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今年55岁,最近经常精神恍惚惚,记忆力差,胡言乱语,看见什么都觉得和自己有关

你好,请问就是老年人94岁了最近几天感觉,同样事会做两次,经常会说话,经常说以前的老事情,有时哭的的时间长,谁也劝不好,有时有正常,请问是不是老年痴呆,有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治疗吗?,谢谢
从你说的症状考虑是老年痴呆的问题,注意你们要多关心老人,建议带她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检查以及治疗。
你好,我们地方比较偏僻,老年人大多不愿意去医院,有没有什么常规的药物可以治疗下,
注意多陪陪老人,而且要多关心老人,每天陪老人散散步,建议每天给老人监测血压,营养饮食也可以。
老人从不吃荤菜,每天只吃稀饭和馒头,偶尔吃些炒的素菜,饮食可能不行,有没有药物可以控制的
可以多让老人吃点核桃,口服营养神经的维生素,而且相关的药物,建议你还是到当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好的谢谢您!
还需要注意老人的卫生,注意适当增加老人饮食种类,而且在这个阶段不能对老人发火,注意观察老人的变化。
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老年痴呆,建议查个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老年痴呆属于退行性病变,早期可以使用多奈哌齐减缓衰退的速度
好的谢谢您!
不客气的。
没有满意答案,您还可以最近总是&div class="dib hot-words pr" value=""&&a href="javascript:void(0);" style="color:#15a6e7;" target="_blank"&精神&/a&&div class="link_layer pa link_layer_02" style="display:white-space:normal" value=""&&div class="link-ct"&&h3 class="title-f18 c1f2"&相关信息&/h3&&div class="linklayer_bd"&&dl class="clearfix"&&dt&&/dt&&/dl&&ul&&/ul&&/div&&/div&&div class="link-bg"&&/div&&/div&&/div&恍惚,感觉很空洞。记忆力下降,什么事都放不到心里。这是怎么了?
58201标签: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生活保持规律,合理饮食,如果症状不能缓解可以考虑中药调理,由专业医生指导用药,可以帮你改善和消除症状。
你好,根据你的症状考虑为脾气虚证,脾气虚则倦怠嗜卧,气少懒言,可采取补气健脾的方药调理
要注意饮食,注意休息,放松心情,多运动,增强体质。只能自我调节。凡事往好处想。
亦病非病的亚健康综合症
造成身体出现"第三状态"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如果一直有这样的感觉,首先需要去医院心理科做检查,另外要做心理咨询,看看是否可以找到心理上的影响原因。
病情分析:
你好,考虑为神经衰弱的可能,可以服用七叶神安片或安神补脑液进行治疗,
指导意见:
同时加强锻练有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
答: 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生姜。
四神丸不宜久服,尤其是不宜单方服用过久。原因是五更泻差不多都是由肾虚、营虚证引起,从根源讲,要治好五更泻不补虚情,...
答: 中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着必然的关系。 强烈突然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都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 血阴阳失调而发病。情志刺激可能导...
答: 我今天也?檫@事鬧心呢!
一看我的回答,除了過期的就是已撤消的!都?馑懒耍。。?
尤其,今天我回答的?????題都被撤消了。火大得很啊!!!
啥心情都?]有了!...
PSP的mir典型表现主要为中脑及桥脑萎缩 第3脑室和脚间池变宽 侧脑室扩大 部分患者可见散在低密度灶.
注意排除下脑炎 parkingson及药物副作用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p&&b&分享一个懒人笔记法:关键词法。&/b&&/p&&p&&b&可概括为:关键词→过滤→主动召回记忆。这个方法花费时间极少,且便于之后对笔记的高效利用。&/b&需要指出的是,我所说的,是人文社科类著作、文学作品等书籍的做笔记方法。其他类书籍,应该也有可借鉴之处。此文&b&略长且枯燥,认真读完,受益终生。&/b&(昨晚吃多了今天脸大所以我又出来装逼了啊哈哈哈)&/p&&p&本文方法适用于纸质书(电子书pdf类,也可用此法),特别是准备考试的胖友,不妨一看。我的经验来自于,&b&从化学跨专业考研中文系时的大量阅读和做笔记的历程&/b&。&/p&&p&&br&&/p&&p&阅读纸质书时,遇到我所&b&陌生的知识点、新颖的观点、论证过程&/b&等,用笔标记出来:&/p&&blockquote&①
只标记重要的关键词&br&②
标注出我的问题,或者我的其他想法:与其他事实、现象、观点是否有相似之处&/blockquote&&p&&br&&/p&&p&为什么这样做:&/p&&blockquote&①
在看书的间隙,用笔标记关键词,更为省时间,且简洁干净。&br&②
在复习时,好的做法是不去看大段完整的阐述和论证。而是选择,先只去看关键词。选对了的关键词,会成为这一块知识点有效的触发键。关键词所起的作用,是“主动召回记忆”,这是高效记忆的要诀所在,这样的话理解会更深刻。&/blockquote&&p&&br&&/p&&p&&b&划线整个段落的不足之处:&/b&&/p&&p&人文社科类的论点类书籍,一般在涉及到论证时,相对比较长篇大论、细致繁琐。这在我们初次阅读的时候,会便于理解,容易被说服,认为其逻辑严密、论证谨慎、材料详实。但&b&这种阅读体验,仅仅是增加了我们的资讯、信息、知识储备&/b&,而且,其中多半信息是我们所熟悉的——不熟悉的话,我们是无法做到很好地理解书本的。&/p&&p&&br&&/p&&p&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之中,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指出,“所谓吸收资讯,就只是知道某件事发生了。”然而,知道某件事发生,并不是我们读书的本质目的。若是&b&做笔记时标注了整个段落,我们会停留于自己已经拥有了这段知识的错觉之中,并未加入任何自己的斟酌、取舍和判断。&/b&&/p&&p&而且,这一段落即使我们多次阅读,也无法在脑袋中留下过多的印记——我想,有过相关阅读经验的人,会明白这种情况。那么,我们要把它背下来么?这绝非人文社科类书籍的正确打开方式。&/p&&p&&br&&/p&&p&&b&关键词的作用:过滤及主动召回&/b&&/p&&p&而关键词式的做笔记方式,不仅在阅读时省下划线标注的笔墨和时间,且在当时便做出了&b&对一些知识点和信息的“过滤”&/b&(这个词是受到知友的启发)。这个“过滤”&b&包括的是&/b&:&b&冗言赘语、连接词之类;我们所熟悉的逻辑;以及所熟悉的知识点。&/b&举例来说,如果一段话中谈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其他工农兵方向等知识点,那么我们只需标记《讲话》二字即可,其他有关于时间、内容、影响之类,都是不言自明的东西——它们已经成为我们的“元认知”。&/p&&p&&br&&/p&&p&而关键词在我们复习时,会起到&b&“主动召回记忆”&/b&的作用。我们粗粗浏览一遍所做的“关键词”笔记,主动回想这一段讲述了怎样的观点,大脑中的“记忆重现”和“回想”,是比重新阅读段落,快上许多的。主动召回,&b&意味着记忆和理解的加固。&/b&&/p&&p&&br&&/p&&p&而且,如果仅仅停留在重新阅读段落之上,不过是重新吸收了作者所介绍的知识和观点,不加思索的“吸收资讯”,是低效的读书。我并&b&不提倡把段落背下来&/b&,即使是考试,也不需要我们把段落和观点背下来,而是提倡我们灵活地引用材料和观点,作为自己推理论证过程的支撑素材。&/p&&p&&br&&/p&&p&而关键词的有效使用,会真正做到对此段内容的融会贯通。材料和观点,会在需要用到的时候,浮现出来,做到灵活运用。&/p&&p&&br&&/p&&p&&b&为什么不做思维导图、综述框架?&/b&&/p&&p&对于考试,包括运用知识进行讲述、写作来说,我们只需要理解,以及能够运用——包括事实材料和有效观点,就可以了。 &/p&&p&大脑是个精密的仪器,远比笔记系统精密得多。&/p&&p&在标注出关键词,以及此段观点、素材与何相似,可作何种思考之后,&b&一切交付于大脑,它自会建构出错综复杂的思维网络。&/b&&/p&&p&&br&&/p&&p&重要的是,你要对每一处观点认真思考,主动建构出关联性。&/p&&p&总结一下:1、读书时抓住关键词做笔记,过滤掉冗言赘句,留下陌生知识点;2、一定要多思考、多关联,尽量在旁边记下自己的想法;3、复习时,只看关键词,先尝试主动回想,用自己的理解在脑中复述,想不起来再看整个段落;4、考试、对别人讲述以及写作时,之前读过的书、做过的笔记,就能非常高效地进行运用,且有你自己的新理解。总之好棒棒就对了!&/p&&p&&br&&/p&&p&喔唷,如果&b&对你有用&/b&,既然都收藏了,别忘记顺手点个赞啊~&/p&&p&————————&/p&&p&感谢阅读,一直在认真输出干货。&/p&&p&开了个微信公众号:高冷冷。内容包括:学霸养成丨心理丨思维丨方法论。后台回复“&b&读书&/b&”,教你&b&1小时读60~100页书&/b&的方法;后台回复“&b&早起&/b&”,教你:我是如何在&b&没有闹钟的情况下,十年如一日六点起床&/b&的。&/p&
分享一个懒人笔记法:关键词法。可概括为:关键词→过滤→主动召回记忆。这个方法花费时间极少,且便于之后对笔记的高效利用。需要指出的是,我所说的,是人文社科类著作、文学作品等书籍的做笔记方法。其他类书籍,应该也有可借鉴之处。此文略长且枯燥,认…
在评论里好多次“天真”这个词。 我很喜欢这个词。&br&这也是我一直在跟我自己说,在坚持去做的:不论经历了多糟糕的事,不论见到了世界多少的阴影,都要保持自己内心那一亩三分田———一个被善良,热爱,希望,天真点亮的地方。 &br&我很乐意做个天真的人,很乐意做一个对生活抱有希望和热爱的人。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现在这样的社会里,能保持一份天真,我觉得蛮好哒!&br&即使有过糟糕的经历,我曾看到自己内心被侵蚀,绝望和抑郁症也曾召唤我跌入黑暗的深渊,我仍然坚持住了。所以我觉得可贵,如今仍然保有的天真,对生命的热爱非常可贵,宛如重生一般。 &br&有人常跟我说,社会就是大染缸,生活就是大染缸,是问一句,那么是被沾染更容易,还是保持纯净更容易? &br&我从小亲亲身目睹了两次婚姻的破裂,无数的争吵,不信任,猜忌,为了钱人露出自私的嘴脸。我的心也曾千疮百孔。但我仍然相信真情的存在,仍然追寻家庭的温暖。我也目睹了被一次次破碎的婚姻折磨到遍体凌伤的至亲的人,勇敢的站起来,去信任,去付出,去找寻自己的幸福。 &br&&br&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走过糟糕黑暗的经历,仍然保持温柔,纯净的心,哪怕只是内心那么一小块儿地方,都是最难得可贵的。 &br&&br&有时候,我们不能去怪社会太现实,生活太无聊,日子太绝望。也许只是我们不够知足,不够有趣,不够热爱且满怀希望。 也许我们需要尝试,不要让自己所有的快乐都是金钱和名利带来的…&br&我想我上述的这些美好的品质,是和“成熟”不想冲突的。我们在长大,在经历,但是仍然可以保持内心的美好。(o^^o)&br&&br&&br&oh,对了,也有人提及到“找一个有上进心的男人会怎样怎样”… &br&我想说啊,对我而言,上进心不是首位的考量,甚至也不是排在前列的考量。能爱我,对我好,明辨是非,人品好,有担当,有责任心,个性合适,这才是我认为对于喜欢的人的内在最重要的几项考量,缺一不可。&br&当然上进心却是也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是我却不认为上进心仅仅只针对于工作,对名利金钱的追求。上进心也要应用在如何给家人更好的关爱,如何跟孩子更好的沟通,如何和自己的妻子经营温暖的家。&br&这样一个人,他的话题,不仅仅局限于工作了,广阔的世界,有许多话题可以聊。 &br&&br&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也许有人会说,我找不到这么好的人,我这是在做梦。但是我可以等待。&br&在此期间,我得先做一个很好的我自己。 &br&&br&=====================================&br&&br&&br&一早醒来,收到了很多评论。谢谢大家,真的!&br&我收到不止一个评论说,“这和保姆有什么区别?”&br&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是很要不得的,按这样的逻辑,是不是每天为我们洗衣做饭的父母,也和保姆没有区别? &br&我之所以说过主妇,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工作。是因为很多人认为主妇的付出是没有价值的,工作的付出才是有价值的。 &br&但万万不可把主妇只当作是一种工作。&br&大家都忘了婚姻的根本,家庭的根本“爱”吗?&br&能为爱的人付出,是多么美妙的事啊!!这种幸福的感觉不亚于索取另一个人的爱。 &br&爱一个人,才愿意照顾他,为他做好吃的,为他洗衣,为他打扫出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br&洗床单被套的时候,加入衣物柔软剂,想想自己爱的人,能躺在晾晒以后,又温暖又柔软的床上休息,是很美好的事。&br&很多事情,加上一份“爱的心意”就截然不同了。 &br&&br&也不要说主妇做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上班族也可以做。 &br&同一个人,花一个小时从准备到摆上桌的饭菜和花了很多心思,准备了几个小时的会一样吗? &br&在外面买的面包,会和自己的妻子、妈妈,亲手做的一样吗?&br&同样是吃饭,睡觉,也会有不少差别。 &br&我觉得能平衡好工作,家庭的人真的非常厉害!!&br&但是我觉得能单纯的做一个好主妇,也是很棒的事,和事业型的女生一样值得被肯定。&br&每个人的生活状况不用,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都应该去尊重。去尊重把重心放在赚钱,对于吃喝要求一般的生活方式。也尊重有条件可以一人主外,一人主内,对日常起居要求较多的生活方式。&br&这并不代表谁高谁低,这仅仅是因为每个人想要的生活不同,每个人眼里的幸福不同。 &br&就像是同样的一千块钱,有的人选择用它去赚更多钱,有的人选择去吃一顿好的,有的人选择要买衣服和化妆品,有的人打算去看一场球赛… &br&&br&=====================================&br&关掉评论以后,收到了好多好温暖的私信~ &br&谢谢你们啦,哈哈~ 有你们的支持和理解真好!!&br&====================================p&br&只是随意的说说自己的看法,完全没有想到会被大家关注。原本以为这也将是只有一两个赞的回答而已。 &br&散步回来,又收到了很多新的评论。谢谢一些知友们的理解。当然我也收到非常多反对的评论,甚至也有不少言语充满了讽刺和恶意。&br&我有点儿不懂,有些不解。 &br&大家到底是为什么上知乎?为什么问问题? &br&不就是为了看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更广阔的生活。 &br&如果上知乎仅仅是为了看到自己生活的缩影,自己眼界里认可的一切,那么怎么开拓自己的认知,学着更加宽容的接受不一样的世界呢? &br&我自己也常在知乎上看到一些和我持有不同态度的观点。在对方没有影响我的生活的原则下,我从来不会恶言相向。 我想,这是做人基本的教养。 &br&表达不同的观点可以,但是恶意的讽刺,言语攻击是不是就不太合适了? &br&我在这个回答里写的,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而已。您同意也好,您反对也好。我们素不相识,我不会影响到您的生活,您的家人,您的人生。 &br&有些姑娘们说宁愿工作也不愿意当主妇。这个我完全尊重,一点也不反对。我并没有逼着任何人去过我想要过的生活,我没有说“女人就应该当主妇”这样偏激的言语。 &br&您反对,就划过我,继续过您的生活,选择您想要的。我不过是无名小卒而已,不会对您的生活造成影响。我做我自己,过好我自己生活。&br&您如果支持,点个赞,我也非常感谢! &br&我知道知乎上也存在不少,把自己工作生活上的怨气带到评论里来的人。&br&说句很俗的话,生活就是一面镜子。您用什么样的表情对它,它就回馈给您什么。 &br&冤有头,债有主。对无辜的人发火,是很不好的做法。&br&&br&不管怎么样吧,希望大家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时希望大家对周围的人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尊重。在别人没有伤害您的时候,请不要重伤别人。 &br&这也会让您生活得更好,更快乐! &br&&br&====================================p&br&&br&以下是原答案:&br&不想上班,不想赚钱并不等于好吃懒做!!&br&并不等于好吃懒做!!!并不等于好吃懒做!!!&br&&br&我心中的主妇是酱的:&br&&br&1.早晨要起得比老公和孩子早,要准备丰富的早餐。 &br&然后要叫老公起床,顺便也要帮助孩子进行洗漱穿衣的工作。 &br&2.等老公和孩子走了以后。(如果孩子还小,也有可能要去送孩子上学的… 现在外面的车辣么多… )&br&3.开始简单的保养一下皮肤,素颜/淡妆… &br&(这一项也可以放在起床以后,做早餐之前,那就得起的更早…!)&br&4.然后要整理床铺,收拾老公和孩子吃完早饭的餐具。 &br&5.接下来,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然后开始全面的扫地,拖地,擦桌子,擦家具等等… &br&(这几项听起来简单。完成的时间要取决于房屋的大小,房子越大,越花时间和精力。) &br&6.衣服洗完了,要去晾晒衣服。(有时候要洗床单,被套,窗帘等等的话,一天不止要洗一桶衣服。)&br&7.晾晒衣服的同时,要把前一天洗好的衣服收进来。该折叠的就折叠,该挂起来的就挂起来,通通收纳好。另外,老公的衬衫之类的要给他烫好,让他工作的时候有个好形象。 &br&8. 这些工作会让主妇充实的度过大半个上午。稍稍休息一下下,看一下电视,或者玩儿会儿电脑,听个音乐。(做了很多事情,休息一下下也是应该的呀!对吧?(^_-)-☆) &br&9.如果孩子中午要回家吃饭的话,那么玩儿一小会儿,就要开始准备午饭了。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把昨天晚上的剩菜剩饭加工一下下… 当然还有很多种选择,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br&10.如果孩子不回家吃饭。那么自己中午就随意吃一点点。然后可以小睡一会儿。(早上辣么早起来,就让人休息一会儿嘛~ (o^^o)) &br&11.没错,只能睡上一会儿。顶多1个小时。然后就要换衣服出门了。出门之前要列好购物清单,要做好功课。(搞清楚附近的超市几点钟,有什么东西特价,家里正需要什么,用最少的钱为家里提供最高质量的生活,乃是主妇的聪明智慧体现之处,也是主妇的职责!!!(#^.^#)) &br&&br&12.采购完毕,回家。然后大包小包的整理整理。由于刚才耗尽了力气去抢购、为了让孩子吃上喜欢的蛋糕,专门走了好几条街去某一家烘焙店、老公说上次的牛肉好好吃,又专门跑去了某家熟食店… &br&总之,采购每天的强度不一样,有时候真的会… 蛮累蛮累的… 可是为了自己爱的人可以生活得更好,也值得!!! &br&13. 稍稍地休息一下下,顺便,给老公发个短信,问问他今天大约几点下班,什么时候能到家,有没有特别想吃想喝的。&br&14.估摸着也到下午3、4点了。如果晚上要煲汤的话,那么必须得开始了。(当然也可以弄个隔水小炖盅,早晨的时候就把食材放进去,晚上就可以喝了。)排骨肉类要化冻做准备,菜先洗好,备好。 &br&15. 随便忙活一下,孩子就要放学了。如果要去接孩子的话,那么就又要出门儿啦。 &br&16. 孩子回家了,要让他洗手,换衣服,然后给他吃准备好的点心/水果。安排他乖乖写作业。 &br&17. 老公说今天不用加班,所以差不多得开始做晚饭了。不能让他工作了一天,还回来饿肚子。&br&18. 老公到家了,冰好的啤酒/饮料拿出来给他喝。让他看看电视/玩玩ipad之类的放松一下,或者给他准备好换洗衣服让他洗个热水澡。 &br&19. 一家人一起吃晚饭喽! 给他们盛好汤,饭。一起愉快的吃饭。问问孩子在学校里的状况。听听老公说说工作的事。大家一起憧憬周末开车出去玩儿。 &br&20.饭后,收拾桌子,洗碗。也许老公会帮帮忙。孩子回自己房间写作业,两个人趁机聊聊天,增进一下感情。 &br&21.收拾好以后,就一起看看电视,一起玩玩游戏,然后轮流着洗漱。 &br&20.差不多8、9点的样子。切好水果,给孩子送去。老公当然也要吃。 &br&22. 让孩子去洗漱,让他早点休息。 &br&23. 忙完这一切以后。两个人躺在床上,可以说说悄悄话。精神还不错的话,可以继续玩儿游戏,看电影。 &br&24. 要睡觉了。明天又是忙碌的一天。 &br&&br&以上只是我描述的主妇普通的一天,过年过节会更佳忙碌。&br&主妇真的不是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那样,美美的去喝个下午茶,然后在家睡懒觉,去做个spa… &br&那是… 特别有钱家的夫人啦… &br&要知道,如果哪一天有什么聚会和活动,都得提前安排,提前准备的~ &br&&br&好主妇真的比保洁阿姨,钟点工什么的好一万倍。 &br&不仅不会好吃懒做乱花钱,还会为家里考虑,为家里省钱。时刻关注老公和孩子的健康和需求… &br&&br&所以… 摆脱大家不要一听到“不上班”就联想到好吃懒做了啦~ 在家里也是有很多事儿要做哒!!! &br&&br&主妇就是我的梦想啊! (^?^)ノ&br&&br&&br&=====================================&br&看了大家的评论,我想大家对我有一些误解,所以特此来更新一下回答:&br&1. 很感谢有位朋友在评论里推荐我多看看《致橡树》,有不少知友认为“主妇”就是游手好闲的代名词。对此我也作出了回答:您好,《致橡树》是我很早就拜读,并且有深刻印象的作品。 我认为任何人都不可以否认,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在婚姻中对于家庭的付出。 并不是只有金钱上的付出才是付出。爱一个人,除了可以为他提供经济上坚硬的后盾以外,在他的健康上,在他的精神上一样也可以做他坚定的后盾。“主妇是废人,是白养在家的。”这样的思想,是对任何一个努力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用心呵护家人的人的贬低。这在我看来是不公平的。请区分“主妇”和“游手好闲的妻子”的区别。我认为整天花钱,八卦,打麻将的并没有资格称为“主妇”。更不能认为只有在外面赚钱的那个人,才是付出的更多的那个人。 没错,做人要独立,不可变成别人豢养的寄生虫。但是“主妇”并不是寄生虫,“主妇”二字绝不代表着人格的不独立。 它只是另一种家庭模式,是另一种人生的选择。 (更不要认为主妇,是没有学历,没有学识,没有学习能力,无法工作的人。) 现实的问题是,并不是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都允许婚姻中的一方在家里“工作”。没错,主妇也可以算是一种工作。 (不是只有直接用金钱回报的,才算是付出和工作)。现实还有另一个问题。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不上班的生活。大部分的人会觉得很闷,很无聊。但这绝对不能代表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总有人适合这样的生活,并且找到一个人认可她的选择,她的爱,她的付出,融洽的生活在一起。 也许,现实社会并不多,但是绝对不是没有。 希望您今后能对“主妇“这个词有新的认识,能够认可一个人身体力行,操持家务,让家庭更加井井有条,和睦融洽所做的,不以金钱为直接回报的付出。 就像是人在爱情里那样,并不是钱花的多的那一方就付出的更多,就爱的更深。温柔,体贴,照顾,倾听,善解人意,宽容,都是爱的体现。&br&我忽然想起来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不是只有上战场的才是好士兵,那些默默做后勤的也是好士兵。赢得一场战争,是他们两者共同的功劳… (^_^)&br&2.我没有说,“我就要做主妇,我一定要做主妇”这样任性的话。 &br&我只是说,条件允许的话,我对象觉得这样很妥当的话,我觉得做家庭主妇是不错的选择。 &br&如果没有条件,我当然愿意努力工作,同时也照顾好我爱的人呀~ (^^)&br&3.很多人说当久了家庭主妇会烦闷。 &br&也许大部分人,但不代表所有人会。 &br&即使只有很小部分的人适合这样的生活,我们也不可否认他们的存在。&br&我觉得人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就好了,当别人选择的生活没有影响到你个人的生活的时候,请给予尊重与宽容。&br&4.有人说,会和社会脱节。 &br&作为主妇,并不是没有学习的能力,并不是没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br&有心想要去了解当下社会发生的事情,完全可以通过网络,书籍,通过日常生活中跟人的交流来获取。 &br&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的。 &br&主妇的生活绝不代表人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的途径。&br&所谓生活处处皆学问。不上班,不代表不接触社会,不代表活在真空里。&br&也许只是少了和同事这样的人接触的机会而已,但是不代表完全没有社交。并不是每天的家务都很繁忙,合理的安排时间,是可以正常社交的。&br&我之前也说过,不是人人都适合当主妇。就像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老师,当飞行员一样。 &br&不适合就不要选择。&br&生活是自己过的,也是自己选择的。 &br&脱不脱节,因人而异。大部分人会脱节,不代表每个人都会。
在评论里好多次“天真”这个词。 我很喜欢这个词。 这也是我一直在跟我自己说,在坚持去做的:不论经历了多糟糕的事,不论见到了世界多少的阴影,都要保持自己内心那一亩三分田———一个被善良,热爱,希望,天真点亮的地方。 我很乐意做个天真的人,很乐…
你得去学习一些特效软件的使用。 主要有 Fusion, Nuke,AfterEffect。 其中Fusion 是免费的,去下面的网站下载:&a href=&///?target=https%3A///nz/products/fus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lackmagic Design: Fusio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然后,翻墙去 YouTube 网站,如果不能翻墙去 &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视频网站,搜索
Fusion tutorial 的教程。 国内网站很少有特效制作的教程,所以必须上YouTube,懂一点英文。
你得去学习一些特效软件的使用。 主要有 Fusion, Nuke,AfterEffect。 其中Fusion 是免费的,去下面的网站下载: 然后,翻墙去 YouTube 网站,如果不能翻墙去
视频网站,搜索 Fusion tutorial 的教程。 国…
&p&七月二十四号更新——&/p&&p& 什么时候知乎答题成为立场站队了?不站在制高点喷一下仿佛就不是斗士了?看了很多评论,“辣鸡作品”“这个任何新手都能拍”“给我脱了衣服妹子我也能拍”“有个单反就能拍”“调色打光没任何可取之处”“作品简直就是拍的一点都不入流”。&/p&&p& 李涛老师曾经讲过,&b&评判摄影作品的标准。无非是有没有做到赏心悦目&/b&。赏心,即为有没有触及观者内心,引发共鸣,对作品产生审美认同。悦目,即为技术性上有没有做到好看,画面立意明确,对焦主体,构图标准,色调不乱,光影合理这些。摄影拍照做到悦目是比较简单的事,但往往难点就是在赏心这层次。你能不能打动观众。合格的作品可以做到悦目好看。但优秀的作品却能直接打动人心,触及心灵认同作品。在好看的同时又符合你的审美,这才叫赏心悦目。&/p&&p& 在我看来,素人渔夫的作品悦目勉有而赏心不足。同时本人也是超级玻璃心。容不得别人说道。做人这么做是不可取的。然希望大家评论的时候少带戾气。你喷一次这个摄影师,别人就火一下,涨点击涨粉美滋滋,这反而说不定正在别人下怀。&/p&&p&
同时各位知友需要知道的是,素人渔夫目前并不是一位艺术摄影师。他就是个拍照的。就作品而言,层面仍然是仅仅停留在匠人级别。他也不敢自称艺术摄影师,自己几斤几两他心里比你还清楚。你硬说他是色情艺术,拿荒木拿筱山跟他比不是给他贴金么?&/p&&p& 光喷就没点意思,看撕逼,不如看干货。不适内容已经厚码了,知乎小管家放过吧,也别举报。没有任何露点的。&/p&&p&我不站队,也不喷任何人,尊重任何人审美。仅仅对素人渔夫作品进行技术性分析。因为题主的问题至少大部分是冲着这个作品是怎么拍而提问的。起码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些作品优劣在哪。&/p&&p&————————原答案&/p&&p&谢邀&/p&&img src=&/v2-1bff5c9e0d0ed7adaeba896d_b.png& data-rawwidth=&538& data-rawheight=&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8& data-original=&/v2-1bff5c9e0d0ed7adaeba896d_r.png&&&p&&br&&/p&&p&嘻嘻,大概是对他的有一大批正妹感到嫉妒恨?。&/p&&p&&br&&/p&&p&反正我是看不惯一个花季少女穿校服又是情趣内裤在床上故作姿态的私房。&/p&&p&&br&&/p&&img src=&/v2-78adab0e79a58ba4c39e_b.png&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7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v2-78adab0e79a58ba4c39e_r.png&&&p&&br&&/p&&p&再比如这个摄影师的吃相。已经开始售课拉。&/p&&img src=&/v2-10fc56adadec2e0c909b4009_b.png& data-rawwidth=&681&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1& data-original=&/v2-10fc56adadec2e0c909b4009_r.png&&&p&&br&&/p&&p&对这位摄影师的作品有什么看法。&/p&&p&首先这是一个经验老道的摄影师。大部分作品就两个常用的预设完事,一个是带灯的。一个是自然光的。其他的磨皮液化做的也OK。作品基本合格过关。题材选的也是直接抓眼球的私房。这年头,只要拍话题性而又拍的还不算辣眼的再怎么也会小火一下。你懂的。&/p&&p&其次他作品中的模特,大部分是素人学生,年纪小而有青春活力,你会发现他的作品基本是踩线,不依靠露点博眼球,仅仅是用遮遮挡挡的方式呈现少女的活力(rou ti)。这点还是很难得可贵的。起码拍摄的时候是经过思考。这点已经吊打无数微博拍奶子而又不火的三流新锐摄影师了。&/p&&p&最后对这个现象有什么看法。有啥看法的。特么拍私房就是容易火。MMP。我也想去拍。没钱。&/p&&p&&br&&/p&&p&——————————&/p&&p&可能是摄影相轻,所以再次更新补充。为了证明我不是单纯战五渣,而是有会讲技术的战五渣。&/p&&p&为什么我会说这位摄影师的套路就是两个常用预设。&/p&&p&首先,这位摄影师自诩色调独特。&/p&&p&&br&&/p&&p&&br&&/p&&img src=&/v2-6d74f537ece15cd2fba3fd_b.png&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v2-6d74f537ece15cd2fba3fd_r.png&&&p&&br&&/p&&p&&br&&/p&&img src=&/v2-e1efdb47a8adfb5e176f8db_b.png& data-rawwidth=&108& data-rawheight=&11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8&&&p&看起来好厉害的样子。&/p&&p&实际上,并不。&/p&&p&首先这位摄影师在16年9月份在微博发布出租屋系列作品。&/p&&p&&br&&/p&&img src=&/v2-70ab7bebd5a3d6aa9ec8_b.png& data-rawwidth=&408& data-rawheight=&4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8&&&p&&br&&/p&&p&但实际上早在15年的时候,他在自己的lofter就已经有类似风格的作品。&/p&&img src=&/v2-36d8b4f67aa_b.jpg& data-rawwidth=&1477& data-rawheight=&8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77& data-original=&/v2-36d8b4f67aa_r.jpg&&&p&&br&&/p&&p&再到他在17年PO的作品。&/p&&img src=&/v2-3c287a62611ec74bea087a87ddf35b26_b.jpg& data-rawwidth=&1515& data-rawheight=&7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15& data-original=&/v2-3c287a62611ec74bea087a87ddf35b26_r.jpg&&&p&&br&&/p&&p&是的。一直很稳定保持这种暖调风格。&/p&&p&基本上素人渔夫的室内私房都靠一盏小黄灯。&/p&&p&也就是图中多次出镜的灯光光源。&/p&&img src=&/v2-895e15ee57baa5d73ca9_b.png& data-rawwidth=&242& data-rawheight=&3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2&&&p&&br&&/p&&img src=&/v2-f9e8ccffc5ed13bec7d3f6_b.png& data-rawwidth=&1396& data-rawheight=&9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96& data-original=&/v2-f9e8ccffc5ed13bec7d3f6_r.png&&&p&&br&&/p&&img src=&/v2-8dff5a5dd362f23c264e2ce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1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v2-8dff5a5dd362f23c264e2ce_r.jpg&&&p&&br&&/p&&p&&br&&/p&&img src=&/v2-cc58dfab29b983_b.png& data-rawwidth=&579& data-rawheight=&7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9& data-original=&/v2-cc58dfab29b983_r.png&&&p&&br&&/p&&img src=&/v2-098ec61ceccccb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16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v2-098ec61ceccccb_r.jpg&&&p&&br&&/p&&p&朋友你这是拍人还是拍灯。在无数修图漫漫长夜,恐怕陪伴这位摄影师的,就只有这盏小黄灯了。别说,用了起码两年了吧?还没坏在贵乎是什么水平?&/p&&p&好。这盏灯基本确立了这位摄影师的后续私房风格。加上基本他用的是索尼A7R2的机身。高感也不在话下。又是自家开个私房棚子,拍摄方便。出片率高是正常的。相信我,拍私房的摄影师,除非土豪爱好者,开房钱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p&&p&再来观察他三种场景布光下的作品。分别是夜景/白天/室内。还敢说没有用预设?&/p&&p&&br&&/p&&img src=&/v2-fd898fd9e3ec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1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v2-fd898fd9e3ec_r.jpg&&&p&&br&&/p&&img src=&/v2-ccfb4bc7b8acbff235a8a9ab2aa6dcab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2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v2-ccfb4bc7b8acbff235a8a9ab2aa6dcab_r.jpg&&&p&&br&&/p&&p&&br&&/p&&img src=&/v2-f2aeea459e8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1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v2-f2aeea459e8_r.jpg&&&p&&br&&/p&&p&如果我判断没有错误,这位摄影师手上有三套风格统一应付不同光线下的预设。当然这个预设是长久来自己做的。而且非常好使。看到这里,知友就大概明白了为什么有人找他要预设,这位摄影师的强烈反抗的意图了吧。&/p&&img src=&/v2-79d80de93d6ec12b7faa_b.png& data-rawwidth=&542& data-rawheight=&1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2& data-original=&/v2-79d80de93d6ec12b7faa_r.png&&&p&&br&&/p&&img src=&/v2-3abdb1c3cb71e04c8e795e784a728e1d_b.png& data-rawwidth=&55& data-rawheight=&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55&&&p&吃饭的家伙给你了,我吃什么?&/p&&p&&br&&/p&&p&当然,这套预设并不是什么网传LR预设那种低端预设。至少我认为不是。光靠LR是调不出这种色调的。有在photoshop里面做过3D LUT调色,精细化模仿LOWBEE胶片色偏等等。所以又比某些影楼工作室高明。&/p&&p&并且,他的调色大部分是配合他的那盏小黄灯。MMP又说到这个小黄灯。这个灯如果我没猜错,基本是DIY的。成本就算包括灯架灯罩都不会超过150软妹币。超过我吃翔。有图据。淘宝玉米灯即可手动DIY。&/p&&p&&br&&/p&&img src=&/v2-a14861a2bbe7a580ac91a_b.png& data-rawwidth=&869&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9& data-original=&/v2-a14861a2bbe7a580ac91a_r.png&&&p&&br&&/p&&img src=&/v2-4e5b09dd4a48bfee5a7db_b.png& data-rawwidth=&1088& data-rawheight=&8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8& data-original=&/v2-4e5b09dd4a48bfee5a7db_r.png&&&p&&br&&/p&&p&&br&&/p&&img src=&/v2-259b5b59d3bf89af0027acce_b.png& data-rawwidth=&192& data-rawheight=&1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2&&&p&&br&&/p&&p&这里我不打算评论这位摄影师的人品,只谈作品。因为可以通过作品识人。有才无德又如何。况且也非大才。这位摄影师的作品还有很多瑕疵的。比如细节。比如光影重塑。都是辣鸡。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先上图。&/p&&p&&br&&/p&&img src=&/v2-a3f02c86e3abff5c65b42a90f562852f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2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v2-a3f02c86e3abff5c65b42a90f562852f_r.jpg&&&p&&br&&/p&&img src=&/v2-6a59caf27d597b9c0a31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25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v2-6a59caf27d597b9c0a31_r.jpg&&&p&&br&&/p&&p&&br&&/p&&img src=&/v2-22c31ff250bc_b.png& data-rawwidth=&763& data-rawheight=&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3& data-original=&/v2-22c31ff250bc_r.png&&&p&&br&&/p&&img src=&/v2-85d6fdb742eb92a9adc62_b.png& data-rawwidth=&51& data-rawheight=&4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51&&&p&我要是模特,估计我一拳过去,拍我的人就要爆炸。&/p&&p&清晰度跟你有仇吗?一定要拉上?画面的光影脏成这样。朋友,能不能好好修。&/p&&p&&br&&/p&&img src=&/v2-bdd85bb3d80d614b299a117f8a06c033_b.png& data-rawwidth=&441& data-rawheight=&6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1& data-original=&/v2-bdd85bb3d80d614b299a117f8a06c033_r.png&&&p&明度观察层下,是不是脏到不成样子。&/p&&p&&br&&/p&&img src=&/v2-0e2bcd77cdb48de8900dab1d518f63bb_b.png& data-rawwidth=&632& data-rawheight=&8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ta-original=&/v2-0e2bcd77cdb48de8900dab1d518f63bb_r.png&&&p&再看饱和度观察层。朋友,稍微统一饱和度不好吗?&/p&&p&&br&&/p&&p&最后总结。&/p&&p&可圈可点的地方都很多。这位摄影师虽然说拍素人素人的。但有几个妹子,真的颜值很棒,虽然不属于专业模特。但内行一看就知道确实素质不错。模特永远是人像摄影师的重要战略储备。这点高分高分。&/p&&p&在构图上,偶尔也有新颖却远离道德约束的视角。构图形式单一,变化力度不大,不服的可以看看青山肥宅的作品,视角飞起。&/p&&p&调色方面有自己的一套。但也是这两点,永远是那几个三板斧。看多了就腻了。调色几年都没变。&/p&&p&在后期修图上,一些细节,摄影师根本没处理或者处理不好,这是败笔。真实的地方不是不修,而是看怎么修。才能体现真实感。磨皮是该摄影师薄弱的环节。尤其遇到皮肤不好的妹子,摄影师就已经没有能力去修好皮肤。全靠妹子自身皮肤支撑。&/p&&p&私房题材作为话题性题材,很多摄影师出道就走这条,很速成,抓眼球。可以有效吸粉地精粉男屌粉一堆。也是有效推广自己的强力手段之一。虽然有以上好处,但一旦没有驾驭住,或者没有克制自己的欲望。最后也会泯然众人矣。&/p&&p&其他的,不作多评价这位摄影师其他方面怎么样。就单单作品来说,确实吊打了不少微博新锐人体摄影师。露点的不露脸,露脸的不露点,稳稳踩在高压线上。翻不翻车。迟早的事。&/p&
七月二十四号更新—— 什么时候知乎答题成为立场站队了?不站在制高点喷一下仿佛就不是斗士了?看了很多评论,“辣鸡作品”“这个任何新手都能拍”“给我脱了衣服妹子我也能拍”“有个单反就能拍”“调色打光没任何可取之处”“作品简直就是拍的一点都不入…
&p&(6/25 文末增加了一些可参考的书籍)&/p&&p&其他答主推荐的都是好书,但相当一部分&b&非常不适合&/b&作为入门级英语原著。&/p&&p&&b&看《麦田里的守望者》学英文 = 读冯唐的书学中文。&/b&&/p&&p&语言灵气,但邪性、痞子味儿大。举个例子吧,《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角Holden讽刺别人经常说这人就一“phony”。 准确翻译:就TM装孙子。&/p&&p&Holden的其他常用词还有:snowing (跪舔),crumbum (傻叉),shoot the bull (扯淡) …… 你琢磨去吧。
&/p&&p&&b&看《老人与海》学英文
= 读鲁迅的书学中文。&/b&&/p&&p&不是不好,是太好了。语言干净、粗糙,像老树皮一样,揉不碎的力道横在那儿。但不适合给学语言的人看。你朗读下句体会一下:&/p&&p&“马林鱼确乎也总是沉默的。所以凡是和圣迭戈玩笑的人们,总也全知道他有一种精神上的不乏。但那船大约一定已经不能了罢。”&/p&&p&&b&看《汤姆索亚历险记》学英文 = 读莫言的小说学中文&/b&&/p&&p&吐温兄大量使用了乡土气息浓郁的密西西比方言、脏话……你能想象让一个歪果仁读《檀香刑》学中文么?&/p&&p&“俺的个猪油蒙了心的Tom Sawyer,你是中了哪门子刀口上的邪?是骚浪老狐狸精附了体还是天煞的黄鼠狼迷了小命儿魂?就算 Injun Joe 坏了咱乡的风水,平了咱村的棉花地,用得着你来抠脚缝子挖鼻屎扮楞?”&/p&&p&&b&除此以外,&/b&&/p&&p&&b&对各种儿童读物请谨慎选择:&/b&&/p&&p&《哈利波特》系列写的极其好,但你会为各种各样的英式俚语、咒语、珍奇异兽的名字头疼——遇到个生词你字典里都查不着。而且,别看是所谓的少儿读物,遣词造句实际非常精致古典、幽默含蓄,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和文化概念,非常不适合入门级读者。&/p&&p&至于C.S Lewis的纳尼亚系列,语言的确简单通透。但是怎么说呢,内容……的确是学前儿童读物。这就像看喜羊羊灰太狼,多看几遍,你一定能学会用普通话字正腔圆地说“幸福就是每天吃饱了撑的睡觉”、“你们可以崇拜我但不可以爱上我”……但我斗胆猜测,题主学习语言,大约最终还是要转化生产力的对吧?&/p&&p&同理,各种通俗小说(Ian McEwen,
Liane Moriaty, Kristin Hannah, Jojo Moyes...) 大约与《知音》的营养成分相当,需要仔细甄别。如果你的阅读目标是转化成生产力,弃之,弃之。&/p&&br&&p&&b&对各种名著简写本请谨慎选择:&/b&&/p&&p&因为改编者的水平参差不齐。&/p&&p&如果不幸遇到一个狗屁不通的改编者,你读的《武松打虎》也许是这样的:&/p&&p&“武松喝了三碗酒。卖酒的不让武松多喝酒。武松又喝了许多碗酒。武松上了山。武松见到了老虎。老虎很凶。武松打死了老虎。武松下了山。大家很惊讶。大家祝贺武松打死了老虎。”&/p&&p&简而言之,慎重慎重!&/p&&br&&p&&b&那么读什么呢?&/b&&/p&&p&&b&读鸡汤。&/b&是的,英文出版物市场也有大量的鸡汤小品文,各种人生感受励志语录。通过读一些清晨阳光、岁月静好、莫名伤感、感恩生命、温馨语丝,你可以积累大量表达体会、情感的词汇和大量叙事抒情的文法句式。比如 The Alchemist, Charlotte's Web等等。不要怕羞!每个人都经历过订阅《青年文摘》、睡前读林清玄、张晓风积累好词好句的青涩岁月(捂脸)。你会读得很开心、很轻松。只要情深深,不怕雨蒙蒙。&/p&&p&更新:&/p&&p&同属鸡汤范围的还有-The Little Prince (Richard Howard译本),Animal Farm (麻辣鸡汤), 你们喜欢的TED大V的作品: Brene Brown的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SoundsTrue的有声书),Elizabeth Gilbert 的 Big Magic, Dan Ariely 的 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onest Truth about Dishonesty, Susan Cain 的 Quiet:The Secret Strength of Introvert,
Angela Duckworth 的 Grit 等等。另外我还很喜欢Amy Chua 的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别听媒体吓bb,看看书你就知道Amy Chua其实很温和风趣~)。还有一些脱口秀明星的传记,轻松有趣,个人最喜欢的是David Sedaris的 Me Talk Pretty One Day, When You Are Engulfed in Flames, Exploring Diabetes with Owls. 如果你喜欢Tina Fey和Amy Poehler这对儿活宝, Bossypants也不错。&/p&&br&&p&&b&读手册性的工具书。&/b&比如可以看看dummy系列讲如何画素描、插花的使用技能书,学学for idiots系列简易的世界历史、美国政治等等。我个人非常喜欢dummy系列那本讲怎样用iPhone手机照出好相片的书。书名(作者)是:iPhone Photography and Video For Dummies (Angelo Micheletti)。 您可根据自己爱好自由选择。&/p&&p&更新:还有Randall Munroe 的冷知识书 What If 和 Thing Explainer。Steve Wiegand 和Peter Haugen写的dummy历史系列都不错。如果你想我一样喜欢天文的话NightWatch: A Practical Guide to Viewing the Universe非常值得推荐。&/p&&p&一点想法,供参考!&/p&
(6/25 文末增加了一些可参考的书籍)其他答主推荐的都是好书,但相当一部分非常不适合作为入门级英语原著。看《麦田里的守望者》学英文 = 读冯唐的书学中文。语言灵气,但邪性、痞子味儿大。举个例子吧,《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角Holden讽刺别人经常说这人…
因为&b&所有游戏的设计&/b&都是&b&冲着“人性的弱点”&/b&来的。&br&&br&&u&1、即时反馈&/u&&br&你在游戏中的任何操作,都会立马&b&视觉化&/b&、&b&数据化&/b&地显示出来。&br&&br&不要小看每次砍怪物头上飚出的数字,不要小看出招的音效,不要小看伤血的红字和加魔的蓝字,它们都给玩家提供了最最直观即时的反馈。&br&为什么即时反馈是有效的?因为,&b&即时反馈提供给玩家一种可控感&/b&。(有个段子说:电梯里的关门键其实根本无效,但光是这个装饰用的按键却实实在在可以增加乘客的可控感,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安抚效应,不易烦躁。——感谢&a data-hash=&eb1ad61d77dfb610073d& href=&///people/eb1ad61d77dfb610073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地铁风& data-hovercard=&p$b$eb1ad61d77dfb610073d&&@地铁风&/a& 提供的信息:美国的电梯门规定必须是那样的,见&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Placebo_butt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lacebo button&i class=&icon-external&&&/i&&/a& 但中国的大部分电梯门按钮是实际有效的。)&br&&br&对比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听课并不能让你直观看到经验值增长,看书也听不到书本被砍翻的惨叫,被游戏吊高胃口的学生自然觉得无聊、没劲。&br&&br&&u&2、多重系统,多样玩法,小目标渐进&/u&&br&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哎呀,今天先玩到这样吧。但只差7%就升级了,要不就想打到升级吧!啊呀,打到稀有宝石,可以镶嵌武器了,赶紧去收集一下需要的素材。好朋友上线了,约了去打副本……打完了正好零点,又有新任务!……&br&&br&无穷循环。&br&&br&为了将玩家牢牢栓在游戏里,游戏不止提供升级体验,还提供各种全方位多角度的玩法。总能让你找到一个10分钟左右的小目标,不断去完成它,获得完成时的成就感。一旦得到这个成就感,为了维持这种欣快的感觉,玩家又迫不及待地投入了下一个小目标。&br&&br&如此算来,平均10分钟一个小高潮,学习又怎么比得过它?&br&&br&&u&3、成就感&/u&&br&&ul&&li&内在激励&/li&&/ul&内在激励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自我能力的确认——这件事我喜欢,我做了,我克服了困难,我完成,我开心。&br&为什么简单的小游戏,比如扫雷、连连看会让人上瘾一般一盘又一盘玩下去?&br&因为它设置了&b&恰到好处的困难让你证明你有能力破解它&/b&。感受到这种力量,你就想一再体验。(还记得刚才那个电梯按钮的例子么?对,这也是一种可控感的体现。)&br&&ul&&li&称号&/li&&/ul&完成了某种成就就会被记录。除了网游,现在还有谁会拼命找理由就为了给你发小红花?&br&&ul&&li&展示&br&&/li&&/ul&可能生活中一个普通小职员在游戏里就是一呼百应的公会老大。&br&这种权力和万众仰慕的感觉也是现实生活中的“稀缺资源”。&br&举个栗子:史玉柱在《我的营销心得》中提到,《征途》在情人节推出1元的虚拟玫瑰花,最后卖了可能有5000万。为什么?因为他提供了“展示”——只要送99朵以上,就上公告。&br&&br&&u&4、协作和献身&/u&&br&俗话说:人生有四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说的就是,&b&当人和人一起经历过情绪的大起伏,就会产生更亲密的关系&/b&。&br&&br&但大学生活能提供的供人情绪起伏的活动太少,导致同窗关系质量严重下降。取而代之的,变成“&b&一起上过网&/b&”,在游戏里组队、团战、城战、洗白、pvp……虽然所有活动都建立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上,但产生的&b&情感联系&/b&却是真实的。&br&甚至,游戏还能提供现代社会稀缺的“庄严”和“意义”感。呵呵,为自己公会牺牲过的童鞋都懂的。&br&&br&一边是活色生香的鲜活情感,一边按部就班的麻木生活,大学又怎么跟剑三或者魔兽比呢?&br&&br&===============================================&br&另外再补充一点:&br&&br&&u&5、简化世界,路径清晰&/u&&br&据说现代的关键词是“迷茫”,游戏的设计就是为了&b&解除“迷茫”&/b&。&br&&br&游戏体系在不断的研究和发展演进中,已经形成一套&b&将现实生活总结简化的图谱、话语体系&/b&。&br&你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后有什么结果,全部都清楚地向你敞开。只需照着地图、攻略,就能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br&&br&往大里说,所有人都追求“&b&对世界的理解&/b&”,而这种欲望,在游戏中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甚至已经反过来影响现实。&br&请看下图,这是一张微博上流传滴现实职业进阶图,or技能树。&br&&br&&img src=&/4eec28661baa39a13c544d8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4eec28661baa39a13c544d8_r.jpg&&&br&&br&有木有突然觉得“一切尽在掌握”?^++++^&br&&br&=================================&br&以上,是我的粗浅分析。&br&&br&如果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强烈推荐一本神书!&br&《&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游戏改变世界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f636cc05c7b8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本书前言就提出:&br&&br&&blockquote&游戏满足了现实世界无法满足的真实人类需求,带来了现实世界提供不了的奖励,它们以现实世界做不到的方式教育我们,鼓励我们,打动我们,以现实世界实现不了的方式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我们很“饥渴”,游戏填饱了我们,对更满意工作的饥渴,对强烈族群感的饥渴以及对更有意义的人生的饥渴。&/blockquote&&br&书中的分析和例子都十分精彩,推荐阅读。&br&&br&=====================================&br&本来看到&a data-hash=&fce9a5f852b0ba& href=&///people/fce9a5f852b0b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吴遇安& data-hovercard=&p$b$fce9a5f852b0ba&&@吴遇安&/a&的答案,觉得已经不再需要回答了。&br&不过感觉对于提主提出的“心理学角度”有欠缺,斗胆补充了这篇答案。&br&=====================================&br&十分感谢大家的点赞。&br&作为知乎新人能得到接近三位数的赞,实在是……太赞了!~\(≧▽≦)/~&br&=====================================&br&~~下面是更新~~&br&&br&一开始我读《游戏改变世界》,完全只是想了解一下游戏设计中针对人类心理机制的原理,没想到,读完后,发现这本书,其实是一本谈“如何用&b&游戏设计中的珍贵经验&/b&来&b&改造现实生活&/b&”的未来学著作。&br&&br&也就是说,当我们分析完游戏针对“人性弱点”的设计原理后,并不是要唾弃一口“万恶的游戏”,然后就能认清它的“丑恶”面目从此幡然醒悟天天向上了。&br&&br&我们应该从中学习,&b&学习游戏设计的精神、精髓&/b&,将它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上,&b&让生活、学习也借此变得让人上瘾&/b&——这才是我们做此长篇大论分析的原因所在!(下面这部分特别想写给评论中的&a data-hash=&f31b277fa45e6b6c9b520e9d2dbf6df9& href=&///people/f31b277fa45e6b6c9b520e9d2dbf6df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贺Cancy& data-hovercard=&p$b$f31b277fa45e6b6c9b520e9d2dbf6df9&&@贺Cancy&/a& 童鞋,让我们一起奔向让人上瘾的学习生活吧!~\(≧▽≦)/~)&br&&br&书中作者举了个很有趣的栗子,我尽量用最简单的话描述一下:&br&&br&作者在一次演讲中说:“要是在这场演讲中我每次冒出一个聪明设想,都能加1点智力就好了,或者至少在当众演讲方面能多加几点。哪怕我喜欢喜欢演讲,演讲本身还是一件让人精疲力竭的活动。要是能在这个时候,看到PPT上弹出一些“+1”的提示框,一定能带给我不少激励。”&br&&br&几天后,作者收到了一份电子邮件。你猜上面写着什么?&br&&blockquote&“你的一位朋友XX,承认你的一些强项,并为之+1点。具体来说,他们认可的是以下这些属性:&br&+1智力&br&+1公众演讲&br&+1启发&br&恭喜!日安。”&/blockquote&原来是一位听众,受了作者的启发,在网上做了一个小程序,让每个人都可以为别人送上“+1”,还可以附上理由。你可以在网站上内建的37种不同的个人强项中选择一项或者几项“+1”,网站就会自动给对方发一封电子邮件。如果对方在网站上注册,别人赠送的分数就会累加。&br&&br&&br&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如果腾讯把“朋友标签”改成这个“+1”系统该多么好玩?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的QQ好友打分。这样,当你听一个失恋的朋友打电话跟你哭诉1小时后,你就可以期待她会记得送你一个“爱心”的“+1”。&br&&br&如此一来,在游戏之外,在现实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游戏规则的设定和帮助来将我们的行动、成绩、效果可视化、数值化,建立即时反馈,形成一系列能满足成就感的小任务,建立联系……也就是说,能让现实变得跟游戏一样一样的!&br&&br&事实上,知乎不已经成功地应用了“+1”这个系统吗?&br&&br&如果没有知乎系统中提供的“+1赞同”,我想,我恐怕是无法静下心来花两三个小时梳理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将之系统表述出来的吧?&br&正是由于每个人点点鼠标,花时间阅读、评论,知乎才有游戏上瘾般的魔力,吸引大家来分享知识和见解,产生高质量的回答啊:)&br&&br&但,我认为这还不是现实游戏化的最终形态。&br&&br&还记得我一直在强调游戏提供给人“控制感”这一条吗?&br&&br&是的,最终形态,就是:&b&你来设计游戏,你来设计目标,你来设计进程、系统、称号、奖励,你来给自己发小红花,你来给自己“+1”。&/b&&br&&br&下面是我的一个尝试的企图,抛砖引玉一下哈:&br&&br&——————&br&&blockquote&【成为写作之神 游戏设计】&br&目标:攒够10000分,成为写作之神!&br&计分方式:&br&&ul&&li&写作书1000字5分&br&&/li&&li&小说1000字5分&br&&/li&&li&回答知乎问题2分&br&&/li&&li&读书半个小时写笔记2分,光读书要一个小时1分&br&&/li&&li&观影笔记,3分&br&&/li&&li&一条原创微博1分&br&&/li&&li&把最近总结的理论说给一个人听 2分&br&&/li&&li&其他特殊任务,特殊计分(比如突然要写个书评、写个歌词什么的)&br&&/li&&li&看电影看休闲小说要用分数来购买时间,1分半小时。&br&&/li&&/ul&每天基本分数是10分,达到就可以解锁成就。&br&每累计到100分,可抽奖一次,用两个骰子,抽到数字就是粉丝数,粉丝数代表地位称号。&/blockquote&——————&br&&br&在给自己设计游戏的时候,关键并不在于设计的系统有多完美,最关键的是,给自己另一种看待现实、掌握现实的方式。&br&&br&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幼儿园老师发现一个小朋友在厕所门口憋着不肯进,老师很奇怪,就问小朋友怎么回事。小朋友脸涨得通红,委屈地说“在家里上完厕所,妈妈都会给我鼓掌。”老师怎么劝小朋友,都木有用,最后老师突然灵机一动说:“这里没有妈妈给你鼓掌,那你自己给自己鼓掌好吗?”小朋友一听,就高高兴兴进去了。出来后,自豪地给自己用力鼓了三下掌。&br&&br&你是那个等着妈妈给你鼓掌,别人给你点赞的人呢?还是那个,学会用力给自己鼓掌的小朋友?&br&结果如何先不去管,做了就先给自己点个赞如何?&br&&br&以上。&br&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点启发。&br&&br&===================&br&&br&ps:哪怕只是改变一下词语系统,都可以让我们转换思维、调整心态——&br&&br&我会告诉你,自从我们公司把去办公室请老板签字叫做“去刷boss”后,整个气氛都欢乐了很多、积极了很多吗?哈哈~&br&&br& 修改&br&&br&【增加一个课堂运用游戏化思维的案例,from《游戏化思维》p172-173,略有改写】&br&受到《魔兽世界》的启发,印第安纳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爱德华·卡斯特纳瓦开始改革课程。&br&他宣布,所有来上课的学生都可以获得“经验值”,课堂陈述被称为“游戏任务”,考试被称为“打怪”,而家庭作业则变成了“锻造”。学生被分为不同的合作小组,简称“游戏公会”。&br&&br&结果,这门课称为学校的明星课程,学生的出勤率和学习效果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br&&br&学校的课程协调官员感慨道:“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元素是学生们熟悉、喜爱并且更加容易接受的,它给平常的过程换上了崭新的面貌,可以说真正地做到了寓教于乐。作为教育工作者,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b&你的学生是游戏的一代、社交媒体的一代&/b&。”&br&&br& 修改&br&&br&【 感谢知乎日报推荐,再补充一点】&br&&br&&u&6、随机性&/u&&br&为什么卡牌游戏风靡日本,抽卡已经变成了“氪金”?因为它运用了&b&随机性。&/b&&br&&br&&br&关于随机性的强大魔力,有个实验是这样的,具体资料恕我暂时没找到,全凭记忆写下,欢迎大家给我提供:&br&科学家给鸟一个按钮,只要它按下就能吃到饲料,而另外一只鸟得到的按钮,产生的结果是随机性的,也就是说,可能有饲料,也可能没饲料。结果,比起前者的淡定,后者完全对按钮&b&上瘾&/b&了,不断去按按钮,甚至都不为了吃饲料。&br&仔细想想,从进化角度来说,对随机性上瘾也是符合逻辑的——对于生物延续来说,食物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一旦得到就意味着生命可以延续,因此,生命机制本身的首要命令就是要最大限度保证食物来源。随机性,就好比草原上的花豹去追羚羊,可能追得到也可能追不到,也好比猴子去果树上找果子,可能找得到也可能找不到,于是,就需要生命体付出更多努力,来确保最终获得食物。为了防止生物体太容易放弃努力,生物基因中直接刻印了对随机性的偏好,也就是上瘾机制,让生物对此乐此不疲——也成了现在游戏性中的一大杀手锏。&br&抽卡让人上瘾的原因中,隐藏着随机性这个杀手,同样的,在“开宝箱”“抽奖”“牌类”游戏中,无不隐藏着随机性的惊喜。&br&这也是游戏让人上瘾的重要原因之一。&br&&br&ps:在这里推荐一下《创造力》这本书。本书中提到的创造过程中的“心流”概念,也很适合用在游戏上瘾的迷狂状态上。&br&&img src=&/80cf5a19223cbac41a9edd4f341cb68d_b.jpg& data-rawwidth=&324& data-rawheight=&4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4&&&br&下面是书中提到的“心流”状态9个特征,也回答了“创造性为什么产生愉悦”这个问题,和我上面提出的5条游戏上瘾机制基本都能对应上,也附在这里,给大家做个参考。更具体的内容,欢迎大家自主阅读:&br&&ol&&li&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li&&li&对行动有迅速的反馈。&/li&&li&在挑战和技巧之间有一种平衡。&/li&&li&行动和意识相融合。即全神贯注,意识和行动都只有一个共同目标。&/li&&li&摒除杂念,只有当下,使我们摆脱了在日常生活中导致压抑和焦虑的害怕。&/li&&li&根本不担心失败。&/li&&li&自我意识消失。自我通过创造这种全神贯注进而遗忘自我的活动得到扩展。&/li&&li&时间感被歪曲。&/li&&li&行为具有自身的目的。做一件事最大的报酬就是做它时获得的体验。&/li&&/ol&&br&======这里是补充结束的分割线======
因为所有游戏的设计都是冲着“人性的弱点”来的。 1、即时反馈 你在游戏中的任何操作,都会立马视觉化、数据化地显示出来。 不要小看每次砍怪物头上飚出的数字,不要小看出招的音效,不要小看伤血的红字和加魔的蓝字,它们都给玩家提供了最最直观即时的反馈…
&p&最近,新京君采访了多位曾经吸食笑气的留学生,他们中有人为此花费了上百万人民币,有人因此终身瘫痪。对笑气感到疑惑的朋友,不妨来看看这篇报道。&/p&&p&----------------------------------&/p&&p&飞机从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起飞,在11小时内跨越8711公里,落地北京。&/p&&p&今年5月的一天,25岁的韩梦溪坐在轮椅上,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她身上带着伤口,带着激增的五十斤体重,还带着高血压、肥大的心肌和重度肌无力的下半身。&/p&&p&同样的一幕6月底再次发生,她的好友杨丹和男友刘胜宇双双坐着轮椅回了国。18岁的刘胜宇被医生诊断为终生瘫痪,已彻底丧失自理能力。&/p&&p&过去的一年,这三位留学生人均花费几十万人民币,吸了至少一万罐“笑气”。&/p&&p&这种学名为一氧化二氮的气体,每小罐只有8克,吸食一次能带来十秒的快感,最终却使这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一个个倒下,有的甚至丧失了一生的自由。&/p&&p&6月30日,韩梦溪一封题为《最终我坐着轮椅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的公开信,将她经历的一切展现在公众眼前。文中她写到,“那几个月我花了几十万去干这件毫无意义伤人害己的事情,一直到今天我都还是不能独自行走。”&/p&&p&目前无法确切统计多少人受到“笑气”的危害,但几个细节足以显示成瘾者群体的庞大——近百留学生在网上评论称自己曾吸食“笑气”,有人至今仍瘫痪在床;在国内,许多医院都曾接诊“笑气”中毒患者;一位戒毒研究专家发现,在浙江宁波,甚至有高中生在吸食“笑气”。&/p&&p&更严峻的现实是,这种气体不属于法定的新型毒品,无论在制度还是在市场上,都处于没有管控的状态。&/p&&p&而面对这些倒下的年轻人,中外的医生都没有找到精准的治疗对策。&/p&&img src=&/v2-d4aa1ea4cfb903f988fc19f2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3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v2-d4aa1ea4cfb903f988fc19f2_r.jpg&&&p&&i&▲酒吧中,正在吸“笑气”的人。图片来自网络&/i&&/p&&br&&p&&b&危险气体&/b&&/p&&p&一氧化二氮尝起来,是带着甜味、凉丝丝的味道。&/p&&p&你可以在面包店、咖啡馆、手术室听到这个名字,被装在小小的罐子里,被用在奶油发泡、麻醉手术上。1799年,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了它的麻醉作用,能使人失去痛感并发笑,因此被称为“笑气”。&/p&&p&2015年后,它出现在美国西雅图和洛杉矶的中国留学生聚会上。8克的金属罐子,25罐一盒,24盒一箱。五颜六色、堆积成山。&/p&&p&年轻人们把小罐里的一氧化二氮抽入奶泡枪中,直接对着枪口吸气;或是将气体打入气球,用嘴吸尽气球内的气体。&/p&&p&2016年9月,来自南昌的留学生韩梦溪这样吸进了第一口一氧化二氮,从此无法自拔。&/p&&p&这种本是美国人喝酒时消遣的游戏,成了留学生们打开的一个“新世界”。&/p&&p&有人认为,“笑气”流行的另一个原因,在它的昂贵。一箱“笑气”至少200美金,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正因为此,它成为高消费能力的标志,成为一种地位与财富的象征。&/p&&p&19岁的吸食者林真真,来自浙江的一个富人家庭,父亲做医疗器械生意,她总结了身边吸食者的特质:基本都来自国内中产以上家庭,他们读的是六七万美元一年的高中,有的女孩子背爱马仕,男孩子开法拉利和兰博基尼。微信朋友圈里,都是他们在夜店、宾馆里举着气球的照片。&/p&&p&在西雅图,“笑气”和食物一样容易获得。它并非违禁品,任何人都可以购买。这为畅销创造了天然条件。很多留学生也做起了外卖生意,整个西雅图遍布上百卖气人,有人的宣传口号是“西雅图环绕仓库,十分钟内任何地方闪到”。&/p&&p&25岁的韩梦溪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个坏孩子——17岁时,爸妈把她送出国,这么多年她没碰过烟酒。她知道,K粉、海洛因,这些硬毒品是碰不得的。&/p&&p&2016年9月,她从朋友手中接过小金属罐时,心里想的是,“他们都说比抽烟喝酒伤害要小,没事,我就尝试一下。”&/p&&img src=&/v2-757cfe0d2d6a48d690bb2aa8cf337c5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757cfe0d2d6a48d690bb2aa8cf337c59_r.jpg&&&p&&i&▲韩梦溪吸食“笑气”的设备。受访者供图 &/i&&/p&&br&&p&&b&“别人靠氧气活,我靠‘笑气’活”&/b&&/p&&p&几个月后,韩梦溪改变了想法。打气,成了她人生中做过最疯狂的事情。&/p&&p&接触“笑气”的第二天,她就不想去上学了,开始了长达三个月闭门不出的生活——短暂的十秒里,人的意识会漂浮起来,觉得一切都失去意义。&/p&&p&微信可以买气,送货上门,那些天她一天要抽两箱,超过1000支。随着耐受度的增加,她开始放两三支“笑气”到一只气球里,吹爆炸很多气球,但是因为麻醉作用,嘴已完全感觉不到疼。打着气,她因为缺氧晕过去,睡两三个小时,又起来接着打。&/p&&p&去年底,父母发现韩梦溪打气,震怒,勒令她去一位长辈家住。戒断两个月后,她独自到拉斯维加斯办事,到宾馆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当地朋友给她买气。事情没有办,她在宾馆里“狂吹了三天”。&/p&&p&窗外的西雅图冬去春来,韩梦溪对外部世界已经提不起任何兴趣。她也不曾计算,自己已匆匆花掉了60万。&/p&&p&19岁的林真真比韩梦溪花得更多,她打气,及治疗打气后受伤的自己,花了超过一百万。&/p&&p&一年前林真真失恋,她希望逃避糟糕的生活,想到从“笑气”里找安慰,并很快上瘾。&/p&&p&今年4月,她在洛杉矶度过十二天的春假,唯一的活动就是在酒店打气。仅有三次出门,是因为怕打气太多,酒店报警,而换了三次酒店。&/p&&p&那12天里,她很少入睡,最长的一次睡眠,是因为打气大脑缺氧,昏睡5个小时。后来打账单出来,12天花了五六万人民币。&/p&&p&“那个时候我一箱气打完了,下一箱还没有送来,我躺在床上就觉得自己是在吸毒,没有气就活不下去了。别人是靠氧气活着,我是靠‘笑气’。”对她来说,打气的时候连生死都不再重要,“打到20分钟,我死了,那也没关系,至少我那20分钟都是特别开心的。”&/p&&img src=&/v2-b2f9df4004bdaa14fb58d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b2f9df4004bdaa14fb58d7_r.jpg&&&p&&i&▲林真真吸食的“笑气”。受访者供图 &/i&&/p&&p&对“笑气”的依赖,是极可怕的事情。&/p&&p&在最极端的时候,来自浙江的留学生尹文怡的微信运动显示,她一天只走了八步。她的运动轨迹是打气、上厕所、去门口拿外卖送来的气。&/p&&p&因为沉迷“笑气”,她休学了两个学期,陷入极深的痛苦——知道这样不好,但又无法控制。那时候每当看到气罐只剩下十几个,她就会非常难受。“会要再找人买,一直催着人再送来。”&/p&&p&“就像看电视有嗑瓜子的习惯,有一天你没有瓜子了,可能非常难受。我习惯了手上拿着一个打气筒。”&/p&&br&&p&&b&“厌恶自己,从里烂到外”&/b&&/p&&p&当这些年轻人沉湎于一个又一个十秒的刺激时,他们不知道,有些不可逆的变化已经在他们身体里悄悄发生。&/p&&p&中日友好医院的一篇医学论文证明,一氧化二氮大量且持续进入人体,会导致人体内的维生素B12急剧减少。她们的肢体可能会麻木,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会越来越差,脊椎神经元的活动受到抑制后,她们的大脑、胃肠、呼吸道、神经系统都在逐渐受到影响。&/p&&p&在拉斯维加斯“狂吹三天”之后,飞机落地西雅图时,25岁的韩梦溪因为高血压,眼睛几乎看不清东西,差点摔倒在机场。过了没几天,她下楼时发现自己腿已经抬不起来了,一脚踩空,“啪”一下从二楼直接滚下来。她还在持续发胖,几个月过去,她胖了五十斤。&/p&&p&更可怕的是,她们的心理已经出现严重问题。&/p&&p&韩梦溪出现了幻觉。坐在车里打气时,她总觉得有人在窗外拿红外线的摄像机拍她,觉得有人在拿车钥匙开门,还记得有朋友来给她送过东西。后来她去问,根本没有,都是她的幻想。&/p&&p&十多天连着吸了十多箱气,接到被学校开除的通知时,林真真发现自己脑子几乎转不动了,懵了,直接掉头走了。“如果我当时还是正常人,绝对会争取一下。”她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觉得身边人很危险,怀疑朋友们要害自己。&/p&&p&目前,林真真的情况在好转,也有了思考:吸食者的心理可以从社交网络窥见端倪——那些朋友圈还在展示自己打气的人,一般都问题不大。反而打气很多、深陷泥潭的,都不会再展示了。“你知道你是个吸毒的人,就会很怕别人怎么看。”&/p&&p&到了这个阶段,吸食者基本已经主动断掉了与社会的所有联系。他们宁愿永远自己待着,不再出去上课、上班或跟人交流。&/p&&p&意志再坚强的人,也会在这种双重的痛苦之下,怀疑甚至放弃自己的人生。所有生与努力的欲望,都会动摇。&/p&&p&今年四月,尹文怡想到了自杀。&/p&&p&那时她的运动神经已经受伤,走不动路了。喉咙和舌头也因为大量吸食“笑气”而变得很脆弱,吃任何东西都是辣的,一杯温和的椰子汁,把她辣得泪流满面。&/p&&p&她发现自己已经没办法控制情绪。独自在家看电视,看到感人剧集会哭,看《快乐大本营》也哭。医生的诊断是她得了抑郁症。&/p&&p&她说,“那时候觉得,我的天啊,厌恶自己,从里烂到外,上个厕所都上不了,从房间走到阳台去抽根烟,都要爬着过的客厅,感觉自己像狗一样。”&/p&&img src=&/v2-9e75f5f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9e75f5f8_r.jpg&&&p&&i&▲吸食者购买的“笑气”散落在地上。受访者供图 &/i&&/p&&br&&p&&b&大麻、戒毒所与精神病院&/b&&/p&&p&她们也曾经挣扎和自救,甚至用过非常极端的方式来戒断自己对“笑气”的依赖。&/p&&p&听说女儿要被学校开除,林真真的父母万念俱灰。但他们还是飞到美国求情,学校同意为她保留学籍,但是需要她去戒毒所待一个月。&/p&&p&美国的戒毒所更像一家医院,除了毒瘾者之外,它还为酗酒者等对其他非毒品的物质产生依赖的人提供治疗。那里全封闭,不能用手机,但林真真却觉得那是打气的一年多来,她最快乐的一个月。&/p&&p&在戒毒所,老师告诉她一个理论:正常人开心的指数如果是70,high的时候把指数升到了100,多出来的30就是不正常的,其实透支了你之后的快乐,等于说你之后只会有40的快乐。你越难过,你就越想要high,high得越多,以后需要的量就越大。&/p&&p&林真真认同这个说法,从戒毒所出来后,她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劝告自己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她晒出自己打气时的账单,“看了下三月份到五月份卡里余额的变化,打气真的伤身体又伤钱”、“发这个就想告诉你们快他妈别打气了”。&/p&&img src=&/v2-2cef8a55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2cef8a55c_r.jpg&&&p&&i&▲人们将“笑气”打入气球,然后吸食。图片来自网络。&/i&&/p&&p&尹文怡的方法则是求助心理医生。但由于打气而昏倒,她错过了与医生约定的见面时间。而她此前已表露出自杀倾向,警方怕出意外,破门而入,后来她被送入了精神病院住了四天。&/p&&p&但精神病院的这段经历对尹文怡的作用微乎其微。今年五月底,在连续打气十多个小时后,她发现自己很难站起来,被送入医院加护病房,医生诊断她为“肢体亚急性瘫痪”。(亚急性期,是针对急性期和慢性期而言,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病情发展阶段。)&/p&&p&瘫痪这两个字让她的父母情绪崩溃,那天是她的生日,父亲在电话那边吼道:生什么日,你怎么不去死?&/p&&p&在长达十个月的与“笑气”的缠斗期里,韩梦溪试过很多种方式。&/p&&p&她试图把冰淇淋作为“笑气”的替代品,它能复制气体进入嘴巴时甜的、冰凉的感觉。但她发现不够,因为冰淇淋不会让她晕,她迷恋那种虚妄的刺激。&/p&&p&她甚至尝试过大麻。大麻被很多人认为是软性毒品。而“笑气”在中美两国,都并未被官方列入毒品。但韩梦溪试了一下,她习惯不了大麻厚重的口味。&/p&&p&今年三月末,在戒断两个月之后,她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那时西雅图还很冷,她谎称去朋友家开party,开车到卖气人的楼下,整宿整宿打气,不吃饭,不睡觉。&/p&&p&她坐在车的后座,冰冷的气弹就一个个堆在她的腿上,因为低温,她的大腿被严重冻伤,手也冻脱了皮。而她毫无知觉,大量吸食“笑气”已让她的身体失去痛感。&/p&&p&有时吸到最后一口了,韩梦溪没办法停下来,求卖气球的赶紧下楼,“快点,快点,我多给你钱,你一定要过来。10分钟、5分钟……”&/p&&p&这样的生活持续到五月份的一个清晨,朋友们在车上找到了她,昏睡两天两夜后,她发现自己尿失禁了。被送入医院,不久后回国。在她的那份公开信里,她这样总结自己在这一年的岁月,“毫无意义”、“伤人害己”。&/p&&img src=&/v2-a6d8d84ffd71ef6386a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6d8d84ffd71ef6386af_r.jpg&&&p&&i&▲韩梦溪打气的气球。受访者供图&/i&&/p&&br&&p&&b&没有对策的治疗&/b&&/p&&p&7月2日,北京北五环附近一所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里,我们见到了韩梦溪。她坐在轮椅上喝一杯巨大的奶茶,全身罩在一个黑色大T恤里,虽然有些胖,五官依然精致。父母请了专人照顾她。她大腿上还有巨大的冻伤伤口,结了痂。&/p&&p&这家医院的检查结果表明,除了高血压和心肌问题外,韩梦溪的运动神经受到了极大的损伤,脚部的肌力几乎是0级。她摸着小腿给我演示,那只脚无法做出向上抬的动作。&/p&&p&但她依然是幸运的——主治医生说,休养半年,她应该能独自行走。&/p&&p&而她的朋友、一个月后同样被轮椅送回来的刘胜宇,则已被医院的诊断结果“宣判”了——“终身残疾”。&/p&&p&这位18岁的男生,出生在杭州一个极富裕的家庭。去年,他大量吸入“笑气”,脑出血被送入医院,住了两个多月,花费二十多万美金。当时他就已经坐了轮椅,“精神恍惚、胡言乱语”,医生说,他身体里一点维生素B12都没了。&/p&&p&但他仍未停止。今年1月至6月,他坐着轮椅,与女友杨丹继续吸食“笑气”。韩梦溪回国后,因为担心他们的状况,委托一位阿姨上门去看,阿姨进门后刘胜宇说的第一句话是,“去通马桶”。&/p&&p&眼前的场景让人不忍直视。因为厕所堵住,他们又失去力气,只能在家里爬来爬去,客厅、衣柜,四处都是他们的排泄物。他们马上被送往医院,随后回国。&/p&&p&他们早已对问题的严重失去了意识,坐着轮椅去机场的路上,这对情侣还在车上打气。&/p&&p&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中国,摆在韩梦溪、刘胜宇、尹文怡等人面前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因为此前少有“笑气”中毒的病例,目前医学界的研究还并未成熟。&/p&&p&我们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关于“笑气”中毒的论文有且仅有一篇,来自中日友好医院。这篇论文中提到,“定期摄入‘笑气’可导致缺氧,继而引起高血压、晕阙,甚至突发心脏病;长期接触‘笑气’可以引起贫血和神经系统损害,高浓度‘笑气’还有窒息的风险。”&/p&&p&一位患者说,他翻遍了美国医学论文,也只找到两篇关于“笑气”中毒的文章,而且也没有具体治疗方案。&/p&&p&这位患者在连续打气三个月后,在路边跌倒后,被邻居送去医院,那时他身体几乎全部瘫痪。做过许多检查,但医生仍不知道具体病因,最后只能做结论为“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他觉得治疗中最为艰难的,是没有医生懂得这种病,而且完全不知道恢复的可能性。&/p&&p&美国主治医生曾经的诊断分析,等同于宣判了他“死刑”:你这辈子基本没有再次行走的可能性了,美国医院能做的就只是让你活着和给你做康复治疗。&/p&&p&但令人意外的是,坚持每天两到三个小时的康复训练,他在治疗半年后通过拐杖脱离了轮椅,然后又用了半年时间脱离了拐杖。虽然力气微弱,但如今已能够独立行走。&/p&&p&这位患者总结的治疗要点,比如康复训练、针灸、推拿,也成为现在多数中毒者迷茫中的选择。&/p&&img src=&/v2-bdb7be559e1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bdb7be559e1e_r.jpg&&&p&&i&▲吸食完的气弹装了满满一袋。受访者供图 &/i&&/p&&br&&p&&b&“别回头,往阳光走”&/b&&/p&&p&把视线从西雅图转到中国,会发现情况同样不容乐观。&/p&&p&最近有件事儿,让浙江省戒毒研究治疗中心办公室主任张亚海震动不已——他一位同事在上高中的女儿,在宿舍和舍友吸食“笑气”。气弹是她们从蛋糕店带出来的。“只知道有人在用,不知道会跑到中学生里面去,对我触动很大。”&/p&&p&他认为“笑气”的危险之处在于,气弹的获得太过轻易,而危害又不为人所知。&/p&&p&7月3日,由于留学生吸食“笑气”被广泛关注,淘宝上搜索“笑气”已无内容。但私信那些还售卖奶泡枪的店主,几乎都能买到气弹。以一些台湾品牌为主,国产的也有,一箱三百支上下,售价一千到两千元不等。&/p&&p&早在去年,林真真就发现杭州城的个别酒吧里售卖气球,十元一颗,随处可见。&/p&&p&这两年,杭州城里也多了许多送气人。一位送气人的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内容是“气球,日常接单火箭配送”,或“有货价格美丽,市区秒到免闪送费”。咨询发现,他们同样提供跨省邮寄服务,一两天内就能送到北京。&/p&&p&在国内的各个医疗机构,中毒者同样已经出现。最近张亚海参加会议时,一个卫生局长还感叹,“今天早上送来个病人,吸得面部瘫掉了,没办法治啊,怎么治,从来没接触过这个东西。”&/p&&p&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陆林也曾在门诊遇到过类似的案例。这是一位20岁的大学生,独自在京求学,在酒吧参加生日聚会时,看到同行有人在“嗨气球”而加入,随着吸食剂量越来越大,出现了头疼、四肢无力等症状。&/p&&p&陆林的观点是,短期吸食“笑气”,身体对其反应小,但吸食者也有舒适感,极易形成心理依赖,但后期由于耐受的形成,长期大剂量的吸食,将对身体产生不可逆的损害。“笑气”在公开场合的公开销售,“毫无疑问应该禁止”。&/p&&p&“笑气”并不在我国的《麻醉药片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也不属于法定的新型毒品。张亚海与他的同事们,在尽力推动更多人来关注此事,“我跟(浙江省)公安厅讲了,能不能通过我们的推动,推动国家的立法,不立法太危险了。”&/p&&p&没有人知道目前受害者已经有多少。&/p&&p&公开信发布以后,二十多位吸食“笑气”受害者找到韩梦溪。他们建了微信群,在群里互相安慰,一位成都的姑娘分享了自己半年内从瘫痪到康复的经验。&/p&&p&韩梦溪把群名改成了“别回头,往阳光走”。&/p&&p&(应采访对象要求,所有留学生皆为化名)&/p&&p&文|新京报记者罗婷 实习生黄孝光
编辑|李天宇 校对|郭利琴&/p&&br&&p&&i&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京报官方微信号(微信ID: bjnew_xjb)&/i&&/p&&p&&i&未经授权不得转载&/i&&/p&
最近,新京君采访了多位曾经吸食笑气的留学生,他们中有人为此花费了上百万人民币,有人因此终身瘫痪。对笑气感到疑惑的朋友,不妨来看看这篇报道。----------------------------------飞机从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起飞,在11小时内跨越8711公里,落地北京。今…
有言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天下间的学习法,主线都是相通的.&br&希望下面这个答案,会对大家的人生有所助益.&br&&br&全文原创,主要介绍巧学妙学的方法&br&&b&比较长,大家可以分为多天来笔记学习&/b&&br&&br&————————&br&&br&个人是从零基础开始,自学了两年考取了日语1级证书,没考过2级3级(因为不想浪费钱考试...)&br&&br&见过某位网友放言:&br&&b&日语一级没什么水准,和英语六级差不多~&br&我有个朋友,零基础两个月就过了一级&/b&!&br&&br&前半句我觉得很中肯,日语等级考试证书的含金量并不高&br&&b&别人不是看你怀抱一张纸说自己多牛X,而是看你的读写译能否胜任工作&/b&&br&&br&后半句我觉得就像我爸爸的同事的朋友提供的消息一样,非常不靠谱&br&1级词汇量要求一万以上,那位传说中的朋友,能平均每天熟记两百个生词还连续60天不带重样?&br&&br&这样两个月过一级的“超级天才”,怕是不能作为一般人的参考...&br&&br&一般人需要怎么做呢?&br&&br&&br&题主,或者其他任何对日本的次文化很感兴趣的知友们,这是一个利好消息:&br&&br&其实不必有好的语言环境,不必每日痛苦,把握有效方法,零基础轻松自学过2级,&b&推断只需一年&/b&&br&&br&&br&如果你的目的只是能看得懂日语原版漫画、小说&br&不靠字幕也能搞懂动画、影视剧大致在说什么&br&那么连一年也不需要&br&只是这种程度的话,并不需要花冤枉钱去考JLPT,2级证书对你的职业生涯真心没有多大帮助&br&和英语四级证书一样,真真切切的废纸一张,哦不,比废纸多了一本漂亮的包装外壳&br&&br&分享下大学自学时,还有后来在日语教室赚零花钱当教员时,个人总结的压箱底学习法,教学时很受学生欢迎的哟(王婆卖瓜)&br&&br&&i&顺便黑一下日语教室之类的民间日语教学机构,我见识过三家民营日语学校,价格坑人外加各种猫腻...有心学习的人千万别犯傻&/i&&br&&br&无论是零基础打算学日语的普通人,还是已有一定水平可以教别人日语的高手,都不妨一观:&br&&br&&b&一. 入门第一步——轻松掌握五十音&/b&&br&&br&可能有很多看日本动画、漫画、特摄、轻小说的朋友,曾经动过心:我要是变成日语高手该多好!&br&不过动心之后踏出下一步的人,大概只有一成不到&br&九成以上的人,在这里就被过滤掉了&br&&br&剩下的人了解了成为日语高手的第一步,就是先掌握好五十音&br&加起来约为九十多个的平假名和片假名&br&&img data-rawheight=&571& data-rawwidth=&600& src=&/6fc0acce3f77e1b90bf23e7c317cc8f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6fc0acce3f77e1b90bf23e7c317cc8fe_r.jpg&&&br&九成九看到最最基础的五十音图表之后,就立马萎了,心说——这特么是天书吧&br&再得知 要掌握这些个天书文字,一般需要&b&五天到一个星期&/b&的死记硬背...&br&这些人就已经被淘汰了,被自己的惰性&br&&br&&b&多数人自称喜欢什么什么,实际上却不能为其付出多少代价,爱好一天变一个样,一看到困难就丢到一边不管,转眼就上网刷微博看剧乐不思蜀&br&只要能做到走出第一步,都不用竞争,直接可以甩掉这九成九的人&/b&&br&&br&决心踏出第一步的人,恭喜你&br&这里奉上 个人总结出的【联想速记法】,&b&只需一天,就可以熟记这九十多个假名&/b&&br&于2011年大学时期自己总结的,在日语教室打工的时候就教授给过近百个人,反响甚好,有一些经验者还抱怨自己过去死记硬背浪费了时间&br&&br&(假名的笔划、笔顺这些在此不赘述,一开始务必先熟悉认识整个假名表,然后再学习如何书写)&br&&br&平假名、片假名,日本在千年前自行发展出来的注音文字,其实都是通过汉字而来,其发音基本都和古汉语发音相通,可以通过联想来速记&br&虽说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发音已经相差甚大,有的假名也找不到和汉字的读音关联,依然可以通过发散想象来巧记&br&&br&&b&零基础的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精神恍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