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低电压和高电压CPU之后的实际使用体验下降了多少

[作业贴] 戴尔灵越N4120更换超低电压处理器体验
CPU其实已经换了很久了,效果确实拔群。所以简单地向基佬们介绍一下情况。今年6月份笔记本原配的i5-2450M过热缩缸了,后来干脆点不亮了,但傻多戴笔记本早已过保。我自费换了一个i3-2350M,结果今年7月份这个i3-2350M又过热缩缸了,在童叟无欺的售后小伙的建议下更换了主板(免费)和电源适配器,情况有所好转,但i3-2350M体质已经是大雷了。遂决定再剁一下手,选定了i7-2677M这款超低电压处理器。i7-2677M是BGA封装的,要装到普通笔记本的主板上需要改针脚。好在万能的淘宝上有这样的CPU出售。价格其实并不昂贵,除去运费大概400不到,比i5-2450M还便宜一些。另外高性能硅脂和导热垫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导热系数7.2的硅脂(CPU用及其他位置补充)和导热系数11的导热垫(独显用)。更换步骤(其实就是拆机步骤)就略过了,因为不同的机型不一样。然后就到了喜闻乐见的测试时间了。WinSAT跑分。原来的CPU是7.0,反而稍微低了一点。[img]./mon_/334_9dd.png[/img]CPU-Z的检测。17W TDP注目。[img]./mon_/334_db557.png[/img]鲁大娘的检测。金士顿的V+200当年是块还算不错的SSD。[img]./mon_/334_b676.png[/img]CPU的温度表现怎么样呢?首先是开启Turbo Boost的情况。[img]./mon_/334_b706.png[/img]然后是关闭Turbo Boost的情况(模拟笔记本长时间续航)。[img]./mon_/334_b3cca.png[/img]魔都这两天天气不算凉快,所以这个温度已经非常逆天了。喜闻乐见的鲁大娘跑分(A卡一生黑)。[img]./mon_/334_54282bbc0e082.png[/img]本人CCQ已经弃坑很久,所以就不作CCQ测试了。
正常/低电压处理器,同性能下功耗其实差不多的,因为这玩意功耗大头是和一个与架构有关且变动不大的值*频率。低电压,低功耗处理器,在高频工作下功耗也不低,只是说这玩意能以更低电压,更低频率以及更低性能下工作而已。所以,我个人观点,笔记本追求低电压处理器意义不是非常的大,而且这种加针CPU实际上相当看脸,小作坊技术稍微不靠谱,那以后真说不准的。这种加针U,正常价格不加钱,淘宝没卖家保修3个月以上的(原针QS版的保一年的大有人在),所以这玩意可靠性你懂的。电脑硬件这玩意,完完全全就是一分价格一分货,这种低电压加针CPU便宜也是有原因的。7783这玩意导热率也就4~6,导热垫的导热率要低很多。我做过复合材料热力学的有限元分析,以现在的技术水平,11的导热垫,除非是那种金属/石墨的复合材料,否则数据虚标5~10倍的可能性相当大。
[b]Reply to [pid=93580,1]Reply[/pid] Post by [uid=1509129]缠绕指[/uid] ( 23:42)[/b]我觉得你关于温度的说法不靠谱。[s:ac:汗]这机器刚拿来的时候看个网页视频上70度都是家常便饭,风扇呼呼的,现在平时看看网页风扇根本达不到起转温度。实际上原来那块i5-2450M不缩缸的情况下满载睿频也就稳定在2.6G-2.7G左右,达不到3.1G的最大Turbo频率的(主板固件限制TDP了)。而且温度也会达到85度。i3-2350M在2.3G的时候烤机一段时间会达到85度并触发强制降频。这些都和上面的测试使用了相同的硅脂。笔记本双核i3,i5和i7虽然都是从同一批晶圆里割出来的,但体质绝对是有所不同的,低电压处理器更是如此。改针脚确实要看手艺,不过反正是给旧本本续命用的,要是再Boom了就直接把整台机器扔了。那家淘宝店口碑不错了。从AIDA64上面的读数以及Linux下面ACPI显示的电池放电速率来看低电压处理器待机功耗就至少比标准电压处理器低不少。同频的功耗表现也是低电压处理器更好。导热材料的店铺在这里:[url]/item.htm?id=[/url][url]/item.htm?id=[/url]
据说铜片硅脂比导热垫效果好[del]真想把笔记本上的独显扣掉扔了[/del]
[b]Reply to [pid=93580,1]Reply[/pid] Post by [uid=]qsmcomp[/uid] ( 23:50)[/b]我说的是同性能,而低电压处理器优点是可以在更低频率,更低性能下工作,而且可以进入更深的节能状态,所以低负载下,低电压处理器是会更省电,发热也更低的。但是事实上,如果你把正常的处理器手动降到同样水平,发热也是差不多的。因为同架构下,性能/功耗这玩意基本上是个定值(实际浮动远没有17W、35W TDP那么大)。低电压处理器,由于受到TDP的限制,睿频说是2.9,但是实际上这个2.9的工作时间很短的,2.9的低电压处理器和正常处理器性能差距很明显。1代低电压处理器坑,是因为睿频频率低,该高频的时候没法高频,所以慢。SNB之后,睿频频率上去了,该高频的那么几秒钟,低电压处理器可以马上睿频上去,然后再迅速恢复到低频,所以你不会觉得卡,而且也省电。但是对于长时间满载工作的场合,比如玩游戏,低电压处理器由于性能/功耗基本固定,这时候低电压处理器完全没优势,价格更高的低电压I7和正常版I5区别不大,这才是低电压CPU玩游戏“坑”的原因。事实上正常电压处理器手动降到1.7G(低电压处理器的水平),日常用起来足够了,功耗方面,真闲置状态低电压处理器功耗占优势,因为能进入更深层次休眠,平时轻度使用的时候功耗、发热区别不大的。
[b]Reply to [pid=93580,1]Reply[/pid] Post by [uid=1509129]缠绕指[/uid] ( 00:01)[/b][img]./mon_/334_1.png[/img][img]./mon_/334_8.png[/img][img]./mon_/334_4.png[/img][img]./mon_/334_aafe1.png[/img]如果把标准电压处理器降到与低电压处理器相同的频率,功耗的差距仍然是存在的。而且你不知道解锁TDP的黑科技吧。[s:ac:羞]Dell的Phoenix TianoCore UEFI固件机器的BIOS可以魔改的哦[s:ac:哭笑]你看看上面的测试图,i7-2677M完全可以保持长时间睿频,半个小时也没问题(图上只显示了两分钟)。而且上面关于频率的Spec不完全对。[url]/products/54617/Intel-Core-i7-2677M-Processor-4M-Cache-up-to-2_90-GHz[/url]通常情况下低电压处理器玩游戏坑的原因是因为轻薄本本散热差,或者主板固件设置了更为严格的TDP限制,导致要么本本过热降频要么因为固件限制降频。但是如果往一个普通模具的笔记本里面塞超低电压处理器,情况就不一样了。
TDP这玩意是设计散热功耗,不代表实际功耗。当年2.13G的I3-330M,TDP是35W,默频2.8G的I7-640M,TDP也是35W,但是实际功耗这两者差距相当大的。台式机的低端赛扬,TDP 5、60W,实际正常功耗也就2~30W。你解锁TDP以后,17W的这玩意,你用起来可就不是17W的功耗了,性能和正常版差不多,功耗发热也一样,但是这玩意不考虑这种加针洋垃圾之外,价格要比正常处理器高一大截,所以没理由选择低电压处理器。虽说买来了就好好用,但是我觉得加针低电压处理器,这种我认为完全不能碰的东西,还是很有必要警示一下其他人的。
[b]Reply to [pid=93580,1]Reply[/pid] Post by [uid=1509129]缠绕指[/uid] ( 00:13)[/b]上面实际体验的差距你怎么解释[s:ac:哭笑]我能说烤了半小时以后没缩缸的i5-2450M都已经过热降频了,可是i7-2677M还是坚挺的2.6G吗[s:ac:心]我可不止这么搞过一台机器了,用同样的方法我已经拯救了两台傻多戴啦(N5110和V3450)[s:ac:goodjob]
[b]Reply to [pid=93580,1]Reply[/pid] Post by [uid=]qsmcomp[/uid] ( 00:16)[/b]一个是平均1.7G,需要快的时候睿频2.6G几秒然后空闲继续降频,一个是一会3.1G一会0.8G,肯定是1.7G的那个好。当年某牌子I7笔记本散热压不住,一会满睿频3.2G,一会过热降到0.8G,游戏体验也是相当差,解决办法很简单,稳定不睿频,只跑在2.4G就OK了。事实上很多厂商对于这种问题就是这样解决的。你这个本,你选择低电压处理器,你有你的道理,但是我要说的是,一般情况下这种低电压处理器还是不要碰为好。一方面是价格,正常版的处理器价格要比低电压处理器便宜的多的多,另一方面是你买的这种加针处理器可靠性差到商家都不敢给1年保。
这里是魔改BIOS的截图。[img]./mon_/334_9.jpg[/img][img]./mon_/334_a68.jpg[/img]
[b]Reply to [pid=93580,1]Reply[/pid] Post by [uid=1509129]缠绕指[/uid] ( 00:19)[/b]问题是i7-2677M持续2.6G了半个小时……而i5-2450M先是秒升到3.0G然后不一会就降到2.5G了[s:ac:嘲笑1]这个超低电压的U还是只适合会折腾敢折腾,Boom了也不心疼的人用的。价格问题嘛,这个就见仁见智了。[img]./mon_/334_a7b.png[/img]
[quote][pid=93580,1]Reply[/pid] [b]Post by [uid=]qsmcomp[/uid] ( 00:07):[/b][b]Reply to [pid=93580,1]Reply[/pid] Post by [uid=1509129]缠绕指[/uid] ( 00:01)[/b][img]./mon_/334_1.png[/img][img]./mon_/334_8.png[/img][img]./mon_/334_4.png[/img][img]./mon_/334_aafe1.png[/img]如果把标准电压处理器降到与低电压处理器相同的频率,功耗的差距仍然是存在的。而且你不知道解锁TDP的黑科技吧。[s:ac:羞]Dell的Phoenix TianoCore UEFI固件机器的BIOS可以魔改的哦[s:ac:哭笑]你看看上面..[/quote]怪不得你的CPU会连续过热缩肛……我刚还想问来着……
[quote]如果把标准电压处理器降到与低电压处理器相同的频率,功耗的差距仍然是存在的。[/quote]差距确实是存在的,但是这说的是空闲,低电压处理器省电就省在待机的低功耗上。而我强调的是满载,换句话说,完成同样多的计算任务,只要架构不变,总共消耗的能量基本上是固定的(当然也会随处理器本身晶片体质略有浮动)。我在这里说低电压处理器怎样怎样,更多的是希望看到这个帖子的读者不要盲目的也买这种加针处理器。
[b]Reply to [pid=93580,1]Reply[/pid] Post by [uid=1509129]缠绕指[/uid] ( 00:30)[/b]嗯。这种东西自己爽就好了。毕竟小白自己拆笔记本都是可能大力出奇迹的[s:ac:茶] 另外2.6G的时候上面两个CPU的VID还是差了0.1V(1.10V vs 1.20V),所以功耗还是有差别,而且笔记本你怎么改电压呀[s:ac:嘲笑]
超过硅脂的导热垫都是虚标的,材料只会比硅脂差(金刚石粉和银粉导热垫还没有用过那么壕的材料),最多是都一样的,导热垫为了造型,里面加了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框架,会降低导热系数
[b]Reply to [pid=93580,1]Reply[/pid] Post by [uid=1084438]月影无霜[/uid] ( 01:51)[/b]我这个导热垫没有固定形状,像[del]我在东北玩[/del]泥巴一样的[s:ac:汗]这是什么黑科技。
[b]Reply to [pid=93580,1]Reply[/pid] Post by [uid=1084438]月影无霜[/uid] ( 01:51)[/b]求教呀。我那个导热垫没有固定形状,像橡皮泥一样的。
[b]Reply to [pid=93580,1]Reply[/pid] Post by [uid=]qsmcomp[/uid] ( 12:21)[/b]乡下土包子咩见过那么高科技的泥巴导热垫
[b]Reply to [pid=93580,1]Reply[/pid] Post by [uid=1084438]月影无霜[/uid] ( 12:31)[/b]用了那个导热垫以后笔记本上坑爹的AMD独显跑Furmark也不会上60度[s:ac:羞]确实是黑科技。[del]人家扇子妈才在东北玩泥巴呢[/del]
[quote][pid=93580,1]Reply[/pid] [b]Post by [uid=]qsmcomp[/uid] ( 12:39):[/b][b]Reply to [pid=93580,1]Reply[/pid] Post by [uid=1084438]月影无霜[/uid] ( 12:31)[/b]用了那个导热垫以后笔记本上坑爹的AMD独显跑Furmark也不会上60度[s:ac:羞]确实是黑科技。[del]人家扇子妈才在东北玩泥巴呢[/del][/quote]I73720魔兽一开直逼100度有救吗?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0573|回复: 24
关于低电压处理器是否省电的一点想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jiye810224 于
17:50 编辑
之前学习了几位大大的低压U和常压U功耗对比的评论。
有些想法写出来大家讨论下,我没有实际测试过,意见仅作为参考。
两种U的功耗和性能对比。
其中一种说法,低压U是省电,但是性能差,运算同样的数据需要的时间长,综合考虑下来,总的耗电量还是比较高。这个比法我感觉有点问题,或者说,至少现阶段是有问题的,早期的低压U主频低,性能是很差的。
这里有两个变量,是不是我们可以固定其中一个,再来比另一个。3517U和3210m的对比,这两个U性能是接近的,这个应该大家都认可。满载的时候,性能相近,但是功耗一定是相差很多的。
例如65w的U满载的时候有50+w,17w的U满载的时候不会超过17w,这不是表示省电了吗。
换个角度,如果他们功耗相同的情况下,性能是不是一样,这个可以在电源管理里设置性能的百分比,不断调试设置到满载功耗一样的情况下比比测试的分数。
我感觉低压的U绝对不是噱头,同样参数的U,同样的频率下面,电压低的那个功耗一定是小的,反过来说超频的U,不用加压到4.5G的和加压到4.5G的,发热量相比是很明显的。
所以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关注温度和待机时间的兄弟是可以考虑低压U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有一定道理
都是22纳米技术 只是在频率上做了限制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不清楚CPU功耗是不是和负载成正比上升,如果是的话低电压CPU未必省电
1.满载时35W功耗大,这个应该没错
2.CPU空载时频率为800MHz,这时35WCPU和17WCPU谁更耗电?
3.一小时日常操作,35WCPU平均负载10%,17WCPU平均负载20%,谁更耗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jiye810224 于
12:33 编辑
最爱乞丐版 发表于
不清楚CPU功耗是不是和负载成正比上升,如果是的话低电压CPU未必省电
1.满载时35W功耗大,这个应该没错
功耗和频率成正比,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2.如果都是空载,应该是6倍频,1200mhz ,这时候谁电压低谁省电。(这里没注意,低压U是800mhz的待机频率,抱歉。)
3.性能相同的前提下,为啥负载相同,cpu占用率不一样?我认为是一样的占用率,那么相同的占用率,谁电压地谁省电
TA的每日心情无聊 08:15
个人觉得,低电压的U是以牺牲性能为前提的,因为性能低了,功耗必然下降。
而电压上看,低压U就一定比标压的低么?
并不是,很多人的标压U在800M时候电压要比低压U800M的时候要低。
况且同一代产品,构架工艺均一致,在小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每G效能必然是一样的,所以说同样2G频率,两者的性能必然相同,否则就不是同一代U了。
那样就很好理解了,同样频率,电压低的,耗电量低。
该用户从未签到
LZ的讲的不是没有道理,低压U确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该用户从未签到
jiye810224 发表于
功耗和频率成正比,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2.如果都是空载,应该是6倍频,1200mhz ,这时候谁电压低谁省 ...
功耗和频率成正比,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这个结论怎么来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看晶体管面积吧,估计低电压处理器是降低电压而增大晶体管面积,提升了单位功率性能而降低了单位晶体管效能,同样的性能肯定成本提升,而标电的只是电压更高性能更强,晶体管面积没有变
该用户从未签到
xice1 发表于
个人觉得,低电压的U是以牺牲性能为前提的,因为性能低了,功耗必然下降。
而电压上看,低压U就一定比标压 ...
已经惊动了X版大大,大家一起讨论下,各抒己见。
归纳一下就是:
一种意见是低压U并不是提高性能功耗比,而是一种取巧的方式来降
低功耗,在需要的时候提高电压来满足升高频率的供电,不需要的
时候就降低电压来节能。和工业设备当中变频电机差不多。
另外一种意见是低压U能消耗更少的电能提供相同的性能。
“同样频率,电压低的,耗电量低”这个大家都认同了。现在新的
问题是到底在做同样的事情的时候,3517U和3210M是不是会提高到
相同或者说接近的频率,如果是提高到相同的频率,这时候他们的
供电电压是否相同。
因为都是推测,有条件的兄弟可以实际测试,换上两种CPU,例如软
解1080原片,看看主频、占用率、电压、功率(CPU package)。或者
充满电两个CPU分别循环播放,看看运行时间是不是有提高。
最后我也表达下我的看法,低压的U和常压U在工艺上是一样,但是
低压U是特别挑出来,能在低电压下提高频率工作的,根据满负荷运
行的情况来看,低压U的性能功耗比是比常压U要高的,我是不是也
可以大胆的猜猜,半负荷的时候情况也一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jiye810224 于
16:15 编辑
<font color="#8354620 发表于
功耗和频率成正比,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这个结论怎么来的?
忘记了,毒龙时代超频都是这么说的,物理也没学好,数学也没学好,怎么算的忘记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daguoli89 于
16:58 编辑
jiye810224 发表于
忘记了,毒龙时代超频都是这么说的,物理也没学好,数学也没学好,怎么算的忘记了
这个,初中物理就有啊,亲。。。
功率W = 电压V的平方 / 电阻。
然后 电压V 和 频率Hz 是 正比。就是1:1增加。
所以,功率W 和 频率Hz是 平方关系。
当然,这个是理论状态,实际情况有误差,但是基本还是符合这个关系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daguoli89 发表于
这个,初中物理就有啊,亲。。。
功率W = 电压V的平方 / 电阻。
然后 电压V 和 频率Hz 是 正比。就是1: ...
cpu又不是阻性负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yuji3702 于
19:50 编辑
jiye810224 发表于
功耗和频率成正比,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2.如果都是空载,应该是6倍频,1200mhz ,这时候谁电压低谁省 ...
肯定不是这么简单的关系& &&&
例如一个1.2Ghz的cpu功耗是40W, 假如它能降到1hz呢?&&功耗接近零么?&&显然是不可能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现在看来还不是很好说。。。
奔腾B960,或者说不能睿频的U,它的最大功耗很少超过它的标称值——35W,这个我在拷机的时候看过。而能睿频的U(i5-2520M,后来自己换的),在拷机的时候,这个最大TDP可以突破38W,这个只是纯烤CPU的时候的功耗,没算GPU。
所以说低压U 17W,既然它能睿频,不妨来看看它烤机的时候,最大能到多少W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做了个试验,ACER 4750G(i3)电池模式下CPU最大性能调整为50%,之前续航约5小时,今天挺了7个小时.
感觉和低电压CPU效果差不多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Mebilus 发表于
现在看来还不是很好说。。。
奔腾B960,或者说不能睿频的U,它的最大功耗很少超过它的标称值——35W,这 ...
睿频也不会超过TDP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jiye810224 发表于
睿频也不会超过TDP的
会超过~可以开着AIDA64来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用桌面处理器试了下,可以看图2310满载最多就60W,已经睿频到3.1了,这个应该可以说明问题吧。
INTEL对睿频2.0的解释是有可能短时间内突破TDP的限制达到更高的频率。但是我这个2310最多到3.1G,不需要超出TDP就达到了频率上限。
2310满载功耗.png (922.5 KB, 下载次数: 3)
22:21 上传
该用户从未签到
E3V2满载测试.png (467.67 KB, 下载次数: 2)
13:18 上传
这是我另外一台E3V2的满载测试,比2310的略低。60W到51W,1.281v到1.161v
其中有工艺制程不同,TDP不同,工作电压不同
17年3月精华宗师
17年3月精华大师
联想昭阳系列笔记本论坛
关注本友会
本友会微信公众号
VR微信公众号
benyouhui2012
Powered by苹果/安卓/wp
积分 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ghost win8系统下载 http://www.pgos.cc/forum-121-1.html资讯:低电压版本处理器性能远不如同型号标电压版本处理器,这个大多数对于处理器性能有了解的用户都是清楚。但是随着处理器工艺的升级,其实现在低电压版本处理器也并不是如此的不堪。实际之上对于高配的低电压版本处理器来说,其性能还是不错的。频率之上的缺陷被多核心和多流水线这类设计所弥补了。就算是存在跨阶的差距,运行一般游戏还是不存在问题的。
网络游戏要求低于单机游戏
  网络游戏属于多人参与游戏,正是因为如此,游戏设计厂家为了保证每一个用户都是可以使用自己的机器流畅的进行游戏,在不添加高级渲染画质和特效的同时,其也是会对于游戏进行很多的优化。这就是导致这类网络游戏在运行的时候占用资源并不是很多。那么使用低电压版本处理器玩这类游戏足够吗?
低电压版本处理爱玩游戏是否足够
  以目前四代i7处理器来说,其低电压版本和标电压版本的i3处理器其实差不了多少,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说其可以在中等特效的情况之下流畅的运行几乎所有网络游戏。但是一些对于CPU要求比较高的网络游戏运行起来可能无论如何都是会比较卡。尤其是一些策略类游戏,这类游戏内核会实现复杂的分析运算,这十分占用ghost win8操作系统之中的处理器资源。
低电压处理器是可以满足一般网络游戏对于运算的需求的,所以说我们在自己合适的需求之内放心选购。
低电压处理器玩一般网络游戏足够吗?http://www.pgos.cc/thread-.html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全球仅此一颗 英特尔IVB低电压版CPU首测
来源:pconline 原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iuyang&
应用测试:● Ivy Bridge:创建多媒体内容的综合性能  对来说,可以认为使用者携带超极本可利用其处理能力瞬间制作相册,并利用其联网能力随时共享是一种新的应用模式。所以,HDxPRT 2011应用测试的加入也可以说明IVB处理器在此方面的优势。HDxPRT 2011的测试项目:  1.将时长105分钟的全高清视频文件制作成:9段DivX视频、5分钟的视频(H.264/1080p/24Mbps)和10分钟(320&280/512Kbps/H.264)的视频。  2.将120张照片:从RAW格式转换为JPEG格式、制作3分钟的视频(720p/MJPEG/MOV)、拼接成全景图、制作HDR照片、制作包含60张照片的相册、创建由16张照片组成的Slide Show照片组。  3.将10个专辑的歌曲从WAV格式转换为MP3格式、将120首歌曲从WAV格式转换为AAC格式、将一首MV(3分钟/H.264/720p/10Mbps)同步到SONY Walkman Media Player(WMV9/320&180/620kbps)和Zune Media Player(WMV9/320&180/620kbps)中。  测试完毕后,程序会给出一个综合得分,得分越高者性能越优秀。由柱状图可以发现,全新的IVB处理器在新的应用模式下的优势,也证明了IVB处理器在未来将发挥主导作用。● Ivy Bridge:Office办公性能测试在Excel中,利用宏命令重新计算4万条数据,并记录所用时间(单位:秒)  在Excel测试环节,IVB i5 ULV相比SNB i7-2677M并不占优势,但相比同级别的SNB i5-2467M却占有绝对优势。  在PowerPoint中,计算39张幻灯片缩略图全部完成预览,并记录所需时间(单位:秒)  在同属于Office程序的PPT测试环节,三块处理器的表现与Excel测试中的表现基本相同,IVB i5 ULV依然处于SNB i7-2677M与SNB i7-2467M之间。● Ivy Bridge:音频转换性能测试利用iTunes,将23首MP3音乐文件转换为AAC格式,并记录所需时间(单位:秒)  音频转换测试方面,IVB i5 ULV无论是与SNB i7-2467M还是与SNB i7-2677M相比都占有绝对优势。● Ivy Bridge:图片批处理性能测试利用光影魔术手,对39张照片进行包括旋转、锐化等4个项目在内的批处理  同样的,在图片批处理速度测试环节,IVB i5 ULV相对而言依然会节省更多的时间。● Ivy Bridge:视频转换性能测试利用Meida Convertor,将容量为705MB的全高清MPEG2视频文件转换为iPhone 4格式  Meida Convertor并不支持英特尔的高速视频同步技术,但是测试结果却依然显示IVB i5 ULV用时最短,22纳米的制程工艺功不可没。英特尔高速视频同步技术(Quick Sync Video)  在全新的IVB处理器中,英特尔对高速同步技术进行了优化,由此将提供更快的MPEG2、VC1和H.264视频编码速度。下面我们用两款支持视频高速同步技术的程序将IVB与SNB进行对比测试,来看一看第二代视频高速同步技术在速度方面究竟能有多大的提升。利用MediaEspresso(支持高速视频同步),将705MB的全高清MPEG2视频文件转换为iPad格式利用QQ Player(支持高速视频同步技术),视频转码(单位:秒)  MediaEspresso与QQ Player是本次应用中唯一利用到英特尔高速视频同步技术的程序,所以它们在视频转码方面拥有更快的速度,更能体现IVB与SNB性能上差别。在MediaEspresso测试环节,IVB i5 ULV用时最短,性能最为出色。QQ Player程序对高速视频同步技术的优化并没有MediaEspresso出色,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IVB的优势。总的来说,对于喜欢视频转码的用户,IVB进一步缩短了时间,提升了运算效率。● PConline评测室总结超极本未来的发展  Ivy Bridge巩固了Sandy Bridge的优势,基于22纳米的三栅极(Tri-Gate)3-D晶体管既提升了性能,又能进一步降低功耗,从测试情况反应出低电压版的IVB i5处理器性能已经超越低电压版的SNB i7处理器,甚至和标准电压的SNB i5相当,由此,我们也能够预见下一代超极本的表现:更快的系统响应速度,更高的工作效率,3D游戏不再遥不可及,将拥有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  而对于超极本的使用形态,我们依然看不到大刀阔斧的变化,目前唯一可以预见的是在Smart Response固态硬盘缓存加速技术、Rapid Start快速启动技术之后,Smart Connect智能连接技术在超极本身上的普及。当然,在摩尔定律的背景下,随着SSD和处理器价格的降低,并依靠Ivy Bridge更高的性能表现,以及更多元化的使用形式,超极本也许会在2012年的移动办公领域大展宏图。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笔记本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低电压和高电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