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被称为元音大雅查重,这里的元音是指什么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 这个要从燕姐姐的手机报开始说起。从总统府回来,燕姐姐说手机报上有一条南图昆曲讲座的消息,让我上网查查,我点开豆瓣果然有一个,还是石小梅出场的。本来只准备周六去兰苑看一场演出,没想到这次到南京玩一趟赚了一场石小梅和张宏的演讲。
&&&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兴匆匆继续65路跑到南图,就在总统府对门。远远就听到曲笛声,看到一堆老爷爷老奶奶在排队,也有两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不过跟兰苑剧场的演出比起来,那天确实像老人场,也许是我没注意到。前天晚上南京降温了,早上排队冷飕飕的,但不一会就排了长长的队伍,等着领票,还是老奶奶老爷爷多,我估摸着真的是老年场了。
&&& 因为没带眼镜,进去之后就直接找最前排,陆陆续续观众都进场了,石小梅和张宏老师也到场了,就坐在我右侧第三个座位和第四个座位,于是近距离观察了两位老师,和蔼可亲。张宏老师讲南京和昆曲,娓娓道来,夹杂着六朝水气,氤氲着唱词的婉转,犹如长长的叹息。我很赞同老师形容南京的一个词儿&&悲情,南京确实是一座悲情的城市。浸润南朝的烟雨,莫愁湖、乌衣巷、燕子矶,一个个地名中皆映刻着一种历史的悲凉。这个城市没有北京的王气、霸气,却自有一种没落贵族的典雅。看路边高耸的树木,中山路上茂密的法国梧桐,在这高楼大厦间给人一种安宁。大行宫那成群的民国建筑群,似乎时间并不曾流走。
&&& 石老师开头就唱了一支玉簪记的懒画眉,听过音频,现场听来更是觉得血脉沸腾,等张老师说到&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更觉得是道出了南京的悲情和大气魄,同时也觉得昆曲犹如这句所唱,包含了大地山河,却最终四大皆空相。又讲到桃花扇的哀江南,离亭宴带歇指煞,残山梦最真,旧景丢难掉。
&&& 结束的时候石老师唱了桃花扇的倾杯序,观众们都是意犹未尽地听完讲座,老奶奶老爷爷们蜂拥至台前纷纷要求张老师石老师的签名,不禁令人感慨。
&&& 晚上的时候赶去朝天宫,看龚隐雷的专场。红楼梦和货郎担女弹两出戏在兰苑的首演,正好也是被我碰上了。每次来兰苑都是随机的挑日子,能看上什么戏那就是什么戏,记得上次暑假去的时候单雯表演梦蝶,张奶奶竟然也捧场了,于是我在5米外以没有带眼镜的状态瞻仰了一下。红楼梦的葬花听起来有些闷,也可能是累了一天刚开始没进入状态,接着被湖楼挑起兴趣之后再看女弹,精彩之极。龚隐雷老师据说也是带病上场,女弹真的演得很好!几次都有想要鼓掌的冲动。最后王斌院长也讲了鼓掌的问题,博主也很认同精彩处就该给演员掌声。最后还见到了传说中的汪芒国人,毕竟与想象中的略有不同。
&&& 没有看完龚老师谢幕,逃了出来,因为再晚就赶不会仙林了,心中有些不安。
萌面超人::mm:lw:北里:STTS:北里:sgaffem:sgaffem:sgaffem:第三方登录:迷恋昆曲的女孩
仅搜索标题&&&&&&热门: &
&还记得去年中秋轰动省内外的&昆曲进地铁&吗?其背后,就有一位颇有点故事的推手,叫陆梨青。
&&& 记者第一次遇到小青,是在2010年10月上海的国际艺术节。瘦瘦小小的她拖着行李箱,坐火车、转公交,从武汉赶到上海郊区朱家角,为的是一赏在传统园林中实景演出的《牡丹亭》。她手捧一包武汉鸭脖子,让昆曲名角张军既感动又温暖。
&&& 小青不是追星,&我是对昆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而着迷,从唱到演,从剧本到舞台组织,都感兴趣&。迷上昆曲三年,她看了200多场现场演出,&在武汉,我肯定是最多的&。无论什么地方什么昆团,只要演昆曲,她都会追过去看。她的家乡湖南搞&相约郴州&全国昆曲展演,她仿佛东道主般在全国召集了近百名&昆虫&助阵郴州&&对,她很有影响力,她是国内最大的昆曲爱好者小组豆瓣网&元音大雅&的管理员之一。此后常常在朝天宫省昆兰苑剧场看到小青。她都来不及跟你讲话,眼神游离,迎接着各地来的昆虫。石小梅演出精华版《牡丹亭》那次,她甚至&忽悠&了一个昆虫从海南来。年轻的昆虫们聚在一起,共同沐浴在对昆曲的抒情和慨叹之中,语气词、叹词多,伴以手舞足蹈、身段唱腔。常人看去,有些痴。
&&& 什么样的人会爱上昆曲?&只要心里有美的种子,就可以。我就是心里有那样的种子,才被打动&。小青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文学,天生有江南情结。然后有两个人将她带进了昆曲:作家钱红丽的散文《昆曲流水》,让她蛰伏心底的情结活了;白先勇打造青春版《牡丹亭》,让她变成了&昆虫&。武汉没有昆曲演出,她就看视频,不过瘾,要看现场。于是从生活费、伙食费里挤出路费、票钱,开始&下江南&。
&&& 作为发烧级的昆虫,她和很多演员熟得像兄弟姐妹。可是,不管私底下多熟,看了几十遍的折子戏,就算彩排,她也会看得热泪盈眶。&看昆曲的时候,有一种怜惜,觉得这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有多不易;还有一种移情,仿佛自己手持折扇合着节拍,一曲水磨调,随戏里的人物一起欢笑苦痛&&看戏会哭,因为早已戏我两忘。&她说,昆山腔中,写尽了一切向往。
&&& 和其他剧种粉丝不同,&昆虫&多年轻、高知。&俺们昆虫的特点就是好学&&&小青无暇读穿越、看玄幻,闲暇的阅读全是有关昆曲、戏剧和舞台表演的书。没错,同班同学眼里,她有点怪,也有一种&有距离感的优秀&,但是她和全国各地的昆虫隔空呼应,不亦乐乎。
&&& 于是,毕业时就想找个&带昆的&工作的小青,留在了南京。她终于住在了从小就向往的江南气质里,开始第一件工作:参与策划去年中秋的&昆曲进地铁&活动。果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加微信号:xijucn-com (或扫描二维码)为好友,好礼送不停!免费送戏票,纪念品,戏曲MP3播放器,戏曲动漫卡通玩偶,戏曲T恤,戏曲鼠标垫,手机壳等!准时为您推荐戏剧热点信息。
* 注册新用户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雅云居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