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6岁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累及RCA中段及D1近段,怎么办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关于冠心病_百度知道
关于冠心病
我四月三号做的64排螺旋CT显示:
冠脉分布呈右侧优势行,左右冠脉起源正常。
LM可见管壁钙化,管腔局限轻度狭窄。
LAD近段及中段可见管壁斑块伴钙化,管腔局限中重度狭窄。中间支起始部可见管壁钙化,管腔局限轻度狭窄。
LCX各段及分...
患者性别男 49岁
我有更好的答案
要做冠脉介入支架手术了。主要针对于LAD近段及中段,和 RCA中段的两支血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冠心病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冠心病支架术后支架前端血管仍有狭窄如何治疗?冠心病_百度知道
冠心病支架术后支架前端血管仍有狭窄如何治疗?冠心病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
劳累性胸闷3年,活动后后背压痛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09年5月介入治疗,造影显示:LM正常,LAD近中段弥漫性狭窄80%-90%累及第一对角支开口,RCA近中段50%偏心性狭窄,后降支开口偏心性狭窄70%。以2.0*20mm球囊扩张对角支...
然后服用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目前的症状主要是由于D1(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开口90%狭窄引起的!)潍坊市中医院李臣文
采纳率:9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冠心病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冠心病中医(胸痹、乳房痹、真心痛、厥心痛、卒心痛、久心痛)
胸痹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胸痛,甚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从心肝论治冠心病,认为肝郁血瘀,痹阻心脉是关键病机所在。故治疗以理气活血立法,宣痹通阳,每获良效。
  胸痹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胸痛,甚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如《素问》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其病因病机责之于“本虚标实”,本虚者,因年迈体衰,秉赋不足,情志所伤,劳逸失调引起心之阴阳气血不足。虽病位在心,但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其发生与肝有密切关系。因为心与肝不仅在经络上相互衔接,在五脏间也相互关联:肝主疏泄,肝疏泄有序,则心平气和;反之则气郁血滞,心络痹阻引发胸痹。肝藏血与心主血脉功能相辅相成;肝藏血功能失常,心血亦损,血脉瘀阻引发胸痹。从五行关系传变看,及心,即母病及子;心病及肝,即子病及母。可初步认为,“肝为起病之源,心为传病之所”。标实者,情志刺激,肝气不舒;膏粱厚味,酿生痰浊,痰浊亦可阻于脉中,妨碍血液运行,并可郁阻气机,使瘀血、气滞进一步恶化,而气滞可影响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进一步加重痰浊、瘀血;气滞,血瘀、痰阻、寒凝阻塞心脉而致胸痹心痛,其中情志失调居首,根据临床常见心肝气郁、易伤七情这一病理特点,从心肝论治,认为肝郁血瘀,痹阻心脉是关键病机所在。故治疗以理气立法,宣痹通阳,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袁某某,女,56岁,汉族,已婚,退休。于2004年8月5日初诊。
  主诉:心前区疼痛,心悸,胸闷两年,近一周加重。患者于两年前因心前区疼痛,心悸,胸闷,入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经一个月治疗好转出院。近一周来因琐事生气后疾病复发,证见胸闷、气短、心前痛、连及两胁胀闷疼痛,心烦易怒、善太息、目胀、口苦、腹胀、便干两日一行,察其舌暗红,苔白少,诊其脉弦滑。检阅心电报告为:ST段改变,提示心肌缺血。诊断:胸痹。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
  此患者发病因情志而诱发,且平时又常兼有心烦急躁、喜太息等肝郁气滞之象,病人又为女,肝病及心,肝气不疏。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血行失畅,脉络不通,而致气血瘀滞,心脉痹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瘀滞不通则痛,而发为胸痹。故此病为气滞血瘀,心脉痹阻所致,法当理气通络,活血化瘀。方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之。处方:
  黄芪30g,当归15g,生地10g,桃仁15g,红花15g,枳壳15g,赤芍20g,川芎15g,桔梗10g,柴胡10g,牛膝20g,川楝子10g,郁金10g,甘草10g,7剂,日三次,水煎服。
  嘱其注意休息,不从事激烈体力活动,以清淡为主。
  复诊:服上方后心前痛、胸闷、气短均减轻,便干好转,略有腹胀、少寐。察其舌淡暗,苔白,诊其脉弦。此乃气血得以正常运行,仍见气滞之象。故前方去郁金,加佛手10g,生龙骨30g。嘱其注重调节情绪,不可过于激动悲伤,余嘱同前。
  三诊:心前痛未作,诸症基本消失。
  心主血脉,脉为血养,血循脉道,循环全身。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因气滞使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发此病。此患者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并伴有心烦胁胀等肝经症状,可知其为肝郁气滞血瘀。故用王清任《医林改错》之血府逐瘀汤治疗。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诸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方。本方以气血生化与脏腑经络的机能关系作为立法依据,不仅行血分之瘀滞,又善于解气分之郁结。是治疗气血同病的方剂。方中集桃红四物汤与四逆散两方,一行血分之瘀,一解气分之郁,寓行气于活血之中。方中桃仁、红花活血祛瘀通经络;川芎活血行气止痛;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当归补血活血;生地凉血滋阴;枳实行气破滞,泄浊降逆,消痰除痞;桔梗开肺气,载药上行;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柴胡疏肝,枳壳理气,一升一降,调整气机,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以达到活血化瘀而不伤血,舒肝解郁而不耗气的目的。甘草缓急,通血脉而调和诸药。在原方基础上加黄芪,取其益气升阳之功,以恢复心气,并益脾气以利水湿;加入川楝子疏肝理气;郁金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共增其行气解郁之力。综观全方,合而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气血调和,气畅血行,心痛自除。二诊时患者服上方后气血得以正常运行,但仍可见气滞之象,故去郁金改为佛手,防其行气活血泄热伤阴之弊,以佛手行气宽中;加生龙骨取其重镇之功以改善其睡眠。现代医学也证实该方具有改善血液凝固性和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降脂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对机体抗缺氧和抗心室纤颤作用。故此方对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
分型辩证&&
心血淤阻宜活血化淤
若是以血淤为主的冠心病病人,常以心胸刺痛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心律不齐,心慌气短,胸闷不适,口唇发绀,舌质紫暗,脉弦细或结代。可向他们推荐血府逐淤汤加减:当归10克,桃仁12克,川芎、红花、生地、柴胡、枳壳、牛膝各10克,甘草6克,若病人心胸疼痛较剧,可酌加乳香、没药、延胡索、丹参、三七等,以增强止痛效果。该方可增加冠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而使心绞痛得到减轻。
心肾阳虚宜温阳利水
此型多见于中老年冠心病伴心衰者。病人心绞痛频发,痛彻胸背,心悸怔忡,气逆喘促,畏寒肢冷,小便短少,下肢浮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结代。中医称之为“心水症”,多因肾阳虚衰,命门火弱,加上心阳不振,难以运化水湿而引发下肢浮肿。
对这类病人,宜推荐真武汤合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制附片15克~30克,茯苓30克~60克,白术15克,栝蒌30克,薤白15克,半夏15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红参10克,黄芪30克,陈皮10克,炙甘草10克。该方温阳利水、活血化淤,具有强心、促进血液循环及利尿消肿之功。
气阴两虚宜强心生脉
一些坐办公室、爱熬夜、不爱运动、工作压力大或年高体弱的冠心病人,多因劳心过度而引起气阴两损,常感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头晕眼花,失眠,自汗或盗汗,耳鸣,腰膝酸软,舌质淡,有齿痕,脉细弱。
对这类病人,可推荐炙甘草汤合左归饮加减:炙甘草12克,太子参30克,炙黄芪、山萸肉各15克,麦冬、生地、五味子、枸杞、茯苓、生山药、阿胶、陈皮各10克。该方益气养阴、强心生脉、宁心安神,能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功能,有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血压的作用。
寒凝心脉宜温通开窍
体弱阳虚的冠心病人,稍遇严寒刺激即发作或使心绞痛加重,心胸闷痛或刺痛,四肢厥冷,舌质紫暗。苔白,脉弦细。可推荐辛温开通、宣痹散寒之剂,如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2克,桂枝、赤芍、丹参、荜茇、高良姜、延胡索、檀香、白芥子各10克,薤白15克,细辛、炙甘草各6克。该方可迅速减轻心绞痛。
痰浊阻络宜通阳散结&
这种症状多见于肥胖的冠心病人,临床通常胸闷痛,痞满不舒,咳吐痰涎,纳差,舌胖嫩,苔黏腻,脉濡滑。能够向他们推荐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化裁应用:全栝蒌1个,薤白、清半夏各15克,桂枝、陈皮、枳实、厚朴、石菖蒲、郁金各10克。此方可通阳散结、宽胸豁痰而获较好疗效。
气滞郁结宜舒肝理气
有些冠心病人脾气急躁,爱发火,一动怒就犯心绞痛,伴有胸闷不舒,两肋胀痛,胃脘痞满,舌质两边紫暗,脉弦紧,症属肝气郁结、血气不和,宜舒肝理气、活血化淤。可推荐用逍遥散加减: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枳壳、木香、佛手、佩兰各10克,白蔻仁、甘草各6克,丝瓜络15克。服药伴随,应注重情志养生,如此方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胸痛指以胸中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或某些疾病中的一个症状。胸为心肺之外廓,胸胁为肝胆经脉之所过,气机升降之道路,肾之经脉从肺出络于心,故胸痛多与心肺疾病、肝胆气逆、肾气亏虚等有关。《内经》中多篇都涉及到胸痛,比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素问·举痛论》、《灵枢·五邪》、《素问·脉解》等。
  病因病机
  《内经》认为,胸痛可因感受外邪,气郁水结,气滞寒凝等病因所引发,以气滞血瘀为主,胀痛多属气滞,刺痛多属血瘀。实证发病剧烈,虚证发病缓慢。
  《内经》认为,引发胸痛证的外感病因中以寒、热多见。若素体阳虚者,则胸阳不振,阴寒之邪易乘虚而入,可致寒凝气滞,寒邪最易伤阳,出现胸阳不展,血运不畅,进而痹阻胸阳发为胸痛;热邪最易伤肺,热邪蒸于肺,致肺热壅盛,气滞痰凝,发为胸痛之证。
  《内经》认为,情志失调,可致肝郁气滞,肝气通于心气,肝气滞则心气乏,故可致胸痛;体虚劳倦久则伤肾,肾之经脉络于心,肾气衰微,肾阳虚衰则不能温心阳,心阳不振则寒凝胸中致胸痛;水饮之邪是为阴邪,上犯心胸最易伤胸中之阳,气机不利,故见胸痛。因此,胸痛的总体病机当为《金匮要略》所总结的“阳微阴弦”,单从脉象来看,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微指寸脉微,阴弦指尺脉弦。从病机来看,此处阳微是心阳不振,阳虚之象,阴弦为阴寒内盛之征。故胸中阳虚,阴寒之邪上乘,发为胸痛。
  心病胸痛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通。”此句言心经实证之症状。张介宾注曰:“此心经之实邪也。手少阴心脉,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其支者循胸出胁,上抵腋下,循臑内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又心与小肠为表里,小肠脉绕肩胛,交肩上,故为此诸证。”值得说明的是,心病胸痛可由手少阴心经经气郁结,脉络闭阻所致,亦可由心经气血虚衰,不能濡润血脉而成,因此,心病胸痛亦不完全为实证,临床当加以辨别。以胸痛,两胁胀痛,痛引肩胛及两臂内侧为临床特点。
  肺热胸痛
  《素问·刺热》云:“肺热病者……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张介宾注:“热争于肺,其变动则为喘为咳。肺者胸中之脏,背者胸中之府,故痛走胸膺及背,且不得太息也。”热邪犯肺,肺热壅盛,炼液为痰,痰热壅滞,经气不利,故为胸痛。加之肺宣降失司,肺气不利,故不得太息。以前胸、后背皆痛,喘息气短为临床特点。
  肝病胸痛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春脉太过于不及,其病皆何如……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吴崑注曰:“肝之经脉上贯膈,布胁肋,注于肺,故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又下为两胁胠痛也。”高世栻注曰:“肝脉不及,不能贯膈注肺,则令人胸痛引背。不能合少阳而转枢,下则两胁胠满。”以上两说均从经脉解,因肝脉经气不利,气滞故致胸痛引及两胁及少腹。张志聪注曰:“春木之阳,生于肾水之阴,阴气虚寒,以致生阳不足,故胸痛引背也。胁胠乃肝肾之部分,生气虚而不能外达,故逆满于中也。”此乃从肝肾阴气虚寒,生阳不足的角度进行解释,亦可参。以胸痛引发背痛,延及两胁、少腹皆痛为临床特点。
  肾病胸痛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病者……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王冰注:“肾少阴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然肾气既虚,心无所制,心气熏肺,故痛聚胸中也;足太阳脉从项下行而至足,肾虚则太阳之气不能盛行于足,故足冷而气逆也;清谓气清冷,厥谓气逆也。以清冷气逆,故大腹小腹痛;志不足则神躁,故不乐也。”此注从经脉解,肾阳虚衰不能上温于心则心阳不振,寒凝气滞,故胸中痛。高世栻注:“肾气虚微,心肾不交,则胸中痛;胸者心之宫城也,大腹属坤土,小腹主升阳,生阳气虚,不温其土,故大腹小腹皆痛;阴寒盛,阳气虚,故清厥。清厥,微冷厥逆也。心有所忆谓之意,心肾不和,故意不乐。”此注从肾、脾、心注,亦可参。以胸痛,下肢冷,腹痛,烦躁不乐为临床特点。
  水饮胸痛
  《素问·脉解》云:“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张介宾注:“邪水之阴,非真阴也。阴邪在中,故为胸痛。阴盛则阳衰,故为少气,少气则气短而喘矣。”水饮之邪上犯于心胸,胸阳不振,气机升降失常,故发为胸痛。水气犯肺,肺失宣降则少气,甚或喘咳。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称此为悬饮证。以胸痛、咳嗽、气短喘息为临床特点。
  《内经》对胸痛的治疗原则以调气血、通经脉为主。心病胸痛,针刺治疗方面,张介宾认为“手少阴太阳,心与小肠脉也,当随其虚实而取之。心主舌,故取舌下血,以泻其实”。马莳强调“当取手少阴之经穴灵道,手太阳经穴阳谷,以心与小肠相表里也,实则泻其有余,虚则补其不足耳”。方药治疗则根据心病胸痛的不同病机,分别采用相应的治法。如属火邪热结者,可选用小陷胸汤加减;气滞血瘀者,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阳虚痰浊者,可选用苓桂术甘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肺热胸痛,方药治疗可选用小陷胸汤酌加化痰之品。肝病胸痛,方药治疗可选用《医宗金鉴》所载加味逍遥散加减。肾病胸痛,针刺治疗方面,张介宾云“足太阴太阳为表里也,凡刺之道,自当虚补实泻,然经络有血,犹当先去血脉,而后平其有余不足焉”。马莳认为“当取足少阴之经穴复溜,足太阳之经穴昆仑,以出其血可也”。方药治疗肾病胸痛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水饮胸痛,方药治疗可选用十枣汤或葶苈大枣泻肺汤之类。
  兹举一病案以明经旨。笔者曾诊治一患者,女性,32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数年,时发胸中闷痛,向左肩背及左臂内侧放射,睡眠不安而多梦,睡梦中常因憋气而惊醒,醒后需他人重拳捶击胸背数下,胸闷始能缓解。兼见心烦、大便干。舌质暗苔薄白腻,脉弦细节律欠调。形体较肥胖。辨证:证属心脉瘀阻,兼夹痰湿。治法:活血通脉,佐以行气化痰之法。方药:旋覆花汤加减方,主要药物组成为茯苓、杏仁、生薏苡仁、茜草、红花、旋覆花等。一周后复诊,胸闷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亦减少,睡眠中偶有憋醒,已无需他人捶打便能自动缓解,大便已调,舌脉同前。仍用前方酌加丹参、浙贝。十日后三诊,效果明显,带药归乡,未再复诊。
  按:此案辨证论治遵循“心病者,胸中痛”之经旨,经过治疗后显效明确。患者以心脉瘀阻为主而兼夹痰湿,故用药通畅经脉、活血祛瘀为主,选用旋覆花汤加减方,该方为导师王洪图教授治疗胸痛的常用方剂,是因该方具有活血通经、祛除痰湿的功效,可用治胸中闷痛,尤其善除“胸任重物”。
气虚阳衰型冠心病,可见心慌气短或气喘,胸闷心痛,肢冷,面色苍白或面足浮肿,指甲青色,舌质紫暗,苔白,脉细软微弱或虚大无力。治以益气温阳、化瘀定痛。方取参附汤合失笑散加味。常用方:
党参200克,生黄芪300克,熟附块60克,桂枝90克,红花90克,桃仁、酸枣仁各90克,淮小麦120克,丹参150克,失笑散(包煎)100克,炙甘草60克,细辛45克,白术、白芍药各90克,猪苓、茯苓各90克,郁金90克,炒枳壳90克,麦门冬90克,五味子90克,干姜30克,陈皮6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人鳖甲胶90克、阿胶90克、鹿角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可见心悸胸闷,短气倦怠,心前区隐痛或刺痛,失眠多梦,眩晕口干,舌红或紫,脉细数或细弱。治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方取生脉散加味。常用方:
黄芪250克,党参150克,天门冬、麦门冬各100克,五味子90克,丹参120克,赤芍药、白芍药各90克,柏子仁100克,郁金90克,桃仁、酸枣仁各100克,炙甘草30克,桂枝30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80克,远志90克,茯苓120克,当归100克,青龙齿(先煎)90克,白术90克,沙苑子90克,生蒲黄(包煎)9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鳖甲胶90克、龟版胶90克、鹿角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可见心痛短气,胸中憋闷,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舌苔腻,脉弦滑。治以通阳化浊,开胸宣痹。方取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常用方:
生黄芪250克,淡附片45克,党参150克,瓜蒌180克,薤白100克,半夏100克,桂枝90克,细辛45克,红花90克,茯苓150克,枳壳90克,橘皮60克,泽泻90克,桃仁、酸枣仁各100克,丹参100克,郁金90克,生蒲黄(包煎)90克,延胡索9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鳖甲胶90克、鹿角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可见心胸刺痛,短气,心烦不安,舌质暗或有瘀斑,苔偏厚,脉弦涩。治以理气化瘀,活血通络。方取丹参饮、血府逐瘀汤加味。常用方:
生黄芪250克,赤芍药、白芍药各90克,炒当归90克,广地龙90克,桃仁、酸枣仁各120克,红花60克,炒柴胡90克,炒枳壳90克,桔梗60克,丹参150克,檀香30克,砂仁(后下)30克,郁金90克,川楝子90克,青皮、陈皮各60克,川芎90克,桂枝60克,生蒲黄(包煎)90克,延胡索9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鳖甲胶90克、阿胶90克、鹿角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如心痛频繁、胸闷气短者,可配合服用冠心苏合香丸或麝香保心丸、苏冰滴丸等芳香开窍,活血理气治疗。&&&&
陈宝贵教授认为,冠心病心绞痛之病因主要为寒凝心脉,气滞血瘀,心肾阳虚,痰浊阻络。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肾)气(阳)不足;标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无本虚心(肾)气(阳)之不足,自无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等病理产物。故治疗以固本治标为主。治疗原则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以经验方养心汤加减,疗效良好,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党参20克,麦冬15克,五味子5克,丹参20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枳壳10克,延胡索10克,地龙15克,甘草10克。日1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以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以丹参、川芎、延胡索以活血通络;郁金为气中血药,可调和气血,更加枳壳以调气,地龙以化痰通络,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该组方能降低血黏度,扩张冠状动静脉大小血管,稳定血管斑块,减低心脏负荷,改善血管的弹性及血管内皮的状态,改善冠状动静脉及周身血管的功能等作用。单味中药如地龙,其主成分蚓激酶能通过激活纤溶酶直接溶解纤维蛋白,能降低冠心病患者血黏度,溶解血栓,缓解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因此辨证使用以上中药,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和患者血液、血管的状况,可以提高疗效。
  加减:心阳虚衰者加薤白30克,桂枝10克;气滞者加檀香10克(或沉香5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血瘀甚者加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肾阳虚者加桂枝10克,附子10克,淫羊藿10克;痰浊者加半夏10克,瓜蒌20克,石菖蒲20克。
  使用注意:以上方药剂量并非固定用量,应随其气血阴阳之多少酌情加减。如气血无明显虚者可减少补气药用量,无明显血瘀者可减少活血药用量等。
  典型病例
  于某,男,75岁,日就诊。
  患者间断出现心前区疼痛已半年有余,发作时伴有胸闷,气短,左后背部不适,经休息或服药后好转,每次发作5~10分钟不等。近10余天来症状呈加重趋势,发作较前频繁,且缓解时间较长,动则尤甚。纳尚可,但不敢多食,多食易诱发心绞痛,寐欠佳,二便尚可。舌淡暗,苔白,脉弱稍弦。查患者面白少华,精神欠佳。患者既往冠心病病史5年。今查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心梗,心肌缺血。西药服用阿司匹林、消心痛。据舌脉症诊为胸痹,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用养心汤加减。
  处方:党参20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桂枝10克,丹参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枳壳10克,延胡索10克,地龙15克,甘草10克。7剂,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温服,日1剂。
  5月10日二诊:患者胸闷气短好转,偶有心前区疼痛,已不频繁。脉较前有力。原方继进7剂。煎服法同前。
  5月17日三诊:患者诸症好转,已无心绞痛症状。查舌暗改善,舌苔稍黄,脉转有力。原方去桂枝、桃仁、红花。予14剂巩固疗效。一月后回访患者症状很好,可适当散步。
  按:依据患者面色少华,胸闷气短,动则尤甚,舌淡暗,苔白,脉弱可诊为胸痹之气虚血瘀证。方中方中以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以川芎、丹参、延胡索以活血兼以止痛;郁金、枳壳以调气行血,地龙以化痰通络,甘草调和诸药。患者脉弱稍弦为阳气不足,故加桂枝以温通心阳。患者舌淡且暗为气虚血瘀,故加桃仁、红花、赤芍以增加活血行瘀之力。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效。诊断明确,药已对证,故一诊后患者症状改善。二诊患者又进7剂以继续治疗。三诊时患者已无心绞痛症状,疗效甚好。因患者舌暗改善,故减少活血药用量,去桃仁、红花、赤芍。因患者舌苔稍黄,脉转有力,心阳已不虚,故去桂枝。又服14剂以巩固疗效。经回访疗效很好。
  陈宝贵教授强调,冠心病心绞痛并不等于中医之胸痹。胸痹面广,包括西医很多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肺部疾病、胸膜疾病、食管疾病等,而冠心病心绞痛有时也无胸痹之症状。一般来讲只要符合胸痹之诊断标准,就可诊为胸痹。胸痹之病机,《金匮要略》称“阳微阴弦”,即本虚标实之证。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阳微阴弦”之本虚标实之症者就可以用胸痹的治法治疗。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年过半百者多,此时患者阳气已开始衰减,痰浊,瘀血逐渐逐渐生成,此时患者多有本虚标实之证,所以其治疗以固本去标为主。但具体治疗时应根据当时辨证情况酌情加减,不可执一方而疗百病,不分表里阴阳,寒热虚实,一概治之,有时也可误病。
周次清,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
病例:钟某,男,62岁,冠心病、高血压病史10余年,近两月来胸闷憋气加重,时有胸痛,劳累后加重,伴头痛头晕,左下肢麻木,食欲不振,胃脘撑胀感,大便于,四五天一次,舌红苔黄,脉弦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血压170,145毫米汞柱。辨证属痰热互结、胸阳不展、胃气亏虚。治以宽胸化痰、清热益胃。方用小陷胸汤加味:党参、栝蒌、葛根各30克,前胡、山楂各15克,佛手、半夏各10克,黄连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服药6剂,胸闷憋气明显减轻,食欲好转,胃脘撑胀感消失。仍头痛头晕、大便偏干,舌红苔薄黄、脉弦,血压140/
110毫米汞柱。以上方去前胡,加大黄 6克,药后大便通畅,诸症皆减。
点评:本方由8味药组成,以小陷胸汤为主,并合栝蒌薤白半夏汤之义,旨在清热化痰、宽胸理气。因胸闷憋气较重,故加前胡宣降肺气而化痰,并具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食欲不振、胃脘撑胀,属脾气虚而胃气滞,故加党参益气健脾,山楂消积化食,佛手理气消胀。并加葛根一味,既能升脾胃之气,又具扩张冠状动脉和降血压之功。同时山楂亦能扩冠、降血压。患者大便干结,方中栝蒌则具有泄热通便之效,惟力不足,复诊时又加人大黄而助之。全方配伍严谨,一药多效,方精药简,心胃同治,疗效显著。
张学文系陕西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国医大师
宽胸通痹汤,药用瓜蒌、丹参、生山楂、炒酸枣仁、鹿衔草各15克,薤白、降香、麦冬、川芎、赤芍各10克,桂枝6克,三七3克(研末,冲服),心气不足者常劳累后发作,短气、心慌心悸、脉细弱,加人参、黄芪;心阳不振常受寒易作,畏寒、手足厥冷、唇甲青紫,加附子、桂枝;心阴不足者多与吸烟有关,常心烦、口干咽燥、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细数,加西洋参、麦冬、五味子、柏子仁、玄参;心血不足者多心悸心慌、面色无华、唇舌淡白、脉细或涩或结代,加鸡血藤、当归、地黄因情志诱发者兼以理气,加柴胡、郁金;痰阻严重者多胸闷、时有眩晕,加半夏、菖蒲、胆南星;瘀阻严重者疼痛剧烈或刺痛、唇甲青紫、舌有瘀斑或瘀点、脉细涩,加葛根、延胡索、三七、桃仁。
  如张某,女,59岁,退休工人,日就诊。诉阵发性胸闷气短2年,加重并伴胸痛15天,胸闷以下午多发。曾经检查后诊断为“冠心病”、“高血脂症”,服药无效。
  刻诊:舌黯、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宗气不畅、血脉痹阻。
  治法:宣通宗气、活血通脉。
  方药:宽胸通痹汤加减:瓜蒌、丹参、草决明、鹿衔草各15克,薤白、川芎、赤芍、降香各10克,葛根、莱菔子、枳实、菊花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12剂,症状显著减轻,偶有胸闷胸痛,原方去莱菔子,续服1月,诸症消失。
老中医周信有治冠心病经验
&周信有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周老擅长以《黄帝内经》整体观、系统观和辨证观的哲学观点与方法分析问题与指导临床科研工作,取得卓越成果。
一、辨证分型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 病”,属中医“胸痹”范畴。周老根据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虚实交错的病理特点,分为以下4种。
1.痰浊阻滞型:突出表现为心前区 疼痛有定处,气短乏力,胸闷,气憋, 疲乏,舌质紫暗,脉弦细或结代等。
2.气阴两虚型:表现为心前区痛,胸闷气短,心悸,疲乏,自汗,手足心烦热,口干,舌质红或淡红胖嫩,脉细数或结代。
3.阴虚阳亢型:表现为心前区痛,胸闷,心悸,手足心烦热,口子,头晕耳鸣,颜面潮红,舌质红,脉弦数,此型病人一般伴有高血压病史。
4.心肾阳虚型:表现为心前区持续疼痛,胸闷气憋,心悸,精神疲倦,身寒肢冷,面色苍白,冷汗,舌质紫暗,脉沉细或结代。
二、治疗方法
周老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中,气虚血瘀,痰浊阻滞足儿共什,而以虚为主。周老针对儿病机特点,采用益气补肾、活血祛瘀、宣阳通痹、芳香开窍四法。临床通用一基本方,再按证型不同,随证加减。
基本方:黄芪20克,元胡、生山楂各12克,川芎、赤芍、丹参、郁金、地龙各10克,瓜蒌8克,桂枝、降香各5克,三七粉(分次冲服)、水蛭粉(分次冲服)各3克
加减:痰浊阻滞加陈皮4克,法半夏10克;
气阴两虚加党参、麦冬各12 克,五味子7克;
阴虚阳亢加生地、知母、黄柏各10克;
心肾阳虚型加淫羊藿、制附子(先煎)、肉桂各10克;
冠心病心律失常可出现期前收缩、结代脉,原方去瓜蒌、桂枝、降香,加苦参、党参、五味子、生地、夜交藤各 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三、治疗体会
周老在临床治疗冠心病时,突出特点是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既注重调治心脏本身的病变特点,又从整体人手,照顾全身各器官的病理变化,不但符合中医学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也符合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兼顾辨病论治的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相结合的原则。
曙光医院蒋有倩治隐性冠心病(气滞血瘀)方
处方:党参、穿山甲(先煎)各15克,桂枝8克,白芥子]0克,红枣5枚,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化瘀。用于治疗无症状隐性冠心病,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内向性格,情绪易紧张,低落和举措不定,有嗜烟酒的行为。除心电图示缺血型,常见血脂浓度高,舌黯红或有瘀斑,苔白腻,脉滑。
创方者:蒋有倩
治隐性冠心病(脾湿内阻)方
处方:丹参15克,赤芍12克,厚朴、鹿角霜、郁金各10克,香附9克,远志4.5克,炙甘草5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宣痹通气。用于治疗无症状隐性冠心病,中医辨证属脾湿内阻型。常有劳思过度,多疑多虑,性格内向,喜食比肥,好静恶劳,夜寐多梦的行为表现。常发生在体态肥腴,经常坐着工作和缺乏体力活动的人群。除心电图异常之外,还可见血脂浓度偏高,腹胀胸闷,便多质烂,眼睑浮肿,舌苔薄腻,脉细弦数。
专家点评:所谓无症状隐性冠心病,是有心肌缺血病理基础,在全面处理个性行为时可以看到多种不同临床症状。中医中药秘方网推荐对于它的治疗采用辨证施药和心理行为综合治疗效果比较好。
创方者:蒋有倩
治隐性冠心病(肝郁化火)方
处方:龙胆草6克,丹皮、栀子、柴胡、当归、合欢皮各10克,远志4.5克,灵磁石(先煎)2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泄火。用于治疗无症状隐性冠心病,中医辨证属肝郁化火型。有争强好斗,孤傲偏执,嗜食烟酒的行为表现。常见于企业管理人员,因长期精神紧张,情绪容易激动,饮食饥饱不定,生活没有规律,常可见“三高一少”症状,即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少睡眠。症见眩晕头重,面红目赤,两胁胀痛,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
创方者:蒋有倩
老中医蒲辅周先生的双和散,多年来运用于临床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疗效颇佳。&&&
处方:生晒人参90克,菖蒲、香附 各60克,茯神、丹参各30克,三七、鸡 血藤、血竭、琥珀、远志各15克。
用法:上药研成粉,制成散剂,每日 3次,每次2克,饭后开水送服。
方解:方中以生晒人参一味为君药,剂量独重,大补心气;丹参、鸡血藤二味为臣药,养血活血;三七、琥珀、血竭三味为佐药,化瘀止痛;远志、菖蒲、香附、茯神四味为使药,化痰开窍,调气安神,这四味药,又暗合《千金要方》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交感丹在内,共同交通心肾,定志宁心。全方重点突出,布局全面,意在以补心气作为补法的核心,待心气充足,则能够推动血行;血行通畅,则痰瘀可化解于无形。
体会: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三味药组成,其构方思路,着眼于血管壁,着重在治疗,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的作用,但是,其中的冰片属于芳香走窜的化学合成药,开破之力很大,久服耗气伤阴,最终不利于身体。故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如果胸前区不痛、不常痛、不剧痛者,不宜用作常规药物天天服用。参三散则用人参益气,以保护心肌,配以三七、丹参活血,作用于血管壁,通过益气活血达到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双和散则在参三散的补气活血基础上再加菖蒲、远志、香附、茯神化痰理气,有很好的调整心脏神经紊乱的作用,比以上两方设计更加全面,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不频繁的情况下,最适合预防、保健、治疗之用。陈克勤
冠心病名医方
处方:党参、丹参各15克,瓜蒌皮12克,生地、半夏、枳实、三七、川芎、赤芍、茯苓各10克,降香8 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阴,荣心肌,化痰瘀,通阴维。主治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中医辨证属痰瘀痹阻型。症见左胸闭闷疼痛,痛及左侧胁背或左前臂内侧,时时复发,痛时服消心痛片可以缓解,或口舌干,不甚饮,舌红暗或发紫,舌下瘀筋,苔薄白微黄,脉缓小或细涩。
专家点评:《难经》云:“阴维为病苦心痛。”夫阴维脉颇似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可致发心绞痛,《内经》称真心痛,多发于年高之人。乃气阴两虚,心肌失荣,痰瘀痹阻阴维脉络,气滞不通所致。故本方用党参、生地益气养阴,以荣心肌,以治其本。瓜蒌皮、半夏、茯苓、枳实祛痰散结,宽胸理气;合降香、丹参、川芎、赤芍活血消瘀,以通阴维脉络,改善冠状动脉循环而治其标。三七《本草汇言》:“味甘微苦,性平”,《本草纲目》:“散血定痛”,余临床观察,有明显缓解心绞痛作用。细辛其气香窜,乃植物之灵,具有行滞散结止痛之功,经络脏腑无处不到,故胸腹诸痛亦用之。中医中药秘方网介绍如孙思邈“治胸痹达背痛,短气细辛方”,即用细辛与瓜蒌实、生地、茯苓、枳实等同用
(《备急干金方》),本方用其与三七相伍,祛瘀去痛之力增强。此方标本兼治,心肌得养,阴维脉通,虽日久真心痛,仍可顺利而痊,且远期疗效亦颇理想。
朱祥麟,湖北省名中医,鄂州名医。擅于治疗时病、内伤杂病、妇科病。其对于奇经八脉的课题研究获湖北省科技成果证书,所著《奇经证治条辨》获“康莱特”杯中华全国中医药优秀著作三等奖。发表医学学术论文70余篇。主要著作有《中国宫廷秘方医疗佚事选评》(台湾出版)、《奇经证治条辨》、《论内经风病学》(香港出版)、《医学发微》、《朱祥麟中医世家经验辑要》等。
  组成&&党参15克,生地10克,瓜蒌皮15克,半夏10克,枳实10克,降香10克,三七10克,丹参15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茯苓10克,细辛6克。
  功能&&益气阴,荣心肌,化痰瘀,通阴维。
  主治&&冠心病、心机缺血、心绞痛,症见胸膺闭闷疼痛,痛及左侧胁背或左臑臂内帘,时时复发,痛时服消心痛片可以缓解,或口舌干,不甚饮,舌红暗或发紫,舌下瘀筋,苔薄白微黄,脉缓小或细涩。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
  方解&&《难经》云:“阴维为病苦心痛。”夫阴维脉颇似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可致发心绞痛,《内经》称真心痛,多发于年高之人。乃气阴两虚,心肌失荣,痰瘀痹阻阴维脉络,气滞不通所致。故本方用党参、生地益气养阴,以荣心肌,以治其本。瓜蒌皮、半夏、茯苓、枳实祛痰散结,宽胸理气;合降香、丹参、川芎、赤芍活血消瘀,以通阴维脉络,改善冠状动脉循环而治其标。三七《本草汇言》:“味甘微苦,性平”,《本草纲目》:“散血定痛”,余临床观察,有明显缓解心绞痛作用。细辛其气香窜,乃植物之灵,具有行滞散结止痛之功,经络脏腑无处不到,故胸腹诸痛亦用之。如孙思邈“治胸痹达背痛,短气细辛方”,即用细辛与瓜蒌实、地黄、茯苓、枳实等同用(《备急千金方》),本方用其与三七相伍,祛瘀去痛之力增强。此方标本兼治,心肌得养,阴维脉通,虽日久真心痛,仍可顺利而痊,且远期疗效亦颇理想。
  加减&&阴维脉系诸阴经。李时珍说:“盖阴维之脉,虽交三阴而行,实与任脉同归。故心痛多属少阴、厥阴、任脉之气上冲而然。暴痛无热,久痛无寒。按之少止者为虚,不可按近者为实”(《奇经八脉考》)。故若心痛证兼手足厥冷,吐逆下利,脉沉微细,乃病涉少阴,本方可合四逆汤;若心痛兼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乃病涉厥阴,本方可合当归四逆汤;若兼腹痛下利,不渴,是兼太阴,本方可合理中汤。阴维脉病心痛,有实热之邪引发者,如心痛兼腹热而肢末冷,乃病及少阴任脉,可加金铃子散;若痛兼胁肋少腹,病涉厥阴,则加失笑散;若兼腹胀满,大便不行,病涉太阴脾实,则加小承气汤。
路良宇,河南省濮阳市路氏中医药研究所主任中医师,自幼秉承家传,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
组成&&桂枝20克,云苓30克,白术15克,焦山楂15克,全瓜蒌30克,薤白15克,干姜15克,炒桃仁12克,皂角6克,丹参20克,甘草15克,水蛭5克(研细末冲服)。
  功效&&温阳利湿,祛痰活血。
  主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血管狭窄。
  用法&&用水约1500毫升,先浸泡30分钟,文火煎30分,复煎两遍(水500毫升煎20分钟),三煎合一,分次日内饮尽。忌食生冷。
  方解&&本方以苓桂术甘汤除湿祛痰,合瓜蒌薤白汤宣痹散结,加皂角以助祛痰,加干姜以助桂枝温通阳气,以热药和瓜蒌之寒性。用丹参、桃仁活血化瘀,配山楂消积脂以助活血,用水蛭加大活血化瘀力度,以舒缓血管,甘草和诸药以补气。诸药以温通阳气,祛痰利湿为主,活血化瘀为辅,主辅相成,事半功倍,优于单纯活血法。
  加减&&气短心慌加红参;头晕加葛根、泽泻;气逆加木香、枳壳、青皮;大便干加大黄;呕逆加半夏。
冠心病3方 
方一:茯神12克,丹参、赤芍、桃仁、酸枣仁(炒)、柏子仁各9克,薤白、郁金、全瓜蒌、丹皮各5克,桂枝、甘草各3克,红枣5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冠状动脉硬化,叶1医辨证为痰瘀内滞型,症见心痛,痛有定处,咳唾痰涎,心悸,头昏,失眠,舌紫苔腻,脉滑。
方二:当归、炒自芍、党参、炒酸枣仁、沙参、合欢花、白术、茯神各9 克,桂枝、远志各5克。
加减:服上药好转后原方去沙参、合欢花,加炙黄芪、秫米各9克,山药 12克,炙片草5克,以补益心脾。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功能不全、冠脉循环功能不全,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型,症见心胸隐痛,胸闷气短,动则喘息,心悸,倦怠乏力,心烦,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虚弱。
方三:黄芪、丹参各15克,党参、麦冬各12克,当归10克,苍术、白术各8克,陈皮、柴胡、姜黄、郁金、五味子各6克,升麻、砂仁、檀香各5
克,薄荷(后下)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心绞痛经常发作,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型,症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面色少华,倦怠懒言,头晕目眩,舌质偏红或有齿印,苔薄黄,脉细弱无力。
患者韩正学,男,63岁。日就诊。患者于6月10日以胸闷、气短一年余,加重伴右侧胸痛两小时入住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经治疗半月余效果不明显,遂放弃治疗回家准备后事。家属不忍邀余去治。诊时见患者胸闷气短,咳喘不得平卧,痛苦面容,全身浮肿,双下肢尤甚,大便可,小便不利。血压120~90毫米汞柱,心率90次/分,体温36.5℃。桶状胸,嘴唇紫绀,听诊两肺哮鸣音,脉象弦滑。中医诊疗:心悸怔仲,胸阳不振。遵照急则治其标原则,当即给予西药速尿40毫克肌注,氨苄青霉素6克加生理盐水、香丹注射液40毫克、川芎嗪注射液160毫克,加入葡萄糖静脉滴注。又给予中药强心汤配合治疗。
  强心汤组成:熟附片15克(包煎),红参15克,黄芪15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炒白术10克,车前子30克(包煎),葶苈子30克,丹参30克,红花10克,肉桂6克,桔梗10克,紫菀10克。6剂,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治疗第二天患者就感觉浑身轻松,可以平卧,随嘱其连续用药治疗,经3个疗程治疗,患者症状消失如常,后瞩其严防感冒,注意饮食起居,随访至今无复发。
  冠心病、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咳喘”、“心悸怔忡”等范畴,多因患病日久,外邪反复侵袭以及劳累过度,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心气亏虚,心阳不振,运送血液无力导致瘀血阻滞,水气凌心犯肺,肺失宣降因而气喘不得平卧,又由于水湿致脾失健运,阳虚水泛引起全身浮肿尤以双下肢为甚。方中熟附子强心增加心肌收缩,补益阳气;红参、黄芪、白术、茯苓健脾扶正补气血;车前子、葶苈子泻肺利水,强心利尿;丹参、红花活血化瘀,桔梗、紫菀行气止咳化痰;肉桂补火助阳,温经通脉。诸药合用共奏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强心利尿之功。香丹、川芎嗪扩张血管,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两方面合用对于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有很好的疗效。
处方与用法:丹参20 克,陈皮10克,郁金10克,半夏10克,瓜萎壳10克,茯苓10克,三七5克(研末,分2次冲服),红参10
克(单煎,兑服),桂枝10 克,薤白10克,石菖蒲15 克,远志10克。水煎服,日 1剂,分2次温服。
功效:祛痰开窍,通阳活血,治冠心病属痰湿内盛者,症见心悸气短,心胸闷胀而痛,偶发刺痛,头晕沉或嗜睡,舌淡苔腻,脉细。
经验方:党参、川楝子各15克,炒枣仁、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当归、桂圆肉、菖蒲、山楂、炒麦芽各10克,熟地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结果心绞痛症状明显好转79例,无效5例;心电图明显改善48例,以稳定型心电图疗效最好。
治冠心病心律不齐方
处方与用法:瓜萎、生牡蛎30克,桂枝、党参各20克,炙甘草、枳壳、厚朴、附子、半夏各10克、川贝、渐贝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15天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功效:温通阳气,开胸顺气,散结化痰,主治冠心病伴心律不齐者,心悸难忍,胸闷胸痛,经常发作,劳累后更为频繁,头晕眼花,舌暗,苔腻,脉结代等,辨属阳气不足,痰气交结,胸阳痹阻者。
从医学上讲,窦性心率不齐分两类,一类是呼吸性、一类是非呼吸性,前者主要是与生理性变化有关属于正常的,不需要进行治疗。后者多半出现在某些心脏病中,同时伴有心电图的其他改变容易发现。单纯的呼吸性窦性心率不齐是属于正常的,但是不能够代替所有的检查,如果其他的检查都正常的话就可以不用管它。
治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经验方:党参、川楝子各15克,炒枣仁、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当归、桂圆肉、菖蒲、山楂、炒麦芽各10克,熟地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结果心绞痛症状明显好转79例,无效5例;心电图明显改善48例,以稳定型心电图疗效最好。
豁痰化瘀法治冠心病
吴某,女,58岁,日初诊。阵发性胸痛连及后背3月,加重1周。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背刺痛,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诊见:胸背刺痛,胸闷如窒,灼热感,口苦不欲饮,痰多黄黏,舌苔黄腻,舌质紫暗,脉滑数。查心电图示:ST-T改变。中医诊断:胸痹,证属痰浊血瘀。治当豁痰化瘀,方用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25克,半夏15克,茯苓25克,甘草10克,竹茹20克,枳实15克,黄连25克,丹参30克,红花10克,川芎25克,赤芍20克,胆南星20克,菖蒲25克,生姜15克,大枣10枚。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服药后胸闷较前减轻,仍有胸痛后背痛。上方加狗脊40克,葛根40克,7剂。
  三诊:胸痛后背痛明显减轻。前方继服。继以上方随证略作加减,共服2月余,偶有胸痛症状,余无明显不适。
  按: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发病多认为在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兼有痰浊、气滞、血瘀、寒凝等病变,属于本虚标实之病证,临床上多以气阴两虚为本,以痰瘀互结为标。胸痹心痛的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因这一人群年过半百,脏腑功能减退,胃失受纳,脾失转运,从而使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湿邪内停,聚而成痰,痹阻于心脉,心脉闭塞不通,从而导致瘀血的产生,瘀血阻滞脉络,又可聚湿生痰,痰瘀同病,阻痹心脉,是本病的病理特点。再者现今人们饮食多以肥甘厚味为主,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上犯心胸,心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瘀血内生,痰瘀互结,遂成本病。治以豁痰化瘀为主,并根据临床辨证,采用相应的辅助治疗方法。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清胆和胃,除烦止呕;陈皮、枳实行气消痰,痰随气下,使气顺则痰自消;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则痰不生;川芎、红花、丹参、赤芍活血化瘀,畅通血脉;胆南星清火化痰;菖蒲开窍,豁痰理气,活血去湿;甘草、生姜、大枣既可健脾,又可调和诸药。药证相应,取效卓然。
冠心病胸痹心痛 高社光方
申某某,女,56岁。患冠心病两年余,曾用中西药治疗罔效。症见:胸闷气短,胸痛隐隐,时作时止,劳累尤甚,伴见倦怠乏力,心悸眠差,纳呆食少,时有汗出,脘腹胀满,便溏,日二三行。面见萎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水滑,脉沉细。此乃脾胃气虚,生化乏源,心脉失养所致。治拟健脾胃、滋化源、养心脉。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3克,砂仁5克,党参12克,太子参15克,茯苓15克,炒白术12克,陈皮克,当归10克,炒枣仁12克,夜交藤15克,炒谷麦芽各12克,甘草10克,大枣3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纳食稍增,精神体力渐增,大便不成形,日两次,余症同前,舌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治宗原法,上方去当归,加丹参12克,琥珀粉2克(冲服)。14剂,水煎服。
  三诊:胸痛未作,唯劳累后稍觉胸闷气短,纳眠正常,脘腹胀满已不明显,大便日一二次,基本成形,心悸汗出基本消失。心电图缺血改变亦不明显。既见效机,仍宗原方略有进退,先后服药50余剂,心绞痛未作,诸症消失。停药一年病未复发。
  按:《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曰:“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人参汤亦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橘枳姜汤亦主之。”说明胸痹心痛属脾虚者,用人参汤;中气壅实者,用橘枳姜汤。人参汤温补脾胃,中气斡旋有力,既助胸阳,又消痰湿。综合诸脉症本案为脾胃气虚,生化乏源,心脉失养所致,故治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脾胃、滋化源、养心脉而收良效。
中医辨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以心肌缺血、缺氧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心脏病。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以脑力劳动者居多。冠心病由于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不同,分为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心律失常型、猝死型6种。
  冠心病属中医为“胸痛”、“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提出了胸痹心痛病病机为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之而发,治疗以宣痹通阳法,拟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乌头赤石脂丸、人参汤等;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笔者将冠心病分为气虚、阴虚、气滞、血瘀、阳痹、痰浊六型,按此辨治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分述如下:
  气虚型
  症见心前区疼痛时轻时重,以隐痛为主,遇劳则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滑,脉弱无力。
  治宜补气为主,兼以活血止痛。方用人参养荣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减:人参、当归、丹参、白芍、熟地黄、茯苓、白术、黄芪、桂枝、远志、炙甘草、郁金、陈皮等。兼腰酸腿软、夜尿频多等肾气不足之症者,加狗脊、锁阳、覆盆子、益智仁;兼虚烦不眠、舌红少苔或苔花剥等心阴不足之症者,加麦冬、五味子、地骨皮、银柴胡。
  阴虚型
  症见心前区疼痛时轻时重,以隐痛为主,劳则加重,伴胸部憋闷,头晕目眩,腰酸腿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虚烦不眠,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少或花剥,脉弦细或涩。
  治宜滋阴为主,佐以活血止痛。方用左归饮合炙甘草汤加减:熟地黄、山萸肉、枸杞、茯苓、山药、炙甘草、生地黄、桃仁、红花、当归、赤芍、阿胶、太子参、麦冬、火麻仁等。若虚热明显者,加牡丹皮、知母、鳖甲、地骨皮、青蒿、胡黄连;若头晕目眩、耳鸣如蝉者,加菖蒲、磁石、五味子、龙骨、牡蛎;兼心悸者,加远志、茯神、柏子仁、炒枣仁。
  气滞型
  症见两胁胀痛,胸闷心痛,善太息,时而烦躁欲哭,心悸不宁,舌暗红,苔薄白,脉弦兼涩。
  治宜疏肝理气为主,兼以活血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加减:柴胡、陈皮、枳壳、白芍、炙甘草、川芎、香附、丹参、檀香、砂仁等。肝郁化火者,可加牡丹皮、栀子;妇女两乳胀痛、痛经或夹有血块者,用逍遥散加桃仁、红花、益母草、泽兰。
  血瘀型
  症见左胸刺痛,部位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涩或弦涩。治宜活血化瘀为主,兼以通络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川牛膝、生地、炙甘草、桔梗等。痛甚者加降香、元胡。
  阳痹型
  症见心前区疼痛甚,痛如椎刺,或如刀割,胸痛彻背,背痛彻胸,遇寒加重,得热缓解,畏寒肢冷,胸闷气短,心悸不宁,甚则喘咳不得卧,咯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舌质淡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沉迟。
  治宜宣痹通阳、散寒化饮为主,兼以活血止痛。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或瓜蒌薤白白酒汤合桂枝甘草汤、丹参饮加减。药用薤白、全瓜蒌、法半夏、丹参、檀香、砂仁、白芍、桂枝、炙甘草、白酒、生姜、细辛、元胡等。发作无休止、形寒肢厥者,方用乌头赤石脂丸合苏合香丸温经通阳、活血止痛、通窍开闭;兼心悸头晕、腰酸腿软、夜尿频多、脉象沉迟等肾阳虚衰之症者,加锁阳、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补肾阳;兼颜面肢体水肿等肾阳虚衰、水饮不化之症者,方用真武汤合五苓散以温阳利水;兼心悸、喘咳不得卧、咳吐白色泡沫痰等水饮凌心射肺之症者,方用乌头赤石脂丸、葶苈大枣泻肺汤、真武汤化裁;兼短气汗出如珠、面色苍白、精神疲惫、全身湿冷、四肢不温、脉微欲绝等心阳欲脱之症者,急用参附汤口服或参附注射液静注以回阳救逆固脱。
  痰浊型
  症见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背痛彻胸,脘腹胀满,食纳呆滞,恶心呕吐,体形肥胖,少动多卧,舌质淡或暗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或黄厚腻,脉象濡缓或濡数、滑数。
  治宜分清寒热,寒者温化痰湿为主,热者清化痰热为主,兼以宣痹通脉、活血止痛。证属痰湿者,方用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丹参饮加减。药用法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瓜蒌、薤白、丹参、檀香、砂仁、前胡、枳壳等;证属痰热者,方用小陷胸汤合栝蒌薤白半夏汤、丹参饮加减,药用栝蒌、半夏、黄连、薤白、丹参、檀香、砂仁、白芍、鸡血藤、前胡、枳壳等。(伏新顺)
治冠心病室性早搏 心绞痛方
治冠心病室性早搏经验
经验方:生地、黄芪各30克,炙甘草12
克,党参20克,丹参、赤芍、瓜蒌壳、川芎、麦冬、桂枝、生姜各10克,阿胶6克(烊化),大枣10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 102例,显效8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
治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经验方:黄芪20克,淮山、生地、瓜蒌壳、丹参各15克,当归、枸杞子各12克,西洋参、半夏、陈皮、薤白、郁金、川芎、全蝎各10克,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4周为1 疗程。
疗效:本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2 例,心绞痛、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9%、
54%,硝酸甘油停减率68%,心绞痛发作次数治疗后明显减少。
玄参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味苦、甘、咸,性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滋阴清热、化瘀解毒之功效。笔者临床上重用玄参治疗便秘,咽喉肿痛,带状疱疹,冠心病心绞痛等多种疾病,疗效满意。
  患者王某,女,62岁,日就诊。患者反复发作心前区疼痛2年,常因劳累诱发,发作时胸前区憋闷疼痛,气短,乏力,查心电图示:心率83次/分,ST—T改变,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含硝酸甘油片缓解,平素服单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等药,效果不佳,疼痛仍反复发作。刻诊:形体消瘦,面色潮红,烦热,失眠,唇色紫暗,舌红,无苔,脉细数,二便尚可。证属阴虚血瘀,心脉闭阻之胸痹。治以滋阴活血,通脉止痛。处方:玄参45克,麦冬15克,黄精15克,炒枣仁12克,郁金10克,蒲黄12克,五灵脂6克、川芎6克,生麦芽15克。15剂,水煎服。
  药后心前区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睡眠良好,烦热减轻,唇色暗,舌红,脉数。原方玄参减为30克,继服15剂后,心前区疼痛未再发作,烦热消失,唇色淡红,舌脉正常。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未见异常。随访至今未发。
  按: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多因气血阴阳亏虚,瘀血、痰饮阻滞所致。现代医学常予扩冠,抗血小板聚集,减慢心率,降脂治疗。笔者体会在运用西药治疗的同时,配以中药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平衡,常会取得满意疗效。本病为阴虚血燥,热灼血瘀闭阻心脉而发。《本草正义》言:“玄参,禀至阴之性,专主热病,味苦则泄降下行,故能治脏腑热结等证。味又辛而微咸,故直走血分而通血瘀。亦能外行于经隧,而消散热结之痈肿……”笔者针对阴虚血瘀型心绞痛,治以滋阴活血之法,重用玄参滋阴清热,活血通络,配伍滋阴活血,理气安神之品,达到标本皆治的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表明,玄参提取物能明显增加离体兔心冠脉流量,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家兔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还能增强小鼠耐缺氧能力。
真武汤治疗冠心病
方证相应,审证求机是应用经方的最高境界。审证求机体现为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笔者临床应用真武汤治疗多种疾病,注重方证相应,疗效卓著。
  冠心病
  张某,男,54岁。某私有企业老板。于2009年7月就诊。
  自述患冠心病1年余,时常出现胸闷、胸痛,曾服“复方丹参片”、“鲁南欣康”等,症状无明显缓解。6天前因胸闷、胸痛发作频繁并加重,入院治疗。心电图示:广泛性心肌缺血。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倍他乐克、ACEI、硝酸酯类等,症状无好转,要求中医治疗。查:形体较胖,面色白光白,气怯怕冷,四肢不温,口淡乏味,纳差便溏,时有便秘。舌质红,苔厚腻,脉沉滑。辨证:阳虚水泛,遏阻气机。治则:温阳化气,利水行湿。处方:黑附子30克(与生姜45克一起先煎1小时),白术30克,茯苓45克,白芍45克,泽泻30克,桂枝45克,砂仁15克,丹参30克,5剂。每剂以水16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20毫升,日3次。
  服完5剂后,胸闷、胸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畏寒怕冷好转。宗上方加减,黑附子用量逐步加到90克,共服100余剂,诸症皆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广东名医治冠心病方
处方:西洋参、生地、五味子各10克,麦冬、田七、丹参、赤芍各12克,炙甘草、百合各15克,浮小麦20克,大枣6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胸闷痛严重者,田七加至20克;痰多者加清半夏8克,川贝母10克;胃纳差加山楂15克,麦芽10克;心烦热加黄连5克,瓜蒌仁15克;失眠加炒枣仁20克,合欢花15克;下肢水肿加泽泻10克,白茅根15克;贫血加阿胶(另溶)10克,首乌15克,白芍12克。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型。症见心悸,怔忡,胸闷痛,烦热,神疲,体倦,乏力,声低懒言,动则气急气喘,失眠,多汗,口干,唇舌色暗,或舌尖边有瘀点、瘀斑,少苔或有裂纹,脉细结代。
专家点评:方中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含人参皂甙,能益气养阴,主人心经,凡要用人参而不受人参温补者;均可用此。田七、丹参、赤芍活血和血止痛,三药是活血化瘀中药性较缓和者,适用于老年人血瘀证。田七主含三七皂甙,甘微苦,性平,既能活血,又能止血,且有明显止痛作用,药理学研究证明田七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负担作用。赤芍甘酸,性凉,《别录》、《本草经疏》曰其能“通顺血脉”。麦冬、生地、百合、五味子,滋养心之阴液。炙甘草、大枣、浮小麦甘润清补心气,养心安神。若为保健用,西洋参、田七各半,研末,日冲服5—10克;若为治疗用,心气虚者,西洋参7份,田七3份,若胸闷痛明显,则田七6份,西洋参4份,研末,日服3次,每次10克。
治冠心病心悸病案
治心悸病案:纪某某,男,64岁。胸闷、心悸反复5年,近1月来加重。外院诊断为冠心病,时有房早、房颤,近一月频发房颤,服用多种药物无效,神情焦虑,烦躁失眠,自汗盗汗,神疲乏力,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整日愁眉不展,时胸闷如窒,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脉细偶结。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医诊断:心悸。病因病机:肝失疏泄,气滞心络,兼有痰浊。
治疗原则:调理气机,活血和络,清心化痰。投以四逆散加减,药用柴胡、甘草、黄连各6克,白芍、枳壳、姜半夏各12克,陈皮9克,丹参15克,檀香3克,小麦30克。服14剂后,已有兴趣看报及电视,睡眠稍安,偶有烦躁,无自汗盗汗,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无结象。上方减小麦续服,服中药近3月后,胸闷基本消失,未曾发房颤,精神振作,情绪乐观,每晚睡眠时间延长。
按:患者素有心系之病,心系病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临床辨证时要详辨虚实,肝主疏泄,有舒通调节血管的作用,如长期精神刺激,情志变化,郁怒伤肝,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脉络失养,疏通不利,气血运行不畅,心血不通,可致气滞血瘀,痰浊内阻心脉而发生心悸,这与现代医学观点认为高级神经系统活动障碍以及体液内分泌紊乱所致脂质代谢和血管壁运动障碍的看法相似。故辨证审因,投以疏肝之剂,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中药膏方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患者张某,50岁,某厂干部。
  初诊:日。素体阳虚,常觉神萎力乏,胸闷气短,近日劳累过度,元气更耗,致血循不利,营络失和,胸痛频作,痛彻后背,心悸怔忡,总感不安,甚则汗出肢厥,气促喘息,手麻足软,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结代细弱无力,心电图示:“频繁性室性期前收缩”,运动试验“阳性”,此属阳虚失展,心痛乃作也,当用温养为法,佐以和血。
  方用:党参10g,黄芪10g,炙草3g,煨姜4g,大枣3枚、桂枝6g,当归10g,赤芍、白芍各9g,鸡血藤12g,菟丝子10g,北五味3g。二诊:服药10服,胸闷较轻,手麻已减,胸痛偶作,其势也缓,苔脉同前,仍宗效方继进。上方加红花6g。三诊:继服10服,诸症皆平,复查心电图已示“窦性规则心律,运动试验阴性”。唯脉象仍细弱无力,药已奏效,改用膏方缓缓图治:党参120g,黄芪120g,菟丝子90g,破故纸60g,寄生120g,枸杞子90g,地黄120g,当归90g,川芎60g,红花30g,桃仁30g,玉竹60g,茯苓90g,枣仁30g。照方一服,水煎3次去渣、滤汁、再煎,酌加白糖收膏,早晚各服一匙。
  按:本例症情与“胸痹”相似。“胸痹”一般多见血瘀脉痹之象,然《金匮》中述有“今阳虚知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又指出“可用人参汤主之”。此类胸痹为心阳虚弱不能鼓动血液循行,血滞脉络,心脉痹阻而致,故宜温阳心气为是,宗《金匮》大法,选用党参、黄芪、炙甘草、五味子、大枣调益心气,桂枝和煨姜温通心阳,配合当归、赤白芍、鸡血藤养血通络,菟丝子益肾助阳,全方益心气温心阳,和血脉通心络,药后胸痹即减。二诊增入红花加强活血通络之力。三诊诸症皆平,后改以膏方益气补肾,养心活血以善其后。此例是以说明胸痹并非纯系实证,虚痹亦不鲜见。
群众验方 
我患冠心病多年,虽经治疗,但胸部及左后背仍经常出现压榨性疼痛,还伴有胸闷等症状,尤其劳累时,更加不适。听说有个验方能治冠心病,具体方法是:丹参、山楂各200丸,金樱子、何首乌各100克,将以上药物打成粉状,于每天早上取一汤匙药粉(约10克)、一汤匙蜂蜜(约30克),用适量温开水搅拌均匀后空腹服下,每日1次即可。由于此方操作简便,中药店即可代加工药粉,且花钱不多,我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如法服用。没想到我刚服用了1个月,病情就明显好转,3个月后,胸部及后背疼痛感完全消失,胸闷的症状也有所缓解,人也精神很多。
湖南衡阳张军国点评:此方中丹参能活血化瘀;山楂能化瘀调脂;金樱子能固精涩肠、缩尿止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樱子具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何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还有调节血脂的作用。诸药合用,可起到补益肝肾、化瘀调脂的作用。因此,对于瘀血痹阻所致的冠心病(主要症状为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时或心悸不宁)具有一定的疗效。
现代研究证实,葛根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使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增加的作用。余常用以治疗冠心病和脑栓塞。
  2002年春,老父已九十又一,突发冠心病心绞痛,病情危急,由西北农业科技大学校医院转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救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但出院之后不久,心绞痛又反复发作,需要服硝酸甘油才能维持。余为老父配制丸药1料。方用:黄芪100克,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川芎、桃仁、红花、三七、鸡血藤、葛根、山楂、郁金、红参、麦冬、五味子、瓜蒌、川楝子、延胡索、生地、炙甘草各50克。轧成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日3次,每次1丸。服用半个月后,心绞痛很少再犯了。方中用活络效灵丹加川芎、桃仁、红花、三七、鸡血藤,活血化瘀;用生脉饮(红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强心生脉;用葛根、郁金、山楂、瓜蒌、川楝子宽胸理气;用生地、炙甘草,仿《伤寒论》炙甘草汤之意,以缓解“心动悸”之症;年老气衰,故加参芪以补之。所用药物,皆对证而设,故能收效。
  2009年6月我回到老家陕西省渭南市程家村探亲访友,见到80多岁的堂兄,他患脑梗已经一年多了,犯过两次,刻下右半身瘫痪,语言謇涩,只能坐轮椅。我回来之后就开始给他用针灸加中药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他已能拄双拐行走。方用:黄芪200克,当归、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三七、葛根、水蛭、地鳖虫、焦山楂、鸡血藤、丹参、天麻、钩藤、乌梢蛇各50克,蜈蚣2条。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重,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方中用《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原方活血之力尚嫌不足,故加入三七、鸡血藤、丹参以通之。水蛭、地鳖虫破血祛瘀、消癥散结之良药也,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溶栓消栓之功。用葛根者,因其现代研究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的作用,使冠脉流量和脑血流量增加,有利于血栓之消除。用山楂者,以其善入血分为化瘀血之要药也,也有消栓溶栓之功,且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医学衷中参西录》用以治疗月经数月不通,屡试屡效,足证其有较强的化瘀之能也。诸药配伍,补气活血性能强,溶栓消栓功力盛,故能获取良效。(程宝书)
保健汤饮膳食&
  三七山楂汤&&山楂20克或新鲜山楂40克,三七粉3克,先将山楂煎汤,对入三七粉,可加适量冰糖,口服,每日3次。&
  菊楂决明饮&&洁净菊花3克,生山楂片、草决明各15克,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浸泡半小时,每日数次服用。
香菜又称芫荽,李时珍说香菜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可以促进心、脾二脏主血脉、主统血的功能,从而防止胸痹、心痛等心血管疾病。药理学研究发现,香菜根中的皂甙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并防止细胞老化,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香菜根10克,洗净后水煎15分钟当茶饮用。每周3次,连饮2
周. (中医硕士赵永峰)
芝麻性平味甘,生用微寒,炒用温,功可补肝肾、润五脏,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有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作用,是中医有名的益寿药;金钱橘又称长寿果,性温、味酸甘、具有理气、解郁等功效,串通用于宽胸理气,治疗心胃气痛。这两味药一宽上,一润下,睡前嚼服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食疗方。(湖南省中医药大学教授彭坚)
取0.5公斤蚕蛹,将其用文火焙干后整粒食用,可每日嚼服10-15粒,至少吃半年以上。
蚕蛹具有调脂、降压、降糖、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作用,非常适合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心绞痛及糖尿病的人食用。
取杭菊花3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2个月为1个疗程。据报道,本方治疗冠心病61例,对心绞痛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0%,大部分病人20天内心绞痛缓解或消失。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如见胸中闷塞,夜间胸痛,口干盗汗,腰酸腿软,舌质红,脉细数者,中医可辨证为肝肾阴虚型,用菊花治疗效果好。
  薤白30克,粳米100克。薤白、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用于心阳痹阻型冠心病。
  菊花山楂饮
  菊花5克,生山楂10克,草决明15克。将三物同入沙锅煎煮20分钟,或同放保温瓶中,冲入沸水泡30分钟代茶饮。有平肝、清热、活血的功效,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的防治。
  大蒜粥
  紫皮大蒜30克去皮,放入沸水中一分钟后捞出,取粳米100克,放入蒜水中煮成稀饭,再将蒜重放入粥中煮片刻。早、晚温服,有温通心阳之功效。
  山楂葛根茶
  葛根、丹参、山楂各15克,加水煎煮取汁,调蜂蜜饮用,用于瘀血内阻型冠心病。
  人参麦冬粥
  人参3克,茯苓10克,麦冬5克,加水煎煮取汁,加粳米煮粥,熟后食用,治疗心气虚弱之冠心病。
山楂桃仁蜜:鲜山楂1公斤,桃仁60
克(打碎),水煎2次,去渣.取汁,加入蜂蜜250毫升,上锅蒸1小时冷却后备用。每次1匙(5毫升),每日服2次。此方有活血化瘀、消食润肠、降脂降压之功效。
党参大枣汤:党参10克,大枣3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此方有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养血宁神之功效。
双耳汤:银耳、黑木耳各20克,放温水中浸泡,洗净蒸熟,每日1剂,分数次食用。此方有益气滋阴、降低血脂的功效。
菊楂决明茶:菊花3克,山楂片、决明子(捣碎)各15克,放人茶杯,开水浸泡半小时,代茶频饮。此方有熄风平肝、行气散瘀、降脂降压之功效。
三仁粥:桃仁、酸枣仁、柏子仁各10 克,粳米60克,白糖15克。将桃仁、枣仁、柏子仁打碎,加水适量,置武火煮沸30-
40分钟,滤渣取汁,将粳米淘净人锅,倒人药汁,武火烧沸,文火熬成粥。加白糖调味,早晚佐餐服用。此方有活血化瘀、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
丹参饮:丹参30克,檀香6克,白糖
15克。将丹参、檀香洗净入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文火煮45-60分钟,滤汁去渣,加白糖调味即成。每日1剂,分3次服用。此方有行气活血、养血安神、调经止痛、清营热、除烦满之功效。
薤白炖猪心:猪心1只洗净入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煮熟,倒入薤白30克,文火煮炖至猪心软透,加入胡椒粉适量调味即成。早晚佐餐服用。此方有通阳散结、健脾益心、理气消食之功效。
猪心丹参&&将人参5克,丹参10克,麦冬6克,塞入猪心(剖开),蒸或煮,食之。
苏丹药酒:苏木、三七、红花各10克,丹参15克,高梁白酒1000,克。制法:诸药洗净晾干,放人酒瓶内加盖密封15-20
天即可。服法:日服1-2次,每次10-15 毫升。功效: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各瘀血阻滞所致的心胸憋闷,脘腹冷痛,跌仆损伤,瘀肿,等症。苏卫东
1.豆腐150~200 克,黑木耳、葱、蒜各15 克,花椒3克,辣椒1
克,菜油适量。将锅烧热,下菜油,烧至六成熟时,下豆腐10分钟,再下泡发冼净的黑木耳翻炒,最后下辣椒、花椒、葱、蒜等调料,炒匀即成。久食有效。
2.姜黄10克,猪心
1个,调料适量。将姜黄研为细末,猪心洗净,纳姜黄末于猪心中,扎紧,置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至猪心烂熟,取出切片,调味服食。可养心益气、活血化瘀。
3.取薤白15克,大枣10个,葱白2个,油菜200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红枣洗净人锅加水煮开,而后加入油菜,再沸后加入薤白和葱白,待粥稍稠后即可食用。分早晚2次服,坚持食用15天,胸闷、心绞痛症状常可改善。
4.取玫瑰花、羊心、食盐各50克。先将玫瑰花(或干品15克)放入小铝锅中,加入食盐和适量水,煮10分钟后备用。再将羊心洗净,切成长5厘米,宽3
厘米的小块,穿在烤签 (或竹签上)在明火上边烤边蘸玫瑰盐水,至烤熟后即可食用。每夫 1次。
5.蜂蜜2000克,七成熟青柿子1000克。将去了蒂柄的青柿子洗净切碎、捣烂、榨汁,倒入沙锅,先以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收稠液体,加入蜂蜜后熬至浓稠冷却后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日服3次,用开水冲服。
6.干海带、黑木耳各15克,猪瘦肉60克
(切成细丝)。先将海带及木耳发透洗净,切成细丝,与肉丝一起入锅煮热,加盐、咪精,即可食用。常食有效。
7.西红花3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西红花研为细末备用;取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沸后纳入红花来,煮至粥成服食,每天1剂。
8.黑木耳6克,冰糖适量。将黑木耳用清水浸泡10小时,蒸1 小时后加冰糖,每晚睡前服。疗程不限。
9.山楂5个,去核切碎,用蜂蜜l匙调匀,加在玉米面粥中服食,每天1~2次。
  【原料】生山楂500克,蜂蜜250克。
  【制作】将生山楂洗净,去果柄、果核,放在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七成熟烂、水将耗干时加入蜂蜜,再以小火煮熟透收汁即可。待冷,放入瓶罐中贮存备用。
  【用法】每日3次,每次15~30克。
  【功效】开胃,消食,活血化淤。适用于冠心病以及肉食不消、腹泻。
  山楂软糖
  【原料】生山楂500克,白砂糖500克。
  【制作】1、将生山楂洗净,切碎,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继续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粘时,加白砂糖,调匀,待味糖熔化呈透明状时,停火。
  2、趁热将山楂糖浓汁倒在撒有一层白砂糖的大搪瓷盘中,待冷,在山楂软糖面上部再撒白砂糖一层后,将它分割成等分小块。
  【用法】随时含服。
  【功效】开胃,消肉食,活血化淤。饭前食可增进食欲,饭后食可助消化。
  玉竹猪心
  【原料】玉竹50克,猪心500克,生姜、葱、花椒、食盐、白糖、味精、香油适量。
  【制作】1、将玉竹洗净,切成节,用水稍润,煎熬2次,收取药液1000克。
  2、将猪心破开,洗净血水,与药液、生姜、葱、花椒同置锅内,在火上煮到猪心六成熟时,捞出晾凉。
  3、将猪心放在卤汁锅内,用文火煮熟捞起,揩净浮沫。在锅内加卤汁适量,放入食盐、白糖、味精和香油,加热成浓汁,将其均匀地涂在猪心里外即成。
  【用法】每日2次,佐餐食。
  【功效】安神宁心,养阴生津。适用于冠心病、心律不齐以及热病伤阴的干咳烦渴。
  玉米粉粥
  【原料】玉米粉、粳米各适量。
  【制作】将玉米粉加适量冷水调和,将粳米粥煮沸后入玉米粉同煮为粥。
  【用法】可供早晚餐温热服。
  【功效】降脂,降压。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及血液循环障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高脂血症病人常服也有效。
  绿豆粥
  【原料】绿豆适量,粳米100克。
  【制作】先将绿豆洗净,后以温水浸泡2小时,然后与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1000克,煮至豆烂米开汤稠。
  【用法】每日2~3次顿服,夏季可当冷饮频食之。
  【功效】清热解毒,解暑止渴,消肿,降脂。可预防动脉硬化;适用于冠心病、中暑、暑热烦渴、疮毒疖肿、食物中毒等。
  【宜忌】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食用,一般不宜冬季食用。
  【原料】薤白10~15克(鲜者30~60克),&葱白2茎,白面粉100~150克(或粳米50~100克)。
  【制作】先把薤白、葱白洗净切碎,与白面粉用冷水和匀后,调入沸水中煮熟即可。或用粳米一同煮为稀粥。
  【用法】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辅助治疗,可间断温热服用。
  治疗肠炎、痢疾,3~5天为一疗程,每日2~3次温热服。
  【功效】宽胸止痛,行气止痢。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以及急慢性痢疾、肠炎。
  【宜忌】发热病人不宜选用。
  山楂荷叶饮
  【原料】山楂15克,荷叶12克。
  【制作】将山楂、荷叶水煎代茶。
  【用法】代茶饮,不拘时。
  【功效】活血化淤,消导通滞。适用于高血压兼有高脂血症患者。
  菊花山楂茶
  【原料】菊花、生山楂各15~20克。
  【制作】水煎或开水冲浸。
  【用法】每日1剂,代茶饮用。
  【功效】健脾,消食,清热,降脂。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三七花参茶:取三七花、参三七各3克,沸水冲泡,温浸片刻,代茶频饮。药理分析发现,参三七有活血祛瘀止痛功效,对冠心病者能起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地骨丹皮茶:取牡丹皮3克,地骨皮10克,沸水冲泡,焖约15分钟饮用。牡丹皮镇痛镇静,地骨皮有降血压作用。服用此茶能清脑宁心,主治头晕目眩、胸闷心悸,对防治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患亦有效。
菖蒲酸梅茶:以九节莒蒲3克,酸梅肉5枚,大枣肉5枚,赤砂糖加水煎汤而成。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有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本茶剂对心气虚弱、心血不足所致之惊恐、心悸、失眠、健忘、不思饮食等症效果尤佳,亦适宜于冠心病患者服用。
红花檀香茶:由红花5
克,檀香5克,绿茶l克,赤砂糖25克组成。红花活血祛瘀,檀香功专理气止痛,绿茶可消食化痰,而赤砂糖配伍诸药,则有活血功效。该茶剂性味偏于甘温,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止痛作用,可缓解冠心病患者心胸窒闷、隐痛等症状。
麦冬生地茶:以麦冬、生地黄各30克,水煎代茶饮服,不仅有明显的清热养阴生津作用,而且能补气和养心,有助于改善心肌营养,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药理实验发现,口服麦冬煎剂能缓解心绞痛及胸闷等症状,麦冬所含氨基酸及糖类化合物有显著的增强心肌耐缺氧作用。
强心通脉方
【功能主治】
&&&&功能补心气,通心脉,温肾阳。主治充血型心肌。
【处方组成】
&&&&党参9克、麦冬9克、五味子9克、熟附子9克、补骨脂9克、淫羊藿9克、当归9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3例充血型心肌病(配合小剂量地高辛双氢克尿噻,偶用短期ATP、激素及β-受体阻滞剂),均获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其中2例经心脏面积测量,均有明显缩小。
【处方来源】
&&&&山东省中医院。
&&&&本方补中有通,通中寓补。以益气养阴的党参、麦冬、五味子,温补肾阳的附子、补骨脂、淫羊藿及活血化瘀的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组成本方,若酌加利尿之药,则更显配合严密。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温阳和血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温补脾肾,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主治原发性充血型心肌病。
【处方组成】
&&&&制附子15克、炙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麦冬10克、北五味子10&克、淫羊藿1O克、炙甘草IO克,水煎服。连服1周。再按原方去丹参,每日1剂,连服2周。另用10%葡萄糖500毫升加丹参注射液20克静滴,每日1次。3周为1疗程。有效者再按原方连服4周,然后交替服用归脾丸、金匮肾气丸3个月,以巩固疗效。
【辨证加减】
&&&&腹胀加山楂、橘皮,夜寐欠安加炒枣仁、柏子仁、夜交藤。
【临床疗效】
&&&&治疗原发性充血型心肌病9例,痊愈4例,显效3例,无效2例。
【处方来源】
&&&&祝广庆。
&&&&本方特点是从脾肾入手,阴阳并调,气血双治,标本兼顾。(何立人)
心脏传导阻滞 验方
当心脏的某一部分对激动不能正常传导时称之为心脏传导阻滞。从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与临床治疗等几个方面对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心脏传导阻滞的研究进行了概述。认为目前对心脏传导阻滞的病因病机认识较一致,但临床辩证分型尚不尽统一。本病的中医治疗有辩证论治、创制新法、古方运用及中西药联用等法,各种不同方法均有定效果。
处方与用法:紫丹参60克,红花10克,木香10克,檀香3克 (后下),降香30克。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开窍,利脉扶阳,主治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胸闷难忍,脉细无力,结代,舌暗有紫斑,心电图检查为.传导阻滞。本病为危急重症。应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心脏传导阻滞按其阻滞的程度可分为三度:即一度传导阻滞、二度传导阻滞、三度传导阻滞。一、二度传导阻滞合称为不完全性传导阻滞。一度是指仅有传导时间延长,但激动均能通过阻滞部位;个别激动被阻滞,使激动不能全部通过阻滞部位为二度;连续两个以上的激动被阻滞,称为高度传导阻滞;若只有个别激动通过阻滞部位,称为几乎完全性传导阻滞。若所有的激动都不能下传则称为三度传导阻滞,又称为完全性传导阻滞。
保护心肌防心肌缺血吃青橄榄
由于心脏功能下降,老年朋友发生心肌缺血的危险性比年轻人高3~4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常吃青橄榄有助于降低心肌缺血的风险。
青橄榄又名青果、橄榄,其富含金丝桃苷。该物质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可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心肌供血,降低心肌细胞死亡率,从而保护心肌。
新鲜青橄榄效果更为明显。取青橄榄7枚,水煎煮,代茶饮,一周3~5次,长期饮用。 刘威
治心肌梗塞后心绞痛经验方
经验方:党参、黄芪、丹参各30克,当归、生地、白芍各15 克,白术、枳壳、柴胡各10克,升麻、陈皮、炙甘草各8克。
加减:胸痛重加瓜蒌壳、薤白各10克;血虚重加熟地、山茱萸各10克;阳虚重加附子、肉桂各5克;心悸重加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心烦加酸枣仁15克,远志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心肌梗塞后心绞痛患者52例,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正常)38例,有效10例,无效4 例。
治疗心肌缺血的中成药
麝香保心丸由人工麝香、苏合香酯、人工牛黄、肉桂、蟾酥、冰片、人参提取物等组成。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硬化、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预防心室重构等作用。近年研究表明,本品还有促进血管新生、健全侧支循环等功能。舌下含化2粒,用于急性心绞痛发作,起效较快;口服每次1-2
粒,每日3次,用于预防或减轻心绞痛发作。
速效救心丸 由川芎、冰片等组成,用于急性心绞痛发作。
复方丹参由丹参、三七、冰片等组成。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缺血心肌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口服片剂,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滴丸每次10粒,每日
3次,滴丸含化后3—7分钟起效,适用于急性心绞痛发作,也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
银杏叶制剂
(百路达、天保宁、杏灵颗粒)为银杏叶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主要为黄酮素和银杏萜内酯,能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液循环和冠脉循环,降低血黏度,保护血管内皮。适用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妇女在行经期内暂停服用。
通心络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等功能,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适用于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慢性胃炎、出血性疼痛患者和孕妇及经期妇女禁用。
心可舒由丹参、葛根、三七、木香、山楂等组成。有改善心肌缺血和微循环、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室舒张功能等作用。适用于慢性心肌缺血或气滞血瘀型患者。
冬防“心痛”宜用桂枝
人冬后气温下降,老年人发生心绞痛的风险大增。桂枝加香蕉皮煎汤可预防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于动脉血管狭窄和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所致。桂枝所含的桂皮醛能调节血液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香蕉皮含叶黄素,具有延缓老年人动脉硬化进程、防止动脉血管壁增厚、降低动脉栓塞发生率的作用。二者配伍对防治心肌供血不足引发的心绞痛效果尤佳。
方法:取桂枝6克,香蕉皮30克(切成碎块),加水500毫升,煎沸 10分钟后去渣取汁饮用,每周2次。张研
冬防“心梗”常饮姜汤
冬季是心肌梗塞高发期,此时喝碗热姜汤,对心脏有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生姜性温昧辛,能通血脉,对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肌梗塞有特殊作用,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方法:取生姜洗净,切10片,放人清水适量,煮沸20分钟即可饮服。 陆剑秋
三七洋参养护心脏
方药具体组成是:三七粉、西洋参粉各等量,两者}昆合均匀。每日温水冲服,用量根据病情增减,一般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1克即可。三七粉与西洋参粉混合起来,一方面三七&化瘀通络,另一方面,西洋参可气阴双补,这对心脏是一个全面的养护。这个方子还可以增加丹参一味药,也是等量,增加以后,对脑血管的保养也很有好处。赵家邦
心肌缺血的治疗中药方
患者,邵某,男,52岁,2009年11月初诊。
  患者自述阵发性胸闷,胸痛一年余,加重一周。一周前因劳累过度出现心悸、胸闷、发憋,心前区刺痛前来就诊,询问患者一年来一直服用丹参片、地奥心血康、消心痛等药物。因近期症状加重,又觉天天服药繁琐,特来要求服用中药以治其本。刻下症见:心悸气短,胸闷不适,心烦易怒,口唇紫暗,舌质淡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沉弦。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证属气血瘀滞,阻遏心脉,治以养血活血,逐瘀通脉。处方:熟地黄15克,川芎6克,白芍10克,当归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丹参15克,三七粉3克(分冲),6剂。
  二诊:服上方后,泻下黑色溏便3次,胸闷不舒,心悸气短明显好转,仍偶有心前区疼痛。为巩固疗效,效不更方,再进6剂,服药后诸症消失。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嘱患者加强锻炼,保持心情愉悦,忌烟禁酒,少食肥甘厚味。随访两月未复发。
  按:中医学并无心肌缺血的病名,但根据病变部位及其病变症状应归属于“胸痹”的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狭窄、阻塞及冠状动脉痉挛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与中医所说的瘀阻心脉相吻合。桃红四物汤源于《医宗金鉴》,由妇科名方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熟地、白芍滋阴养血为主;当归、川芎同为血中气药,当归以养血为最,川芎以行气为妙,二药相合气血兼顾助熟地、白芍行气活血,散瘀通脉;桃仁破瘀力强,红花行血力胜,二药并用瘀祛则血行自畅,血畅则缺血自除;丹参色赤入血分,善通血脉,活血化瘀;三七入血分养血去瘀,为理血之妙品。诸药合用相互促进,活血、逐瘀、通络之效益彰。且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三七药理研究可增冠脉血流量,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为治疗心肌缺血,增加心肌供血不可缺少的药物。
巧用菊花治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如见胸中闷塞,夜间胸痛,口干盗汗,腰酸腿软,舌质红,脉细数者,中医可辨证为肝肾阴虚型,用菊花治疗效果好。
方法:取杭菊花3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2个月为1个疗程。据报道,本方治疗冠心病61例,对心绞痛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0%,大部分病人20天内心绞痛缓解或消失。
经验方养心汤治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学并无冠心病心绞痛这个病名。历代文献有类似的记载,如“真心痛”、“厥心痛”、“胸痹心痛”、“久心痛”、“卒心痛”等与冠心病心绞痛描述相一致。陈宝贵教授认为,冠心病心绞痛之病因主要为寒凝心脉,气滞血瘀,心肾阳虚,痰浊阻络。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肾)气(阳)不足;标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无本虚心(肾)气(阳)之不足,自无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等病理产物。故治疗以固本治标为主。治疗原则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以经验方养心汤加减,疗效良好,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党参20克,麦冬15克,五味子5克,丹参20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枳壳10克,延胡索10克,地龙15克,甘草10克。日1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以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以丹参、川芎、延胡索以活血通络;郁金为气中血药,可调和气血,更加枳壳以调气,地龙以化痰通络,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该组方能降低血黏度,扩张冠状动静脉大小血管,稳定血管斑块,减低心脏负荷,改善血管的弹性及血管内皮的状态,改善冠状动静脉及周身血管的功能等作用。单味中药如地龙,其主成分蚓激酶能通过激活纤溶酶直接溶解纤维蛋白,能降低冠心病患者血黏度,溶解血栓,缓解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因此辨证使用以上中药,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和患者血液、血管的状况,可以提高疗效。
  加减:心阳虚衰者加薤白30克,桂枝10克;气滞者加檀香10克(或沉香5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血瘀甚者加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肾阳虚者加桂枝10克,附子10克,淫羊藿10克;痰浊者加半夏10克,瓜蒌20克,石菖蒲20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冠心病主要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