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数据的数据不确定性性指的是什么

挖掘概率频繁模式恢复不确定RFID数据流--《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挖掘概率频繁模式恢复不确定RFID数据流
【摘要】: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凭借标签体积小、成本低、非接触识别、自动识别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是,由于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射频信号的不稳定,阅读器所产生的数据通常是不可靠、不完全和有噪声,其主要表现为漏读和交错读现象。如何正确恢复RFID数据流中的数据已成为RFID中间件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该文首先对RFID数据流的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RFID数据具有简单性、关联性、时态性和空间性、不确定性(包括漏读和交错读),并对相关技术包括数据流窗口模型、数据流挖掘技术、RFID数据流恢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与分析。
为了更准确地恢复RFID不确定数据,该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RFID不确定数据流恢复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运用基于PFP-tree树的不确定数据流挖掘方法挖掘RFID数据流中的概率频繁模式。该方法通过设置数据项索引表和事务索引表,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频繁模式挖掘。该方法还运用了衰减窗口模型,通过区分“老”事务和“新”事务的贡献度,保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模式召回率。
第二,基于所挖掘的概率频繁模式,通过计算标签对象之间的关联度,确定最大关联标签。而且,通过计算概率相似运动轨迹,确定最相似运动轨迹标签。基于这些信息,采用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不确定RFID数据流恢复方法——RR方法进行恢复。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标签的当前窗口信息、标签前一窗口信息、最大关联标签信息及最相似轨迹标签信息等四个因素,根据标签矢量的欧式距离判定标签的真实位置。
第三,由于RR方法可能存在误判现象,我们通过统计标签与阅读器的拒真率和交错读率,运用贝叶斯修正方法校正标签位于阅读器范围的概率,为后续窗口的准确恢复提供更为准确的后验概率信息。
最后,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和比较,证明基于PFP-tree树的概率模式挖掘方法比基于SUF-growth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以及所提出的RR恢复方法比SIS方法具有更高的恢复准确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TP391.44【目录】:
目录3-5OCNTENT5-7摘要7-8ABSTRACT8-101 绪论10-14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0-11 1.2 RFID系统概述11-12 1.3 RFID数据流特征分析12-13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13-142 相关研究分析14-23 2.1 数据流窗口模型14-16 2.2 数据流挖掘方法16-20
2.2.1 确定数据流挖掘技术17-19
2.2.2 不确定数据流挖掘技术19-20 2.3 RFID数据流清洗策略20-22 2.4 本章小结22-233 利用PFP-tree挖掘概率频繁模式23-41 3.1 问题背景23-24 3.2 基本概念24-25 3.3 衰减窗口模型25-27 3.4 概率频繁模式树PFP-tree27-35
3.4.1 PFP-tree结构和特征28-30
3.4.2 PFP-tree构建与维护算法30-35 3.5 实验数据准备及指标35-36 3.6 实验方法性能分析36-40 3.7 本章小结40-414 基于距离的RFID数据恢复策略41-51 4.1 标签相关性41-42 4.2 概率运动轨迹42 4.3 基于距离的恢复方法及其修正42-47
4.3.1 基于距离的恢复方法43-45
4.3.2 概率修正方法45-47 4.4.实验数据准备及参致47 4.5 实验方法性能分析47-50 4.6 本章小结50-515 总结与展望51-52参考文献52-5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55-56致谢5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立强;申振;廖国琼;徐蒋军;涂阳阳;叶罗清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01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学军;徐宏炳;董逸生;王永利;钱江波;;[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年12期
刘学军;徐宏炳;董逸生;钱江波;王永利;;[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年10期
廖国琼;李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年05期
任家东;李可;冯佳音;杨楠;;[J];计算机科学;2008年03期
谷峪;郭娜;于戈;;[J];计算机学报;2009年10期
朱琼;施荣华;;[J];计算机应用;2008年06期
陈远;李战怀;陈群;;[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7期
马岩;张延园;尹方鸣;;[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05期
徐东彬;黄磊;刘昌平;;[J];自动化学报;2009年04期
张昕;李晓光;王大玲;于戈;;[J];软件学报;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博;徐雅静;赵娜;徐惠民;;[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李群;;[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S2期
詹英;吴春明;王宝军;;[J];电子学报;2011年04期
詹英;吴春明;王宝军;;[J];电子学报;2012年04期
庄波;刘希玉;;[J];福建电脑;2008年03期
丁邦旭;;[J];硅谷;2012年05期
陈自力;;[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王霞;赵龙;夏秀峰;;[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许颖梅;;[J];河南科学;2012年03期
金挺;周付根;白相志;;[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库涛;朱云龙;胡琨元;;[A];2008’“先进集成技术”院士论坛暨第二届仪表、自动化与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孟军;姜军晓;刘秋水;;[A];第三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任家东;冯佳音;李可;;[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7年
黄国言;王立波;任家东;;[A];第26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B辑)[C];2009年
刘敏;谢芳全;康庄庄;李强;潘巍;李雪;陈群;李战怀;;[A];NDBC2010第27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B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雪梅;[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冯博;[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刘松华;[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朱小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闫秋艳;[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郑林江;[D];重庆大学;2010年
张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郭立超;[D];浙江大学;2011年
刘学军;[D];东南大学;2006年
邓波;[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徐艳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骆永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赵晓燕;[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韩君;[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李念水;[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吴迪;[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黎鹏;[D];南昌大学;2010年
王炜;[D];浙江大学;2010年
许翀寰;[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玉泉;朱韶红;;[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2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学军;徐宏炳;董逸生;王永利;钱江波;;[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年12期
王晓梅;王养利;牛平宏;;[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11期
谷峪;于戈;张天成;;[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07年03期
李建中,李金宝,石胜飞;[J];软件学报;2003年10期
刘君强,孙晓莹,庄越挺,潘云鹤;[J];软件学报;2004年01期
陆丽娜,陈亚萍,魏恒义,杨麦顺;[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0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Sabine M[J];现代制造;2004年19期
刘丰华,张远见,吴永辉;[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19期
,王拥兵;[J];微电脑世界;2004年09期
;[J];今日电子;2003年04期
;[J];金卡工程;2004年08期
余松森,王志平,詹宜巨;[J];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04年03期
张燕燕;[J];金卡工程;2005年04期
齐文忠,马文方;[J];金卡工程;2005年02期
建新;[J];金卡工程;2005年06期
麦炳;[J];金卡工程;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盛;鹿洁;;[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孙正;钱柱中;陈策;陆桑璐;;[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谢红燕;;[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张勇;;[A];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张勇;;[A];节能减排 绿色制造 智能制造——低碳经济下高技术制造产业与智能制造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蔡晓琴;武晓梅;徐仲美;;[A];2011年河北省冶金信息化自动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陶桓齐;邹敏;刘文琮;;[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郑丽敏;徐桂云;朱虹;吴平;曹炜烛;赵子键;;[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黄凤君;赵清;;[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中国智慧城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娴;[N];中国电子报;2005年
北京;[N];电子资讯时报;2005年
北京;[N];电子资讯时报;2005年
曾力;[N];国际商报;2005年
;[N];国际商报;2005年
胡郁林;[N];国际商报;2005年
迪文;[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李永胜 高雪娟;[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埃森哲公司;[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文川;[D];重庆大学;2011年
吴捷;[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倪霖;[D];重庆大学;2010年
于洁潇;[D];天津大学;2010年
谷峪;[D];东北大学;2010年
唐志军;[D];湖南大学;2010年
郭志涛;[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何加亮;[D];吉林大学;2012年
黄毅;[D];清华大学;2011年
王峥;[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鑫;[D];辽宁大学;2010年
阴晓加;[D];江苏大学;2010年
熊樑;[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赵永胜;[D];重庆大学;2010年
王鑫;[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李伟业;[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李玉凤;[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史悦;[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吴彬;[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付小丽;[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一种RFID数据不确定性的自适应度量算法
下载积分:280
内容提示:一种RFID数据不确定性的自适应度量算法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2:04:2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8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一种RFID数据不确定性的自适应度量算法
官方公共微信如何选择合适的RFID标签
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便是RFID电子标签,该技术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且会获取相关的数据,在识别工作时,无需人工干预或操作。RFID可工作与各种二楼环境中,该技术还可识别在高速运动中的物体,操作起来更便捷。更多有关卡类问题请登录:www.。
但是我们在选择一个RFID标签的时候不可以只满足它的读写要求,这样就觉得它是一个好用的RFID标签。目前市场上有成百上千种相兼容的标签与读写器,因为它们都符合ISO
180000 & 6和GS1 EPCglobal Gen 2标准,而满足这一行业标准是选择合适RFID标签的首要条件。
标准的RFID标签并不能保证能抵御冲击、震动、酸碱腐蚀。虽然市场上许多标签都宣称可以承受这些恶劣的环境,但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标签被证明真的足够坚固耐用。细节决定了标签是否能成功应对外界的物理损坏或干扰。
很多的顾客在选择标签的时候只会考虑低成本和标签尺寸是否满足被安装资产,却忽视了一些更加重要的因素。其实在RFID标签我们要考虑影响RFID标签的不确定因素。
在选择RFID标签的时候有哪些不确定性因素:
1、RFID标签处于什么样的环境
在选择RFID标签时,要考虑是在什么的环境中阅读标签,考虑标签在使用过程中会需要应对什么样的恶劣环境。许多标签在正常环境中可以正常读写,却不能应对数据存储、生产和清洁过程等情况。
2、如何安装标RFID标签
有时候标签能够胜任恶劣的应用环境,但是如何安装在资产上却成了最大的挑战。标签本身或许能承受高温或长期浸没在液体中,但安装标签的背胶却不能承受。在理想情况下,当RFID标签被嵌入到资产中发挥识别功能,这种方式最大程度上的保证标签不会脱落。
但嵌入式的方式并不那么实用。除了嵌入式的安装方式外,还可以将标签通过螺栓、匝带、环氧胶或粘接剂等方式来固定。
3、RFID标签在使用环境中的读写距离有多长
有时RFID标签为了能胜任严苛环境而不得不进行一些特殊的设计,如在外层使用加固材料或者通过隔离标签与金属表面,使标签不会被直接安装在金属上。相较于嵌入式的设计,上述安装方法可能会大大降低标签的性能。
人们一般选择超高频标签,是因为可以实现更长的读写距离,标签如果添加了多余的保护从而降低了性能或者是无法实现在金属环境下的应用。那么,选择超高频的电子标签就没有了意义。影响电子标签性能的因素有很多种,例如:它的内部结构、安装方法、材料或是环境因素等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确定性规避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