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是不是很多可以先不拔牙,牙齿矫正拔牙好不好过程中需要再拔的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穆锦全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矫正还在犹豫时,千万不要先拔牙!
发表时间: 08:39
&&&&& 中国矫正患者中的比例相当高,据不同渠道的统计一般在55%到65%之间,取其中间值也在60%左右吧。&&&&&&&矫正是有局限的, 矫正前一定要多问一下自己到底想实现什么、改变什么?让医生清楚的知道专业的局限和你的期望值之间还有多少差距。矫正是长期的过程,矫正前一定要问一下自己你的毅力能否保证将来的成功蜕变?&&&&&& 矫正的心态很重要!&&&&&& 矫正前一定要觉得自己是有某方面缺陷,或者某方面不够完美,一定是自己要有矫正的迫切需要,这样在矫正过程中遇到的些许不愉快才不会成为绊脚石。&&&&&& 3天前临床上接诊了一个初诊患者,因为“嘴突”来矫正,当然也是通过熟人介绍的。临床检查当然还是凸面型,口内三颗第一双尖牙已经拔除。我说以前矫正过吗?他告诉我以前准备矫正,医生定好方案是要,所以就拔了!剩下最后一颗牙的时候,门诊部搬家了,所以她就暂停了。也不去找医生,医生也不找她!互不相欠。&&&&&&& 对于医生我需要批评的是:搬家了,还是要对所有的病人负责,要尽告知义务!你的病人已经了,到底去哪了?以后不矫正有什么危害也不宣教,我觉得这样的医生不是好医生,起码不是负责任的好医生。&&&&&&&&对于病人,任何的想法我觉得都是可以理解的!她以为,反正是要的,早拔晚拔一个样。我自己是想整的,马上初三了,正好门诊部又搬家了,索性晚点整好了,这个迟来的矫正,一拖就是10年啊!&&&&&&&10年了,的间隙已经少了很多,所以内收的空间就少了,矫正的效果肯定是打了不少折。10年了,这个间隙也成为陈旧性间隙,牙槽骨改建工作已经完成,面对外层坚韧的皮质骨,牙齿移动的速度要慢的多,牙根吸收的风险也高,更有甚者,牙间隙想关闭都关闭不了!&&&&&&&&&&&&&&&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08:44
穆锦全大夫的信息
穆锦全大夫电话咨询
穆锦全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穆锦全大夫
目前暂不接受新问题
穆锦全的咨询范围:
(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牙列拥挤,大龅牙,地包天。
穆锦全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正畸-正颌科好评科室欢迎光临李望松医生口腔专业博客!
有些矫正病例拔牙要慎重(后续)\u674e望松
&&&&&& 男,12岁,因为牙齿不齐要求矫正,到好几家看过,许多医生说要拔牙矫正,后来我们诊所,我经过仔细临床检查和分析,感觉此病人不拔牙矫正应该有把握能成功,当然跟病人家长不能说什么拍胸脯的话,说话有的时候还是留有余地比较好!特别是类似于这样的病例!下面先来看看此病人的相关图片资料:(一)矫正前图片:这样\u770b来上颌间隙好象少一个尖牙的位置,有的医生可能就考虑要拔双尖牙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关键要看磨牙的关系,但也要注意有时候磨牙的假中性关系.下颌也有个5间隙不够而阻生!(二)矫正过程中的照片:具体方案其实也非常简单:(1)NITI丝先排齐下颌的除左五的所有牙齿,后换不锈钢圆丝配合NITI推簧开辟5的间隙,这时候左下六有部分的远中移动,这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效果.(2)同时上颌NITI丝先排齐除左上1和3的所有牙齿,后换不锈钢圆丝配合NITI推簧开辟左上1的间隙,先不管3的情况,纠正1的扭转后排齐再考虑3的问题!1的间隙开辟完全后用力偶来纠正1的扭转!基本纠正好后的情况!看看舌侧的情况!这张图片是今天的情况,从间隙分析好象已经缺不了多少间隙,等1纳入矫正弓丝体系后开辟3的间隙时根据6的关系再考虑推多少左上6向远中!再回头用RTF弓丝把1排齐并进一步纠正.左下5的间隙也开辟完全,现在在纠正5的扭转,全部可以同步进行.(三)三个月前复诊时的情况:牙列基本排齐,覆盖覆合正常,中线不齐!右边咬合情况还需要调整!左边咬合还可以!上颌情况,排列尚可!下颌情况,牙列基本全部排列整齐!斜形牵引解决中线和部分咬合问题!正面照侧面照,此照片和口内的咬合情况基本可以证明当初选择不拔牙矫正是正确的!总结:一个患者到了你手里要求正畸,到底是拔牙还是不拔牙,其实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当然如果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足够优越,而不是像我这样身处基层,你不光可以凭经验说话,还可以凭头影测量和其它检查数据说话!如果光凭经验,我只能告诉你,90%以上是正确的,还有10%左右可能是错误的,所以说,有条件的还是多参考理论数据,比较保险,虽然也会有5%左右的错误,如果凭经验,其实要考虑的因素基本就是下面几点:1、面部侧貌与嘴唇与牙齿关系:如果治疗前面部侧貌为直面型或者凹面型,唇齿关系正常,则倾向于不拔牙矫正,如果治疗前为凸面型伴有开唇露齿,则更多的倾向于拔牙矫正;2、区分好到底是上颌真性前突还是下颌后缩所导致的上颌假性前突,如是真性的则倾向于拔牙矫正,如是假性的则倾向于不拔牙矫正;&3、患者及其家长对面部侧貌的要求:如果不追求过分直的面型,则可以考虑不拔牙,当然你也可以提出你医生的个人建议,比如我个人的原则是,对于女性患者,边缘病例倾向于拔牙矫正,以显阴柔之美,对于男性边缘病例倾向于不拔牙矫正,以显阳刚之美。&4、颌骨及牙弓宽度:如果牙弓宽度过窄,尤其是上颌牙弓宽度过窄,可以考虑通过开展腭中缝为牙列拥挤提供间隙,如果后牙已经较为颊向倾斜,则不考虑通过扩弓获得间隙。&5、牙齿拥挤和覆盖程度:如果牙列拥挤在II度以上,则多考虑拔牙矫正,如果前牙覆盖较大,可以考虑在适当时机推磨牙向远中,或通过生长改良调整颌骨的位置关系,如果不能通过上述手段达到矫正目的,则可以考虑拔牙矫正。6、上下切牙的轴倾程度:如果治疗前切牙过分唇倾,则应考虑拔牙矫正,如果治疗前切牙舌倾明显,则可以考虑不拔牙矫正;7、看错合畸的类型:对于安氏II类II分类和反合的的患者,拔牙要慎重,尤其是上颌。8、第三磨牙发育萌出情况:如果第三磨牙发育良好,位置较为正常,倾向于拔牙矫正,有的时候即使你强行排齐了,那复发的程度相对来说要严重得多,如果第三磨牙发育不良,或明显位置异常或阻生,则倾向于不拔牙矫正,后期可以拔除不正常的第三磨牙。&9、生长发育的潜力:如果患者有足够的发育潜力,则可以考虑先进行生长改良,改变颌骨位置关系,然后再决定是否需要拔牙,如果患者没有生长潜力,同时又具有轻度的骨性畸形,多考虑拔牙矫正;10、拔不拔牙还要记记得以下一个数值,就是患者估计的间隙增量为每年3mm(每侧1.5mm),一般直至女孩14岁、男孩16岁,所以用14或16减去患者的年龄,结果乘以3可得到患者增量的个体估计值,这也是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拔牙的一个考虑指标;11、--------------------------------------------&&&&& 以上因素必须综合考虑,错合畸形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为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因此,在考虑是否拔牙矫正时应综合考虑以上等因素,如果多数因素倾向于拔牙,则考虑拔牙矫正,反之则不拔牙矫正,在基层没条件可不是你无原则“蛮干”的理由,否则只能说明一句话-------无知者无畏!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口腔医学网的观点或立场
这些评论很有料,额外获得2KQ币
(310)(310)(310)(310)(310)(310)(310)(310)(310)(310)
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关注成功!
他的文章将出现在您的中!
文章标题:有些矫正病例拔牙要慎重(后续)\u674e望松
文章标题:有些矫正病例拔牙要慎重(后续)\u674e望松我对正畸矫正拔牙与不拔牙的考虑
在门诊工作或咨询时遇到最多的情况之一就是患者对于拔牙的疑虑,经常有人问:“医生,能不能不拔牙呢?”甚至有些病人因为不想拔牙而放弃治疗,有些人则听到说不用拔牙而喜不自禁。其实,拔与不拔牙,这个问题只是正畸治疗为了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手段,患者完全不必因噎废食。多数人对于拔牙的疑虑主要在于:将来牙齿会不会容易松;老了的时候会容易掉;对其它牙齿有影响;影响咀嚼等方面。
从专业角度来看,以上这些问题很少会由于正畸而引起。正畸并非新兴技术,已经历经100多年的实践与观察。现代人由于颌骨发育减小普遍无法做到保留32颗牙齿还能很整齐,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已经不需要这么多的牙齿。
矫正拔牙的缝隙在治疗结束时,会完全关闭,看不到牙缝,也不会对其他牙齿健康产生影响;对于我来说,考虑一个病人拔牙与否,主要考虑面型的突度,凸面型太严重的患者,多需要拔牙。
以下几点并不是拔牙的主要原因:
& 1.牙列的拥挤度,重度拥挤的患者,
& 2.牙齿的突度,前牙过于前突的患者,
& 3.牙齿的覆盖,即上下门牙间的距离过大的治疗
上面这些一般的医生一看就觉得要拔牙,其实由于种植支抗的出现,这些都可以通过后移牙齿解决,没啥难度。
拔牙的目的很多,主要可以改变侧面脸型,亦可制造牙床空间,令原先拥挤杂乱的牙齿得以排列整齐,但制造空间并非只有拔牙。应由专科医师判断,并与家长协商不拔牙的可能性,有时需戴功能性矫正装置或头套,此时需患者良好配合才可不拔牙矫正。
第一、假设一唇形向前凸的患者有中度的牙齿拥挤,此时需要空间来将拥挤的牙齿重新排列整齐,利用矫正力将牙弓向前撑宽,虽可将牙齿排整齐,但同时亦会将上下唇向前推,而造成暴牙及唇形向前严重突出的后果。反之,拔牙治疗除可得到空间排齐牙齿外,同时亦可将前牙向后拉,改善嘴唇位置,令外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嘴巴才不会看起来凸凸翘翘的。
第二、患者有严重的龋齿(蛀牙)需要根管治疗或要拔除,此时又合并有牙齿拥挤凌乱,矫正治疗可利用拔牙的空间来解决牙齿拥挤情形,又可以省去原来反复治疗并且假牙不一定能持久的麻烦,一举两得。
近年美国接受矫正治疗的患者,约有百分之二十是拔牙矫正,但再二十年前至少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患者是接受拔牙矫正治疗,这当然是矫正知识与技术材料的不断进步,治疗的选择方式增加所致。
然而东方人由于脸型关系,选择拔牙的治疗方式稍多于西方人,一般说来暴牙、长脸形、或开咬(上下前牙没有咬合或咬合过少)的患者,宜作拔牙的选择。即使需要拔牙,患者也不必担心,因为合格矫正医师所做的拔牙矫正治疗绝无副作用,更不至影响颜面及牙齿的健康与功能。
任何牙齿都可能成为拔除的对象,但临床拔牙时常因各牙的状况和所处的部位而有不同的考虑。
&& 1、上中门牙(1/1):上中门牙一般不作为减数对象。除非该牙已有严重外伤、牙根吸收、弯根、导萌失败等特殊情况而不宜保留,其拔牙间隙除缓解前牙拥挤外,可移动同侧的侧切牙至中切牙位置并以烤瓷假牙冠修复以代替中切牙,同侧尖牙牙尖加以修磨以代替侧切牙。
&& 2、上侧切牙(2/2):如上侧切牙位于远离牙弓的腭侧或牙根吸收、弯根牙等难以排入牙列时,或导萌失败时,或因上尖牙完全唇向低位且牙根明显近中倾斜时,可考虑拔除上颌侧切牙后移上颌尖牙至侧切牙位置并磨改牙尖,以替代侧门牙。
& 3、尖牙(3/3):通常不为解除拥挤而拔除尖牙。因尖牙位于口角处,对维持口角丰满度起一定衬托作用。且牙根粗壮,龋患率低,在保护牙合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应尽量加以保留,但如果尖牙因严重拥挤而完全位于唇侧,且根尖斜向近中或牙根大部分吸收,牙根弯曲,导萌失败等情况,也可考虑拔除尖牙。
4、第一双尖牙(4/4):常是拔牙解除拥挤的首选对象。该牙位于前后牙弓的中间,属于对于咀嚼功能贡献较小、对于美观影响较小的牙,拔除后间隙很便利解除前牙拥挤,同时第二双尖牙可与尖牙形成良好的邻接关系,对功能和美观都几乎没有不利的影响。所以拔掉它不会影响咀嚼,更不会引起其它牙齿的松动。
又有家长问能不能只拔上面的牙,只拔上颌4牙齿只能做成完全远中合,但是完全远中合的一个最大缺点是深覆盖的复发,因此除非因为龋齿等原因不得不只拔除上颌4不拔除下颌4(比如下颌6是龋齿不得不拔除而上颌4又是龋齿,这样你就只能保留下颌的4拔除上颌4了),我还是不建议只拔除上颌4来内收上前牙的,后牙的咬合更重要,除非你无法做到后牙的中性合,不然首要的因素要考虑后牙是中性合。在儿童我更主张不单纯拔除上颌4,儿童在生长发育期因此后牙咬合更重要。
5、第二双尖牙:当牙列拥挤程度或牙弓前突相对小时,如III类错牙合关系(CL
III)有时为了便于磨牙前移以避免遗留剩余间隙,拔除第二双尖牙似乎更为有利;同时拔除该牙也有利建立I类磨牙关系。另外,由于第二双尖牙萌出较晚,在牙列拥挤的病例有时完全舌向或颊向或埋藏阻生,也可考虑拔除。拔牙第二双尖牙后通常保留第一双尖牙。
&& 6、第一恒磨牙(6/6):很少为解除拥挤拔除第一恒磨牙,因该牙对正常牙合关系的维持及在咀嚼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应尽量保留;如该牙本身状况极差,特别是当有牙冠因龋患大面积缺损或有严重根尖周病变而无法保留时,也可考虑拔除。早期拔除第一恒磨牙之后,拥挤的牙弓有可能进行满意的自我调整,由于下第二恒磨牙向前自行调整更困难些,故下颌第一恒磨牙拔除应早于上颌第一恒磨牙。另外,第三磨牙牙胚的存在,对第一恒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的近中调位也更为有利。
&& 7、第二恒磨牙(7/7):第二恒磨牙位于牙弓末端,故一般不为解除前牙拥挤而拔除,有时为便利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位而拔除,但这不能作为普遍的设计原则。如存在第三磨牙牙胚,有人认为第二磨牙的早期拔除有利于第三磨牙顺利萌出而避免阻生,但拔除的前提条件是第三磨牙尚处于牙冠已钙化而根尚未钙化的时候,且可见牙胚基本直立或近中倾斜不大于30度角时。第二磨牙锁牙合时也有拔除该牙后,让第三磨牙向近中移动者。当第二磨牙近中阻生时,先拔除第三磨牙远移第二磨牙然后再将其扶正。
&& 8、第三磨牙(8/8):有人认为第三磨牙的早期拔除可预防前牙进行性拥挤及矫治后拥挤的复发,但目前对此尚无明确定论。但拔牙设计时要充分了解该牙牙胚的发育情况及萌出方向,对其预后作出判断。
&& 9、下切牙(21/12):当一个下切牙因拥挤被完全挤出牙列时,可考虑拔除;而当下尖牙牙根严重近中偏斜同时伴有下前牙拥挤时,可考虑拔除同侧侧切牙,以便尖牙直立并排齐下前牙。
尖牙的中性合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拔下前牙,则休想得到很好的尖牙关系,除非是上前牙有过小牙(而且刚刚好是宽度和下前牙相匹配)。中国人多数是小下颌的,即使是大下巴(比如反合)依然不主张拔下前牙。
拔牙的考虑是全面性的,一定会在X光片与模型上得到答案的,若是该拔牙而不拔牙,也许能将牙齿排齐,但是,治疗后可能造成(1)效果不好(2)矫正治疗后易复发,即牙齿再次出现不齐。(3)错过最适当治疗时机。牙齿前突不能改善甚至更严重,而且容易复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不愿意拔牙去正畸? 儿童矫牙误区多 爸妈早知道_网易亲子
不愿意拔牙去正畸? 儿童矫牙误区多 爸妈早知道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受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正畸科主任医师 兰泽栋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耀文 张先跃
在正畸科里,不整齐、哨牙(龅牙)、地包天(反咬合)、歪下巴等随处可见,影响着孩子们的形象和。这是因为我们的食物越来越精细、软化,让颌骨缺少粗硬食物必要的刺激而退化,以致孩子牙齿不整齐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主任医师兰泽栋告诉记者,这些问题可通过牙齿矫正的方法得到解决,但目前老百姓普遍存在着对矫正牙齿的一些误解。
误区一 不愿意拔牙去正畸
家长往往因为害怕拔牙而放弃给孩子进行牙齿矫正。兰泽栋说,在以前很多人吃玉米、豌豆、黄豆、甘蔗等相对比较硬的食物,颌骨得到了锻炼,因而牙齿有足够的空间生长,而到了现在,吃的食物都比较精细绵软,颌骨缺少必要的刺激而相对退化,颌骨小,但牙齿的数量和大小却没有退化,以至于颌骨不足以容纳所有的牙齿,从而造成拥挤不齐的现象。所以,为了使牙齿和颌骨匹配,往往需要拔除功能较小的牙齿(通常为大牙、智慧牙等),为牙列恢复到正常位置提供空间。
误区二 牙齿变松
在进行矫牙期间的牙齿会变松,因为牙齿只有受到牙箍的作用力才会在骨头里移动,牙根周围的骨头发生改建,从而使牙齿出现一定的活动度。牙齿通常在矫正期间会以每月1毫米的速度移动,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移动到目的地三个月后,会完全恢复到治疗前的稳固程度。如果矫牙会导致牙齿松动的话,这项技术就没有办法开展下去了。
所以说,牙齿变松是在生理范围之内,不用担心。等拆除牙箍后,牙齿会重新稳固。
误区三 矫牙很痛
  矫牙虽然不是件轻松的事,但也没有那么离谱。初戴牙套,牙齿第一次接受牙箍的“压力”,会有一点不适。第一个星期牙齿会感觉酸软无力,这个时期可选择吃较软的食物。过了适应期,进食基本上可以正常。戴牙箍期间,磨嘴的问题还会存在,及时和医生联系处理,也没有什么不良影响。
误区四 年龄太大
人们往往听说接受矫正的大多数是儿童、青少年。错过了这一时期,还能矫正吗?兰泽栋指出,矫牙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只要成年人牙周状况较好,并能积极维护好口腔卫生,一样可以矫牙。当然,成人矫牙的速度较儿童青少年慢,需要多一点的坚持。
误区五 矫牙时机
对于多数患者最佳的矫牙时机是刚换完牙齿(11-14岁的女孩/13-16岁的男孩)。但是如果在乳牙→换牙→恒牙这个过程中,儿童口腔里出现地包天或哨牙等,就不能等到11-16岁才去处理。因为不良的生长环境,有可能随年龄的增长而恶化,而且上下颌骨等到定型之后,再来矫牙,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所以,有些情况,比如地包天/反咬合、歪下巴、小下巴、门牙间隙过大、牙齿数目异常等,等到患者换完牙再来矫牙就晚了。这些情况一经发现,尽快上专业的口腔医院正畸科检查,及早干预以避免畸形加重。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热门搜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牙齿矫正要拔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