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50岁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症状心脏病,我现在才十八岁,高二,还早恋,我觉得我特别混蛋。他们身体渐差我该怎么办

中国家长的混蛋逻辑,伤害了多少人的青春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
在中国有一个很奇异的现象:孩子们到了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才开始思考自己想学什么;到了适婚年龄,才开始思考自己的爱情观和择偶标准。
我生活其中,一度以为这些再正常不过,直到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
日本八街南中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屋顶告白大会”。
校长主持,学生走上屋顶向喜欢人大声告白。
男生表白同桌女生:我的旁边坐着一个天使!女生回复:已有交往的对象了!
女生对已有对象的男生说:“从今天起,喜欢你的这份心情,我决定放下。如果我有了新的喜欢的人,那时,请你为我加油。”
槽值小妹看视频泪流满面,强烈安利大家看一下哦
最后登场是一个初一小男孩,面对喜欢的女生,他狂喊了16次“喜欢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面对女生的一句“对不起”,他还利落地说出了“谢谢”,即使泪水忍不住流下来,也还努力微笑。
网友纷纷评论:
“即使被拒绝了也利落说了‘谢谢’真的很好,比某些大人还要好。”
“被拒绝了也好爽朗啊, 美好的青春!”
“其实我觉得这样正能量地勇敢地表达爱意是最正确的,在那个青春里,什么附带条件也没有,不是因为你的身材不是因为你的工作不是因为你的家庭背景也不是因为什么利益,纯粹就是……喜欢你啊,每天想看到的是你,每天上课最在乎的是你,积极地在大家面前表现也是为你,说出来喜欢你不负自己也不负你。”
看到这些好感慨,喜欢就表白,即使被拒绝也很爽快,大概是许多人想也不敢想的青春。
如上面一般的情景出现在我们的中学校园,只有一种可能,教导主任还有三十秒抵达战场。
正能量的引导表达爱意,即使没结果也不会遗憾。但对中国的学生来说,爱慕之心不会被引导,只会被打上“早恋”的烙印。
《少年维特之烦恼》里歌德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
年纪小,有些事没经历过不代表情感的不真实,爱恋而胆怯、试图引起对方嫉妒,喜欢一个人的心理和行动,与成人并无不同。
曾在《茅山后裔》中看到一段话:
“平心而论,高三恋爱早吗?十九岁,就算古时候那些头悬梁锥刺股倒背四书五经的牲口变态,也已经是四世同堂的年纪了。
这是荷尔蒙的问题,年轻人不是高僧大德,达不到单靠思想就能战胜肾上腺素的境界。
想靠英语、政治、生物、解析几何这些让人呕酸水的科目替代年轻人心中对异性的向往,无疑是一种反生理、反道德、反人性的举动,而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一些老师经常会表扬一些年逾二十却没有任何生理反应的学生,谓之曰爱学习。”
对学生情感过度压抑,美名其曰的正常,才是真正的不正常。
日本一家媒体调查一群男女“你所认为的百年一遇的恋爱是你什么时候的恋爱”,调查结果中“小学时的恋爱”出乎意料占据了不少比例。
日本恋爱调查结果
对于男性来讲,小学时的恋爱经历在自己心中的比例竟然和“与自己现在的妻子/恋人”的占比不相上下,对于女性来讲,小学时懵懂的情感也是令人难忘。
一半的高中生谈过恋爱,在我们看起来是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但在日本文化里,这其实很正常。
日本法定结婚年龄男性是18岁,女性为16岁,比中国整体提前4岁。并且,“早恋”一说根本不存在。
情感生发每个人都不同,进入青春期之后,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变化,男孩女孩开始相互吸引,在不逾矩的前提下发展出感情,本身是件美好的事。
可是平凡如你我,在家长、学校、社会的三重压力下,喜欢这件事,只能是秘密。
一旦反抗,还会被贴上品行不端、不学无术的标签。
早恋不是不思进取,学校家长的观点未必合理。
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新增了171个词语,剩女就是其中之一,指的是已经过了一般认定的适婚年龄,仍然未结婚的女性,广义上说的是27岁以上的单身女性。
按照中国六岁入学的惯例算,高中毕业刚好18岁成年,到成为剩女的9年里,需要完成找对象、恋爱、见家长、结婚等等事项。
某些奇葩校规下,很可能还得除去大学四年的时间。
山东一所学院,就有学生因为和恋人拥抱亲吻而被要求登记,不服从而后被学校“自律委员会”的七八个人围殴。
南京一所学校则设置“校园巡视岗”,让勤工俭学的学生戴上红袖章四处巡视,一旦发现校园里情侣举止亲昵,就要上前阻止。从早上10:30到晚上9:00,近百学生参与巡视。
即使成年后,恋爱也是不思进取。个人情感的流露被视为不文明,学习为重不能谈恋爱,在大学也被一部分人奉为金科玉律。
面对这样的校规,家长也往往摆出“联手制敌”的姿态:
一旦发现恋爱的苗头,就迅速出击,孩子从此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没有恋爱也时刻监视,如临大敌,视“早恋”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可惜的是,再怎么庞大抽象的爱都比不上青春期的一次对话一次牵手来的难忘,人们总是教育孩子们要博爱,却从不指导如何表达对亲友以及倾慕对象的那份真挚感情。
恋爱并非洪水猛兽,就算是,也宜疏不宜堵。
网上流传过一组图片,讲的是一名班主任在自己的班级实行男女混坐同桌。
“在人际关系中,男同学和女同学同坐,男同学可以学习女同学的细腻,女同学可以学习男同学的大度、开阔、雄健。”
当问及担心学生早恋时,老师坦言:“不要用早恋这个词,早恋它早就成为了一个贬义词。我不是强调过多地和异性亲密接触,我要强调水到渠成,宜疏不宜堵,你堵得住吗?”
青少年情绪脆弱敏感,重压之下再加上一点情绪的导火索,极端情况下可能决堤。
今年年初,广东省两名17岁的高三学生在楼道里说话,被监控拍到,老师认定两人举止亲昵“是早恋了”。
校园里很快张贴了女生违纪的处分决定,勒令两人退学。
女孩回到家中,沉默坐了半天,最后趁家长不注意喝了农药。家长发现后急忙送医,但最终仍然抢救无效。
而两天之后,就是女孩17岁的生日。
面对早恋的孩子,家长最担心的恐怕就是耽误了学习,挥霍了青春。
但与其为孩子指定一条合规的道路,不如告诉他每条道路后面隐藏的风险。
黄磊的大女儿多多举止得体乖巧可爱,在亲子综艺节目里十分招人喜欢。黄磊平时也十分重视对她的教育。
一次采访中他提到早恋:“我女儿十五岁要谈恋爱,十分正常,我不觉得叫‘早恋’,早恋这个词本身就很混蛋。——什么叫早恋呢,一个少女如果没有秘密那青春就没有了意义。”
对待感情的能力,同样是青春的必修课。
很多家长认为,早恋的风险在于孩子没有责任感,会因为沉溺于恋爱耽误学习。
但早恋只是直接原因,最本质的原因,是孩子本身没有受到教育,怎样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微博上经常看到一些“会撩”的小孩,真诚的举止和超高的情商苏炸少女心。
这些小故事,固然包含一份童言无忌的逗趣在里面,本质上却是鼓励孩子养成同理心、责任感,培养孩子尊重别人的感受。
孩子可以不恋爱,但一定要有爱的能力。
婴儿初入人世,对外界的第一反应是哭,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人性的本能是索取,责任则源于自我控制的意识,爱则更是需要习得才能掌握的技能。
这无关年龄大小,无关身份高低,无关涉世早晚。
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即使是孩子,也会知道如何尊重一份感情,也会知道如何平衡主线任务和其它任务之间的关系。
相反,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并不会因为他成年了就认真对待生活,不会因为他结婚了就一心一意,四五十岁还在今朝有酒今朝醉,活得像个问题少年。
柏邦妮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我们的周围都有这样的父母:在女儿小时候督促她多吃东西好好学习,千万不能早恋,青春期任由她肥胖没人追求,觉得很听话,到了社会不会推销自己于是乏人问津,转眼到了三十就是催她赶紧把自己嫁掉,势如救火。”
台湾网民制图讽刺台湾应试教育
上中学读大学的时候死活不让接触恋爱,却指望一毕业天上马上掉下金龟婿来娶自己,早恋太早,剩女又太晚了,仿佛人生所有的感情问题必须在二十岁那几年解决完。
“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其实是最无聊的规则,须知恋爱和世间所有其它事情一样,都有能力高低,都有试错成本。
在《爱情保卫战》里看过一对年轻情侣,男生没有过和异性交往经历,女生嫌弃男生太不解风情,约会就是去自习室,牵手也要女生主动,更是从来不关心女友情绪。
相比日本屋顶用力告白的小学生,这个男生简直是反早恋教育下的模板产物:从小接受父母师长训诫,一心勤勤恳恳读书,到最后面对爱情时才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
可能看多了偶像剧,以为恋爱是很玄的东西,一见钟情,水到渠成,从此王子公主幸福到老。
其实恋爱也是能力,也要打怪升级,披荆斩棘,要有攻守兼备的婚后情绪。
这些能力真的不是一到十八岁生日,嗖的一下自动配置上去。
是在你青春期的每一段交往、每一次求而不得中一点一点收集。
这些能力,多早都不嫌早。
长大以后的爱情太轻易了。
都说成人不靠表白全靠撩,一张照片可以高呼爱上,一句话又可以粉转路人再转黑,提起前男友总忍不住要骂一句傻逼。
每个人好像都爱过很多次,每次爱都好像渺若微尘。
小时候我们拥有得很少,却反而不计较得失。
早恋这个词很矛盾,因为恋爱其实无所谓早晚。
我们都有过青春年少,懵懵懂懂的喜欢,为了吸引某个人的眼光,也许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即使这样也足够美好。
回忆青春,我们记住的可能不是课本上的内容,老师讲过的知识点,而是陪伴你的人,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最特别的,大概就是情窦初开,那一种心动,成年之后再无法体会的扑通扑通声。
《一吻定情》里,相原琴子假期结束,只留下这样的记忆,“高中最后一个暑假的回忆没有什么了,但是和入江君一起喝的清晨咖啡的香味,一定忘不了。”
座位前座位后,讲过的题做过的卷子,都因为一个人,有了别样的颜色,连上学也变得期待起来。这种情感,回不去的年少才有。
李银河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一桩爱情是错误的,只要是爱,就不是错。
就算是错了,又怎么样呢?
本文转自网易新闻公众号“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讲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笔写文,也能教你把妹撩,关注槽值寻找共鸣,治疗你所有不开心。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本文「黄磊说“早恋”这词很混蛋,但比这更混蛋的,是脑子缺席的恋爱」转载自网络,作者羚羊亲子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军嫂家园,黄磊:批判早恋很混蛋! -
Powered by Discuz!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转业相关事务的版块
— — — —
<a href="search.php?mod=forum&srchtxt=F%3F&formhash=b1976356&我该怎样面对早恋这样的问题?如果涉足,便好像辜负了老师和父母。 但我无法控制自己,我该怎么办?_百度知道
我该怎样面对早恋这样的问题?如果涉足,便好像辜负了老师和父母。 但我无法控制自己,我该怎么办?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是别人所不能干涉阻止的,莪十九岁才开始谈恋爱,然后众人感叹他起步怎么那么晚,从小告诉莪们人类是没有权利的,所以如果多数人不同意也正常。 只要把握好一个度就行了?这是偏见。当然有些人恋爱了学习就变差了,甚至在大学都有很多家长反对恋爱,任何年龄的恋爱都是天】赋人】权!所以莪认为,只要双方喜欢,无论什么样的年龄。恋爱就会学习差。这是人类最原始的权利。还有一个是,在中国十八岁是法定成年年龄,但你经常会听见感叹说。这个观点莪觉得是世界范围内很正常的没人会觉得有什么可争议的,当然中国么,从小就教育莪们不能早恋,心甘情愿,任何感情或是性行为都是正常的其实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早恋。只要你能分清这个老师好样的或者那个老师真是混蛋的时候,这是他自身意志力不强。两个人一起努力进步挺好的,但等到大学一毕业,所有家长都希望马上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而且最好有一套房子的人和自己的儿女恋爱。这想的也太美了吧。莪们国家的特殊情况是,很多家长不允许学生谈恋爱
采纳率:31%
尽力做到学业和爱情平衡
别去想这方面的事就不会有事,记住,等你有为爱情埋单的能力再谈,否则只会害了别人有害己
做朋友,平和心态!
分散注意力,多做一些有益的事,长大了再谈。
早恋不一定是坏事啊,相信自己,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把它化为动力,就能爱情学业双丰收了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早恋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们的青春没有早恋和堕胎,只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我的图书馆
我们的青春没有早恋和堕胎,只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小别离》剧照)“所谓父母之爱,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早恋这个词很混蛋”。这话不是我说的,是黄磊说的。昨天晚上刷微博,看到热门微博第一条就是黄磊接受采访,说到对女儿的教育,他绝对不反对早恋,女儿的手机也绝对不会看,哪个少女没有秘密?他说还会建议女儿不要轻易尝试性,但如果一定要尝试,注意安全就好。评论全是,黄磊还缺女儿吗?我看到有人说,“在看小别离有没有”,手贱就去搜了一下《小别离》,我对自己说,看10分钟就睡觉。妈蛋一连刷了10集还带俩预告,直接看到了早上。那个发评论的人,我恨你一辈子。&&《小别离》讲的就是三个家庭(中产、富豪和平民)分别都要把上中学的孩子送出国的故事。黄磊和海清演的是中产父母。说实话,长期冒充90后的我,基本上不看家庭剧的。但我真的觉得这部剧挺好看,几乎没有快进。首先我要控诉,黄磊,你在剧里根本不敢公然支持早恋好吗?你老婆去查女儿手机的时候,你可是为虎作伥的。你老婆亲了你几下,你就什么底线什么原则都不要了。跑去女儿的卧室,趁她熟睡,抓着她的手来指纹解锁。《碟中谍》啊你。为了偷看她的手机,你也是够拼的。女儿迷上了王俊凯扮演的帅师兄,疑似早恋,是你把老婆带去现场大闹的。&可是,这就是中国父母最真实的样子啊。在他们眼里,分数高于一切。孩子从6到18岁,做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就是犯罪。成绩是判断孩子高低贵贱的唯一标准。如果你是学渣,你就完了,你呼吸是错,你沉默是错,你存在是错。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看这部剧,完全就是看到了自己的青春。剧中妈妈说的每一句话,我们的妈妈都说过。&中国式家长的画风一向就是这么骨骼清奇。美剧《初来乍到》中,家长会上,美国老师说,最近学校附近有人贩毒,让所有家长密切注意,然后他问家长,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中国家长举手了,说,我有问题!试卷什么时候发?特。别。有。共。鸣。一看就是中国亲妈亲爸。我以前采访深圳云顶中学的校长,他给我讲过一件事。一个高三学生,他父母怕影响他学习,每天晚上看电视都关掉声音,看得特别辛苦。他觉得很感动,就去给父母倒了杯茶。父母劈头盖脸骂了他一顿,说,你有这个时间倒茶,还不如去多刷两道题!他发誓再也不给父母倒茶了。&极端地说,对有些父母来说,我们不是人类,而是做题的机器和考试的机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80、90后看这部剧都很有共鸣的原因。很多人说,这不是家庭剧,明明是一部青春片啊。这就是我们的青春。我们的青春没有早恋和堕胎,只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啊不,我们的青春里也是有过重要的男人。而且还是4个。他们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他们是:王后雄、荣德基、薛金星、曲一线。那时候我们所谓的恋爱,相当简陋。无非就是早操的时候,多看他几眼。换座位的时候,希望能换到他身边。遇到不懂的题,暗搓搓地跑去问他。在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中,有一丝悸动,这就是我们全部的青春。&那时候,我们有两大BOSS,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家长。中学的时候特别容易叛逆,总是觉得父母处处与我们为敌。看到第六集,女儿朵朵和父母翻脸这一场,真的泪目了。朵朵偷偷写同人文,被她妈发现,她特别生气——就跟我们当初被偷看日记,恼羞成怒,是一样的。关键是她妈不觉得自己有错。是啊,很多父母都觉得你是我生的,我看一下你的日记,有什么关系?她跟父母大吵,说了很多伤害父母的话,并且让他们滚出房间。爸妈被赶出去之后,感慨女儿以前小小的,抱在手上,很乖,现在,青春期来得太猛了。两人坐在沙发上哭。我也跟着哭成傻逼。&&如果是15岁的时候看这部剧,一定会代入女儿朵朵,然后就觉得父母完全不理解自己。但是现在回头去这部剧,却能体会黄磊和海清这对父母的心情。明明我们是世上最爱女儿的人,却被她当成了敌人。更触动我的是,黄磊和海清伤心到这个程度,还是担心女儿饿着。往她房间塞纸条,说,饭在门外。这也是中国父母啊,不管吵架的时候怎么撂狠话,我为什么生出你这种大逆不道的孩子?!我就当没你这个女儿!但是一到了饭点,摆好餐具,叫那个不听话的孩子上桌的,还是他们。每次吵架,最后妥协的,也往往是他们。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是一样的,爱得更深的,才是弱者。看到一句话,挺戳的,“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父母是你花心思最少、花时间最少,却爱你最多的人。”&所谓成长,就是慢慢地,懂得了父母的不容易吧。看剧的时候,特别能理解父母的无力感,想要把女儿一直留在身边,却害怕耽误她看到更大的世界,舍不得,却又必须放手,很无力。《小别离》表面上讲的是送孩子出国,其实讲的更大的母题:父母要学会放手。有人说,“所谓父母之爱,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剧中有句台词,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我一直很羡慕日剧中的话题剧,它承担了一部分记录当下社会生活方式的功能,比如《问题餐厅》探讨女权问题,比如《我选择了不结婚 》,探讨大龄未婚女性要不要结婚……我们也有这样的社会话题剧,《蜗居》、《裸婚时代》、《欢乐颂》……现在有《小别离》,它表现的是很具有当代性的主题,要不要在孩子的中学阶段就送出国去?这是中国一线城市中产家庭所面临的一大焦虑。好的电视剧是可以真切地反映现实的。陈丹青就说,美剧就是21世纪的长篇小说,《广告狂人》的心理深度让他联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国土安全》就是现代版的《战争与和平》。期待我们有更多国产剧能像美剧那样,成为当代的长篇小说。&&PS:容我这个话痨再啰嗦一下,这个剧主题虽然深刻,但其实很逗比。比如海清要偷看女儿手机,黄磊说,不好吧,这不等于偷看孩子日记了吗。海清理直气壮地说,日记我又不是没偷看过!比如黄磊跟狗狗排练一会儿要去给老婆训话,特凶,等老婆回来,被老婆骂了一顿,他跟狗狗说,白练了。剧里主角都是老戏骨,黄磊特别松弛,我简直萌上他了,超级有生活感。海清把中国妈妈的那种紧绷感表现得特别到位。还有那个小男孩张小宇,这孩子以后一定能大红,在镜头面前非常自在。&再PS:看完这部剧,我觉得很愧疚,我完全不管唯唐的学习,我连他考多少分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学校的伙食好不好吃。我试图当一分钟好妈妈,去给他打打鸡血,于是我很认真地跟他说,唯唐啊,名次还是很重要的,当前3名的感觉是很爽的,你体验过一次就会上瘾的。他说,当前3名,这很简单啊,我经常体验。我擦,我儿子是学霸啊。我得意地笑,我得意地笑。唯唐说,我经常拿第1,只拿过一次第2。然后他掏出了手机,给我展示天X飞车。我擦,他什么时候排名比我靠前了?要不要脸!于是我们欢快地打起了这款游戏。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性心脏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