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大学生思想评价教育实践手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来源:政治毕业论文编辑:欧李楚凡阅读:
  导读:为防止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对大学生的毒害,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客观要求,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教育和引导学生。
  下面是由YJBYS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政治的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用。
  关键词: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八荣八耻
  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的结合,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
  特别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世纪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提高社会实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新时期,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结合社会形势和大学生思想实际,通过广泛深入的开展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第一、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益面和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的目就是希望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都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一方面让学生深入基层,去感受和体验改革带来的成果以及社会的现实需要、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高校&两课&的教学的实效性,有效的解决了&两课&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不能很好联系实际&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的认识,坚定大学生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促进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的紧密结合,这也符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的要求。
  第二、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中诸多问题和矛盾的认识。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如何去认识和解决这些新问题、新矛盾,一直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如何看待工人下岗、农民工待遇问题、以及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毕业、就业问题等。
  发表论文。
  这都导致了大学生复杂和矛盾心理的产生,单靠&两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教育和引导是难以奏效的。
  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和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实现个人志愿与祖国需要的有机结合,是目前学校加强和改进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办法。
  第三、社会实践是全方位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
  一方面,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从纵向对它进行不同层次的认识和研究,做到对事物的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认识社会的发展变化。
  另一方面,对社会实践进行横向展开,组织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社会实践的项目)到不同地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克服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过激情绪所带来的对社会的不全面的认识,这两个方面,都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
  第四、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校&三育人&工作的真正实现。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吸引广大教职工参与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三育人&工作的重要课题。
  社会实践的内容十分广泛,各个学科、部门都可以从中找到本学科、本部门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切入点。
  广大教职工应结合自身的专业教学、岗位要求多去思考如何为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打下基础。
  发表论文。
  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这对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学校的&三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二、在新形势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从学校而言,开展荣辱观等方面与新时代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相一致的活动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和实效。
  但是,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如何进&步调动和发挥社会、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更新观念和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大力支持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否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分辨出真善美和自觉抵制假恶丑,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当前全社会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任务。
  首先,是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坚持和深入的基础和保障。
  大学生是主体,学校是后盾,社会是舞台,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这种支持,社会实践就成了学生、学校单方面的需要、成为无源之水,必将枯竭。
  其次,是学校的认真组织、引导。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的解决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难题。
  一些效果好的教育活动,学生也乐于参加、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致使相当部分的学生滞留在活动圈子以外。
  为了使学生的受益面大大扩展,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落到实处,持之以恒、不断地深入和提高层次,学校必须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整个工作进行全盘考虑,统一领导、统一布置、统筹安排,努力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克服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错误倾向。
  实践证明,只要这样做了,就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是如何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表现出的满腔激情和所取得的成绩,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
  如何将实践转化为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动力。
  发表论文。
  这关系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围情、认识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终身,而不能停留在调查报告上,更不能停留在仅仅是倾诉爱国之情。
  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要牢牢地抓住教育这个环节。
  首先,加强对学生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根本道理。
  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形式和途径,要逐步使学生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特征,不盲目灌输而是主动引导。
  其次,对大学生教育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出发,不就事论事,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处在新时期,面对多元的经济成分、多元的价值观念、多元的文化、多元的信息,存在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必然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现存的东西并不都是合理的,要善于分析、鉴别。
  再次,教育和引导学生将爱国热情化为振兴中华、立志成才、勤奋学习的实际行动。
  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促进大学生成才,尽快在认识上成熟起来,尽快适应社会,报效祖国和人民,实现人生理想。
  这是学校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也是衡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准。
  三、在新时期,大学生参加社会实线活动将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这种直接、生动的教育形式,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更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深刻的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首先,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标准,呼唤着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改革所必然带来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变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学生自我教育的实现和收到实效的功能。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投入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将其所学知识贡献于社会、奉献给人民也是莘莘学子拳报国心的具体表现,是最生动、最深刻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有作为的,它培养大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自主、自立、公平、竞争、价值、效律等观念和意识的接受、适应、习惯,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的提高和求实精神的树立。
  另一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实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为此、学校要结合实际,开拓视野,用前瞻性眼光审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如成立大学生勤工助学机构,开办大学生劳务市场,建立&校外之家&等多种实现形式.把学生从&象牙塔&引向社会,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日的&&育人、成才。
  同时,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树立创新精神作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足点。
  再次、开展社会实践与荣辱观、人生观教育相结合。
  为防止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对大学生的毒害,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客观要求,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同时,彻底改变那种重书本、轻实践、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不良习惯,树立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良好风尚,真正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综上,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渠道,是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和实效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围绕&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广泛深入的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具有现实意义。
  更多【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阅读:
相关范文推荐
中共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历史分期 摘 要:中共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分期存在三种主要观点,但是各有不妥之处。 思想政治教育史应当借鉴中共党史的分期标准,以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重大节点作为标准。 对此,中共思想政治教育史可分
把握员工思想脉搏,做好转型期思想政治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企业转型期员工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多变、多样化的新特点,在此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把握员工思想脉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爱国主义在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实践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 要:中小学生他们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应该要加强对他们的爱国教育,让他们能够明辨是非,这样才能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小编为各位政治专业的同学推荐的论文,欢迎阅读!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求施教者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潜能,培养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社
谈多媒体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意义是小编为各位政治专业的同学推荐的论文,欢迎阅读! 【摘 要】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的优化提供了有利的物质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
本文精彩评论
最新范文推荐
精彩范文推荐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法探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千寻学术网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CN刊号:23-1590/G4 ISSN刊号: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法探析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法探析李利锋 (延安大学管理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 要:“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本&文探讨了“90后”大学生所拥有的时代特点,并针对“90后”大学生提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90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5-01一、“9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 & & “90后”成长于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最快、成就最大、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也最为多元化的时期,其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表现出他&们具有更多的独立见解,自主性更突出,接受新生事物更快,分析&能力更强,而就业的困难、生存的压力又使得他们更加讲实惠。“90&后”是共和国独生子女的第二代,他们的父母多是“60后”。“60&后”是改革开放中受益最多的一代,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社会也比较&开放,是属于知识、信息、思想都比较开放的一代。 二、“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 & & “90后”大学生从总体上看,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 & 1.个性张扬,独立意识强。“90后”大学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希望发挥自己的特点,独挡一面,所以他们奉行“个&性至上”,并在学习生活中张扬个性,特征鲜明突出,有很强的独&立与创新意识。 & & 2.心理单纯而脆弱,容易冲动和走极端。90&后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一切关系的核心,长辈的迁就和溺爱造就了&他们易发脾气、容易冲动的性格。但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心理落差&非常大,以至于难以自我调节和平衡,容易走向极端。 & & 3.勇于接受挑战,受挫能力差。挑战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是生活中必须的“游戏”。他们喜欢面对挑战,甚至追寻挑&战,生活激情多来源于各种挑战,他们享受接受挑战的刺激过程,&然而他们的心理素质偏弱,承受挫折的能力远远比不上他们接受挑&战时的勇气和信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常常感到手足无措,甚至遇&到小事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采取过激的行为。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90后”在遭遇挫折后,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的&同学会因此一蹶不振,甚至误入歧途,只有少部分的学生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三、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法 & & 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成长过程中所造&成的。因而作为高校学生工作教育管理者,首要任务就是转变理&念,积极应对,帮助90后大学生担负起时代的变革重任。 & & 1.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一是高校应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形成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把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符合大学生心&理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心理教育形式;二是高校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开展从心理知识普及、咨询、治疗到问题研究&四个层次的工作与实践,逐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加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三是必须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机构,建立一支&由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人员等组成的完善的工&作队伍,同时重视工作队伍的正规培训以及必要的考核和上岗资格&认定,从而提高心理教育的质量和权威性。 & & 2.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充满情感的事业,缺少情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是得不到学生及家长肯定的。网络的虚幻让“90后”大学生变的&冷漠,而我们要做的是在教育中做他们的老师,在生活上做他们的&朋友。 & & 3.融入学生生活,因势利导。“融入到学生现实生活中去”,&是思想政治课面对“90后”的挑战,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在每个阶段都有着自己的困惑、情感和思考,这是学&生思想矛盾的折射点,也是学生内心的兴奋点。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90后”大学生刚刚告别高中生活跨入大学校园,他们&关心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的学生生活,渴望了解有关恋爱、交往、成&才、择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及利益、&需求相契合,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入手,勇于并善于解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往往会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迅速地被教育对象所接受&打开便捷通道。这不仅符合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同时也能改变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与实际脱节的空洞教&条”的偏见看法,为课程的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契合点。参考文献: [1]&暴占光.90后大学生挑战高校管理[J].教育与职业,-61. [2]卢浩浩,周子葳,等.“90后”大学生调查:个性独立&思想早熟&自信张扬[N].扬子晚报,(6).&
| googcc |
16:16:10 | 961 |
[ 16:11:11]?
[ 16:04:08]?
[ 15:48:37]?
[ 15:44:52]?
[ 15:41:00]
Copyright & 千寻学术网 版权所有 TEL:400-669-1977您现在的位置: >
新一代大学生学生思想动态
来源: 作者: 时间: 01:40
   新一代大学生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    摘 要: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动态直接影响着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他们对于就业、学习、感情及社会各方面的态度和看法,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方法。如何改变现存于大学生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促使大学生们更加健康地发展和成长,是当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调研编辑部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网上聊天的方式,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基本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新一代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研究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重任,多年来,高校教育工作者始终在讨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我们是否始终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既要合格又要可靠,既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又要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这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调研编辑部于2013年10月在全院组织了一次大学生思想状况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年级的学生,其中男生占43.3% ,女生占56.7%。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倾向、社会热点、就业心态、学习观念、心理状况、道德修养、校园基础文明等方面的43个问题。在全院下发问卷320份,收回有效问卷294份,顺利完成调查。    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国家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调查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稳定,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对社会热点问题表现出了热切关注。调查显示,尽管我国目前面临着国际、国内环境的重大挑战,但95%的大学生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经济危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82.9%的学生非常关注就业与创业问题,39.9%的同学关注金融危机问题。    二、 在就业相当严峻的形势下,大部分学生能够正视就业形势,客观评价自身,就业心态更趋理性。    调查显示,就业与创业问题成为大学生关注焦点之首。接近6成(57.2%)的学生认为社会竞争激烈加上金融危机,就业前途未卜是大学生活中最苦恼的问题。在普遍对就业形势表示担心的同时,面对严峻的形势大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心态,47.6%的学生持乐观态度,认为今年的就业虽然困难,但他们相信只要能吃苦,就有立足之地;16.9%的学生比较自信,他们认为凭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找到理想工作毫无问题。同时,我们也看到12%的学生信心不足,略显悲观,认为多数大学生将难以就业,毕业等于失业。   当问及“假如临近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你会怎么样”时,40.9%的学生选择找一些临时的工作做,边做边找;40.1%的学生选择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就业竞争力。这表明面对就业困难,大部分学生没有消极逃避,而是选择了积极和理性应对。   除了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客观评价和合理定位也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点。调查中,近一半(49.3%)的大学生认为当今大学生自我评价偏高,常常好高骛远,眼高手低,14.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自我评价过高,认为是天之娇子,处处高人一等,这两部分学生比例合计63.9%;53%的学生已经认识到如果不能够客观评价和合理定位势必会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他们认为“工资要高、单位要体面、工作不要太累、上班不能太远的一步到位观点最影响大学生就业;19.5%的学生认为不看单位的发展潜力,不看自己在这个单位的发展前途,死抱住“n”千元不放的想法最不可取;19.4%的学生认为学以致用,专业不对口就不去的想法最贻误时机。 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在对大学生毕业去向的调查中,52.7%学生选择就业,28.1%选择考研深造,13.1%选择自主创业。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超过了10%,这说明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的相关政策正在日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对此高校应积极探讨如何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努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创业。    三、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强烈,注重社会实践和自我人格的塑造。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冲击和影响下,一方面,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勤奋学习,注重能力锻炼,完善品德修养;另一方面,学生学习重心倾向于提高能力。根据调查,开学伊始,绝大多数(84%)学生学习方向明确,其中38.4%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了解并热爱学习本专业知识;还有45.7%的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长经验和知识,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对大学学习应该注重的问题上,47.8%的学生认为大学中最应该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控制,学会如何做人,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25.6%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中应该学会多项本领,学会一项生存技能;还有23.3%的学生认为应该吸收新的知识,并通过大学期间的独立生活完善自身人格道德价值观的塑造。    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偏差    一、很多学生政治意识淡薄,对我国重大政治事件的关注度不够。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政治意识淡薄,对我国重大政治事件的缺乏关注。与关注度比较高的民生热点问题相对比,与国家发展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政治事件被很多学生漠视。如在经常讨论的时事话题中,仅16.7%的学生选择了经常关注时事。    二、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学习功利化倾向明显    大学学习的机会十分宝贵,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要打好知识功底,端正学习态度是一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然而调查结果反映出不少大学生学习态度并不明确,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认识误区,急需正确引导。调查中发现,对如何看待学习和考试的问题,36.3%的学生选择平时不必花太多时间学习,考试简单突击一下就能过;7.9%选择最爱聊天和游戏,根本不需理会学习考试。只有33.8%的学生认为重要的事莫过于学习和考试,岂能懈怠。这说明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仍然停留在60万岁的认识上。有接近1/4的学生(22.4%)对所学专业感到没有前途,失去兴趣。18.3%的学生得过且过等文凭。较以往的调查结果,这部分学生的比例在逐年升高,值得学生工作者关注。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15.9%学生认为大学学习无用,与社会需要脱节,明确表示对学习毫无兴趣,对未来也没有计划。同时,在关于“社会兼职”的调查中,有43.5%学生表示曾经做过兼职,42.8%没做过,但条件满意会去做。这反映出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普遍已经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自我能力的锻炼和提升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意识到学好大学课程是步入社会的基础,大学知识也许短期内不能在工作中立竿见影,但对个人长期的事业发展将会受益终身。“轻学习、重实践”无异于舍本逐末,这部分学生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有可能会空有一身实践经验而无真才实学,甚至会成为既没有搞好学习,又没做好实践的“庸才”。 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下降趋势,对心理咨询认同度不够    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多方面的压力造成很多学生心态消极和心理不适应,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下降趋势。根据调查,目前学生中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大学生感到迷茫、困惑、苦闷、压抑、烦躁、焦虑,超过六成(62.5%)的学生承认自己偶尔会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27.7%的学生觉得在大学生活的心情压抑、无聊;8.1%的学生认为自己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常常出现心理障碍。7.5%的同学感到如果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自己压力会很大,很绝望,甚至会产生轻生念头。   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排遣和疏导,是可以得到缓解的,调查结果反映,在生活中遇到烦心的事情,大部分的学生会找身边的好朋友倾述(55.1%),排在第二位的是“父母”(14%),之后是辅导员(9.7%)和政治理论课教师(5.8%),还有15.4%的学生选择谁也不找,自己排遣。   数据表明高校辅导员目前还没有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没有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和细致,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掌握方法,及时介入,正确疏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另外,被问及是否需要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援助时,35.1%的学生认为不需要,48.6%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仅16.3%学生明确表示很需要。这说明学生对心理咨询认同度不够。不少同学对做心理咨询有误解,有了心理问题宁愿自己消化和忍受也不愿意去咨询。高校还需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助人自助。    结束语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思想主流呈现积极、平稳的态势。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能够迎难而上,乐观、理性的面对就业与创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急剧变化,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道德修养和自控能力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这些新现象、新问题,我们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更具现实意义的对策研究,探索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新途径、新措施、新办法。   数信学院调研编辑部 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实践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