有较强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优点是易经胃肠道吸收,消除半衰期较长,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容积大,不良反应相对较小,适合于长程给药。这类化合物通过抑制结核菌旋转酶而使其DNA复制受阻,导致DNA降解及细菌死亡。目前国内较常用于肺结核治疗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氧氟沙星(ofloxacin, OFLX)、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FX)、加替沙星 (gatifloxacin, GAFX)和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MXFX)等,效果上以MXFX和GAFX最佳,然后依次为LVFX和OFLX。此外,还有抗结核疗效与OFLX相似的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MIC约0.5~2μg/ml)和疗效可与MXFX和GAFX相媲美的司氟沙星 (sparfloxacin, SPFX)。但CPFX胃肠吸收差,生物利用度只有50%~70%,体内抗结核活性弱于OFLX,且有研究证明,该药在试管内和RFP有拮抗作用,与茶碱类药物同时使用时,易使后者在体内蓄积;光敏反应则限制了SPFX的应用。如此种种,使得CPFX和SPFX在抗结核治疗的使用中并不广泛。国外发达国家已将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各种类型的肺结核,根据我国的实际,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①耐药肺结核,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MDR-PTB);②肺结核病人因种种原因不能耐受传统抗结核药物者。考虑到氟喹诺酮类药物间的交叉耐药性,只要条件许可,氟喹诺酮类药物可用至最高级,以求达到最佳的抗结核效果,对于MDR-PTB尤应如此。复合制剂
复合制剂有杀菌剂与抑菌剂、杀菌剂与增效剂以及物理组合和化学组合等多种形式,一般是两药复合,也有三药复合的情况。物理组合的复合制剂的药效仅仅是单药累加效应,目的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化学组合的复合制剂不仅可提高依从性,也能起到增进药物疗效的作用。
⒈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ixed Dose Combination,FDC)属于物理组合的复合制剂,是根据化疗方案的要求将几种不同的抗结核药物按一定剂量配方制成复合的抗结核药片或胶囊,有利于病人的治疗管理、提高病人的用药依从性、防止单一药物治疗结核病的现象发生。常用的有FRP、INH、PZA固定剂量复合制剂和RFP、INH固定剂量复合制剂。
⒉杀菌剂+增效剂的复合制剂例如利用脂质体或单克隆抗体作载体,使药物选择作用于靶位,增加药物在病变局部或细胞内的浓度,以增进疗效。文献早已报道了脂质体包埋的INH和RFP对鼠实验结核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有人以携有吞噬刺激素(Tuftsin)的RFP脂质体治疗实验鼠结核病,使小鼠肺脏活菌数下降的效果明显强于游离RFP。
⒊化学组合形式的复合制剂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片(Pasiniazide, Pa)是这类药物的成功品种,其化学名为4-吡啶甲酰肼-4-氨基水杨酸盐,是INH与PAS的化学分子结合形式。疗效不仅高于单剂INH,亦明显高于以物理方式混合的INH加PAS。对耐INH或PAS的菌株仍然有效。Pa口服后崩解快速而完全,最终以分子化合物的形式被肠绒毛吸收,肺内外分布较好,能够很轻易地到达骨骼、淋巴和脑脊液等部位。而且毒性低、耐受性良好、耐药发生率低。由于其小剂量片剂、服用方便和较低的不良反应,更适合在儿童肺结核患者中应用。药 名每日剂量间歇疗法主要不良反应用法**成人(g)儿童(mg/kg)成人(g)50kg&50kg50kg &50kg异烟肼(INH、H)0.30.310~150.50.6肝毒性每日1次链霉素(SM、S)0.750.7515~300.750.75听力障碍、眩晕、肾功能障碍、过敏反应每日1次肌注利福平(RFP、R)0.450.610~200.60.6肝毒性、胃肠反应、过敏反应每日1次饭前2小时服用,或每日1次静脉点滴利福喷汀(RPE)0.45*0.6*同利福平每日1次,饭前或饭后服用吡嗪酰胺(PZA、Z)1.51.7520~302.02.0肝毒性、胃肠反应、过敏反应、高尿酸血症每日1次或分2~3次服用乙胺丁醇(EMB、E)0.751.015~251.01.2视力障碍、视野缩小每日1次服用丙硫异烟胺(PTH)0.751.010~20胃肠反应、口感金属味每日3次服用对氨基水杨酸钠(PAS、P)8.010~12150~2501012肝毒性、胃肠反应、过敏反应每日1次避光静滴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片(Pa)0.81.0~1.220~40同异烟肼和对氨基水杨酸每日1次或分次服用阿米卡星(AMK.A)0.40.4~0.610~200.40.4~0.6同链霉素每日1次肌注或静滴卷曲霉素(CPM)0.750.75~1.00.750.75~1.0同链霉素、电解质紊乱每日1次肌注或静滴氧氟沙星(OFLX、O)0.40.6~0.8发育中的软骨损害、肝肾毒性、胃肠反应、光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每日1次或分次服用或静滴左氧氟沙星(LVFX、L)0.40.6同氧氟沙星,但肝毒性低每日1次或分次服用或静滴加替沙星(GAFX,Ga)0.40.4同氧氟沙星每日1次或分次服用或静滴莫西沙星(MXFX M),0.40.4同氧氟沙星每日1次服用或静滴表1 常用抗结核药物剂量和主要不良反应注:*每周2次,**间歇疗法指用药日药名每片所含各药剂量(mg)每日用量用法不良反应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复合制剂R120,H80,Z250体重50kg 4片60kg5片每日1次服用同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复合制剂R300,H1502片每日1次服用同异烟肼、利福平表2 国内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的使用和不良反应
(一)顿服法:抗结核药物的服用方法原本和大多数药物一样,也是每日多次服药,当时的理论依据是:抗结核药物对结核菌的作用与药物在血液中的持续血浓度有关。后经研究认为,抗结核药物的杀菌作用不在于经常维持一定水平的药物浓度,而在于短时间较高的血药峰浓度。抗结核药物服用1~2小时,血液内药物浓度达高峰,若欲提高血中的高峰浓度,需增加药物的一次服用剂量。血中药物峰浓度越高,接触结核菌的时间越长,杀菌或抑菌效果越好。印度马德拉斯化疗研究中心曾就此进行过对比研究,发现异烟肼每日分次服用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如每日剂量一次顿服,前者初治排菌病人治疗一年的痰菌阴转率只有58%,后者却高达73%。每日药物一次顿服的优点不仅在于疗效得到提高,而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未因此增加。但并非所有抗结核药物都可以采用顿服法,如二线抗结核药物中的PTH仍只能每日分次服用。
(二)两阶段用药法:两阶段用药法是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中发现的事实而提出的,是一种将化疗全程分为强化和巩固两个治疗阶段的用药方法,又称之为二步治疗。两阶段用药法的理论基础是在强化期抓住结核菌大量繁殖、药物最能发挥杀菌效能的有利时机,采取强有力的化疗方案,尽快地杀死繁殖期菌群,使菌量急剧减少,可防止或减少继发性耐药菌的产生,还有可能杀灭可能存在的原发耐药菌及自然突变耐药菌。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始治疗时杀菌效果愈大,以后产生顽固菌的机会愈小,复发率愈低。而巩固期则主要针对病状内仍残留的少数代谢低下或半静止状态的结核菌,这部分细菌相对比较顽固,因此该期的化疗所需时间明显长于强化期。与过去的用药方法相比,两阶段用药法的疗效更高、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少,费用上更加节省。
(三)间歇疗法:结核病间歇疗法的产生归结于科学家对结核菌“延缓生长期”的发现,即使用抗结核药物后,一部分结核菌被杀死,另一部分则受到抑制而进入延缓生长期。结果是后一部分结核菌的繁殖减慢或完全终止,并对药物不敏感,即便是每日给药也不见疗效增加,但渡过此期后结核菌又开始生长繁殖,并恢复对药物的敏感性。此后再次给药又可致一部分结核菌进入延缓生长期,如此周而复始,残存的结核菌可在免疫功能的协调作用下全部被消灭。每种药物对结核菌能否产生延缓生长期,决定了该药物是不是适用于间歇使用。研究结果表明,除TB1外的其它抗结核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延缓生长期(2~10天),其中以SM和RFP最好。TB1对结核菌无延缓生长期,故不能将其用于间歇疗法。由于药物的种类、浓度和接触时间不同,其延缓生长期的作用亦有所区别。药物浓度越高,细菌产生延缓生长期所需的药物接触时间也就越短。因此,间歇用药时宜适当提高药物的浓度,但以不产生毒副反应为度。由于快速乙酰化的影响,每周一次用药的疗效低,至少是每周用药二次或者是三次。大剂量RFP间歇治疗可以产生免疫反应,应予以注意。
(四)序贯疗法:实施该疗法的前题是需要与口服药物相匹配的注射用制剂,多用于重症肺结核、复治或MDR-PTB患者化疗的强化期。例如强化期内采用RFP和INH静脉点滴冲击治疗,以后改为口服用药维持。除RFP和INH外,现有用于抗结核治疗的这类相关制剂主要还有氟喹诺酮类药物、PAS+INH与对Pa、ATM与CTM或RTM、AU的静脉用制剂及其口服制剂。本法的目的在于通过静脉用药获得最高血药峰浓度,后续又有同药口服制剂的连贯应用,以求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
其它治疗方法
如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和中医中药等,但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对于严重的耐药性肺结核,宜强调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一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接种后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结核杆菌感染而患病。   二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喷嚏、大声谈笑时喷射出带菌的飞沫而传染给健康人。病人如随地吐痰,待痰液干燥后痰菌随灰尘在空气中飞播而传染。凡痰中找到结核杆菌的病人外出应戴口罩,不要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可随地吐痰,应吐在手帕或废纸内,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烧灭菌。痰液可用5~12%的来苏溶液浸泡2~12小时消毒。病人应养成分食制习惯,与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三痰菌阳性病人应隔离。若家庭隔离,病人居室应独住,饮食、食具、器皿均应分开。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钟即能杀灭结核杆菌。   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应打开门窗3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在痰菌阴性时,可取消隔离。   四对肺结核应有正确的认识,目前肺结核有特效药物治疗,疗效十分满意。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应有乐观精神和积极态度,做到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完成规定的疗程,否则容易复发。   五可选择气功、保健功、等项目进行锻炼,能使机体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   逐渐恢复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平时注意防寒保暖,节制房事。   六饮食以高蛋白、糖类、维生素类为主,宜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应戒烟禁酒。   近年来研究证明,吸烟会使抗痨药物的血浓度降低,对治疗肺结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气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剧,结核病兆扩散,加重潮热、咯血、盗汗等症状。饮酒能增加抗痨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导致药物性肝炎,又能使机体血管扩张,容易产生咯血症状。   七预防常识:  进入90年代后,本来已经得到控制的肺结核病,又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广泛流行趋势。人们对结核病的斗争进入了新时期。有一定抗药性的结核菌,治疗更为困难,故而对肺结核的预防十分重要。当你有原因不明的低烧、消瘦、乏力、咳嗽、盗汗,又没有查到其他病因,应迅速到医院查检、确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全程用药,疗程不得短于半年,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休息、充分营养、适当户外活动、增强全身抵抗力,仍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条件。病人在排菌期间应适当隔离,保护家庭成员和集体人群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别是保护儿童。
  一、:中心型在肺门处有结节影或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需与淋巴结核鉴别;周围型在肺周围有小片浸润、结节,需与结核球或结核浸润性病灶鉴别。肺癌多为40岁以上,中心型以鳞癌为主,常有长期吸烟史,一般不发烧,呼吸困难或胸闷、胸痛逐渐加重,常刺激性咳嗽、有痰血,进行性消瘦,有锁骨上转移者可触及质硬淋巴结,某些患者可有骨关节肥大征。X线结节可有分叶毛刺,无卫星灶,一般无钙化,可有空泡征;外周型可见胸膜内陷征。痰70%可检得癌细胞而TB可50%查到结核菌。纤支镜检中心型可见新生物,活检常可获病理诊断,刷片、BAL可查到癌细胞,结核者可查到TB。结素试验肺癌往往阴性而结核常强阳性。ELISA法查血清PPD-IgG或LAM-LgG结核常阳性。而血清唾液酸与CEA测定(+),常提示癌症。上述各项不能确诊时应剖胸探查。如有更多结核活动性指征,如:痰PCR法TB-DNA阳性,结素1u强阳性或0.1u一般阳性或ELISA法PPD-IgG或LAM-IgG(+)可试抗结核治疗观察以作鉴别。  二、:肺部非细菌性(支原体、病毒、过敏)常显示斑片影与早期浸润性肺结核的表现相似,而出现大叶性病变时可与结核性干酪肺炎相混,都需鉴别。支原体肺炎常症状轻而X线重,2-3周自行消失;过敏性者血中嗜酸细胞增多,肺内阴影游走性,各有特点易于鉴别。细菌性肺炎可起病急、寒战、高热、咳铁锈色痰,有口唇疱疹而痰TB(-),肺炎链球菌阳性,抗生素治疗可恢复快,〈1个月全消散。故与炎症鉴别一般不先用抗结核治疗而先抗炎治疗,可较快弄清诊断,避免抗痨药不规则使用造成耐药。  三、:浸润型肺结核如有空洞常需与肺脓肿鉴别,尤以下叶尖段结核空洞需与急性肺脓肿鉴别,慢纤洞型需与慢性肺脓肿鉴别。主要鉴别点在于,结核者痰TB(+),而肺脓肿(-),肺脓肿起病较急,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抗生素效果明显,但有时结核空洞可继发细菌感染,此时痰中TB不易检出。  四、气管炎 target=_blank&:常与慢纤洞患者症状相似,但X线与痰菌检查易于鉴别。慢支患者X线仅见纹理改变未见实质TB灶,而慢纤洞者有明确严重病变,且TB(+)。  五、:症状为咳嗽、咳脓痰、反复咯血,易与慢纤洞相混,但X线一般仅见纹理粗乱或卷发影。  六、其他伴有发热的疾病:急性粟粒结核以高热、肝脾大、或类白血病样反应而与伤寒、败血症、白血病表现有相混处,需要根据各自特点仔细鉴别。成人支气管淋巴结核有发热和肺门易与纵隔、结节病相混,可用结素试验、血清PPD-IgG检查、ACE测定、Kveim试验、活检等方法鉴别,必要时可抗结核药治疗观察。结核与肿瘤鉴别时宜先用抗结核药,如有激素应在应用抗结核药之后,以免干扰诊断和造成播散。
  肺结核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曾经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死敌,从60年代以才得以控制,但仍没有绝迹,近年来,又有逐渐猖狂起来的趋势,不仅在老年人中而且在青年人中发病率仍然很高。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是由开放性的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播的带结核杆菌的气溶胶进行传播。有肺结核疑点的人,有以下征候可自我判断是否患上了肺结核:  ①周身无力,疲倦,发懒,不愿活动。  ②手足发热,不思饮食,白天有低烧,下午面颊潮红,夜间有盗汗。  ③发烧,体力下降,双肩酸痛,女性月经不调或闭经。  ④经常咳嗽,但痰却不多,有时痰中带有血丝。  ⑤大量咯血,胸背疼痛。  ⑥高热。  凡有①-④项能对得上号者,应及时检查,可能是初期患病,只要抓紧治疗可很快好转;凡有⑤-⑥项对得上号者,病情已较重,应去医院拍片确诊,抓紧诊治;有发烧咳嗽者,应与慢性支气管炎加以区别;有咳嗽、咳痰、咯血者,应与支气管扩张加以区别;有发烧、咳嗽者,应与肺炎加以区别。  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主要有雷米封(又称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应根据病情,由医生指导用药。已被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除了坚持治疗外,还要注意休息,增加营养,保持乐观情绪,适当加强,以增强抵抗能力。
  隔离是指控制病原体防止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的技术措施。肺结核病人是散布结核病的根源。所以要把病人安置在一定环境中,病人的分泌物,用具等均须与健康人分开。  由于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排出的途径和传染的方式不同,其隔离的方法也不同,肺结核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病原体,又经过呼吸道侵入健康人体而传染的疾病。因此要采取呼吸道隔离。  具体措施为:  一、最好给病人一间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房间。如无条件者,病人可单独睡一床,经常注意开窗通风。  二、病人被服要经常用日光暴晒消毒,病人痊愈后,房间要进行彻底消毒。可将艾卷点燃或将、米醋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至2调羹放在炉上蒸熏,再用3%漂白粉上清液或3%的来苏水向空间、地面喷雾、关闭门窗1-2小时。  三、病人应减少与他人接触,不要到去。  四、病人的用品食具、痰液、呕吐物都要消毒、特别注意病人痰液要吐在纸上或痰盂里,进行焚烧或消毒后倒去。  五、结核病人隔离最好方法是去肺结核专科医院住院隔离,减少对家中人员及其他人的传染机会,有益于家庭,也有益于社会。
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确诊为肺结核后,不必惊恐忧虑。要有乐观积极的治疗心态,健康的情绪才有利于病情的康复。2、结核病的治疗,不得中途停药,中途停药可产生耐药性,增加治疗的时间和费用。3、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做强度大的体力活动。4、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咳嗽,打喷嚏用避开他人,不随地吐痰。5、服药期间忌房事。6、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肺结核患者的饮食宜清补,可多吃些绿色蔬菜等含铁的食物,不宜食用过多的脂肪,忌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误区一:结核病好治   在上世纪中叶抗生素得到广泛应用的时候,结核杆菌也遭到了灭顶之灾,大大降低结核病患者的死亡率,使人们长舒了一口气,不再谈 “痨”色变了。于是在人们意识中形成了“结核病好治”的印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以及治疗不规范,使大批抗结核患者产生耐药现象。据统计,耐药结核病患者约占首次治疗者总数的28%—41%,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担忧的局面,  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结核病不好治了。  误区二:结核病仅在落后的农村容易暴发流行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结核病是穷病,只在贫穷的农村发生。如今这种印象被残忍的现实打破了。近十年来,我国城市结核病人数量猛增,主要原因是由于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水、空气、食品等受到了工业污染,人们的抵抗能力下降了,由空气传播的结核病有死灰复燃之势。  其实是因为肺炎和艾滋病的发病率、带菌率人数急剧上升,也给结核病的发病带来了可乘之机,肺炎并发结核、艾滋病发结核已成为一种新的感染方式,我国现有结核病人590万。据专家分析,590万结核病患者中,有传染性者大约占一半。由于农村转入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引起城市结核病疫情的回升,现在出现了城市结核病传播快于农村的反常现象。  误区三:结核病死不了几个人  过去人们认为癌症最可怕,一旦得了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所以谈癌色变,至于结核病普遍认为不是绝症,即使一下子治不好,也死不了人。这种观点大错特错。我国现有结核病人590万人,每年死于结核病者达13万,为各种其他传染病死亡总数之和的两倍。  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肺结核。不能盲目轻视,但也不能过于恐慌!积极配合治疗,自身注意保护,提高防范意识!我们还是能战胜它的!pulmonary tuberculosis(简称TB)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 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本病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俗称“”,是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部,其他部位(颈、、、、、)也可。主要经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的传播,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欲演欲烈。   “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纪的小说和戏剧中不乏这样的描写,而造成这些人如此状况的就是当时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也即“痨病”。
他们都是大四学生 
12月22日,称:江科大有40多个学生感染肺结核,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学生健康。记者从江苏省疾控中心获悉,疫情确实存在,这是10多天前的事情了,从目前统计的数据看,确实有40多学生感染肺结核,不过真正发病的学生只有几个人,不到10人。  江苏省疾控中心的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两个星期前,他们接到了通知,说江苏科技大学一名大四学生患肺结核病,随后,他们就前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过程中,又有几个孩子被检测出患病。因为多个学生患上肺结核病,流调的范围就扩大,该班级的很多学生感染肺结核杆菌,不过,大部分人没有发病。这些学生多集中在一个班级,而且都是大四的学生,由于他们面临毕业,写论文、找工作压力较大,免疫力下降而感染。  处理:  40多人都进行预防性服药  除了发病的学生,其他的感染者都进行了预防性服药,目前,该的处理已经接近尾声,不过,具体的统计数字还未出来,这几天仍然在统计中。对于已经发现的40多位感染者都已经进行了预防性服药。对于确诊肺结核病情的学生,安排进行隔离和正规治疗;对于疑似病例,设立专门场所进行隔离;对于和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疾控部门进行筛查,并对筛查结果没有异常的学生进行实时监控。学校还对大部分寝室进行了通风和消毒,在学生中开展预防疾病的健康教育。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普通人群中,40%的人感染过结核杆菌,不过感染者中90%终身不会发病,所以,市民不要太担忧。之所以给这些学生预防性服药,主要是因为发病多集中在感染后1-2年。对于普通人无需要进行预防性服药,而对于高危人群需要预防性服药,比如艾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等。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肺结核感染者要知道肺结核病的症状,如果在免疫力非常低下的时候发病及时到医院就诊。  学生:  占肺结核人群的4%—5%  江苏省慢传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江苏省疾控中心最新统计,江苏的肺结核的患病率在10万分之100到200,折算下来就是每1000人就有1到2个人患上肺结核,在患病的人群当中,学生的比例达到了4%到5%。  为啥年轻力壮的学生也会患上肺结核?对此,这位负责人认为,学生住得集中,有时候营养跟不上,喜欢熬夜等等原因导致。据了解,武汉某医院有一个专门的大学生结核病病房,有30名患者,其中大部分有长期泡网吧和熬夜上网的习惯,患者大多是在网吧上网时被感染的。专家说,校园生活与家庭生活存在很大差异,学生们的生活没有规律,喜欢熬夜上网,不注意卫生、饮食等生活细节,导致自身机体抵抗能力降低,易感染结核。而且,他们过,人口密度较高,一些患病学生隐瞒病情或因为经济问题耽误就医,使同学之间互相感染的几率大增。
提醒:  咳嗽2周以上到医院检查  由于学生居住比较集中,而17岁到20岁正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浙江大学的肺结核事件和江苏科技大学肺结核事件为江苏高校肺结核防治工作敲响了警钟。秋冬季节,很多人喜欢在室内活动,尤其是年轻学生。喜欢到酒吧过夜生活的人也多了,实际上,酒吧里的空气非常浑浊,一旦其中有一个肺结核病人,传染起来就非常。一个传染源一年就可以传染15-20人。另外,现在减肥女和熬夜男也成了肺结核的新宠。那是因为,减肥女和熬夜男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抵抗力下降。专家建议,咳嗽2周以上者就应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镇江疾控:  已采取干预措施  昨天上午,记者联系上了该校宣传部,宣传部两位老师都向记者证实了学校有多位学生感染肺结核一事,一位女老师在向领导汇报后致电记者称,学校已经采取了消毒、隔离等预防措施,镇江市疾控中心已经介入调查,并专门和学校开了两次防控会议。据悉,目前,染病学生都集中收治在位于戴家门的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这是一家以传染病诊治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设有肝炎、结核、肠道、感染等传染病门诊和病房。  11月份,浙江大学城市学院16名在校学生被确诊聚集性感染肺结核让很多人惊讶。昨天,一个更让人吃惊的消息在微博上被疯狂转载:江苏科技大学有40多人感染了肺结核。昨天,记者从江苏省疾控中心获得确切消息,该疫情是十多天前的事情,目前已经得到控制,真正发病的只有几个人,被结核杆菌感染的有40多人。
  结核病是古老的疾病,至少可溯至新石器时代,在世界各地的历史上都不乏有死于肺结核的名人,比如发明听诊器的Laennec、演出《乱世佳人》的费雯丽,以及台湾早期小说家钟理和等。历代名医对结核病都有深刻的认识。明代的李梃《医学入门》指出肺痨六大主症为:“潮、汗、咳嗽,或见血,或遗精”。清朝人李用粹《证治汇补》对结核病的描述:“痨瘵外候,睡中盗汗,午后发热,烦躁咳嗽,倦怠无力,饮食少进,痰涎带血,咯唾吐衄,肌肉消瘦”。日本幕末时期庆应3年2月(1867/3)新选组1番队队长冲田总司,有患上肺结核而无法承受战斗的案例。1882年柯霍首次发现结核菌,1921年卡脉特与介岚发明了卡介苗(BCG),用来预防肺结核,但其成效在近三十年来倍受质疑。1944年链霉素(Streptomycin)发明,是为第一个有效的抗结核药物。虽然新的抗结核药物陆续被发展出来,然而结核病仍然是棘手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结核 营养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