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声调怎么打中的拼音是怎么来的

在任意一本汉语字典里,翻到附录的汉语拼音表,我们常常看到在每个拼音字母下面都有对应的&名称&,然而这些名称虽然比划很少,但很少人能认识并把它读出来,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介绍。
大家先想想,我们现在用的汉语拼音都是以罗马字母为基础的,而中西文化互通却是近一百年的事情。那么在发明汉语拼音之前,人们是怎样分辨汉字的读音呢?在古代,给汉字注音的方法有许多种,比较常用的有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但是这些都不是今天我要介绍的。
在拼音之下的叫做注音符号,它是在1912年由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的,注音符号经过百年演变,现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早年注音按照章太炎记音字母为基础,从该方案中选取15个字母:&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再改造部分汉字得出23个字母,另外造一字母&ㄦ&,共计39个。1920年,增字母&ㄜ&,共计达40个。
1958年大陆文化改革,开始启用汉语拼音方案,只在主要汉语字典工具书保留使用。而台湾仍在使用,作为小学必修课程。
至于读法,和汉语拼音对应起来读就行。
转载请注意说明来源【符号大全 】
您看完本文认为:
热点关注:
x特遣队2多久上映 《X特遣队》全球票房破5亿郑凯潮牌 来看“不干正经事”的明星们都有谁oppor9处理器 处理器改用骁龙625下月将发布黄思思 曝电竞女选手黄思思睡遍20人男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推荐的好文:的拼音字母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拼音字母?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惜他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500年前我国部分穆斯林少数民族中曾经使用“小经”文字,这种文字是一种阿拉伯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汉语,比唐代守温用汉字来表示声母和韵母又进了一步。共有36个字,其中4个字母是特有的,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用来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它不再带有汉字的痕迹,完全采用拼音字母。“小经“同时也为东乡、撒拉等民族使用。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其中有4篇汉字文章加了拉...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惜他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500年前我国部分穆斯林少数民族中曾经使用“小经”文字,这种文字是一种阿拉伯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汉语,比唐代守温用汉字来表示声母和韵母又进了一步。共有36个字,其中4个字母是特有的,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用来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它不再带有汉字的痕迹,完全采用拼音字母。“小经“同时也为东乡、撒拉等民族使用。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其中有4篇汉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
  利玛窦和金尼阁的方案是以“官话读书音”为标准设计的,适于拼写北京语音。这种新颖的拼音方法给中国学者以很大的启迪。但是,在两三百年间,利玛窦和金尼阁的方案只是在外国传教士中使用,没有在中国人当中广为传播。
  1815年到1823年之间,在广州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了一部《中文字典》,这是最早的汉英字典,字典中用他自己设计的拼音方案来拼写汉语的广东方言,实际上是一种方言教会罗马字。接着,在其他的方言区也设计了不同方言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中厦门的“话音字”1850年开始传播,仅在1921年就印刷出售五万册读物,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大约还有十万人左右使用这样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他各地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在南方的通商口岸传播,主要用来传教。
  1867年,英国大使馆秘书威妥玛(ThomasF.Wade)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他设计了一套拼写法,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称,叫做“威妥玛式”。
  1931年到1932年间,有两个外国传教士提出了“辣体汉字”,这是一种根据《广韵》设计的、以音节为单位的汉语拉丁字母文字,同音字几乎都有不同的拼写法,拼写的是方言。
  这些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的方案,为以后的汉语拼音相关信息提供了经验。
  中国人自己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卢戆章是我国第一个创制拼音文字的人。1892年,他在厦门出版《一目了然初阶》,公布了他创制的“中国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来拼厦门音,声韵双拼,左右横写,声母在右,韵母在左,另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增加声母后还可兼拼泉州音和潮州音。他认为,汉字“或者是当今天下之文字之至难者”,而切音新字“字母与切法习完,凡字无师能自读”。
  继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之后,开始了延续20年的切音字运动。几乎每隔一二年就有新的切音字方案出现,如吴敬恒的《豆芽快字》,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沈学的《盛世元音》,王炳耀的《拼音字谱》,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等。这些切音字方案多数是声韵双拼式的汉字笔画式字母方案的,大多数只在小范围内传习,没有广泛推行,只有王照的官话字母和劳乃宣的合声简字推行较广。
  1913年2月,读音统一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定一切字的国音发音”和“采定字母”。会议开了三个多月。在这次会议上,审定了6500个汉字的读音,用各省代表投票的方法确定了“标准国音”;拟定了一套注音字母,共39个,这套字母采用汉字笔画式,字母选自古代汉字,音节采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三拼制,对双拼的反切法进行了改进,其用途仅在于标注汉字读音,不作为拼音文字。这套注音字母后来减为37个(声母12个,韵母13个,介母3个,比双拼切音字的方案中的字母几乎减少了一半。
  注音字母通过之后,搁置了五年,才于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1920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办“国语传习所”和“暑期国语讲习所”,推广注音字母,全国小学的文言文课一律改为白话文课,小学教科书都在汉字的生字上用注音字母注音。北京还成立了注音字母书报社,印刷注音字母的普及读物,还办了《注音字母报》。从1920年到1958年,注音字母在我国使用了近40年的时间。这对于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起了很大的作用。1930年,上层官员中有人觉得“注音字母”的名称不好,改称为“注音符号”,以强调这不是一种与汉字并行的文字。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1928年9月,大学院院长蔡元培正式公布《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作为“国音字母第二式”,用于给汉字注音和统一国语,“与注音字母两相对照,以为国音推行之助”。在国语罗马字运动中,出版了一些读物,如《国语留声片读本》等。
  1932年教育部公布的《国音常用字汇》,用注音字母和国语罗马字两式对照。但是,国语罗马字始终没有走出知识阶层的圈子,没有在社会上普遍推行,它的影响远不如注音字母。
  日在苏联海参威召开的中国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书面方案《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其主要内容是: 拉丁化新文字的原则(13条); 拉丁化新文字的规则(包括:①字母,②拼写规则,③写法规则)。拉丁化新文字是在国语罗马字的基础上制定的,在标调方式上与国语罗马字不同,国语罗马字对于所有的音节都要标声调,而拉丁化新文字规定:原则上不标声调,只是在极有必要或极易混同的情况下才标声调。例如,“买”和“卖”容易混同,“买”写为maai,“卖”写为mai。于是,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正式开始,这个运动推动了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一直延续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时为止,历时近30年。它对中国的文字改革事业,对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出笼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马上着手研制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间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协会设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员会”,讨论拼音方案采用什么字母的问题。
  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举行。叶籁士在发言中说:“从1952年到1954年这个期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主要进行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的研究工作,经过了三年的摸索,曾经拟定几种草案,都放在《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初稿》(汉字笔画式)里头”。这次会议上印发给代表们六种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种是汉字笔画式的,一种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种是斯拉夫字母式的。会议之后,当时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向毛泽东报告,他说,民族形式方案搞了三年,难以得到大家都满意的设计,不如采用拉丁字母。毛泽东同意采用拉丁字母,并在中央开会通过。
  此期间,群众中也创制了不少的文字方案,寄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统计资料,从1950年到日全国文字改革工作会议为止,寄来的方案有655个,从日到1958年2月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为止,寄来的方案有1000多个,从1958年2月到1980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寄来的方案有1667个。群众设计的各种各样的文字方案总共有3300多个。这种创制造文字方案的积极性,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上是空前的。这充分说明了语言规划的社会性。
  1955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设立了“拼音方案委员会”,开始设计汉语拼音方案,提出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这个草案共有31个字母,其中有5个新字母(无点的i;长脚的n;带尾的z,c,s),以便实现“一字一音”,不用变读和双字母。草案发表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烈的讨论,甚至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1955年10月,国务院成立“汉语拼音方案审定委员会”,经过一年的工作,于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11月1日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作为新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通过,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规范化普通话的一套拼音字母和拼写方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这个方案吸取了以往各种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特别是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拼音方案的优点,它是我国三百多年拼音字母运动的结晶,是六十年来中国人民创造拼音方案经验的总结,比任何历史上一个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方案都更加完善和成熟。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发明的.她发明就是为了减少学生学生时遇到的困难.有拼音的发明,即便小孩子遇到自己还没学过的汉字也可以把字读出来.这个就是她发明拼音的初攘.
具体什么时间我不清楚了.好象应该是1990年到1993年之间的事吧.
德国的亲亲小兔.欢迎来我的BLOG坐坐啊.呵呵.
英文字母在先.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拼音方案,是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有关中国的专用名词和词语的国际标准,日开始公布推行。《汉...
更新手机 或是 更新输入法
汉语拼音字母分声母、韵母,
韵母是a o e i u v ai ei ui ao ou iu ie ve er an en un vn ang eng ing...
时是用“h”表示的,是字母hour(时)的首字母
分是用“m”表示的,是字母minutes(分钟)的首字母
秒是用“s”表示的,是字母seond(秒/第二次...
大家还关注
小明读一本故事书的情况如下表:剩下的页数...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查看: 12400|回复: 12
汉语拼音竟然是个外国人发明的
您知道吗? 汉语拼音竟然是个外国人发明的..不是儿子问我PHONICS中的部分发音跟汉语拼音有相同的地方,我到棺材里也不会知道这件事情.看来, 俺太孤陋寡闻了.中国文化白学了.% Y& B&&p! W" D; s6 F# E7 \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在教学生字时,常使用两个常见的字进行反切或直拼出这个生字的读音。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由于古代没有标准的拼音方案,致使很多汉字古代的读音与现在的读音完全不同。给中华民族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是谁发明了汉语拼音呢?说来有趣,是一个外国人。我国古代汉字读音大多采用“两字相切”的读音方法,如“东”(都笼切)。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他在中国期间结识了韩云、王征等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在利玛窦等传教士汉语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汇。
9 @4 [- P0 {! p# t0 K( E
不过我们天朝的汉语拼音和“万恶”的旧社会的拼音貌似完全不同,我们天朝的可能是在砸烂一切牛鬼蛇神的影响下一起编纂的--繁体字都消灭了,还要老的拼音干啥。
但是学会了汉语拼音,教书识字肯定方便,要是我回到宋朝或者明朝初期做个教书先生,也许不错,语文的汉字和奥数把他们搞死,哈哈
千帆老师,我近来多来这里学习点,你要尽快帮我从&学龄前&升为&小学生&呀.我好期待正式入学,呵呵.&
其实,中华文明自盘古开天地始,有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而天雨粟,鬼夜哭”。以甲骨文为标志的象形表意的汉字是东方民族智慧的结晶。古代人们为了学习汉字,不仅编撰了《史籀篇》、《急就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代表民族传统的系列启蒙识字教材,也曾创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给汉字标注读音。3 s7 _' V9 `' m' O; R; W$ J4 @* [
& & 直音法盛行于西汉时代,是指用一个比较容易认识的字来标注跟它同音的字的方法,如“宫,音弓”;“盅,音古”;“畔,音叛”。这种方法简单明了,直到现在,人们还常常利用它。& I; ~: R% e6 M, L& t" r
& & 反切法流行于东汉末年,盛行于唐宋各代,是指用两个字来注另一个字的音的注音方法。例如“红,胡笼切”,被切字的声母跟反切上字的声母相同(“红”字声母跟“胡”字声母相同,都是h ),被切字的韵母和字调跟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红”字的韵母和字调跟“笼”字的韵母和字调相同,韵母都是ong ,且都是阳平调)。按现在的拼音方法解释---即取“胡”字的声母“h”,取“笼”字的韵母和声调“óng”,拼成“红”字的音“hóng”。反切法的发明,是我国汉字注音方法的一大进步。从东汉末年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之前,反切法一直被作为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普遍使用,是我们本民族自创的声韵双拼注音方式。& q! x- @( F) y" v: W- `
- w8 n% C" j( F3 n3 S8 C9 X3 l
& & 历史发展到十七世纪,公元1605年(明朝万历33年)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意大利人)写了一本《西字奇迹》(该书名恐怕是后来中国人演绎的名称。陈垣先生据藏本影印行世,题名为《明季之欧化美术与罗马字注音》;解放后,文字改革出版社重印本改名为《明末罗马字注音文章》),包括四篇用“罗马字”注音的汉字文章(四篇注音文件汉字一共有387个不同音节,归纳其拼音系统分析出26个“字父”(声母),44个“字母”(韵母), 5个声调符号)。
& & 1626年(明朝天启6年)耶稣会士金尼阁(Nicalas&&Trigault,&&1577——1628,法国人)出版《西儒耳目资》,是最早的“汉字字汇”。! g9 i6 Z1 w. H$ S8 ~/ p+ U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先生和其学生金尼阁先生当初为汉字注音,注的是拉丁文,主要还是为外国人学习中文而使用的方法,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开汉字注音之先河。
& & 其后二百年间,由于清朝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外国人为汉语拼音的事例也因此沉寂。
  鸦片战争前后,“海禁渐开”,西洋传教士和商人纷纷涌入中国,于是欧洲的教会罗马字和汉语译音也迅速发展起来。记录最早的是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Morrison,1782——1834,英国人)于1807年到广州传教。1815年至1823年出版了一部中英文对照的《中文字典》,用他自己设计的官话拼音方案拼写汉语,还附录一种广州方言的拉丁字母音节表,这是汉语方言教会罗马字的萌芽。
  传播得较早较广的还有厦门的“话音字”,大约开始于1850年,据说仅仅在1921年就印售读物五万册,估计约有十万人左右应用过这种方言罗马字。
  此外,还有为汉语注音的威妥玛式和邮政式。
& & 威妥玛式是英国驻大清国使馆的中文秘书威妥玛(又译伟德,Thomas&&F. Wade),1867年出版一部京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起初是作为使馆人员学习汉语的注音工具,后来,成为音译中国地名、人名和事物名称的通用标准,中国对外出版物上的汉语译音也用它。威妥玛式一直使用到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了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拼法的国际标准。( C) m8 q0 M* f" `# e+ _
  邮政式是清光绪年间,中国开始办理邮政和电报,实权都掌握在英国人手中,他们把英文里的中国地名译音作为邮政和电报的书写标准。一般都是官话拼音,跟威妥玛式相近。2 y$ N1 c- }, {: d
  综上所述,教会罗马字在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技术上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对近现代中国汉字改革运动有较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是国语罗马字与拉丁化拼音文字的滥觞。
8 X: c! G6 @: I
& & 至于中国人为汉字注音的始作俑者,当属厦门卢赣章1892年发表的“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厦腔读本《一目了然初阶》,拉开了清末切音字运动的序幕(卢戆章认为:“中国字或者是当今普天下之字之至难者。”但他并不主张废除汉字,而是主张“切音字与汉字并列”,通过切音字“可无师自识汉文”,是切音字运动的一个普遍观点)。! p' z+ |: P6 O, h/ q
  据倪海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所载,1892年到1910年,全国各地提出的切音字个人方案有28种。从字母形式看,有以下几种类型:汉字笔画式14种,速记符号式5种,拉丁字母式5种,数码式2种,自造符号式1种,还有一个康有为的方案(未见原稿);从音节的拼音方式看,有17个是声韵双拼制,4个音素制,1个三拼制,6个拼法不详;从拼写的语音看,有10个是拼写官话音的,9个是拼写方言的,9个拼音不详。从总体上看,切音字运动的主流是拼写官话音的双拼制汉字笔画式字母方案。( k3 B- k# m% j7 O; e3 z
  1910年,清政府查禁了官话字母,封闭了“拼音官话书报社”,堵塞了切音字运动的主流。) K; s9 v) L' n
& & 辛亥革命后,1912年民国的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在北京召开“读音统一会”,通过“采用注音字母案”,制定“读音统一会章程”。直到1918年,教育部才正式公布“注音字母”。从此,汉语注音字母以法定形式正式成为我国拼切汉字的工具。8 ]/ J4 y4 |" W' {; s. o
怪不得我觉得拼音和英语拼读满象的,一开始还一为我们专家是借鉴英语的呢
孩子问我后,我开始没有多想.刚才突然想起,上网一搜,果然我们的感觉不错.英语的自然拼音跟汉语拼音有'血缘&关系.呵呵&
继续转帖相关资料:
; }, ^- u5 }6 b8 V7 m3 {
金金妈妈问我可不可以写一篇一年级小学生在学习了汉语拼音之后学phonics,跟不学汉语拼音学phonics有什么不同。, K; q( k2 N# g3 w- D9 v# E& a+ w9 Z
+ Z( z- @5 E- L/ e# T8 z- H
/ m( Z0 x. X2 d5 ~
& & 我自己的感觉是,苗苗在学习了汉语拼音之后,拼读意识的的确被唤醒了。汉语拼音的学习唤醒并强化了苗苗的英文拼读意识有了拼读意识.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加上阅读,phonics的学习应该不是一个很困难的事儿。
1 r" B& I. y1 ~
& &&&苗苗在幼儿园大班阶段我就想给她学拼读,2010年上半年我和苗苗试听了金金妈妈的英语拼读课,教课的是Jacob,爱尔兰人,讲得非常不错,形式灵活,课堂组织的节奏很合适,难度也合适,苗苗很喜欢,她自己很想上。但,因为课程的安排是在周日,那个时期苗苗周六上午有外教课和国乐的音乐启蒙课,我们不想周末两天都把时间都让课外班给占上了,所以,只能舍掉了金金妈妈的phonics课。: D4 f5 F( c: `& h7 T/ H
" `1 v8 @; ^" j5 ~7 L&&r+ R
& && E1 M. D# ~! k/ C( f
0 H' |6 V$ _7 @, Y8 h
& & 苗在幼儿园有那么一点儿Phonics的概念,老师会涉及到,但,一旦我在家里想自己给苗来点拼读,苗同学不感兴趣,压根就没有拼读的意识与意愿。所以,我继续找到了金金妈妈,询问她什么时候有零基础的phonics班,苗苗需要系统地学习一下phonics,主要是靠我自己搞不定了。那大概是在月份,金金妈妈说得在9、10月份。当时,我内心很嘀咕:小学开始学拼音,这拼音会不会跟phonics混了呀?能在一起学么?只能到时候再看了。这种嘀咕一直持续到了9月18日的试听课(不知道日期是不是非常准确)。0 \" x5 ?) e8 s6 A7 s) \2 A: |+ @- @2 I$ J
! h% Z8 u* v1 N. w
& & 试听课上我对老师很满意:主要是Issack教课很认真,很能照顾到每个小朋友,这是我最喜欢Issack的地方。我唯一担心的问题是苗正在同步学习着拼音,她的拼音当时还不过关,经常拼不对,不知道phonics同时学会不会影响到拼音?会不会混了?当时,我碰到的另一个问题是苗苗不怎么想报。但从苗的英语学习进程来看,我觉得有必要系统学习一下phonics。我将我的疑虑跟金金妈妈进行了交流。金金妈妈坦诚地说,刚开始肯定会有影响的,这个是会存在的,但过一阶段就应该能好了,况且培训是从10月16号那个周末开始,9月份小学生拼音全部就学完,所以到时候影响应该会更小一些。当时苗自己不是很想报的原因我想来可能有:一是Issack是黑人,她以前没有接触过黑人,所以有点不习惯;二是不能跟她的好朋友凯凯在一个班里,凯凯有一年瑞思学phonics的基础,所以可以在另外一个水平的班级里上课。好在,苗的这些问题被金金妈妈的一瓶粉色瓶装泡泡水就给解决了!8 J' t, b8 N) A
8 G/ l6 X) j5 H+ L. J) m
& &5 u5 D5 j6 X$ v4 X
&&G& o) ^: S&&]: A! L&&g0 O
& & 幸运的是,苗喜欢上了这个班。苗喜欢的原因我分析有这么几个:
; F) k9 ^9 ?2 X: O
& & 第一,上课很轻松、很活泼,想说啥就说啥,想干啥就干啥,孩子们站在椅子上,课间爬到桌子下面去藏着等老师上课找他们,上课不需要背手坐直;- A9 v&&U- C1 l7 }5 [' `
&&M$ G3 D' `- Y# X7 _+ |5 I: _" }
5 D. ?6 `& T; f/ b
& & 第二, Issack肢体语言太丰富了,每次上课苗都笑得前仰后合的;8 g) Z/ R) r" f4 `
& & 第三,拼音的学习使得苗同学具有很强的拼读意识,见到字母就有意识去拼。
& && i% O+ x" ?) X" e: t7 A9 z
# _/ H5 L1 R&&T- J5 [
& & 在没有学习拼音以前,苗同学的拼读意识是很弱的,例如,在以前,尽管她不知道P的letter sound是p,但仍然,看到单词她不会去拼。这是拼音学习对phonics的最大帮助了。而这种帮助,是学phonics之前我所没有想到的!! J( q7 d1 [- c0 f7 p# ]
: V3 p( n2 i. k( J$ Y0 _1 ~
9 s, R+ N8 b# A; G: x( z6 t, q& q
) H, H1 v% W- J) Q0 g6 {* Z' q
& & 最绝的是,有一次吃鱼,她自言自语地说f-a-sh,fash是鱼!呵呵,当时听到,我内心乐坏了~f、sh的英文拼读还没有学,但汉语拼音学了呀,尤其是sh,她完全是copy了汉语拼音里的内容过来,但是对的!虽然fish的拼写是不对的,但我喜欢苗苗的这个拼读意识,而这个意识与有意识的自己去拼读,还真是学习了拼音之后才有的。6 o/ E/ v3 T3 p6 t2 D- g# b2 a! i
&&A. W+ _$ ^% F
3 {5 w% r0 c&&S( \1 a2 V3 H1 F
& & 苗苗自己发现and的发音按拼音读就行,苗苗还发现pen的发音也是跟汉语拼音一样。我为孩子的发现感到由衷地高兴。单纯掌握某个词、某个音对吸收性很强的孩子来说不会有多大难度,但掌握了发音的规律,尤其是自己发现这个规律,我觉得很了不起呢!8 f& l% z0 _+ Z) R
5 Y& a' N+ e, p0 G/ X/ d
& &! p7 {; w# z7 `$ L% s. y$ ~
* ~9 p/ k( z2 R& i$ L. p&&q# y
& &苗苗的拼读目前还没有突飞猛进,但,有很强的拼读意识。我觉得,只要有了拼读意识,慢慢地掌握letter sound,通过阅读强化认知,剩下的就是个时间的问题了。苗苗英文拼读意识的出现,跟汉语拼音的学习有直接关系。确切地说,是汉语拼音的学习让苗苗具有了见字母放在一起就去拼的这个意识和习惯,这对英语拼读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 W" ~7 O, u" x3 [% U, y: L
5 X7 h. b$ A7 `+ R% w
/ z( d7 P/ ~5 ~1 C7 F: a
7 z, ~* P0 T5 L% N% m/ R
金金妈妈后续:) K0 A( G0 T0 N+ x. c! b' @
& &一直有父母问我,到底什么时候学PHONICS,我的意思是,孩子5岁,6岁,7岁,8岁都可以学,这当中就要看咱们如何能把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了。自然拼读的培训做了这么长时间,关于它,有几点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m4 ]: M" C& y
&&一:自然拼读学习里涵盖的内容:' }% R&&m9 a5 n3 O* d" [2 H
4 r% u& Q3 m
& &. k& ^4 x&&J" w' w
8 B/ k* p+ k$ d
&&1:phonics 拼读&&是帮孩子树立一个拼读的意识,看到一个单词,孩子脑海里立即会反射出这个单词有几个音素,然后把这些音素给拼起来,这个反射的建立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会有所体现,尤其是对于利用第二语言让孩子树立一个新的规则体系的思维反射,是很不容易的。
; R5 |6 d3 ]8 C* T# N* }' j
/ Q( f6 R5 ~3 X" v&&s& ^8 e" ], u% K
& & 汉语拼音和自然拼读从根本上应该说都是一种拼读的意识的建立,但是汉语拼音学起来就比自然拼读容易得多,因为毕竟是母语,有先天的听说基础,给孩子树立这样一种拼读意识就容易得多。 所以,学完汉语拼音的孩子再学自然拼读要容易一些。# a" L6 h1 d. m
1 _) W* ^1 X# D& Z, i
&&0 @4 `&&{* C, }4 W% V; f&&H
* R' u1 [! D/ S) m
& &&&5 }8 y( f( L0 T; P
2:自主阅读的培养 学习PHONICS,终极目标不是拼读单词,冲其量就是中极目标,他的目标是孩子的自主阅读,所以说,有的妈妈说,我们孩子在外面学了几个月的自然拼读,怎么还不会阅读呀,首先一点,学习自然拼读的过程,是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过程,即是把phonics进行实践的过程,这就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学习了,拼读规则是死的,需要让它活起来,最好的方式就是放到阅读教材里;
2 ~0 ^5 y. }0 z7 w$ K
& &&&在成熟的phonics课程体系里,都有一个叫DECODABLE的阅读材料。这个阅读材料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故事书,是专门针对有此音素的单词组成的文章,让孩子们通过从文章里训练单词的拼读,这样的话,不仅孩子掌握了拼读规律,而且还逐渐有意识的培养自主阅读。
& &比如:学到short vowel /a/,时,就会配一些小的DECODABLE的阅读材料。
+ d6 x) W2 b4 o3 Z0 |+ w( |, C3 @9 M
% a0 O" s0 @* y+ ~- w
( k. v&&p2 z6 `5 c) g' `
% `8 s5 \8 z2 f5 t- P
" a&&^1 A1 J. p% p" r
&&y" F% y! D1 |; N+ d
8 E) x) ^7 R' M9 D/ s+ N
&&3:phonemic awareness 音素辨认的练习。国外系统的的phonics的课程里面,在正式教授拼读前,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音素辨认练习。并且这部分的训练在课程教学里占到了一半的内容,可想而知,这部分对于孩子们学习拼读的重要性。
* V* Q6 x/ L" p' _# {, K
; Q7 |5 W0 y/ B
0 U5 O0 [&&k9 D& p5 x* g
& && &比如学到short vowel /a/,对/a/的辨认时,句例单词cat,有三个音素/r/、/a/、/t/,里面就有/a/的音素在里面,而pig也有三个音素/p/、/i/、/g/,里面就没有/a/的音素在里面。这样的听音分辨音素的能力,拿一个普通的4岁,5岁孩子的水平,依我的经验看,是很难做到的。
, ~) M/ `/ v9 |, ~
$ }9 ?&&J/ B4 U( y" J+ L
: T, @' e7 y$ e7 \. y: t2 V2 w
+ y1 Q: I! q1 W, T) [
$ Z5 b2 j1 g% ?9 D1 N) h
, U6 B4 t8 g3 ~% l0 M9 U. a' D; n! g
; L7 {&&L* r( `2 G# A
&&在课堂上,老师每节课都要做这样的训练,比如:这个部分里,老师就会要求孩子把上面的图片的单词念出来,并且让孩子确认每个单词包不包含 sound /a/,刚开始孩子们都很不适应,几节课训练下来,不认识的图片,老师只要说出单词,就立即能判断是否含有此sound.7 l) b4 s: {. W( i
8 U' V7 S* c5 Q3 P5 i6 X9 U% T) V
& b8 s4 B/ ~+ R; f
&&这部分的练习练的好,很大原因是孩子们的英语听力基础还是还可以的。否则,很难去从几个sound里面辨别自己要辨别的音。
# l$ x0 I1 @
+ t1 M( M- u6 G; U' R" Y' H+ R
&&孩子对这部分的练习大大的作用于对单词的拼写。当孩子听到一个单词的发音,能把单词写出来。拼写单词的正确率跟孩子是否能准确的把音识别出来,有很大关系。有一个四年级孩子的妈妈跟我说:孩子写单词就是一团遭,明明这个单词里面没有这个音,孩子楞是把这个音素对应的字母写出来,妈妈还纳闷,为什么会有这种状况。没有经过音速辨认的练习。往上推敲,就是听的太少了。: \6 l: N. \2 v
&&上课时,老师很喜欢逗这些孩子,比如他念/pig/,特意写出单词tig,问孩子is this pig?孩子们连声说:NO ,老师又写出cig,问;is this pig?孩子们又连声加以否定,连写好几个单词,最后让孩子把正确的字母写在里面。这就是老师变着样的训练孩子们的音素辨认。: A3 w- v% A3 z0 a( ?' j0 f$ L* i0 V
* ^/ ]; b0 T9 w' ~
, q+ r0 U# L/ {
&&&&u& P6 t1 Q9 Q& j
) c) K0 t8 G: i& M&&w, T+ t
所以,学PHONICS有三个重要的地方,或者说一个比较成熟的phonics教程所具备的,而且是按以下次序排列的:
1)、phonemic awareness 音素辨认: N& }7 H! L0 ]: K- Z6 }&&d! ~; s! h
2)、phonics 拼读% I1 T) _( U1 a1 Z7 D+ K
- n/ }- {2 l& }+ `
3)、DECODABLE 阅读
6 C&&Z2 l0 ~' R0 X
0 w% i3 `1 W& `8 Y$ B0 n* ]" N
二:学习phonics的年龄阶段0 U) `' Y$ e- n- k8 Q
&&所以,父母们应该对于孩子什么时候学PHONICD应该有个大概印象了吧。根据北京市的大部分学校的英语课的情况来看:我一般是建议孩子们学phonics的年龄:一年级上学后、三年级前。
1 |6 Z&&N5 J7 p
# w4 r- p, k4 y$ t' N5 Q&&E) h2 f
& & 1、基于学校课程的安排:一年级的英语课还只是涉及到听说,到二年级才开始涉及到背单词,到三年级才开始有很少很少的小短文。所以,孩子到一年级在接触phonics是一点儿也不晚的。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把拼读过关,把阅读开始培养。& &0 i. o0 A, n2 ~0 v* Y* W4 L; j# D
/ A/ c9 V6 j&&q" [9 W; a6 r
& & 2、借助汉语拼音的优势:如果让孩子先学自然拼读,等于是孩子还要用第二个外来语来树立一种完全陌生的拼读意识,这对于孩子的理解能力来说是困难的,但是一旦学完了汉语拼音后,可以借助汉语拼音的拼读意识去推动自然拼读的拼读理解。这事半功倍,效果更好。$ s9 B4 a5 u% e% @, M0 J! H. J
9 A! j6 T( }# _0 d9 O
& &&&所以,孩子在一年级以前,先踏踏实实的把听说基础打好吧。听说基础越好,越有利于学习phonics.3 e$ j8 t: D, p5 P
& &4 q/ H6 q' x, u- a
&&U. C9 {& G9 ^&&M
& &三;汉语拼音和自然拼音是否会混淆
" ~3 K/ H2 v5 j) f* U
, K5 s5 q8 M- l0 N: P2 B* d: E# V
& &不可否认,如果在同一时间学汉语拼音和自然拼音,有一些发音会多多少少给孩子造成混淆。所以,建议在正是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避免学习自然拼读。或者说是当孩子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弱化自然拼读的学习,就跟这个这个妈妈的孩子当时是9月底上的自然拼读课,当初的想法是在课堂上上完自然拼读后,在家里减少复习,以避免自然拼读对正在学习的汉语拼音的影响,但实际上,孩子的表现大大出乎这位妈妈的意外。
5 E: X' ]&&l3 o4 ?9 j6 r# a8 O( \
$ i8 K/ d* r* h6 H
& &而且,有些音容易混淆,老师重点讲述,时间稍微一长,孩子是有能力区别的。
9 ~* j% z$ h# H& O- z3 ?# ]+ e4 M0 ^
再贴:* y&&R, Q&&L2 W: |& }
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出笼 / S4 N; W/ [6 }" ^/ J3 X2 M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马上着手研制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间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协会设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员会”,讨论拼音方案采用什么字母的问题。
, K&&T" i3 ^&&F0 u" O' S2 ?
在1951年,毛泽东就指出:“文字必须改革,必须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但是,究竟采用什么形式的拼音方案,他本人也是经过了反复斟酌的。毛泽东到苏联访问时,他曾经问斯大林,中国的文字改革应当怎么办;[B]斯大林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可以有自己的字母。[/B]毛泽东回到北京之后,指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制订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同时,上海的新文字研究会停止推广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等待新方案的产生。
" L! q+ ~, |7 k" X) j, E
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上印发给代表们六种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种是汉字笔画式的,一种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种是斯拉夫字母式的。会议之后,当时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向毛泽东报告,他说,民族形式方案搞了三年,难以得到大家都满意的设计,不如采用拉丁字母。毛泽东同意采用拉丁字母,并在中央开会通过。
8 Z, p, x) i9 E* _&&[' ]
日,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发表了赞成拉丁字母的讲话。他说,“关于文字改革的意见,我很赞成。在将来采用拉丁字母,你们赞成不赞成呀?我看,在广大群众里头,问题不大;[B]在知识分子里头,有些问题。[/B]中国怎么能用外国字母呢?但是,看起来还是采用这种外国字母比较好。因为这种字母很少,只有二十几个,向一面写,简单明了。我们汉字在这方面实在比不上。比不上就比不上,不要以为汉字那么好。有几位教授跟我说,汉字是‘世界万国’最好的一种文字,改革不得。假使拉丁字母是中国人发明的,大概就没有问题了。[B]问题就出在外国人发明,中国人学习。[/B]”(转引自郑林曦《论语说文》)。
在中国制定拼音方案的时候,苏联已经不再搞拉丁化,改为搞斯拉夫化,把所有的拉丁化民族文字一律改成了斯拉夫字母。蒙古人民共和国也把蒙古字母改成了斯拉夫字母。50年代,中国向苏联一边倒,有人主张采用斯拉夫字母,跟苏联在文字上结盟。苏联派到中国的语言学家谢尔久琴柯也提出使用斯拉夫字母的建议。据说,苏联的一位副总理来中国访问时,曾经向陈毅副总理说,希望中苏两国都采用相同的字母。陈毅副总理回答说,中国文化必须跟东亚和东南亚联系,东亚和东南亚都习惯用拉丁字母。这样,中国才没有采用斯拉夫字母。
1955年10月,国务院成立“汉语拼音方案审定委员会”,经过一年的工作,于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11月1日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作为新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通过,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 3 P5 S" M: k+ X: @- p&&z7 x
* X% K6 O7 j9 f" ^, M' b2 ]9 h2 p
1977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1978年9月,国务院转发了《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文献工作技术委员会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中国专有词语的国际标准,标准号:ISO。《汉语拼音方案》已经从中国标准发展成为国际标准。 - S+ u( f9 `9 F& q4 U
0 P6 o0 }( g9 c( C! v
未来的改革方向是汉字拼音化
1951年,毛泽东曾经指示:“文字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化方向”。在我国的学者中,还有一些公开主张“双文制”(digraphia)的人,例如,周有光就主张实行“two-script system”(文字双轨制),冯志伟提出首先在计算机通信中实行“文字双轨制”,认为文字书写方式的改革应该先从信息科学做起来。 政府对于这些持不同意见的学者并不干涉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继续进行科学研究的自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受到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该学会的宗旨之一就是倡导和研究“拼音化”问题。我国政府这样宽松的政策,为“双文制”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9 N4 }; p, P7 I# @
关于双文制的想法,早在清朝末年的汉语拼音运动中就产生了,后来有许多、著名的学者都关心这个问题。郭沫若曾经说过:“我们可以预想到必然还有一段相当长的时期,让汉字和新造的拼音文字平行使用,在新文字的逐渐推广中而让汉字在大多数人民的日用中逐渐归于隐退,汉字的归于隐退,是不是就完全废弃了呢?并不是!将来,永远的将来,都会有一部分学者来认真研究汉字,认识汉字,也就跟我们今天有一部分学者在认真研究甲骨文和金文一样。” 3 A0 K. S: _" S9 [
; r) E3 b9 B&&i+ T; N
茅盾说得更明白,他说:“我希望,至少我们的孙儿孙女这一代能够两条腿走路,既能用汉字写,也能用拼音字母写,听报告作笔记,用拼音字母写,会比汉字写得快。如果可能,还能用上拼音字母的打字机。这样该是多么幸福呢!我并不幻想,在不远的将来,就可以废除汉字(方块字);然而即使在百年之内或在百年之后还要用汉字,让我们的子孙的一代能用‘两条腿走路’又有什么不好呢?” % A* v4 ?/ q, B& W- Q4 m4 L4 p
郭沫若和茅盾生活的那个时代,计算机还没有普及,他们大约也没有使用过微型计算机,更没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去访问互联网的网络、在网络上自由地漫游,但是,他们当时就已经慧眼独具地看到了双文制的好处,如果他们今天还健在,一定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在计算机通信中首先实行双文制的建议。
# ?3 m" [" J&&H& t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一章第十八条规定,学好汉语拼音,用好汉语拼音,让汉语拼音在信息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 f) {# q4 ?* |' H3 |, j+ }
汉语拼音化进程急刹车 : i+ e/ j&&T2 E2 R
+ H5 N( P* c& p6 l# o: M8 p8 g
8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形势,我国在拼音化的政策上做了调整。 ' @) Z9 a* Z8 R( p4 X0 j
/ Z- B! a' I: U0 p1 L/ m
1986年1月,当时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导生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中指出:“关于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应该强调,《汉语拼音方案》是国家指定公布的法定标准。它的制定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公布之后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汉语拼音方案》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是一个科学实用的方案,我们应当努力推行,而不应当另起炉灶;要想用其它方案来取代,事实上难于办到。继续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客观需要。今后要继续加强拼音教学,逐步扩大《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并研究、解决使用中的实际问题,如汉语拼音的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区分,汉语拼音正词法的标准,汉语拼音技术应用中的标调法等。”
! P* F: z' w$ P$ x
刘导生的报告完全没有提毛泽东指示的“拼音化方向”,只是谈到扩大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这意味着,我国政府放弃了毛泽东提出的“拼音化方向”的政策,汉语拼音不再被看作文字,而只是被看作是一种辅助汉字的工具。
英语老师让孩子记的5个元音字母,我就让他直接记住拼音前5个的a,o,e,i,u
还是你聪明。我们幼儿园大班时候接触这5个元音字母时,我总觉得有点什么。但孩子那时候没有学拼音,他没有疑问。现在他的疑问,让我好好学了一把。&
xiangxiang2011 发表于
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出笼
我敢保证你明天下班前一定升入小学生,只要按照今天这个标准发贴
女儿没学过自然拼读,但是我一直都让她记英语单词时和汉语拼音相联系着记的。
您太厉害了。就现在,我还怕儿子吧这个自然拼音跟汉语拼音搞错呢。&
恩,今年暑假先让儿子学会汉语拼音,这样,明年5月份就可以学英语自然拼读了
千帆老师玩穿越啊!呵呵&&]7 m4 [% c- H%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打汉语拼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