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的单反低通滤镜镜是什么意思

查看: 4556|回复: 13
去低通版本的单反是不是不用改机了呢?
本帖最后由 danaoshuiping 于
13:50 编辑
RT,既然改机是将其中的低通滤镜换掉,那去低通版本的单反(比如D800E,K5IIs等)是不是无法改机了呢?对于天文摄影来说,现成的去低通的单反和改机后的单反效果是否一样呢?如果差不多的话,那个人认为还是现成的去低通单反好,因为不用纠结白平衡(厂家已经做过全套WB校正),而且除尘功能也能得到保留。恳请大师指点~~
改机改的是红外截止滤镜,不是低通滤镜,这是两回事
不是说红外截止滤镜是不能拆的么?让红外线进入的话会大幅影响对比度啊。&
archang 发表于
改机改的是红外截止滤镜,不是低通滤镜,这是两回事
不是说红外截止滤镜是不能拆的么?让红外线进入的话会大幅影响对比度啊。
1. 改成其他的红外截止滤镜: 原装的滤镜H-alpha透过率太低,所以改成H-alpha透过率高的滤镜,更适合天文摄影。
2. 改成白玻璃或干脆裸奔: 红外对天文摄影的影响没那么大,裸奔的问题是自动对焦就不能用了,不过也有&
danaoshuiping 发表于
不是说红外截止滤镜是不能拆的么?让红外线进入的话会大幅影响对比度啊。
1. 改成其他的红外截止滤镜: 原装的滤镜H-alpha透过率太低,所以改成H-alpha透过率高的滤镜,更适合天文摄影。
2. 改成白玻璃或干脆裸奔: 红外对天文摄影的影响没那么大,裸奔的问题是自动对焦就不能用了,不过也有不少人这么干的。
红外不截止,拍出的照片会偏红&
哦,原来是换成另外一种红外截止镜啊。红外滤镜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拆的,全裸的效果比什么都不动还要差。因为放进Ha的同时,会有更多的红外噪声被放进来,得不偿失。夜晚的天空在可见光下是黑暗的,可是用红外摄谱仪来&
archang 发表于
1. 改成其他的红外截止滤镜: 原装的滤镜H-alpha透过率太低,所以改成H-alpha透过率高的滤镜,更适合天文 ...
哦,原来是换成另外一种红外截止镜啊。红外滤镜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拆的,全裸的效果比什么都不动还要差。因为放进Ha的同时,会有更多的红外噪声被放进来,得不偿失。夜晚的天空在可见光下是黑暗的,可是用红外摄谱仪来看底噪比可见光波段打很多的啊,这样势必造成暗弱的星光被附近的热燥淹没。
我的改了白玻璃,加p2滤镜用着挺好。
不过,d800e即便是不改机,Ha的效率也高得吓人。
那岂不D800e是天文神机?&
佳能那款60Da好像就是天文专用的,效果应该还不错吧。
那个当然好,只可惜60D的控燥不符合天文需求啊。。。T_T&
crazygame12345 发表于
不过,d800e即便是不改机,Ha的效率也高得吓人。
那岂不D800e是天文神机?
顶起~期待高人证实。&
黑夜守望者 发表于
佳能那款60Da好像就是天文专用的,效果应该还不错吧。
那个当然好,只可惜60D的控燥不符合天文需求啊。。。T_T
d800e还有这效果?
我也觉得很奇怪。期待高人证实。&
d800e还有这效果?
我也觉得很奇怪。期待高人证实。
不懂,纯粹路过。
那岂不D800e是天文神机?
顶起~期待高人证实。
Powered by&&[&& 原创&&]&& 作者:
·两年后再谈低通滤镜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D800E的无低通滤镜效果实现原理。D800系列产品都是双低通滤镜结构,其中D800是一片纵向模糊低通,加上一片横向模糊低通,叠加起来正好实现了模糊光线避免摩尔纹的效果。而D800E将后面的横向低通属性变为了纵向低通,同时再水平180°反转一下,来实现还原未被低通滤镜影响的光线效果!(大家是不是晕了)E低通滤镜原理  看上面这张图是不是能更加明白点!低通滤镜A先把光线纵向“切开”达到模糊效果,低通滤镜B是个反向效果的滤镜A,它再把“切开”的光线还原回去!  尼康为什么这么做呢?笔者猜测这两个机器的CMOS部分是一个生产线制造出来的,只需要改变低通滤镜B的性质,不需要改变装配环节,显然能够简化生产线数量,同时能够避免相应对焦系统和取景系统的矫正!(也是通过相同的方式来达到无低通的效果)全新的传感器以及各种各样的提高带来了不少的改进  铁了心走无低通路线的尼康,终于在D810完全取消了低通滤镜,也就是CMOS前面只剩下了红外阻隔功能镜片。首先,这能明显降低制造成本,据笔者某品牌相机维修站的朋友透露,两片全画幅低通滤镜的造价是很昂贵的,甚至采购价格不低于一个高级相机屏幕。虽然我估计大家很难从实际售价上感受到成本的降低带来的好处,但相信降低成本这件事无论对厂商还是消费者一定都是个好消息。自然延续了传说中的USB&3.0接口  除此之外,减少两片低通滤镜能够提升CMOS的进光量。虽然笔者没有直接的数据反映低通滤镜的实际减光效果,但是在去年一次和一位CMOS设计人员讨论低通滤镜的时候,有提到现有单片低通的减光量至少有3%,甚至能够达到5%(无镀膜的光学玻璃大概能有7-8%的减光率,顶级镀膜玻璃能控制在0.5%以内)。我们暂且不论D800E的两枚“反向消除”低通滤镜能对画质有多大影响,但是能够去掉两块并非全贴合在CMOS前面的功能性光学玻璃,一定是一件对画质有帮助的事情。  这里笔者大胆猜测,D810的进光量能够超过D800E约10%,并且能在广角逆光控制和边缘色散上相对D800E展现轻微优势(减少了CMOS前玻璃层和空气层数量能够轻微提升非垂直入射光线的精确度)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产品类型 传感器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166995¥42996¥92997¥51998¥56499¥629910¥10699关于低通滤镜_单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93,632贴子:
关于低通滤镜收藏
想入全画幅单反,一开始看上尼康D810,但仔细想想觉得我毕竟不是专业摄影师也不靠它吃饭,就想入D750,各类参数都可以接受,但它保留了低通滤镜,总觉得有点不舒服(7200也无低通滤镜啊),听说无低通滤镜的照片更锐利,那么低通滤镜对照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我该选哪台?
百联 百联商城,食品大狂欢,生鲜随心订,甄选进口商品,一键下单,优质商品到你家!百联,百联专业的综合网上购物商城,正品低价,品质保证!
本人常用2470大三元镜头,喜欢风景
买贵的,都能上810了不买810。。
图二好像搞基的样子
我想知道低通滤镜对照片影响有多大摩尔纹不是可以后期掉的吗
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看你自己需要什么!心里想三分钟,你自己有答案的。
土豪还缺腿部挂件吗?
810也去低通了
电脑好选810
低通滤镜说白了如果不是专业的有没有没区别……需要的自然会为了那5%的提升的
不干活的话750足够了
低通什么鬼
低通滤镜可以抑制摩尔文,没有的话,录视频有影响
买吧     严打广告哥、删除广告!  捍卫贴吧人人有责.      ------ 来自香肠嘴的传话 
一般来说,750就够用了,有无低通你基本感觉不出来
不差钱就810
750要是去低通那就酸爽了——我在反吧水的时候,你们还在上初中吧
750足够好了
两个相差不远,买750吧,各种性能不错,810只是好一点点。差别不大。
750实用,810有点极端,听我的没错
楼主自己百度摩尔纹
810的3600万像素非常吃电脑配置,电脑不好要谨慎。而且高像素机手持不端稳容易糊,毕竟810定位是专业风光机。风光机是要上架子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科普] 低通滤镜的再次深入解析_单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93,632贴子:
[科普] 低通滤镜的再次深入解析收藏
一楼防链球
百联 百联商城,食品大狂欢,生鲜随心订,甄选进口商品,一键下单,优质商品到你家!百联,百联专业的综合网上购物商城,正品低价,品质保证!
上次在光学元件的Vol.4稍加深入的介绍了低通滤镜的原理,不过个别部分介绍有小缺陷。今天看到有低通滤镜折损有效像素分辨率的观点后对此再作以深入的探讨。
I.概览如上图所示,这是一般的带有低通滤镜的单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分光镜和红外线吸收玻璃能彻底的消除影响图像色彩的红外线。由于CMOS对于紫外线不敏感,所以这里并没有UV滤镜。在红外滤镜组之后一般有两片低通滤镜,它们由特殊的晶体制成,具有特殊的光学特性(关于这个特性,详见后文)。他们中间有一片相位器,也起到一定的光学作用。具体问题我们将在下面内容中详细讨论。
II.介绍1.CMOS的特性如上图所示,相较于基本是平面的胶片,CMOS具有相当独特的“像素井”结构。当光线斜射到焦平面上时,需要每个像素配备的微型透镜将这些光线折进像素井,照射到光电二极管上。
2.为什么会产生摩尔纹?正如大家所知,狭义的摩尔纹指的就是拍摄密集条纹物体时,在传感器上产生不规则条纹或伪色的现象。从波动光学的原理上讲,这些密集条纹反射的光束在经过透镜的折射后,交汇在一起,同时发生了一定的衍射和干涉现象。由于这些光线互相的干扰产生了色散和光的叠加,被传感器记录下来,导致分辨率下降。而这些干涉或是衍射的现象又是不可预知和无规则的,镜头结构又各自有所不同,因此并不能通过波动光学的计算来具体求得改善这些问题的微透镜布置方案。况且传感器面积是如此之大,像素是如此之多,单个微透镜的结构是如此之微小,以至于单独设计每个微透镜的结构来避开这类影响简直是妄想。更何况,摩尔纹的产生是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因此从基本原理上就否定了通过波动光学的计算来具体求得微透镜结构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防链球啊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啊哈哈,,肿木个防法?
3.现代光学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物理光学计算上的困难,我们应当转换一种思路。既然我们在摄取照片,光线包含着信息,那么这也是一种获取信息的过程。假若能将光学与信息学结合在一起,便可以尝试寻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完善的方案。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光学逐渐发展,已经不仅仅限于物理光学的波动和量子理论,产生了与电通讯和信息学结合的新光学理论——傅里叶光学。这里的物理基础是光波的衍射理论,数学基础是傅里叶变换。由于这里涉及的数学和物理理论都比较艰深,所以仅仅介绍这么多。接下来我们知道可以把光学和信息学融合在一起来研究一些实际的信息处理问题。下面就将对摩尔纹的消除这一问题做简单的介绍。
III.采样定理和分光原理1.采样定理简介采样定理又名奈奎斯特定理。它是信息论,特别是通讯与信号处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基本结论。E. T. Whittaker(1915年发表的统计理论)、克劳德·香农与Harry Nyquist都对它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V. A. Kotelnikov也对这个定理做了重要贡献。采样是将一个信号(即时间或空间上的连续函数)转换成一个数值序列(即时间或空间上的离散函数)的过程。采样定理指出:「如果信号是带限的,并且采样频率大于信号带宽的2倍,那么,原来的连续信号可以从采样样本中完全重建出来。」或是通俗的表示为:当采样频率vs.max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v.max的2倍时(vs.max & or = 2v.max),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就完整地保留了原始信号中的信息。傅里叶光学上也有类似的空间频率和采样频率的概念。反推到图像感应器上的结论就是:「一个图象传感器能够分辨的最高空间频率等于它的空间采样频率的一半,这个频率就称为奈奎斯特极限频率。」
。。。我机器没有低通滤镜
2.分光原理由于CMOS图象传感器是一种离散像素的器件,根据上面介绍的奈奎斯特定理,在用CMOS获取目标图象信息时,当图象的空间频率超过系统的奈奎斯特极限频率时,在图象传感器上,高频成分将被反射到基本频带中,导致摩尔纹的发生。决定传感器奈奎斯特频率的就是像素密度。简单而言高密度图像感应器的奈奎斯特频率较高。摩尔纹的信息学本质是图象产生周期频谱交迭混淆(或曰拍频现象)。我们假设CMOS的抽样频率为15 MHz,在图象信号为10 MHz时,混叠频率分量为15-10=5 MHz,在图象信号为9 MHz处,混叠频率分量为15-9=6 MHz,这两项混叠频率分量经电路低通滤波后都是无法滤掉的,并与有用图像信号一样被输出,如在所观测的波形中在9 MHz和10 MHz频带处叠加有5 MHz和6 MHz的信号成分。在7 MHz信号上还会有明显的低频差拍存在,差拍频率约1MHz。这些混叠的信号将影响图象清晰度,出现彩色条纹干扰。这些高频信息就来自常见的有着密集条纹或是纹理的物体的反射光。因此拍摄他们很容易出现摩尔纹。由于CMOS离散像素受到采样频率的限制,以及由于芯片总的感光面积较小而受到二维孔径光阑的影响,所以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频谱问题,直接影响CMOS的成像清晰度和分辨能力。CMOS图像传感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传输光学信息都是离散的取样方式,这是因为它的光敏单元在水平方向也是离散的。因此我们要找到办法把入射光线的空间频率降低,把光线“离散”化。
3.去低通化的原则根据上面的分析,简单的总结下什么样的机器可以去低通,去低通的意义何在。规律告诉我们,低通滤镜要把高空间频率的光信息滤掉,这样就损失了分辨率,所以去掉低通滤镜是有意义的。不过超过传感器奈奎斯特频率的光信息会对画面造成干扰,带来莫尔效应,所以要在低像素密度,低奈奎斯特频率的机器上加装低通滤镜,以保障图像质量。高像素密度,高奈奎斯特频率的机器由于发生莫尔效应的几率会下降很多,所以可以考虑去掉低通滤镜换取更高的分辨率。这就是为什么D5300可以放心的去掉低通滤镜,D4s却不能的根本原因。D4s的奈奎斯特频率太低了。
IV.低通滤镜的实际光学原理由于傅里叶光学是十分复杂的,因此我们不再继续深入的探讨III的问题,而是根据III.2的分光原理继续进行光学上的半定量分析。关于上面II中的分析,大家需要了解的是,摩尔纹来自密集条纹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这才是基本的光学原理。
1.实用的低通滤镜概览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晶体将光线平行的分开一些距离,使其更加接近与垂直射入像素井,也在最大限度内减轻了光线的干扰。通常我们控制晶体的厚度来决定离散程度。限于本帖的目标,前面并没有讨论实际照片的空间频率和采样要求,也正如前文所述,本文侧重于光学,因此我们会比较详细的介绍这些晶体和元件的光学性质,略去光的信息学内容,也不进行实用低通滤镜元件厚度的定量推导。定性地来讲,低通滤镜的厚度要靠离散程度来决定。离散程度和目标物方光线空间频宽,采样频率,像素结构,像素密度等都有关系。定量上,只要计算出物方光线总的空间频宽和图像感应器奈奎斯特极限频率,然后计算出拍频现象的频宽并将其换算成离散程度(直接用长度描述,量纲为L),接下来就能用离散程度这个距离量计算两片低通滤镜的厚度了。本文末尾会直接给出由离散程度d换算到单片低通滤镜厚度D的公式。从信息学上讲,物方光线空间频率过高的部分会直接被过滤掉。注意:本文说的频率并不是波动光学的频率概念。III中的描述也是一样。
2.低通滤镜的影响显而易见的是,从光学特性上观察可知:这些的光线离散步骤在不合适的情况下会降低图像感应器的分辨率。正如单层蒸气镀膜,只能消除特定波长光线的反光,可谓“顾头不顾尾”,不能两全;所以厂商才开发了多层光谱镀膜实现了“两全”。但是,对于低通滤镜可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两全的。从硬件层面上考虑,摩尔干扰和传感器分辨率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将上面关于空间频率的讨论说得更通俗些,就是这样的情况:当镜头的分辨率高于CMOS的分辨率时,在看到较高频(超过了CMOS分辨率的部分)的影象时,画面就会产生摩尔干扰,使用适当的低通滤镜组能将高频所产生的大部分干扰消除;若使用稍有不当或是情况有变,又会造成分辨率降低或是干扰过多。当镜头的分辨率不足时,CMOS图象传感器的分辨能力肯定完全无法发挥,此时的低通滤镜组甚至可能起反作用,最终分辨率有可能会进一步降低。由此可见,选择一个折衷的方案是如此的困难,以至于要对机身所适用的镜头有所取舍。
3.双折射现象适用于低通滤镜1&2首先解释双折射现象。同城一束光入射另一介质时,在界面下会产生一束折射光。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不过对于一些晶体,这个规律就要发生变化:这束光线入射时会分裂成两束光线。这个现象叫做双折射(Birefringence)。其根本原因是晶体的各向异性。对于一般的晶体(单轴),这两束光线各有不同的特性。其中一束是严格遵从折射定律的,我们叫做“寻常光”(ordinary light,简称o光),另一束不遵守折射定律。其折射光不一定在入射面(入射光与法线所在平面)内,对于不同的入射角,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并不是恒量。我们把它叫做“非常光”(extraordinary light,简称e光)。经过研究,这两束折射光(o光和e光)都是线偏振光。经过特殊的晶体培养工艺,可以从光学原理上改造其双折射特性,使得它符合数字传感器的需要。示意图如下
4.圆偏振光简介(circular polarized light,CPL)适用于相位器假若光矢量E在传播过程中绕着传播方向旋转,那么这束光就可能是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当我们迎着光传播方向观察时,可以发现:圆偏振光是椭圆偏振光(EPL)光矢量E旋转轨迹半长轴和半短轴相等的特例。这就是圆偏振光的振动状态规律。其旋转角速度就对应了光的角频率。圆偏振光也可以通过线偏振光合成。要求是它们振动互相垂直,相位差为π/2且振幅相等。
这个喜欢看~
5.对低通滤镜组结构简图的剖析由上面的结构示意图我们直到,低通滤镜主要由三个元件组成。虽说可以人工培养晶体,不过其实低通滤镜并不能严格地做到只沿一个方向分光。现在的晶体培养技术也不允许制造这样的元件。假若能完美的制造双折射方向垂直的晶体的话,就像上面那张图,那么中间的相位器就完全是多此一举。因此I中的那张图也是极为简化的。在垂直方向分光的工作是相位器和低通滤镜共同完成的。请注意:请明确I中的简图是不严密的。也请明确,本层的简图的图片是不严密的简化版,但是文字描述是准确的。
发重复了一层~~~哼哼!速度更~回头喊我
6.低通滤镜1&2的实际情况,相位器的作用实际上,由于晶体培养的困难,制造一块传感器的低通滤晶体会采用同一批次里面完全一样的两块。这样他们的双折射方向就是相同的了。我们在他们之间加入相位器。假设一束光射入低通滤镜1,低通滤镜1将其分解成两束光线,相位器能将先前低通滤镜1产生的两束线性偏振光合成为圆偏振光,将其整体旋转90度,再分解为两束线偏振光射出,这时的两束偏振光所在的平面已经相比刚从低通滤镜1射出时的平面偏转了90度。接下来经过低通滤镜2的双折射分解,原来的一束光就被分解为四束离散的光线。他们近乎垂直的射入图像感应器后参与成像。
科普不简单啊,这是要读物理相关专业的节奏啊。
V.低通滤镜的局限性和分辨率影响范围尽管在信息学上,低通滤镜可以做的很完美,但现实还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要了解低通滤镜的局限性。前文指出,e光的最终折射方向可能是不确定的。越到画面边缘,入射光线的情形越复杂,e光的不确定性越大,有时很难保证四束离散光线平行。这就加剧了所拍摄图像的质量劣化,也影响了边缘的摩尔纹消除效果。有时这一问题还会放大镜头本来的色散现象。不过,在大面积消除摩尔干扰这一问题上,低通滤镜还是功不可没的。现在技术来讲,靠软件的运算可能很难处理模拟信号的瑕疵。在这个方面上,物理的低通滤波器仍是一个理想选择。以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设计精良的低通滤镜对于较低像素密度的传感器的画质还是利大于弊的。细微的分辨率损失还是可以用其他手段处理或是直接牺牲的,而大片摩尔纹的出现仍是很难处理的问题。关于分辨率的影响,会损失一部分辨率,不过并不会影响出片的实际分辨率。因为双折射的分光是1-1.5个像素尺寸级别的,不会影响实际的像素输出。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通滤镜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