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求助,干眼症的中医治疗治疗

求助治疗:高眼压和干眼症&&
20:58:40& 浏览次数:8027次& 回复次数:3次
我眼睛诊断出有高眼压症和干眼症,还伴有头疼,右眼部分神经变薄。去看了中医诊断出是肝肾经血亏耗,吃了些药后现在有些好转了,(吃药几天后晚上睡觉时头剧痛,后来不敢吃药了,但几天之后眼睛有些好转了,又继续吃药)。眼睛好些之后我看了一天书后又开始睁不开眼睛还头疼。我想问一下我的病该怎么治,该注意点什么,能不能治好。
对你的病感到同情,都说肝开窍于目,那就多压肝经肾经试试,多敲胆经,按摩心包经,早睡,以养肝血,血库的血多了的时候眼睛就见好了。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啊,祝你早日康复,回到正常的生活。
青光眼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
多数情况下,视神经损害的原因主要是高眼压,也有少数患者发生在正常眼压,但最重要的危害是视功能损害,表现为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慢性高眼压及持续高眼压后期造成视神经萎缩,导致视野缺损。
特别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因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或没有特异性不易发觉,一旦发现视力下降而就诊时,往往已是病程晚期,视野缺损严重,且不可恢复。因此青光眼,特别是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是最危险因素,控制眼压而不让其升高是治疗的第一要素,尽管早期没有青光眼性的损害,如不加以控制随着长时间在过高眼压的压力下,会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而坏死,且不可逆转。
对此我是深有感触,我有两位亲友患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年纪都很轻,其中一位02年已做小梁半切除加引流阀,和点眼药水,维持眼压在安全值内。08年在一次定期眼压检查时,发现眼压又高起来,(原左右眼14—16mmhg)一下子升至23mmhg,。当时的心一下子收起来,难受极了,心想不知是引流阀失效了呢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加滴眼药水。
由于平时对中医有较多专研,想从中医经络学说找出什么路子。
正值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得知过高的眼压可以用经络的按摩来达到降眼压的效果。中医的经络学说里有子午流注的说法,按中医子午流注理论,经过眼部的经络为小肠经,流出眼部的经络为膀胱经。输送养份为小肠经,运出垃积的是膀胱经。(此为吴清忠先生的一大贡献),眼压高应是膀胱经垃圾排泄不畅,而引起的。
经按摩膀胱经后,发现“仆参”和“申脈”两个穴位特别痛,按摩一会儿眼压就降下来,效果必眼药水都来得快。也证实了上述理论。由于坚持按摩膀胱经,现他眼压至今都保持在双眼14mmHg。每天都有很好的心情。
另一位(女)现已去美国留学,原眼压左眼21mmHg,右眼33mmHg,也是坚持按压膀胱经“仆参”和“申脈”两个穴位,现都保持在两眼都在16mmHg。有时还将整条膀胱经,循经指压一遍,那痛按那,这些都已成了他们的必修“功课”。
另平时可以用简单的眼压测试法,就能甄别出来。眼压自己检查的方法:眼睛微闭,用食指或中指压眼球,再轻压鼻尖和额头,如果感觉眼球的压力和压鼻尖近似,表示眼压正常,如果和压额头近似就说明眼压高了.这样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自己大致测试一下眼压。
从中医经络学说去思考问题,确实更全面。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组成,中医认为把它们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共同组成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全仗经络的沟通作用来实现,十二经脉络属脏腑,入里出表。通上达下,奇经八脉贯通十二经脉;十二经筋,皮部联络筋膜皮肉。从而使全身个组织器官构成协调的统一体。
可以说中医的经络学说发展至今已相当成熟而且实用了,只因它不能成为主流医学,现今的人们重药而不重按摩,其实指压按摩并不比用药差。如有咨询按摩细项有问必答
附件: 你需要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
三楼说的对
我在去年体检时说左眼眼压高,要我注意不要生气,不要多看书。后来看到了吴清忠老师的书。就按摩申脉和仆参两个穴位,觉得自己眼压高了就按摩,上周六又去参加体检,医生说没事了。呵呵。
& && &&&仆参& & 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 && &&&申脉& &&&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 && &&&这个方法很不错的,你抓紧按摩吧
发表回应...
最新话题...
发表于: 10:15
发表于: 22:41
发表于: 17:50
发表于: 07:06
发表于: 15:36
发表于: 13:52
发表于: 15:38
发表于: 15:20
发表于: 12:49
发表于: 11:26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03号
Powered by:中医治疗干眼症方法综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医治疗干眼症方法综述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全面汇总了中医治疗干眼症方法,如熏蒸、内服汤剂、针灸等,为干眼症患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信息。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
干眼症及其治疗药物 【眼科专业讨论版】
干眼症及其治疗药物一 概述 &
& 干眼症是常见眼科疾病,不少患者眼部干涩症状轻微,无需药物治疗;但有相当数量的患者眼干症状持续,泪液检查异常,需要治疗。据统计,美国大约有50%的35~60岁的女性有干眼症状,10~15%的老年人患有严重干眼。 & 干眼使眼部疲劳而影响生活与工作,严重的干眼可引起视力下降。随着年龄增长,泪腺分泌功能下降,干眼发病率增加;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会加重干眼症状;长时间注视屏幕、长期戴用角膜接触镜可诱发干眼症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二 泪膜的解剖与功能 & 泪膜分为三层:表面脂质层、中间水样层和粘液层。脂质层厚约80~240纳米(0.08~0.2微米),水样层厚度为9微米,粘液层大约20~30微米。 & 泪膜的主要功能是为眼表提供光滑的折射界面;借助瞬目不断排除眼表各种代谢产物和细小异物(如灰尘、微粒、抗原及滴眼液等);泪液中的免疫物质(如抗体,溶酶体,乳铁蛋白等)可以抵御外界微生物侵入。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三 泪液的成分 & 泪液成分除了水,还有蛋白质、盐类、抗体、生长因子和酶等,泪液的渗透压范围是280~325mmol/ml。 & 主要的蛋白质包括促脂素、乳铁蛋白和溶解酶,它们具有杀菌作用。 & 脂质层由近百种不同的脂质组成,由于极性不同而结构功能各异:表层脂质无极性,与水样层交界的脂质具有双极性,极性脂质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表面张力,使水样层均匀分布平铺在眼表面。瞬目时,不同脂质并不混合,只发生结构的自我折叠。 & 粘液层的成分复杂,主要由杯状细胞产生的糖蛋白组成。附着在上皮细胞表面的粘液层,通过其亲水基团与水样层结合,使后者稳定平铺在上皮表面。四 睑板腺 & 睑板腺的腺体细胞把脂质分泌到腺管中,经睑缘开口分泌到眼表面。腺管覆盖着鳞状上皮细胞。在慢性阻塞性睑板腺功能失调及细菌性睑缘炎时,睑板腺管的上皮细胞可以发生角化。 & 睑板腺神经支配包括交感神经、感觉神经及副交感神经。腺体中还有雄激素和雌激素受体存在。 五 泪腺与泪液的产生 & 泪腺呈小叶状结构,位于眼球颞上方,重约2g,男性比女性重,有丰富的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来自第七脑神经,也有颈上神经节的细小交感神经纤维。 & 泪腺分泌的主要神经弧起自角膜反射,经第五脑神经到达脑干,然后到达第七脑神经。情感性流泪是经中央旁路到达第七脑神经。 & 泪液的产生由复杂的神经通路及反馈机制自动调节。主要的刺激来自角膜、结膜和睑缘,眼表麻醉可使泪液产量降至最低。情绪和更高级的脑皮层活动也会影响泪液分泌。大多数自主性副交感神经和疼痛也可刺激泪液产生。人睡眠时泪液产生明显减少,泪液流动几乎降到零。
& 干眼症的实验室检查包括测量泪液的产生量和流量。测定泪液产量最常用的方法是Schirmer试验,使用表麻剂可以减少角膜和结膜的刺激,测定泪液基础性分泌量。不用麻醉剂时,测定刺激性泪流。泪液流量可以由稀释法测出,把一定量的荧光素滴入泪湖,用荧光光度计根据荧光素发出光线的强度测量泪液流量。正常人的泪液流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性比女性下降更明显。下面的图表是测定正常会干眼症患者的相关数值: & 单眼全部泪液体积约为2~6微升,可以通过照相的方法测量眼球与眼睑接触处泪液(泪河)表面的弯曲度,并据此测量泪液体积。随着泪液体积的增加,泪液弯曲度发生规律性的改变。六 泪液蒸发与吸收 & 眼表如果没有脂质层的保护,泪液会很快蒸发。正常的脂质层可减少95%的自然蒸发,保持眼睛湿润。 & 除蒸发外,泪液还可以通过泪道进入鼻部,或经结膜吸收。结膜是一层半透性粘膜。据推测,受结膜细胞和泪液之间渗透压差的影响,水分可以进入或离开结膜,但这一过程的发生目前还没有实验证据。 & 正常泪液渗透压比周围细胞低,多数人工泪液比正常泪液渗透压更低。结膜及角膜的上皮细胞要求泪液渗透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维持健康和动态平衡。干眼患者测得的渗透压较高。七 干眼定义 & 干眼的定义仍有争议,主要是依据症状,而非实验室检查结果。干眼的相关症状基本相同,包括眼部不适、干涩、烧灼、痒等常见症状。 & 发生干眼时,通常泪液产生量下降,泪液体积减少,蒸发增加,泪液渗透压增高。此外,泪液内炎性介质、金属蛋白及其他炎性蛋白增多,有学者认为干眼首先是一个炎症性疾病,生理环境破坏产生了炎症反应而出现干眼症状。八 干眼的常见相关因素 & 1 年龄: 随年龄增长泪液量逐渐下降,一定程度上引起干眼症状,其机理不清。
& 2 激素变化: 影响泪液生成的主要是雄激素,尽管泪腺中也有雌激素受体,但其作用并不确定。泪腺局部产生的激素中,泌乳刺激素经代谢后转变为雄激素,可影响泪液生成,血液中泌乳刺激素水平高的女性泪液产量下降,更易发生干眼。 & 3 蒸发: 如果没有眼睑的保护减少蒸发,眼表将会变干。正常眼睛只有少量泪液被蒸发,但干眼症患者蒸发量明显增加。 & 4 自身免疫: Sjogrens’s 综合症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是淋巴细胞侵润泪腺和唾液腺,约10%的干眼由 Sjogrens’ 病引起,更多患者可能有其他免疫性疾病,导致泪腺和结膜发生改变。 & 5 更年期:研究显示更年期干眼症状加重,雌激素补充治疗并不使干眼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发生改变,反而会加重眼部症状。 & 6 病毒: E-B病毒会损害泪腺,引起部分患者发生干眼。 & 7 角膜接触镜:经常戴用接触镜会导致或促使形成干眼,观察发现停戴接触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为干眼,这可能是通过眼表改变对泪腺形成的一个反馈机制。 & 8 激光手术:激光手术后许多患者会发生干眼。暂时性干眼是由于切除角膜神经后刺激反应消失,抑制了反馈性泪液生成。
& 9 环境污染:灰尘和污染的空气刺激眼表发生炎症,增加干眼的相关症状。 & 10 睑板腺炎: 睑板腺炎与干眼密切相关,确定睑板腺炎的类型及其对干眼的影响对于充分理解干眼很重要。 & 阻塞性睑板腺炎是睑板腺管上皮过度角质化,睑板腺开口闭塞和腺管内脂质浓缩聚集,导致患者泪液脂质层异常,眼部泪液蒸发量增加,产生干眼症状。 & 脂溢性皮炎患者脂质产量增加,发生脂溢性睑板腺炎。脂溢性皮炎患者比正常人更常发生干眼,可能是眼表炎症反馈作用的结果。最近发现遗传机制可能控制着睑板腺脂质混合物中游离胆固醇的量,游离胆固醇越多,越可能引起阻塞性睑板腺疾病及相关炎症。 & 细菌性睑板腺炎及睑缘炎,患者睑缘有细菌过度生长,引起炎症和过度角化,腺体阻塞。由于游离胆固醇的水平部分地决定细菌群、过度生长的范围和特性,因此遗传机制可能是一个因素。 & 角膜上皮细胞基底膜营养不良,也称周期性角膜上皮损害综合症和点状-地图状-指纹状营养不良,临床上很常见,其发病率达10%~20%。这种疾病可产生与干眼相似的症状,而干眼会使这些症状加剧,晨起眼痛是它的特点。九 干眼与反馈抑制机制 & 干眼的发生与许多潜在因素有关,大多数情况下是多因素作用。 & 此外,角膜和泪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泪腺产生的生长因子、酶、蛋白质和抗体对维持眼表的正常是必要的。当泪腺异常时,眼表就容易受损害和发生炎症而出现干眼症状。角膜通过反馈回路影响泪腺功能。正常眼泪的产生是由眼表接受刺激上传到大脑,然后下传给泪腺而完成的。当角膜受损时信号发生改变,就会抑制泪液的产生。抑制的结果使得眼表更加缺少泪液而进一步受到损害。这种情况在激光手术及戴用接触镜后表现得很突出,当角膜损害时,泪腺发生广泛抑制。因此,干眼治疗需要恢复眼表正常和打断反馈抑制。 十 干眼的治疗 & 由于干眼的原因各异,所以需要对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1 人工泪液 & 治疗干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人工泪液。人工泪液是水溶的溶液,渗透压低于正常水平,不含有营养素及生长因子,但含有多种盐类及其他成分以调节渗透压和粘性。一滴人工泪液是泪液体积的许多倍,滴眼时可以冲走碎屑及许多正常泪液层的成分。频繁使用时,每一次使用都会影响眼表渗透压,使病人感到不适。为防止污染,滴眼液中往往需要加入防腐剂或杀菌剂,这些成分有一定毒性,眼部重复用药时毒性作用尤其应该注意。 & 人工泪液中常含有提高粘滞度的成分,既可增加人工泪液的粘性,又可减缓人工泪液对眼表的刺激,提高患者舒适感,但粘滞度过高可能会影响视力。2 薄雾制剂 & 天然泪液薄雾剂克服了一般人工泪液的弊端,使用不加添加剂及防腐剂的纯水制成细小微滴,直径在40~60微米,避免了渗透压波动问题。当这些微滴落在眼表时,直接经过脂质层稀释水样层,而不冲走泪液的正常成分。3 泪小点栓塞 & 栓塞泪小点可以减少泪液排出,增加泪液容积。这种方法适用于Schirmers值很低的病例,通常栓塞双眼下泪小点。 & 最好选择非永久性的硅胶泪小点栓,一旦有泪溢发生便可取出栓子。栓子引起炎症或脱落的患者可采用烧灼封闭泪小点。烧灼法可永久封闭泪小点,很难再通。泪小点栓塞后阻碍正常的泪液冲刷作用,泪膜上会有免疫介质积聚而引起症状。 & 正常眼泪小点阻塞时,泪腺组织会调整降低泪液的产生,所以泪溢发生很短暂。泪小点栓塞后泪膜的渗透压恢复至接近正常,角膜的反馈抑制机制改善,泪液产量增加。因此,栓塞治疗,特别是对眼表炎症较重的患者,还存在一些问题。4 泪液刺激剂 & 有两类药物可以刺激泪液产生,它们是拟副交感神经药匹罗卡品和δ受体激动剂。匹罗卡品剂量为5mg,作用持续4~6小时。它最初是用来治疗口干的,也能促进泪液分泌;Evoxac具有润滑作用,与匹罗卡品作用相似。这两种药每天2~3次,副作用有出汗、胃肠蠕动加快和膀胱收缩,唾液分泌过多,因此更适用于老年患者。δ受体激动剂可局部应用,增加黏液分泌和副泪腺分泌。5 抗炎药物与免疫抑制剂 & 由于干眼症状大多由眼表炎症引起,因此局部和全身应用药物来调整及控制炎症效果较好。全身应用强力霉素、二甲胺四环素或其他类型四环素可有效治疗睑缘炎和红斑狼疮。这些药物通过限制脂肪酶活性、减弱白细胞移动和调整眼睑菌群来达到治疗目的。它们单独治疗干眼的效果较弱,需配合其他药物联合治疗。每天服用3~6 g的亚麻子油和鱼油胶囊可影响前列腺素合成,流行病学和最新实验表明这种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且危险小。 & 环孢霉素A有刺激性但可忍受,研究显示经常使用可使Shirmers值增加,眼表炎症减轻。局部使用类固醇可明显减轻眼表炎症,但因为副作用较多,应慎重使用并密切随诊。最新发明的氯替波诺是一种疗效较好,只在局部起作用的类固醇,可安全用于眼表过敏症治疗。6 性激素
& 干眼症女性比男性更常见,而且经常发生在更年期。更年期失去雌激素的支持并不减少泪液的产量,但干眼症的发生却更多。大量研究显示激素补充治疗会增加干眼症状,雌激素与孕酮合用似乎较好,但疗效不确定。 & 在老年人和更年期,雄激素活性减少对泪腺功能降低可能有一定作用。局部应用雄激素治疗已在研究,结果并不乐观,使用过程中副作用较多,包括面部及躯体多毛,血液胆固醇增高和男性化。小 结 & 干眼不仅是一类疾病,也是一个生理心理学问题,它的产生有许多潜在因素,其症状主要由炎症引起。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和抑制泪液生成的反馈机制,可以恢复眼表的健康状态。清除炎性介质并减少泪膜的渗透性张力,改善眼表细胞的微环境有利于泪腺功能恢复。 & 有关干眼症的治疗,薄雾(天然泪液)和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可以经常使用,来改善眼部微环境。全身应用亚麻油和鱼油有助于恢复和抑制炎性反应。严重病例局部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A可进一步抑制炎症。治疗伴有睑板腺功能不良或红斑狼疮的干眼患者时,可以全身应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对于局部治疗仍不能有效缓减症状的患者,可应用粘滞度较大的人工泪液以增强舒适度。泪小点栓塞有助于保持泪液,但会减弱自然冲刷机制,因此,应该首先试用可吸收或可取出的泪点栓子。 & 所有治疗方法的最终目的为尽可能恢复眼表微环境的平衡,因此干眼的治疗一定要强调个体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治疗干眼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