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400的3 3均值滤波计算过程程

某工厂,去年实际产值,2400万,比计划增长3/5计划生产多少万?_百度知道
某工厂,去年实际产值,2400万,比计划增长3/5计划生产多少万?
我有更好的答案
2400×(1-3/5)==960
设增产x,则有(1+3/5)x=2400
解得x=960
来自:作业帮
2400x(1-3/5)==960
2400万乘3/5=
再加2400万
设去年计划生产x万3/5×2400+x=2400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产值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92被浏览76,266分享邀请回答93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ERROR:15) & 访客不能直接访问将CPU与GPU融合在一起,想想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当二者在最底层架构上实现“融聚”(Fusion),其工作效率自然就能实现大幅提升。凭借GPU技术上的优势,AMD于2011年1月正式推出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APU,第一次将处理器和独显核心做在一个晶片上。虽然销量也算不错,但总感觉离话题级别的经典产品还有一些差距。
转机在2017年终于出现。AMD Zen架构处理器Ryzen的全面发布,AMD给人的长期印象一举扭转。在Threadripper“线程撕裂者”家族良好口碑的基础上,AMD乘胜追击,在CES2018上正式公布了桌面锐龙系列Ryzen+VEGA和移动版Ryzen/Ryzen PRO移动专业版处理器。作为集AMD锐龙与Vega优势于一身的结晶产物,人们如今再度对新款锐龙寄予厚望。
从公布的价格上看,AMD Ryzen 3/5桌面级处理器无疑更具性价比(Ryzen 3 2200G售价799元,Ryzen 5 2400G售价1299元,目前已在京东首发),那么其实际表现是否对得起这份厚望?什么值得买提前拿到了AMD Ryzen 3 2200G和Ryzen 5 2400G两款最新处理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全方位认识AMD锐龙家族的两位新成员。
AMD Ryzen锐龙处理器套装包装盒非常大。
盒子前方用英文标明,套装仅供评测使用,不得转售。
盒子中装的主角就是这两个家伙啦~
先来看AMD Ryzen 3 2200G。
正面上方银色条上标明集成了RADEON VEGA GRAPHICS核显。
一侧印有AMD散热器的图案,下方写明了包装盒中除包含AMD锐龙处理器之外,还包含了AMD原厂散热器。
从另一侧可以直接看到AMD锐龙处理器的真容。
处理器的小包装盒,说明书和Ryzen 3标识贴纸也在其中。
Ryzen 3 2200G为四核心四线程,基础主频3.5GHz,加速频率3.7GHz,内建Radeon Vega 8显示核心,AM4接口兼容300系列和未来的400系列主板。
附赠原装散热器,预涂抹硅脂。
快速来看Ryzen 5 2400G,除了名称和处理器不同外,包装与Ryzen 3 2200G几乎相同。
Ryzen 5 2400G为四核心八线程,基础主频3.6GHz,加速频率3.8GHz,内建Radeon Vega 11显示核心。AM4接口兼容300系列和未来的400系列主板。
同样附赠了原装散热器。
话不多说,接下来马上进入实测环节!
测试的处理器就是本期主角AMD Ryzen 3 2200G以及Ryzen 5 2400G,设计代号Raven Ridge,采用14nm工艺制造,AM4接口接触点数1331针。Ryzen 5 2400G内置的Radeon Vega 11内置显卡频率1250 MHz,内置图形核心11个。Ryzen 3 2200G内置的Radeon Vega 8频率1100 MHz,内置图形核心8个。
两款处理器的TDP热设计功耗都是65W,使用AMD原装散热器Wraith Stealth压制。本次与之搭配的芯片组B350,选择了ASUS TUF B350M-PLUS GAMING,Micro ATX板型,比较符合Ryzen+VEGA的产品理念。内存选用了G.SKILL FlareX DDR4 8GB×2组成双通道,内存频率固定在2666MHz,硬盘选用了Kingston HyperX Savage 240GB固态硬盘。
基准性能测试
首先单独测试一下本代锐龙Ryzen+VEGA处理器部分的基准性能。Super Pi测试的是处理器单核基础性能,测试成绩越小越好。1M成绩11~12秒大概相当于Ryzen 5 1500X的成绩,对于这样一款内置Vega显示核心的处理器来讲其单核性能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wPrime 32的成绩也是越小越好,单线程测试从来都不是AMD的强项,但是从wPrime 32多线程测试时Ryzen 5 2400G的八线程优势开始显现。WINRAR测试中拥有虚拟线程的Ryzen 5 2400G有一定优势,X264 FHD Benchmark视频压缩测试当中优势就更大了。顺便一提,intel本代六核六线程的酷睿i5-8400处理器Super Pi 1M成绩大概在9.8秒左右,WINRAR测试成绩大概在8300 KB/s左右。考虑到两者的价格差,Ryzen+VEGA处理器的基准性能表现还算不错。
渲染和游戏基准测试
Cinebench R15测试处理器的Open GL性能,渲染性能其实主要由处理器的频率决定。可以看到Ryzen 3 2200G、Ryzen 5 2400G对比酷睿八代i3、i5有一些差距,但考虑到两个系列的价格差距,还是可以接受的成绩。到了3DMark环节形势得到反转,本代Ryzen+VEGA架构在游戏基准测试中性能几乎是竞争对手核芯显卡UHD630的一倍。
在以往的APU游戏测试当中一直是AMD优势,本代Ryzen+VEGA架构在这个项目当中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优势。游戏均采用分辨率,游戏内采用中等~中高特效。除了对比i5-8400处理器的核芯显卡intel UHD Graphics 630之外,还将i3-8100配合了NVIDIA比较入门的独立显卡GT 1030做了测试。在入门MOBA游戏代表DOTA2当中测试对象都可以达到完全流畅的60fps,而到单机大作领域AMD优势逐渐显现。特别是在《巫师3》和《使命召唤无限战争》等游戏当中甚至有超过独立显卡的表现。
通过几个方面的测试,新一代锐龙Ryzen 5 2400G和Ryzen 3 2200G在基准性能测试部分小幅落后intel的酷睿8代处理器,但借助Ryzen+VEGA架构又在图形方面实现大幅度反超。本代AMD Ryzen 3 2200G国内官方定价779元,而Ryzen 5 2400G定价1299元,对比竞品酷睿8代i3和i5的入门产品有大概200元的价格优势。再结合二者芯片组的价格差,在整机性价比方面应该可以超过酷睿8代的入门处理器。
如果单独看其图形性能,内置的Radeon Vega Graphics核显其性能不仅在很多项目中对比intel核芯显卡UHD Graphics 630几乎翻了番,对比NVIDIA GT1030独显也没有明显劣势,这样一来整个入门平台的综合性价比就有了很大的优势。比较适合作为办公电脑或者入门网络游戏平台使用,同时也是SMB(商用中小企业)平台的好选择。
关于“AMD Ryzen 3 2200G / Ryzen 5 2400G”的新鲜评测就到这里,感谢的大家观看。想要第一时间购买到这两款产品的网友,可以到电商购买。
* 部分图片引用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什么值得买其它文章
普通的游戏本在越来越华丽的3A大作压榨之下,玩家对于游戏笔记本电脑的需求也水涨船高。普通的HQ性能版CPU难以满足玩家胃口,新款的游戏本大多搭载了桌面级CPU,极佳的处理性能自然让玩家成为拥趸,考虑散热?不存在的,我们要的是性能。所以,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盘点几
大家好,俺又来了!这次分享给大家的是小米NOTE3手机,不是红米,是小米!6GB+64GB的体验,以及俺使用(压榨)这款手机的特色功能,希望能给有需要购买的朋友一些参考意见!小米NOTE3的参数如下:这次主要在前置摄像头增加了像素,为1600万,支持人脸解锁,和米6差不多的
SIGMA(适马)在CP+2018上一口气推出了9枚FE卡口镜头,并且也承诺将来的Art系列镜头也将会同步推出FE系统,不过因法兰距不同,FE系统的镜头多是与单反镜头采用相同的光学结构。也就是说,适马的现阶段FE镜头有些像是单反镜头加转接环的状态,但在功能、体验上一定优于MC
近日,ASUS(华硕)带来一款ITX方案迷你主板——PRIME J4005I-C,符合“5重保护”技术,板载最新上市的英特尔Gemini Lake赛扬J4005处理器,无风扇被动散热,支持M.2 SSD扩展,适合用来搭建ITX多媒体平台,尤其适合需要“三低”需求的用户。目前官方未透露售价和发售时间
随着Gemini Lake构架产品线的布局,intel(英特尔)已计划好为其推出相关产品,今天发布了三款NUC新品,分别是NUC7PJYH、NUC7CJYH和NUC7CJYS,面向一般多媒体用户市场,搭载Gemini Lake超低功耗赛扬J4005和奔腾J5005处理器,集成HD Graphics 600/605核显,具有优秀的能耗
正1.5匹空调能满足20平米左右房屋的制冷、制热需求。因此它也成为了空调类产品中关注度很高的类别。另一方面,拥有高能效的空调更加省电。因此小编挑选出京东销量前十的一级能效正1.5P空调在此推荐。1. Midea 美的 KFR-35GW/BP3DN8Y-PC200(B1) 冷静星Ⅱ 冷暖空调挂机Mid
NS 小白初次使用快速上手指南Nintendo Switch到手后,总觉得很容易就能上手了,但实际使用时,发现有很多常用的操作都不会,只能不断在度娘&各个帖子里寻找答案。我现将几个基本操作分享出来,让第一次接触的小白们(比如我),可以直接按部就班操作了。1、开机&amp
洗衣机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白色家电,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性的同时,洗衣机内部的卫生情况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昨天,TCL专门推出了免污+系列洗衣机,包含了波轮、滚筒和洗烘一体机,以及筒中筒波轮洗衣机,通过改进内筒结构设计,缓解洗衣机可能造成的二次污
时隔半年,戴森无线手持式吸尘器再次升级,并于今天正式发布了V10系列。新品不论是在性能、续航、还是外观均有较大的升级。目前V10 Absolute 已于国内开启预售,官方表示3月13号将会公布售价,戴森天猫官方旗舰店和京东均已开启预定。此次发布的新品,在外观上最大的改变
去年,Watch Series 3苹果官网“变卦”,取消了联通网络支持,现在峰回路转终于有了转机。今天,China unicom(中国联通)宣布正式在全国6座城市率先启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办理,苹果Apple Watch Series 3(GPS+蜂窝网络)成为首款支持该业务的终端产品,这让苦等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身边越来越多的设备支持快充了,但市面上各种快充协议让人眼花缭乱,仅中国快充标准公布的就高达五种。如此之多的协议,让人傻傻分不清楚。而目前最有希望解决这一难题的就是PD协议了,USB PD在设计之初就将最高供电功率提高到了100W,足以驱动手机、笔
昨天跟大家聊了过去的2017,我用过最坑的5款手机,今天要跟大家谈的,是在过去一年里我用过的、最喜欢的5款手机。闲话少说马上走起~小米6陶瓷版(入手价:2999元)要说2017年入手最“值”的一台手机,非小米6莫属。顶级配置、5.15寸小巧的屏幕、不错的设计,定价2499元也
回顾整个2017年彩电行业,受限于上游液晶供应商涨价波动,大多数厂商业绩都了不同程度影响,而TCL电视业绩不降反升,全球范围内依旧有超过2300万台,同比增长16%的亮眼数据,保持了世界前三的位置,可谓难得。例如去年推出的互联网电视子品牌——雷鸟,在线上端拥有不错
记得在S8国行发布会上,三星的重点落在屏幕之上,当时,S8配备的OLED屏幕已是业内数一数二。而“自由屏幕”的设计风格也延续到当年的Note系列,并且配上了双摄。在时隔一年之后,Galaxy S系列再次迎来更新,此次三星的重点落在了“摄像头”,它没有在摄像头数量上做文章
如今支持无线快充的智能手机越来越多,对于苹果iPhone X用户而言,虽然AirPower更加出色,但其售价不菲,而电池巨头NANFU(南孚)终于出手,正式推出了一款高性价比无线快充器——AirCharge,专门为苹果iPhone X等支持无线快充手机定制,采用蝶形个性造型设计,拥有三大
不知何时开始,逐渐把咖啡当做一种日常饮料,慢慢变成习惯了。渐渐不再满足于速溶咖啡,开始对小巧方便的胶囊咖啡机长草。博世的Tassimo Vivy 2已经连续三期称霸销量冠军,虽然胶囊成本相比Nespresso等稍高,机器低廉的价格让许多想入门胶囊咖啡的人们毫不犹豫的把它带回
虽然现在各种“云评测”盛行,不过我还是坚持:要体验过再去评价,才更有说服力。在2017年里,不多不少一共入手了20台手机。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过去一年里,我遇到过“最坑”的5台手机。iPhone X(入手价:9688元)要说2017年最具话题性的机型,iPhone X当仁不让的第
小米电视4A旗下拥有32寸、43寸、49寸、55寸和65寸多种尺寸可选,不过细心的值友可能会发现少了40英寸,为此小米宣布将很快推出40英寸来填补产品线。好消息是,今天官方正式发布了小米电视4A 40英寸,主打性价比,常规1080P方案,搭载64位四核处理器+1GB+8GB配置,集成人
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竞争乏力,LG转向了主流入门级市场,在推出X4+后,现在LG在韩国本土推出了X系列新品X4(LM-X410S),依旧定位主流级,配置一般,搭载高通骁龙425平台,只有5.3英寸720P常规屏,机身背面配800万像素机身正面配500万像素摄像头,适合主流用户选择。目前该
为满足多设备、快充用户需求,今天MI(小米)发布了USB充电器60W快充版,最高可输出60W,提供多达6个USB插孔,包括一个TYPE-C,可满足多数设备需要,适合数码极客等大量充电设备的用户选择。据悉该充电器将于3月7日正式发售,售价129元,可通过小米商城等渠道购买。USB充
什么值得买5.3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Ⅰ 一般规定
5.3.1 设计采用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
  2 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桩基,当地质条件简单时,可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桩资料,结合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综合确定;其余均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
  3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桩基,可根据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确定。
5.3.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 执行;
  2 对于大直径端承型桩,也可通过深层平板(平板直径应与孔径一致)载荷试验确定极限端阻力;
  3 对于嵌岩桩,可通过直径为 0.3m
岩基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也可通过直径为 0.3m 嵌岩短墩载荷试验确定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4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宜通过埋设桩身轴力测试元件由静载试验确定。并通过测试结果建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与土层物理指标、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以及与静力触探等土的原位测试指标间的经验关系,以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Ⅱ 原位测试法
5.3.3 当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如无当地经验,可按下式计算:
  (5.3.3-1)
当 psk1≤psk2
时                     
psk=0.5(psk1+β?psk2)  (5.3.3-2)
当 psk1>psk2
时                     
psk=psk2     (5.3.3-3)
式中 Qsk、Qpk――分别为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u――桩身周长;
     qsik――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值估算的桩周第 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
      li――桩周第 i 层土的厚度;
       α――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可按表 5.3.3-1 取值;
      psk――桩端附近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标准值(平均值);
      Ap――桩端面积;
     psk1――桩端全截面以上 8 倍桩径范围内的比贯入阻力平均值;
     psk2――桩端全截面以下 4
倍桩径范围内的比贯入阻力平均值,如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的砂土层,其比贯入阻力平均值超过 20MPa 时,则需乘以表 5.3.2-2 中系数 C 予以折减后,再按式
5.3.2-3、式 5.3.3-3 计算 psk;
5.3.3-1    桩端阻力修正系数 α 值
0.75~0.90
注:桩长 15m≤l≤30m,α 值按 l 值直线内插;l 为桩长(不包括桩尖高度)。
5.3.3-2    系数 C
psk2(MPa)
Ⅲ 经验参数法
5.3.5 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估算:
  (5.3.5)
式中 qsik――桩侧第 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表
5.3.5-1 取值;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表 5.3.5-2 取值。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psik(kPa)
混凝土预制桩
泥浆护壁钻(冲)孔桩
干作业钻孔桩
中密(密实)
5<N63.5≤15
圆砾、角砾
中密、密实
碎石、卵石
中密、密实
全风化软质岩
全风化硬质岩
强风化软质岩
强风化硬质岩
注:1 对于尚未完成自重固结的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不计算其侧阻力;
  2 αw 为含水比,αw=w/wl,w
为土的天然含水量,wl 为土的液限;
  3 N 为标准贯入击数;N63.5
为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击数;
  4 全风化、强风化软质岩和全风化、强风化硬质岩系指其母岩分别为 frk≤15MPa、frk>30MPa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ppk(kPa)
注:1 砂土和碎石类土中桩的极限端阻力取值,宜综合考虑土的密实度,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径比 hb/d,土愈密实,hb/d
愈大,取值愈高;
  2 预制桩的岩石极限端阻力指桩端支承于中、微风化基岩表面或进入强风化岩、软质岩一定深度条件下极限端阻力。
  3 全风化、强风化软质岩和全风化、强风化硬质岩指其母岩分别为 frk≤15MPa、frk>30MPa
5.3.6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大直径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可按下式计算:
Quk=Qsk+Qpk=u∑ψsiqsikli+ψpqpkAp   
式中 qsik――桩侧第 i 层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按本规范表 5.3.5-1
取值,对于扩底桩的扩大头斜面及变截面以上 2d 长度范围不计侧阻力;
    qpk――桩径为 800mm
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对于干作业挖孔(清底干净)可采用深层载荷板试验确定;当不能进行深层载荷板试验时,可按表5.3.6-1 取值;
  ψsi、ψp――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按表 5.3.6-2 取值。
     u――桩身周长,当人工挖孔桩桩周护壁为振捣密实的混凝土时,桩身周长可按护壁外直径计算。
Ⅴ 混凝土空心桩
5.3.8 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敞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Quk=Qsk+Qpk=u∑qsikli+qpk(Aj+λpAp1)ψp   
(5.3.8-1)
    当 hb/d1<5
时,  λp=0.16hb/d1      
(5.3.8-2)
       当 hb/d1≥5
时, λp=0.8        (5.3.8-3)
式中 qsik、qpk――分别按本规范表 5.3.5-1、5.3.5-2
取与混凝土预制桩相同值;
       Aj――空心桩桩端净面积:
          管桩:Aj=π(d2-d12);
          空心方桩:Aj=b2-πd12/4;
      Ap1――空心桩敞口面积:Ap1=πd12/4;
       λp――桩端土塞效应系数;
      d、b――空心桩外径、边长;
       d1――空心桩内径。
Ⅶ 后注浆灌注桩
5.3.10 后注浆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应通过静载试验确定。在符合本规范第
6.7 节后注浆技术实施规定的条件下,其后注浆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估算:
Quk=Qsk+Qgsk+Q+=u∑qsjklj+u∑βsiqsiklgi+βpqpkAp  
(5.3.10)
式中    & Qsk――后注浆非竖向增强段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gsk――后注浆竖向增强段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      Qgpk――后注浆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        u――桩身周长;
&       lj――后注浆非竖向增强段第 j 层土厚度;
&       lgi――后注浆竖向增强段内第 i
层土厚度:对于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当为单一桩端后注浆时,竖向增强段为桩端以上 12m;当为桩端、桩侧复式注浆时,竖向增强段为桩端以上 12m
及各桩侧注浆断面以上 12m,重叠部分应扣除;对于干作业灌注桩,竖向增强段为桩端以上、桩侧注浆断面上下各 6m;
qsik、qsjk、qpk――分别为后注浆竖向增强段第
土层初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非竖向增强段第 土层初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初始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根据本规范第 5.3.5 条确定;
    βsi、βp――分别为后注浆侧阻力、端阻力增强系数,无当地经验时,可按表
5.3.10 取值。对于桩径大于 800mm 的桩,应按本规范表5.3.6-2 进行侧阻和端阻尺寸效应修正。
5.3.10   后注浆侧阻力增强系数 βsi,端阻力增强系数 βp
注:干作业钻、挖孔桩,βp 按表列值乘以小于 1.0
的折减系数,当桩端持力层为黏性土或粉土时,折减系数取 0.6;为砂土或碎石土时,取 0.8。
5.3.10 后注浆钢导管注浆后可替代等截面、等强度的纵向主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利率互换例题计算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