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几月开学开学前,该干些什么事

大一新生,开学前那些你一定要知道的事,学习,社团,生活,物资-大学生社区-赛氪
大一新生,开学前那些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黎代萱·复旦大学
阅读数2481
今天已是7月2号,刚从高考中“煎熬”出来的准大学生们即将开始新的大学生活。大学无疑是令人向往的,但是,对于大学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刚刚走出家人怀抱的新生们知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呢?那些师兄师姐们曾经经历的,就是新生们马上要面对的。为了让即将走入大学的同学们有的放矢的度过新生阶段,以下将从:学习篇+物资篇+信息篇+消费篇+安全篇+社团篇+生活篇,来讲讲大学新生开学前一定要知道的事。学习篇:  即使大学了,你的身份还是学生,学习就是你的第一要务,一个把学习都无法掌控好的人,就别想做其他大事了。&&&& &&关于学习,本网站内有诸多学霸的日志,大家可以登录日志页学习。物资篇:  升入大学不仅仅意味着去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求学,而且意味着一个要居住数年的“新家”。这个时候,如果提前准备一些必要的东西,大学生活就能轻松开启了。  初入大学,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是必须要带的证明材料,虽然高考准考证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太重要了,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带上比较好。这些证件除了带上原件之外,备上几分复印件也是必要的。另外还需要提醒已经是共青团员的同学,由于团关系需要转至新的学校,所以不要忘记带上团员证。  在新生报到的时候,由于需要办理各类入学手续、证明和证件所以必须要带上一寸照片,这样的话在注册登记、办理学生证、饭卡和加入学生会、社团的时候就有备无患了。  除了要准备注册报到的证件材料外,一些生活必备物品和洗漱用具也是要备齐的。由于进入大学后一般随之而来的是坚苦的军训,所以女生可以准备一些防晒霜,男生为了保存仪容仪表的整洁要带上一把剃须刀。由于家人不在身边,入学时应该准备一些必备的常用药品。  “军训中教官要求会比较严格,集体行动不可掉队,因而没那么自由和方便,所以很多东西都要提前备好,以备不时之需。”新生在军训中,“要注意防暑防晒,防晒霜是必备之物,不仅是脸胳膊脖子都要涂,半天涂一次。还要准备一个大水杯,大太阳地底下军训很容易口渴,必须多喝水否则容易中暑。还要准备一个合脚舒适的鞋垫,减轻脚的不适。”  此外,军训中要自备一些药物,风油精、口炎清、西瓜霜含片等要准备一些,军训难免蚊虫叮咬,喊口号也很辛苦需要一些消炎润喉的药物。  “来读大学其实身上不必带太多的现金。”出门在外,钱财自然必不可少,即将升入大二的周玲回想起去年9月来大学报到时的情景说。周玲表示,去年报名时,除了开始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之外的几百块外,几乎没有用到太多的现金,由于现今高校已经开通了银行转账、汇款等多种收取学费的方式,所以来报名时身上可不必带上过多的现钱。报名时如果身上带的现金太多的话,一是如果丢失的话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容易引来不法分子。和周玲一样,不少在校大学生都向即将前来报道的学弟学妹们建议,除了带上必要的“盘缠”和前期需要的开销之外,将现金放在银行卡里,需要时再取出的办法是稳妥可行的。  同时,因为在全新的环境生活4年,生活用品自然必不可少,但因为怕麻烦,入学前,像被褥、床垫枕头这些不易携带的“大件”不少人还是选择了开学再买。每年新生报名的这几天,校内外都会摆满了出售生活用品的临时摊位。这些摊位中,不少都是在校大学生在临时经营。  既然如此,那买生活用品就有一定的窍门,做过两次新生生意的同学王涛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可以在开学时,买到便宜的生活用品的“诀窍”:要错开高峰期,选择“观望”的态度。他以自身经验解释为例,在新生正在入学报名的前两天一床成本价70元的棉被以180元的价格出售,销量还很可观。但到了新生报名截止期限的最后一天价格就会急转直下,这时候棉被的价格就跌至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王涛解释说:“因为学生做生意不可能存货,而之前的一两天本钱早已经赚回来了,这时候无论再怎么降价也能确保盈利。”信息篇:  “请问学校的寝室几人间,条件好不好?”  “各位学长学姐我的这个专业好学吗? 作业多不多?”  “请问那边的气候怎么样? 食堂的饭菜还可以吧?”  近日,在大学招生录取工作紧密进行的同时,各大高校里的贴吧充满了全是准新生们向学长学姐们了解“真相”的帖子。  “在网上直接向学长学姐们发问是很靠谱的方法。”前两天刚被录取的大一新生齐召荣在谈到用网络的方式了解新校园时说。齐召荣的家来自河北,当得知要来到远在千里的贵州读书时,他第一反应就想到了上网逛贴吧。通过贴吧上的交流,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他就已经了解很多信息。  齐召荣认为,通过网络向同是学生的学长、学姐们交流询问可以得到更贴近的信息。像食堂的饭菜好不好吃、学校附近的交通是否便利、住宿条件怎么样等等。“这些都是切身的体会,错不了。”  据了解,目前在网络上百度贴吧、新生QQ群、微博已经成了准新生们入学前了解学校信息的主要渠道。有趣的是这些渠道同样成为高校准新生认识新朋友的好地方,甚至有新生“自曝”个人照。在很多大学的贴吧内,学生们如果看到有“萌妹子”的图片,会争相认识,如果看到“屌丝”的图片,则会互相调侃。通过这种方式,新生们很快熟络起来。  当然,现在网络的便捷让很多准新生们能够快速、便捷的获取学校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往往都处于“碎片化”的状态,难以达到全面、权威、准确的状态。  记者在致电贵州师范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咨询相关招生信息时,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学校提供的信息才是最准确的,希望同学们注意学校官方渠道发布的讯息。”学校会将录取通知书和招生简章及相关资料一同邮寄给被录取的考生,这些资料包含了很多政策信息和学校的相关规定。例如像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指南,通过指南提供的信息就能够顺利办理。“像此类重要的信息学校提供是最准确的。”该工作人员还提醒,网络上的信息尽管丰富,但鱼龙混杂,如果遇到重要的信息需要核实,应该关注学校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或是致电学校招生部门进行咨询。消费篇:  对于高校新生来说,怎样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合理消费,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们能够有一些理财的意思,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可以说是受益匪浅的。  去年,在魏竹刚刚成为一名新生的时候,父母一次性给了他7000块钱,作为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刚开始魏竹想,每个月平均近1800元的生活费怎么算也绰绰有余了,而且他还计划自己能存下其中的2000元。然而在当年的最后一个月,他不得不省吃俭用,用仅剩下的700元钱勉强撑到了学期结束。  魏竹说,虽然家里面的条件比较宽裕,但自己并不是一个用钱大手大脚的人。那么他又是怎样一个学期花了7000元钱呢?  原来,魏竹在家里时,他的花销都要经过父母的同意,而来到大学以后,拿着自己充裕的生活费,他的花销都是很随性的。比如每次到商场买衣服,只要看到喜欢的,他就会买下来;寝室聚餐的时候,性情豪爽的他总是抢着买单;从学校出去的时候,由于不熟悉公交线路,打的次数就增加了不少。  与魏竹遇到同样烦恼的新生不在少数。在采访中,不少作为“过来人”的在校大学生表示,由于来到大学之后缺乏理财的概念,往往一不留神就会显得捉襟见肘。  他们建议,防止刚到学校花钱止不住的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自己的银行卡里不要存上太多的钱,够当月的生活费就足够。这样就不会产生因为钱多而忘乎所以的心态。虽然说很多大学新生由于可支配的钱款突然增多而导致盲目消费的现象可以通过限制其生活费而给以节制,但整个大学期间树立一个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合理安排自己的吃穿住行却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作为学生,应该把钱花在必须花的地方,把钱花在刀刃上才是理智的选择。吃要营养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简单实用,行要省钱方便。二是学会建立自己的“小账本”,尝试记账和预算可以很有效地帮助安排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也可以避免糊涂消费。三是要学会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节俭的习惯。四是需要添置必需衣物的时候要学会稍稍“超前”准备,避开商家的销售高价期,学会“按时”消费会给自己节约一笔不小的数目。安全篇:  日,两名自称为推销员的女子在贵州大学南校区一号公寓,以低价批发笔芯(有的是洗发水什么的)为诱饵,骗取刚入校一月的新生小梅(化名)一千二百五十元。  两名女子自称是贵州大学超市送货公司推销员,以八角的超低批发价卖给学生,并信誓旦旦地说每盒有725颗笔芯。同时,两人态度良好,表示可以免费赠送部分产品以做促销利于后期销售,并且销售不好可以退货给她们。小梅(化名)一步步走入两人设下的圈套,最终付款一千二百五十元。直至两人走后约两小时才对产品进行检查,一看,小梅傻眼了,一盒笔芯连一百五十颗都不到! 她当即拨打二人电话,结果一直处于通话中。此时,小梅意识到自己已经上当受骗。  实物推销上当受骗的新生大有人在,实物推销的手段也层出不穷。新生进校第一天,忙着报到、安排住宿、收拾宿舍,此时通常学生和家长都是手忙脚乱,加上对学校不熟悉,并且在这一天宿管人员也对进出人员管理比较宽松,这一天是骗子下手的最佳良机。此时,会有人直接走进新生宿舍拿着资料或者物品,推销电话卡和洗漱用品、订购英语报纸、推销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四六级培训学校。新生在完全不了解学校和大学学习的前提下,在推销员“口吐莲花”的“引导”下,很容易上当受骗。  短信诈骗早已不新鲜,大家看到中奖信息、家人出事需要往某卡打钱、充值卡低价促销以及为朋友点歌等等手机短信时,想必都一笑置之不予理会。但是,作为大学新生,你接到教育局工作人员电话说你得到助学金,你还会不信吗?  贵州大学2012级学生小敏(化名)在刚进校时就曾接到“贵阳教育局”一男子的电话,此人在描述小敏基本信息并假作确认后表示小敏获得2000余元的中国教育补助,并且当天是截止日期由于信息不全无法寄送,要求小敏给“中国教育资助中心”拨打电话。小敏拨打电话后,对方要求其提供银行卡号并询问其卡上余额,之后按照对方提示在银行操作三次,就是这三次操作,导致小敏账户上的5000元全部消失。  诈骗虽多,但也不是无法防范,首先,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警惕心理,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仅限于梦里,不存在生活中。中奖短信诈骗成功就是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  新生们入校熟悉环境,最好多向学姐学长“取经”。很多大一新生之所以一入校就被骗,就是不法分子利用其未知的心理。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培训班的报名,在开学一段时间后报名也不晚,向自己本专业和学院内比较有经验的学姐学长“取经”,比随便听取陌生人的意见可靠谱多了。兼职也须谨慎,勿交“中介费”和“保证金”。很多新生,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都会想做兼职。兼职要选择白天的兼职工作,最好签劳动合同。同时也要保护个人信息与家庭信息,不要随便将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电话、银行卡号和身份证号泄露出去。避免与陌生人的肢体接触,不要随便在路上将手机等贵重物品借与他人。社团篇:  “我的大学除了追求不挂科,剩下全部都是社团活动。”凯里学院徐成义这样定义社团在其大学生活地位,用他的话说“其地位不言而喻”。那么,社团在大学生活中到底居于何位,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  徐成义是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第四届新媒体部副部长,凯里学院新媒体传播协会创建人兼会长、耕耘文学社社长和凯里学院大学生通讯社新媒体部部长,堪称“社团达人”。于他而言,社团是他大学生活最大的回忆和成长。  “因为我感觉在大学做不了学霸。就要找一个可以像学霸一样疯狂的地方释放热情。”徐成义开玩笑地解释自己在社团有如此干劲的原因。“社团活动给我许多锻炼自己的平台和机会,帮助自己全面发展,同时无论是苦是乐都丰富自己枯燥的大学生活,如大学生通讯社让我学会写新闻。学会了新闻工作者新闻专业所具有的新闻认知能力,然后进入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这个大家庭,参加了一系列挑战自己的活动,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参加耕耘文学社,结识了一群非常朴实的朋友。”  社团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广结益友的地方。大学里的友情甚至是爱情,大多都是以此为起点。从初入大学的懵懂无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琢磨,再到日渐成熟的为人处世,这些书本给不了的实践,很多大学生都从社团得到了磨练。  没有社团的大学就是没有色彩的大学,但是“社团诚可贵,学习价更高“,无论何时,学习都是学生的本业。大学里,社团活动和课程撞车是常有的事情,那么如何权衡抉择呢,时间如何分配?  对此,中山大学药学院学生会秘书长李熹若认为:“我个人觉得这个时间分配得看你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如果之后想出国、考研或者搞学术,那必然要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如果大学毕业就找工作或者社团能给你所需要的资源和平台,那可能需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社团上。但无论怎样分配都无可厚非,只要你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进发的,怎么抉择都是对的。“于她而言,学习会更重要一些,因为她的目标是出国读研。”但是不同年级,社团的意义也不一样。如果是在大二,并且担任部长或者主席等学生干部,那就需要倾注更多时间和精力,因为这是一份责任。”她这样说。  那么,初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如何选择社团呢?“能否提高自己,是否适合自己”是张涛给学弟学妹们提出的衡量标准。李熹若则把“兴趣”作为第一衡量指标,“利于之后学习和院内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标准,在选择时这些也要重点考虑”。徐成义建议“提前了解自己的学校大环境,然后通过联系一些该学校社团活动比较多的学长学姐,了解自己学校的社团情况,对感兴趣社团多收集些资料,便于参加面试和竞选。给自己一个好的起点,最好能够进入社团核心成员行列,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更广阔的平台。”生活篇:  上大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意味着第一次体验独立的生活。这与高中时只需成绩达标不同,上了大学所有的日常琐事都需要靠自己。很多人会突然发现,父母不在身边了,拥有大量“自由”的时间后,却不知道怎么过了。  大学生活扑面而来的就是宿舍的集体生活,六人间与八人间是大学宿舍的常规规格,部分大学提供四人间的宿舍。宿舍随机分配的室友是一种缘分,可以建立最初的友情,收获温暖。但是,集体生活也会带来矛盾和摩擦,大学室友多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逻辑以及文化风俗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样的差异会使集体生活遭遇危机。  “宿舍的分配是随机也是强制,缘分在此,但眼缘未必。天南海北的舍友,不同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及个人素质,都会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体现出差异,矛盾和摩擦会一点点积累。在家里我可以随意做我想做的,但在宿舍就不行,我会考虑别人会存在差异。”北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高鹏程是一个“山东大汉”,在吉林念大学,宿舍生活让他遭遇了很多“冲击”。“我们宿舍有一个人身上的社会习气很重,我就很看不惯,觉得学生就该纯粹点,我们甚至集体骂过他。但是久了习惯了,懒得理他了。”  高中时期很多父母的大包大揽,有的同学缺乏起码的时间管理观念,难免顾此失彼;有的同学缺乏自我照料的能力,物品摆放毫无章法,经常找不到东西,甚至会大呼小叫谁偷拿了他的东西;还有的同学将自己的物品放在公共区域,一旦有人误用了,他们内心又充满委屈,“为什么不征得我的同意,也太不见外了!”  卫生习惯也是个问题。尤其是男生宿舍,在家时家长督促睡前洗漱,家长帮忙洗衣服、刷鞋,住进宿舍没人管了,有的同学成为彻头彻尾“有味道的人”,令舍友们非常不满。当然也有一些同学能够保持个人卫生,却从来不知道参与宿舍卫生的维护,落下自私自利的名声。  宿舍里有人早起,有人晚睡,有人睡觉打呼噜,有人习惯大声说话等等生活细节上的小摩擦,日积月累容易导致宿舍关系紧张,那么如何处理这样的宿舍矛盾呢?  “对于宿舍关系,首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然后要尽量多交流,同时要充分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要刻意炫耀或者瞧不起别人。很多事情没有自己想的那样严重,并且舍友更多的是一种信任,只有你真正去信任他,他才会和你用心去相处。”贵师院汉语言专业的张磊从宁夏来到贵阳,在遭遇宿舍危机后总结出这样的经验之谈。“集体生活更多的考虑的是每一个个体在集体生活中所处的一种位置,而在家生活属于个体因素,你是自己家的一个中心,所以会由自己为主转变为去考虑大家的感受,更加注重一个团体的力量。”
别默默的看了,快来和大家聊聊吧,登录后回答问题~
赛氪公众号:
(竞赛/竞赛资料)
赛氪考研:
(考研资料)
赛氪客服QQ:
赛氪官方QQ群:
赛氪客服微信:
请在工作日10:00-19:00联系客服
扫描下载赛氪APP进群撩大神
(C)赛氪|环球赛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51号
帮助与反馈
还没解决or用着不爽?来撩大学报到需要带什么?开学前需要准备的物品清单都在这了!
内容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暑期已过大半,准大学生们陆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家长也开始着手为孩子置办生活学习用品。网络上流传的各种入学必备清单靠谱吗?今天,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采访了一些在校大学生们,证件照、遮光帘、正式服装……这些都是他们的必备“神器”。通知书、证件照……重要资料别遗漏一般情况下,新生入学需要的证件材料主要有: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迁移证、党团关系转出材料等。那些家庭条件困难,想要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还需按照录取高校的要求准备相关证明材料。此外,四川美术学院大三的林同学建议,驾驶证、器乐等级证书等一些重要证件、证书能带就带,在参加社团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时或许能派上用场。林同学说,“最好把身份证、录取通知书等一些报到当天需要用到的证件放在一个小袋子里,方便随时取用。身份证的复印件也要提前准备几份,虽然学校里有复印店,但开学人多得排队,而且新生不熟悉地方。”他建议,多准备几版一寸和两寸的证件照,在报到、体检、办理学生证以及之后报社团、进学生会或者申请勤工俭学时都会用得到。“一定要随身带支笔和小记事本!”他补充道,“报道时会要求填写各种表格、资料,临时去买肯定不方便。”生活用品、银行卡……还有这些讲究“网上那些入学必备清单,列了一大堆,但太琐碎了。很多生活类用品不必从家里带,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到时去趟超市就能买到,何况瓶瓶罐罐的洗护用品过机场安检都麻烦。”重庆大学研一的王同学认为,新生入学大可不必大包小包、事无巨细地都带,尤其是对家在异地,要长途跋涉到学校报到的学生来说,轻装上阵是比较好的选择。衣物、鞋袜等日常用品带上自己平时惯用的就可以,厚一点的外套也可以准备两件。许多学校会统一提供床上用品,但王同学说,单套的床单、被罩不方便换洗,而且棉被的厚实程度也不足以抵抗重庆的寒冬,建议新生提前在学校超市及校外超市购买备用的。至于插线板、台灯、电吹风以及牙刷、沐浴露、洗发水之类的物品,他认为都可以直接在学校和校外超市购买,“都是明码标价,大一点的超市还会在新学期做活动,搞特价,买起来更实惠,实在没必要从家里带。”当然,新生报到还必须带上银行卡和若干现金。王同学说,报到现场一般需要缴纳体检费等一些比较零散的费用,带上一些现金比较方便。至于银行卡,虽然高校会随录取通知书寄送一张卡用作划扣学费、住宿费,但王同学建议异地的新生和家长可选择中小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再办张卡。这些银行与大银行相比,往往在异地存取款、汇款等业务的手续费上价格更低,甚至有些完全免费。遮光帘、正装……这些“神器”也可以有除了必要的材料和生活用品外,家乡的土特产可以适当带些,这是很多过来人给出的建议。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李同学认为,“想快速跟新同学打成一片,有时候还得借助一点小道具。分享特意准备的家乡特产就是一种释放善意、收获好感的快捷方式。”一套正式点的服装,是身为学生活动积极分子的李同学给出的第二个建议。“如果要竞选学生会干部或加入某个社团,正式、得体的着装能挣不少印象分。而且,在一些活动或者竞赛场合也能用到。”不过,她觉得,不一定非要严肃的黑白三件套,简单的衬衣搭长裤也可以很干练。至于防晒霜、厚鞋垫,李同学说,这是她给学弟学妹们的“良心建议”。“重庆的秋老虎是很厉害的,”她说,“如果不想军训被晒成‘黑炭’,各种防晒用品一定不能少。那些想让自己黑一点、MAN一些的男孩子也得预防晒伤。”厚鞋垫是应付军训的另一个“好帮手”,能让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的双脚舒服一些。还有一样她强烈推荐的神器就是遮光帘,李同学说,这是她们寝室的“标配”。“新生入校就得在寝室开始集体生活了,大家的作息不一样,习惯也不同,很容易产生矛盾。在自己床铺上方拉一圈帘子,穿衣换衣方便,保护了隐私,也不用担心睡觉时和室友的台灯相互影响,很实用!”(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精彩推荐]关注高考帮公众号
(www_gaokao_com)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每晚名师在线答疑
面包校园APP
大学生必备APP
& 大一开学:大学新学期要学会三件事
山里人的博客文章作者:山里人
  导读:在新的学年里,一大批90后,甚至不少95后都开始踏入高校大门。对他们来说,这是中学生到大学生身份的转变,这也是成人后独立生活的第一步,这转变的一步走踏实了,将给未来大学四年甚至是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负责清华大学新生教育工作的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欧阳沁提醒大学新生,需要让自己尽快在半个学期内,学会独立生活、学会集体生活、学会面对挫折。
  第一、学会独立与融入
  从事大学学生工作多年的欧阳沁老师介绍,通过日常和学生的接触,他总结大一新生必须要学会三件事。首先是要学会独立生活,进入大学之后,他们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在实际中,他发现很多大一学生,因为离开中学学习环境,有些茫然,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虽然在大学里能得到老师的辅导和同学的帮助,但是绝大多数人需要靠自己适应转变的过程。新生应该培养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能力,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另外,欧阳老师建议学生要学会在集体中生活。和过去的生活不同,到了大学,在寝室中生活,在班级中学习,离不开集体中的其他人。这需要新生能够理解和包容集体中的他人,在鼓励个性发展的前提下遵守共性的要求,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这一步也是为将来成为社会人,走向社会打下基础,需要他们具备职业人的素质能力,在集体中和他人协调相处。&
  第三个要学会的是应对挫折和困难。很多考上大学,特别是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都拥有一个相对顺利的成长过程。而到了大学以后,同学们重新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那就势必会有人走得快一点,有人走得慢一点,有的人在某一方面走得快,有的在另一方面发展得更快。所以新生必须要学会去面对不可避免的挫折。
  欧阳老师提醒学生,新生们要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更有意义,必须要调整心态,并不是拿第一的才是最好的学生。只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付出努力,在大学中学会为人之道。
  第二、顺利度过适应期
  新生适应期究竟有多重要?欧阳老师表示,这将是大学四年非常重要的打基础阶段,新生们必须去积极应对。如果这一步转化得好,则大学四年都会走得比较顺利,&而很多掉队的同学,就是在大一出现问题,找不到方向和目标,不能集中精神学习,带来心理上的障碍。&
  新生的过渡期到底有多长?欧阳老师认为大约是在入学后两个月左右,在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前。欧阳老师在工作观察中发现,在刚刚入学时,新生往往都延续中学时的惯性,基本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而半学期后就会开始有不同的大学发展道路。这时候,不同的学生就会有多样化的选择,有的对科技创新有兴趣,而有的对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有热情。所以他建议新生能在入学后第一个半学期内思考自己的理想,找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不是走一条标准化的成长路径。&不见得要把成绩作为唯一和最重要的目标,但是也要保证学习上不能掉队。&
  第三、向师兄师姐求教
  该怎么样度过这段过渡期?欧阳老师表示,在过渡期出现彷徨的心情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中学的时候目标比较单一,大学是人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会有很多新的烦恼和问题。遇到这样的情况,要主动和任课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去聊天,如果怯于求助师长,那么可以多和师兄师姐聊一聊,他们都走过这段时间,会有很多自己的心得。
  正是因为看重新生阶段,清华在三周的入学军训时,加入了很多新生适应性教育,通过很多的团队训练活动,帮助新生更快融入集体。进入正常学期后,还有新生导引项目,各个学院老师和志愿者作为新生导师,每人负责带领10名新生组成一个小组,针对不同的现实问题分享经验,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关阅读:
只给高中生用的高考APP,家长请止步!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2017年2018年
高考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一开学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