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题的第二题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专题题,航天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一物理必修二_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复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小语教案: [] [] [] [] [] [] [] [] [] [] [] []
中语教案: [] [] [] [] [] [] [] [] [] [] [] [] [] []
语文试题: [] [] [] [] [] [] [] [] [] [] [] [] [] [] [] [] []
语文教参: [] [] [] [] [] [] [] [] []
小数教案: [] [] [] [] [] [] [] [] [] [] [] []
中数教案: [] [] [] [] [] [] [] [] [] [] [] [] [] []
数学试题: [] [] [] [] [] [] [] [] [] [] [] [] [] [] [] [] []
数学教参: [] [] [] [] [] [] [] [] []
小英教案:[] [] [] [] [] [] [] [] [] [] [] []
中英教案: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试题:[]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教参:[] [] [] [] [] [] [] [] []
物理教案: [] [] [] [] [] [] [] [] []
物理试题: [] [] [] [] [] [] []
物理教参: [] [] [] [] [] [] [] [] []
化学教案: [] [] [] [] [] [] []
化学试题: [] [] [] [] [] []
化学教参: [] [] [] [] [] [] [] [] []
生物教案: [] [] [] [] [] [] [] [] []
生物试题: [] [] [] [] [] [] []
生物教参: [] [] [] [] [] [] []
小学思品教案[] [] [] [] [] [] [] [] [] []
中学政治教案 [] [] [] [] [] [] [] [] [] [] []
思品政治试题: [] [] [] [] [] [] [] [] []
思品政治教参: [] [] [] [] [] [] []
初中历史教案: [] [] [] [] [] [] []
高中历史教案: [] [] [] []
历史试题: [] [] [] [] [] [] [] []
历史教参: [] [] [] [] [] [] []
地理教案: [] ] [] [] [] [] [] [] []
地理试题: [] [] [] [] [] [] []
地理教参: [] [] [] [] [] [] []
小学音乐教案: [] [] [] [] [] [] [] []
音乐试题: []
音乐教参: [] [] []
体育教案: [] []
体育试题: []
体育教参: [] [] []
美术教案: [] [] [] [] [] [] [] []
美术试题: []
美术教参: [] [] []
【小学科学教案】 [] [] [] [] [] [] 【初中科学教案】 [] [] []
科学试题: [] [] []
科学教参: [] [] []
信息技术教案: [] [] [] [] [] [] []
信息技术专题:[] [] [] [] [] [] []
信息技术试题: []
信息技术教参: [] [] [] []
高一物理试题试题下载列表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试题下载搜索
共1840条首页上一页第1页/共53页
〖 最新热门推荐 〗
〖 专 题 栏 目 〗高一必读:
各科辅导: |
高二必读: |
各科辅导: |
高三必读: |
各科辅导: |
单元作文: | | | | |
体裁作文: |
教学资源: |
各科复习: |
知识考点: |
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6届高一必修2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训练题
在现代,物理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必修2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训练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
1、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G
B.牛顿通过计算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 星
C.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相对论物 理学否定了经典物理学
D.开普勒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
2.有关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
C.所有的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D.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
3.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
B.它是人造 地球卫星在圆形轨道上的最小运行速度。
C.它是能使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发射速度。
D.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行时在近地点的速度。
4.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COMPASS&G1地球同步卫星.据了解这已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射的第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则对于这三颗已发射的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它们的运行速度大小相等,且都小于7.9 km/s
B. 它们运行周期可能不同
C. 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
D.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5、假如一人造地球卫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  )
A. 根据公式V=r&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B. 根据公式F=mv2/r,可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将变为原来的1/2
C. 根据公式F=GMm/r2,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少到原来的1/2
D. 根据上述B和C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少到原来的 /2
6、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物体在距离地球表面高度为 (& 是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产生的加速度为 , 则 为( &&  )
A. 1/3&&&&&&&&&&&& B. 1/9&&&&&&&&&& C.1/4&&&&&&&&&&& D.1/16
7、下列几组数据中能算出地球质量的是(万有引力常量G是已知的)( &&  )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和地球中心离太阳中心的距离r
B.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和月球中心离地球中心的距离r
C.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和地球的半径r
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和轨道半径r
8、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飞船变轨前后的速度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 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超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9.如右图所示,a、b、c是在 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
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 b、c的运行周期相等,且小于a的运行周期。
D. a卫星由于某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增大
10.发射人造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场一般选择
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如图2.这样选址的优点是,在赤道附近(&&&& )
A.地球的引力 较大&&&&&&&&&& B.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C.重力加速度较大&&&&&&&&&& D.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11.日,中国航天局将如图所示的标志确定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志。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明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若中国月球探测器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假如探测器的线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探测器仍做圆周运动,则(&&&&& )
A.探测器的轨道半径减小到原来的&&&&&& B.探测器的角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C.探测器的向心加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D.探测器的周期减小到原来的
12.日&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顺利完成出舱活动任务,他的第一次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全 新时代的到来.&神舟七号&绕地球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若另有一颗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r,则可以确定(&&&&& )
A.翟志刚出舱后不再受地球引力
B.翟志刚出舱取回外挂实验样品,若样品脱手,则样品做
自由落体运动
C.&神舟七号& 与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D. &神舟七 号&与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 :
13.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运动,若飞船想与前面的空间站
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可采取的方法是(&&&&& )
A.飞船加速直到追上轨道空间站,完成对接
B.飞船从原轨道减速至一个较低轨道,再加速追上轨道空间站,完成对接.
C.飞船加速至一个较高轨道,再减速追上轨道空间站,完成对接.
D.无论飞船如何采取何种措施,均不能与空间站对接
14.按照我国月球探测活动计划,在第一步&绕月&工程圆满完成任务后,将开展第二步&落月&工程,预计在2013年前完成.假设月球半径为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 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 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Ⅱ的近月点 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
B.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C.飞船在 点点火变轨的瞬间,动能减小
D.飞船在 点的线速度大于在 点的线速度
15.如图所示,赤道上 随地球自转的物体A、赤道上空的近地卫星B、地球同步卫星C,它们的运动都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比较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周期关系为TA
B.三者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
C.三者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C&&B
D.三者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A
16.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行,质量之比为mA∶mB=1∶2,轨道半径之比rA∶rB=1:2,则它们的
(1)线速度之比vA∶vB=&&&&&&&&&& (2)角速度之比 A∶ B =
(3)周期之比TA∶TB =&&&&&&&&&&& (4)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 =
(5)向心力之比FA∶FB =
三.计算题(共26分)
17.(6分)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若某行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4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倍,求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6分)
18、(6分)如图所示,有A、B两颗行星绕同一恒星O做圆周运 动,旋转方向相同,A行星的周期为T1,B行星的周期为T2,在某一时刻两行星第一次相遇(即两颗行星相距最近),求:
(1)经过多长时间两行星第二次相遇& (2)经过多长时间两行星第一次相距最远。
19.(8分)火箭载着宇宙探测器飞向某行星,火箭内平台上还放有测试仪器,如图所示。火箭从地面起飞时,以加速度 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已知地球 半径为R。(假定行星为球体,且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1)升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刚好是起飞前压力的 ,求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h;
(2)探测器与箭体分离后,进入行星表面附近的预定轨道,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测量, 若测得探测器环绕该行星运动的周期为 ,试问: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多少?
20、(6分)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神州五号飞船于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先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在B点实施变轨后,再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已知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近地点A距地面高度为h1,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aA为多大?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为多少?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必修2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训练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精品学习网高考频道微信 公众平台 :二维码扫一扫 热点资讯全知道微信账号:gk51edu
QQ群:关注精品学习网高中生频道新浪微博
@精品高中生频道
频道相关推荐
【考点梳理:||||||】
【答题技巧:|||】
院校所在地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其它中央部委
院校类型工科农业师范民族
层次本科高职(专科)
地区批次线查询
考生所在地
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科目理科文科综合其他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高校查询分数线
考生所在地
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精品学习网()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高中生学习资料库
新课标Ⅱ卷
新课标Ⅰ卷
综合能力测试文
综合能力测试理
高一物理试题最新更新
学习在线查询工具
频道关键词&找试题&|&找答案&|&找资料&|&找效果&
小学语文:
初中语文:
高中语文:
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英语:
高中英语:
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
初中化学:
高中化学:
初中生物:
高中生物:
初中政治:
高中政治:
初中历史:
高中历史:
初中地理:
高中地理:
中考试题:
高考试题:
课后答案:
初三物理上册第十一单元练习题12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题36分)
1.初三(11)班陈雨同学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8195; )
A.0.02J &&&&&&&&&&&&&&&&& B.0.2J&&& &&&&&&&&&&&&&& C.2J&&&&
&&&&&&&&&&&&&&&& D.20J
2.下列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3.洪泽县第二中学要安装新升旗杆,下列简单机械中,适合安装的旗杆顶端的是(&#8195; )
A.杠杆  &&& &&&&& B.动滑轮 &&&&&&&&&&&&& C.定滑轮 &&& &&&&&& D.斜面
4.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 B.增大动力臂,省力
C.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 D.减小阻力臂,省力
5.一把刻度准确的杆秤,秤砣因长期使用磨损变轻,现用其称大白菜质量时的示数将(&& )
A.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大&&&&&&&&&
&&&&&&&&&&& B.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小
C.和物体的实际质量相同&&&&&&&
&&&&&&&&&&& D.无法判断
6.甲吊车比乙吊车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7.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
&&&&&&&&& 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
&&&&&&&&& 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8.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100s内将重为400N 的物体G匀速提升10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
A.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 B.F甲做功的功率小于F乙做功的功率
C.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 &&&&&&&&&&&&&&&&&&& D.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9.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2<W3
10.某工厂需把一台很重的机器搬进车间,为了省力,一工人设计了如图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圈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11.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12.甲、乙两同学在学校组织的登山比赛中,都从山底登上山顶,结果甲获得冠军,乙获得亚军,若甲、乙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甲、乙登山的功率分别为P1、P2,那么有(& )
A.W1& W2,P1& P2&&&&&&&&&&&&&
&&&&&&&&&&&& B.W1& W2,P1& P2&
C.W1& W2,P1& P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与作图(每空2分,每图2分,共24分)
1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时,_____动力臂,可以____动力,从而实现更省力(填“增大”或“减小”)。在图中,______图的握法更有利于拧紧或松开螺帽。
14.在下图所示各个图中,物G重都为12N,当物体静止时,拉力F各是多少?(不记摩擦和机械重) : F1=&&&
N , F2=&&&
N , F3=&&
15.如图杆秤是民间的一种测量工具。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A上,用手拎住秤纽B或C(相当于支点),秤砣D在秤杆E上移动,当秤杆水平平衡时就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读数。
(1)在测量中,当被测物重量增加,要是杆秤平衡,秤砣D应该向_____移动。若秤砣的质量为150g,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AC=5cm,CD=25cm,则被测物的质量为_____kg。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当从秤纽C换到秤纽B时,最大测量值将变_& _。
16.(1)如图甲钢丝钳,A为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0为转动轴,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剪钢丝时的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
(2)杠杆AO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3)画出使杠杆AB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三、解答与应用(第17题15分,第18题5分,第19题20分,共40分)
17.同学们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有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同学们有异议,请你帮助分析和解决。
(1)一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G;
②组装好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匀速上升;
③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④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⑤根据公式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同学们进行交流之后一致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存在不合理,请你指出该操作步骤____&&&&&&
(只写出该步骤的序号),并说明不合理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
(2)另一位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他记录了如下数据。
物体上升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①同学们对该同学的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发现他的实验结果是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其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他的实验过程,会发现导致实验结果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原因是&&&&&&&&&&&
18.小明和小红用图甲所示的杠杆一起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应使甲图中的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可以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调,或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 __调;调平衡后,小明在乙图所示位置处挂上3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端的__& ___点挂上2个钩码。
(2)如乙图,用弹簧测力计在M位置和N位置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变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用调节好的杠杆进行了一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于是他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请你对此作出评价:___________&&&&&&&
19.学校新近买了30套总质量为300kg的物理实验器材,每套一箱。现在,某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14m高的物理实验室。
(1)该实验员需要做多少功?(不考虑他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
(2)假设他身体可以提供的功率P如图那样取决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若要尽可能快地把这批器材搬上去,那么他每次搬运的箱子数应为________个。
(3)不考虑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求他搬运这批实验器材的最短时间。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3 p.4 p.3 p.4 p.3 p.12 p.9 p.6 p.5 p.3 p.7 p.3 p.2 p.5 p.3 p.4 p.5 p.5 p.5 p.5 p.5 p.5 p.6 p.5 p.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测试题2一、选择题1.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测试题2一、选择题1.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接受的原因是()A.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B.若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C若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已经整理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测试题2相关文档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
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物理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