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最小原理和熵增加原理是一回事,中国宪法相互矛盾盾还是根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热力学第;§5.2卡诺定理(理解);§5.3熵与熵增加原理;一、克劳修斯等式(理解);二、熵和熵的计算(掌握);三、温-熵图(了解);四、熵增加原理(理解);五、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掌握);考核要求:同上;《原子物理学》绪论;教学要点:;1、了解原子物理学的发展简史;2、说明原子物理学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学习方法;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零定律的比较 可用能(理解)
卡诺定理(理解)
熵与熵增加原理
一、克劳修斯等式(理解)
二、熵和熵的计算(掌握)
三、温-熵图(了解)
四、熵增加原理(理解)
五、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掌握)
考核要求:同上
《原子物理学》
教学要点:
1、了解原子物理学的发展简史。
2、说明原子物理学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原子物理学的发展简史(了解)
二、原子物理学的地位与作用(了解)
三、原子物理学的学习方法(理解)
原子的基本状况
教学要点:
1、了解原子的质量和大小的数量级。
2、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理解α粒子散射实验,掌握α粒子散射理论(库仑散射公式和卢瑟福散射公式),理解卢瑟福理论的实验验证,并推断原子核的大小。
4、理解同位素的概念。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原子的质量和大小
一、原子的质量(了解)
二、原子的大小(了解)
原子的核式结构
一、背景知识(了解)
二、汤姆逊原子模型(了解)
三、卢瑟福原子模型
1、α粒子的散射实验(了解)
2、汤姆逊原子模型的困难(了解)
3、卢瑟福原子模型(理解)
4、α粒子散射理论(掌握)
5、卢瑟福理论的实验验证(理解)
6、原子核大小的推断(理解)
7、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回顾与说明(了解)
同位素(理解)
考核要求:见以上教学内容括号中的五号宋体加粗字。下同。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
教学要点:
1、掌握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和里兹并合原则,了解原子光谱的一般情况。
2、初步建立量子态概念,掌握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3、了解类氢离子的光谱。
4、理解夫兰克-赫兹实验与原子能级。
5、掌握量子化通则和索末菲椭圆轨道理论。
6、理解史特恩-盖拉赫实验,掌握原子空间取向的量子化。
7、了解对应原理和玻尔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一、量子假说根据之一:黑体辐射(了解)
二、量子假说根据之二:光电效应(了解)
光谱――研究原子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光谱仪(了解)
二、光谱的分类(掌握)
三、光谱分析(了解)
氢原子的光谱和原子光谱的一般情况
一、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掌握)
二、原子光谱的普遍情况
1、里兹并合原则(熟练掌握)
2、原子光谱的普遍情况(了解)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和关于原子的普遍规律
一、经典理论的困难(了解)
二、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玻尔模型)
1、经典轨道加定态条件假设(掌握)
2、频率条件假设(掌握)
3、角动量量子化条件假设(掌握)
三、氢原子的能级和光谱(熟练掌握)
四、非量子化的状态与连续光谱(了解)
五、玻尔理论中的普遍规律(掌握)
类氢离子的光谱
一、类氢离子光谱的具体例子(了解)
二、关于里德伯常数的讨论(理解)
夫兰克―赫兹实验与原子能级
一、夫兰克―赫兹实验(理解)
二、电离电势的测定(掌握)
量子化通则
一、玻尔的量子化条件(理解)
二、索末菲量子化条件――量子化通则(掌握)
电子的椭圆轨道与氢原子能量的相对论效应
一、电子运动的椭圆轨道(掌握)
二、相对论效应(理解)
史特恩―盖拉赫实验与原子空间取向的量子化
一、原子中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理解)
二、史特恩―盖拉赫实验(理解)
三、轨道取向量子化的理论(掌握)
对应原理和玻尔理论的地位
一、对应原理(了解)
二、玻尔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了解)
考核要求:同上
量子力学初步
教学要点:
1、解物质的二象性,掌握德布罗意假设。
2、理解测不准原理。
3、理解波函数的物理意义,从物理概念上理解量子力学的本质,了解量子力学诞生的必然性。
4、理解薛定谔波动方程及其建立过程和代表力学量的算符。
5、掌握量子力学对氢原子描述的结果,掌握描述原子态的三个量子数。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物质的二象性
一、经典物理中的波和粒子(了解)
二、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解)
三、德布罗意假设(掌握)
测不准原理(理解)
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一、波函数(了解)
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理解)
三、波函数应满足的三个条件(理解)
薛定谔波动方程
一、薛定谔方程的建立(了解)
二、定态薛定谔方程(理解)
三、代表力学量的算符(了解)
量子力学对氢原子的描述
一、波函数(理解)
二、能量和角动量(掌握)
三、电子被发现的几率的分布(了解)
考核要求:同上
碱金属原子和电子自旋
教学要点:
1、掌握碱金属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及其波数公式;掌握碱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光谱项、有效量子数、量子数亏损及其能级。
2、理解原子实极化和轨道贯穿对碱金属原子能级、光谱的影响。
3、掌握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及其定性解释。
4、理解电子自旋与轨道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电子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磁矩及其量子力学的结论;
掌握碱金属原子态的符号表示。
5、掌握单电子辐射跃迁的选择定则及其对精细结构的解释。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碱金属原子的光谱
一、碱金属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掌握)
二、碱金属原子光谱的波数公式(掌握)
三、碱金属原子的能级(掌握)
原子实的极化和轨道的贯穿
一、价电子模型(理解)
二、原子实的极化(理解)
三、轨道贯穿(理解)
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一、碱金属谱线的精细结构(掌握)
二、双线、三线结构的定性解释(掌握)
电子自旋同轨道运动的相互作用
一、电子自旋与能级的分裂(掌握)
二、电子自旋与轨道运动相互作用能量的计算(理解)
三、碱金属原子态的符号(掌握)
单电子辐射跃迁的选择定则
一、允许跃迁的选择定则(掌握)
二、关于精细结构的解释(掌握)
考核要求:同上
多电子原子
教学要点:
1、掌握具有两个价电子的原子光谱和能级的一般规律。
2、掌握具有两个价电子的原子态;掌握角动量的L―S耦合和j―j耦合的特点、法则、结果及其原子态的表示;掌握确定能级高低和能级间隔的经验定则,即洪特定则和朗德间隔定则。
3、掌握泡利不相容原理,了解同科电子的概念。
4、掌握复杂原子光谱和能级的一般规律以及三个及其以上价电子的原子态的表示,理解能级的正常次序和倒转次序。
5、掌握辐射跃迁的普用选择定则。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氦及周期系第二族元素的光谱和能级
一、氦的光谱和能级(掌握)
二、镁的光谱和能级(掌握)
具有两个价电子的原子态
一、电子组态(掌握)
二、一种电子组态构成不同的原子态
1、L―S耦合(掌握)
2、j―j耦合(掌握)
3、L―S耦合与j―j耦合的对比和变化(了解)
泡利原理与同科电子
一、历史回顾(了解)
二、量子态的表征(掌握)
三、泡利不相容原理(掌握)
复杂原子光谱的一般规律
一、光谱和能级的位移律(掌握)
二、能级多重性的交替律(掌握)
三、三个及其以上价电子的原子态的表示(掌握)
四、能级的正常次序和倒转次序(理解)
辐射跃迁的普用选择定则
一、电子组态变化的定则(掌握)
二、原子总角动量变化的定则(掌握)
考核要求:同上
原子的壳层结构
教学要点:
1、了解元素物理和化学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掌握能量最小原理;掌握原子中的电子壳层结构和它与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关系。
3、掌握确定原子基态的方法。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一、元素周期表(了解)
二、周期表中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了解)
三、周期表中元素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了解)
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一、决定电子态的准则(掌握)
二、壳层的划分(掌握)
三、壳层中电子的数目(掌握)
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一、电子填充壳层的次序(掌握)
二、电子的壳层排列与元素周期表――原子的基态(掌握)
考核要求:同上
教学要点;
1、了解X射线的产生及其特性和应用;掌握布拉格公式,了解X射线波长和强度的测量方法。
2、掌握X射线的连续谱和标识谱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机制。
3、了解X射线标识谱的产生条件、方法及其跃迁选择定则。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X射线的产生及其波长和强度的测量
一、X射线的产生(了解)
二、X射线的衍射
1、布拉格公式(掌握)
2、X射线的波长和强度的测量(了解)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大学物理(近代)(下)热学和原子物理学02等内容。 
 《近代物理学》课程简介课程号: 课程名称: 《近代物理学》 (原子物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Physics (Atomic Physics) 周学时:3-0 学 预修课程:力学、热学...  《原子物理学》是在经典物理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之后的一门重要必修...它 上承经典物理,下接量子力学,属于近代物理的范畴。它以力、热、光、电磁等...  热学、原子物理学练习题一:单选 1.如图 3 所示的实验装置,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块棉花放在厚玻璃筒内底部,快 速压下活塞时,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说明( A.做功使...  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去向分析_专业资料。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去向分析 三、本专业去向分析...数学物理方法、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 ...  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去向分析 三、本专业去向分析 (一)毕业去向分析 1.直接就业,...数学物理方法、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 ...  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去向分析 三、本专业去向分析 (一)毕业去向分析 1.直接就业,...数学物理方法、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  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高等 数学、电子技术与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  2.大学物理内容 (1) 普通物理中的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的基础理论。 (2) 普通物理基本实验。 (3) 近代物理基础知识。 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对...  它是近代物理发展 史,深入到分子、原子、电子、质子、夸克等微粒的研究。这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中原子物理与热学、振动和波一起列为选修的 3 个部分,各个高中...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为什么化学反应中熵会增大,不是不符合熵增加原理吗打错了,是减少
神の意志0463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楼上一直在说孤立系统,就是一个体系不和外界发生任何的能量与物质交换.你一个反应发生了,像是铁生锈,这个反应熵减小(气体分子参与反应).但是这个是孤立系统么?不是,因为这个反应放出了热量,放出的热量使环境的熵增加了,使周围的分子变得更好动了.反应体系的熵变化,加上环境的熵变,就可以得到系统的熵变.这时候你可以把反应和以及其周边的环境放在一起看,这个大体系可以看做是孤立系统,这个系统是熵增加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化学反应,熵不一定减小。熵增加原理是指,孤立系统(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的熵随时间永不减少。熵是衡量系统混乱程度或热力学平衡程度的物理量。如果系统与外界环境有联系,不是孤立系统,则熵不一定增加,甚至可以减小。什么样的系统才算孤立系统?自发是什么意思?很多燃烧反应都是放热且熵增大,为什么它们是高温自发的  我已经说过了,孤立系统就是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比如在一...
  我已经说过了,孤立系统就是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比如在一个绝热的、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的一切物理、化学过程,这个系统就是孤立的;如果系统有物质出去,或者物质进来,即与外界有物质交换,或与外界有能量交换,那这个系统就不是孤立系统。  自发就是没有外界干预,自己就发生。燃烧反应在高温下容易进行,或者说在高温下自发,是因为旧的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只有达到这个条件,反应才可能发生。而放热则是,新形成的化学键总能量比原化学键总能量低,放出的这部分热量往往又比刚开始引发反应吸收的热量多,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实实在在的放热。开始时吸收的能量只是起一个引发作用,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中已经包含了刚开始吸收的这部分热量,同时还包含了由新旧键能的不同放出的能量。
化学反应能不能进行要看吉布斯自由能ΔG=ΔH-TΔS其中H、T、S均为状态函数,不能单独由一个熵S来判断反应能不能进行或是说反应不符合原理。焓变ΔH、温度T对反应都有影响,也就是说反应体系不是孤立的,熵增加原理是指孤立系统,所以不能用熵增原理来判断反应进行合不合理什么样的系统才算孤立系统?自发是什么意思?很多燃烧反应都是放热且熵增大,为什么它们是高温自发的...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能量最小原理和熵增加原理是一回事、相互矛盾还是根本没有关系?
Black黑天丶012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能量最低原理吧.不矛盾的.熵越大能量越低.笼统地讲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知识点 & “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休斯于1865年首...”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休斯于1865年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热力学概念。统计物理学研究表明,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熵增加原理的数学表达式是:(ds)U,V≥0。其物理意义是:一个孤立系统的自发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即从有序走向无序。而生命的发生、演化及成长过程都是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这样看来把熵增加原理应用到生命科学中似乎是不可能的。⑴熵增加原理与达尔文进化论是否矛盾?说明理由。⑵初期的肿瘤患者可以治愈,而晚期癌症患者的肿瘤想要治愈是根本不可能的,用熵增加原理解释其原因。&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备用试题第8题
分析与解答
习题“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休斯于1865年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热力学概念。统计物理学研究表明,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熵增加原理的数学表达式是:(ds)U,V≥0。其物理意义是:一个孤立系统的自发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⑴熵增加原理适用于孤立系统,而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生物进化是一个熵变过程,生物的复杂性(种群系)与熵有关,生物进化的谱系越复杂,熵值就越大。生物的组织化(个体结构)与信息有关。谱系复杂化的分支衍生带来更大的进化突变空间,但是由于生物遗传的制约作用,使实际产生的状态数(种类数)比更大可能产生的状态数少,即实际熵比更大可能熵小。一个进化的生物系列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复杂性(熵)将与组织化(信息)同时增加。因此,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构是种类越来越多,结构也越来越高级,实际熵与最大可能熵的差也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看,熵增加原理与达尔文进化论不矛盾。⑵肿瘤发生的实质就是在某一时刻机体系统发生了变速熵增的过程,机体对肿瘤产生的抑制能力大大减弱,肿瘤发生率在此过程会提高很多,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由于肿瘤患者的癌细胞在体内扩散,影响着人体的熵增速率,使机体时常处于变速熵增的不可逆过程,即人体内肿瘤的发生一旦达到了一定的混乱度,这种情况是不可逆的,故晚期癌症患者的肿瘤想要治愈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初期的肿瘤患者可以治愈是因为熵增加原理不适用于质点数很小的系统。几个肿瘤细胞相对于人体这个大的系统来说,质点数很少,对于人体还不至于构成威胁。所以对于肿瘤的研究,预防是关键。要防治肿瘤的发生,就要阻止熵增不可逆过程的发生。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休斯于1865年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热力学概念。统计物理学研究表明,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熵增加原理的数学表达式是:(ds)U,V≥0。其物理意义是:一个孤立系统的自发过程总是朝着...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休斯于1865年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热力学概念。统计物理学研究表明,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熵增加原理的数学表达式是:(ds)U,V≥0。其物理意义是:一个孤立系统的自发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主要考察你对“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与“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休斯于1865年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热力学概念。统计物理学研究表明,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熵增加原理的数学表达式是:(ds)U,V≥0。其物理意义是:一个孤立系统的自发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相似的题目:
[2014o江西o高考]过双曲线C:x2a2-y2b2=1的右顶点做x轴的垂线,与C的一条渐近线相交于点A,若以C的右焦点为圆心、半径为4的圆经过A,O两点(O为坐标原点),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  )x24-y212=1x27-y29=1x28-y28=1x212-y24=1
[2014o全国o高考]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离心率为2,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3,则C的焦距等于(  )22√244√2
[2014o全国o高考]已知F为双曲线C:x2-my2=3m(m>0)的一个焦点,则点F到C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33√3m3m
“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休斯于1865年首...”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休斯于1865年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热力学概念。统计物理学研究表明,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熵增加原理的数学表达式是:(ds)U,V≥0。其物理意义是:一个孤立系统的自发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即从有序走向无序。而生命的发生、演化及成长过程都是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这样看来把熵增加原理应用到生命科学中似乎是不可能的。⑴熵增加原理与达尔文进化论是否矛盾?说明理由。⑵初期的肿瘤患者可以治愈,而晚期癌症患者的肿瘤想要治愈是根本不可能的,用熵增加原理解释其原因。”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休斯于1865年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热力学概念。统计物理学研究表明,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熵增加原理的数学表达式是:(ds)U,V≥0。其物理意义是:一个孤立系统的自发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即从有序走向无序。而生命的发生、演化及成长过程都是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这样看来把熵增加原理应用到生命科学中似乎是不可能的。⑴熵增加原理与达尔文进化论是否矛盾?说明理由。⑵初期的肿瘤患者可以治愈,而晚期癌症患者的肿瘤想要治愈是根本不可能的,用熵增加原理解释其原因。”相似的习题。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关于能量最低原理和熵增加原理自然变化到底是向着能量降低(变稳定)的方向进行,还是向着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对于孤立系统来说,比如宇宙,总是向着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进行,最终达到热寂对于非孤立有能量交换的系统来说,比如地球,是向着稳定的方向进行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楼主的问题很好,但很不容易准确回答。熵增加原理(或更确切地说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决定任何宏观过程方向的唯一原理,从宏观的层次来看,能量最低原理是描述过程方向的一种不全面或不准确(含糊其辞)的表述。熵增加原理是说,一个孤立系统(或一个任意系统与其环境的总和)发生变化只能朝向(总)熵增大的方向(达到最大取得平衡,此后熵不变)。能量最低原理则是说,系统总是倾向于(注意倾向于...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互矛盾的格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