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上小学的孩子几年级到北京还是新加坡上学学好

本人和老公虽然都在北京有房,但是都不是北京户口,孩子自然也不是,为了孩子今后的上学问题我们两口子伤透了脑筋,我的房子在朝阳,老公房子在通州,我不想让孩子在通州上学,但是要上朝阳的好学校就要交高额的赞助费和择校费,孩子以后还得回户口所在地高考,所以为了孩子有个良好的上学环境,我和老公决定离开北京回老家了,我们老家在宁波,经济发达,教学质量好,在老家我们还有学区房,但是实在是舍不得被北京的一切,而且老公学的专业在宁波不太好找工作,回了宁波肯定赚不到在北京的那些工资~总之生了孩子之后好多事情要考虑。不知道有没有跟我面临一样问题的宝妈,你们打算如何解决?
办个北京户口吧。考公务员。事业编。当老师。幼师都可以。可以转北京户口。并且只要当上了就转
#1 乐仙小兔
办个北京户口吧。考公务员。事业编。当老师。幼师都可以。可以转北京户口。并且只要当上了就转
哪儿有那么容易,楼主是混电视圈儿的,已经过了落户口的机会~楼主还是打算回宁波了,毕竟浙江的生产总值高,社会福利好,教学质量也好,人也没有北京那么多,有困难只能自己克服了~我户口在宁波所以我生孩子的所有产检都是免费的,这真是别的省市无法赶超的。
我老公倒是有北京户口,可是是远郊的,在市内上学也麻烦,不过我们宝宝还没出生,先不想那么多。
这是所有北漂都面临的问题,我们也正在考虑这些事呢,不过国家的 政策说不准,也别指望,先谋出路
#4 鑫鑫妈-北京
这是所有北漂都面临的问题,我们也正在考虑这些事呢,不过国家的 政策说不准,也别指望,先谋出路
要是没有孩子,我还是比较喜欢待在北京的
我要是宝妈肯定回宁波了,一来经济发达,二来江浙那边教育质量都挺高的,我有同学在苏州那边教高中,她说那边好学校多了,而且考个好学校也容易!不像我们我是河北的宝爸是山东的,都是高考大省,虽然宝爸和宝的户口在北京但是我们房子也不是学区房,将来上好些的学校一样要面临很多问题!我是想我家宝要是学习还不错我就给她送到新加坡上高中,我家亲戚有这么弄的,后来考上了南洋理工也挺不错的,要是学习不好那就不费劲了,去哪都一样,哈哈,我现在是这么想的,谁知道以后呢,走着看吧
上幼儿园不牵扯那么多费用,上小学我也不知道。我感觉总有舍得,不然让爷爷奶奶带孩子上学,你们在这边发展
我家宝宝也快出生了,在北京无房无户口,但是还是想待在北京,不知道是不是异想天开!
宝宝好可爱!建议回去。。虽然我们在北京有房子,宝爸也是北京户口,可是觉得北京真心累。。我家宝宝还有2月出生。。还不知道以后回怎样?因为房子没有在学去,以后上学还不知道咋样呢
原来宁波的福利这么好,要是我也回去。老实说,我并不觉得北京很适合孩子成长,当然除了北京户口考北京的高校比较容易。环境空气不好,交通也拥堵,孩子上学也折腾,孩子本来可以休息娱乐的时间都浪费在路上。小学除了那个几个达官贵人才能进的学校,其他的学校真的很一般,教学还不一定比小地方的top1或top2的学校好。
宝妈说的回家工作的问题,的确有,可能有种怀才不遇的感觉。但如果仅仅是收入的话,我决定宝妈根本不用愁,你们离开北京之后,把两套房子都出租的话,一个月也有近万收入吧。
回去就对了,何苦在这里纠结,两房子咋也够花了,回去可以做点小买卖!等我生了宝宝也考虑去别的地方,虽然我的房子还是学区房,但对我一点吸引力都没!有了孩子更想找个宽松的环境也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说起来都是泪啊
我是山东的,娘家是3线城市,宝爸是北京得,有学区房,婆婆是单亲,本来打算两边轮流看孩子,结果发现宝宝只有在姥姥家才快乐,在北京天天憋在家里宝宝跟小呆瓜一样,姥姥家虽然经济不发达,但是空气好,宝宝天天都能晒太阳,一回姥姥家我儿子一进门全身都发抖,咿咿呀呀话不停,虽然他只有6个月!但是你能感觉到他在哪里快乐不快乐!果断不回北京了!等他上学以后再回去!
北京不是要出台居住证了吗,如果有房产在,以后一定可以办的,如果有了居住证就等同于北京户口,孩子升学都不会成问题的,你的孩子还那么小,等他参加高考的时候,政策早该放开了,宝妈是不是想的太长远了.既然不舍得放弃北京的生活,我觉得就不要走,车到山前必有路.
我们同样存在这种问题!老公也是浙江的,真心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过听说北京要出台工作居住证政策了,要不再等等看。
#2 mulandanxy
哪儿有那么容易,楼主是混电视圈儿的,已经过了落户口的机会~楼主还是打算回宁波了,毕竟浙江的生产总值高,社会福利好,教学质量也好,人也没有北京那么多,有困难只能自己克服了~我户口在宁波所以我生孩子的所有产检都是免费的,这真是别的省市无法赶超的。
不用担心回去挣得少,挣得多少不是考量的标准,生活舒适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宝妈!宝宝才那么小,考虑那么多干啥?车到山前必有路,说不定到宝宝上学的时候,北京户口的优势将消失。还有,真要是学习好的宝宝,现在还有几个在国内上大学呀?谁还稀罕高考!嘻嘻,我的建议是走走看啦!
我倒觉得回宁波挺好,现在北京也没什么好的,房价高,上学难,空气质量也不好,如果有的选我也不会选择北京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回复。请
成员:1849832 ,
话题:664481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我的孩子现在在上初二,我想让他下半年去新加坡,不知道应该上新加坡哪一级?还想知道新加坡的教育体系.
风纪██35593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我觉得你孩子如果去新加坡给初中毕业了去的,现在才初中二年级呢,初中毕业了可以申请去读新加坡的高中,高中毕业后考新加坡的大学.是不是有这个打算,还是说你在新加坡工作要孩子一块过去呢.我觉得现在你的孩子过去可能要重读初中一年级呢,不然以后学习或许要跟不上呢.
谢谢你的回复。但也有种说法是要去就早去比较好呢。我也不是很有把握哦。
我家隔壁一个小伙子就是初中去的,计划到新加坡读完高中读大学,结果没有读出来现在成了一个海归的初中生,多不划算呀。我觉得固然说是早点去比较好,但是你孩子太小现在去需要成人陪同的,这样下来费用要高不少呢。而且这一陪同就要陪到大学呢,如果就算你孩子初中二年级去,能够接上新加坡的中学,初中一年、高中三年、大学三年、总计七年的留学不这个负担不小哦。如果你孩子现在去至少四年需要家长陪同的。
是啊,但我有个实际情况,我孩子从小在北京上的学,但没有北京户口,最终还是不能在北京高考。郁闷着呢。孩子几次说想早点出去,其实大人纠结呢。
有些事情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有些事情是无奈。天下事没有省心哦。
既然如此就去咨询一下留学机构吧,你也查查高考政策。看你的孩子能不能去弄个所谓的高考移民,到其它外省市去参加高考。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看看一个外国人身份的孩子要想就读新加坡本地小学有多难
& &关于如何就读新加坡本地小学的资料我找了不少了,本想到大宝上小学的时候我要大置长篇痛发感慨,但今天实在是忍不住了,把一位新加坡妈妈总结的新加坡小学报读程序转一部分过来给大家了解一下,看看一个外国人身份的孩子要想就读新加坡本地的好一点的小学有多难。
For a child who has a sibling studying in a school of choice. All
children registered under this phase will be given places in
第1阶段:有直系兄弟姐妹还在该校就读的适龄儿童全部都优先入选。&
&&&&所以,家长们只要把第一个孩子给弄进理想的学校,也就“一劳永逸”,不用担心第二轮了。当然,孩子的岁数别差超过六岁,注意,
是在读生的兄弟姐妹优先。所以宝妈想给大宝找一个好学校,这样小宝将来就不用操心了呀。在此八卦一下,有不少新加坡父母告诉我,就读某名校附属的幼儿园其实也是有入读其小学的优势的,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就给孩子报名该幼儿园。听起来荒唐吧,但这是实事。宝妈打电话去问了,人家幼儿园现在只能接受刚出生的婴儿报名了,中间想要转去这家学校是不可能的了。也就是说,我就是报名也只能给6个月的小宝报读了,前提是如果现在没有名额没满的话。
For a child whose parent is a former student of the school and who
has joined the alumni association as a member not later than 30 Jun
2009; or whose parent is a member of the School Advisory/Management
Committee.
第2A1阶段: 父母是校友,并在报名一年前加入学校校友会的适龄儿童第二批入选。父母是学校顾问或管理委员会成员(如校长的孩子)也在这一阶段入选。
&& &&&&&Phase
a child whose parent or sibling has studied in the school of
or whose parent is a staff member of the school of
第2A2阶段: 家长或兄弟姐妹曾在该校读书,或者父母是该校教职员工的适龄儿童第三批入选。
这样的殷选准则与新加坡曾经的英属殖民地身份大有关系。他们特别注重学校的世袭与传统,这在一些教会学校中尤为突出。当然,让我欣赏的主要是以下两点:(1)第一阶段的准则其实是非常人性化的,两个孩子在同一个学校读书,家长不用一个头两个大,省事多了;(2)新加坡的廉政不是盖的,校长和老师的孩子也只能在第二阶段入选,全部公开操作,有疑问,可向教育部投诉。(新加坡人有另一个美名曰:complaint
king 投诉大王,谁不怕呀。)&
For a child whose parent has joined the school as a parent
volunteer not later than 1 July 2009 and has given at least 40
hours of voluntary service to the school by 30 June 2010; or whose
parent is a member endorsed by the church/clan directly connected
or whose parent is endorsed as an active community
第2B2阶段:家长在报名一年前就加入该校义工队伍,并为学校义务服务满40个小时(有个别名校要求80个小时)的适龄儿童,其他家长在指定教会或政府基层义务服务或基层领袖的子女都在第四阶段入选。
我家大宝就只能在这个阶段等待机会,但前提是去好学校报名当家长义工的人实在太多了,就连做义工,学校还要再做一番甄选:家长的兴趣和专长是否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家住一公里之外,恐怕连做义工的机会都渺茫;即便入选成为家长义工,也不代表你的孩子在入学那年肯定能就读这所学校,因为做家长义工只是增加你家孩子入读的几率,多一次抽签的机会(对我们来说是唯一的机会),如果抽签还是没抽到你,那一切也是白搭。当然,不管怎样,这个机会仍是很多不符合前面2A1阶段到2B1阶段要求的孩子家长挤破头也要争取来的。
& &Phase 2C
For a child who is ineligible for or unsuccessful in earlier
第2C阶段:在前几阶段都没入选的适龄儿童可在这一阶段报名,通常是优先住家在学校附近一公里之内的,然后是二公里之内的。这一阶段,报名的人太多,都会以抽签决定。通常好的学校到这时,只剩极少几个名额或干脆没名额了,却有百多两百号人去争,僧多粥少,难免失望了。
&&&教育部有提供地图,明确标明哪一栋楼落在一公里之内。有的在同一个小区,偏偏就有一两栋楼超过了一公里范围,可见有多精确。我有一个朋友就属于这比较“不幸”的范围,刚买的公寓,买房时就考虑到了孩子小学就读范围问题,结果刚把钱一交,发现自己住的这栋楼是这个小区唯一被划分在那所学校的一公里之外!这就造成了“地凭校贵”和许多家长为孩子入学上演“孟母搬家”了。
Phase 2C Supplementary
For a child who is unsuccessful in gaining a place in a school of
choice at Phase 2C.&
Category 23: Children who are neither Singapore Citizens nor
Singapore Permanent Residents
&&&&至于第2C Supplementary和Category 23 是针对前即阶段落选的孩子和外国人的,通常也只有比较差的学校才有学额接受这一批学生了。当然,有钱的外国人可以去上国际学校或者私校,新加坡的私校也有好几间名校。在此套用新加坡教育部长的话与铩羽而归的家长们共勉:“新加坡没有差的学校,只有更好的学校。”但,真是这样吗?
&&&&&&&宝妈去年年底就已经给附近一所名校递交了义工申请表,校方回复要到今年年底才给通知是否能进入家长义工的面试,如果能取得面试机会,才最终能有机会做家长义工。但有朋友提醒,我家已经超过了那所学校的一公里报读范围,估计希望不是很大,要做多方面打算。&
今天忿忿然找来这些资料发上来,全是因为宝妈思来想去,觉得既然咱没有任何优势,得不到任何照顾,那就先退一步,把大宝送进女校,小宝到时候再说,女校只收女生,入学几率总要大不少吧。于是宝妈又给离家最近的一所女子小学(也是一所排名前10的学校)打电话询问做家长义工的事情,人家明确答复:只有新加坡公民和新加坡绿卡持有者才有资格做家长义工。当然,并不是说你是外国人就不收你,只是结论很明显,你就是那张长长的list上面打底的那部分了。或者婉转的告诉你可以就读附近非常好的国际小学。哈,要是去国际学校,那我们老远从美国跑来这里干嘛,放着免费的公立小学不读跑来新加坡交两万美金一年上美国的国际学校不是有病吗?就孩子教育方面的考量,当时无非就是看中这里的双语教育和中西合璧的教育制度,能接受多元的文化和教育,最重要的是保有中文教育,让他们不至于完全丢失与他们血统相连的文化。
&以下是新加坡小学2010排名前30名(按成绩),仅供参考
&1.&&&&Nanyang
& &Raffles Girls
Nan Hua Primary
St Hilda’s
Catholic High
Pei Hwa Presbyterian Primary
Methodist Girls’s School
(Primary)
&10.&& Henry
Park Primary
&12.&& Rulang
&13.&& Bukit
Panjang Primary
Anglo-Chinese School (Primary)
&15.&& Chongfu
&16.&& Kong
&17.&& Maha
&18.&& Red
19.&& Greenridge
Maris Stella High
Yangzheng Primary
Northland Primary
CHIJ St Nicholas Girls
South View Primary
Anglo-Chinese School (Junior)
Nan Chiau Primary
Haig Girls
Paya Lebar Methodist Grils’s
Pei Chun Public
River Valley Primary
前十名的好学校有三所就在我家附近,其中包括第一名和第二名,但我家偏偏超过了一公里。一公里啊,才一千米啊,宝妈上学那会跑800米从没嫌累过,可这一千米咋看着就那么遥不可及呢。宝妈是恨得牙痒痒啊,想搬家,但是越往那边挪房子是越贵,而且就算你搬过去住那学校隔壁也不一定进得了啊,每个月多花那么多钱租房,还要等到3年后孩子入学时才知道最后结果,值吗?
现在宝妈剩下的选择有:A.
差校 & &B. 国际学校 &
C. 马上申请并拿到绿卡(在好学校的父母义工申请程序结束前)。
相关资料来源:
.cn/s/blog_648fabcf0100kg1d.html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援疆孩子上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